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6004056A - 印刷装置 - Google Patents

印刷装置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6004056A
CN106004056A CN201510933762.1A CN201510933762A CN106004056A CN 106004056 A CN106004056 A CN 106004056A CN 201510933762 A CN201510933762 A CN 201510933762A CN 106004056 A CN106004056 A CN 106004056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ink
liquid
detection
sensor
consumption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Gran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510933762.1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06004056B (zh
Inventor
月田将纪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Seiko Epson Corp
Original Assignee
Seiko Epson Corp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Seiko Epson Corp filed Critical Seiko Epson Corp
Publication of CN106004056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6004056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06004056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6004056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Classifications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41PRINTING; LINING MACHINES; TYPEWRITERS; STAMPS
    • B41JTYPEWRITERS; SELECTIVE PRINTING MECHANISMS, i.e. MECHANISMS PRINTING OTHERWISE THAN FROM A FORME; CORRECTION OF TYPOGRAPHICAL ERRORS
    • B41J2/00Typewriters or selective printing mechanisms characterised by the printing or marking process for which they are designed
    • B41J2/005Typewriters or selective printing mechanisms characterised by the printing or marking process for which they are designed characterised by bringing liquid or particles selectively into contact with a printing material
    • B41J2/01Ink jet
    • B41J2/17Ink jet characterised by ink handling
    • B41J2/175Ink supply systems ; Circuit parts therefor
    • B41J2/17566Ink level or ink residue control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41PRINTING; LINING MACHINES; TYPEWRITERS; STAMPS
