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07349076U - 泵体组件、压缩机及换热设备 - Google Patents

泵体组件、压缩机及换热设备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07349076U
CN207349076U CN201721278316.2U CN201721278316U CN207349076U CN 207349076 U CN207349076 U CN 207349076U CN 201721278316 U CN201721278316 U CN 201721278316U CN 207349076 U CN207349076 U CN 207349076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liquid
pump assembly
lower flange
rolling element
upper flang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721278316.2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胡余生
徐嘉
杨国蟒
梁社兵
邓丽颖
万鹏凯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Gree Electric Appliances Inc of Zhuhai
Original Assignee
Gree Electric Appliances Inc of Zhuhai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Gree Electric Appliances Inc of Zhuhai filed Critical Gree Electric Appliances Inc of Zhuhai
Priority to CN201721278316.2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07349076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07349076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07349076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Landscapes

  • Compressor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泵体组件、压缩机及换热设备。其中,泵体组件包括:上法兰,具有与润滑介质连通的上法兰供液通道;轴承式气缸,包括滚动体容置腔及设置在滚动体容置腔内的滚动体,且上法兰供液通道内的润滑介质能够进入至滚动体容置腔内对滚动体进行润滑。本实用新型有效地解决了现有技术中泵体组件在运行过程中对轴承式气缸润滑不充分的问题。

Description

泵体组件、压缩机及换热设备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压缩机技术领域,具体而言,涉及一种泵体组件、压缩机及换热设备。
背景技术
传统旋叶式压缩机吸气和排气结构布置在气缸的侧面,但由于滑片头部与气缸内壁的磨损较为严重,造成压缩机的机械功耗偏大,整体能效较差,严重时甚至引起异常磨损等可靠性问题。
在现有技术中,为了解决上述问题,在气缸内壁增加滚动体和内圈结构(类似滚子)形成轴承式气缸,使得滑片头部与内圈内壁之间的滑动运动转换为内圈与滚动体之间的滚动运动,进而降低泵体组件的机械功耗,提高压缩机能效。
然而,在泵体组件运行过程中,上述结构易造成泵体组件的滚动体在运行过程与轴承式气缸内壁之间进行直接摩擦,容易造成粘着磨损等,导致泵体组件运行异常。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主要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泵体组件、压缩机及换热设备,以解决现有技术中泵体组件在运行过程中对轴承式气缸润滑不充分的问题。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个方面,提供了一种泵体组件,包括:上法兰,具有与润滑介质连通的上法兰供液通道;轴承式气缸,包括滚动体容置腔及设置在滚动体容置腔内的滚动体,且上法兰供液通道内的润滑介质能够进入至滚动体容置腔内对滚动体进行润滑。
进一步地,泵体组件还包括:垫片,设置在上法兰与轴承式气缸之间,垫片上设置有一个或多个通液孔,且上法兰供液通道内的润滑介质能够经由通液孔进入滚动体容置腔内对滚动体进行润滑。
进一步地,上法兰供液通道包括进液段,进液段与滚动体容置腔连通。
进一步地,进液段为一个或多个,当进液段为多个时,多个进液段沿上法兰的周向间隔设置。
进一步地,上法兰供液通道还包括与进液段连接的储液段,进液段通过储液段与垫片的通液孔连通。
进一步地,储液段为储液环槽或者储液弧槽,且储液环槽或者储液弧槽位于上法兰的朝向轴承式气缸一侧的端面上。
进一步地,当通液孔为多个时,多个通液孔围成圆形。
进一步地,通液孔为圆形孔,且各圆形孔的孔径相同。
进一步地,上法兰供液通道还具有将进液段与储液段连通的上法兰供液口,垫片还设置有排气孔,当通液孔为多个时,各通液孔均为圆形孔,全部或者部分圆形孔的孔径不同,且靠近上法兰供液口的通液孔的孔径小于靠近排气孔的通液孔的孔径。
