CN207526280U - 前格栅的充电口开启机构 - Google Patents

前格栅的充电口开启机构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07526280U
CN207526280U CN201721656588.1U CN201721656588U CN207526280U CN 207526280 U CN207526280 U CN 207526280U CN 201721656588 U CN201721656588 U CN 201721656588U CN 207526280 U CN207526280 U CN 207526280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connecting plate
charge port
open front
front lid
preceding grid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Expired - Fee Rela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721656588.1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刘贵生
冯辛未
邹艺文
苍海涛
于水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Beidou Aerospace Automobile Beijing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Beidou Aerospace Automobile Beijing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Beidou Aerospace Automobile Beijing Co Ltd filed Critical Beidou Aerospace Automobile Beijing Co Ltd
Priority to CN201721656588.1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07526280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07526280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07526280U/zh
Expired - Fee Related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Landscapes

  • Electric Propulsion And Braking For Vehicle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前格栅的充电口开启机构,涉及新能源交通的技术领域,包括前开口盖和充电壳体;在所述充电壳体内设置有用于安装充电口的安装腔;在所述充电壳体两侧分别设置有第一侧轴和第二侧轴。本实用新型提供的前格栅的充电口开启机构能够通过按压前开口盖,使第一连接板的锁钩与启闭装置分离;然后将前开口盖打开,进行对汽车充电;当需要将前开口盖关闭的时候,第一连接板的锁钩与启闭装置连接,从而前开口盖的位置固定;在汽车行驶的过程中,前开口盖的位置也不会发生改变,这样前开口盖能够与前格栅主体贴合,前开口盖与前格栅主体宛如一个整体,从而提高汽车的外观整体效果。