    • B41JTYPEWRITERS; SELECTIVE PRINTING MECHANISMS, i.e. MECHANISMS PRINTING OTHERWISE THAN FROM A FORME; CORRECTION OF TYPOGRAPHICAL ERRORS
    • B41J2/00Typewriters or selective printing mechanisms characterised by the printing or marking process for which they are designed
    • B41J2/005Typewriters or selective printing mechanisms characterised by the printing or marking process for which they are designed characterised by bringing liquid or particles selectively into contact with a printing material
    • B41J2/01Ink jet
    • B41J2/17Ink jet characterised by ink handling
    • B41J2/175Ink supply systems ; Circuit parts therefor
    • B41J2/17503Ink cartridges
    • B41J2/17513Inner structure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41PRINTING; LINING MACHINES; TYPEWRITERS; STAMPS
    • B41JTYPEWRITERS; SELECTIVE PRINTING MECHANISMS, i.e. MECHANISMS PRINTING OTHERWISE THAN FROM A FORME; CORRECTION OF TYPOGRAPHICAL ERRORS
    • B41J29/00Details of, or accessories for, typewriters or selective printing mechanism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B41J29/12Guards, shields or dust excluders
    • B41J29/13Cases or covers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41PRINTING; LINING MACHINES; TYPEWRITERS; STAMPS
    • B41JTYPEWRITERS; SELECTIVE PRINTING MECHANISMS, i.e. MECHANISMS PRINTING OTHERWISE THAN FROM A FORME; CORRECTION OF TYPOGRAPHICAL ERRORS
    • B41J2/00Typewriters or selective printing mechanisms characterised by the printing or marking process for which they are designed
    • B41J2/005Typewriters or selective printing mechanisms characterised by the printing or marking process for which they are designed characterised by bringing liquid or particles selectively into contact with a printing material
    • B41J2/01Ink jet
    • B41J2/17Ink jet characterised by ink handling
    • B41J2/175Ink supply systems ; Circuit parts therefor
    • B41J2/17566Ink level or ink residue control