进一步地,多个通液孔等间隔地设置。
进一步地,所有通液孔沿第一旋转方向分为多个组,且同组内的多个通液孔的孔径大小一致,沿第一旋转方向,不同组的通液孔的孔径依次减小。
进一步地,泵体组件还包括:下法兰,轴承式气缸设置在上法兰与下法兰之间,下法兰上设置有与滚动体容置腔连通的下法兰出液结构。
进一步地,下法兰出液结构设置在下法兰的靠近轴承式气缸一侧的端面上,下法兰出液结构包括至少一个下法兰出液槽,下法兰出液槽与外界及滚动体容置腔均连通。
进一步地,下法兰出液结构还包括与下法兰出液槽连通的下法兰储油槽,且下法兰出液槽通过下法兰储油槽与滚动体容置腔连通。
进一步地,下法兰储油槽为下法兰环形槽或者下法兰弧槽。
进一步地,当下法兰出液槽为多个时,多个下法兰出液槽沿下法兰的周向间隔设置。
进一步地,下法兰出液结构设置在下法兰的靠近轴承式气缸一侧的端面上,下法兰出液结构包括通液槽。
进一步地,轴承式气缸还包括外圈及位于外圈内部的内圈,外圈上设置有油槽,通液槽与油槽及滚动体容置腔均连通,通过油槽能将润滑介质从外圈排出。
进一步地,油槽包括沿外圈轴向延伸的第一油孔和沿外圈的径向延伸的至少一个第二油孔,第一油孔与通液槽连通、且第二油孔与第一油孔连通,能通过第二油孔将润滑介质从外圈的周向侧壁排出。
进一步地,第二油孔为多个,多个第二油孔平行设置且均沿外圈的径向方向延伸。
进一步地,泵体组件还包括转轴,垫片具有供转轴穿过的让位孔,转轴穿设在轴承式气缸内,转轴具有顺次连接的中心油孔和径向油孔,径向油孔与上法兰供液通道连通。
进一步地,进液段包括:设置在上法兰的内圆上的开口槽,且开口槽沿上法兰的下端面向上法兰的上端面延伸,且开口槽与转轴的外表面之间形成过流间隙;过流通道,过流通道的第一端与开口槽的槽底连通,且过流通道的第二端与上法兰供液口连接。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另一方面,提供了一种压缩机,包括上述的泵体组件。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另一方面,提供了一种换热设备,包括上述的压缩机。
应用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在泵体组件运行过程中,润滑介质从上法兰供液通道进入滚动体容置腔内对滚动体进行润滑、冷却。这样,在上述过程中,滚动体能够被润滑介质充分覆盖,润滑介质能够对滚动体进行充分地润滑,进而防止泵体组件内部发生干摩擦的现象而影响泵体组件的正常运行。
本申请中的泵体组件能够实现滚动体的充分润滑,进而降低泵体组件的机械功耗,提升泵体组件的工作性能,提高工作效率,延长泵体组件的使用寿命。
附图说明
构成本申请的一部分的说明书附图用来提供对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理解,本实用新型的示意性实施例及其说明用于解释本实用新型,并不构成对本实用新型的不当限定。在附图中:
图1示出了根据本实用新型的泵体组件的实施例一的分解结构示意图;
图2示出了图1中的泵体组件的剖视图;
图3示出了图1中的泵体组件的A处放大示意图;
图4示出了图1中的轴承式气缸的俯视图;
图5示出了图1中的上法兰的仰视图;
图6示出了图1中的下法兰的俯视图;
图7示出了根据本实用新型的泵体组件的实施例二的剖视图;
图8示出了图7中的泵体组件的B处放大示意图
图9示出了图7中的垫片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10示出了图7中的上法兰的仰视图;
图11示出了根据本实用新型的泵体组件的实施例三的上法兰的仰视图;
图12示出了根据本实用新型的泵体组件的实施例四的上法兰的仰视图;
图13示出了根据本实用新型的泵体组件的实施例五的下法兰的俯视图;
图14示出了根据本实用新型的泵体组件的实施例六的下法兰的俯视图;
图15示出了根据本实用新型的泵体组件的实施例七的剖视图;
图16示出了图15中的泵体组件的下法兰的俯视图;
图17示出了图15中的轴承式气缸的剖视图;
图18示出了根据本实用新型的泵体组件的实施例八的轴承式气缸的剖视图;以及
图19示出了根据本实用新型的压缩机的实施例的剖视图。
其中,上述附图包括以下附图标记:
13、上法兰;131、上法兰供液通道;131a、进液段;1311、开口槽;1312、过流通道;131b、储液段;131c、上法兰供液口;14、下法兰;141、下法兰出液结构;141a、下法兰环形槽;141b、下法兰出液槽;141c、通液槽;20、轴承式气缸;21、滚动体容置腔;22、滚动体;24、外圈;241、油槽;241a、第一油孔;241b、第二油孔;25、内圈;30、转轴;31、中心油孔;32、径向油孔;40、滑片;50、分液器部件;60、壳体组件;70、电机组件;80、泵体组件;90、上盖组件;100、下盖及安装板;110、垫片;111、通液孔;111a、大径通液孔;111b、中径通液孔;111c、小径通液孔;112、让位孔。
具体实施方式
需要说明的是,在不冲突的情况下,本申请中的实施例及实施例中的特征可以相互组合。下面将参考附图并结合实施例来详细说明本实用新型。
需要指出的是,除非另有指明,本申请使用的所有技术和科学术语具有与本申请所属技术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通常理解的相同含义。
在本实用新型中,在未作相反说明的情况下,使用的方位词如“上、下”通常是针对附图所示的方向而言的,或者是针对竖直、垂直或重力方向上而言的;同样地,为便于理解和描述,“左、右”通常是针对附图所示的左、右;“内、外”是指相对于各部件本身的轮廓的内、外,但上述方位词并不用于限制本实用新型。
