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2155429B - 无油润滑离心式冷媒压缩机及其润滑方法 - Google Patents
无油润滑离心式冷媒压缩机及其润滑方法 Download PDFInfo
- Publication number
- CN102155429B CN102155429B CN 201010117183 CN201010117183A CN102155429B CN 102155429 B CN102155429 B CN 102155429B CN 201010117183 CN201010117183 CN 201010117183 CN 201010117183 A CN201010117183 A CN 201010117183A CN 102155429 B CN102155429 B CN 102155429B
- Authority
- CN
- China
- Prior art keywords
- rotating shaft
- radial bearing
- refrigerant
- lubricated
- refrigerant fluid
- Prior art date
-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 Active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Structures Of Non-Positive Displacement Pumps (AREA)
- Sliding-Contact Bearings (AREA)
Abstract
一种无油润滑离心式冷媒压缩机及其润滑方法,用以将低压冷媒压缩为高压冷媒,无油润滑离心式冷媒压缩机包括:壳体、冷媒流道、压缩模块、径向轴承、第一导入件、汇集槽,以及第一排出件,其中压缩模块具有转轴、压缩件及驱动件,径向轴承可旋转地套覆于转轴上,而第一导入件用以将润滑用冷媒流体导入至该径向轴承的表面,以于该驱动件驱使该转轴进行转动而带动该压缩件以将该低压冷媒压缩为该高压冷媒时,使该润滑用冷媒流体提供该径向轴承以及该转轴适当的润滑效果,而该第一排出件用以将该润滑用冷媒流体排出。据此,可解决现有压缩机利用油脂润滑所产生的污染问题。
Description
技术领域
本案涉及一种离心式冷媒压缩机及其润滑方法,更详而言之,本案涉及一种不使用润滑油来润滑转轴的无油润滑离心式冷媒压缩机及其润滑方法。
背景技术
对于例如为离心式压缩机的加压装置而言,通过转轴带动叶轮并搭配蜗道等构件,可于吸入流体(例如冷媒、空气、水等)的同时一并对流体作功,进而达到对流体加压与输送的功效。而针对提升压缩机的运作效能的课题,其关键在于如何提供转轴适当的润滑与支撑力,以使其得以稳定且快速地旋转,因此,各式各样的轴承设计也相应地出现。
如第7240515号美国专利案所披露的离心式压缩机,即为一种磁浮轴承式的压缩机,其通过磁力让转轴悬浮于压缩机中,使转轴在旋转时可维持在适当地位置并不会与周围的构件发生摩擦。但输出足以支撑转轴的磁力必须消耗掉相当的电能,且磁力的输出功率也须通过精准的控制系统方可达成,而精准的控制系统不但会增加压缩机的制造成本,也会消耗掉更多的电能,因此,磁浮轴承式的压缩机不但不符合压缩机设计上的节能趋势,也会增加使用者的使用负担。
再者,在第6176092号美国专利案中揭露了一种滚珠轴承式压缩机,其通过滚珠来提供转轴支撑力,并利用液态冷媒取代一般现有的润滑油并作为滚珠与转轴间的润滑剂,同时避免了润滑油所造成的环境污染以及对冷媒的污染(润滑油会污染冷媒,使冷媒热效率降低);而在第5902049号美国专利案中则揭露了一种弹性动压式轴承,其通过填充于转轴与转轴外壁间的缓冲层来提供转轴支撑力,并利用缓冲层所具有的弹性降低转轴发生损坏的机率。而使用液态冷媒来作为润滑剂虽然可避免润滑油所造成的环境污染,但由于液态冷媒的粘稠度通常对于滚珠而言并不足够,所以无法提供滚珠轴承式压缩机的转轴有如润滑油般良好的润滑效果,易使滚珠轴承式压缩机中的滚珠与转轴发生不当的磨损,进而使滚珠轴承式压缩机的故障机率提高。其次,铺设于转轴与转轴外壁间的缓冲层虽然可减低转轴发生损坏的机率,却也因缓冲层会增加转轴与轴管间的阻尼系数而使弹性动压式轴承无法适用于高转速的压缩机中,导致实用性大大地降低。
有鉴于此,如何提供一种无油润滑离心式冷媒压缩机及其润滑方法,不但不需使用润滑油来作为转轴的润滑剂,且在不增加额外电能的前提下,使转轴维持稳定且高速地旋转,即为各界所急待解决的课题。
