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07433704U - 一种带有撑伞结构的自行车 - Google Patents
一种带有撑伞结构的自行车 Download PDFInfo
- Publication number
- CN207433704U CN207433704U CN201721156387.5U CN201721156387U CN207433704U CN 207433704 U CN207433704 U CN 207433704U CN 201721156387 U CN201721156387 U CN 201721156387U CN 207433704 U CN207433704 U CN 207433704U
- Authority
- CN
- China
- Prior art keywords
- bicycle
- fixedly connected
- pillar
- support structure
- set casing
- Prior art date
-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 Expired - Fee Related
Links
Landscapes
- Steering Devices For Bicycles And Motorcycle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带有撑伞结构的自行车,包括车梁、车把和车座,所述车梁上端设置有减震装置,所述减震装置上端设置有车座,所述车梁上端一侧固定连接有延伸杆,所述延伸杆上端设置有支柱,所述支柱一端设置有反光条,所述支柱另一端设置有靠背,所述支柱上端卡扣连接有升降杆,所述升降杆内部下端设置有弹簧,所述弹簧一端设置有卡栓,所述升降杆上端固定连接有万向轴,所述万向轴上端固定连接有固定壳,所述固定壳一端表面设置有螺纹杆,所述车梁下端一侧固定连接有后轴,所述后轴表面设置有后车条,所述后车条一端设置有后轮。本实用新型通过设置固定壳,达到支撑雨伞的作用,手动将雨伞放置在固定壳内,在经过旋转螺纹杆进行固定。
Description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自行车,特别涉及一种带有撑伞结构的自行车。
背景技术
自行车,又称脚踏车或单车,通常是二轮的小型陆上车辆,人骑上车后,以脚踩踏板为动力,是绿色环保的交通工具,英文bicycle,其中bi意指二,而cycle意指轮,即两轮车。在中国内地、台湾、新加坡,通常称其为“自行车”或“脚踏车”;在港澳则通常称其为“单车”(其实粤语通常都这么称呼);而在日本称为“自転(转)车”,自行车种类很多,有单人自行车,双人自行车还有多人自行车,可以作为环保的交通工具用来代步、出行;越来越多的人将自行车作为健身器材用来骑行锻炼、自行车出游;自行车本身也是一项体育竞技运动,有公路自行车赛、山地自行车赛、场地自行车赛、特技自行车比赛等,1866年清朝派出了第一个出洋考察团,其中19岁少年张德彝在游记里使用到“自行车”一词,于是自行车一词首次出现,并被一直沿用至今。但是,在雨天骑行时,需要一边手持雨伞一边行驶较为危险,同时在光线昏暗的地方没有突显物容易发生事故,一直保持趴伏骑行的姿势较为疲劳,在经过坎坷的地面时,震动较大舒适感差。为此,我们提出一种带有撑伞结构的自行车。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主要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带有撑伞结构的自行车,通过设置固定壳,达到支撑雨伞的作用,手动将雨伞放置在固定壳内,在经过旋转螺纹杆进行固定,可以有效的解决阴雨天气需要手持雨伞行驶的问题,提升了骑行时的安全性与舒适性,并且可以手动按压升降杆表面的卡栓压下内部的弹簧,与支柱表面的卡孔进行重新组合,达到进行上下调节的作用,能够根据身高的不同进行高度的调节,提升了使用时的便捷性,而且可以经手动拨动万向轴,对固定壳的角度进行调节,根据雨水下落的角度,进行相应的调节,增加了挡雨的范围,避免了雨伞将视线遮挡发生事故,提升了实用性与使用时的安全性,通过设置反光条与靠背,达到反光和倚靠的作用,能够增强自行车在夜间的突显效果,增强了对过往车辆的醒目作用,提升了在夜间骑行时的安全性,靠背能够在骑行疲惫时或者在骑行过程中,提供一种较为舒适的骑行姿势,能够有效的给骑行人员提供一个柔软舒服的依靠,缓解了骑行疲劳,并且能够在保证安全的情况下增加了一种较为省力舒适的骑行姿势,提升了骑行时的舒适性,增加了骑行时间,通过设置减震装置,达到良好的减震作用,能够避免在骑行在不平整路面时车体震动过大,造成骑行人员臀部不适或者气息紊乱的问题,提升了骑行时的安全性,并且能够有效的加强自行车避震效果,加强了骑行时的舒适性,提升了骑行的里程,可以有效解决背景技术中的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取的技术方案为:
