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07368830U - 电机端盖轴承压装铆接设备 - Google Patents

电机端盖轴承压装铆接设备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07368830U
CN207368830U CN201721282193.XU CN201721282193U CN207368830U CN 207368830 U CN207368830 U CN 207368830U CN 201721282193 U CN201721282193 U CN 201721282193U CN 207368830 U CN207368830 U CN 207368830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bearing
riveting
end cap
plate
cap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721282193.X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孙祝兵
张海挺
金荣华
任亮亮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Zhejiang Linix Motor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Zhejiang Linix Motor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Zhejiang Linix Motor Co Ltd filed Critical Zhejiang Linix Motor Co Ltd
Priority to CN201721282193.X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07368830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07368830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07368830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Landscapes

  • Automatic Assembly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能实现电机端盖与轴承压装和铆接、能提高生产效率、降低人工成本的电机端盖轴承压装铆接设备。一种电机端盖轴承压装铆接设备,至少包括轴承预放装置,所述轴承预放装置侧设有流转板,所述流转板配合有第一驱动机构,所述流转板上设有端盖承台,电机端盖放置于端盖承台上,所述轴承预放装置包括第一支撑座、轴承滑板、第二驱动机构,所述轴承滑板固定于第一支撑座上方,所述轴承滑板形成有一个上下贯穿的第一下落槽,所述轴承滑板上侧设有两个限位块,所述轴承滑板上设有轴承推杆,所述轴承推杆相对位于两个限位块之间,两个限位块上固定有轴承导向板,所述轴承导向板形成有上下贯穿以供轴承通过的第二下落槽。

Description

电机端盖轴承压装铆接设备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电机零部件装配领域。
背景技术
电机的装配中,需要进行轴承与电机端盖的压装,现多由装配工人通过压装工装进行轴承与端盖的压装,需要装配工人手动进行压装工装的操作,需要装配工人手动进行电机端盖的供料、上料和取料,人工操作十分麻烦。
有的电机端盖是通过挡圈实现压装后轴承的限位的,而有的电机端盖由于结构的限制无法安装挡圈,现有技术多通过铆压使电机端盖表面筋条发生形变以对压装后轴承进行限位。这种需要铆压实现轴承固定的电机端盖具有一个轴向贯穿的轴承室,轴承室的一端设有内凸环,轴承压紧在轴承室内并使轴承外圈与内凸环相接触,电机端盖远离内凸环的一侧轴向端面具有一个环形的待铆筋条。现有电机端盖与轴承的压装铆接过程中,需要一位操作工人专门进行电机端盖与轴承的压装,需要一位操作工人专门进行电机端盖与轴承的铆接,还需要进行电机端盖的移动,十分麻烦且效率较低。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能实现电机端盖与轴承压装和铆接、能提高生产效率、降低人工成本的电机端盖轴承压装铆接设备。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如下技术方案:一种电机端盖轴承压装铆接设备,至少包括轴承预放装置、轴承压装装置、轴承铆接装置,所述轴承预放装置侧设有流转板,所述流转板配合有第一驱动机构,所述流转板上设有端盖承台,电机端盖放置于端盖承台上,轴承预放装置用于将轴承放置于端盖承台上的电机端盖上,在第一驱动机构的作用下,流转板运动并带动端盖承台在轴承预放装置、轴承压装装置、轴承铆接装置间移动,所述轴承预放装置包括第一支撑座、轴承滑板、第二驱动机构,所述轴承滑板固定于第一支撑座上方,所述轴承滑板形成有一个上下贯穿以供轴承通过的第一下落槽,所述轴承滑板上侧设有两个限位块,两个限位块相对设置,所述轴承滑板上设有轴承推杆,所述轴承推杆相对位于两个限位块之间,所述轴承推杆的一端与第二驱动机构的输出端联动,两个限位块上固定有轴承导向板,所述轴承导向板形成有上下贯穿以供轴承通过的第二下落槽,轴承上下层叠设置并放置于第二下落槽内,所述轴承导向板与轴承滑板间的距离大于轴承的厚度,所述轴承推杆的厚度小于轴承的厚度,所述第二驱动机构运作以使轴承推杆的另一端将第二下落槽侧的轴承推送至第一下落槽侧。
