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07310859U - 液体收容单元、液体收容系统以及液体喷射装置 - Google Patents

液体收容单元、液体收容系统以及液体喷射装置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07310859U
CN207310859U CN201721315921.2U CN201721315921U CN207310859U CN 207310859 U CN207310859 U CN 207310859U CN 201721315921 U CN201721315921 U CN 201721315921U CN 207310859 U CN207310859 U CN 207310859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liquid
fluid storage
plunger member
test section
outer cover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721315921.2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工藤圣真
木村尚己
奥村秀树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Seiko Epson Corp
Original Assignee
Seiko Epson Corp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Seiko Epson Corp filed Critical Seiko Epson Corp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07310859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07310859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Landscapes

  • Infusion, Injection, And Reservoir Apparatuses (AREA)
  • Ink Jet (AREA)

Abstract

提供一种液体收容单元、液体收容系统以及液体喷射装置,能够降低以开盖状态搁置液体收容部的注入口或者没有严实地关闭盖子等注入口密封失误的发生频率。液体喷射装置具备向液体喷射部供给液体的液体收容单元(30)。液体收容单元(30)具备:液体收容部(40),收容液体;注入口(43),用于将液体注入到液体收容部(40);塞部件(50),用于打开或关闭注入口(43);以及检测部(55),检测塞部件(50)的开关状态。

Description

液体收容单元、液体收容系统以及液体喷射装置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液体收容单元、液体收容系统以及液体喷射装置,由所述液体喷射装置具备能够收容向液体喷射部供给的液体的所述液体收容单元。
背景技术
例如,专利文献1公开了具有向纸张等介质喷射液体的液体喷射部的液体喷射装置(液体消耗装置)。该液体喷射装置具备用于收容向液体喷射部供给墨水(液体的一例)的墨罐(液体收容部的一例)、打开或关闭墨罐的注入口的盖子(塞部件的一例)以及具有外罩的液体收容单元,其中,外罩用于打开或关闭配置有墨罐的空间的开口。外罩的内侧设有保持部,在外罩处于打开位置的状态下,保持部保持用户取下的盖子。被保持部保持的盖子位于外罩从打开位置到关闭位置的移动区域(移动路径)上,从而阻止外罩向关闭位置移动。因此,可以避免用户忘记将取下的盖子盖在注入口上。
现有技术文献
专利文献
专利文献1:日本特开2016-504号公报
实用新型内容
但是,根据专利文献1中记载的液体喷射装置,当用户没有将取下的盖子放在保持部上时,即使没有盖上盖子,也可以关闭外罩。因此,存在有可能以开盖状态搁置墨罐的问题。另外,在用户是想关闭盖子但未能严实地关闭时,存在液体从液体收容部的注入口蒸发、泄露的担忧。需要说明的是,上述的技术问题在没有外罩构成的液体收容单元、用于收容墨水之外的液体的液体收容单元中大致共同存在。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液体收容单元、液体收容系统以及液体喷射装置,能够降低以开盖状态搁置液体收容部的注入口或者没有严实地关闭盖子等注入口密封失误的发生频率。
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提供一种液体收容单元,由液体喷射装置具备所述液体收容单元,所述液体收容单元向液体喷射部供给液体,其特征在于,所述液体收容单元具备:液体收容部,收容所述液体;注入口,用于将所述液体注入到所述液体收容部;塞部件,用于打开或关闭所述注入口;以及检测部,检测所述塞部件的开关状态。
根据该构成,检测部与塞部件的开关动作联动,从而检测其开关状态,所以能够降低以开盖状态搁置液体收容部的注入口或者没有严实地关闭盖子等注入口密封失误的发生频率。例如,能够防止注入口的密封失误导致的液体从液体收容部的蒸发或泄露。
优选地,在上述液体收容单元中,所述检测部设于所述液体收容部和所述塞部件中的至少一者,并根据所述塞部件的位置检测所述开关状态。
根据该构成,在没有设置专门用于安装检测部的单独部件的情况下,可以将检测部安装成可检测塞部件的开关状态。
优选地,在上述液体收容单元中,所述液体收容单元还具备壳体,所述壳体用于配置所述液体收容部,所述检测部设于所述液体收容部、所述壳体以及所述塞部件中的至少一者,并根据所述塞部件的位置检测所述开关状态。
根据该构成,通过将液体收容部配置在壳体内,易于实现塞部件和液体收容部的注入口的定位。而且,在没有设置专门用于安装检测部的单独部件的情况下,可以将检测部安装成可检测塞部件的开关状态。
优选地,在上述液体收容单元中,所述液体收容单元还具备:外罩,用于覆盖所述塞部件;以及第二检测部,当将所述检测部作为第一检测部时,所述第二检测部用于检测所述外罩的开关状态。
根据该构成,通过第一检测部和第二检测部,可以检测到在没有将塞部件设为关闭状态的情况下关闭外罩。例如,在没有将塞部件设为关闭状态的情况下关闭外罩时,可以采取告知用户该意思、进行通知等的对策,从而可以避免以非关闭状态搁置塞部件的情形。
优选地,在上述液体收容单元中,所述第二检测部设于所述液体收容部或者所述外罩,并根据所述外罩的位置检测所述外罩的开关状态。
根据该构成,在没有设置专门用于安装第二检测部的单独部件的情况下,可以将第二检测部安装成可检测外罩的开关状态。
优选地,在上述液体收容单元中,所述液体收容单元还具备壳体,所述壳体用于配置所述液体收容部,所述第二检测部设于所述液体收容部、所述外罩以及所述壳体中的任意一者,并根据所述外罩的位置检测所述开关状态。
根据该构成,通过将液体收容部配置在壳体内,从而容易进行塞部件和液体收容部的注入口的定位。而且,在没有设置专门用于安装第二检测部的单独部件的情况下,可以将第二检测部安装成可检测外罩的开关状态。
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提供一种液体收容系统,其特征在于,具备:上述的液体收容单元;以及通知部,基于所述检测部的检测结果,使输出部输出所述塞部件的打开状态和关闭状态中的至少一者的信息,从而进行通知。
根据该构成,用户根据输出部输出的信息可以识别出塞部件是打开状态和关闭状态中的至少一者的状态。例如,用户即使没有直接观察注入口与塞部件的连接状态,也能够掌握塞部件的开关状态。另外,例如能够降低忘记关闭塞部件的发生频率。
优选地,在上述液体收容系统中,在所述检测部的检测结果从所述关闭状态变为所述打开状态时,所述通知部使所述输出部输出与应向所述液体收容部注入的液体相关的信息。
根据该构成,能够防止液体的误注入,即能够防止将塞部件设为打开状态后向打开的注入口注入错误的液体。
优选地,在上述液体收容系统中,在所述检测部的检测结果从所述打开状态变为所述关闭状态时,所述通知部使所述输出部输出请求输入注入液体后的液面位置的信息,从而进行通知。
根据该构成,即使在没有设置检测液面位置的液面传感器等检测装置的情况下,也能够确切地管理液体收容部内的液体量。需要说明的是,可以设置检测除了已注入液体时的液面位置之外的其它液面位置(例如,近端或远端)的检测装置。
优选地,在上述液体收容系统中,在所述检测部检测到的所述打开状态经过了预定时间时,所述通知部使所述输出部输出请求关闭所述塞部件的信息,从而进行通知。
根据该构成,在塞部件的打开状态经过了预定时间时,根据输出部输出的关闭塞部件的请求,对塞部件进行关闭操作,从而能够进一步降低液体蒸发或泄露的发生频率。
优选地,在上述液体收容系统中,若在切断所述液体喷射装置的电源时,所述检测部检测到所述打开状态,则所述通知部使所述输出部输出请求关闭所述塞部件的信息,从而进行通知。
根据该构成,即使在切断了液体喷射装置的电源的状态下,也能够降低液体收容部内的液体蒸发或泄露的发生频率。
优选地,在上述液体收容系统中,所述液体收容系统还具备:锁定机构,用于将所述塞部件维持在打开状态和关闭状态中的至少关闭状态;以及锁定控制部,控制所述锁定机构。
根据该构成,通过锁定机构能够将塞部件维持在打开状态和关闭状态中的至少关闭状态,所以能够进一步降低液体收容部内的液体蒸发或泄露的发生频率。
优选地,在上述液体收容系统中,所述液体收容部以及所述塞部件设有多个,对应于多个所述塞部件,设有多个构成为能够实现将所述塞部件维持在关闭状态的锁定的所述锁定机构,在多个所述塞部件中的一个塞部件为所述打开状态时,所述锁定控制部使所述锁定机构将其它塞部件锁成所述关闭状态。
根据该构成,能够防止液体的误注入,即能够防止向液体收容部的注入口注入错误的液体。
优选地,在上述液体收容系统中,在多个所述塞部件中的两个以上的塞部件为所述打开状态时,所述锁定控制部至少将与处于所述打开状态的两个以上的所述塞部件对应的所述锁定机构设为锁定解除状态,所述通知部使所述输出部输出请求将所述打开状态的塞部件中的至少不注入液体的塞部件设为所述关闭状态的信息,从而进行通知。
根据该构成,在需要将一个塞部件设为打开状态的情况下将两个以上的塞部件几乎同时设为打开状态时,可以避免无法将打开状态的两个以上的塞部件中的一个塞部件之外的其它塞部件设为关闭状态的状况(死锁)。从而,能够实现将其它塞部件维持在关闭状态的锁定,所以能够防止液体的误注入,即能够防止向液体收容部的注入口注入错误的液体。
优选地,在上述液体收容系统中,若在切断所述液体喷射装置的电源时,所述检测部检测到所述关闭状态,则所述锁定控制部使所述锁定机构将所述塞部件锁成所述关闭状态,若在接通所述液体喷射装置的电源之后,所述检测部检测到所述关闭状态,则所述锁定控制部使所述锁定机构解除所述塞部件的锁定。
根据该构成,在切断了液体喷射装置的电源的状态下进行将塞部件维持在关闭状态的锁定,所以能够降低液体收容部的注入口的密封失误导致的液体蒸发或泄露的发生频率。另外,可以避免在切断了电源的状态下向液体收容部注入液体。可以确切地进行液体收容部的液体量的管理,例如在管理液体收容部的液体量的情况下,可以避免管理中的液体量和实际的液体量不一致的麻烦。
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提供一种液体收容系统,其特征在于,具备:上述的液体收容单元;以及通知部,基于所述第二检测部的检测结果,使输出部输出所述外罩的打开状态和关闭状态中的至少一者的信息,从而进行通知。
根据该构成,用户根据输出部输出的信息,可以识别外罩的打开状态和关闭状态中的至少一者。