一种带有撑伞结构的自行车,包括车梁、车把和车座,所述车梁上端设置有减震装置,所述减震装置上端设置有车座,所述车梁上端一侧固定连接有延伸杆,所述延伸杆上端设置有支柱,所述支柱一端设置有反光条,所述支柱另一端设置有靠背,所述支柱上端卡扣连接有升降杆,所述升降杆内部下端设置有弹簧,所述弹簧一端设置有卡栓,所述升降杆上端固定连接有万向轴,所述万向轴上端固定连接有固定壳,所述固定壳一端表面设置有螺纹杆,所述车梁下端一侧固定连接有后轴,所述后轴表面设置有后车条,所述后车条一端设置有后轮,所述车梁下端另一侧固定连接有中轴,所述中轴两端表面设置有脚蹬,所述车梁另一端固定连接有空心柱,所述空心柱上端设置有车把,所述空心柱下端设置有前叉,所述前叉下端固定连接有前轴,所述前轴表面设置有前车条,所述前车条一端设置有前轮。
进一步地,所述前叉与车把固定连接。
进一步地,所述固定壳为设置有螺纹孔的固定壳。
进一步地,所述支柱为表面设置有卡孔的支柱。
进一步地,所述卡栓与卡孔为相匹配的卡栓卡孔。
进一步地,所述靠背为橡胶材质制成的靠背。
进一步地,所述后轴与中轴链条连接。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具有如下有益效果:
1.本实用新型通过设置固定壳,达到支撑雨伞的作用,手动将雨伞放置在固定壳内,在经过旋转螺纹杆进行固定,可以有效的解决阴雨天气需要手持雨伞行驶的问题,提升了骑行时的安全性与舒适性,并且可以手动按压升降杆表面的卡栓压下内部的弹簧,与支柱表面的卡孔进行重新组合,达到进行上下调节的作用,能够根据身高的不同进行高度的调节,提升了使用时的便捷性,而且可以经手动拨动万向轴,对固定壳的角度进行调节,根据雨水下落的角度,进行相应的调节,增加了挡雨的范围,避免了雨伞将视线遮挡发生事故,提升了实用性与使用时的安全性。
2.本实用新型通过设置反光条与靠背,达到反光和倚靠的作用,能够增强自行车在夜间的突显效果,增强了对过往车辆的醒目作用,提升了在夜间骑行时的安全性,靠背能够在骑行疲惫时或者在骑行过程中,提供一种较为舒适的骑行姿势,能够有效的给骑行人员提供一个柔软舒服的依靠,缓解了骑行疲劳,并且能够在保证安全的情况下增加了一种较为省力舒适的骑行姿势,提升了骑行时的舒适性,增加了骑行时间。
3.本实用新型通过设置减震装置,达到良好的减震作用,能够避免在骑行在不平整路面时车体震动过大,造成骑行人员臀部不适或者气息紊乱的问题,提升了骑行时的安全性,并且能够有效的加强自行车避震效果,加强了骑行时的舒适性,提升了骑行的里程。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一种带有撑伞结构的自行车的整体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一种带有撑伞结构的自行车的固定壳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一种带有撑伞结构的自行车的升降杆结构示意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一种带有撑伞结构的自行车的支柱结构示意图。
图中:1、车梁;2、车把;3、车座;4、减震装置;5、延伸杆;6、支柱;7、升降杆;8、万向轴;9、固定壳;10、螺纹杆;11、弹簧;12、卡栓;13、反光条;14、靠背;15、后轮;16、后轴;17、空心柱;18、前叉;19、前轴;20、前轮;21、前车条;22、后车条;23、中轴;24、脚蹬。
具体实施方式
为使本实用新型实现的技术手段、创作特征、达成目的与功效易于明白了解,下面结合具体实施方式,进一步阐述本实用新型。
如图1-4所示,一种带有撑伞结构的自行车,包括车梁1、车把2和车座3,所述车梁1上端设置有减震装置4,所述减震装置4上端设置有车座3,所述车梁1上端一侧固定连接有延伸杆5,所述延伸杆5上端设置有支柱6,所述支柱6一端设置有反光条13,所述支柱6另一端设置有靠背14,所述支柱6上端卡扣连接有升降杆7,所述升降杆7内部下端设置有弹簧11,所述弹簧11一端设置有卡栓12,所述升降杆7上端固定连接有万向轴8,所述万向轴8上端固定连接有固定壳9,所述固定壳9一端表面设置有螺纹杆10,所述车梁1下端一侧固定连接有后轴16,所述后轴16表面设置有后车条22,所述后车条22一端设置有后轮15,所述车梁1下端另一侧固定连接有中轴23,所述中轴23两端表面设置有脚蹬24,所述车梁1另一端固定连接有空心柱17,所述空心柱17上端设置有车把2,所述空心柱17下端设置有前叉18,所述前叉18下端固定连接有前轴19,所述前轴19表面设置有前车条21,所述前车条21一端设置有前轮20。