进行本实用新型装置的使用,通过手工上料的方式或通过装置上料的方式进行电机端盖的上料,将电机端盖放置在端盖承台上,随后通过轴承预放装置将轴承放置于电机端盖的轴承室上,随后流转板运动以使电机端盖和轴承移动至轴承压装装置侧,通过轴承压装装置实现轴承的压装,随后流转板运动以使压装有轴承的电机端盖移动至轴承铆接装置侧,通过轴承铆接装置实现电机端盖的待铆筋条的铆压,以实现轴承的轴向限位。其中,在轴承上料的过程中,第二驱动机构运作以使轴承推杆推动位于轴承滑板与轴承导向板间的轴承,将轴承推向第一下落槽,轴承通过第一下落槽以落在流转板的端盖承台上。其中,第二驱动机构可为气缸也可为电动推杆。本实用新型轴承的推送预放上料效率较高,且轴承之间不会相互磕碰受损。
作为优选,所述轴承导向板上固定有至少三个第一导向柱,所述第一导向柱竖向设置,且第一导向柱呈以第二下落槽中心为中心的环形间隔设置,当轴承位于第二下落槽内,第一导向柱围绕所述轴承;所述轴承导向板上设有限位板,所述限位板形成有若干上下贯穿以供所述第一导向柱通过的通孔,一个通孔对应一个第一导向柱;所述限位板上设有若干固定孔,所述固定孔轴线与通孔轴线垂直设置,固定孔内配合有固定件,所述固定件与固定孔形成有相互配合的螺纹结构,所述固定件与限位板螺纹固定,以使固定件端部与第一导向柱相抵;所述第一下落槽由上第一下落槽和下第一下落槽构成,所述上第一下落槽的轴向截面呈为上宽下窄的梯形结构,所述下第一下落槽的轴向截面呈长方形结构。
第一导向柱用于堆叠的轴承的径向限位和上下导向。其中,限位板用于对第一导向柱上端进行固定,以避免第一导向柱倾斜。其中,固定件与限位板的配合使得可通过松紧固定件以实现限位板高度位置的调节,以适应不同堆叠高度轴承的放置。其中,第一下落槽的形状便于轴承的下落。
作为优选,所述流转板下侧设有第一垫块,所述第一垫块上端面由一个平面和至少一个斜面构成,斜面上端与平面相接,所述流转板上设有若干上下贯穿以用于放置所述端盖承台的定位槽,所述端盖承台由位于定位槽内的承台下部和位于流转板上侧的承台上部构成,承台上部外缘位于承台下部外缘外侧,所述端盖承台的承台下部下端面位于流转板下端面以下,所述端盖承台的承台上部上端面中心处具有一个向上延伸的第二导向柱,所述轴承滑板下端面向上延伸形成有对所述第二导向柱上端让位并与第一下落槽连通的第一让位槽,所述第一垫块上端面的平面至流转板下端面间的距离小于所述端盖承台的承台下部下端面至流转板下端面间的距离,所述流转板运动以使端盖承台移动至第一下落槽正下方,并使所述第二导向柱与第一下落槽同轴设置。
由于第一垫块的上端面的斜面的设置,流转板运动会使端盖承台下端与第一垫块斜面接触,在斜面的作用下,端盖承台会向上移动并使端盖承台下端面与第一垫块上端面的平面接触,此时端盖承台的第二导向柱上端延伸至第一让位槽内,随着流转板的移动,端盖承台的第二导向柱的上端会移动至第一下落槽内,便于轴承下落的导向,以确保轴承会准确的落在端盖承台上的电机端盖上,当轴承下落到位后,流转板再次移动以使端盖承台、电机端盖、轴承三者向轴承压装装置侧移动,当端盖承台与第一垫块相脱离时,端盖承台下降并使第二导向柱下降以离开第一下落槽和第一让位槽。其中,第二导向柱即用于轴承的下落时的导向,还用于轴承的定位。
作为优选,所述第二导向柱上端呈上窄下宽的锥形结构;所述第一让位槽上下贯穿所述轴承滑板;所述轴承滑板的第一下落槽侧设有第一位置传感器,所述第一位置传感器被触发以使所述第二驱动机构运动,以使轴承被推送至第一下落槽内,所述第二驱动机构配合有第一时间继电器,第二驱动机构运动运作以触发第一时间继电器,经一段时间后,流转板活动且第二驱动机构复位;当第二驱动机构带动轴承推杆到最大行程距离时,所述轴承被推送至第一下落槽内;所述轴承滑板靠近第一下落槽的端部设有端部限位块。
其中,第二导向柱上端呈锥形,便于轴承落在第二导向柱上,便于轴承的移动;第一让位槽上下贯穿轴承滑板便于轴承滑板的加工,并加深第一让位槽的高度,便于第二导向柱高度、第一垫块高度、流转板厚度的调整;第一位置传感器的设置用于触发第二驱动机构,当第一位置传感器检测到流转板带动端盖承台和电机端盖移动至第一下落槽正下方时,第一位置传感器发送信号以控制第二驱动机构运动,一开始轴承的上料;第一时间继电器用于控制第二驱动机构的复位,以使下一个轴承从第二下落槽内落至轴承滑板与轴承导向板之间,通过第一时间继电器设定一个时长X,当第一位置传感器触发后,经X时长后第二驱动机构控制轴承推杆复位;轴承被推送至第一下落槽时,轴承推杆达到最大行程距离,可避免轴承推杆的推送速度过快或过度推送,以避免轴承的下落位置偏离第一下落槽正下方;端部限位块用于轴承滑动时限位,避免轴承脱离轴承滑板以掉落摔坏。
作为优选,所述轴承压装装置包括第二支撑座、支撑在第二支撑座上的第一压机,所述第一压机输出端设有压装压头,所述压装压头具有对所述第二导向柱进行让位的第二让位槽,所述第二让位槽向下贯穿所述压装压头的下端面;所述压装压头下方设有第二垫块,所述第二垫块上端面由一个平面和至少一个斜面构成,斜面上端与平面相接,所述第二垫块上端面的平面至流转板下端面间的距离小于所述端盖承台的承台下部下端面至流转板下端面间的距离,所述流转板运动以使端盖承台被移动至第二垫块与压装压头之间。