优选地,在上述液体收容系统中,在所述第一检测部的检测结果为所述打开状态,且所述第二检测部的检测结果为所述关闭状态时,所述通知部使所述输出部输出请求关闭所述塞部件的信息,从而进行通知。
根据该构成,即使用外罩覆盖了塞部件,用户也可以根据从输出部输出的请求掌握到塞部件不是关闭状态,并可以打开外罩重新关闭塞部件。例如,可以降低因忘记关闭塞部件或者关闭了塞部件但是关闭方法不够完整导致的液体收容部的密封失误的发生频率。
优选地,在上述液体收容系统中,所述液体收容系统还具备:第二锁定机构,构成为能够实现将所述外罩维持在所述打开状态的锁定;以及锁定控制部,控制所述第二锁定机构,在所述第一检测部的检测结果为所述打开状态,且所述第二检测部的检测结果为所述打开状态时,所述锁定控制部使所述第二锁定机构将所述外罩锁成所述打开状态。
根据该构成,外罩在塞部件为打开状态的情况下被锁定,所以无法关闭外罩。因此,能够避免在塞部件不是关闭状态的情况下关闭外罩。例如,可以降低以非关闭状态搁置塞部件的频率。
优选地,在上述液体收容系统中,在所述第一检测部的检测结果为所述关闭状态,且所述第二检测部的检测结果为所述打开状态时,所述锁定控制部使所述第二锁定机构将所述外罩处于所述打开状态而不锁定。
根据该构成,即使外罩被锁成打开状态,将塞部件从打开状态改为关闭状态,则外罩的锁定被解除,可以关闭外罩。因此,可以在将塞部件设为打开状态后,先关闭塞部件再关闭外罩。
优选地,在上述液体收容系统中,所述液体收容系统还具备:第二锁定机构,构成为能够实现将所述外罩维持在所述关闭状态的锁定;以及锁定控制部,控制所述第二锁定机构,在所述第一检测部的检测结果为所述打开状态,且所述第二检测部的检测结果为所述关闭状态时,所述锁定控制部使所述第二锁定机构不锁所述外罩。
根据该构成,如果塞部件不是关闭状态,则即使关闭外罩也无法将其锁住,所以可以打开外罩将塞部件设为关闭状态。
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提供一种液体喷射装置,其特征在于,具备:上述的液体收容单元;以及液体喷射部,喷射从所述液体收容单元的所述液体收容部供给的液体。
根据该构成,液体喷射装置具备所述液体收容单元,所以可以得到与所述液体收容单元相同的效果。
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提供一种液体喷射装置,其特征在于,具备:上述的液体收容系统;以及液体喷射部,喷射从包含在所述液体收容系统中的所述液体收容单元的所述液体收容部供给的液体。
根据该构成,液体喷射装置具备所述液体收容系统,所以可以得到与所述液体收容系统相同的效果。
附图说明
图1是示出第一实施方式的具备液体喷射装置的多功能一体机和主机装置的立体图。
图2是示出打开图像读取装置以及外罩状态下的多功能一体机的立体图。
图3是示出塞部件处于关闭状态的液体收容单元的简要侧截面图。
图4是示出塞部件处于打开状态的液体收容单元的简要侧截面图。
图5是示出液体喷射装置的电构成的框图。
图6是示出塞部件处于关闭状态时的显示部的显示内容的示意图。
图7是示出塞部件处于打开状态时的显示部的显示内容的示意图。
图8是示出塞部件处于打开状态时的显示部的显示内容的示意图。
图9是示出以塞部件被搁置于打开状态时的显示部的显示内容的示意图。
图10是示出关闭塞部件时的显示部的显示内容的示意图。
图11是示出关闭塞部件时的显示部的显示内容的其它例子的示意图。
图12是示出对电源钮执行切断操作时的显示部的显示内容的示意图。
图13是示出与塞部件(盖子)的开关状态对应的通知处理的流程图。
图14是示出第二实施方式中的塞部件处于锁定解除状态的液体收容单元的简要侧截面图。
图15是示出塞部件处于锁定状态的液体收容单元的简要侧截面图。
图16是示出对电源钮执行导通操作时的显示部的显示内容的示意图。
图17是示出打开塞部件时的显示部的显示内容的示意图。
图18是示出打开多个塞部件时的显示部的显示内容的示意图。
图19是示出对电源钮执行切断操作时的显示部的显示内容的示意图。
图20是示出与塞部件(盖子)的锁定/锁定解除状态对应的通知处理的流程图。
图21是示出第三实施方式中的外罩处于关闭状态的液体收容单元的简要侧截面图。
图22是外罩处于打开状态的液体收容单元的简要侧截面图。
图23是示出外罩处于关闭状态时的显示部的显示内容的示意图。
图24是示出外罩处于打开状态时的显示部的显示内容的示意图。
图25是示出在打开塞部件的情况下关闭外罩时的显示部的显示内容的示意图。
图26是示出与外罩的开关状态对应的通知处理的流程图。
图27是示出第四实施方式中的具备将外罩维持在打开状态的锁定机构的液体收容单元和显示部的显示内容的示意图。
图28是示出第五实施方式中的具备将外罩维持在关闭状态的锁定机构的液体收容单元和显示部的显示内容的示意图。
图29是示出变形例中的具备将塞部件维持在打开状态的锁定机构的液体收容单元和显示部的显示内容的示意图。
图30是示出变更例中的液体收容单元的简要侧截面图。
图31是示出与图30不同的变更例的液体收容单元的简要侧截面图。
图32是示出与图31不同的变更例的液体收容单元的简要侧截面图。
图33是示出与图32不同的变更例的液体收容单元的简要侧截面图。
图34是示出与图33不同的变更例的液体收容单元的简要侧截面图。
附图标记说明
11:多功能一体机,12:液体喷射装置,14:外壳,21:液体喷射部,22:滑架,25:输送部,30:液体收容单元,32:外罩,33:壳体,40:液体收容部,41:收容部主体,42:筒部,43:注入口,50:塞部件(盖子),51:保持部件,52:塞子主体,55:检测部(第一检测部),57:第二检测部,60:控制部,61:通知部,62:计时部,63:管理部,64:锁定控制部,71:锁定机构(第一锁定机构),75:第二锁定机构,80:液体收容系统,M:介质,Ts:作为预定时间一例的设定时间。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参照附图说明包括液体喷射装置(例如,印刷装置)的多功能一体机。需要说明的是,本实施方式的液体喷射装置由将例如由墨水等构成的液体喷射到由纸张等构成的介质上从而进行印刷的喷墨式打印机构成。另外,以串行打印机为例说明液体喷射装置,该串行打印机的印刷方式是使液体喷射部在与介质的输送方向Y交叉的扫描方向X(下面,还称为宽度方向X)上移动而进行印刷。
如图1所示,多功能一体机11以可通信方式与主机装置100连接。用户操作输入装置103在设定画面上设定读取条件、印刷条件等,指示原稿的读取以及文件、图像等的印刷,其中,该设定画面通过启动由安装于主机装置100的主体101的软件构成的印刷驱动器而显示在其显示部102上。另外,显示部102显示需要从多功能一体机11通知给用户的各种信息。另外,在多功能一体机11中,不仅用户可以操作操作面板部15的操作部16来进行各种设定,还可以在显示部17显示需要通知给用户的必要信息。
接着,说明多功能一体机11的构成。多功能一体机11具备喷射液体的液体喷射装置12以及具有读取功能的图像读取装置13。液体喷射装置12具有长方体状的外壳14,图像读取装置13配置在该外壳14的上侧。
外壳14上设有操作面板部15。操作面板部15具有:包括例如电源操作部16a以及操作按钮16b等的操作部16;以及由液晶显示画面等构成的显示部17。在显示部17是触摸面板方式的情况下,可以触摸画面来进行输入操作的触摸式输入操作部也构成操作部16的一部分。需要说明的是,由显示部17、102中的至少一者来构成输出部的一例。例如,当液体喷射装置12与主机装置100未连接时,显示部17成为输出部的一例,如图1所示,当液体喷射装置12至少与主机装置100连接时,至少显示部102成为输出部的一例。需要说明的是,可以是当液体喷射装置12与主机装置100处于连接时仅由显示部17构成输出部的一例,或者是当液体喷射装置12与主机装置100处于连接时仅由显示部102构成输出部的一例。
另外,在外壳14中,在其前面下部以可通过以下端为中心转动来打开或关闭的方式设有前面外罩18,该前面外罩18的里侧设有介质收容盒19和排出所印刷的介质M的排出口20。从介质收容盒19供给的介质M在里侧位置翻转后沿预定的输送路径在输送方向Y上输送。
如图1所示,在外壳14内设有向在输送方向Y上输送的介质M喷射液体的液体喷射部21。在输送介质M的输送路径的中途,液体喷射部21朝向介质M喷射液体,从而进行例如印刷,印刷的介质M如图1中用双点划线所示那样从排出口20排出。被排出的介质M装载于在开始印刷之前从外壳14向成为输送方向Y上的下游侧的前方延伸的、未图示的滑动式堆放器(排出盘)上。在液体喷射装置12是串行打印机的本例子中,液体喷射部21具备在与输送方向Y交叉的扫描方向X上能够往返移动的滑架22。液体喷射部21在与介质M的输送路径相对的部分具有能够喷射液体的未图示的喷嘴。需要说明的是,在液体喷射装置12是行式打印机的例子中,液体喷射部21呈具有能够同时向与输送方向Y交叉的宽度方向X上的整个液体被喷射区域(印刷区域)喷射液体的长条形状,向以一定速度输送的介质M喷射液体,从而进行印刷。
如图1所示,液体喷射装置12具备向液体喷射部21供给液体的液体收容单元30。在本例子中,液体收容单元30配置在外壳14的宽度方向X的两端部中的一端部上。在外壳14的宽度方向X的两端部中的一(另一)端部配置有具有通信用连接部23a、23b的通信部23,液体收容单元30配置于在宽度方向X上与通信部23相反侧的一端部。在图1所示的例子中,液体收容单元30处于侧方被构成外壳14(装置外封装)的一部分的箱部31覆盖的状态,在其上侧设有覆盖箱部31的上部开口的外罩32。需要说明的是,在后面详细说明该液体收容单元30。
另外,图1示出的图像读取装置13具备:位于其上部的开闭自如的原稿盖13a;以及图像扫描仪(未图示),能够从被关闭状态的原稿盖13a覆盖的玻璃板(未图示)下方读取载置在由玻璃板构成的原稿台上的原稿图像。图像读取装置13能够相对于外壳14在图1示出的关闭位置和图2示出的打开位置之间进行打开或关闭。例如,在以解除介质堵塞目的等而对液体喷射装置12的内部进行维护等时,将图像读取装置13从关闭位置移动到打开位置,使外壳14内部成为暴露状态。另外,在向液体收容单元30内补充液体等时,打开外罩32进行补充,但是在本例子的液体喷射装置12中,处于关闭位置的图像读取装置13位于外罩32从打开位置与关闭位置之间的移动路径。因此,在将图像读取装置13配置在打开位置的状态下,将外罩32从图1示出的关闭位置移动到图2示出的打开位置。需要说明的是,在图2中,为了便于说明,在图像读取装置13配置在打开位置时,将配置在图1示出的待机位置上的液体喷射部21配置在其移动路径的中途位置。另外,也可以废除外罩32,是图像读取装置13的一部分覆盖液体收容单元30的上部开口的构成或者液体收容单元30的上部开口为开放状态的构成。
如图2所示,液体收容单元30的外罩32在从关闭位置移动到打开位置时,限制其向打开方向进一步移动,保持在从关闭位置起的预定的打开角度。液体收容单元30具备收容液体的液体收容部40。箱部31的内侧设有与液体喷射部21能够喷射的液体种类(例如,墨水的颜色种类)相同数量的液体收容部40。本例子的液体喷射部21能够喷射多种液体,所以液体收容单元30配置有多个液体收容部40,以便可提供多种液体。需要说明的是,多个液体收容部40的尺寸(容量)既可以相同也可以不同。
另外,液体收容单元30具备打开或关闭液体收容部40的注入口43(参照图5)的塞部件50。在本例子中,在配置在壳体33内的多个液体收容部40上分别单独设有塞部件50。用户对与想要注入液体的液体收容部40对应的塞部件50单独进行打开操作,从液体瓶(未图示)向液体收容部40注入液体。需要说明的是,液体收容单元30不限定于配置在图1、图2示出的外壳14的一部分的构成,也可以是安装在外壳14外壁(例如,侧壁部)上的构成、或者通过液体供给管与外壳14连接且相对于外壳14独立体的构成。总之,只要可从液体收容单元30通过液体供给路径向液体喷射部21供给液体,则液体收容单元30的配置位置既可以是外壳14的内部也可以是外部。