为了解决现有技术中泵体组件在运行过程中对轴承式气缸润滑不充分的问题,本申请提供了一种泵体组件、压缩机及换热设备。
实施例一
如图1至图6所示,泵体组件包括上法兰13及轴承式气缸20。其中,上法兰13具有与润滑介质连通的上法兰供液通道131。轴承式气缸20包括滚动体容置腔21及设置在滚动体容置腔21内的滚动体22,且上法兰供液通道131内的润滑介质能够进入至滚动体容置腔21内对滚动体22进行润滑。
在本实施例中,滚动体22能够被润滑介质充分覆盖,润滑介质能够对滚动体进行充分地润滑,进而防止泵体组件内部发生干摩擦的现象而影响泵体组件的正常运行。
本实施例中的泵体组件能够实现滚动体22的充分润滑,进而降低泵体组件的机械功耗,提升泵体组件的工作性能,提高工作效率,延长泵体组件的使用寿命。
本实施例中,还能够利用重力将润滑介质从上往下地导入到滚动体容置腔21内的滚动体22上,保证了滚动体容置腔21中润滑介质的充足,保证泵体组件的正常运行。
可选地,润滑介质为润滑液。可选地,润滑液可以为润滑油或者水、乳化液等润滑液。
在本实施例中,为了简化上法兰13的加工工艺,使得上法兰供液通道131的加工更加容易,采用直接在上法兰13内加工通孔作为上法兰供液通道131,则多余的加工孔可采用紧固件进行密封,防止润滑介质从上法兰供液通道131排出。这样,上述密封方式较为简单,不会造成上法兰13的结构变形。
需要说明的是,多余的加工孔的密封方式不限于此。可选地,采用焊接方式对多余的加工孔进行密封。
如图5所示,上法兰供液通道131包括进液段131a,进液段131a与滚动体容置腔21连通。其中,进液段131a为一个。润滑介质从进液段131a进入至滚动体容置腔21,并对滚动体容置腔21内的滚动体22进行润滑、冷却,使得滚动体22摩擦产生的热量得以及时地被排出,防止轴承式气缸20的温度升高,并且降低磨损,从而提高泵体组件的能效值,保证泵体组件的正常运行。上述结构的结构结构简单,容易实现、加工。
如图1、图2及图6所示,泵体组件还包括下法兰14。其中,轴承式气缸20设置在上法兰13与下法兰14之间,下法兰14上设置有与滚动体容置腔21连通的下法兰出液结构141。润滑介质在对滚动体22完成润滑后,从与滚动体容置腔21连通的下法兰出液结构141排出泵体组件外,能够将滚动体22上产生的热量带走,能够对滚动体22实现冷却。
如图6所示,在本实施例中,下法兰出液结构141设置在下法兰14的靠近轴承式气缸20一侧的端面上,下法兰出液结构141包括一个下法兰出液槽141b,下法兰出液槽141b与外界及滚动体容置腔21均连通。这样,经由下法兰出液槽141b的润滑介质能将润滑介质从下法兰14导出,下法兰出液槽141b能够对润滑介质进行输送和导流,将润滑介质排出至泵体组件的外部,实现了润滑介质的回收利用和循环利用。
具体地,润滑介质经过滚动体22后,因自身重力和油压作用则会往下法兰14流动,集中流向下法兰14的下法兰出液槽141b,下法兰出液槽141b直接通向泵体组件之外并流出至泵体组件的油池中。此中润滑油路方案连通了转轴30、上法兰13、轴承式气缸20及下法兰14,不仅实现了润滑介质的循环使用,而且还保证了轴承式气缸20的滚动体22得到充分润滑,同时也能及时带走在此过程中因摩擦产生的热量。通过这样的一种油路方式,实现了轴承式气缸20充分润滑的效果,减少泵体组件运行时的机械磨损,提升其运行可靠性。
如图1和图2所示,泵体组件还包括转轴30,转轴30穿设在轴承式气缸20内,转轴30具有顺次连接的中心油孔31和径向油孔32,径向油孔32与上法兰供液通道131连通。这样,泵体组件采用内部流道结构形式,即通过轴承式气缸20及周围零件的内部设置流道的方式,可以节省部件并简化管路连接,规避外部管路的布置、占用尺寸以及外部管路焊接时造成的变形等问题。
具体地,润滑介质通过转轴30的中心油孔31进入泵体组件,之后从与中心油孔31连通的径向油孔32进入上法兰供液通道131内,以实现润滑介质在上法兰13、轴承式气缸20及下法兰14内的循环流动,进而对泵体组件进行润滑、冷却降温操作,提高泵体组件的工作效率、运行性能。
如图3所示,进液段131a包括开口槽1311及过流通道1312。其中,开口槽1311设置在上法兰13的内圆上,且开口槽1311沿上法兰13的下端面向上法兰13的上端面延伸,且开口槽1311与转轴30的外表面之间形成过流间隙。过流通道1312的第一端与开口槽1311的槽底连通,且过流通道1312的第二端与上法兰供液口131c连接。这样,通过开口槽1311能够从转轴30的径向油孔32中引入润滑介质、进一步通过过流通道1312对润滑介质进行引导、最终导至上法兰供液通道131中,再将润滑介质输送至滚动体容置腔21内,以对滚动体容置腔21内的滚动体22进行润滑、冷却。
如图19所示,本申请还提供了一种压缩机,包括上述的泵体组件。可选地,压缩机为滑片式压缩机。该压缩机包括分液器部件50、壳体组件60、电机组件70、泵体组件80、上盖组件90和下盖及安装板100。其中,分液器部件50设置在壳体组件60的外部,上盖组件90装配在壳体组件60的上端,下盖及安装板100装配在壳体组件60的下端,电机组件70和泵体组件80均位于壳体组件60的内部,且电机组件70设置在泵体组件80的上方。压缩机的泵体组件80包括上述的上法兰13、下法兰14、轴承式气缸20、垫片110及转轴30。
