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07483118U - 升降机爬行机构及塔吊升降机 - Google Patents

升降机爬行机构及塔吊升降机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07483118U
CN207483118U CN201721328749.4U CN201721328749U CN207483118U CN 207483118 U CN207483118 U CN 207483118U CN 201721328749 U CN201721328749 U CN 201721328749U CN 207483118 U CN207483118 U CN 207483118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grouser
elevator
tower crane
crawler belt
group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Expired - Fee Rela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721328749.4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王相
孙亮波
马伟
刘振东
李飞龙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Wuhan Polytechnic University
Original Assignee
Wuhan Polytechnic University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Wuhan Polytechnic University filed Critical Wuhan Polytechnic University
Priority to CN201721328749.4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07483118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07483118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07483118U/zh
Expired - Fee Related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Landscapes

  • Jib Crane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升降机爬行机构及塔吊升降机,属于建筑设备技术领域。该升降机爬行机构,应用于塔吊升降机,包括履带、驱动轮组和履刺组件。履带包括多块依次连接围成链环的履带板,驱动轮组位于链环内,驱动轮组与履带啮合且驱动轮组用于驱动履带转动。履刺组件包括多个与履带配合的履刺组,每个履刺组包括至少一个履刺,履刺设置于履带板的外表面且履刺沿履带的宽度方向延伸。该升降机爬行结构结构简单,履刺组挂钩于塔吊的阶梯,通过驱动轮组的转动带动履带转动,使得履刺组交替与塔吊的阶梯连接,在塔吊上设置该塔吊升降机所占用空间小,升降机可以自动在塔吊上爬行,且能安全可靠的将塔吊司机送到驾驶室,提高了效率。

Description

升降机爬行机构及塔吊升降机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了建筑设备技术领域,具体而言,涉及一种升降机爬行机构及塔吊升降机。
背景技术
随着现代建筑水平不断的提高,建筑物的高度也在不断的攀升,塔吊的高度也在随之升高,塔吊司机手动攀爬至塔吊驾驶室或通过升降机来上下塔吊。现有的塔吊作业中,塔吊司机手动攀爬塔吊时,存在作业安全问题;而塔吊司机通过升降机上下塔吊时,升降机是相邻塔吊设置,需要单独安装导轨,升降机与导轨滑动配合,塔吊标准件受力集中,导轨容易磨损出现安全事故。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针对上述问题,提供一种升降机爬行机构及塔吊升降机,使上述问题得到改善。
本实用新型是这样实现的:
本实用新型的实施方式提供了一种升降机爬行机构,应用于塔吊升降机,包括履带、驱动轮组和履刺组件。履带包括多块履带板,多块履带板依次连接围成链环,相邻的两块履带板可转动的连接,驱动轮组位于链环内,驱动轮组与履带啮合且驱动轮组用于驱动履带转动。履刺组件包括多个与履带配合的履刺组,履刺组的数量与履带板的数量相同,每个履刺组包括至少一个履刺,履刺设置于履带板的外表面且履刺沿履带的宽度方向延伸。
在本实用新型可选的实施方式中,履刺包括履刺本体和弯折部,履刺本体与履带板连接,弯折部位于履刺本体的远离履带板的一端,弯折部相对于履刺本体倾斜。
在本实用新型可选的实施方式中,履刺包括两个工作面,两个工作面分别为第一工作面和第二工作面,第一工作面设置有沿履带的宽度方向延伸的第一防滑凸起组,第一防滑凸起组包括多个沿履刺的长度方向并排分布的第一防滑凸起,第二工作面设置有沿履带的宽度方向延伸的第二防滑凸起组,第二防滑凸起组包括多个沿履刺的长度方向并排分布的第二防滑凸起,第一防滑凸起的宽度大于第二防滑凸起的宽度。