接着,参照图3、图4,说明液体收容单元的详细构成。图3示出了塞部件50处于关闭状态时的液体收容单元30,图4示出了塞部件50处于打开状态时的液体收容单元30。如图3所示,液体收容单元30具备用于配置液体收容部40的壳体33。在本例子中,壳体33内配置有多个(参照图2)液体收容部40。液体收容部40具有用于注入液体的注入口43。多个(参照图2)塞部件50以能够打开或关闭注入口43的方式设置在与多个液体收容部40中的每一个对应的位置上。在图3、图4示出的例子中,塞部件50以可以转动的方式得到覆盖壳体33的上端开口的一部分的支撑部33a的支撑。需要说明的是,在图1、图2示出的例子中,壳体33配置在箱部31的内侧。另外,在图3、图4中省略了外罩32。但是,也可以是没有外罩32的构成。
如图3、图4所示,多个液体收容部40在壳体33内沿宽度方向X(与该附图纸面交叉的方向)并列配置。多个塞部件50设置为分别对其各自对应的液体收容部40能够单独打开或关闭注入口43。如图3所示,塞部件50具备:以相对于壳体33移动自如的方式得到支撑的保持部件51;以及保持部件51保持的能够弹性变形的塞子主体52。在本例子中,保持部件51以相对于壳体33能够转动的方式得到支撑。保持部件51具有一个方向的长度较长的形状(例如,较长的矩形形状)。保持部件51的一端设有用户把持的把持部53。另外,壳体33具有上述支撑部33a,支撑部33a以从上方覆盖液体收容部40的在长度方向(图3中的左右方向)上与注入口43侧的相反的一侧部分的状态水平延伸,保持部件51的另一端部以能够以轴部54为中心转动的方式连结于支撑部33a。需要说明的是,塞部件50的转动范围因保持部件51与未图示的限制部接触而受到限制,并以图4示出的预定的打开角度保持在打开状态。
另外,如图4所示,液体收容部40具有收容部主体41以及从其上面几乎垂直突出的液体注入用的筒部42。另外,筒部42的前端开口形成为注入口43。塞子主体52在塞部件50处于图3示出的关闭位置的状态下与筒部42嵌合而密封注入口43。在图3、图4示出的例子中,是塞子主体52与筒部42外侧嵌合而密封注入口43的密封结构,但是还可以是塞子主体52与筒部42内侧嵌合的密封结构,或者是塞子主体52与注入口43抵接的密封结构。而且,还可以是筒部42从收容部主体41的前面(图3、图4中的左侧面)向斜上方突出的构成,并且筒部的位置、形状以及延伸方向可以适当地改变。另外,还可以是没有筒部42,而是在液体收容部40的一面形成开口的注入口43或凹陷的注入口43。
如图3、图4所示,本实施方式的液体收容单元30具备检测塞部件50的开关状态的检测部55。作为一例,检测部55设在液体收容部40上。例如,检测部55配置于液体收容部40上的与关闭状态的塞部件50的保持部件51相对的位置。检测部55由例如具有可动式(推动式)的检测元件56的接触式传感器构成。检测元件56在向突出方向施力的同时能够实现突出和退避的变位,检测元件56在突出状态时变成非检测状态,检测元件56被压后向其突出量变小的方向退避从而变成检测状态。
因此,当塞部件50处于图3示出的关闭状态(关闭位置)时,检测元件56被保持部件51推压而退避,由此检测部55检测到塞部件50的关闭状态。另外,塞部件50从图3示出的关闭位置朝向图4示出的打开位置向打开盖子的方向仅移位预定量,检测元件56突出,由此检测部55检测到塞部件50的打开状态。换言之,检测部55通过检测元件56的退避和突出来检测塞部件50的关闭状态和打开状态。需要说明的是,检测部55不限定于推动式传感器,还可以是限位开关、压力传感器、检测保持部件51的转动角度的角度传感器。另外,只要能够检测塞部件50的开关状态,检测部55不限定于接触式传感器,可以是例如光学式传感器、超声波传感器等非接触式传感器。另外,还可以在塞部件50上设置检测部55可以检测的被检测部。
液体收容部40的前面部的至少一部分形成为从外侧能够看到液体收容部40内的液面高度的透明部(未图示)。另外,壳体33的前面部设有图3、图4示出的窗口部33b。箱部31在与窗口部33b相对的部分具有透明部(未图示)。因此,用户能够从箱部31的外侧看到液体收容部40内的液面位置(液位)。另外,箱部31或者液体收容部40的前面设有表示液体量的上限位置和下限位置的标记(未图示),用户在从液体瓶(未图示)向液体收容部40注入液体时,注入液体直至液体收容部40内的液面达到例如上限位置。但是,当没有预备的(新的)液体瓶等时,有时还注入少于液体收容部40的上限位置的量的液体。因此,优选地,在液体收容单元30设置能够看到液体收容部40内的液位的刻度。这种情况下,用户通过比较液位和刻度,可以了解液体收容部40的液体量。需要说明的是,在图3以及图4等之外的一部分附图中,省略了壳体33的窗口部33b。
图3、图4示出的塞子主体52由能够弹性变形的材料构成。另外,保持部件51由刚性比塞子主体52更高的材料构成。在本例子中,塞子主体52由挠性部件构成,保持部件51由非挠性部件构成。作为挠性部件的材料可以例举橡胶或弹性体等。另外,作为非挠性部件的材料可以例举塑料或金属等。另外,壳体33以及液体收容部40由非挠性部件构成,其各自的材料既可以相同也可以不同。
接着,参照图5说明液体喷射装置12的电构成。
液体喷射装置12具备掌管其控制的控制部60。电源操作部16a、操作按钮16b以及第一检测部55(下面,简称为“检测部55”)经由未图示的输入接口连接于控制部60。另外,显示部17、102、液体喷射部21以及输送部25经由未图示的输入接口连接于控制部60。显示部17、102具有按照指示显示(输出)与显示的指示同时接收到的信息的功能。需要说明的是,在图5中,还一并示出了在后述的其它实施方式中利用的构成元素,检测外罩32的开关状态的第二检测部57、锁住塞部件50的第一锁定机构71以及锁住外罩32的第二锁定机构75连接于控制部60。
其中,控制部60通过外壳14内的配线与显示部17电连接。另外,控制部60与主机装置100的显示部102通过外壳14内的未图示的通信接口、通信电缆或者无线通信线路等且经由主体101连接。控制部60进行通知处理,向显示部17和主机装置100中至少一者发送数据的同时发送请求显示基于该数据的信息的信号,使显示部17、102显示基于数据的信息,从而进行通知。主机装置100可以例举个人计算机(PC)、智能手机、手机、便携式信息终端(PDA(Personal Digital Assistants))、平板PC等。
控制部60内置有例如具有CPU以及存储器的计算机(未图示),通过CPU执行存储在存储器中的程序,从而进行各种控制。控制部60具备通知部61、计时部62、管理部63以及锁定控制部64,其作为CPU执行程序而构筑的功能部的一部分。
通知部61具有使作为输出部的一例的显示部17、102显示(输出)信息,从而通过在显示部17、102显示该信息来实现通知的功能。
计时部62具有计测时间的功能。本例子的计时部62基于检测部55检测到塞部件50的打开状态的检测结果,计测塞部件50被搁置于打开状态的时间。
管理部63管理各液体收容部40的液体量。用户在结束向液体收容部40注入液体时,通过操作部16或者输入装置103的操作,向液体喷射装置12输入与液体收容部40内的液面位置(液位)相关的信息。管理部63基于输入的与液位相关的信息,获得液体注入后的液体收容部40的当前液体量。另外,管理部63计测液体喷射部21在液体喷射动作(印刷动作)以及清洁动作中消耗的液体的消耗量,并针对每个液体收容部40,从上次的液体量减去本次的消耗量,从而管理每个液体收容部40的当前(本次)的液体量。
控制部60控制液体喷射部21,使其进行朝向由输送部25输送的介质M喷射液体的液体喷射动作(例如,印刷动作)以及喷射与印刷无关的液体的空喷射(也称为“冲洗”)。另外,控制部60控制未图示的维护装置,使其进行强制性从液体喷射部21的喷嘴排出液体的清洁动作。当液体喷射装置12是串行打印机时,具备作为使滑架22在扫描方向X上移动的驱动源的滑架马达(未图示),控制部60通过液体喷射部21的液体喷射控制和滑架马达的驱动控制,使滑架22的扫描中的液体喷射部21进行喷射液体的液体喷射动作。需要说明的是,当液体喷射装置12是行式打印机时,控制部60进行行式液体喷射部21的液体喷射控制。
另外,控制部60控制输送部25,在从介质收容盒19一张张供给介质的同时,使输送部25沿预定的输送路径输送该供给的介质M。输送部25具备例如辊方式或者带方式的输送机构以及作为其驱动源的未图示的输送马达。控制部60通过控制输送马达来进行介质M的输送控制。需要说明的是,在本实施方式中,由包括检测部55的液体收容单元30(参照图3、图4)和控制部60(尤其是,通知部61以及计时部62等)构成液体收容系统80。
接着,说明包括液体收容单元30的液体收容系统80以及液体喷射装置12的作用。
控制部60执行例如以图13中流程图示出的程序,从而进行与液体收容单元30相关的处理。用户操作电源操作部16a后,多功能一体机11(换言之,液体喷射装置12)的电源导通。控制部60内的计算机(CPU)执行作为一例在图13示出的程序。下面,一边参照图6~图12一边按照图13来说明控制部60进行的处理。需要说明的是,在显示部17、102显示的通知信息中,指代塞部件50而显示为“盖子”,因此在下面的说明中,有时将塞部件50称为“盖子”。在后述的其它实施方式中也相同。
液体喷射装置12在例如从主机装置100接收到印刷数据或者基于操作按钮16b的操作接收到印刷指示后,从介质收容盒19一张张输送介质M,同时沿输送方向Y输送该供给的介质M,液体喷射部21向该输送中的介质M喷射液体。另外,在液体喷射装置12中,在印刷间隔等预定的时期,进行从液体喷射部21的喷嘴喷射液体或者强制性排出液体的清洁。控制部60的管理部63针对每个液体收容部40,从上次的液体量减去本次的消耗量,从而管理当前的液体量。当存在液体量低于下限(例如,近端)的液体收容部40时,在显示部17、102显示该内容,从而向用户通知要求注入液体。用户根据显示部17的显示内容,进行向指定的液体收容部40注入液体的液体注入作业。这时,用户首先打开图像读取装置13,接着进行外罩32的开关操作以及塞部件50的开关操作。下面,详细说明控制部60按照图13进行的处理。
控制部60在基于检测部55的检测结果检测到塞部件50(盖子)的关闭状态时(步骤S11中肯定判断),通知部61使显示部17、102显示表示盖子关闭状态的信息,从而进行通知(步骤S12)。例如,如图6所示,在检测部55检测到塞部件50的关闭状态时,通知部61使显示部17、102显示表示塞部件50处于关闭状态的信息。如图6所示,显示部17、102显示例如“盖子已关闭”。
控制部60在基于检测部55的检测结果检测到塞部件50(盖子)的打开状态时,换言之,检测部55的检测结果从关闭状态变为打开状态时(步骤S13中肯定判断),通知部61使显示部17、102显示表示盖子打开状态的信息,从而进行通知(步骤S14)。例如,如图7所示,检测部55检测到塞部件50的打开状态时,通知部61使显示部17、102显示表示塞部件50为打开状态的信息。如图7所示,显示部17、102显示例如“盖子已打开”。需要说明的是,在检测部55检测到塞部件50的打开状态时,控制部60使计时部62开始计时(步骤S15)。其结果,计时部62计测塞部件50被搁置于打开状态的时间。
在将图7示出的表示盖子打开状态的信息显示一定时间后,接着,通知部61使显示部17、102显示与应向液体收容部40注入的液体相关的信息,从而进行通知(步骤S16)。如图8所示,在检测部55的检测结果从关闭状态变为打开状态时,通知部61使显示部17、102显示与应注入的液体相关的信息。如图8所示,显示部17、102显示例如“请注入型号为XXX的YYY颜色。”。在这里,与液体相关的信息并不限定于表示型号和颜色中的至少一者的文本,当输出部是如本例子的显示部17、102时,还可以是颜色本身,例如显示呈现与该液体相同颜色的标记等。需要说明的是,在液体不是墨水的例子中,与液体相关的信息也可以是能够指定液体种类的信息,例如型号和液体种类名称中的至少一者。