进行轴承与电机端盖的压装时,由于电机端盖是放置于流转板上,如果压装压头对轴承施加的力作用在流转板上,流转板会倾斜甚至导致第一驱动机构损坏,第二垫块的设置可以避免这些情况的发生。当流转板带动电机端盖和轴承移动至轴承压装装置侧的时候,端盖承台下端面会先与第二垫块上端面的斜面接触,随着流转板带着端盖承台移动,端盖承台下端面会沿斜面向上移动,最终使端盖承台下端面与第二垫块上端面的平面接触,此时端盖承台上端与流转板上端面间有缝隙存在,压装压头对轴承施力时,压装压头施加的力不会作用在流转板上,而会作用在第二垫块上,以避免流转板和第一驱动机构损坏。其中,第二让位槽用于对端盖承台的第二定位柱的让位。
作为优选,所述压装压头下方设有第二位置传感器,所述第二位置传感器被触发,以使所述第一压机运作并使压装压头向下移动,所述压装压头上侧设有第一压力传感器,所述第一压力传感器被触发以使所述压装压头复位,并使所述流转板运动以使端盖承台移动。
第二位置传感器用于控制轴承压装装置的第一压机的启动,第一压力传感器用于控制轴承压装装置的第一压机的复位及流转板的运动。上述设置以使本实用新型更自动化,更节省时间,不需要专人进行轴承的压装,以提高生产效率。
作为优选,所述轴承铆接装置包括第三支撑座、支撑在第三支撑座上的第二压机,所述第二压机输出端设有铆接压头,所述电机端盖一侧端面具有呈环形的待铆凸起,所述待铆凸起内径与所述轴承室内径相同,所述铆接压头下端设有若干用于与待铆凸起相接触的铆接端子,所述铆接端子呈环形间隔设置,所述铆接压头包括铆接箱体,所述铆接箱体具有一个上下贯穿的贯穿槽,所述铆接箱体的一端设有铆接头盖,所述贯穿槽内设有用于与轴承相接触的铆接头,所述铆接头具有对所述第二导向柱让位的第三让位槽,所述第三让位槽向下贯穿所述铆接头,所述铆接头周向外壁向外侧延伸形成有外凸环,所述外凸环与铆接头盖之间设有压缩弹簧,所述铆接头盖与所述铆接箱体固定。
其中,铆接端子呈环形间隔设置,可节省耗材,并使铆接压头能用更小的力就能使铆接端子变形。
作为优选,所述铆接压头下方设有第三垫块,所述第三垫块上端面由一个平面和至少一个斜面构成,斜面上端与平面相接,所述第三垫块上端面的平面至流转板下端面间的距离小于所述端盖承台的承台下部下端面至流转板下端面间的距离,所述流转板运动以使端盖承台被移动至第三垫块与铆接压头之间。
进行轴承与电机端盖的铆接时,由于电机端盖是放置于流转板上,如果铆接压头对电机端盖施加的力作用在流转板上,流转板会倾斜甚至导致第一驱动机构损坏,第三垫块的设置可以避免这些情况的发生。当流转板带动电机端盖和轴承移动至轴承铆接装置侧的时候,端盖承台下端面会先与第三垫块上端面的斜面接触,随着流转板带着端盖承台移动,端盖承台下端面会沿斜面向上移动,最终使端盖承台下端面与第三垫块上端面的平面接触,此时端盖承台上端与流转板上端面间有缝隙存在,铆接压头对电机端盖施力时,铆接压头施加的力不会作用在流转板上,而会作用在第三垫块上。
作为优选,所述铆接压头下方设有第三位置传感器,所述第三位置传感器被触发,以使所述第二压机运作并使铆接压头向下移动,所述铆接压头上侧设有第二压力传感器,所述第二压力传感器被触发以使所述铆接压头复位,并使所述流转板运动以使端盖承台移动;所述铆接端子与待铆凸起接触时,所述铆接端子内缘位于所述待铆凸起内缘内侧,所述铆接端子外缘位于所述待铆凸起外缘外侧;所述第三让位槽上下贯穿所述铆接头;所述外凸环上端面偏离所述铆接头上端面,所述压缩弹簧下端套设在所述铆接头上端外,所述铆接头盖内端面具有向下延伸的铆接头盖凸起,所述压缩弹簧上端套设在所述铆接头盖凸起外;所述待铆凸起内壁呈由下至上向外侧延伸的斜坡结构。
第三位置传感器用于控制轴承铆接装置的第二压机的启动,当流转的带动端盖承台、电机端盖和轴承位于第二压头正下方时,第三位置传感器触发以使第二压机的铆接压头下压,以实现待铆凸起的变形,从而实现轴承的限位固定;其中,第二压力传感器用于控制第二压机的复位,还用于控制流转板的再次移动;其中,压缩弹簧的两端分别套设在铆接头盖凸起与铆接头上,十分稳定。在铆接箱体带动铆接端子持续向下压的过程中,铆接头与轴承接触,铆接头受到挤压,随着压缩弹簧一起被压缩,当第二压力传感器实时传输的压力信息达到设定的某个值时,铆接结束,第二压机带动铆接压头向上回收,铆接箱体也会向上抬升,此时,铆接端子与待铆凸起在大压力的作下存在一定的粘合力,此时,压缩弹簧复位,通过顶出铆接头以顶开轴承和电机端盖,以使铆接端子与铆接凸起分离,以避免铆接端子与待铆凸起卡主以使电机端盖被铆接压头提起,避免电机端盖脱离端盖承台。
作为优选,所述流转板呈盘形设置,所述定位槽设置于所述流转板外缘处,所述第一驱动机构用于控制所述流转板自转,所述定位槽呈环形均匀间隔设置于所述流转板上,所述轴承预放装置、轴承压装装置、轴承铆接装置均设置于所述流转板周向侧;所述端盖承台上端面向上延伸以形成有与电机端盖环形凹槽相配合的定位环,所述定位环与第二导向柱同轴设置;所述流转板侧面设有取料机构,所述取料机构包括第四支撑座、固定于第四支撑座上的第一直线运动机构,所述第一直线运动机构的输出端设有第一固定板,所述第一固定板上设有第二直线运动机构,所述第二直线运动机构输出端设有第二固定板,所述第二固定板上设有第三直线运动机构,所述第三直线运动机构上固定有第一夹爪和第二夹爪,所述第一夹爪与第二夹爪左右相对设置,第一夹爪与第三直线运动机构的输出端联动,在所述第一直线运动机构的作用下,所述第一固定板带动第二直线运动机构横向移动,在所述第二直线运动机构的作用下,所述第二固定板带动第三直线运动机构竖向移动,在所述第三直线运动机构的作用下,所述第一夹爪向第二夹爪移动以将电机端盖夹持在第一夹爪与第二夹爪之间;所述取料机构侧设有输送机构,所述输送机构包括传送带及用于驱动传送带的第四驱动机构;所述定位槽内均设有衬套,衬套由位于定位槽内的衬套下部及位于流转板上侧的衬套上部构成,所述衬套上部外缘位于所述衬套下部外缘外侧,衬套具有上下贯穿衬套上部和衬套下部的通槽以用于端盖承台的放置,当端盖承台放置于衬套内,端盖承台的承台上部下端面与衬套上端面接触、承台下部下端面位于衬套下端面以下。