如图1和图2所示,滑片40设置在转轴30的偏心部处。当压缩机开始运行时,电机组件70带动转轴30进行旋转,滑片40在偏心部的离心力作用下从滑片槽中伸出,并与轴承式气缸20的内圈25的内壁面接触。随着压缩机的平稳运行,滑片40在滑片槽中开始做往复运动,滑片40的头部与轴承式气缸20的内圈25的内壁面接触,并带动内圈25进行旋转。三个滑片40与内圈25把整个月牙腔分为三个独立的腔室,这三个腔室周期性的扩大、缩小,从而实现压缩机的吸气、排气。在压缩机运动过程中,滑片40与滑片槽形成一个封闭的空间,即滑片背压腔,滑片背压腔也有三个,并且随着压缩机的运转周期性的放大和缩小。
具体地,如图1所示,转轴30的底端带动油泵(未示出)旋转,油泵的底端插入油池内,油泵旋转实现泵油,则油池中的油通过油泵进入转轴30的中心油孔31,中心油孔31内的的油受到转轴30旋转的离心力和油泵产生的背压作用经过径向油孔32进入上法兰供液通道131的进液段131a及储液段131b,并通过进液段131a和储液段131b进入通液孔111,再通过通液孔111进入至滚动体容置腔21,对滚动体22完全润滑、冷却后从下法兰出液结构141排出至泵体组件外部,则润滑油再次进入油池内,以便实现下一油路循环。
在本实施例中,通过在上法兰13、下法兰14和轴承式气缸20上开设不同的油孔和油槽,使轴承式气缸20与上、下法兰的油路贯通,实现轴承式气缸20充分润滑的效果,减少泵体组件运行过程中的磨损,增加其运行可靠性。另外此润滑方式具有结构简单、加工简便等优点。保证轴承式气缸20的润滑程度,有效解决轴承式气缸20的磨损及发热问题,提高泵体组件的可靠性及能效。
通过在上法兰13内部开设不同的孔与槽,使之与转轴30的径向油孔32和滚动体容置腔21相通,并在下法兰14上开设孔或槽,使其与滚动体容置腔21相通,使得四部分油路连通(滚动体22在外圈24和内圈25之间,其高度小于外圈24及内圈25的高度,因此和外圈24的上、下端面均存在一个间隙),如此可保证轴承式气缸20的滚动体22有润滑介质流过,不仅润滑了滚动体22,而且可及时带走因滚动摩擦产生的热量,降低泵体组件的运行功耗,从而提高泵体组件自身的能效。
本申请还提供了一种换热设备(未示出),包括上述的压缩机。可选地,换热设备为空调。
实施例二
实施例二中的泵体组件与实施例一的区别在于:泵体组件的结构不同。
如图7至图10所示,垫片110设置在上法兰13与轴承式气缸20之间,垫片110具有供转轴30穿过的让位孔112,垫片110上设置有一个或多个通液孔111,且上法兰供液通道131内的润滑介质能够经由通液孔111进入滚动体容置腔21内对滚动体22进行润滑。这样,将垫片110设置在上法兰13与轴承式气缸20之间,则进入上法兰供液通道131内的润滑介质通过垫片110上设置的多个通液孔111进入到滚动体容置腔21内,使得润滑介质充满滚动体容置腔21,实现了对滚动体容置腔21的同步供油,保证滚动体容置腔21内润滑介质的温度相同,则润滑介质的润滑效果也相同,保证滚动体22得到充分润滑。此外,垫片110的上述设置能够改善轴承式气缸20与上法兰13磨损情况,降低泵体组件的机械能损耗,提高泵体组件的工作效率,提升其运行性能。
可选地,通液孔111为多个时,且多个通液孔111围成圆形。如图9所示,在本实施例中,通液孔111为八个时,且八个通液孔111围成圆形。这样,上述设置能够对滚动体容置腔21进行360°范围内的供油,保证滚动体容置腔21内的润滑介质温度一致,润滑效果一致,进而提高润滑介质对滚动体22的润滑效果,延长轴承式气缸20及上法兰13的使用寿命,提升泵体组件的工作性能。
需要说明的是,通液孔111的个数及围成图形不限于此,只要能够实现对滚动体容置腔21全方位360°范围内的供油即可。可选地,通液孔111的个数也可以为三个、四个或者多个。
如图7和图8所示,轴承式气缸20还包括外圈24及内圈25。其中,内圈25设置在外圈24内并在二者之间形成滚动体容置腔21,且所有通液孔111在轴承式气缸20上的正投影均位于滚动体容置腔21内。
如图10所示,上法兰供液通道131还包括与进液段131a连接的储液段131b,进液段131a通过储液段131b与垫片110的通液孔111连通。进液段131a通过储液段131b与通液孔111连通。这样,润滑介质进入进液段131a后,且通过进液段131a进入至储液段131b,之后进液段131a及储液段131b内的润滑介质再进入通液孔111,之后进入滚动体容置腔21内。这样,上述设置使得润滑介质的流动更加顺畅,保证滚动体容置腔21内的滚动体22被充分润滑。此外,储液段131b能够储存一定量的润滑介质,能够减小轴承式气缸20与上法兰13之间的磨损,使得二者之间的接触面得到较好的润滑,改善上法兰13与轴承式气缸20的磨损情况,延长泵体组件的使用寿命。上述结构的结构简单,容易加工。
具体地,在泵体组件运行过程中,润滑介质从进液段131a及储液段131b进入垫片110上设置的通液孔111,并从通液孔111进入滚动体容置腔21内对滚动体22进行润滑,实现对滚动体22的多点供油,使得滚动体22被充分润滑,进而提高泵体组件的工作性能。
如图10所示,储液段131b为储液环槽,且储液环槽位于上法兰13的朝向轴承式气缸20一侧的端面上。储液环槽能够从转轴30的多处周向位置引入润滑介质,并且储液环槽能够将多个进液段131a与一个储液环槽连通,使得结构更为简单和实用。此外,通过在上述位置设置的储液环槽能够对经过进液段131a中的润滑介质在进入滚动体容置腔21之前进入到储液环槽中进行储存,从而在润滑介质多的时候实现存储的作用、在润滑介质少的情况下可以通过储液环槽进行释放润滑介质,保证轴承式气缸良好的润滑降温作用,提升泵体组件的性能。储液环槽的结构简单,容易加工,降低泵体组件的加工成本。
需要说明的是,储液环槽的截面形状可根据实际情况选择,例如矩形或半圆形等。
如图10所示,上法兰供液通道131还具有将进液段131a与储液段131b连通的上法兰供液口131c,垫片110还设置有排气孔,各通液孔111均为圆形孔,全部或者部分圆形孔的孔径不同,且靠近上法兰供液口131c的通液孔111的孔径小于靠近排气孔的通液孔111的孔径。这样,针对滚动体容置腔21的不同位置,通入不同量的润滑介质,使得润滑介质被合理使用、分布,提高润滑介质的使用率,防止能源浪费。
