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07500385U - 一种空气压缩减震器 - Google Patents

一种空气压缩减震器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07500385U
CN207500385U CN201721551339.6U CN201721551339U CN207500385U CN 207500385 U CN207500385 U CN 207500385U CN 201721551339 U CN201721551339 U CN 201721551339U CN 207500385 U CN207500385 U CN 207500385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spring
fixedly connected
housing
motion bar
shock absorption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Expired - Fee Rela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721551339.6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王丽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Xinchang County Township Shuangcai Yafei Bearing Factory
Original Assignee
Xinchang County Township Shuangcai Yafei Bearing Factory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Xinchang County Township Shuangcai Yafei Bearing Factory filed Critical Xinchang County Township Shuangcai Yafei Bearing Factory
Priority to CN201721551339.6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07500385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07500385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07500385U/zh
Expired - Fee Related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空气压缩减震器,包括壳体,所述壳体的内部活动连接有活动杆,所述活动杆的底端固定连接有气囊,所述气囊的表面与壳体的内壁活动连接,所述活动杆的顶端贯穿壳体并延伸至壳体的外部,所述活动杆的表面固定连接有挡板,所述挡板的表面与壳体的内壁活动连接,活动杆的表面活动连接有第一弹簧,述第一弹簧的顶部与挡板的底部固定连接。本实用新型通过设置挡板、第一弹簧、进气槽、出气槽、第二弹簧、第一圆球、固定块、固定轴、活动块、活动盖、第三弹簧、第二圆球、第四弹簧和第五弹簧的配合使用,使空气压缩减震器减震效果好,并且在减震装置失灵时,不会影响减震器的使用,有利于人们的使用。