发明内容
为达上述目的及其他目的,本发明提供一种用以将低压冷媒压缩为高压冷媒的无油润滑离心式冷媒压缩机,包括:壳体;冷媒流道,连通该壳体,包括用以供该低压冷媒流入的第一流道以及用以供该高压冷媒排出的第二流道;压缩模块,设置于该壳体内,且具有转轴以及连接该转轴的压缩件与驱动件,用以通过该驱动件驱使该转轴进行转动而带动该压缩件以将该低压冷媒压缩为该高压冷媒,其中,该转轴外侧具有一固定式外壁包覆该转轴;径向轴承,设置于该固定式外壁与该转轴间,并可旋转地套覆于该转轴,其中,该径向轴承的内表面与该转轴的表面间以及该径向轴承的外表面与该固定式外壁间具有微间隙,且该径向轴承具有至少一由其外周面连通至该转轴的表面的贯穿孔;第一导入件,设置于该壳体内,并通过该固定式外壁而连通至该径向轴承的表面,用以将润滑用冷媒流体导入至该径向轴承的表面,同时,该润滑用冷媒流体也通过该径向轴承的贯穿孔流入该转轴的表面,以于该压缩模块作动时提供该径向轴承与该固定式外壁间以及该径向轴承与该转轴间的润滑;多个汇集槽,分别设置于该径向轴承的两端,并连通于该微间隙,用以汇集经该第一导入件导入该径向轴承与该转轴的表面的该润滑用冷媒流体;以及第一排出件,连接该汇集槽,用以将该汇集槽中的该润滑用冷媒流体从该汇集槽中排出。
在本发明的一实施态样中,还包括设置于该转轴的一端与该固定式外壁间的轴向轴承,而该第一导入件还朝向该轴向轴承的表面,用以将润滑用冷媒流体导入至该轴向轴承的表面,以于压缩模块作动时提供该轴向轴承与该转轴间的润滑以及该轴向轴承与固定式外壁间的润滑;相对地,该汇集槽还设置于该轴向轴承的周缘,用以汇集经该第一导入件导入该轴向轴承的表面的该润滑用冷媒流体。
其次,为达上述目的及其他目的,本发明也提供一种无油润滑离心式冷媒压缩机的润滑方法,用以润滑无油润滑离心式冷媒压缩机的转轴及包覆该转轴的固定式外壁,包括以下步骤:(1)将具有至少一贯穿孔的径向轴承以可旋转地套覆于该转轴的方式设置于该固定式外壁与该转轴间,并使该径向轴承的内表面与该转轴的表面间以及该径向轴承的外表面与该固定式外壁间具有微间隙,且该贯穿孔由该径向轴承的外周面连通至该转轴的表面;以及(2)令润滑用冷媒流体通过该固定式外壁并导入至该径向轴承的表面,且通过该径向轴承的贯穿孔流入该转轴的表面,以于该转轴作动时提供该径向轴承与该固定式外壁间以及该径向轴承与该转轴间的润滑。
在本发明的一实施态样中,在步骤(1)中还包括设置轴向轴承于该转轴的一端以及该固定式外壁间的步骤。而该步骤(2)还包括令润滑用冷媒流体通过该固定式外壁并导入至该轴向轴承的表面,以于该转轴作动时提供该轴向轴承与该转轴间的润滑以及该轴向轴承与固定式外壁间的润滑的步骤。
相比较于现有技术,本发明的无油润滑离心式冷媒压缩机可分别利用径向轴承及轴向轴承提供转轴径向及轴向的负载力,当压缩模块作动时,通过第一导入件将润滑用冷媒流体从壳体外部导入,可使径向轴承与固定式外壁间、径向轴承与转轴间、轴向轴承与固定式外壁,以及轴向轴承与转轴间具有适当的润滑效果,使转轴得以顺畅地进行高速旋转,实用性甚佳。本发明的无油润滑离心式冷媒压缩机无需耗费额外的电能,也不需搭配其他的控制系统,更不必使用润滑油来作为转轴的润滑剂,所以可进一步减低使用者的使用负担和避免使用润滑油所造成的环境污染以及对冷媒的污染。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的无油润滑离心式冷媒压缩机的结构图;
图2A为本发明的无油润滑离心式冷媒压缩机的径向轴承的一实施例的正视图及剖视图;
图2B为本发明的无油润滑离心式冷媒压缩机的径向轴承对应图2A的实施例的剖视图;
图3A为本发明的无油润滑离心式冷媒压缩机的径向轴承的另一实施例的正视图;
图3B为本发明的无油润滑离心式冷媒压缩机的径向轴承对应图3A的实施例的剖视图;
图4A为本发明的无油润滑离心式冷媒压缩机的径向轴承的又一实施例的正视图;
图4B为本发明的无油润滑离心式冷媒压缩机的径向轴承对应图4A的实施例的剖视图;以及
图5为本发明的无油润滑离心式冷媒压缩机的润滑方法流程图。
主要元件符号说明
1无油润滑离心式冷媒压缩机
10壳体
11冷媒流道
110第一流道
111第二流道
112入口导叶
12压缩模块
120转轴
121压缩件
122驱动件
123迷宫式封环
13a、13b径向轴承
130a、130a1、130a2、130a3、130a4贯穿孔
130b、130b1、130b2、130b3、130b4贯穿孔
131a、132a、131b、132b凹槽
14轴向轴承
15a、15b、15c第一导入件
16a、16b、16c、16d、16e汇集槽
17a、17b、17c、17d第一排出件