具体地,通液孔111的孔径根据滚动体容置腔21内不同的压力进行布置。如在垫片110的排气孔附近,滚动体22由于内圈25压差作用所承受的压力最大,则需要更多的润滑介质,所以此处的通液孔111的孔径需要增大;而正对上法兰供液口131c处的滚动体容置腔21,由于处在泵体组件的吸气侧,并没有受到较大作用力,则此处需要的润滑介质较少,通液孔111的孔径需要减小。
需要说明的是,通液孔111的形状不限于此,也可以为其他形状的孔结构,如多边形孔、椭圆孔等,只要实现各通液孔111的流通量不同即可。
如图9所示,多个通液孔111等间隔地设置。这样,多个通液孔111在垫片110上均布,使得垫片110的加工更加容易,降低工作人员的劳动强度。
如图9所示,所有通液孔111沿第一旋转方向分为多个组,且同组内的多个通液孔111的孔径大小一致,沿第一旋转方向,不同组的通液孔111的孔径依次减小。具体地,大径通液孔111a的孔径为φa,中径通液孔111b的孔径为φb,小径通液孔111c的孔径为φc,且满足关系式:φc<φb<φa。
在附图中未示出的其他实施方式中,通液孔为圆形孔,且各圆形孔的孔径相同。上述设置使得垫片的结构更加简单,容易加工。
实施例三
实施例三中的泵体组件与实施例二的区别在于:储液段的形状不同。
如图11所示,储液段131b为储液弧槽,且储液弧槽位于上法兰13的朝向轴承式气缸20一侧的端面上。储液弧槽的结构简单,容易加工,降低泵体组件的加工成本。
可选地,储液段131b为直段槽。上述结构的结构简单,容易实现。
实施例四
实施例四中的泵体组件与实施例一的区别在于:进液段的个数不同。
可选地,进液段131a为多个,且多个进液段131a沿上法兰13的周向间隔设置。如图12所示,进液段131a为两个,且两个进液段131a沿上法兰13的周向间隔设置。通过两个进液段131a能够增大润滑介质的流入量,加快润滑油的循环速度,提高对滚动体22的冷却润滑速率。
实施例五
实施例五中的泵体组件与实施例一的区别在于:下法兰出液槽的个数不同。
可选地,当下法兰出液槽141b为多个时,多个下法兰出液槽141b沿下法兰14的周向间隔设置。如图13所示,在本实施例中,下法兰出液槽141b为两个,且两个下法兰出液槽141b沿下法兰14的周向间隔设置。上述结构的结构简单,容易加工,降低工作人员的劳动强度,且使得润滑介质的流通更加顺畅。
需要说明的是,下法兰出液槽141b的个数不限于此。可选地,下法兰出液槽141b为三个、四个或者多个。
需要说明的是,下法兰环形槽141a的截面形状可根据实际情况选择,例如矩形或半圆形等。
需要说明的是,下法兰出液结构141的结构不限于此,只要能够将滚动体容置腔21内的润滑介质排出即可。可选地,下法兰出液结构141为出液通道。
实施例六
实施例六中的泵体组件与实施例五的区别在于:下法兰出液结构的结构不同。
如图14所示,下法兰出液结构141还包括与下法兰出液槽141b连通的下法兰储油槽,且下法兰出液槽141b通过下法兰储油槽与滚动体容置腔21连通。
可选地,下法兰储油槽为下法兰环形槽141a或者下法兰弧槽。
具体地,进入滚动体容置腔21内的润滑介质先流入下法兰环形槽141a,并通过下法兰环形槽141a进入两个下法兰出液槽141b内,并从两个下法兰出液槽141b排出至泵体组件外部。这样,上述设置能够保证滚动体容置腔21内的润滑介质不会流入泵体组件的其他结构内,实现润滑介质的可循环。
实施例七
实施例七中的泵体组件与实施例一的区别在于:泵体组件的出油方向不同。
如图15至图17所示,下法兰出液结构141设置在下法兰14的靠近轴承式气缸20一侧的端面上,下法兰出液结构141包括通液槽141c。其中,轴承式气缸20还包括外圈24及位于外圈24内部的内圈25,外圈24上设置有油槽241,通液槽141c与油槽241及滚动体容置腔21均连通,通过油槽241能将润滑介质从外圈24排出。这样,将润滑介质从外圈24导出,使得润滑介质排出泵体组件外并排至油池内,可以实现润滑介质的再利用,提高能源利用率。
如图15和图17所示,油槽241包括沿外圈24轴向延伸的第一油孔241a和沿外圈24的径向延伸的至少一个第二油孔241b,第一油孔241a与通液槽141c连通、且第二油孔241b与第一油孔241a连通,能通过第二油孔241b将润滑介质从外圈24的周向侧壁排出。上述润滑介质排出方式使得润滑介质在泵体组件内的流动更加顺畅,提高润滑介质的润滑、冷却效率。
具体地,通过第一油孔241a将通液槽141c中的润滑介质沿轴向吸入,并导至第二油孔241b中,并通过第二油孔241b从外圈24的外周面排出,实现润滑介质排出的作用和目的。
可选地,通液槽141c与第一油孔241a正对设置。这样,上述设置能够使得润滑介质的流通量增大,提高润滑效率。
可选地,第二油孔241b为多个,多个第二油孔241b平行设置且均沿外圈24的径向方向延伸。如图15和图17所示,在本实施例中,第二油孔241b为三个,且三个第二油孔241b平行设置且均沿外圈24的径向方向延伸。这样,上述设置能够增大润滑介质的排放量,加快润滑介质的循环速度,提高对滚动体22的冷却、润滑速率。
实施例八
实施例八中的泵体组件与实施例七的区别在于:第二油孔的个数不同。
如图18所示,在本实施例中,第二油孔241b为一个。润滑介质通过一个第二油孔241b排出至泵体组件外,使得润滑介质可再使用,提高能源利用率。
从以上的描述中,可以看出,本实用新型上述的实施例实现了如下技术效果:
在泵体组件运行过程中,润滑介质从上法兰供液通道进入滚动体容置腔内对滚动体进行润滑、冷却。这样,在上述过程中,滚动体能够被润滑介质充分覆盖,润滑介质能够对滚动体进行充分地润滑,进而防止泵体组件内部发生干摩擦的现象而影响泵体组件的正常运行。
本申请中的泵体组件能够实现滚动体的充分润滑,进而降低泵体组件的机械功耗,提升泵体组件的工作性能,提高工作效率,延长泵体组件的使用寿命。
本申请中的泵体组件能够实现滚动体的充分润滑,进而降低泵体组件的机械功耗,提升泵体组件的工作性能,提高工作效率,延长泵体组件的使用寿命。
显然,上述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的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应当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需要注意的是,这里所使用的术语仅是为了描述具体实施方式,而非意图限制根据本申请的示例性实施方式。如在这里所使用的,除非上下文另外明确指出,否则单数形式也意图包括复数形式,此外,还应当理解的是,当在本说明书中使用术语“包含”和/或“包括”时,其指明存在特征、步骤、工作、器件、组件和/或它们的组合。
需要说明的是,本申请的说明书和权利要求书及上述附图中的术语“第一”、“第二”等是用于区别类似的对象,而不必用于描述特定的顺序或先后次序。应该理解这样使用的数据在适当情况下可以互换,以便这里描述的本申请的实施方式能够以除了在这里图示或描述的那些以外的顺序实施。
以上仅为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于限制本实用新型,对于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来说,本实用新型可以有各种更改和变化。凡在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Claims (24)

1.一种泵体组件,其特征在于,包括:
上法兰(13),具有与润滑介质连通的上法兰供液通道(131);
轴承式气缸(20),包括滚动体容置腔(21)及设置在所述滚动体容置腔(21)内的滚动体(22),且所述上法兰供液通道(131)内的所述润滑介质能够进入至所述滚动体容置腔(21)内对所述滚动体(22)进行润滑。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泵体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泵体组件还包括:
垫片(110),设置在所述上法兰(13)与所述轴承式气缸(20)之间,所述垫片(110)上设置有一个或多个通液孔(111),且所述上法兰供液通道(131)内的所述润滑介质能够经由所述通液孔(111)进入所述滚动体容置腔(21)内对所述滚动体(22)进行润滑。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泵体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上法兰供液通道(131)包括进液段(131a),所述进液段(131a)与所述滚动体容置腔(21)连通。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泵体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进液段(131a)为一个或多个,当所述进液段(131a)为多个时,多个所述进液段(131a)沿所述上法兰(13)的周向间隔设置。
5.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泵体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上法兰供液通道(131)还包括与所述进液段(131a)连接的储液段(131b),所述进液段(131a)通过所述储液段(131b)与所述垫片(110)的通液孔(111)连通。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泵体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储液段(131b)为储液环槽或者储液弧槽,且所述储液环槽或者所述储液弧槽位于所述上法兰(13)的朝向所述轴承式气缸(20)一侧的端面上。
7.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泵体组件,其特征在于,当所述通液孔(111)为多个时,多个所述通液孔(111)围成圆形。
8.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泵体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通液孔(111)为圆形孔,且各所述圆形孔的孔径相同。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泵体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上法兰供液通道(131)还具有将所述进液段(131a)与所述储液段(131b)连通的上法兰供液口(131c),所述垫片(110)还设置有排气孔,当所述通液孔(111)为多个时,各所述通液孔(111)均为圆形孔,全部或者部分所述圆形孔的孔径不同,且靠近所述上法兰供液口(131c)的所述通液孔(111)的孔径小于靠近所述排气孔的所述通液孔(111)的孔径。