之后,控制部60判断检测部55是否检测到关闭状态、换言之检测部55的检测结果是否从打开状态变为关闭状态(步骤S17)。如果检测部55没有检测到关闭状态(S17中否定判断),则判断是否经过了设定时间Ts(预定时间的一例)(步骤S18)。换言之,判断检测部55检测到的打开状态的持续时间是否经过了设定时间Ts。若计时部62的计时时间经过了设定时间Ts(S18中肯定判断),则使显示部17、102显示请求关闭盖子的信息,从而进行通知(步骤S19)。如图9所示,当塞部件50以打开状态经过了设定时间Ts时,通知部61使显示部17、102显示请求关闭盖子的信息。如图9所示,显示部17、102显示例如“盖子已打开。请关闭。”。看见该消息的用户进行关闭操作,将塞部件50从打开状态改为关闭状态。
在检测部55检测到关闭状态时,换言之检测部55的检测结果从打开状态变为关闭状态时(S17中肯定判断),通知部61使显示部17、102显示请求输入液位的信息,从而进行通知。如图10所示,当塞部件50从打开状态变为关闭状态时,显示部17、102显示请求输入注入液体后的液面位置(液位)的输入液位请求信息。如图10所示,显示部17、102显示例如“当注入了液体时请输入当前的液位。”。在结束液体注入后将塞部件50从打开状态移动到关闭状态,之后在显示部17、102看到该消息的用户通过刻度确认液体收容部40内的液位,操作操作部16或者输入装置103,对液体喷射装置12输入液位。管理部63将液体收容部40的液体量更新为基于所输入的液位的信息的液体量。需要说明的是,还可以构成为通过操作部16或者输入装置103的输入操作,可以选择在例如1~60分钟的范围内的用户期望的值对设定时间Ts进行设定。
其中,在液体喷射装置12是建议将液体注入到液体收容部40的上限位置为止的构成的情况下,在检测部55的检测结果从打开状态变为关闭状态时(S17中肯定判断),作为对用户的液位输入请求,通知部61使显示部17、102显示请求液位重置操作的信息,从而进行通知。这种情况下,如图11所示,作为输入液位请求,通知部61使显示部17、102显示注入的液体颜色的选择和液位重置请求的信息。如图11所示,显示部17、102显示例如“请选择注入的液体的颜色,并重置液位。”。看到该消息的用户操作操作部16或者输入装置103,进行向液体喷射装置12输入液体颜色信息的输入操作和液位重置操作。管理部63将与输入的液体颜色对应的液体收容部40的当前的液体量更新为填满时的液体量。
另外,控制部60判断在液体喷射装置12的工作期间是否有操作电源操作部16a进行的电源切断操作(步骤S21)。如果有电源切断操作(S21中肯定判断),则判断是否检测到塞部件50(盖子)的关闭状态(步骤S22)。只要存在一个未检测到塞部件50的关闭状态的检测部55(S22中否定判断),则通知部61使显示部17、102显示请求关闭所有塞部件50的信息,从而进行通知。如图12所示,只要存在一个未检测到塞部件50的关闭状态的检测部55,则通知部61使显示部17、102显示请求关闭所有塞部件50的信息,从而进行通知。如图12所示,显示部17、102显示例如“请在切断主体的电源之前关闭所有盖子。”。看到消息的用户确认打开状态的塞部件50,并将打开状态的塞部件50关闭。在检测到所有塞部件50的关闭状态后(S22中肯定判断),控制部60进入电源切断处理,切断多功能一体机11的电源。当多功能一体机11处于电源切断状态时,塞部件50全部处于关闭状态。
例如,在多功能一体机11的电源切断状态,只要有一个忘记关闭或者没有关闭严实的密封失误的塞部件50,则存在液体从液体收容部40的注入口43蒸发或者在移动多功能一体机11时液体从注入口43泄漏的担忧。但是,根据本实施方式的多功能一体机11,在电源切断状态下,所有的塞部件50处于关闭状态是相对确切的事宜,所以能够降低液体从液体收容部40蒸发或泄露的发生频率。因此,能够抑制液体收容部40内的液体变稠等劣化或由泄漏的液体而造成的污染。例如,通过抑制了液体变稠等劣化,液体喷射部21可以进行良好的液体喷射动作,能够实现高质量的印刷。需要说明的是,图13示出的处理包含多个通知处理(例如,图6~图12),但是,可以仅实施其中的一个或多个通知处理。
根据上述实施方式,能够实现以下效果。
(1)液体收容单元30具备:液体收容部40,收容液体;注入口43,用于向液体收容部40注入液体;塞部件50,用于打开或关闭注入口43;以及检测部55,检测塞部件50的开关状态。因此,检测部55与塞部件50的开关动作联动,从而检测其开关状态,所以可以降低以开盖状态搁置液体收容部的注入口或者没有严实地关闭盖子等注入口密封失误的发生频率。例如,可以防止注入口43的密封失误导致的液体从液体收容部40的蒸发或泄露。
(2)在液体收容单元30中,检测部55设在液体收容部40以及塞部件50中至少一者上,并根据塞部件50的位置检测开关状态。因此,在没有设置专门用于安装检测部55的单独部件的情况下,可以将检测部55安装成可检测塞部件50的开关状态。
(3)液体收容单元30还具备用于配置液体收容部40的壳体33。检测部55设于液体收容部40、壳体33以及塞部件50中的至少一者,并根据塞部件50的位置检测开关状态。因此,通过将液体收容部40配置在壳体33内,易于实现塞部件50与液体收容部40的注入口43的定位。而且,在没有设置专门用于安装检测部55的单独部件的情况下,可以将检测部55安装成可检测塞部件50的开关状态。
(4)液体收容系统80具备液体收容单元30以及通知部61,通知部61基于检测部55的检测结果使作为输出部的一例的显示部17、102输出塞部件50的打开状态和关闭状态中的至少一者的信息,从而进行通知。因此,用户根据显示部17、102的显示结果,可以识别塞部件50的打开状态和关闭状态中的至少一者。例如,用户即使没有直接观察注入口43与塞部件50的连接状态,也可以掌握塞部件50的开关状态。另外,能够降低例如忘记关闭塞部件50的发生频率。
(5)在液体收容系统80中,在检测部55的检测结果从关闭状态变为打开状态时,通知部61使显示部17、102显示与应向液体收容部40注入的液体相关的信息。因此,能够防止液体的误注入,即能够防止将塞部件50设为打开状态后向打开的注入口43注入错误的液体。
(6)在液体收容系统80中,在检测部55的检测结果从打开状态变为关闭状态时,通知部61使显示部17、102显示请求输入注入液体后的液面位置的信息。因此,即使不设置检测液面位置的液面传感器等检测装置,也能够确切地管理液体收容部40内的液体量。
(7)在液体收容系统80中,在检测部55检测到的打开状态经过了预定时间时,通知部61使显示部17、102显示请求关闭塞部件50的信息。因此,在塞部件50被搁置在打开状态的时间经过了设定时间Ts时,用户可以根据显示在显示部17、102的关闭塞部件50的请求,对塞部件50进行关闭操作,所以能够进一步降低液体蒸发或泄露的发生频率。
(8)在液体收容系统80中,在切断液体喷射装置12的电源时,若检测部55检测到打开状态,则通知部61使显示部17、102显示请求关闭塞部件50的信息。因此,即使在切断了液体喷射装置12的电源的状态下,也能够降低液体收容部40内的液体蒸发或泄露的发生频率。
(9)液体喷射装置12具备液体收容单元30以及喷射从液体收容单元30的液体收容部40供给的液体的液体喷射部21。因此,液体喷射装置12可以得到与液体收容单元30所具备的效果相同的效果。
(10)液体喷射装置12具备液体收容系统80以及喷射从包含在液体收容系统80中的液体收容单元30的液体收容部40供给的液体的液体喷射部21。因此,液体喷射装置12可以得到与液体收容系统80所具备的效果相同的效果。
第二实施方式
接着,参照图14~图20说明第二实施方式。
如图14、图15所示,第二实施方式与第一实施方式的区别在于,第二实施方式的液体收容单元30具备维持塞部件50的开关状态的第一锁定机构71,并添加了显示部17、102显示的与第一锁定机构71相关的通知信息。第二实施方式的其它构成与第一实施方式相同,所以下面以与第一实施方式不同的构成为中心进行说明。
如图14所示,与第一实施方式相同地,本实施方式的液体收容单元30具备:壳体33;配置在壳体33内的多个液体收容部40;针对每个液体收容部40单独设置的塞部件50;以及检测塞部件50的开关状态的检测部55。需要说明的是,在保持部件51的一端也可以设置与图3相同的把持部53。
如图14、图15所示,液体收容单元30具备能够实现将塞部件50维持在关闭状态的锁定的第一锁定机构71(下面,简称为“锁定机构71”)。本例子的锁定机构71具备以与处于关闭位置的塞部件50可以卡合的方式设在壳体33上的锁定部件72、以及作为驱动锁定部件72的驱动源的一例的电动马达73。锁定部件72可以在图14示出的非锁定位置和图15示出的锁定位置之间移动,在非锁定位置,锁定部件72与关闭状态的塞部件50的保持部件51没有卡合,从而允许用户打开或关闭塞部件50,在锁定位置,锁定部件72与保持部件51卡合,从而将塞部件50维持在关闭状态。锁定部件72以能够以轴部74为中心转动的方式设于壳体33上的位于注入口43附近的部分,并在图14示出的非锁定位置和图15示出的锁定位置之间转动。需要说明的是,锁定部件72还可以以在非锁定位置与锁定位置之间滑动的滑动方式来代替转动方式。另外,驱动源也不限定于电动马达73,还可以是螺线管或气缸等。而且,还可以将液体喷射装置12在液体喷射处理(例如,印刷)等其它用途时所使用的驱动源挪用为电动马达73等的驱动源。
锁定机构71被图5示出的锁定控制部64驱动控制。具体地,图5示出的锁定控制部64通过驱动控制电动马达73,使锁定部件72在非锁定位置和锁定位置之间移动。从而,锁定控制部64控制由锁定机构71对塞部件50的锁定和锁定解除。需要说明的是,在本实施方式中,对应于多个塞部件50,设有多个锁定机构71。
接着,说明液体收容系统80以及液体喷射装置12的作用。
用户操作电源操作部16a而接通多功能一体机11的电源时,控制部60内的计算机(CPU)执行图13以及图20示出的各程序。需要说明的是,控制部60执行图13示出的程序来进行的处理与所述第一实施方式相同,所以省略其说明,下面,以图20示出的处理为中心进行说明。
在接通液体喷射装置12的电源时,控制部60解除所有塞部件50(盖子)的锁定(步骤S31)。接着,通知部61使显示部17、102显示表示解除盖子锁定的信息,从而进行通知(步骤S32)。例如,如图16所示,在解除了所有(但是,该图中仅示出一个)塞部件50的锁定时,通知部61使显示部17、102显示表示解除了所有塞部件50的锁定的信息。如图16所示,显示部17、102显示例如“解除了所有盖子的锁定。”。
控制部60在基于检测部55的检测结果检测到塞部件50(盖子)的打开状态(步骤S33中肯定判断)时,锁住检测到打开状态的塞部件50之外的其它塞部件50(盖子)(步骤S34)。接着,控制部60基于检测部55的检测结果判断打开状态的塞部件50(盖子)是否为一个(步骤S35)。如果打开状态的塞部件50(盖子)是一个(S35中肯定判断),则通知部61使显示部17、102显示表示锁住了其它塞部件50(盖子)的信息,从而进行通知(步骤S38)。如图17所示,当用户进行了一个塞部件50打开操作时,其它塞部件50被锁住(S34),所以显示部17、102显示表示锁住了其它塞部件50(盖子)的信息。如图17所示,显示部17、102显示例如“除了YYY颜色之外的盖子已被锁住。”。其中,“YYY颜色”是指收容在在图17中塞部件50处于打开状态的液体收容部40中的液体的颜色。这样,收容YYY颜色的液体的液体收容部40之外的其它液体收容部40的塞部件50被锁成关闭状态,所以可以避免用户将YYY颜色的液体注入到错误的液体收容部40中的液体误注入。