其中,所述前叉18与车把2固定连接。
其中,所述固定壳9为设置有螺纹孔的固定壳。
其中,所述支柱6为表面设置有卡孔的支柱。
其中,所述卡栓12与卡孔为相匹配的卡栓卡孔。
其中,所述靠背14为橡胶材质制成的靠背。
其中,所述后轴16与中轴23链条连接。
需要说明的是,本实用新型为一种带有撑伞结构的自行车,在使用时,手动将雨伞放置在固定壳9内,在经过旋转螺纹杆10进行固定,可以有效的解决阴雨天气需要手持雨伞行驶的问题,提升了骑行时的安全性与舒适性,并且可以手动按压升降杆7表面的卡栓12压下内部的弹簧11,与支柱6表面的卡孔进行重新组合,达到进行上下调节的作用,能够根据身高的不同进行高度的调节,提升了使用时的便捷性,而且可以经手动拨动万向轴8,对固定壳的角度进行调节,根据雨水下落的角度,进行相应的调节,增加了挡雨的范围,避免了雨伞将视线遮挡发生事故,提升了实用性与使用时的安全性,反光条13与靠背14,达到反光和倚靠的作用,能够增强自行车在夜间的突显效果,增强了对过往车辆的醒目作用,提升了在夜间骑行时的安全性,靠背14能够在骑行疲惫时或者在骑行过程中,提供一种较为舒适的骑行姿势,能够有效的给骑行人员提供一个柔软舒服的依靠,缓解了骑行疲劳,并且能够在保证安全的情况下增加了一种较为省力舒适的骑行姿势,提升了骑行时的舒适性,增加了骑行时间,减震装置4,达到良好的减震作用,能够避免在骑行在不平整路面时车体震动过大,造成骑行人员臀部不适或者气息紊乱的问题,提升了骑行时的安全性,并且能够有效的加强自行车避震效果,加强了骑行时车座3的舒适性,提升了骑行的里程,用力踩动脚蹬23,脚蹬23带动中轴23转动后,将转动力经过链条带动后轴16转动,后轴16将动力经过后车条22传送到后轮15上进行前行,手动转动车把2带动前叉18进行前轮20的方向调节作用,前轴19连接前叉18作用,前轮条21用于前轴19与前轮20传动作用,空心柱17用于防护车把2与前叉18,车梁1起到连接和称重的作用。
以上显示和描述了本实用新型的基本原理和主要特征和本实用新型的优点。本行业的技术人员应该了解,本实用新型不受上述实施例的限制,上述实施例和说明书中描述的只是说明本实用新型的原理,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精神和范围的前提下,本实用新型还会有各种变化和改进,这些变化和改进都落入要求保护的本实用新型范围内。本实用新型要求保护范围由所附的权利要求书及其等效物界定。
Claims (7)
1.一种带有撑伞结构的自行车,包括车梁(1)、车把(2)和车座(3),其特征在于:所述车梁(1)上端设置有减震装置(4),所述减震装置(4)上端设置有车座(3),所述车梁(1)上端一侧固定连接有延伸杆(5),所述延伸杆(5)上端设置有支柱(6),所述支柱(6)一端设置有反光条(13),所述支柱(6)另一端设置有靠背(14),所述支柱(6)上端卡扣连接有升降杆(7),所述升降杆(7)内部下端设置有弹簧(11),所述弹簧(11)一端设置有卡栓(12),所述升降杆(7)上端固定连接有万向轴(8),所述万向轴(8)上端固定连接有固定壳(9),所述固定壳(9)一端表面设置有螺纹杆(10),所述车梁(1)下端一侧固定连接有后轴(16),所述后轴(16)表面设置有后车条(22),所述后车条(22)一端设置有后轮(15),所述车梁(1)下端另一侧固定连接有中轴(23),所述中轴(23)两端表面设置有脚蹬(24),所述车梁(1)另一端固定连接有空心柱(17),所述空心柱(17)上端设置有车把(2),所述空心柱(17)下端设置有前叉(18),所述前叉(18)下端固定连接有前轴(19),所述前轴(19)表面设置有前车条(21),所述前车条(21)一端设置有前轮(20)。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带有撑伞结构的自行车,其特征在于:所述前叉(18)与车把(2)固定连接。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带有撑伞结构的自行车,其特征在于:所述固定壳(9)为设置有螺纹孔的固定壳。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带有撑伞结构的自行车,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柱(6)为表面设置有卡孔的支柱。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带有撑伞结构的自行车,其特征在于:所述卡栓(12)与卡孔为相匹配的卡栓卡孔。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带有撑伞结构的自行车,其特征在于:所述靠背(14)为橡胶材质制成的靠背。