    • B41J2002/17569Ink level or ink residue control based on the amount printed or to be printed

Landscapes

  • Ink Jet (AREA)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印刷装置,所述印刷装置在进行印刷之前确认墨水的有无从而可靠地抑制空打的发生,并能够抑制生产量降低以及对墨水的影响。打印机(110)被构成为:固定有容纳墨水(IK)的墨罐(11)并且用户能够将墨水(IK)补充到墨罐(11)中,该打印机(10)包括用于进行墨罐(11)内的预定的位置是否有墨水(IK)的墨水有无检测的传感器(60),执行通过传感器(60)的墨水有无检测的控制部(40),计算从墨罐(11)消耗的墨水(IK)的消耗量的消耗量计算部(42),以及更新并存储消耗量计算部(42)所计算出的墨水(IK)的消耗量的存储部(50),在正在执行印刷任务的情况下,控制部(40)在第一预定量的墨水(IK)被消耗之后执行墨水有无检测。

Description

印刷装置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印刷装置。
背景技术
作为印刷装置的一例,已知喷墨打印机(以下,简称为“打印机”)。在打印机中,作为液体的一例的墨水被容纳在作为液体容器的一例的墨盒中,通过从喷头喷射墨水至印刷纸张等的印刷介质,能够进行印刷。在这样的打印机中,提出以下的打印机:为了避免空打状态,具有检测墨罐内的剩余墨水量的减少并发出警告的功能,其中,所述空打状态是指墨水被消耗而没有要喷射的墨水的状态(例如,参照专利文献1以及专利文献2)。
专利文献1所记载的打印机成为如下构成:棱镜被设置在墨盒内,并基于通过光传感器接收来自棱镜的反射光而得到的检测信号,检测出墨盒内的墨水剩余量的减少,其中棱镜根据墨水的残留状态而反射光。在墨盒中,按照通过光传感器的每个路径来执行墨水有无检测。
专利文献2所记载的打印机成为如下构成:压电传感器被设置在墨盒内,该压电传感器根据墨水的残留状态而其振动板的剩余振动的频率发生变化,并基于具有振动板的剩余振动的频率的应答信号,检测出墨盒内的剩余墨水量的减少。当检测出剩余墨水量的减少(墨水不足)时,此后不再进行通过传感器的墨水剩余量检测,根据对墨水的使用量进行疑似计数的计数值来判断墨水的剩余量。
在先技术文献
专利文献
专利文献1:日本专利文献特开2013-248789号公报;
专利文献2:日本专利文献特开2010-257446号公报。
发明内容
发明要解决的问题
然而,在专利文献1以及专利文献2所记载的打印机中,其前提为若消耗完墨水、则更换为新的墨盒,并没有考虑用户能够将墨水补充到被固定在打印机中的墨罐的构成。在用户补充墨水至墨罐的构成的情况下,由于用户在打印机警告墨水消耗完之前补充墨水、或者用户补充的墨水的量不均匀,由此墨罐内的初始墨水量不一定保持恒定的量。因此,在用户补充墨水至墨罐的构成的打印机中,为了避免空打状态,要求更可靠地检测出剩余墨水量的减少。
另一方面,在检测剩余墨水量的减少的传感器为:例如将电压施加到设置于墨罐内的一对电极、并基于一对电极间的阻抗值来检测出剩余墨水量的减少的构成的情况下,频繁地执行墨水的有无检测,从而对墨水施加电压的时间变长,由此可能发生墨水的析出等的对墨水的影响。另外,在不从打印头排出墨水的非印刷时进行墨水的有无检测的情况下,若频繁地执行墨水的有无检测,则可能降低印刷的生产量。
解决问题的手段
本发明是为了解决上述的问题的至少一部分而作成的,作为以下的方式而能够实现。
应用例1
本应用例所涉及的印刷装置构成为固定有容纳液体的液体容器、且用户能够将所述液体补充到所述液体容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印刷装置包括:传感器,所述传感器用于进行在所述液体容器内的预定的位置是否有所述液体的液体有无检测;控制部,所述控制部执行通过所述传感器的所述液体有无检测;消耗量计算部,所述消耗量计算部计算从所述液体容器消耗的所述液体的消耗量;以及存储部,所述存储部更新并存储所述消耗量计算部所计算出的所述液体的消耗量,在正在执行印刷任务的情况下,所述控制部在消耗第一预定量的所述液体之后执行所述液体有无检测。