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泵体组件,其特征在于,多个所述通液孔(111)等间隔地设置。
11.根据权利要求10所述的泵体组件,其特征在于,所有所述通液孔(111)沿第一旋转方向分为多个组,且同组内的多个所述通液孔(111)的孔径大小一致,沿所述第一旋转方向,不同组的所述通液孔(111)的孔径依次减小。
12.根据权利要求1至11中任一项所述的泵体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泵体组件还包括:
下法兰(14),所述轴承式气缸(20)设置在所述上法兰(13)与所述下法兰(14)之间,所述下法兰(14)上设置有与所述滚动体容置腔(21)连通的下法兰出液结构(141)。
13.根据权利要求12所述的泵体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下法兰出液结构(141)设置在所述下法兰(14)的靠近所述轴承式气缸(20)一侧的端面上,所述下法兰出液结构(141)包括至少一个下法兰出液槽(141b),所述下法兰出液槽(141b)与外界及所述滚动体容置腔(21)均连通。
14.根据权利要求13所述的泵体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下法兰出液结构(141)还包括与所述下法兰出液槽(141b)连通的下法兰储油槽,且所述下法兰出液槽(141b)通过所述下法兰储油槽与所述滚动体容置腔(21)连通。
15.根据权利要求14所述的泵体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下法兰储油槽为下法兰环形槽(141a)或者下法兰弧槽。
16.根据权利要求13所述的泵体组件,其特征在于,当所述下法兰出液槽(141b)为多个时,多个所述下法兰出液槽(141b)沿所述下法兰(14)的周向间隔设置。
17.根据权利要求12所述的泵体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下法兰出液结构(141)设置在所述下法兰(14)的靠近所述轴承式气缸(20)一侧的端面上,所述下法兰出液结构(141)包括通液槽(141c)。
18.根据权利要求17所述的泵体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轴承式气缸(20)还包括外圈(24)及位于所述外圈(24)内部的内圈(25),所述外圈(24)上设置有油槽(241),所述通液槽(141c)与所述油槽(241)及所述滚动体容置腔(21)均连通,通过所述油槽(241)能将润滑介质从所述外圈(24)排出。
19.根据权利要求18所述的泵体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油槽(241)包括沿所述外圈(24)轴向延伸的第一油孔(241a)和沿所述外圈(24)的径向延伸的至少一个第二油孔(241b),所述第一油孔(241a)与所述通液槽(141c)连通、且所述第二油孔(241b)与所述第一油孔(241a)连通,能通过所述第二油孔(241b)将润滑介质从所述外圈(24)的周向侧壁排出。
20.根据权利要求19所述的泵体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油孔(241b)为多个,多个所述第二油孔(241b)平行设置且均沿所述外圈(24)的径向方向延伸。
21.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泵体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泵体组件还包括转轴(30),所述垫片(110)具有供所述转轴(30)穿过的让位孔(112),所述转轴(30)穿设在所述轴承式气缸(20)内,所述转轴(30)具有顺次连接的中心油孔(31)和径向油孔(32),所述径向油孔(32)与所述上法兰供液通道(131)连通。
22.根据权利要求21所述的泵体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进液段(131a)包括:
设置在所述上法兰(13)的内圆上的开口槽(1311),且所述开口槽(1311)沿所述上法兰(13)的下端面向所述上法兰(13)的上端面延伸,且所述开口槽(1311)与转轴(30)的外表面之间形成过流间隙;
过流通道(1312),所述过流通道(1312)的第一端与所述开口槽(1311)的槽底连通,且所述过流通道(1312)的第二端与所述上法兰供液口(131c)连接。
23.一种压缩机,其特征在于,包括权利要求1至22中任一项所述的泵体组件。
24.一种换热设备,其特征在于,包括权利要求23所述的压缩机。
CN201721278316.2U 2017-09-29 2017-09-29 泵体组件、压缩机及换热设备 Active CN207349076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721278316.2U CN207349076U (zh) 2017-09-29 2017-09-29 泵体组件、压缩机及换热设备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721278316.2U CN207349076U (zh) 2017-09-29 2017-09-29 泵体组件、压缩机及换热设备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07349076U true CN207349076U (zh) 2018-05-11