Description

前格栅的充电口开启机构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新能源交通的技术领域,尤其是涉及一种前格栅的充电口开启机构。
背景技术
新能源汽车是指采用非常规的车用燃料作为动力来源(或使用常规的车用燃料、采用新型车载动力装置),综合车辆的动力控制和驱动方面的先进技术,形成的技术原理先进、具有新技术、新结构的汽车。
新能源汽车包括纯电动汽车、增程式电动汽车、混合动力汽车、燃料电池电动汽车、氢发动机汽车、其他新能源汽车等。
纯电动汽车是一种采用单一蓄电池作为储能动力源的汽车,它利用蓄电池作为储能动力源,通过电池向电动机提供电能,驱动电动机运转,从而推动汽车行驶。
随着新能源汽车数量的日益增加,部分新能源汽车都会配备交流或者是直流充电口,而充电口开启结构的性能优良、使用方便变得尤为重要。
为保证对充电插座的遮蔽和外观美学的要求,一般将充电插座布置在具有可开启的口盖里,即充电口盖,充电口盖必须满足金属件或前部非金属外饰件的固定需求,保证良好的装配。充电口盖同时需要满足开启,关闭顺畅,占用空间小、便于操作的要求。
现有的充电口盖有的盖板布置在前格栅外部,有的锁止机构布置在前格栅外部,影响外观整体效果。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前格栅的充电口开启机构,以解决现在新能源汽车充电口盖设计美观,影响汽车的整体效果的技术问题。
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一种前格栅的充电口开启机构,包括前开口盖和充电壳体;
在所述充电壳体内设置有用于安装充电口的安装腔;在所述充电壳体两侧分别设置有第一侧轴和第二侧轴;
在所述前开口盖两侧分别设置有第一连接板和第二连接板,且所述第一连接板与第一侧轴连接,第二连接板与所述第二侧轴连接;
在所述充电壳体上设置有启闭装置,且所述启闭装置与所述第一侧轴设置在所述充电壳体的同侧;
在所述第一连接板上设置有与启闭装置配合的锁钩。
进一步地,所述第一侧轴上设置有扭力弹簧。
进一步地,还包括阻尼齿轮,且所述阻尼齿轮与所述第二连接板设置在所述充电壳体同一侧,且所述第二连接板上设置有与阻尼齿轮啮合的齿条。
进一步地,所述第二连接板具有弧形部,所述齿条设置在所述弧形部上;在所述第二连接板转动的过程中,齿条始终与所述阻尼齿轮啮合。
进一步地,所述充电壳体上设置有安装板,所述启闭装置设置在所述安装板上;
在所述启闭装置包括PUSH-PUSH结构和卡口,且所述锁钩与所述卡口配合。
进一步地,所述充电壳体前端部的两侧设置有侧安装板,在所述侧安装板上设置有用于将所述充电壳体安装在前格栅上的安装件。
进一步地,所述侧安装板为L型,且所述侧安装板下部连接所述充电壳体,且所述侧安装板下部用于限位第一连接板。
进一步地,所述前开口盖包括基座和装饰件;所述第一连接板和第二连接板设置在所述基座上。
进一步地,所述装饰件左右两侧设置有固定板,在所述第一连接板和所述第二连接板上分别设置有与固定板连接的连接件。
进一步地,所述启闭装置位于所述锁钩的旋转轨迹上;且所述启闭装置与第一侧轴所在直线与侧安装板垂直。
本实用新型提供的前格栅的充电口开启机构能够通过按压前开口盖,使第一连接板的锁钩与启闭装置分离;然后将前开口盖打开,进行对汽车充电;当需要将前开口盖关闭的时候,第一连接板的锁钩与启闭装置连接,从而前开口盖的位置固定;在汽车行驶的过程中,前开口盖的位置也不会发生改变,这样前开口盖能够与前格栅主体贴合,前开口盖与前格栅主体宛如一个整体,从而提高汽车的外观整体效果。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具体实施方式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具体实施方式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是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方式,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前格栅的充电口开启机构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图1所示前格栅的充电口开启机构另一角度的结构示意图;
图3为图1所示前格栅的充电口开启机构另一角度的结构示意图;
图4为安装有前格栅的充电口开启机构的前格栅的结构示意图。