其中,流转板的形状设置使得本实用新型装置更为紧凑;取料机构和输送机构用于将压装铆接好轴承的电机端盖取走,以便于将未固定有轴承的电机端盖放置于端盖承台上,以提高生产效率。衬套的设置用于调节流转板的厚度、第一第二第三垫块的高度、端盖承台的高度,可通过对通槽进行加工以使端盖承台的上下滑动更为顺利。
本实用新型装置具有能实现电机端盖与轴承压装和铆接、能提高生产效率、降低人工成本的优点。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轴侧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俯视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的轴承预放装置的一种结构示意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的轴承预放装置的一种剖视图;
图5为本实用新型的第一垫块、流转板、端盖承台配合的一种结构示意图;
图6为本实用新型的端盖承台的一种结构示意图;
图7为本实用新型的轴承压装装置的一种结构示意图;
图8为本实用新型的压装压头的一种结构示意图;
图9为本实用新型的第二垫块、流转板、端盖承台配合的一种结构示意图;
图10为本实用新型的轴承铆接装置的一种结构示意图;
图11为本实用新型的铆接压头的一种结构示意图;
图12为本实用新型的铆接压头与电机端盖配合的一种结构示意图;
图13为本实用新型的第三垫块、流转板、端盖承台配合的一种结构示意图;
图14为本实用新型的铆接压头的铆接箱体的一种结构示意图;
图15为本实用新型的取料机构和输送机构的一种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根据附图和具体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描述。
由图1和图15所示,本实用新型用于轴承7与电机端盖6的压装和铆接,电机端盖6具有一个轴向贯穿的轴承室61,轴承室61的一端设有内凸环62,电机端盖6远离内凸环62的一侧轴向端面形成有一个呈环形的待铆凸起63,待铆凸起63内径与轴承室61内径相同,待铆凸起63内壁呈由下至上向外侧延伸的斜坡结构。
由图1、图2所示,一种电机端盖轴承压装铆接设备,至少包括轴承预放装置1、轴承压装装置2、轴承铆接装置3、取料机构8、输送机构9,轴承预放装置侧设有流转板4,流转板4配合有第一驱动机构41,流转板4上设有端盖承台5,电机端盖6放置于端盖承台5上,轴承预放装置1用于将轴承7放置于端盖承台5上的电机端盖6上,在第一驱动机构41的作用下,流转板4运动并带动端盖承台5在轴承预放装置1、轴承压装装置2、轴承铆接装置3、取料机构8间移动。
其中,流转板4上设有十二个上下贯穿以用于放置端盖承台5的定位槽42。流转板4呈盘形设置,定位槽42设置于流转板4外缘处,第一驱动机构41用于控制流转板4自转,定位槽42呈环形均匀间隔设置于流转板4上,轴承预放装置1、轴承压装装置2、轴承铆接装置3、取料装置8均设置于流转板4周向侧。
端盖承台5由位于定位槽内的承台下部52和位于流转板4上侧的承台上部51构成,承台上部51外缘位于承台下部52外缘外侧,端盖承台5的承台下部52下端面位于流转板4下端面以下,端盖承台5的承台上部51上端面中心处具有一个向上延伸的第二导向柱53,第二导向柱53上端呈上窄下宽的锥形结构。其中,端盖承台5上端面向上延伸以形成有与电机端盖6环形凹槽相配合的定位环54,定位环54与第二导向柱53同轴设置。
由图1至图6所示,轴承预放装置1包括第一支撑座10、轴承滑板11、第二驱动机构12,轴承滑板11固定于第一支撑座10上方,轴承滑板11形成有一个上下贯穿以供轴承7通过的第一下落槽111,轴承滑板11上侧设有两个限位块13,两个限位块13相对设置,轴承滑板11上设有轴承推杆14,轴承推杆14相对位于两个限位块13之间,轴承推杆14的一端与第二驱动机构12的输出端联动。两个限位块13上固定有轴承导向板15,轴承导向板15形成有上下贯穿以供轴承7通过的第二下落槽,轴承7上下层叠设置并放置于第二下落槽内。轴承导向板15与轴承滑板11间的距离大于轴承7的厚度,轴承推杆14的厚度小于轴承7的厚度,第二驱动机构12运作以使轴承推杆14的另一端将第二下落槽侧的轴承推送至第一下落槽111侧。其中,轴承滑板11靠近第一下落槽111的端部设有两个端部限位块131,每个限位块13均与一个端部限位块131固定以构成L形结构。
轴承导向板15上固定有四个第一导向柱16,第一导向柱16竖向设置,且第一导向柱16呈以第二下落槽中心为中心的环形均匀间隔设置,当轴承位于第二下落槽内,第一导向柱围绕轴承。轴承导向板15上设有限位板17,限位板17形成有若干上下贯穿以供第一导向柱16通过的通孔,一个通孔对应一个第一导向柱16,限位板17上设有一个固定孔171,固定孔171轴线与通孔轴线垂直设置,固定孔171内配合有固定件,固定件与固定孔171形成有相互配合的螺纹结构,固定件与限位板17螺纹固定,以使固定件端部与第一导向柱16相抵。第一下落槽111由上第一下落槽和下第一下落槽构成,上第一下落槽的轴向截面呈为上宽下窄的梯形结构,下第一下落槽的轴向截面呈长方形结构。
流转板4下侧设有第一垫块18,第一垫块18上端面由一个平面和平面两端的斜面构成,斜面上端与平面相接。轴承滑板11下端面向上延伸形成有对第二导向柱53上端让位并与第一下落槽111连通的第一让位槽19,第一让位槽19上下贯穿轴承滑板11。第一垫块18上端面的平面至流转板4下端面间的距离小于端盖承台5的承台下部52下端面至流转板4下端面间的距离,流转板4运动以使端盖承台5移动至第一下落槽111正下方,并使第二导向柱53与第一下落槽111同轴设置。