另一方面,如果打开状态的塞部件50不是一个,换言之若两个以上的塞部件50处于打开状态(S35中否定判断),则解除所有塞部件50(盖子)的锁定(步骤S36)。例如,如图18所示,当两个以上的塞部件50处于打开状态时,通过将所有的锁定部件72移动到非锁定位置,从而解除所有塞部件50的锁定。例如,当与在图18中上数第二个的打开状态的塞部件50对应的锁定部件72位于实线表示的锁定位置时,无法将该塞部件50移动到关闭状态的位置。因此,将与其它塞部件50对应的所有锁定部件72移动到该图中双点划线表示的非锁定位置,从而暂且解除所有塞部件50的锁定。之后,通知部61使显示部17、102显示表示多个盖子处于打开状态的信息和表示解除盖子锁定的信息,从而进行通知(步骤S37)。如图18所示,显示部17、102显示例如“打开了多个盖子,所以解除了所有锁定。”。
看到图18示出的消息的用户,对除了与液体注入对象的液体收容部40对应的一个塞部件50之外的其它处于打开状态的塞部件50进行关闭操作。在进行该通知之后,控制部60判断打开状态的塞部件50是否为一个(S35),如果打开状态的塞部件50是一个(S35中肯定判断),则通知部61使显示部17、102显示表示锁住了其它塞部件50(盖子)的信息,从而进行通知(步骤S38)。如图17所示,显示部17、102显示例如“锁住了除了YYY颜色之外的盖子。”。
另外,控制部60判断液体喷射装置12的工作期间是否检测到电源切断操作(步骤S39)。在未检测到塞部件50(盖子)的打开状态时(S33中否定判断)以及进行了步骤S38的通知处理时等预定的时机反复进行该判断。如果没有电源切断操作(S39中否定判断),则进入步骤S33,步骤S33~S39的处理反复进行直到检测到电源切断操作为止(S39中肯定判断)。当有电源切断操作时,控制部60锁住所有塞部件50(盖子)(步骤S40)。之后,通知部61使显示部17、102显示表示锁住盖子的信息,从而进行通知。
例如,如图19所示,当用户操作电源操作部16a进行将电源从ON变成OFF的电源切断操作时,控制部60将锁定部件72从该图中双点划线表示的非锁定位置移动到该图中实线表示的锁定位置。之后,通知部61使显示部17、102显示表示锁住盖子的信息。如图19所示,显示部17、102显示例如“锁住了所有盖子。”。因此,在液体喷射装置12处于电源切断状态时,用户等对塞部件50无法进行打开操作。例如,在液体喷射装置12处于电源切断状态时,能够避免用户等向液体收容部40注入液体,并防止管理部63针对每个液体收容部40管理的液体量与实际的液体量不一致的麻烦。
另外,控制部60执行图13示出的程序,从而根据检测部55的检测结果等在显示部17、102显示图6~图12示出的各种消息。图13包括多个通知处理(例如,图6~图12),但是,可以仅实施其中的一个或多个中的一部分通知处理,而且,还可以删除图13的处理仅进行图20的处理。另外,图20包括多个通知处理(例如,图16~图19),但是,可以仅实施其中的一个或多个中的一部分通知处理。
根据该第二实施方式,除了可以得到与所述第一实施方式中的所述(1)~(10)效果相同的效果之外,还可以得到以下效果。
(11)液体收容系统80具备用于将塞部件50维持在打开状态和关闭状态中的至少关闭状态的锁定机构71以及控制锁定机构71的锁定控制部64。因此,通过锁定机构71能够将塞部件50维持在至少关闭状态,所以能够进一步降低液体收容部40内的液体蒸发或泄露的发生频率。
(12)液体收容系统80设有多个液体收容部40以及塞部件50。锁定机构71构成为能够实现将塞部件50维持在关闭状态的锁定,且对应于多个塞部件50,设有多个锁定机构71。在多个塞部件50中的一个塞部件50为打开状态时,锁定控制部64使锁定机构71将其它塞部件50锁成关闭状态。因此,能够防止液体的误注入,即能够防止向液体收容部40的注入口43注入错误的液体。
(13)在液体收容系统80中,在多个塞部件50中的两个以上的塞部件50为打开状态时,锁定控制部64至少将与处于打开状态的两个以上的塞部件50对应的锁定机构71设为锁定解除状态。通知部61使显示部17、102显示请求将打开状态的塞部件50中的至少不注入液体的塞部件50设为关闭状态的信息,从而进行通知。因此,在需要将一个塞部件50设为打开状态的情况下将两个以上的塞部件50几乎同时设为打开状态时,可以避免无法将打开状态的两个以上的塞部件50中的一个塞部件50之外的其它塞部件50设为关闭状态的情形(死锁)。从而,能够将其它塞部件50锁成关闭状态,所以能够防止液体的误注入,即能够防止向液体收容部40的注入口43注入错误的液体。另外,能够避免无法将其它塞部件50设为关闭状态的死锁带来的、液体从与其它塞部件50对应的液体收容部40蒸发或泄露。
(14)在液体收容系统80中,在切断液体喷射装置12的电源时,若检测部55检测到关闭状态,则锁定控制部64使锁定机构71将塞部件50锁成关闭状态。另外,在接通液体喷射装置12的电源后,若检测部55检测到关闭状态,则锁定控制部64使锁定机构71解除塞部件50的锁定。因此,在切断了电源的状态下塞部件50处于关闭状态,所以能够降低液体收容部40的注入口43的密封失误导致的液体蒸发或泄露的发生频率。另外,能够防止在切断了电源的状态下,用户等向液体收容部40注入液体。例如,可以避免管理部63管理的液体量与实际的液体量不一致的麻烦等、能够确切地进行液体收容部40的液体量的管理。
第三实施方式
接着,参照图21~图26说明第三实施方式。
如图21所示,第三实施方式与第一实施方式的区别在于,第三实施方式的液体收容单元还可以检测外罩32的开关状态,并添加了根据外罩32的开关状态的检测结果在显示部17、102显示的通知信息。第三实施方式的其它构成与第一实施方式相同,所以下面以与第一实施方式不同的构成为中心进行说明。
如图21、图22所示,液体收容单元30具备覆盖塞部件50的上述外罩32。外罩32以可以在关闭位置和打开位置之间移动的方式连结于壳体33,在关闭位置,外罩32覆盖液体收容部40以及塞部件50,在打开位置,外罩32使密封液体收容部40的注入口43的塞部件50露出以便能够进行开关操作。在图21、图22的例子中,外罩32以通过铰链35能够转动的方式连结于壳体33。如图22所示,外罩32在打开时与外壳14的未图示的限制部接触,从而从关闭位置可以打开到例如90~150度范围内的预定的打开角度的打开位置。
如图21、图22所示,液体收容单元30具备检测外罩32的开关状态的第二检测部57(下面,简称为“检测部57”)。外罩32具备被检测部36,在外罩32处于图21示出的关闭状态时,被检测部36被检测部57检测。检测部57可以设于壳体33或者液体收容部40。在本例子中,检测部57设于壳体33。例如,检测部57配置在壳体33的支撑部33a中的外罩32处于关闭状态时与被检测部36相对的位置处。与第一实施方式以及第二实施方式相同地,检测部55是接触式传感器,具有可动式(推动式)的检测元件58。检测元件58向突出方向施力同时能够实现突出和退避的变位。在检测元件58突出的状态下,检测部57变为非检测状态,在检测元件58被被检测部36推压而向其突出量变小的方向退避时,检测部57变为检测状态。
因此,外罩32处于图21示出的关闭状态时,检测元件58被被检测部36推压而退避,检测部57检测到外罩32的关闭状态。另外,外罩32从图21示出的关闭位置朝图22示出的打开位置沿打开方向仅移动预定量,检测元件58突出,从而检测部57检测到外罩32的打开状态。换言之,检测部57通过检测元件58的退避和突出来检测外罩32的关闭状态和打开状态。当外罩32位于图22示出的打开位置时,检测部57检测到外罩32的打开状态。需要说明的是,检测部57不限定于推动式的推压式传感器,还可以是限位开关、压力传感器、检测外罩32的转动角度的角度传感器。另外,只要能够检测外罩32的开关状态,检测部57还可以是例如光学式传感器、超声波传感器等非接触式传感器。
虽然在图21、图22中省略,但是,该第三实施方式的液体收容单元30具备与所述第二实施方式相同的锁定机构71,能够实现将单独打开或关闭液体收容部40的注入口43的塞部件50单独维持在关闭状态的锁定。需要说明的是,液体收容单元30还可以设为不具备锁定机构71。
接着,说明液体收容系统80以及液体喷射装置12的作用。
除了第一实施方式中的图13示出的程序以及第二实施方式中的图20示出的程序之外,控制部60还执行图26的流程图中示出的程序,从而进行与液体收容单元30相关的处理。当用户操作电源操作部16a导通多功能一体机11(液体喷射装置12)的电源时,控制部60内的计算机(CPU)执行图13、图20以及图26示出的各程序。需要说明的是,控制部60执行图13、图20示出的各程序来进行的处理与上述各实施方式相同,所以省略其说明,下面,说明执行图26示出的程序来进行的处理。
如图23所示,当接通多功能一体机11的电源时,处于第一检测部55检测到塞部件50的关闭状态、且第二检测部57检测到外罩32的关闭状态的状态。首先,控制部60基于第二检测部57的检测结果判断外罩32是否在关闭状态(步骤S51)。如果外罩32是关闭状态(S51中肯定判断),控制部60基于第一检测部55的检测结果判断塞部件50是否为打开状态(步骤S52)。例如,如图23所示,如果第二检测部57检测到外罩32的关闭状态(S51中肯定判断),且第一检测部55检测到塞部件50的关闭状态(S52中否定判断),则通知部61使显示部17、102显示表示外罩关闭状态的信息,从而进行通知(步骤S53)。例如,如图23所示,显示部17、102显示“外罩已关闭。”。之后,用户向液体收容部40注入液体时,如图24所示,打开外罩32。
控制部60基于第二检测部57的检测结果判断出外罩32不在关闭状态、换言之外罩32为打开状态时(S51中否定判断),通知部61使显示部17、102显示表示外罩打开状态的信息,从而进行通知(步骤S54)。例如,如图24所示,若第二检测部57检测到外罩32的打开状态,则使显示部17、102显示例如“已打开外罩。”。
接着,用户打开与液体注入对象的液体收容部40对应的塞部件50,向液体收容部40注入液体。之后,用户在结束向液体收容部40的液体注入后,先关闭塞部件50再关闭外罩32。在控制部60基于第二检测部57的检测结果检测到外罩32的关闭状态,且基于第一检测部55的检测结果检测到塞部件50(盖子)的关闭状态时(S52中否定判断),如图23所示,通知部61使显示部17、102显示表示外罩关闭状态的信息,从而进行通知(S53)。
另一方面,当用户在忘记关闭塞部件50或者没有将塞部件50关闭严实的情况下关闭了外罩32时,第二检测部57检测到外罩32的关闭状态(S51中肯定判断),且第一检测部55检测到塞部件50(盖子)的打开状态(S52中肯定判断)。这种情况下,通知部61使显示部17、102显示表示请求关闭盖子的信息,从而进行通知(步骤S55)。例如,如图25所示,当在打开塞部件50的状态下关闭了外罩32时,显示部17、102显示例如“盖子已打开。请打开外罩进行确认。”。看到该消息的用户打开外罩32确认塞部件50是否被关闭,当塞部件50被打开或者没有关闭严实时,关闭塞部件50,之后关闭外罩32。因此,如图23所示,在塞部件50已被严实地关闭的关闭状态下关闭外罩32,从而显示部17、102显示表示外罩关闭状态的信息(S53)。其中,表示请求关闭盖子的信息是指请求关闭塞部件的信息,可以如图25示出的例子那样是“请打开外罩确认。”或者“塞部件已打开。”等间接性地请求关闭塞部件50的信息,还可以是“请打开外罩关闭塞部件。”或“请关闭塞部件。”等直接请求关闭塞部件50的信息。需要说明的是,还可以仅根据基于第二检测部57的检测结果的外罩32为关闭状态的事宜,通知部61使显示部17、102显示表示外罩关闭状态的信息。另外,图26中的多个通知处理仅实施其中的至少一个即可,还可以例如实施多个通知处理部中的任意一个或者多个中的一部分。