18第二导入件
19第二排出件
S51~S52步骤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通过特定的具体实例说明本发明的实施方式,熟悉此技术的人士可由本说明书所揭示的内容轻易地了解本发明的其他优点与功效。
请一并参阅图1、图2A、图2B、图3A、图3B、图4A及图4B,以清楚说明本发明的无油润滑离心式冷媒压缩机的结构。其中,图1为本发明的无油润滑离心式冷媒压缩机的结构图,图2A与图2B为本发明的无油润滑离心式冷媒压缩机的径向轴承的一实施例的正视图及剖视图,图3A与图3B为本发明的无油润滑离心式冷媒压缩机的径向轴承的另一实施例的正视图及剖视图,而图4A与图4B为本发明的无油润滑离心式冷媒压缩机的径向轴承的又一实施例的正视图及剖视图。
如图所示,本发明的无油润滑离心式冷媒压缩机1包括壳体10,冷媒流道11,压缩模块12,径向轴承13a、13b,轴向轴承14,第一导入件15a、15b、15c,汇集槽16a、16b、16c、16d、16e,第一排出件17a、17b、17c、17d,第二导入件18,以及第二排出件19。
冷媒流道11,连通壳体10并包括用以供低压冷媒流入的第一流道110以及用以供高压冷媒排出的第二流道111。
压缩模块12,设置于壳体10内且具有转轴120以及连接转轴120的压缩件121与驱动件122,且转轴120外侧具有一包覆于转轴120上的固定式外壁(未图示),详而言之,驱动件122可驱使转轴120进行转动,进而带动压缩件121以将前述的低压冷媒压缩为高压冷媒。
本实施例中,压缩件121为二级叶轮,且设置于转轴120的一端上,而驱动件122可为高速变频马达定子。该压缩件121也可为一级叶轮或多级叶轮,且分别设置于转轴120的两端。再者,前述的冷媒流道11中可设置有入口导叶112,以将从第一流道110流入的低压冷媒集中导向压缩件121以提升压缩效率。另外,于压缩模块12还包括迷宫式封环123,其设置于转轴120靠近压缩件121的一端上,由此减低压缩件121所压缩的高压冷媒外泄的机率。
如图2A及图2B所示,以径向轴承13a为例,为例如一种浮动环,设置于前述的固定式外壁与转轴120间,并以可自由旋转的方式套覆于转轴120之上(如图1转轴120的两端)。径向轴承13a与转轴120以及径向轴承13a与固定式外壁间具有间隙,而间隙的距离可例如为0.03mm~0.1mm,最佳值为0.06mm。再者,径向轴承13a具有至少一朝向转轴120的表面的贯穿孔130a。惟,径向轴承的数量与设置位置并不以本实施例所揭露者为限,换言之,实作时可依据不同需求在转轴120上设置单个径向轴承13a或同时设置多个径向轴承(如图1中两组径向轴承13a及13b)。
在其他实施例中,径向轴承13a、13b可为层叠式的设计,换言之,径向轴承13a、13b上可再套设一层或多层的内径较大的径向轴承,以形成层叠式结构。再者,图1中于径向轴承13a、13b的中间区域分别形成单个贯穿孔130a及贯穿孔130b,如图2A及图2B所示。在其他实施例中,如图3A、图3B、图4A及图4B所示,径向轴承13a可于转轴120的周方向(A方向)或平行于转轴120的轴方向(B方向)同时设置多个贯穿孔,且多个贯穿孔的设置位置也可彼此相互对应。例如图3A中所示的径向轴承13a,在转轴120的周方向等间隔地形成四个贯穿孔130a1、130a2、130a3及130a4,且在与该径向轴承13a的轴方向正交的水平轴与垂直轴均具有两个彼此对应的贯穿孔,或者,如图4A及图4B所示的径向轴承13a,同时朝平行于转轴120的轴方向及由转轴120的周方向形成多个彼此对应的贯穿孔,其中,图4A的贯穿孔130a1对应贯穿孔130a3而贯穿孔130a2对应贯穿孔130a4,在图4B中,显示径向轴承13a在平行于转轴120的轴方向(B方向)形成两组相对应贯穿孔130a1、130a2、130a3及130a4与贯穿孔130b1、130b2、130b3及130b4。
轴向轴承14,置于转轴120的一端与固定式外壁间,用以提供轴向负载予转轴120。在本实施例中,轴向轴承14可为圆盘状,并以垂直于转轴120的轴心方向固设于转轴120一端与前述的固定式外壁间,而转轴120的一端接置于圆盘状的轴向轴承14的中心区域上。
第一导入件15a、15b及15c,设置于壳体10内,如图1所示,第一导入件15a可为直线管状体,且其一端朝向径向轴承13a的表面。第一导入件15b可为T形管状体,且其同时朝向径向轴承13b的表面以及轴向轴承14的一表面。第一导入件15c也可为直线管状体,且其一端朝向轴向轴承14的另一表面。通过第一导入件15a、15b及15c,即可将润滑用冷媒流体(例如气态冷媒或液态冷媒等)分别导入至径向轴承13a、13b及轴向轴承14的表面,同时,位于径向轴承13a、13b的表面上的润滑用冷媒流体,也可分别通过贯穿孔130a、130b流入转轴120的表面。