轴承滑板11的第一下落槽侧设有第一位置传感器100,第一位置传感器100被触发以使第一驱动机构12运动,以使轴承被推送至第一下落槽111内,第二驱动机构12配合有第一时间继电器,第二驱动机构12运动运作以触发第一时间继电器,经一段时间后,流转板活动且第二驱动机构复位;当第二驱动机构12带动轴承推杆14到最大行程距离时,轴承才被推送至第一下落槽111内。
由图7至图9所示,轴承压装装置2包括第二支撑座20、支撑在第二支撑座20上的第一压机21,第一压机21输出端设有压装压头22,压装压头22具有对第二导向柱53进行让位的第二让位槽221,第二让位槽221向下贯穿压装压头22的下端面。压装压头22下方设有第二垫块23,第二垫块23上端面由一个平面和平面两端的斜面构成,斜面上端与平面相接,第二垫块23上端面的平面至流转板4下端面间的距离小于端盖承台5的承台下部52下端面至流转板4下端面间的距离,流转板4运动以使端盖承台5被移动至第二垫块23与压装压头22之间。
压装压头22下方设有第二位置传感器200,第二位置传感器200被触发,以使第一压机21运作并使压装压头22向下移动,压装压头22上侧设有第一压力传感器210,第一压力传感器210被触发以使压装压头22复位,并使流转板4运动以使端盖承台5移动。
由图10至图14所示,轴承铆接装置3包括第三支撑座30、支撑在第三支撑座30上的第二压机31,第二压机31输出端设有铆接压头32,铆接压头32下端设有若干用于与待铆凸起63相接触的铆接端子321,
铆接压头32包括铆接箱体320,铆接箱体320具有一个上下贯穿的贯穿槽,铆接箱体320的一端设有铆接头盖322,贯穿槽内设有用于与轴承7相接触的铆接头323,铆接端子321呈以铆接头323中心为中心的环形均匀间隔设置。铆接头323具有对第二导向柱53让位的第三让位槽324,第三让位槽324上下贯穿铆接头323,铆接头323周向外壁向外侧延伸形成有外凸环325,外凸环325与铆接头盖322之间设有压缩弹簧326,铆接头盖322通过紧固螺钉与铆接箱体320固定。其中,外凸环325上端面偏离铆接头323上端面,压缩弹簧326下端套设在铆接头323上端外,铆接头盖内端面322具有向下延伸的铆接头盖凸起327,压缩弹簧326上端套设在铆接头盖凸起327外。
铆接压头32下方设有第三垫块33,第三垫块33上端面由一个平面和平面两端的斜面构成,斜面上端与平面相接,第三垫块33上端面的平面至流转板4下端面间的距离小于端盖承台5的承台下部52下端面至流转板4下端面间的距离,流转板4运动以使端盖承台5被移动至第三垫块33与铆接压头32之间。
铆接压头32下方设有第三位置传感器300,第三位置传感器300被触发,以使第二压机31运作并使铆接压头32向下移动,铆接压头32上侧设有第二压力传感器310,第二压力传感器310被触发以使铆接压头32复位,并使流转板4运动以使端盖承台5移动。铆接端子321与待铆凸起63接触时,铆接端子321内缘位于待铆凸起63内缘内侧,铆接端子321外缘位于待铆凸起63外缘外侧。
由图15所示,取料机构8包括第四支撑座80、固定于第四支撑座80上的第一直线运动机构81,第一直线运动机构81的输出端设有第一固定板82,第一固定板82上设有第二直线运动机构83,第二直线运动机构83输出端设有第二固定板84,第二固定板84上设有第三直线运动机构85,第三直线运动机构85上固定有第一夹爪86和第二夹爪87,第一夹爪86与第二夹爪87左右相对设置,第一夹爪86与第三直线运动机构85的输出端联动。在第一直线运动机构81的作用下,第一固定板82带动第二直线运动机构83横向移动,在第二直线运动机构83的作用下,第二固定板84带动第三直线运动机构85竖向移动,在第三直线运动机构85的作用下,第一夹爪86向第二夹爪87移动以将电机端盖夹持在第一夹爪86与第二夹爪87之间。输送机构9设于取料机构8侧设有,输送机构9包括传送带91及用于驱动传送带91的第四驱动机构92。
本实用新型的各个机构均与控制器连接,控制器配合有开关盒50,开关盒50上设有电源按钮、启动按钮和急停按钮,电源按钮用于各个传感器、第四驱动机构92的电机通断电,启动按钮用于本实用新型电机端盖与轴承压装铆接过程的开始,急停按钮用于本实用新型电机端盖与轴承压装铆接过程的停止。其中,本实用新型的第一驱动机构41、第二驱动机构、第三驱动机构、第一直线运动机构85、第二直线运动机构86、第三直线运动机构87均为气缸,这些气缸共用一个气源,根据需要选择不同型号种类的气缸。进行本实用新型装置的使用时,在流转板4的每个定位槽42内都放置一个端盖承台5和一个衬套60,衬套60由位于定位槽42内的衬套下部及位于流转板4上侧的衬套上部构成,衬套60有个上下贯穿的通槽以用于端盖承台的放置,当端盖承台5放置于衬套60内,端盖承台5的承台上部51下端面与衬套60上端面接触、承台下部52下端面位于衬套60下端面以下;当端盖承台5的承台下部52与第一垫块或第二垫块或第三垫块上端面的平面接触时,承台上部下端面与衬套上端面间有缝隙;通过衬套调整流转板的厚度、端盖承台的厚度,同时可通过对衬套的通槽进行加工以使端盖承台更容易上下滑动。
本实用新型装置可搭配各种电机端盖预放机构,在本实用新型装置使用前,在电机端盖预放机构上放置多个电机端盖,在轴承预放机构上放置多个轴承,此时有一个轴承位于轴承导向板与轴承滑板之间;如果本实用新型装置不配备电机端盖预放机构,则可通过人工进行电机端盖的手动预放。