根据本应用例的构成,印刷装置构成为用户能够将液体补充到被固定的液体容器中,所述印刷装置具有用于进行在液体容器内的预定的位置是否有液体的液体有无检测的传感器,每当消耗量计算部所计算出的液体的消耗量到达第一预定量时,控制部执行通过传感器的液体有无检测。因此,与用户补充液体到液体容器时的定时、补充的量无关地,只要消耗第一预定量的液体而液体容器内的预定的位置没有液体,就能够在接着消耗液体之前更可靠地检测出液体的剩余量减少,因此能够将发生空打的风险抑制得小。另外,由于在液体的消耗量到达第一预定量之前不进行液体有无检测,因此能够抑制液体的析出等的对液体的影响、印刷的生产量的降低。
应用例2
根据上述应用例的印刷装置,优选的是,在所述印刷任务的执行过程中的非印刷时,所述控制部执行所述液体有无检测。
根据该构成,在正在印刷任务的执行期间的非印刷时,例如,在从指示印刷任务至开始印刷之前、从结束印刷至排抵时等,执行液体有无检测。因此,即使在正在执行印刷任务期间,也不会降低印刷的生产量,能够可靠地检测出剩余液体量的减少。
应用例3
根据上述应用例的印刷装置,优选的是,所述传感器包括一对导电部件,基于所述一对导电部件之间的阻抗值来检测出是否有所述液体。
根据本应用例,基于一对导电部件之间的阻抗值来检测出液体容器内的预定的位置有没有液体。因此,如果液体的剩余量减少而导电部件不被液体浸泡,则一对导电部件之间的阻抗值会变高(例如,变成无限大),从而能够可靠地检测出液体的剩余量减少。
应用例4
根据上述应用例的印刷装置,优选的是,所述存储部具有存储传感器处用尽标志的区域,所述传感器处用尽标志在执行所述液体有无检测并检测出没有所述液体的情况下被设定,在所述存储部中存储有所述传感器处用尽标志的情况下,所述控制部停止所述液体有无检测的执行。
根据本应用例的构成,控制部在存储部存储有传感器处用尽标志的情况下、即在一度检测到没有液体的情况下,不执行液体有无检测。如果在首次检测出没有液体之后立即执行液体有无检测,则在液体容器(印刷装置)倾斜而液面变动的情况、或者在液体容器内的液体中产生气泡的情况等,液体有无的检测结果发生变化,从而给用户带来混乱,或者,尽管在预定的位置没有液体也被误检测为有液体,其结果是,可能发生空打。因此,通过检测到没有液体之后停止液体有无检测的执行,避免发生使用户混乱的检测结果的变化、有可能导致空打等的误检测。
应用例5
根基上述应用例的印刷装置,优选的是,所述印刷装置具有多个所述液体容器,所述传感器被构成为能够独立地对所述多个液体容器中的每一个检测是否有所述液体,所述存储部具有针对所述多个液体容器中的每一个独立地存储所述传感器处用尽标志的区域,所述控制部对所述多个液体容器之中、所述存储部存储有的所述传感器处用尽标志的所述液体容器,停止所述液体有无检测的执行。
根据本应用例的构成,在具有多个液体容器的印刷装置中,对于多个以容器之中、存储部存储有传感器处用尽标志的液体容器,不进行液体有无检测。因此,在具有多个液体容器的情况下,对于一度检测到没有液体的液体容器,停止液体有无检测的执行,由此能够避免发生使用户混乱的检测结果的变化、有可能导致空打等的误检测。另外,对于多个液体容器之中、还没有检测到没有液体的液体容器,每当消耗第一预定量的液体时执行液体有无检测,能够检测出液体的剩余量减少。
应用例6
根据上述应用例的印刷装置,优选的是,在不执行所述印刷任务时,对所述多个液体容器之中所述存储部没有存储所述传感器处用尽标志的所述液体容器,所述控制部以所述预定的定时执行所述液体有无检测。
根据本应用例的构成,在不执行所述印刷任务时,对于存储部中没有存储有传感器处用尽标志的液体容器,执行液体有无检测。因此,对于还没有检测到没有液体的液体容器,只要在预定的定时执行液体有无检测,就能够在接着执行印刷任务之前可靠地检测出液体的剩余量减少,因此能够将发生空打的风险抑制得小,所述预定的定时例如为接通电源时、指示印刷任务之前、在执行了印刷任务之后的待机时、或者清洁头时等。
应用例7
根据上述应用例的印刷装置,优选的是,在所述存储部存储有所述传感器处用尽标志的情况下,在执行所述液体有无检测并检测到没有液体之前最后一次检测到有液体的时起计算的所述液体的消耗量成为第二预定量以上时,所述控制部执行所述液体有无检测。
根据本应用例,对于检测到没有液体的液体容器,在检测出没有液体之前最后一次检测出有液体的时起计算的所述液体的消耗量成为第二预定量以上之后,执行所述液体有无检测。如果自从首次检测到没有液体时起消耗某程度的量的液体之后执行液体有无检测,则即使在发生了液面的变动以及气泡的情况下,也难以发生检测结果的变化以及误检测。然后,在液体的消耗量成为第二预定量以上之后重新液体有无检测的执行,其结果如果检测到没有液体时能够确认液体的剩余量减少,如果检测到有液体时能够确认用户补充了液体。另外,由于将自从最后一次检测到有墨水时起计算的液体的消耗量与第二预定量进行比较,因此能够减少首次检测到没有液体之后实际消耗的液体的量大于消耗量计算部所计算出的消耗量的风险。由此,能够将发生空打的风险抑制得小。