另外,在液体喷射装置12的工作期间,控制部60执行图13示出的程序,从而根据检测部55的检测结果等,使显示部17、102显示图6~图12示出的各种消息。图13包括多个通知处理(例如,图6~图12),但是可以仅实施其中的一个或者多个中的一部分通知处理,而且,还可以删除图13的处理。另外,控制部60执行图20示出的程序,从而根据检测部55的检测结果等控制锁定机构71,从而切换塞部件50的锁定和锁定解除,同时使显示部17、102显示图16~图19示出的各种消息。图20包括多个通知处理(例如,图16~图19),但是可以仅实施其中的一个或者多个的一部分通知处理,而且还可以删除图20的处理。需要说明的是,当删除图13处理时,还可以删除锁定机构71。
根据该第三实施方式,除了可以得到与所述第一实施方式中的所述(1)~(10)效果以及第二实施方式中的所述(11)~(14)效果相同的效果之外,还可以得到以下效果。
(15)液体收容单元30具备:外罩32,用于覆盖塞部件50;以及第二检测部57,当将所述检测部作为第一检测部55时,第二检测部57检测外罩32的开关状态。因此,通过第一检测部55和第二检测部57,可以检测出在塞部件50不是关闭状态的情况下关闭外罩32。例如,如果基于该检测结果使显示部17、102显示请求关闭塞部件50的信息,则即使在塞部件50不在关闭状态的情况下关闭了外罩32,也可以避免塞部件50被搁置在打开状态的情形。
(16)在液体收容单元30中,第二检测部57设于液体收容部40或者外罩32,并根据外罩32的位置检测外罩32的开关状态。因此,在没有设置专门用于安装第二检测部57的单独部件的情况下,能够将第二检测部57安装成可检测外罩32的开关状态。
(17)液体收容单元30具备壳体33,壳体33用于配置液体收容部40。第二检测部57设于液体收容部40、外罩32以及壳体33中的任意一者,并根据外罩32的位置检测所述开关状态。因此,通过将液体收容部40配置在壳体33内,从而容易进行塞部件50和液体收容部40的注入口43的定位。而且,在没有设置专门用于安装第二检测部57的单独部件的情况下,能够将第二检测部57安装成可检测外罩32的开关状态。
(18)液体收容系统80具备液体收容单元30;输出(例如,显示)所接收到的信息的输出部的一例的显示部17、102;以及基于第二检测部57的检测结果使显示部17、102显示外罩32的打开状态和关闭状态中的至少一者的信息从而进行通知的通知部61。因此,用户根据显示部17、102显示的信息可以识别外罩32的打开状态和关闭状态中的至少一者。
(19)在液体收容系统80中,当第一检测部55的检测结果为打开状态,且第二检测部57的检测结果为关闭状态时,通知部61使显示部17、102显示请求关闭塞部件50的信息,从而进行通知。因此,即使用外罩32覆盖了塞部件50,用户也可以根据显示部17、102显示的通知内容(请求)掌握到塞部件50不是关闭状态,并打开外罩32重新关闭塞部件50。例如,可以降低忘记关闭塞部件50或关闭方法不够完整导致的密封失误的发生频率。
第四实施方式
接着,参照图27说明第四实施方式。
如图27所示,第四实施方式与第三实施方式的区别在于,第四实施方式的液体收容单元30能够实现维持外罩32的开关状态的锁定。下面,参照图27,以与第一实施方式以及第三实施方式的区别点为中心说明包括液体收容单元30的液体收容系统80,其中,液体收容单元30具备能够实现将外罩32维持在打开状态的锁定的第二锁定机构75。
图27示出的第二锁定机构75(下面,简称为“锁定机构75”)具备:锁定部件76,设于与打开状态的外罩32可以卡合的位置;以及电动马达77,作为驱动锁定部件76的驱动源的一例。锁定部件76可以在图27中双点划线表示的非锁定位置和图27中实线表示的锁定位置之间移动,在非锁定位置,锁定部件76与打开状态的外罩32没有卡合且允许用户进行外罩32的开关操作,在锁定位置,锁定部件76与打开状态的外罩32卡合,从而将外罩32维持在打开状态。本例子的锁定部件76设置为能够以设于未图示的框架的轴部78为中心转动,并在非锁定位置和锁定位置之间转动。
锁定机构75被图5示出的锁定控制部64驱动控制。具体地,锁定控制部64基于第二检测部57的检测结果驱动控制电动马达77,并根据外罩32的开关状态,使锁定部件76在非锁定位置与锁定位置之间移动。在图27示出的例子中,锁定控制部64控制锁定机构75的锁定和锁定解除,其中,锁定控制部64控制锁定机构75的电动马达77,将锁定部件76移动到锁定位置从而实现将外罩32维持在打开状态的锁定,并且将锁定部件76移动到非锁定位置从而解除该锁定。
特别地,在图27示出的例子中,当基于第一检测部55的检测结果得知塞部件50处于该图中示出的打开状态,且基于第二检测部57的检测结果得知外罩32处于该图中示出的打开状态时,锁定控制部64进行将外罩32维持在打开状态的锁定。另外,当基于第一检测部55的检测结果得知塞部件50处于关闭状态,且基于第二检测部57的检测结果得知外罩32处于该图中示出的打开状态时,锁定控制部64解除将外罩32维持在打开状态的锁定。需要说明的是,锁定部件76还可以以在锁定位置和非锁定位置之间滑动的滑动方式来代替转动方式。另外,驱动源也不限定于电动马达77,还可以是螺线管或气缸等。而且,作为电动马达77等驱动源,还可以将液体喷射装置12用于液体喷射处理(例如,印刷)等其它用途时所具备的驱动源挪用为锁定机构75的驱动源。
然后,在接通多功能一体机11(液体喷射装置12)的电源后,电源切断过程中处于关闭状态的外罩32的锁定得到解除,并且在构成为具备第一锁定机构71时,还解除处于关闭状态的塞部件50的锁定。用户为了向预定的液体收容部40注入液体而打开外罩32时,由第二检测部57检测外罩32的打开状态。这时,第二锁定机构75不会被驱动,打开状态的外罩32维持在非锁定状态。因此,还可以直接关闭外罩32。
当打开外罩32的用户为了注入液体而将塞部件50从关闭状态移动到打开状态时,塞部件50的打开状态被第一检测部55检测。结果,锁定控制部64驱动电动马达77,将锁定部件76从图27中双点划线表示的非锁定位置移动到该图中实线表示的锁定位置,实现将外罩32维持在打开状态的锁定。因此,用户无法关闭打开状态的外罩32。这时,通知部61使显示部17、102显示表示外罩32被锁成打开状态的信息以及请求关闭塞部件50(盖子)之后操作外罩32的信息,进行通知。如图27所示,显示部17、102显示例如“外罩已锁住。请关闭盖子后进行操作。”。
用户在结束对液体收容部40的液体注入后,关闭塞部件50。在通过第一检测部55检测到塞部件50处于关闭状态时,锁定控制部64驱动电动马达77,将锁定部件76从锁定位置移动到非锁定位置。其结果,解除了锁定机构75将外罩32维持在打开状态的锁定。因此,用户可以关闭外罩32。
另一方面,用户在结束液体注入后,在没有关闭塞部件50的情况下想要关闭外罩32时,或者在没有将塞部件50严实地关闭到被第一检测部55检测到的状态下想要关闭外罩32时,第一检测部55未检测到塞部件50的关闭状态。因此,锁定控制部64不解除将外罩32维持在打开状态的锁定。因此,用户无法关闭外罩32。换言之,用户只有在关闭塞部件50之后才能够关闭外罩32。因此,可以避免在打开塞部件50的状态下或者在没有将塞部件50严实地关在关闭状态的状态下关闭外罩32。其结果,例如,能够降低液体从液体收容部40蒸发或泄露的发生频率。
根据该第四实施方式,除了可以得到与所述第一实施方式中的所述(1)~(10)效果、第二实施方式中的所述(11)~(14)效果以及第三实施方式中的所述(15)~(19)效果相同的效果之外,还可以得到以下效果。
(20)液体收容系统80具备:第二锁定机构75,构成为能够实现将外罩32维持在打开状态的锁定;以及锁定控制部64,用于控制第二锁定机构75。在第一检测部55的检测结果为打开状态,且第二检测部57的检测结果为打开状态时,锁定控制部64控制第二锁定机构75,进行将外罩32维持在打开状态的锁定。因此,能够避免在塞部件50处于打开状态的情况下用户关闭外罩32。
(21)在液体收容系统80中,在第一检测部55的检测结果为关闭状态,且第二检测部57的检测结果为打开状态时,锁定控制部64不进行将外罩32维持在打开状态的锁定。换言之,在进行了将外罩32维持在打开状态的锁定的状态下,结束了液体注入的用户对塞部件50进行关闭操作、并由第一检测部55检测到关闭状态时,解除将外罩32维持在打开状态的锁定。因此,用户在打开塞部件50之后,可以先关闭塞部件50再关闭外罩32。从而,能够避免在塞部件50不是关闭状态的情况下关闭外罩。
第五实施方式
接着,参照图28说明第五实施方式。如图28所示,与第四实施方式相同地,第五实施方式的液体收容单元30也能够实现维持外罩32的开关状态的锁定,但与第四实施方式的区别在于,第五实施方式的液体收容单元30能够实现将外罩32维持在关闭状态的锁定。下面,参照图28,说明包括液体收容单元30的液体收容系统80,其中,该液体收容单元30具备能够实现将外罩32维持在关闭状态的锁定的第二锁定机构75。
图28示出的第二锁定机构75(下面,简称为“锁定机构75”)具备:锁定部件82,在与关闭状态的外罩32可以卡合的位置设于壳体33或者未图示的框架;以及电动马达83,作为驱动锁定部件82的驱动源的一例。锁定部件82设置为可以在图28中实线表示的非锁定位置和图28中双点划线表示的锁定位置之间移动,在非锁定位置,锁定部件82不与关闭状态的外罩32卡合且允许用户进行外罩32的开关操作,在锁定位置,锁定部件82与关闭状态的外罩32卡合,从而将外罩32维持在关闭状态。本例子的锁定部件82设置为可以以设在壳体33或者未图示的框架上的轴部84为中心转动。
锁定机构75被图5示出的锁定控制部64驱动控制。具体地,锁定控制部64基于第二检测部57的检测结果驱动控制电动马达83,从而根据外罩32的开关状态,使锁定部件82在非锁定位置和锁定位置之间移动。在图28示出的例子中,锁定控制部64控制锁定机构75的锁定和锁定解除,其中,锁定控制部64控制锁定结构75的电动马达83,将锁定部件82移动到锁定位置从而实现将外罩32维持在关闭状态的锁定,并且将锁定部件82移动到非锁定位置从而解除该锁定。
特别地,在图28示出的例子中,在基于第一检测部55的检测结果得知塞部件50处于该图中示出的打开状态,且基于第二检测部57的检测结果得知外罩32处于该图中示出的关闭状态时,锁定控制部64不锁住关闭状态的外罩32。另外,在基于第一检测部55的检测结果得知塞部件50处于关闭状态,且基于第二检测部57的检测结果得知外罩32处于关闭状态时,锁定控制部64驱动第二锁定机构75,进行将外罩32维持在关闭状态的锁定。需要说明的是,锁定部件82还可以以滑动方式来代替转动方式。另外,驱动源也可以采用螺线管或气缸等,以此来代替电动马达77。而且,作为驱动源,还可以将液体喷射装置12用于液体喷射处理(例如,印刷)等其它用途时所具备的驱动源挪用为第二锁定机构75的驱动源。
然后,在接通多功能一体机11(液体喷射装置12)的电源后,关闭状态的外罩32的锁定得到解除,并且在构成为具备第一锁定机构71时,还解除关闭状态的塞部件50的锁定。例如,用户在注入液体时打开外罩32。接着,用户为了注入液体而将塞部件50设为打开状态。控制部60基于第一检测部55的检测结果检测到塞部件50处于打开状态,且基于第二检测部57的检测结果检测到外罩32处于打开状态。用户从液体收容部40的注入口43注入液体,在结束液体注入后,对塞部件50进行关闭操作,从而密封注入口43。接着,用户关闭外罩32。在第一检测部55检测到塞部件50的关闭状态,且第二检测部57检测到外罩32的关闭状态时,锁定控制部64驱动电动马达83,将锁定部件82从非锁定位置移动到锁定位置,从而进行将外罩32维持在关闭状态的锁定。
另一方面,用户在结束液体注入后,在没有关闭塞部件50的情况下想要关闭外罩32时,或者在没有将塞部件50严实地关闭到被第一检测部55检测到的状态下想要关闭外罩32时,第一检测部55未检测到塞部件50的关闭状态。因此,锁定控制部64不进行将外罩32维持在关闭状态的锁定。因此,用户可以打开外罩32。