按下电源按钮及启动按钮,进行电机端盖的预放,当第一位置传感器检测到有电机端盖移动至第一下落槽下方时,流转板停止转动,同时第二驱动机构启动,轴承滑板与轴承导向板间的轴承被轴承推杆推动,轴承向端部限位块侧移动并顺着第一下落槽和第一让位槽落在电机端盖上;经一段时间后,时间继电器被触发,以使第二驱动机构复位、流转板转动。当第二位置传感器检测到电机端盖和轴承移动至压装压头下方时,第二位置传感器被触发以使流转板停止转动,同时控制轴承压装装置的第一压机启动,以将轴承压入电机端盖的轴承室内,轴承被压入时第一压力传感器被触发,以控制轴承压装装置的第一压机的复位,并使流转板再次转动;当第三位置传感器检测到电机端盖移动至铆接压头下方时,第三位置传感器发送信号以使流转板停止转动,并使第二压机启动,在第二压机的铆接压头向下压的过程中,铆接头与轴承接触,铆接头受到挤压,随着压缩弹簧一起被压缩,当第二压力传感器实时传输的压力信息达到设定的某个值时,铆接结束,第二压机带动铆接压头向上回收,铆接箱体也会向上抬升,压缩弹簧复位,通过顶出铆接头以顶开轴承和电机端盖,以使铆接端子与铆接凸起分离;其中,第二压力传感器被触发后,流转板转动以带动压装铆接完成的电机端盖移动至取料机构侧,通过取料机构和输送机构进行电机端盖的取走,可在输送机构侧设置放置盒以用于压装铆接好电机端盖的收集。
本实用新型装置具有能实现电机端盖与轴承压装和铆接、能提高生产效率、降低人工成本的优点。

Claims (10)

1.一种电机端盖轴承压装铆接设备,其特征在于至少包括轴承预放装置、轴承压装装置、轴承铆接装置,所述轴承预放装置侧设有流转板,所述流转板配合有第一驱动机构,所述流转板上设有端盖承台,电机端盖放置于端盖承台上,轴承预放装置用于将轴承放置于端盖承台上的电机端盖上,在第一驱动机构的作用下,流转板运动并带动端盖承台在轴承预放装置、轴承压装装置、轴承铆接装置间移动,所述轴承预放装置包括第一支撑座、轴承滑板、第二驱动机构,所述轴承滑板固定于第一支撑座上方,所述轴承滑板形成有一个上下贯穿以供轴承通过的第一下落槽,所述轴承滑板上侧设有两个限位块,两个限位块相对设置,所述轴承滑板上设有轴承推杆,所述轴承推杆相对位于两个限位块之间,所述轴承推杆的一端与第二驱动机构的输出端联动,两个限位块上固定有轴承导向板,所述轴承导向板形成有上下贯穿以供轴承通过的第二下落槽,轴承上下层叠设置并放置于第二下落槽内,所述轴承导向板与轴承滑板间的距离大于轴承的厚度,所述轴承推杆的厚度小于轴承的厚度,所述第二驱动机构运作以使轴承推杆的另一端将第二下落槽侧的轴承推送至第一下落槽侧。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机端盖轴承压装铆接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轴承导向板上固定有至少三个第一导向柱,所述第一导向柱竖向设置,且第一导向柱呈以第二下落槽中心为中心的环形间隔设置,当轴承位于第二下落槽内,第一导向柱围绕所述轴承;所述轴承导向板上设有限位板,所述限位板形成有若干上下贯穿以供所述第一导向柱通过的通孔,一个通孔对应一个第一导向柱;所述限位板上设有若干固定孔,所述固定孔轴线与通孔轴线垂直设置,固定孔内配合有固定件,所述固定件与固定孔形成有相互配合的螺纹结构,所述固定件与限位板螺纹固定,以使固定件端部与第一导向柱相抵;所述第一下落槽由上第一下落槽和下第一下落槽构成,所述上第一下落槽的轴向截面呈为上宽下窄的梯形结构,所述下第一下落槽的轴向截面呈长方形结构。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机端盖轴承压装铆接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流转板下侧设有第一垫块,所述第一垫块上端面由一个平面和至少一个斜面构成,斜面上端与平面相接,所述流转板上设有若干上下贯穿以用于放置所述端盖承台的定位槽,所述端盖承台由位于定位槽内的承台下部和位于流转板上侧的承台上部构成,承台上部外缘位于承台下部外缘外侧,所述端盖承台的承台下部下端面位于流转板下端面以下,所述端盖承台的承台上部上端面中心处具有一个向上延伸的第二导向柱,所述轴承滑板下端面向上延伸形成有对所述第二导向柱上端让位并与第一下落槽连通的第一让位槽,所述第一垫块上端面的平面至流转板下端面间的距离小于所述端盖承台的承台下部下端面至流转板下端面间的距离,所述流转板运动以使端盖承台移动至第一下落槽正下方,并使所述第二导向柱与第一下落槽同轴设置。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电机端盖轴承压装铆接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导向柱上端呈上窄下宽的锥形结构;所述第一让位槽上下贯穿所述轴承滑板;所述轴承滑板的第一下落槽侧设有第一位置传感器,所述第一位置传感器被触发以使所述第二驱动机构运动,以使轴承被推送至第一下落槽内,所述第二驱动机构配合有第一时间继电器,第二驱动机构运动运作以触发第一时间继电器,经一段时间后,流转板活动且第二驱动机构复位;当第二驱动机构带动轴承推杆到最大行程距离时,所述轴承被推送至第一下落槽内;所述轴承滑板靠近第一下落槽的端部设有端部限位块。