应用例8
根据上述应用例的印刷装置,优选的是,所述控制部在所述液体的消耗量达到所述第二预定量以上之后执行所述液体有无检测并检测到没有所述液体之后,在正在执行所述印刷任务的情况下,针对每个所述印刷任务执行一次所述液体有无检测,在不执行所述印刷任务的情况下,以所述预定的定时执行所述液体有无检测。
根据本应用例的构成,液体的消耗量达到第二预定量以上之后重新开始液体有无检测的执行并检测到没有液体之后也执行液体有无检测,由此在用户补充了液体的情况下能够确认该情况。在此,考虑通过用户的液体的补充多数在不执行印刷任务时执行而很少在正在执行印刷任务时执行。因此,关于液体有无检测,在正在执行印刷任务的情况下,例如在开始印刷任务之前等时,仅执行一次,而在不执行印刷任务的情况下,以预定的定时执行,由此能够抑制发生空打的风险,并且能够检测到用户补充了液体,并且能够抑制印刷的生产量的降低。
应用例9
根据上述应用例的印刷装置,优选的是,所述控制部在所述液体的消耗量达到所述第二预定量以上之后执行所述液体有无检测并检测到有所述液体的情况下,删除存储在所述存储部中的所述传感器处用尽标志。
根据本应用例的构成,在自从首次检测到没有液体起消耗了第二预定量以上的液体之后执行液体有无检测并检测到有液体的情况下,能够判断为停止液体有无检测的执行期间用户补充了墨水。因此,通过在这样的情况下删除传感器处用尽标志,能够防止尽管液体容器内有液体也被误判断为没有液体的剩余量的情况。
应用例10
根据上述应用例的印刷装置,优选的是,所述控制部在液体的消耗量达到所述第二预定量以上之后、执行所述液体有无检测并检测到没有所述液体之后,自从最后一次检测到有所述液体时起计算的所述液体的消耗量达到第三预定量以上之后,停止印刷动作,其中,所述第三预定量大于所述第二预定量。
根据本应用例的构成,在自从首次检测到没有液体起消耗了大于第二预定量的第三预定量以上的液体之后执行液体有无检测并检测到没有液体的情况下,能够判断为液体容器内的液体的剩余量进一步减少。因此,通过停止印刷动作,抑制空打的发生,并且能够促使用户进行液体的补充。
应用例11
根据上述应用例的印刷装置,优选的是,在正在执行所述印刷任务期间,所述存储部针对每个路径更新并存储所述消耗量计算部所计算出的所述液体的消耗量,
所述控制部将所述存储部所存储的所述液体的消耗量用于与所述第一预定量、所述第二预定量以及所述第三预定量的比较之中。
根据本应用例的构成,在正在执行印刷任务期间,针对每个路径更新并存储消耗量计算部所计算的液体的消耗量,因此能够掌握最新的液体的消耗量。并且,由于控制部将最新的液体的消耗量用于与第一预定量、第二预定量以及第三预定量的比较之中,因此能够更正确地进行液体的剩余量管理。
应用例12
根据上述应用例的印刷装置,优选的是,所述传感器具有:交流生成电路,所述交流生成电路生成交流电压;检测部,所述检测部检测是否有所述液体;检测部,所述检测部检测是否有所述液体;一对导电部件,所述一对导电部件分别独立地配置在所述多个液体容器之中;以及选择电路,所述选择电路将配置在所述多个液体容器中的任何一个中的所述一对导电部件选择性地连接到所述交流生成电路以及所述检测部,所述控制部发送选择信号,并向所述交流生成电路发送指示交流的生成的指示信号,所述选择信号用于从所述多个液体容器之中选择作为所述液体有无检测的对象的所述液体容器。
根据本应用例的构成,关于分别独立地配置有一对导电部件的多个液体容器,基于来自控制部的选择信号,选择电路选择被配置在任何一个液体容器中的一对导电部件以及交流生成电路进行连接,基于来自控制部的指示信号,从交流生成电路对所选择的一对导电部件施加交流电压。并且,通过由选择电路连接的检测部检测来自所选择的一对导电部件的检测信号,从而能够检测到所选择的液体容器中是否有液体。由此,通过一个交流生成电路以及一个检测部能够进行多个液体容器的液体有无检测,因此能够简化传感器的构成。其结果是,能够将印刷装置的尺寸以及产品成本抑制得小。另外,由于对液体施加交流电压,因此与施加直流电压的情况相比,能够抑制液体的析出等的影响。
应用例13
根据上述应用例的印刷装置,优选的是,在所述多个液体容器之中的至少两个所述液体容器中,执行所述液体有无检测并检测到没有所述液体时的所述液体容器内的所述液体的剩余量彼此不同,针对所述两个所述液体容器,所述第一预定量被设定为彼此不同。