在本实用新型可选的实施方式中,第一防滑凸起的横截面为矩形,第二防滑凸起的横截面为三角形。
在本实用新型可选的实施方式中,每个履刺组的履刺的数量为一个。
在本实用新型可选的实施方式中,每个履刺组的履刺的数量为三个,三个履刺沿履带的宽度方向并排分布。
在本实用新型可选的实施方式中,履带板设置有两个啮合孔,两个啮合孔沿履带的宽度方向分布于履带板的两端,履刺组位于两个啮合孔之间。
本实用新型的实施方式还提供了一种塔吊升降机,包括轿厢、驱动机构及上述的升降机爬行机构,驱动机构可拆卸的设置于轿厢,两个升降机爬行机构分别位于轿厢的两侧,履刺组件能够与塔吊的阶梯配合并使升降机爬行机构悬挂于塔吊,驱动机构的两端分别与两个升降机爬行机构连接,驱动机构用于驱动升降机爬行机构沿竖直方向在塔吊上往复运动。
在本实用新型可选的实施方式中,轿厢包括轿厢本体、第一安全门和第二安全门,第一安全门与第二安全门位于两个升降机爬行机构之间,第一安全门与第二安全门位于轿厢本体的两侧,第一安全门的底部与轿厢本体连接且第一安全门朝向远离第二安全门的方向打开,第二安全门与轿厢本体可转动的连接。
在本实用新型可选的实施方式中,第一安全门设置有沿第一安全门的长度方向分布的多个台阶,台阶沿第一安全门的宽度方向延伸。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为:
该升降机爬行结构结构简单,将履刺组安装于履带上,履刺组挂钩于塔吊的阶梯,通过驱动轮组的转动带动履带转动,使得履刺组交替与塔吊的阶梯连接,从而升降机爬行机构在塔吊上沿竖直方向往复运动,应用该升降机爬行机构的升降机可以自动在塔吊上爬行,改变了传统升降机的单纯的滑动,提高了升降机的使用安全性。
在塔吊上设置该塔吊升降机所占用空间小,且能安全可靠的将塔吊司机送到驾驶室,提高了效率,也给塔吊司机省去了不必要的麻烦;导轨是由塔吊标准节改造而成,不必再另外安装多余导轨,比较方便,而拆卸也只用把升降机爬行机构取下即可。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应当理解,以下附图仅示出了本实用新型的某些实施例,因此不应被看作是对范围的限定,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相关的附图。
图1为本实用新型第一实施例的升降机爬行机构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图1的履带板的一种机构示意图;
图3为图1的履带板的另一种结构示意图;
图4为图1的履刺的结构示意图;
图5为图4的A处放大示意图;
图6为本实用新型第二实施例的升降机爬行机构的履刺组的结构示意图;
图7为本实用新型第三实施例的塔吊升降机的结构示意图;
图8为图7的轿厢的结构示意图;
图9为图7的驱动机构的结构示意图。
图标:100-升降机爬行机构;200-塔吊升降机;11-履带;111-履带板;1111-凹槽;1112-圆弧过渡部;1113-安装孔;1114-啮合孔;12-驱动轮组;13-履刺组;131-履刺;1311-第一工作面;1312-第二工作面;1313-第一防滑凸起;1314-第二防滑凸起;1315-履刺本体;1316-弯折部;21-轿厢;211-轿厢本体;212-第一安全门;2121-台阶;213-第二安全门;214-液压缸;22-驱动机构。
具体实施方式
为使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通常在此处附图中描述和示出的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组件可以以各种不同的配置来布置和设计。
因此,以下对在附图中提供的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的详细描述并非旨在限制要求保护的本实用新型的范围,而是仅仅表示本实用新型的选定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作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应注意到:相似的标号和字母在下面的附图中表示类似项,因此,一旦某一项在一个附图中被定义,则在随后的附图中不需要对其进行进一步定义和解释。
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术语“内”、“外”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或者是该实用新型产品使用时惯常摆放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实用新型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此外,术语“第一”、“第二”等仅用于区分描述,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