5.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电机端盖轴承压装铆接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轴承压装装置包括第二支撑座、支撑在第二支撑座上的第一压机,所述第一压机输出端设有压装压头,所述压装压头具有对所述第二导向柱进行让位的第二让位槽,所述第二让位槽向下贯穿所述压装压头的下端面;所述压装压头下方设有第二垫块,所述第二垫块上端面由一个平面和至少一个斜面构成,斜面上端与平面相接,所述第二垫块上端面的平面至流转板下端面间的距离小于所述端盖承台的承台下部下端面至流转板下端面间的距离,所述流转板运动以使端盖承台被移动至第二垫块与压装压头之间。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电机端盖轴承压装铆接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压装压头下方设有第二位置传感器,所述第二位置传感器被触发,以使所述第一压机运作并使压装压头向下移动,所述压装压头上侧设有第一压力传感器,所述第一压力传感器被触发以使所述压装压头复位,并使所述流转板运动以使端盖承台移动。
7.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电机端盖轴承压装铆接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轴承铆接装置包括第三支撑座、支撑在第三支撑座上的第二压机,所述第二压机输出端设有铆接压头,所述电机端盖一侧端面具有呈环形的待铆凸起,所述待铆凸起内径与所述轴承室内径相同,所述铆接压头下端设有若干用于与待铆凸起相接触的铆接端子,所述铆接端子呈环形间隔设置,所述铆接压头包括铆接箱体,所述铆接箱体具有一个上下贯穿的贯穿槽,所述铆接箱体的一端设有铆接头盖,所述贯穿槽内设有用于与轴承相接触的铆接头,所述铆接头具有对所述第二导向柱让位的第三让位槽,所述第三让位槽向下贯穿所述铆接头,所述铆接头周向外壁向外侧延伸形成有外凸环,所述外凸环与铆接头盖之间设有压缩弹簧,所述铆接头盖与所述铆接箱体固定。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电机端盖轴承压装铆接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铆接压头下方设有第三垫块,所述第三垫块上端面由一个平面和至少一个斜面构成,斜面上端与平面相接,所述第三垫块上端面的平面至流转板下端面间的距离小于所述端盖承台的承台下部下端面至流转板下端面间的距离,所述流转板运动以使端盖承台被移动至第三垫块与铆接压头之间。
9.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电机端盖轴承压装铆接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铆接压头下方设有第三位置传感器,所述第三位置传感器被触发,以使所述第二压机运作并使铆接压头向下移动,所述铆接压头上侧设有第二压力传感器,所述第二压力传感器被触发以使所述铆接压头复位,并使所述流转板运动以使端盖承台移动;所述铆接端子与待铆凸起接触时,所述铆接端子内缘位于所述待铆凸起内缘内侧,所述铆接端子外缘位于所述待铆凸起外缘外侧;所述第三让位槽上下贯穿所述铆接头;所述外凸环上端面偏离所述铆接头上端面,所述压缩弹簧下端套设在所述铆接头上端外,所述铆接头盖内端面具有向下延伸的铆接头盖凸起,所述压缩弹簧上端套设在所述铆接头盖凸起外;所述待铆凸起内壁呈由下至上向外侧延伸的斜坡结构。
10.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电机端盖轴承压装铆接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流转板呈盘形设置,所述定位槽设置于所述流转板外缘处,所述第一驱动机构用于控制所述流转板自转,所述定位槽呈环形均匀间隔设置于所述流转板上,所述轴承预放装置、轴承压装装置、轴承铆接装置均设置于所述流转板周向侧;所述端盖承台上端面向上延伸以形成有与电机端盖环形凹槽相配合的定位环,所述定位环与第二导向柱同轴设置;所述流转板侧面设有取料机构,所述取料机构包括第四支撑座、固定于第四支撑座上的第一直线运动机构,所述第一直线运动机构的输出端设有第一固定板,所述第一固定板上设有第二直线运动机构,所述第二直线运动机构输出端设有第二固定板,所述第二固定板上设有第三直线运动机构,所述第三直线运动机构上固定有第一夹爪和第二夹爪,所述第一夹爪与第二夹爪左右相对设置,第一夹爪与第三直线运动机构的输出端联动,在所述第一直线运动机构的作用下,所述第一固定板带动第二直线运动机构横向移动,在所述第二直线运动机构的作用下,所述第二固定板带动第三直线运动机构竖向移动,在所述第三直线运动机构的作用下,所述第一夹爪向第二夹爪移动以将电机端盖夹持在第一夹爪与第二夹爪之间;所述取料机构侧设有输送机构,所述输送机构包括传送带及用于驱动传送带的第四驱动机构;所述定位槽内均设有衬套,衬套由位于定位槽内的衬套下部及位于流转板上侧的衬套上部构成,所述衬套上部外缘位于所述衬套下部外缘外侧,衬套具有上下贯穿衬套上部和衬套下部的通槽以用于端盖承台的放置,当端盖承台放置于衬套内,端盖承台的承台上部下端面与衬套上端面接触、承台下部下端面位于衬套下端面以下。
CN201721282193.XU 2017-09-30 2017-09-30 电机端盖轴承压装铆接设备 Active CN207368830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721282193.XU CN207368830U (zh) 2017-09-30 2017-09-30 电机端盖轴承压装铆接设备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721282193.XU CN207368830U (zh) 2017-09-30 2017-09-30 电机端盖轴承压装铆接设备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07368830U true CN207368830U (zh) 2018-05-15