详而言之,润滑用冷媒流体可于径向轴承13a、13b与前述的固定式外壁间、径向轴承13a、13b与转轴120间、轴向轴承14与转轴120间,以及轴向轴承14与前述的固定式外壁间形成薄膜状的润滑用冷媒流体,当压缩模块12作动时,前述的薄膜状的润滑用冷媒流体即可提供径向轴承13a、13b、轴向轴承14,以及所述的固定式外壁适当的润滑作用,避免转轴120与该固定式外壁产生磨差而损坏。较佳地,第一导入件15a及第一导入件15b可分别指向贯穿孔130a及贯穿孔130b的位置上方,使润滑用冷媒流体得以更精准地流入转轴120的表面。然而,第一导入件15a、15b、15c的形状、数量及设置方式,皆可随使用者的设计而有所变更。
汇集槽16a及汇集槽16b,分别设置于径向轴承13a的两端,用以汇集经第一导入件15a导入径向轴承13a与转轴120的表面的润滑用冷媒流体。汇集槽16c及16d,分别设置于径向轴承13b的两端,用以汇集经第一导入件15b导入径向轴承13b与转轴120的表面的润滑用冷媒流体。而汇集槽16e,设置于轴向轴承14的周缘,用以汇集经第一导入件15b、15c导入轴向轴承14的表面的润滑用冷媒流体。
在本实施例中,如图1所示,汇集槽16a与第一排出件17a连通,汇集槽16b可与第一排出件17c连通,汇集槽16c可与汇集槽16e连通,而汇集槽16d同时覆盖于轴向轴承14的中心区域。因此,汇集槽16a中的润滑用冷媒流体可通过连接于汇集槽16a的第一排出件17a予以排出,汇集槽16b中的润滑用冷媒流体经由第一排出件17c予以排出,而汇集槽16c中的润滑用冷媒流体经由第一排出件17d会流至汇集槽16e中,并在轴向轴承14的一表面上再度形成薄膜状的润滑用冷媒流体,最后一并汇至汇集槽16e中,而汇集槽16e中的润滑用冷媒流体即可再通过连接于汇集槽16e的第一排出件17b予以排出,上述汇集槽16a、16b、16e内的回收润滑用冷媒流体均排出至蒸发器(未图示)。
再者,压缩模块12中的驱动件122可连接有第二导入件18及第二排出件19,因此,通过例如为管状体的第二导入件18可将冷却流体(例如液态冷媒等)导入至驱动件122中,而驱动件122中的冷却流体即可再通过例如为管状体的第二排出件19予以排出。另外,径向轴承13a朝向固定式外壁的表面的两端设置有凹槽131a及凹槽132a,且凹槽131a、132a分别被汇集槽16a及汇集槽16b包覆于其中,通过凹槽131a及凹槽132b可提升润滑用冷媒流体汇集于汇集槽16a及汇集槽16b中的效率。同样的,径向轴承13b朝向固定式外壁的表面两端也可再设置有凹槽131b及凹槽132b,且分别被汇集槽16c及汇集槽16d予以包覆,当然,凹槽131b及凹槽132b也可将经润滑用过的冷媒流体先储存后,再汇集于汇集槽16c及汇集槽16d中,可避免过量的冷媒流体泄漏。
实际实施时,第一导入件15a、15b、15c、第二导入件18与设置于壳体10外部的冷凝器(未图示)的出口相连接,而第二流道111为高压气态冷媒气道,与冷凝器的入口相连通。第一排出件17a、17b及第二排出件19可与设置于壳体10外部的蒸发器(未图示)或节能器(未图示)相连接,可回收低压冷媒排至蒸发器或节能器,而第一导入件15a、15b、15c还可连接有一增压储存装置(未图示),该增压储存装置利用压力先行将润滑用冷媒流体储存于其中,待无油润滑离心式冷媒压缩机1启动后,该增压储存装置将其输送口打开,通过压力释放使该润滑用冷媒流体得以主动地流入第一导入件15a、15b、15c。
因此,当本发明的无油润滑离心式冷媒压缩机1启动后,增压储存装置可先将其储存的液态冷媒通过所施加的压力主动地导入第一导入件15a、15b、15c中,对转轴120与径向轴承13a、13b间,以及对转轴120轴向轴承14间提供适当的润滑效果,避免转轴120因润滑用冷媒流体来不及导入而发生磨损。接着,转轴120会通过驱动件122所提供的动力开始进行高速旋转,并带动压缩件121作动,以将低压的气态冷媒从第一流道110吸入并形成高压的气态冷媒从第二流道111排出。尔后,当高压的气态冷媒从第二流道111排出后,即可通过冷凝器使其转换为液态冷媒,再将所转换的液态冷媒引导回第一导入件15a、15b、15c重新作为润滑用冷媒流体,同时,所转换的液态冷媒也会引导至第二导入件18中,以作为冷却流体供驱动件122进行降温,使驱动件122的工作温度得以维持于适当的范围中。接着,第一排出件17a、17b、及第二排出件19会再将液态冷媒排出并导向蒸发器或节能器,以通过蒸发器或节能器将液态冷媒再度转换为气态的低压冷媒,进而完成冷媒的循环流程。