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还需要说明的是,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设置”、“连接”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一体地连接;可以是机械连接,也可以是电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实用新型中的具体含义。
第一实施例
请参照图1,本实施例提供一种升降机爬行机构100,应用于塔吊升降机,包括履带11、驱动轮组12和履刺组件。
在本实施例中,履带11包括多块履带板111,多块履带板111依次连接围成链环,相邻的两块履带板111可转动的连接;驱动轮组12位于连环内,并且与履带板111啮合,驱动轮组12用于驱动履带11转动;履刺组件包括多个与履带11配合的履刺组13,相当于履刺组13的数量与履带板111的数量相同,多个履刺组13环绕履带11的周向设置,每个履刺组13包括至少一个履刺131,履刺131设置于履带板111的外表面且沿履带11的宽度方向延伸,履刺131用于与塔吊的阶梯配合,使得升降机爬行机构100悬挂于塔吊,驱动轮组12驱动履带11转动,履刺组13交替与塔吊的阶梯配合,使得升降机爬行机构100沿塔吊的长度方向往复运动,实现升降机爬行机构100在塔吊上攀爬。
下面对该升降机爬行机构100的各个部件的具体结构和相互之间的对应关系进行详细说明。
履带11包括多块依次连接的履带板111,形成链环结构,相邻的两块履带板111可转动的连接。如图2所示,履带板111的端部设置有沿履带11宽度方向分布的凹槽1111,履带板111两端的凹槽1111交错设置,相邻的两块履带板111插接于凹槽1111内,为了方便相邻的两块履带板111转动的连接,每块履带板111的两端设置有圆弧过渡部1112,当履带11转动时,相邻的两块履带板111绕两者之间的转动销轴转动,方便与驱动轮组12配合,避免相邻的两块履带板111干涉。使用者可以根据实际情况,需求选取不同型号的履带板111。
进一步地,如图3所示,履带板111的外表面设置有至少一个安装孔1113,安装孔1113为盲孔,安装孔1113沿履带11的宽度方向延伸。为了便于履带11与驱动轮组12的配合,履带板111设置有两个啮合孔1114,两个啮合孔1114沿履带11的宽度方向分布于履带板111的两端,安装孔1113位于两个啮合孔1114之间。啮合孔1114为通孔,具有一定的长度,便于驱动轮组12啮合。安装孔1113及啮合孔1114的尺寸根据实际情况选取,本实施例不作限制。
作为本实施例的可选方式,履带板111的外表面设置有一个安装孔1113,安装孔1113的开口沿履带11的宽度方向延伸。
需要说明的是,履带11为现有技术,履带板111的具体连接方式可以参照现有技术。
驱动轮组12位于链环内,驱动轮组12包括主动轮和从动轮,主动轮与从动轮分别位于链环的两端,主动轮与从动轮分别与履带11啮合。主动轮的轮齿插接于啮合孔1114内,主动轮转动时,主动轮的不同的轮齿交替与啮合孔1114啮合,从而实现履带11的转动;同理,履带11转动,使得从动轮的轮齿交替与啮合孔1114啮合。主动轮与从动轮的选取,根据履带11的结构及尺寸来确定。履带11的驱动轮组12为现有技术,驱动轮组12的详细结构本实施例不作详细介绍。
履刺组件包括多个与履带11配合的履刺组13,履刺组13的数量与履带板111的数量相同,相当于,履刺组13环绕履带11的周向设置于履带11的外表面。每个履刺组13包括至少一个履刺131,履刺131设置于履带板111的外表面(如图2所示),履刺131与安装孔1113配合,履刺131的数量与安装孔1113的数量相同,履刺131插接于安装孔1113内,并且履刺131沿履带11的宽度方向延伸。履刺131与履带板111固定连接,增加履刺131与履带板111的连接强度,便于履刺131钩挂与塔吊的阶梯。
如图4所示,履刺131包括两个工作面,两个工作面分别为第一工作面1311和第二工作面1312。第一工作面1311设置有沿履带11的宽度方向延伸的第一防滑凸起组,第一防滑凸起组包括多个沿履刺131的长度方向并排分布的第一防滑凸起1313,第二工作面1312设置有沿履带11的宽度方向延伸的第二防滑凸起组,第二防滑凸起组包括多个沿履刺131的长度方向并排分布的第二防滑凸起1314。工作面是指履刺131的与塔吊的阶梯配合的面,当升降机爬行机构100往塔吊上方移动时,第一工作面1311与塔吊的阶梯连接;当升降机爬行机构100往塔吊下方移动时,第二工作面1312与塔吊的阶梯连接。升降机在塔吊的竖直方向上往复运动,由于升降机爬行机构100具有一定的重量,第一防滑凸起组与第二防滑凸起组的设置可以增加履刺131与塔吊的阶梯之间的摩擦力,使得升降机爬行结构与塔吊的阶梯连接稳定。当升降机爬行机构100沿塔吊的竖直方向往上攀爬时,攀爬难道较大,履刺131与塔吊的阶梯的受力较大,因此,第一防滑凸起1313的宽度大于第二防滑凸起1314的宽度。
进一步地,如图5所示,第一防滑凸起1313的横截面为矩形,第二防滑凸起1314的横截面为三角形。矩形的横截面能够增加第一工作面1311与阶梯之间的摩擦力,便于第一防滑凸起1313与阶梯连接。三角形的横截面能够增加第二工作面1312与阶梯之间的膜材料,便于第二防滑凸起1314与阶梯连接。需要指出的是,第一防滑凸起1313与第二防滑凸起1314的横截面形状及尺寸,可以根据实际情况选取,并不局限于上述的矩形或三角形。