这时,通知部61使显示部17、102显示表示塞部件50处于打开状态的信息以及表示请求打开外罩32确认塞部件50的信息,从而进行通知。如图28所示,显示部17、102显示例如“盖子已打开。请打开外罩进行确认。”。看到显示部17、102显示的信息的用户可以打开未被锁住的外罩32来确认塞部件50的状态。之后,用户在将塞部件50严实地关闭后,关闭外罩32。在基于第一检测部55的检测结果检测到塞部件50的关闭状态,且基于第二检测部57的检测结果检测到外罩32的关闭状态时,锁定控制部64驱动电动马达83,将锁定部件82从非锁定位置移动到锁定位置,从而进行由第二锁定机构75将外罩32维持在关闭状态的锁定。
如上所述,外罩32被锁定后,接着向其它液体收容部40注入液体时,用户为了解除外罩32的锁定而需要操作操作部16。为此,还可以构成为在检测到电源切断操作之前,不锁住关闭状态的外罩32。这种情况下,在检测到电源切断操作时,如果基于第一检测部55的检测结果检测到塞部件50的关闭状态,且基于第二检测部57的检测结果检测到外罩32的关闭状态,则锁定控制部64进行将外罩32维持在关闭状态的锁定。另一方面,在控制部60检测到电源切断操作时,如果检测到塞部件50的打开状态,且检测到外罩32的关闭状态,则锁定控制部64不驱动第二锁定机构75,将外罩32维持在非锁定状态。通知部61使显示部17、102显示表示塞部件50处于打开状态以及表示请求确认塞部件50的信息,从而进行通知。用户打开未被锁住的外罩32,严实地关闭塞部件50,之后关闭外罩32。控制部60在检测到塞部件50的关闭状态且检测到外罩32的关闭状态后,等待下一次的电源切断操作的检测,或者直接进行将外罩32维持在关闭状态的锁定,之后切断电源。
在切断电源后,外罩32被锁成关闭状态,所以在电源切期间用户无法向液体收容部40补充液体。因此,可以抑制发生如下错误:由于在切断电源期间用户向液体收容部40注入(补充)了液体,导致管理部63管理的液体收容部40的液体量与实际的液体量不一致,从而在显示部17、102显示请求补充液体的错误的信息。
根据该第五实施方式,除了能够得到与所述第一实施方式中的所述(1)~(10)效果、第二实施方式中的所述(11)~(14)效果以及第三实施方式中所述(15)~(19)效果相同的效果之外,还可以得到以下效果。
(22)液体收容系统80具备:第二锁定机构75,构成为能够实现将外罩32维持在关闭状态的锁定;以及锁定控制部64,用于控制第二锁定机构75。在第一检测部55的检测结果为打开状态,且第二检测部57的检测结果为关闭状态时,锁定控制部64不进行由第二锁定机构75将外罩32维持在关闭状态的锁定。因此,只要塞部件50不处于关闭状态,则即使关闭了外罩32也无法将其锁定,所以可以打开外罩32确认塞部件50的开关状态,并且如果有需要可以严实地关闭塞部件50。
可以将包含于上述实施方式的构成中的至少一部分以下面示出的变更例方式实施。另外,可以将包含于上述实施方式的构成和包含于下面的变更例的构成任意组合,或者可以将包含于下面的变更例的构成任意组合。
可以是能够实现将塞部件50维持在打开状态的锁定的构成。如图29所示,液体收容单元30具备两个第一锁定机构71(下面,简称为“锁定机构71”),所述第一锁定机构71能够实现维持塞部件50的开关状态的锁定。即、液体收容单元30具备能够实现将塞部件50维持在关闭状态的锁定的、与所述第二实施方式相同的锁定机构71,以及能够实现将塞部件50维持在打开状态的锁定的锁定机构71。后一个锁定机构71具备设在可以与处于打开位置的塞部件50卡合的位置上的锁定部件86以及作为驱动锁定部件86的驱动源的一例的电动马达87。锁定部件86设置为可以在该图中双点划线表示的非锁定位置和该图中实线表示的锁定位置之间移动,在非锁定位置,锁定部件86不与打开状态的塞部件50的保持部件51卡合且允许用户进行塞部件50的开关操作,在锁定位置,锁定部件86与保持部件51卡合,从而将塞部件50维持在打开状态。本例子的锁定部件86以能够以轴部88为中心转动的方式设在壳体33的一部分或者未图示的框架上。电动马达87被图5示出的锁定控制部64驱动控制。锁定控制部64通过控制电动马达87,将锁定部件86移动到锁定位置从而实现的塞部件50的打开状态下的锁定、并且将锁定部件86移动到非锁定位置从而解除该锁定。需要说明的是,当检测部55的检测结果从关闭状态变为打开状态时,在经过了所预估的用户可以将塞部件50移动至图29示出的打开位置的预定时间后,锁定控制部64将锁定部件86从非锁定位置移动到锁定位置。或者,事先将锁定部件86配置在锁定位置,在塞部件50向打开位置移动的过程中,在塞部件50和锁定部件86的接触的部分上分别设置未图示的引导面,从而塞部件50能够推压锁定部件86移动到图29示出的打开位置。之后,暂且配置在打开位置的塞部件50被锁定部件86锁住而维持在打开状态。根据该构成,除了通过具有能够实现将塞部件50维持在关闭状态的锁定的锁定部件72的锁定机构71而得到与所述第二实施方式中说明的效果相同的效果之外,还能够实现将塞部件50维持在打开状态的锁定,所以能够避免在将塞部件50设为打开状态之后,塞部件50由于某种原因倒向关闭方向,液体粘到用户手上的情形。需要说明的是,保持部件51中的与锁定部件86卡合的被卡合部还可以是保持部件51的前端部之外的部位。另外,锁定部件86可以以滑动方式来代替转动方式。而且,驱动源也可以是螺线管或气缸等,以此代替电动马达87,还可以将液体喷射装置12在其它用途中所具备的驱动源挪用为锁定机构71的驱动源。
检测部55设在液体收容部40和塞部件50中至少一者上即可。例如,如图30所示,可以将检测部55设在塞部件50上。在图30示出的例子中,当塞部件50处于该图中实线表示的关闭状态时,检测部55被固定在保持部件51中的与液体收容部40相对的面部(例如,背面部)上。当塞部件50处于该图中实线表示的关闭状态时,检测部55检测到液体收容部40变为检测状态,当塞部件50从关闭状态沿朝向该图中双点划线表示的打开位置沿打开盖子方向仅移位预定量时,检测部55检测不到液体收容部40,变为非检测状态。需要说明的是,还可以例如设置多个能够检测塞部件50的开关状态的检测部,并将多个检测部分别设置在液体收容部40和塞部件50上。
在液体收容单元30具备壳体33的构成中,检测部55设在液体收容部40、壳体33以及塞部件50中的至少一者上即可。例如,可以如图30所示,将检测部55设在塞部件50上,还可以如图31、图32所示,将检测部55设在壳体33上。在图31示出的例子中,在将壳体33的支撑部33a延伸为比图3、图4示出的壳体33更长的部分的上面配置检测部55。塞部件50得到支撑部33a在中途向上侧分叉的部分的上端部的支撑,并通过检测部55检测塞部件50的开关状态。另外,在图32示出的例子中,从相当于图3、图4示出的壳体33的支撑部33a前端部的位置,将壳体33的支撑部33a向下侧弯曲并延伸为截面呈L字形的部分的其前端部的上面配置检测部55。塞部件50支撑在支撑部33a中的不是弯曲部的部分的前端部,并通过检测部55检测塞部件50的开关状态。需要说明的是,针对作为开关状态的检测对象的多个塞部件50中的每一个,液体收容部40、壳体33以及塞部件50中的检测部55的安装处不同。另外,还可以通过多个检测部55检测一个塞部件50的开关状态,多个检测部55的安装处分别在液体收容部40、壳体33以及塞部件50中的至少两个上。
在第三~第五实施方式中,还可以是不具备壳体33的构成,这种情况下,检测外罩32的开关状态的第二检测部57可以设于液体收容部40或者外罩32。另外,在如第三~第五实施方式、具备壳体33的构成中,第二检测部57设于液体收容部40、外罩32以及壳体33中的任意一者。例如,可以如图33所示,将第二检测部57设在液体收容部40上,还可以如图34所示,将第二检测部57设在外罩32上。在图33示出的例子中,外罩32的内周面上的、在外罩32被关上时与检测部55相对的位置设有被检测部36。另外,在图34示出的例子中,外罩32的内周面上固定有检测部57,壳体33的支撑部33a上的、在外罩32被关上时与检测部57相对的位置设有被检测部36。在这些例子中,当外罩32位于该图中实线表示的关闭位置时,检测部57检测到被检测部36变为检测状态,当外罩32从关闭位置朝向该图中双点划线表示的打开位置沿着打开盖子方向仅移位预定量时,检测部55检测不到被检测部36变为非检测状态。
通知部61只要是基于检测部55的检测结果向输出部输出塞部件50的打开状态和关闭状态中的至少一者的信息从而进行通知的构成即可。通知部61基于检测部55的检测结果可以仅通知例如塞部件50的打开状态,也可以仅通知塞部件50的关闭状态。
输出部不限定于显示部,还可以是输出声音的声音输出部。另外,还可以是显示部和声音输出部两种。这种情况下,通知部61进行的通知不限定于显示部的显示,也可以是声音输出部输出的声音,而且还可以是显示和声音两种。
还可以是使塞部件在与注入口43的开口面平行的平面内转动的转动方式。另外,塞部件50可以以滑动方式来代替转动方式。这种情况下,塞部件可以沿其长度方向滑动,也可以沿宽度方向X滑动。这些情况下,可以将检测部设置为检测关闭状态的塞部件且不检测不在关闭状态的塞部件。
塞部件可以构成为多个部件经由转动部连结从而能够弯曲。这种情况下,可以设置向塞部件弯曲的方向施力的施力部。
在第二实施方式中,还可以构成为锁定控制部64在接收到基于用户在操作部16或者输入装置103的操作的指示后,只有在检测部55检测到关闭状态的情况下,才将塞部件50锁成关闭状态。另外,在第四实施方式中,还可以构成为锁定控制部64在接收到基于用户在操作部16或者输入装置103的操作的指示后,只有在第二检测部57检测到打开状态的情况下,才将外罩32锁成打开状态。而且,在第五实施方式中,还可以构成为锁定控制部64在接收到基于用户在操作部16或者输入装置103的操作的指示后,只有在第二检测部57检测到关闭状态的情况下,才将外罩32锁成关闭状态。
液体收容单元30可以具备能够实现将外罩32维持在打开状态的锁定的、图27示出的锁定机构75(第四实施方式)以及能够实现将外罩32维持在关闭状态的锁定的、图28示出的锁定机构75(第五实施方式)两者。
注入口43可以设于液体收容部40的任意位置。例如,可以不设于液体收容部40的上面而设于前面或侧面。另外,注入口43可以不一体地设于液体收容部40。还可以构成为管的一端连接于一体地设于液体收容部40的导入口,并且管的另一端连接于具有注入口的注入部件。这种情况下,注入部件可以固定于壳体,也可以得到专用的支撑部件的支撑。
塞部件可以是如专利文献1中记载的盖子那样的构成。即、塞部件可以仅由塞子主体构成,而不具备保持部件,并且可以与液体收容单元分开。即使是这样的塞部件,检测部55还是能够检测塞部件密封注入口43的关闭状态和没有密封注入口43的打开状态。
壳体33可以是仅覆盖例如液体收容部40的下部(例如,高度方向上一半以下的部分)的深度较浅的壳体,还可以是前后左右的面部开口的框状壳体。另外,壳体33还可以是没有窗口部33b的构成。
还可以不设置壳体。可以是液体收容单元30的多个液体收容部40以定位在预定位置的状态安装于支架上的构成。
在第一实施方式以及第二实施方式等中,可以没有外罩32。
液体收容部40可以仅有一个。
在各实施方式中,可以设置能够检测液面位置的液面传感器,并且管理部63基于液面传感器的检测结果管理每个液体收容部40的剩余量。另外,在不具备液面传感器、让用户输入注入液体后的液面位置的构成中,还可以设置用于检测除了注入液体后的液面位置之外的其它液面位置(例如,近端或远端)的检测装置。
液体喷射装置12不限定于构成多功能一体机11的一部分的构成,还可以是专用于印刷的印刷装置。这种情况下,一个液体收容部40设有一个塞部件50。
液体喷射部21喷射的液体的一例不限定于墨水,还可以是例如功能材料的粒子分散或混合在液体中而成的液状体等。可以是例如以分散或溶解的方式包含用于制造液晶显示器、EL(电致发光)显示器以及面发光显示器的电极材料或色彩材料(像素材料)等材料的液状体。即、液体喷射装置可以是喷射分散或溶解有用于制造上述的各种显示器的电极材料或色彩材料等材料的液状体的装置、喷射紫外线固化树脂液体的装置,除此之外,还可以是喷射包含功能材料的液体的装置。