Description

一种空气压缩减震器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减震器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空气压缩减震器。
背景技术
空气弹簧减振器是一门比较新的技术,应用虽然还不太普遍,却是一种很有前途的隔振方案,现已日益被人们所重视,并在一些工程隔振中被采用,空气弹簧是一种帘线增强的橡胶囊,内充压缩空气,利用气体的可压缩性起弹簧作用的减振橡胶制品,有长枕式、葫芦式和隔膜式等类型,汽车上采用的空气弹簧可以大致分为自由膜式、混合式、袖筒式和囊式空气弹簧,其橡胶囊结构与无内胎轮胎相似,由内胶层(气密层)、外胶层、帘布增强层及钢丝圈组成,其载荷主要由帘线承受,帘线的材质是空气弹簧的耐压性和耐久性的决定性因素,一般采用高强度的聚酯帘线或尼龙帘线,帘线层数一般为2层或4层,层层交叉并且和囊的经线方向成一角度布置,与金属弹簧相比,具有质量小、舒适性好、耐疲劳、使用寿命长等优点,它同时具有减震和消音作用,气囊广泛用于汽车、火车及冲床等各种机械上,目前常见的空气压缩减震器减震效果差,并且在减震装置失效时,容易影响减震器的正常使用,不利于人们的使用。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空气压缩减震器,具备空气压缩减震器减震效果好的优点,解决了空气压缩减震器减震效果差的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空气压缩减震器,包括壳体,所述壳体的内部活动连接有活动杆,所述活动杆的底端固定连接有气囊,所述气囊的表面与壳体的内壁活动连接,所述活动杆的顶端贯穿壳体并延伸至壳体的外部;
所述活动杆的表面固定连接有挡板,所述挡板的表面与壳体的内壁活动连接,所述活动杆的表面活动连接有第一弹簧,所述第一弹簧的顶部与挡板的底部固定连接,所述第一弹簧的底部与壳体的内壁固定连接,所述壳体的内部分别开设有进气槽和位于进气槽右侧的出气槽,所述进气槽内腔左侧的底部固定连接有第二弹簧,所述第二弹簧的右侧固定连接有第一圆球,所述第一圆球的表面与进气槽的内壁活动连接,所述壳体的内部固定连接有固定块,所述固定块的正面固定连接有固定轴,所述固定轴的表面活动连接有活动块,所述活动块的右侧固定连接有位于进气槽顶部的活动盖,所述活动盖的底部固定连接有第三弹簧,所述第三弹簧的底部与进气槽内腔的左侧固定连接,所述出气槽内腔的底部固定连接有第四弹簧,所述第四弹簧的顶部固定连接有第二圆球,所述第二圆球的表面与出气槽的内壁活动连接,所述壳体内腔的底部固定连接有第五弹簧,所述第五弹簧的顶部与气囊的底部活动连接。
优选的,所述活动杆的顶端固定连接有连接块,所述连接块为圆形。
优选的,所述连接块顶部的两侧均固定连接有安装杆,所述安装杆的表面设置有螺纹。
优选的,所述活动杆的表面活动连接有密封圈,所述密封圈的底部与壳体的顶部固定连接,所述密封圈为圆形。
优选的,所述体的底部固定连接有安装块,所述安装块的表面开设有螺纹孔,所述安装块为长方形。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如下:
1、本实用新型通过设置挡板、第一弹簧、进气槽、出气槽、第二弹簧、第一圆球、固定块、固定轴、活动块、活动盖、第三弹簧、第二圆球、第四弹簧和第五弹簧的配合使用,使空气压缩减震器减震效果好,并且在减震装置失灵时,不会影响减震器的使用,有利于人们的使用。
2、本实用新型通过设置连接块和安装杆,使空气压缩减震器便于安装,通过设置密封圈,使空气压缩减震器使用更安全。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图1中A的放大结构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请参阅图1-2,一种空气压缩减震器,包括壳体1,壳体1的底部固定连接有安装块19,安装块19的表面开设有螺纹孔,安装块19为长方形,壳体1的内部活动连接有活动杆2,活动杆2的表面活动连接有密封圈18,密封圈18的底部与壳体1的顶部固定连接,密封圈18为圆形,通过设置密封圈18,使空气压缩减震器使用更安全,活动杆2的顶端固定连接有连接块16,连接块16为圆形,连接块16顶部的两侧均固定连接有安装杆17,安装杆17的表面设置有螺纹,通过设置连接块16和安装杆17,使空气压缩减震器便于安装,活动杆2的底端固定连接有气囊3,气囊3的表面与壳体1的内壁活动连接,活动杆2的顶端贯穿壳体1并延伸至壳体1的外部;
活动杆2的表面固定连接有挡板4,挡板4的表面与壳体1的内壁活动连接,活动杆2的表面活动连接有第一弹簧5,第一弹簧5的顶部与挡板4的底部固定连接,第一弹簧5的底部与壳体1的内壁固定连接,壳体1的内部分别开设有进气槽6和位于进气槽6右侧的出气槽7,进气槽6内腔左侧的底部固定连接有第二弹簧8,第二弹簧8的右侧固定连接有第一圆球9,第一圆球9的表面与进气槽6的内壁活动连接,壳体1的内部固定连接有固定块10,固定块10的正面固定连接有固定轴11,固定轴11的表面活动连接有活动块12,活动块12的右侧固定连接有位于进气槽6顶部的活动盖13,活动盖13的底部固定连接有第三弹簧14,第三弹簧14的底部与进气槽6内腔的左侧固定连接,出气槽7内腔的底部固定连接有第四弹簧15,第四弹簧15的顶部固定连接有第二圆球21,第二圆球21的表面与出气槽7的内壁活动连接,壳体1内腔的底部固定连接有第五弹簧20,第五弹簧20的顶部与气囊3的底部活动连接,通过设置挡板4、第一弹簧5、进气槽6、出气槽7、第二弹簧8、第一圆球9、固定块10、固定轴11、活动块12、活动盖13、第三弹簧14、第二圆球21、第四弹簧15和第五弹簧20的配合使用,使空气压缩减震器减震效果好,并且在减震装置失灵时,不会影响减震器的使用,有利于人们的使用。
使用时,活动杆2在压力作用下向下移动,活动杆2带动气囊3向下移动,气囊3对壳体1内下部的气体进行挤压,气体会推动第一圆球9向壳体1内腔的左侧移动,气体会从进气槽6流入壳体1内的上部,当活动杆2带动气囊3向上移动时,壳体1内上部的气体会推动第二圆球21向壳体1内腔的底部移动,气体从出气槽7流入壳体1内的下部,使空气压缩减震器减震效果好,并且在减震装置失灵时,不会影响减震器的使用,有利于人们的使用。
综上所述:该空气压缩减震器,通过挡板4、第一弹簧5、进气槽6、出气槽7、第二弹簧8、第一圆球9、固定块10、固定轴11、活动块12、活动盖13、第三弹簧14、第二圆球21、第四弹簧15和第五弹簧20的配合,解决了空气压缩减震器减震效果差的问题。
尽管已经示出和描述了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理解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的原理和精神的情况下可以对这些实施例进行多种变化、修改、替换和变型,本实用新型的范围由所附权利要求及其等同物限定。

Claims (5)