如图4所示,履刺131包括履刺本体1315和弯折部1316,履刺本体1315与履带板111连接,弯折部1316位于履刺本体1315的远离履带板111的一端,弯折部1316相对于履刺本体1315倾斜。弯折部1316的设置,便于履刺131钩挂于塔吊的阶梯,增加履刺131与阶梯的连接稳定性。
为了增加履刺组13与塔吊的阶梯的连接面,增加履刺131的附着力,减轻塔吊的阶梯的受力集中,作为本实施例的可选方式,如图所示,履刺组13包括一个履刺131,履刺131与安装孔1113配合,位于两个啮合孔1114之间,履刺131的宽度沿履带11的宽度方向设置。根据履带11的宽度,安装孔1113的长度尽可能选取较大的尺寸,安装的履刺131的宽度也相应增大,从而使得履刺131与塔吊的阶梯连接面增大,减轻阶梯的受力集中,增加履刺131与阶梯的连接平稳性。
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工作原理为:
将履刺131固定于履带板111的外表面,多块履带板111依次连接成链环状的履带11,驱动轮组12安装于链环内并与履带11啮合,完成升降机爬行机构100的组装。将履刺131悬挂于塔吊的阶梯,通过驱动轮组12的转动,带动履带11转动,从而实现升降机爬行机构100在塔吊上沿竖直方向往复运动。
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有益效果为:
该升降机爬行结构结构简单,将履刺组13安装于履带11上,履刺组13挂钩于塔吊的阶梯,通过驱动轮组12的转动带动履带11转动,使得履刺组13交替与塔吊的阶梯连接,从而升降机爬行机构100在塔吊上沿竖直方向往复运动,应用该升降机爬行机构100的升降机可以自动在塔吊上爬行,改变了传统升降机的单纯的滑动,提高了升降机的使用安全性。
第二实施例
研究人员经过研究,对本实用新型提供的升降机爬行机构100,在上述第一实施例的基础上,还可作出下述可选的其他结构方案,具体说明如下:
如图6所示,在本实施例中,履刺组件包括三个履刺131,履带板111上设置有三个安装孔1113,三个履刺131沿履带11的宽度方向并排分布。相对于第一实施例的履刺组件,本实施例将第一实施例的单个履刺131均分成三个,减小了履刺组13的重量,从而减小了升降机爬行组件的重量,同时,使得履刺组13与塔吊的阶梯的受力面分散,增加履刺组13与阶梯之间的摩擦力,提高履刺组13与阶梯的连接稳定性。
需要指出的是,其余未提及部分参照第一实施例。
第三实施例
参照图7所示,本实施例提供了一种塔吊升降机200,包括轿厢21、驱动机构22及两个第一实施例或第二实施例提供的升降机爬行机构100。
在本实施例中,驱动机构22可拆卸的设置于轿厢21,便于对驱动机构22检修;两个升降机爬行机构100分别位于轿厢21的两侧,履刺组件能够与塔吊的阶梯配合,并使升降机爬行结构悬挂于塔吊;驱动机构22的两端分别与两个升降机爬行机构100连接,驱动机构22用于驱动升降机爬行机构100的驱动轮组12转动,从而使得履带11转动,履带11带动履刺组13交替与塔吊的阶梯配合,实现升降机爬行机构100沿竖直方向在塔吊上往复运动。为了配合塔吊升降机200在塔吊上运行,阶梯设置于塔吊的标准节,便于加工制造。
如图8所示,轿厢21包括轿厢本体211、第一安全门212和第二安全门213,第一安全门212与第二安全门213位于两个升降机爬行机构100之间,第一安全门212与第二安全门213位于轿厢本体211的两侧,相当于,第一安全门212、第二安全门213与两个升降机爬行机构100分别位于轿厢本体211的四个侧面。第一安全门212为塔吊司机进出轿厢21的门,第一安全门212远离塔吊设置;第二安全门213为塔吊司机进出塔吊的门,第二安全门213紧靠塔吊设置。
在本实施例中,第一安全门212为液压驱动展开门,第一安全门212的底部与轿厢本体211连接,第一安全门212与轿厢本体211之间设置有液压缸214,液压缸214的两端分别与第一安全门212和轿厢本体211可转动的连接,液压缸214用于驱动第一安全门212打开或闭合。当液压缸214伸开时,由于第一安全门212的底部与轿厢本体211连接,从而使得第一安全门212朝向远离第二安全门213的方向展开,第一安全门212展开之后,第一安全门212的底部与轿厢本体211连接,第一安全门212成为进入轿厢本体211的连接通道。
进一步地,第一安全门212设置有沿第一安全门212的长度方向分布的多个台阶2121,台阶2121沿第一安全门212的宽度方向延伸。台阶2121的设置,便于塔吊司机借助台阶2121进出轿厢21。
在本实施例中,第二安全门213与轿厢本体211可转动的连接。作为本实施例的可选方式,第二安全门213可以采用公交车门的结构,相当于,第二安全门213为折叠门,减少第二安全门213打开所占用的空间。
需要指出的是,第一安全门212与第二安全门213并不局限于上述的方式,使用者可以根据实际情况选取不同的安全门,但是,第二安全门213需要考虑轿厢本体211与塔吊之间的距离,避免第二安全门213打开之后与塔吊干涉。
为了便于对驱动机构22检修,驱动机构22可拆卸的设置于轿厢21。如图9所示,驱动机构22的两端分别与两个升降机爬行机构100连接,驱动机构22用于驱动升降机爬行机构100的驱动轮组12转动,从而使得履带11转动,履带11带动履刺组13交替与塔吊的阶梯配合,实现升降机爬行机构100沿竖直方向在塔吊上往复运动。