在此需特别说明的是,以径向轴承13a为例,由于液态冷媒可通过贯穿孔130a于径向轴承13a与转轴120间而形成为薄膜状的润滑用冷媒流体,因此,当转轴120进行高速旋转时,位于径向轴承13a与转轴120间的润滑用冷媒流体会带动径向轴承13a以慢于转轴120的转速的速度同时进行旋转,因此,径向轴承13a可提供转轴120径向的负载力。举例而言,当转轴120的转速为10000RPM时,径向轴承13a的转速约为3000RPM。其次,由于径向轴承13a上同时具有的内外两层薄膜状的润滑用冷媒流体,更可提升转轴120的动态稳定性及减低转轴120与径向轴承13a发生损坏的机率。
另外,请参阅图5,以清楚说明本发明的无油润滑离心式冷媒压缩机的润滑方法。
在步骤S51中,将具有至少一贯穿孔的径向轴承以可旋转地套覆于该转轴的方式设置于该固定式外壁与该转轴间,并使该径向轴承的内表面与该转轴的表面间以及该径向轴承的外表面与该固定式外壁间具有微间隙,且该贯穿孔由该径向轴承的外周面连通至该转轴的表面,接着进至步骤S52。
在步骤S52中,令润滑用冷媒流体通过该固定式外壁并导入至该径向轴承的表面,且通过该径向轴承的贯穿孔流入该转轴的表面,以于该转轴作动时提供该径向轴承与该固定式外壁间以及该径向轴承与该转轴间的润滑。
在本实施例,当执行完步骤S52时,可设置多个汇集槽于该径向轴承的两端,以汇集该径向轴承与该转轴的表面的润滑用冷媒流体。接着,更可将该汇集槽中的润滑用冷媒流体予以排出,举例而言,可将汇集槽中的润滑用冷媒流体从汇集槽中排出至蒸发器或节能器中。
而在另一实施例中,在执行步骤S51时,还可设置轴向轴承于该转轴的一端以及该固定式外壁间;由此,步骤S52中所述的润滑用冷媒流体也可一并导入至该轴向轴承的表面,以于该转轴作动时提供该轴向轴承与该转轴间的润滑以及该轴向轴承与固定式外壁间的润滑。
再者,在本实施例中,也可于该轴向轴承的周缘设置多个汇集槽,以汇集该轴向轴承的表面的该润滑用冷媒流体,当然,也可将汇集槽中的润滑用冷媒流体从汇集槽中排出至蒸发器或节能器中。
此外,在上述两个实施例中,执行步骤S52前还可提供用以储存润滑用冷媒流体且对所储存的润滑用冷媒流体加压的增压储存装置,由此,润滑用冷媒流体即可通过该增压储存装置所提供的压力,主动地流向径向轴承的表面、转轴的表面及/或轴向轴承的表面。
综上所述,本发明的无油润滑离心式冷媒压缩机分别利用径向轴承及轴向轴承提供转轴径向及轴向的负载力,且在压缩模块进行作动时,第一导入件可将润滑用冷媒流体从壳体外部导入,以可提供径向轴承、转轴,以及轴向轴承适当的润滑效果,由此,转轴得以稳定地进行高速旋转,大大降低转轴与外壁的摩擦功耗,也减少电能的浪费,其实用性甚佳。同时,本发明的无油润滑离心式冷媒压缩机无需搭配额外的控制系统,更不需使用润滑油来作为转轴的润滑剂,所以不仅可减低压缩机的制造成本与使用成本,也可避免产生因使用润滑油所造成的冷媒热效率下降与环境污染的问题。
上述实施型态仅例示性说明本发明的原理及其功效,而非用于限制本发明。任何熟悉此技术的人士均可在不违背本发明的精神及范畴下,对上述实施例进行修饰与改变。因此,本发明的权利保护范围,应如所附的权利要求限定的范围为准。
Claims (19)
1.一种无油润滑离心式冷媒压缩机,用以将低压冷媒压缩为高压冷媒,包括:
壳体;
冷媒流道,连通该壳体,该冷媒流道包括用以供该低压冷媒流入的第一流道以及用以供该高压冷媒排出的第二流道;
压缩模块,设置于该壳体内,且具有转轴以及连接该转轴的压缩件与驱动件,用以通过该驱动件驱使该转轴进行转动而带动该压缩件以将该低压冷媒压缩为该高压冷媒,其中,该转轴外侧具有固定式外壁包覆该转轴;
径向轴承,设置于该固定式外壁与该转轴间,并可旋转地套覆于该转轴,其中,该径向轴承的内表面与该转轴的表面间以及该径向轴承的外表面与该固定式外壁间具有微间隙,且该径向轴承具有至少一由其外周面连通至该转轴的表面的贯穿孔,该径向轴承朝向该固定式外壁的表面两端设置有凹槽;
第一导入件,设置于该壳体内,并通过该固定式外壁而连通至该径向轴承的表面,用以将润滑用冷媒流体导入至该径向轴承的表面,同时,该润滑用冷媒流体也通过该径向轴承的贯穿孔流入该转轴的表面,以于该压缩模块作动时提供该径向轴承与该固定式外壁间以及该径向轴承与该转轴间的润滑;
多个汇集槽,分别设置于该径向轴承的两端,用以汇集经该第一导入件导入该径向轴承与该转轴的表面的该润滑用冷媒流体,且该汇集槽包覆该凹槽;以及
第一排出件,连接该汇集槽,用以将该汇集槽中的该润滑用冷媒流体从该汇集槽中排出。