液体喷射装置喷射液体的介质M的一例不限定于纸张,还可以是塑料制成的薄膜或片材、薄板、金属箔、层压膜,甚至可以是配线基板等,还可以是用于印花装置等的织物。另外,介质M可以是T恤等任意形状的衣物类等,还可以是餐具或文具等任意形状的立体物。
液体喷射装置可以是以液体喷射方式(例如,喷墨式)喷射树脂液后成形立体物的三维用液体喷射装置。

Claims (21)

1.一种液体收容单元,由液体喷射装置具备所述液体收容单元,所述液体收容单元向液体喷射部供给液体,其特征在于,
所述液体收容单元具备:
液体收容部,收容所述液体;
注入口,用于将所述液体注入到所述液体收容部;
塞部件,用于打开或关闭所述注入口;以及
检测部,检测所述塞部件的开关状态。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液体收容单元,其特征在于,
所述检测部设于所述液体收容部和所述塞部件中的至少一者,并根据所述塞部件的位置检测所述开关状态。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液体收容单元,其特征在于,
所述液体收容单元还具备壳体,所述壳体用于配置所述液体收容部,
所述检测部设于所述液体收容部、所述壳体以及所述塞部件中的至少一者,并根据所述塞部件的位置检测所述开关状态。
4.根据权利要求1至3中任一项所述的液体收容单元,其特征在于,所述液体收容单元还具备:
外罩,用于覆盖所述塞部件;以及
第二检测部,当将所述检测部作为第一检测部时,所述第二检测部用于检测所述外罩的开关状态。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液体收容单元,其特征在于,
所述第二检测部设于所述液体收容部或者所述外罩,并根据所述外罩的位置检测所述外罩的开关状态。
6.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液体收容单元,其特征在于,
所述液体收容单元还具备壳体,所述壳体用于配置所述液体收容部,
所述第二检测部设于所述液体收容部、所述外罩以及所述壳体中的任意一者,并根据所述外罩的位置检测所述开关状态。
7.一种液体收容系统,其特征在于,具备:
权利要求1至3中任一项所述的液体收容单元;以及
通知部,基于所述检测部的检测结果,使输出部输出所述塞部件的打开状态和关闭状态中的至少一者的信息,从而进行通知。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液体收容系统,其特征在于,
在所述检测部的检测结果从所述关闭状态变为所述打开状态时,所述通知部使所述输出部输出与应向所述液体收容部注入的液体相关的信息。
9.根据权利要求7或8所述的液体收容系统,其特征在于,
在所述检测部的检测结果从所述打开状态变为所述关闭状态时,所述通知部使所述输出部输出请求输入注入液体后的液面位置的信息,从而进行通知。
10.根据权利要求7或8所述的液体收容系统,其特征在于,
在所述检测部检测到的所述打开状态经过了预定时间时,所述通知部使所述输出部输出请求关闭所述塞部件的信息,从而进行通知。
11.根据权利要求7或8所述的液体收容系统,其特征在于,
若在切断所述液体喷射装置的电源时,所述检测部检测到所述打开状态,则所述通知部使所述输出部输出请求关闭所述塞部件的信息,从而进行通知。
12.根据权利要求7或8所述的液体收容系统,其特征在于,
所述液体收容系统还具备:
锁定机构,用于将所述塞部件维持在打开状态和关闭状态中的至少关闭状态;以及
锁定控制部,控制所述锁定机构。
13.根据权利要求12所述的液体收容系统,其特征在于,
所述液体收容部以及所述塞部件设有多个,
对应于多个所述塞部件,设有多个构成为能够实现将所述塞部件维持在关闭状态的锁定的所述锁定机构,
在多个所述塞部件中的一个塞部件为所述打开状态时,所述锁定控制部使所述锁定机构将其它塞部件锁成所述关闭状态。
14.根据权利要求13所述的液体收容系统,其特征在于,
在多个所述塞部件中的两个以上的塞部件为所述打开状态时,
所述锁定控制部至少将与处于所述打开状态的两个以上的所述塞部件对应的所述锁定机构设为锁定解除状态,
所述通知部使所述输出部输出请求将所述打开状态的塞部件中的至少不注入液体的塞部件设为所述关闭状态的信息,从而进行通知。
15.根据权利要求12所述的液体收容系统,其特征在于,
若在切断所述液体喷射装置的电源时,所述检测部检测到所述关闭状态,则所述锁定控制部使所述锁定机构将所述塞部件锁成所述关闭状态,
若在接通所述液体喷射装置的电源之后,所述检测部检测到所述关闭状态,则所述锁定控制部使所述锁定机构解除所述塞部件的锁定。
16.一种液体收容系统,其特征在于,具备:
权利要求4至6中任一项所述的液体收容单元;以及
通知部,基于所述第二检测部的检测结果,使输出部输出所述外罩的打开状态和关闭状态中的至少一者的信息,从而进行通知。
17.根据权利要求16所述的液体收容系统,其特征在于,
在所述第一检测部的检测结果为所述打开状态,且所述第二检测部的检测结果为所述关闭状态时,所述通知部使所述输出部输出请求关闭所述塞部件的信息,从而进行通知。
18.根据权利要求16或17所述的液体收容系统,其特征在于,
所述液体收容系统还具备:
第二锁定机构,构成为能够实现将所述外罩维持在所述打开状态的锁定;以及
锁定控制部,控制所述第二锁定机构,
在所述第一检测部的检测结果为所述打开状态,且所述第二检测部的检测结果为所述打开状态时,所述锁定控制部使所述第二锁定机构将所述外罩锁成所述打开状态。
19.根据权利要求16或17所述的液体收容系统,其特征在于,
所述液体收容系统还具备:
第二锁定机构,构成为能够实现将所述外罩维持在所述关闭状态的锁定;以及
锁定控制部,控制所述第二锁定机构,
在所述第一检测部的检测结果为所述打开状态,且所述第二检测部的检测结果为所述关闭状态时,所述锁定控制部使所述第二锁定机构不锁所述外罩。
20.一种液体喷射装置,其特征在于,具备:
权利要求1至6中任一项所述的液体收容单元;以及
液体喷射部,喷射从所述液体收容单元的所述液体收容部供给的液体。
21.一种液体喷射装置,其特征在于,具备:
权利要求7至19中任一项所述的液体收容系统;以及
液体喷射部,喷射从包含在所述液体收容系统中的所述液体收容单元的所述液体收容部供给的液体。
CN201721315921.2U 2016-11-04 2017-10-12 液体收容单元、液体收容系统以及液体喷射装置 Active CN207310859U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2)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JP2016216151A JP2018069706A (ja) 2016-11-04 2016-11-04 液体収容ユニット、液体収容システム及び液体噴射装置
JP2016-216151 2016-11-04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07310859U true CN207310859U (zh) 2018-05-04

Family

ID=62111931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721315921.2U Active CN207310859U (zh) 2016-11-04 2017-10-12 液体收容单元、液体收容系统以及液体喷射装置

Country Status (2)

Country Link
JP (1) JP2018069706A (zh)
CN (1) CN207310859U (zh)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3320295A (zh) * 2020-02-28 2021-08-31 佳能株式会社 液体喷射设备和液体补给容器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6957928B2 (ja) * 2017-03-27 2021-11-02 ブラザー工業株式会社 液体消費装置
JP6972618B2 (ja) * 2017-03-31 2021-11-24 ブラザー工業株式会社 画像記録装置
JP6981075B2 (ja) * 2017-07-26 2021-12-15 ブラザー工業株式会社 画像記録装置
JP7199959B2 (ja) * 2018-12-26 2023-01-06 キヤノン株式会社 液体吐出装置及び液体吐出装置の制御方法

Cited By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3320295A (zh) * 2020-02-28 2021-08-31 佳能株式会社 液体喷射设备和液体补给容器
US11541663B2 (en) 2020-02-28 2023-01-03 Canon Kabushiki Kaisha Liquid ejection apparatus and liquid refill container
CN113320295B (zh) * 2020-02-28 2023-09-19 佳能株式会社 液体喷射设备和液体补给容器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JP2018069706A (ja) 2018-05-10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207310859U (zh) 液体收容单元、液体收容系统以及液体喷射装置
CN202965514U (zh) 液体容器、液体容器复合体以及液体供给系统
CN107487082B (zh) 液体容纳单元以及液体喷射装置
US7628181B2 (en) Apparatus for refilling inkjet cartridges and methods thereof
CN103722888A (zh) 液体收纳体、液体收纳体单元以及液体消耗装置
JP6895055B2 (ja) 記録装置
CN104802523B (zh) 液体供应装置、液体喷射装置、以及液体容纳体单元
JP4360741B2 (ja) プリンタに装填される消耗品に一義的に関係するデータを検知できるプリンタおよび方法
CN104582974B (zh) 控制单元
CN202278836U (zh) 液体供应系统以及具有该液体供应系统的液体消耗装置
CN102371771B (zh) 印刷系统、印刷设备、控制方法以及控制设备
CN105984236B (zh) 液体消耗装置
CN106183429B (zh) 用于管理喷墨打印机中的墨品质的方法和设备
CN106004056A (zh) 印刷装置
CN106427220A (zh) 打印装置
CN108237780A (zh) 液体喷射装置
US20090237439A1 (en) Mountable apparatus, board, and method of rewriting liquid information
CN103171307B (zh) 控制装置、信息处理装置以及印刷系统
CN107031187A (zh) 记录装置
JP2018069705A (ja) 液体収容ユニットおよび液体噴射装置
CN107405926A (zh) 液体供给装置以及印刷装置
US20220118770A1 (en) Recording apparatus
CN104023692B (zh) 液剂供给装置
CN104275933B (zh) 记录装置
CN107264053A (zh) 液体喷射装置以及液体供给系统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