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有益效果为:
在塔吊上设置该塔吊升降机200所占用空间小,且能安全可靠的将塔吊司机送到驾驶室,提高了效率,也给塔吊司机省去了不必要的麻烦;导轨是由塔吊标准节改造而成,不必再另外安装多余导轨,比较方便,而拆卸也只用把升降机爬行机构100取下即可;该塔吊升降机200能够主动在塔吊上攀爬,与塔吊的连接稳定,提高整体升降机的安全性能和舒适性能。
以上仅为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于限制本实用新型,对于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来说,本实用新型可以有各种更改和变化。凡在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Claims (10)

1.一种升降机爬行机构,应用于塔吊升降机,其特征在于,包括履带、驱动轮组和履刺组件;
所述履带包括多块履带板,所述多块履带板依次连接围成链环,相邻的两块所述履带板可转动的连接,所述驱动轮组位于所述链环内,所述驱动轮组与所述履带啮合且所述驱动轮组用于驱动所述履带转动;
所述履刺组件包括多个与所述履带配合的履刺组,所述履刺组的数量与所述履带板的数量相同,每个所述履刺组包括至少一个履刺,所述履刺设置于所述履带板的外表面且所述履刺沿所述履带的宽度方向延伸。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升降机爬行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履刺包括履刺本体和弯折部,所述履刺本体与所述履带板连接,所述弯折部位于所述履刺本体的远离所述履带板的一端,所述弯折部相对于所述履刺本体倾斜。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升降机爬行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履刺包括两个工作面,所述两个工作面分别为第一工作面和第二工作面,所述第一工作面设置有沿所述履带的宽度方向延伸的第一防滑凸起组,所述第一防滑凸起组包括多个沿所述履刺的长度方向并排分布的第一防滑凸起,所述第二工作面设置有沿所述履带的宽度方向延伸的第二防滑凸起组,所述第二防滑凸起组包括多个沿所述履刺的长度方向并排分布的第二防滑凸起,所述第一防滑凸起的宽度大于所述第二防滑凸起的宽度。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升降机爬行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防滑凸起的横截面为矩形,所述第二防滑凸起的横截面为三角形。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升降机爬行机构,其特征在于,每个所述履刺组的所述履刺的数量为一个。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升降机爬行机构,其特征在于,每个所述履刺组的所述履刺的数量为三个,三个所述履刺沿所述履带的宽度方向并排分布。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升降机爬行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履带板设置有两个啮合孔,两个所述啮合孔沿所述履带的宽度方向分布于所述履带板的两端,所述履刺组位于两个所述啮合孔之间。
8.一种塔吊升降机,其特征在于,包括轿厢、驱动机构及两个权利要求1-7任意一项所述的升降机爬行机构,所述驱动机构可拆卸的设置于所述轿厢,两个所述升降机爬行机构分别位于所述轿厢的两侧,所述履刺组件能够与塔吊的阶梯配合并使所述升降机爬行机构悬挂于塔吊,所述驱动机构的两端分别与两个所述升降机爬行机构连接,所述驱动机构用于驱动所述升降机爬行机构沿竖直方向在塔吊上往复运动。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塔吊升降机,其特征在于,所述轿厢包括轿厢本体、第一安全门和第二安全门,所述第一安全门与所述第二安全门位于两个所述升降机爬行机构之间,所述第一安全门与所述第二安全门位于所述轿厢本体的两侧,所述第一安全门的底部与所述轿厢本体连接且所述第一安全门朝向远离所述第二安全门的方向打开,所述第二安全门与所述轿厢本体可转动的连接。
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塔吊升降机,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安全门设置有沿所述第一安全门的长度方向分布的多个台阶,所述台阶沿所述第一安全门的宽度方向延伸。