图标:100-前格栅;200-前格栅的充电口开启机构;300-充电壳体;400-侧安装板;500-安装件;600-前开口盖;700-充电口;800-第一连接板;900-锁钩;110-安装板;120-启闭装置;130-扭力弹簧;140-第一侧轴;150-第二侧轴;160-阻尼齿轮;170-基座;180-装饰件;190-固定件;210-连接件;220-第二连接板;230-齿条。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术语“中心”、“上”、“下”、“左”、“右”、“竖直”、“水平”、“内”、“外”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实用新型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此外,术语“第一”、“第二”、“第三”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
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安装”、“相连”、“连接”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一体地连接;可以是机械连接,也可以是电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实用新型中的具体含义。
图1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前格栅的充电口开启机构的结构示意图;图2为图1所示前格栅的充电口开启机构另一角度的结构示意图;图3为图1所示前格栅的充电口开启机构另一角度的结构示意图;图4为安装有前格栅的充电口开启机构的前格栅的结构示意图。
如图1-图4所示,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一种前格栅的充电口开启机构200,包括前开口盖600和充电壳体300;
在所述充电壳体300内设置有用于安装充电口700的安装腔;在所述充电壳体300两侧分别设置有第一侧轴140和第二侧轴150;
在所述前开口盖600两侧分别设置有第一连接板800和第二连接板220,且所述第一连接板800与第一侧轴140连接,第二连接板220与所述第二侧轴150连接;
在所述充电壳体300上设置有启闭装置120,且所述启闭装置120与所述第一侧轴140设置在所述充电壳体300的同侧;
在所述第一连接板800上设置有与启闭装置120配合的锁钩900。
在一些实施例中,前开口盖600安装充电壳体300上,充电壳体300内有充电口700;在新能源汽车需要进行充电的时候,将前开口盖600旋转,将充电口700露出,这样能够方便进行充电,且此时的前开口盖600位于充电口700的上方,在雨天也具有一定的避雨功能,防止雨水流入充电口700。
前开口盖600的两侧的第一连接板800和第二连接板220分别设置在第一侧轴140和第二侧轴150上;前开口盖600能够沿着第一侧轴140和第二侧轴150旋转,且第一侧轴140和第二侧轴150的轴心在一条直线上。
当前开口盖600处于关闭状态的时候,第一连接板800的锁钩900能够与启闭装置120连接,使前开口盖600保持关闭状态,在前开口盖600正面看,仅能看到前开口盖600,这样保证了前格栅的充电口开启机构200安装在前格栅100上,能够与前格栅100完美的结合,保证整个前格栅100的美观,从而也保证了整个汽车的整体外观效果。
如图2所示,在上述实施例基础之上,进一步地,所述第一侧轴140上设置有扭力弹簧130。
在一些实施中,第一侧轴140上设置有扭力弹簧130,第一连接板800与扭力弹簧130连接,如图1和图2所示,前开口盖600处于开启状态的时候,扭力弹簧130处于非蓄力的状态,当将前开口盖600盖上,即将第一连接板800在第一侧轴140上旋转,使第一连接板800上的锁钩900与启闭装置120连接,此时扭力弹簧130处于蓄力的状态,当需要开启前开口盖600的时候,扭力弹簧130能够将前开口盖600推开一段距离,方便用户旋转前开口盖600。
如图3所示,在上述实施例基础之上,进一步地,还包括阻尼齿轮160,且所述阻尼齿轮160与所述第二连接板220设置在所述充电壳体300同一侧,且所述第二连接板220上设置有与阻尼齿轮160啮合的齿条230。
在一些实施例中,在前开口盖600旋转的过程中,第二连接板220上的齿条230与组纽齿轮啮合,阻尼齿轮160能够给第二连接板220一个阻力,使前开口盖600在旋转过程中,始终受到阻力齿轮的阻力,这样能够有效的保证前开口盖600旋转的稳定性,防止其在旋转过程中,旋转过快,脱落使用者的掌控,对前格栅100造成影响。
如图3所示,在上述实施例基础之上,进一步地,所述第二连接板220具有弧形部,所述齿条230设置在所述弧形部上;在所述第二连接板220转动的过程中,齿条230始终与所述阻尼齿轮160啮合。
在一些实施例中,第二连接板220上有弧形部,齿条230安装在弧形部上,这样第二连接板220局部形成了齿轮,第二连接板220的旋转范围有限,在第二连接板220旋转的范围内,第二连接板220上弧形部的齿轮能够始终与阻尼齿轮160啮合,这样阻尼齿轮160能够始终给第二连接板220的旋转提供阻力,防止前开口盖600旋转速度过快。
如图2所示,在上述实施例基础之上,进一步地,所述充电壳体300上设置有安装板110,所述启闭装置120设置在所述安装板110上;