2.如权利要求1的无油润滑离心式冷媒压缩机,还包括设置于该压缩模块的转轴的一端以及该固定式外壁间的轴向轴承,而该第一导入件还朝向该轴向轴承的表面,用以将润滑用冷媒流体导入至该轴向轴承的表面,以于压缩模块作动时提供该轴向轴承与该转轴间的润滑以及该轴向轴承与固定式外壁间的润滑;而该汇集槽还设置于该轴向轴承的周缘,用以汇集经该第一导入件导入该轴向轴承的表面的该润滑用冷媒流体。
3.如权利要求1的无油润滑离心式冷媒压缩机,其中,该第一导入件的一端与设置于该壳体外部的冷凝器相连接,而该第一排出件的一端与设置于该壳体外部的蒸发器或节能器相连接。
4.如权利要求1的无油润滑离心式冷媒压缩机,还包括连接于该压缩模块的驱动件的第二导入件及第二排出件,其中,该第二导入件用以将冷却流体导入于该驱动件中,而该第二排出件用以将导入该驱动件的该冷却流体从该驱动件中排出。
5.如权利要求4的无油润滑离心式冷媒压缩机,其中,该第二导入件的一端与设置于该壳体外部的冷凝器相连接,而该第二排出件的一端与设置于该壳体外部的蒸发器或节能器相连接。
6.如权利要求1的无油润滑离心式冷媒压缩机,还包括与该第一导入件相连接的增压储存装置,储存该润滑用冷媒流体并对该润滑用冷媒流体施加压力,以于该压缩模块开始作动时通过该压力使该润滑用冷媒流体主动地流向该第一导入件。
7.如权利要求1的无油润滑离心式冷媒压缩机,其中,该压缩模块还包括套设于该转轴并靠近该压缩件的迷宫式封环,用以防止该压缩件所压缩的高压冷媒外泄。
8.如权利要求1的无油润滑离心式冷媒压缩机,其中,该径向轴承两端的汇集槽与径向轴承内外表面的微间隙连通,且该微间隙值为0.03毫米至0.1毫米。
9.如权利要求1的无油润滑离心式冷媒压缩机,其中,在与该径向轴承的轴方向正交的水平轴与垂直轴上,形成有两个彼此相对应的该贯穿孔。
10.如权利要求1的无油润滑离心式冷媒压缩机,其中,该径向轴承在平行于该转轴的轴方向上形成两组相对应的该贯穿孔。
11.一种无油润滑离心式冷媒压缩机的润滑方法,用以润滑离心式冷媒压缩机的转轴及包覆该转轴的固定式外壁,包括以下步骤:
1)将具有至少一贯穿孔的径向轴承以可旋转地套覆于该转轴的方式设置于该固定式外壁与该转轴间,该径向轴承的内表面与该转轴的表面间以及该径向轴承的外表面与该固定式外壁间具有微间隙,且该贯穿孔由该径向轴承的外周面连通至该转轴的表面,该径向轴承朝向该固定式外壁的表面两端设置有凹槽;
2)将第一导入件通过该固定式外壁而连通至该径向轴承的表面,以令润滑用冷媒流体通过该第一导入件导入至该径向轴承的表面,且令该润滑用冷媒流体通过该径向轴承的贯穿孔流入该转轴的表面,以在该转轴作动时提供该径向轴承与该固定式外壁间以及该径向轴承与该转轴间的润滑;以及
3)设置多个汇集槽于该径向轴承的两端,以汇集该径向轴承与该转轴的表面的润滑用冷媒流体。
12.如权利要求11的无油润滑离心式冷媒压缩机的润滑方法,还包括步骤4):排出该汇集槽的该润滑用冷媒流体。
13.如权利要求12的无油润滑离心式冷媒压缩机的润滑方法,其中,排出该汇集槽的该润滑用冷媒流体的步骤,将该汇集槽的该润滑用冷媒流体排出至蒸发器及/或节能器中。
14.如权利要求11的无油润滑离心式冷媒压缩机的润滑方法,其中,该步骤2)还包括:2-1)提供一增压储存装置用以储存润滑用冷媒流体且对所储存的该润滑用冷媒流体加压;以及2-2)利用该增压储存装置所提供的压力将该润滑用冷媒流体送至该径向轴承的表面及该转轴的表面。
15.如权利要求11的无油润滑离心式冷媒压缩机的润滑方法,其中,在步骤1)中还包括设置轴向轴承于该转轴的一端以及该固定式外壁间的步骤;而在步骤2)中还包括令润滑用冷媒流体通过该固定式外壁并导入至该轴向轴承的表面的步骤。
16.如权利要求15的无油润滑离心式冷媒压缩机的润滑方法,还包括步骤3),设置多个汇集槽于该轴向轴承的周缘,以汇集该轴向轴承的表面的该润滑用冷媒流体。
17.如权利要求16的无油润滑离心式冷媒压缩机的润滑方法,还包括步骤4),排出该汇集槽的该润滑用冷媒流体。
18.如权利要求15的无油润滑离心式冷媒压缩机的润滑方法,其中,该步骤2)还包括2-1)提供一增压储存装置用以储存润滑用冷媒流体且对所储存的该润滑用冷媒流体加压;以及2-2)利用该增压储存装置所提供的压力将该润滑用冷媒流体送至该轴向轴承的表面。