Family

ID=62357209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721278316.2U Active CN207349076U (zh) 2017-09-29 2017-09-29 泵体组件、压缩机及换热设备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07349076U (zh)

Cited By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9026715A (zh) * 2018-08-21 2018-12-18 珠海格力节能环保制冷技术研究中心有限公司 泵体及具有其的压缩机
EP3842651A4 (en) * 2018-08-21 2021-10-20 Gree Electric Appliances, Inc. of Zhuhai PUMP BODY AND COMPRESSOR WITH IT
WO2022001033A1 (zh) * 2020-06-29 2022-01-06 珠海格力电器股份有限公司 法兰及具有其的泵体组件
JP2022516817A (ja) * 2018-08-31 2022-03-03 グリー エレクトリック アプライアンス、インコーポレイテッド オブ チューハイ ポンプボディ組立体及び圧縮機
WO2023065753A1 (zh) * 2021-10-22 2023-04-27 珠海格力电器股份有限公司 用于压缩机的轴承式气缸、压缩机和空调器

Cited By (8)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9026715A (zh) * 2018-08-21 2018-12-18 珠海格力节能环保制冷技术研究中心有限公司 泵体及具有其的压缩机
EP3842651A4 (en) * 2018-08-21 2021-10-20 Gree Electric Appliances, Inc. of Zhuhai PUMP BODY AND COMPRESSOR WITH IT
CN109026715B (zh) * 2018-08-21 2024-02-27 珠海格力节能环保制冷技术研究中心有限公司 泵体及具有其的压缩机
JP2022516817A (ja) * 2018-08-31 2022-03-03 グリー エレクトリック アプライアンス、インコーポレイテッド オブ チューハイ ポンプボディ組立体及び圧縮機
US11454240B2 (en) * 2018-08-31 2022-09-27 Gree Electric Appliances, Inc. Of Zhuhai Pump body assembly and compressor
JP7329542B2 (ja) 2018-08-31 2023-08-18 グリー エレクトリック アプライアンス、インコーポレイテッド オブ チューハイ ポンプボディ組立体及び圧縮機
WO2022001033A1 (zh) * 2020-06-29 2022-01-06 珠海格力电器股份有限公司 法兰及具有其的泵体组件
WO2023065753A1 (zh) * 2021-10-22 2023-04-27 珠海格力电器股份有限公司 用于压缩机的轴承式气缸、压缩机和空调器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207349076U (zh) 泵体组件、压缩机及换热设备
CN107701447B (zh) 一种压缩机的油路结构和压缩机
CN107524600A (zh) 泵体组件及具有其的压缩机
US4596521A (en) Scroll fluid apparatus
CN104797822B (zh) 具有油冷却马达的涡旋压缩机
CN207363876U (zh) 一种压缩机的油路结构和压缩机
CN207349078U (zh) 泵体组件及具有其的压缩机
CN110365138A (zh) 定子铁芯、壳体、电动车的电机冷却系统及电动车
CN105952642A (zh) 气缸轴承润滑结构及滑片式压缩机
CN103423156B (zh) 涡旋式压缩机及使用该涡旋式压缩机的空调器
CN205677829U (zh) 气缸轴承润滑结构及滑片式压缩机
CN208749547U (zh) 泵体组件和压缩机
CN207437743U (zh) 一种变速器壳体油路布置结构
CN102155429B (zh) 无油润滑离心式冷媒压缩机及其润滑方法
CN206802089U (zh) 一种电机的润滑结构
CN207349094U (zh) 泵体组件及具有其的压缩机
CN112412799A (zh) 一种曲轴、压缩机、压缩机的供油方法以及电器
CN205918605U (zh) 滑片式压缩机及家用电器
CN106151047A (zh) 涡旋压缩机和用于涡旋压缩机的驱动轴
CN217354755U (zh) 压缩机回油结构、滚动转子式压缩机、空调器
CN204532815U (zh) 旋转式压缩机
CN208703073U (zh) 减速器及具有其的车辆
CN207470441U (zh) 油分离装置和卧式压缩机
CN105351203A (zh) 一种压缩机
CN211343689U (zh) 一种提升可靠性的压缩机曲轴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