在所述启闭装置120包括PUSH-PUSH结构和卡口,且所述锁钩900与所述卡口配合。
在一些实施例中,启闭装置120安装在充电壳体300上的安装板110上,启闭装置120的卡口能够将锁钩900固定,从而能够将前开口盖600的位置固定。
在需要将前开口盖600打开的时候,需要在前开口盖600下端向里按下,这样锁钩900会给PUSH-PUSH结构施加一个力,PUSH-PUSH结构的凸起部会凸起,占用启闭装置120的卡口内的空间,将锁钩900从卡口内挤出;再通过扭矩弹簧对前开口盖600施加一个力;使前开口盖600下端与前格栅100之间形成一个缝隙,方便了使用者手动旋转前开口盖600。
PUSH-PUSH结构具有按下卡住,再按下弹起;需要将前开口盖600关上的时候,需旋转前开口盖600,第一连接板800上的锁钩900会插入到启闭装置120的卡口内,在插入的过程中会给PUSH-PUSH结构施加一个力;PUSH-PUSH结构上的凸起部会卡住,此时卡口处能够将锁钩900固定住。
如图1所示,在上述实施例基础之上,进一步地,所述充电壳体300前端部的两侧设置有侧安装板400,在所述侧安装板400上设置有用于将所述充电壳体300安装在前格栅100上的安装件500。
在一些实施例中,为了将前格栅的充电口开启机构200安装在前格栅100上;在充电壳体300的两侧有侧安装板400,侧安装板400通过安装件500安装在前格栅100上;一般安装件500为螺栓,通过螺栓侧安装板400与前格栅100安装在一起。
在上述实施例基础之上,进一步地,所述侧安装板400为L型,且所述侧安装板400下部连接所述充电壳体300,且所述侧安装板400下部用于限位第一连接板800。
在一些实施例中,侧安装板400L型;侧安装板400一端与充电壳体300连接,另一端与前格栅100连接;当打开前开口盖600,第一连接板800和第二连接板220在旋转的时候,第一连接板800和第二连接板220与侧安装板400接触,从而阻止前开口盖600继续旋转,起到限位的作用,防止了前开口盖600过度旋转,造成损害。
如图2所示,在上述实施例基础之上,进一步地,所述前开口盖600包括基座170和装饰件180;所述第一连接板800和第二连接板220设置在所述基座170上。
在一些实施例中,前开口盖600和前格栅100组成类似,均有基座170和装置件组成;在前格栅100上有缺口,前开口盖600正好与缺口吻合;前开口盖600的装饰件180设置在基座170上,第一连接板800和第二连接板220设置在基座170上,且装饰件180位于基座170远离充电壳体300一侧。
在上述实施例基础之上,进一步地,所述装饰件180左右两侧设置有固定板,在所述第一连接板800和所述第二连接板220上分别设置有与固定板连接的连接件210。
在一些实施例中,基座170与装饰件180是采用可拆卸的方式连接的;在装饰件180上的固定板上有卡孔,第一连接板800上的连接件210为与固定板上的卡孔配合的卡台;在将装饰件180安装在基座170上的时候,固定板的卡孔卡在卡台上,实现基座170与装饰件180的连接;基座170与装置件之间还有其他辅助连接,比如螺栓。
在上述实施例基础之上,进一步地,所述启闭装置120位于所述锁钩900的旋转轨迹上;且所述启闭装置120与第一侧轴140所在直线与侧安装板400垂直。
在一些实施例中,前开口盖600在关闭的过程中,受到启闭装置120限制前开口盖600旋转,侧安装板400限制前开口盖600开启过程中的旋转;当启闭装置120与第一侧轴140所在直线与侧安装板400垂直,这样也限制了前开口盖600的旋转角度,限制了前开口盖600的旋转角度大小为90°。
如图4所示,前格栅的充电口开启机构200安装在前格栅100;此时处于前开口盖600开启的状态,此时的前格栅的充电口开启机构200的各个部件的关系,如图1、图2和图3所示。
本实用新型提供的前格栅的充电口开启机构200能够通过按压前开口盖600,使第一连接板800的锁钩900与启闭装置120分离;然后将前开口盖600打开,进行对汽车充电;当需要将前开口盖600关闭的时候,第一连接板800的锁钩900与启闭装置120连接,从而前开口盖600的位置固定;在汽车行驶的过程中,前开口盖600的位置也不会发生改变,这样前开口盖600能够与前格栅100主体贴合,前开口盖600与前格栅100主体宛如一个整体,从而提高汽车的外观整体效果。
最后应说明的是:以上各实施例仅用以说明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而非对其限制;尽管参照前述各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了详细的说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应当理解:其依然可以对前述各实施例所记载的技术方案进行修改,或者对其中部分或者全部技术特征进行等同替换;而这些修改或者替换,并不使相应技术方案的本质脱离本实用新型各实施例技术方案的范围。