1.一种空气压缩减震器,包括壳体(1),其特征在于:所述壳体(1)的内部活动连接有活动杆(2),所述活动杆(2)的底端固定连接有气囊(3),所述气囊(3)的表面与壳体(1)的内壁活动连接,所述活动杆(2)的顶端贯穿壳体(1)并延伸至壳体(1)的外部;
所述活动杆(2)的表面固定连接有挡板(4),所述挡板(4)的表面与壳体(1)的内壁活动连接,所述活动杆(2)的表面活动连接有第一弹簧(5),所述第一弹簧(5)的顶部与挡板(4)的底部固定连接,所述第一弹簧(5)的底部与壳体(1)的内壁固定连接,所述壳体(1)的内部分别开设有进气槽(6)和位于进气槽(6)右侧的出气槽(7),所述进气槽(6)内腔左侧的底部固定连接有第二弹簧(8),所述第二弹簧(8)的右侧固定连接有第一圆球(9),所述第一圆球(9)的表面与进气槽(6)的内壁活动连接,所述壳体(1)的内部固定连接有固定块(10),所述固定块(10)的正面固定连接有固定轴(11),所述固定轴(11)的表面活动连接有活动块(12),所述活动块(12)的右侧固定连接有位于进气槽(6)顶部的活动盖(13),所述活动盖(13)的底部固定连接有第三弹簧(14),所述第三弹簧(14)的底部与进气槽(6)内腔的左侧固定连接,所述出气槽(7)内腔的底部固定连接有第四弹簧(15),所述第四弹簧(15)的顶部固定连接有第二圆球(21),所述第二圆球(21)的表面与出气槽(7)的内壁活动连接,所述壳体(1)内腔的底部固定连接有第五弹簧(20),所述第五弹簧(20)的顶部与气囊(3)的底部活动连接。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空气压缩减震器,其特征在于:所述活动杆(2)的顶端固定连接有连接块(16),所述连接块(16)为圆形。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空气压缩减震器,其特征在于:所述连接块(16)顶部的两侧均固定连接有安装杆(17),所述安装杆(17)的表面设置有螺纹。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空气压缩减震器,其特征在于:所述活动杆(2)的表面活动连接有密封圈(18),所述密封圈(18)的底部与壳体(1)的顶部固定连接,所述密封圈(18)为圆形。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空气压缩减震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壳体(1)的底部固定连接有安装块(19),所述安装块(19)的表面开设有螺纹孔,所述安装块(19)为长方形。
CN201721551339.6U 2017-11-20 2017-11-20 一种空气压缩减震器 Expired - Fee Related CN207500385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721551339.6U CN207500385U (zh) 2017-11-20 2017-11-20 一种空气压缩减震器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721551339.6U CN207500385U (zh) 2017-11-20 2017-11-20 一种空气压缩减震器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07500385U true CN207500385U (zh) 2018-06-15

Family

ID=62504879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721551339.6U Expired - Fee Related CN207500385U (zh) 2017-11-20 2017-11-20 一种空气压缩减震器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07500385U (zh)

Cited B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9611504A (zh) * 2018-12-28 2019-04-12 浙江淅川减振器有限公司 一种汽车减振器
CN111993098A (zh) * 2020-08-28 2020-11-27 芜湖熠康智能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具有移动缓冲作用的滑台

Cited B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9611504A (zh) * 2018-12-28 2019-04-12 浙江淅川减振器有限公司 一种汽车减振器
CN111993098A (zh) * 2020-08-28 2020-11-27 芜湖熠康智能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具有移动缓冲作用的滑台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JP6362599B2 (ja) 線形化したスプリングレートを有するエアスプリング、エアストラットおよびエアサスペンションシステム
CN207500385U (zh) 一种空气压缩减震器
CN205298375U (zh) 一种气弹簧阻尼减震器
CN209671499U (zh) 一种具有多重缓冲机构的汽车减震器
CN208797075U (zh) 固定汽车电池组的装置
CN205446530U (zh) 一种双弹簧可调缸体减震器
CN106740337A (zh) 一种汽车用防扭动减震器
CN206145041U (zh) 一种套接式减震装置
CN203623313U (zh) 商用车用复合式空气悬架系统
CN207583921U (zh) 一种高稳定新能源汽车减震器
CN201693798U (zh) 曲柄压力机滑块平衡装置
CN106515525A (zh) 一种减震器
CN208535070U (zh) 一种运行平稳的锂电池塑壳封口生产设备
KR20120058149A (ko) 차량용 쇽 업소버
CN207889971U (zh) 一种无人机两用起落架
CN207814302U (zh) 一种气压弹簧活塞组件密封结构
CN207762042U (zh) 一种新型汽车用发动机油缸
CN111473077A (zh) 一种能够减少异响的汽车减震器
CN208074078U (zh) 一种防变形弹簧
CN109973573A (zh) 一种抗压性强的汽车减震垫
CN111775647A (zh) 一种油气悬架系统及车辆
CN219727879U (zh) 受电弓阻尼器及应用其的轨道交通车辆
CN207715612U (zh) 制冷压缩机减震弹簧
CN205533969U (zh) 一种汽车减震器的缓冲装置
CN202301717U (zh) 一种防尘罩及其具有该防尘罩的车辆减震器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180615

Termination date: 20181120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