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带有撑伞结构的自行车,其特征在于:所述后轴(16)与中轴(23)链条连接。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1721156387.5U CN207433704U (zh) | 2017-09-11 | 2017-09-11 | 一种带有撑伞结构的自行车 |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1721156387.5U CN207433704U (zh) | 2017-09-11 | 2017-09-11 | 一种带有撑伞结构的自行车 |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CN207433704U true CN207433704U (zh) | 2018-06-01 |
Family
ID=62301775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Title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
CN201721156387.5U Expired - Fee Related CN207433704U (zh) | 2017-09-11 | 2017-09-11 | 一种带有撑伞结构的自行车 |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 Link |
---|---|
CN (1) | CN207433704U (zh) |
-
2017
- 2017-09-11 CN CN201721156387.5U patent/CN207433704U/zh not_active Expired - Fee Related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 Publication Date | Title |
---|---|---|
CA2391163A1 (en) | Universal folding bicycle | |
CN207433704U (zh) | 一种带有撑伞结构的自行车 | |
CN204489050U (zh) | 前轮转向的漂移三轮车 | |
CN207955912U (zh) | 一种便捷式折叠自行车 | |
JP5578627B2 (ja) | 4輪自転車の後輪駆動緩衝装置 | |
CN207902509U (zh) | 一种可爬楼梯的婴儿车 | |
CN206031632U (zh) | 一种带扇型智能方向盘的超短电动自行车 | |
CN206297684U (zh) | 一种折叠电动自行车 | |
CN205499176U (zh) | 一种俯卧式自行车 | |
CN205440715U (zh) | 一种新型可调整结构的自行车 | |
CN207208306U (zh) | 一种前三轮 | |
CN204871413U (zh) | 一种侧向贴合型的前轮组件 | |
CN2565733Y (zh) | 侧三轮双人自行车 | |
CN207510617U (zh) | 一种新型的锂电折叠车 | |
CN201321118Y (zh) | 多功能独轮车 | |
CN201317434Y (zh) | 三防脚踏代步车 | |
CN207985058U (zh) | 一种新型多功能的自行车 | |
CN2230263Y (zh) | 冰面雪地自行车 | |
CN202175143U (zh) | 一种新型代步三轮车 | |
CN201559729U (zh) | 一种自行车公共锁停器 | |
CN201712744U (zh) | 一种折叠式自行车把 | |
CN201338685Y (zh) | 躺式自行车 | |
CN207225563U (zh) | 一种便于携带的小型折叠车 | |
CN207631411U (zh) | 一种三轮电动童车 | |
CN206456463U (zh) | 一种自行车座的减震装置 |
Legal Events
Date | Code | Title | Description |
---|---|---|---|
GR01 | Patent grant | ||
GR01 | Patent grant | ||
CF01 |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180601 Termination date: 20180911 |
|
CF01 |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