CN201721328749.4U 2017-10-10 2017-10-10 升降机爬行机构及塔吊升降机 Expired - Fee Related CN207483118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721328749.4U CN207483118U (zh) 2017-10-10 2017-10-10 升降机爬行机构及塔吊升降机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721328749.4U CN207483118U (zh) 2017-10-10 2017-10-10 升降机爬行机构及塔吊升降机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07483118U true CN207483118U (zh) 2018-06-12

Family

ID=62480372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721328749.4U Expired - Fee Related CN207483118U (zh) 2017-10-10 2017-10-10 升降机爬行机构及塔吊升降机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07483118U (zh)

Cited By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1101848A (zh) * 2019-12-31 2020-05-05 长江师范学院 一种爬梯子运输装置
CN112519904A (zh) * 2020-12-16 2021-03-19 北方工业大学 一种仿生可伸缩有源钩刺式履带攀附机构
CN113200096A (zh) * 2021-04-06 2021-08-03 贵州省质安交通工程监控检测中心有限责任公司 一种狭窄墙体之间履带行走装置
CN113512957A (zh) * 2021-07-15 2021-10-19 山东省路桥集团有限公司 履带式顶推系统

Cited By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1101848A (zh) * 2019-12-31 2020-05-05 长江师范学院 一种爬梯子运输装置
CN112519904A (zh) * 2020-12-16 2021-03-19 北方工业大学 一种仿生可伸缩有源钩刺式履带攀附机构
CN113200096A (zh) * 2021-04-06 2021-08-03 贵州省质安交通工程监控检测中心有限责任公司 一种狭窄墙体之间履带行走装置
CN113200096B (zh) * 2021-04-06 2023-02-21 贵州省质安交通工程监控检测中心有限责任公司 一种狭窄墙体之间履带行走装置
CN113512957A (zh) * 2021-07-15 2021-10-19 山东省路桥集团有限公司 履带式顶推系统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207483118U (zh) 升降机爬行机构及塔吊升降机
DE69517915T3 (de) Antriebsscheibenaufzug
JP5884247B2 (ja) クローラクレーンの可動式後部釣合重り装置
CN107555291B (zh) 升降机及塔吊
CN106437118A (zh) 一种移动式升降机
CN209778049U (zh) 一种可水平旋转调节叶片空中姿态的装置
CN106430006A (zh) 配电线路移动式绝缘登高作业装置及方法
CN202220665U (zh) 风力发电机轮毂部件维修吊换装置及风力发电机
CN108149914B (zh) 一种全钢附着式升降脚手架正反转同时提升系统及方法
CN111661764A (zh) 一种安全性高的轮式起重机
CN112441493A (zh) 一种建筑用安全性能高的无机房电梯及使用方法
CN101608505A (zh) 无机房曳引驱动汽车升降机
CN207483119U (zh) 升降机及塔吊
CN215331375U (zh) 一种附着脚手架链条传动升降控制系统
CN209469446U (zh) 隧道门架式自动化台车
CN209778050U (zh) 一种可水平移动调节叶片空中姿态的装置
CN105143588B (zh) 成组梯、特别是消防梯以及装备有这种成组梯的车辆
CN212127318U (zh) 一种地铁建设用吊机
CN113323367A (zh) 一种附着脚手架链条传动升降控制系统
CN209306846U (zh) 可横移的c型支腿铺板门吊
CN213807299U (zh) 升降窗防坠导轨和升降窗
CN111302215A (zh) 一种航车梁装置及航车梁的加工制造方法
CN220485180U (zh) 一种用于高空物料运输的提升装置及其提升下降系统
CN210508364U (zh) 一种单链正挂循环提升机
CN220449740U (zh) 一种维修电力工程车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180612

Termination date: 20181010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