Family

ID=62347516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721282193.XU Active CN207368830U (zh) 2017-09-30 2017-09-30 电机端盖轴承压装铆接设备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07368830U (zh)

Cited By (6)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9660094A (zh) * 2019-01-30 2019-04-19 横店集团英洛华电气有限公司 一种电机出轴上衬套热压装置
CN109728693A (zh) * 2019-02-28 2019-05-07 横店集团英洛华电气有限公司 定子与转子压装装置
CN110142604A (zh) * 2019-06-09 2019-08-20 横店集团英洛华电气有限公司 箱体与转轴固定用装置
CN110253257A (zh) * 2019-07-08 2019-09-20 横店集团英洛华电气有限公司 电机轴上起步齿轮压装装置
CN110253255A (zh) * 2019-07-05 2019-09-20 横店集团英洛华电气有限公司 压装用缓冲装置
CN110421521A (zh) * 2019-06-09 2019-11-08 横店集团英洛华电气有限公司 油封与箱体压装装置

Cited By (1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9660094A (zh) * 2019-01-30 2019-04-19 横店集团英洛华电气有限公司 一种电机出轴上衬套热压装置
CN109660094B (zh) * 2019-01-30 2023-10-13 浙江联宜电机有限公司 一种电机出轴上衬套热压装置
CN109728693A (zh) * 2019-02-28 2019-05-07 横店集团英洛华电气有限公司 定子与转子压装装置
CN109728693B (zh) * 2019-02-28 2023-11-10 浙江联宜电机有限公司 定子与转子压装装置
CN110142604A (zh) * 2019-06-09 2019-08-20 横店集团英洛华电气有限公司 箱体与转轴固定用装置
CN110421521A (zh) * 2019-06-09 2019-11-08 横店集团英洛华电气有限公司 油封与箱体压装装置
CN110142604B (zh) * 2019-06-09 2024-04-05 浙江联宜电机有限公司 箱体与转轴固定用装置
CN110253255A (zh) * 2019-07-05 2019-09-20 横店集团英洛华电气有限公司 压装用缓冲装置
CN110253255B (zh) * 2019-07-05 2024-03-15 浙江联宜电机有限公司 压装用缓冲装置
CN110253257A (zh) * 2019-07-08 2019-09-20 横店集团英洛华电气有限公司 电机轴上起步齿轮压装装置
CN110253257B (zh) * 2019-07-08 2024-03-15 浙江联宜电机有限公司 电机轴上起步齿轮压装装置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207368830U (zh) 电机端盖轴承压装铆接设备
CN107612235A (zh) 电机端盖轴承压装铆接设备
JP5015777B2 (ja) ばね弾性的に支承された工作物支持体を有する打抜き機
KR19980024417A (ko) 박판 원판형 가공물의 양면 연삭 장치
CN207200540U (zh) 电机端盖轴承压装铆接设备用电机端盖轴承压装机构
CN106382306A (zh) 一种用于转动部件保持架的滚珠装配设备及方法
CN112139793A (zh) 端盖与轴承自动压装装置
CN107138672A (zh) 转盘式智能压铆设备
CN204524075U (zh) 一种自动化送料冲压设备
CN203607661U (zh) 陶瓷灯座装配机
CN213351448U (zh) 端盖与轴承压装设备
CN207200541U (zh) 电机端盖轴承压装铆接设备用电机端盖轴承铆接机构
CN105522467B (zh) 一种换向器自动压圆角抛光机
CN211336725U (zh) 一种冰淇淋盒取料装置
CN210147407U (zh) 行星架上零部件压装装置
CN114618931A (zh) 一种灯座用钢圈自动定位冲压设备
KR101100734B1 (ko) 스프링 너트 장착용 홈 가공장치
CN115055960A (zh) 一种半成品定时器自动组装设备
CN108942365B (zh) 一种电机端盖多孔钻床设备的自动上下料装置
CN212144394U (zh) 一种自动供料的抽芯铆钉铆接机
CN211889813U (zh) 一种馈线连接器自动装配机
CN207205754U (zh) 电机端盖轴承压装铆接设备用轴承预放机构
CN107175309B (zh) 转盘式智能压铆方法
CN208307862U (zh) 一种轴承套圈自动卸料整理装置
KR101416856B1 (ko) 골프공 티업장치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