19.如权利要求17的无油润滑离心式冷媒压缩机的润滑方法,其中,排出该汇集槽的该润滑用冷媒流体的步骤,将该汇集槽的该润滑用冷媒流体排出至蒸发器及/或节能器中。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 201010117183 CN102155429B (zh) | 2010-02-12 | 2010-02-12 | 无油润滑离心式冷媒压缩机及其润滑方法 |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 201010117183 CN102155429B (zh) | 2010-02-12 | 2010-02-12 | 无油润滑离心式冷媒压缩机及其润滑方法 |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CN102155429A CN102155429A (zh) | 2011-08-17 |
CN102155429B true CN102155429B (zh) | 2013-07-24 |
Family
ID=44437052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Title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
CN 201010117183 Active CN102155429B (zh) | 2010-02-12 | 2010-02-12 | 无油润滑离心式冷媒压缩机及其润滑方法 |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 Link |
---|---|
CN (1) | CN102155429B (zh) |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5)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US9671146B2 (en) * | 2013-01-25 | 2017-06-06 | Trane International Inc. | Refrigerant cooling and lubrication system with refrigerant vapor vent line |
CN106091188A (zh) * | 2016-06-12 | 2016-11-09 | 重庆美的通用制冷设备有限公司 | 制冷机组 |
CN106015032B (zh) * | 2016-06-28 | 2018-05-22 | 杭州万辰机电科技有限公司 | 离心压缩机 |
CN107816823B (zh) | 2016-09-14 | 2021-11-23 | 开利公司 | 制冷系统及其润滑方法 |
CN115493306A (zh) | 2021-06-17 | 2022-12-20 | 开利公司 | 制冷系统和用于其的回油方法 |
Citations (4)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US3422635A (en) * | 1967-03-21 | 1969-01-21 | Bbc Brown Boveri & Cie | Lubricating and cooling system for electric motors |
CN2147357Y (zh) * | 1992-09-05 | 1993-11-24 | 中国兵器工业第七○研究所 | J80蜗轮增压器及其应用 |
US6176092B1 (en) * | 1998-10-09 | 2001-01-23 | American Standard Inc. | Oil-free liquid chiller |
CN2499607Y (zh) * | 2001-09-20 | 2002-07-10 | 成都希望电子研究所 | 一种离心式制冷压缩装置 |
Family Cites Families (1)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A2373905A1 (en) * | 2002-02-28 | 2003-08-28 | Ronald David Conry | Twin centrifugal compressor |
-
2010
- 2010-02-12 CN CN 201010117183 patent/CN102155429B/zh active Active