Claims (10)

1.一种前格栅的充电口开启机构,其特征在于,包括前开口盖和充电壳体;
在所述充电壳体内设置有用于安装充电口的安装腔;在所述充电壳体两侧分别设置有第一侧轴和第二侧轴;
在所述前开口盖两侧分别设置有第一连接板和第二连接板,且所述第一连接板与第一侧轴连接,第二连接板与所述第二侧轴连接;
在所述充电壳体上设置有启闭装置,且所述启闭装置与所述第一侧轴设置在所述充电壳体的同侧;
在所述第一连接板上设置有与启闭装置配合的锁钩。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前格栅的充电口开启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侧轴上设置有扭力弹簧。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前格栅的充电口开启机构,其特征在于,还包括阻尼齿轮,且所述阻尼齿轮与所述第二连接板设置在所述充电壳体同一侧,且所述第二连接板上设置有与阻尼齿轮啮合的齿条。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前格栅的充电口开启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连接板具有弧形部,所述齿条设置在所述弧形部上;在所述第二连接板转动的过程中,齿条始终与所述阻尼齿轮啮合。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前格栅的充电口开启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充电壳体上设置有安装板,所述启闭装置设置在所述安装板上;
在所述启闭装置包括Push-Push结构和卡口,且所述锁钩与所述卡口配合。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前格栅的充电口开启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充电壳体前端部的两侧设置有侧安装板,在所述侧安装板上设置有用于将所述充电壳体安装在前格栅上的安装件。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前格栅的充电口开启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侧安装板为L型,且所述侧安装板下部连接所述充电壳体,且所述侧安装板下部用于限位第一连接板。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前格栅的充电口开启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前开口盖包括基座和装饰件;所述第一连接板和第二连接板设置在所述基座上。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前格栅的充电口开启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装饰件左右两侧设置有固定板,在所述第一连接板和所述第二连接板上分别设置有与固定板连接的连接件。
10.根据权利要求1-9任一项所述的前格栅的充电口开启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启闭装置位于所述锁钩的旋转轨迹上;且所述启闭装置与第一侧轴所在直线与侧安装板垂直。
CN201721656588.1U 2017-12-01 2017-12-01 前格栅的充电口开启机构 Expired - Fee Related CN207526280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721656588.1U CN207526280U (zh) 2017-12-01 2017-12-01 前格栅的充电口开启机构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721656588.1U CN207526280U (zh) 2017-12-01 2017-12-01 前格栅的充电口开启机构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07526280U true CN207526280U (zh) 2018-06-22

Family

ID=62577777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721656588.1U Expired - Fee Related CN207526280U (zh) 2017-12-01 2017-12-01 前格栅的充电口开启机构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07526280U (zh)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7806299A (zh) * 2017-12-01 2018-03-16 北斗航天汽车(北京)有限公司 前格栅的充电口开启机构

Cited B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7806299A (zh) * 2017-12-01 2018-03-16 北斗航天汽车(北京)有限公司 前格栅的充电口开启机构
CN107806299B (zh) * 2017-12-01 2023-03-31 北斗航天汽车(北京)有限公司 前格栅的充电口开启机构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4640737A (zh) 电动车辆的外部充电构造
CN207526280U (zh) 前格栅的充电口开启机构
CN206963211U (zh) 遥控器
CN211468585U (zh) 一种电动汽车充电口盖
CN204687866U (zh) 一种电动车及电动车充电系统
CN207450045U (zh) 电动汽车翻盖式充电盒以及电动汽车
CN107806299A (zh) 前格栅的充电口开启机构
CN207879078U (zh) 一种防水共享单车锁
CN205737001U (zh) 一种蛋壳机器人用自动返回充电桩
CN209921277U (zh) 一种智能换电站柜电池仓锁紧机构
CN209617290U (zh) 适于电动汽车的充电口组件
CN209208514U (zh) 一种用于新能源汽车的磁吸式充电口盖组件和新能源汽车
CN217975824U (zh) 一种汽车充电口盖开启闭合装置
CN217080048U (zh) 一种汽车外门把手
CN220594660U (zh) 一种充电口结构和电动汽车
CN216850514U (zh) 一种充电插座防水罩
CN205345080U (zh) 一种集成式直流充电口盖结构
CN218648251U (zh) 一种新能源汽车充电插座防误插结构
CN213124877U (zh) 一种能源车充电接口结构
CN212958067U (zh) 全自动智能锁内面板机械开锁机构
CN206012362U (zh) 转轴式充电柜
CN213735212U (zh) 一种电动充电口盖板活动机构
CN218385106U (zh) 一种汽车主保险丝盒盒盖
CN218949101U (zh) 一种带悬停功能的中控台后电源盒
CN208616048U (zh) 一种侧裙板总成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180622

Termination date: 202112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