Patent Citations (4)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US3422635A (en) * | 1967-03-21 | 1969-01-21 | Bbc Brown Boveri & Cie | Lubricating and cooling system for electric motors |
CN2147357Y (zh) * | 1992-09-05 | 1993-11-24 | 中国兵器工业第七○研究所 | J80蜗轮增压器及其应用 |
US6176092B1 (en) * | 1998-10-09 | 2001-01-23 | American Standard Inc. | Oil-free liquid chiller |
CN2499607Y (zh) * | 2001-09-20 | 2002-07-10 | 成都希望电子研究所 | 一种离心式制冷压缩装置 |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CN102155429A (zh) | 2011-08-17 |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 Publication Date | Title |
---|---|---|
TWI386611B (zh) | 無油潤滑離心式冷媒壓縮機及其潤滑方法 | |
CN102155429B (zh) | 无油润滑离心式冷媒压缩机及其润滑方法 | |
CN107250547B (zh) | 无供油式压缩机 | |
CN1163708C (zh) | 无油液体制冷机 | |
CN1070267C (zh) | 涡旋式压缩机 | |
CN112983849B (zh) | 一种轴向力可自动平衡的离心式压缩机结构 | |
CN101395406A (zh) | 双端齿轮流体驱动起动器 | |
CN107035773A (zh) | 无油液体冷却器的滚动轴承 | |
CN112211831A (zh) | 空气悬浮高速离心压缩机 | |
CN205618368U (zh) | 卧式双壳体应急给水泵 | |
US9376938B2 (en) | Waste heat power generator | |
CN105074220B (zh) | 涡旋压缩机 | |
CN103443466B (zh) | 结合螺旋膨胀机的包括齿轮的压缩机系统 | |
CN207647779U (zh) | 压缩机及具有其的空调系统 | |
US20120034067A1 (en) | Turbocompressor and System for a Supercritical-Fluid Cycle | |
CN202417954U (zh) | 一种1000mw核电站用核二级泵上充泵 | |
CN209244821U (zh) | 涡旋压缩机 | |
CN215333481U (zh) | 一种轴向力可自动平衡的离心式压缩机结构 | |
Schiffmann | Small-scale and oil-free turbocompressor for refrigeration applications | |
EP3055554B1 (en) | Hydraulic power recovery turbine with integrated bearing-clutch housing | |
CN202176705U (zh) | 风电齿轮箱行星部件中润滑结构的改进 | |
CN207297382U (zh) | 补水泵以及补水泵泵组 | |
CN220929770U (zh) | 一种采用自引气冷却的燃料电池空压机 | |
CN101230876A (zh) | 曲轴 | |
CN102261456B (zh) | 一种用于高速传动的摩擦式增速器 |
Legal Events
Date | Code | Title | Description |
---|---|---|---|
C06 | Publication | ||
PB01 | Publication | ||
C10 |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 ||
SE01 |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 ||
C14 |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 ||
GR01 | Patent grant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