根据本应用例的构成,在多个液体容器之中的至少两个液体容器中,检测到没有液体时的液体的剩余量彼此不同,第一预定量分别被设定为彼此不同的值。例如,在根据液体种类而消耗量不同的情况下,针对消耗量多的一种液体与消耗量少的一种的液体相比,将检测到没有液体时的液体的剩余量设定得更多。同样,针对消耗量多的一种液体与消耗量少的一种的液体相比,将作为执行液体有无检测时的液体的消耗量的基准的第一预定量设定得更多。因此,与液体的消耗量对应地可靠地进行液体的剩余量减少,并且能够将发生空打的风险抑制得小。
附图说明
图1是示出本实施方式所涉及的打印机系统的基本构成的立体图;
图2是本实施方式所涉及的打印机的简要构成图;
图3是本实施方式所涉及的墨水供应部的简要构成图;
图4是本实施方式所涉及的墨水供应部的简要构成图;
图5是示出本实施方式所涉及的传感器的简要构成的框图;
图6是示出正在执行印刷任务时的墨水有无检测的执行方法的流程图;
图7是示出正在执行印刷任务时的墨水有无检测的执行方法的流程图;
图8是示出不执行印刷任务时的墨水有无检测的执行方法的流程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参照附图对本发明的具体化的实施方式进行说明。对于使用的附图,为了能够识别所说明的部分,适当放大、缩小或夸张地表示。另外,除了说明中需要的构成要素以外,有时省略图示。
<打印机系统的基本构成>
关于包括作为本实施方式所涉及的印刷装置的喷墨打印机(以下,简称为打印机)的打印机系统的基本构成,参照图1进行说明。图1是示出本实施方式所涉及的打印机系统的基本构成的立体图。本实施方式所涉及的打印机系统100是具备作为印刷装置的打印机110以及扫描仪120的复合机。
在图1中,示出有Y轴、与Y轴正交的X轴、与X轴以及Y轴正交的Z轴。在各XYZ轴中,箭头的方向表示+方向(正方向),箭头的方向的反方向表示-方向(负方向)。打印机系统100在其使用状态下,被配置在由X轴以及Y轴规定的水平的平面上,+Y方向是打印机系统100的正面。Z轴是与水平的平面正交的轴,-Z方向是铅垂下方向。
如图1所示,打印机系统100具备有打印机110、扫描仪120以及墨水供应部10。打印机系统100在正面侧具有作为用户接口部的操作面板111。
操作面板111上例如配置有按钮类以及显示部47,所述按钮类用于进行打印机系统100的电源的ON/OFF、通过打印机110的印刷、通过扫描仪120的原稿的读取等的操作,所述显示部47用于显示打印机系统100的动作状态以及消息等。操作面板111上配置有用于用户将墨水补充到墨罐11并执行复位处理的复位按钮等。关于复位处理,后面叙述。
打印机110喷射作为液体的墨水,能够在印刷纸张等的印刷介质P上进行印刷。打印机110具有壳体部112。壳体部112构成打印机110的外壳。在壳体部112的正面侧设置有开口部113。开口部113中安装有纸盒114,纸盒114相对于壳体部112能够拆装。纸盒114的上方(+Z方向)设置有排抵托盘115,排抵托盘115在前后方向(+Y方向以及-Y方向)上能够伸缩。
X轴方向(+X方向以及-X方向)是打印机110的打印头的主扫描方向HD,Y轴方向(+Y方向以及-Y方向)是打印机110的副扫描方向VD,对于其细节,后面叙述。多个印刷介质P以叠层状态放置在纸盒114中。纸盒114中放置的印刷介质P沿着副扫描方向VD一张一张地供应到壳体部112的内部,在打印机110中进行了印刷之后,沿着副扫描方向VD从排抵口116排出,并放置在排抵托盘115上。
扫描仪120被配置在打印机110之上。扫描仪120具有壳体部121。壳体部121构成扫描仪120的外壳。扫描仪120是平板型的,具有由玻璃等的透明板状部件形成的原稿台(未图示)以及图像传感器等的成像元件(未图示)。扫描仪120经由成像元件能够将纸张等的介质中记录的图像等作为图像数据而读取。
扫描仪120在上端部具有自动文稿送纸器122。通过自动文稿送纸器122,能够一边将叠层的多个原稿(记录有图像等的纸张)一张一张翻转、一边依次输送并读取。扫描仪120构成为能够相对于打印机110旋转,并具有作为打印机110的盖的功能。用户通过将手指插入到手挂部123中并向上方举起扫描仪120,能够相对于打印机110旋转扫描仪120。由此,能够相对于打印机110打开扫描仪120。
墨水供应部10被配置在打印机110的+X轴方向的侧方。墨水供应部10具有向打印机110供应作为液体的墨水IK(参照图4的(b))的功能。墨水供应部10具有壳体部101。壳体部101内配置有多个作为液体容器的墨罐11,多个墨罐11中独立地容纳有种类不同的多种墨水IK。即,关于多个墨罐11,每个墨罐11中容纳有不同种类的墨水IK。
在本实施方式中,具有四个墨罐11a、11b、11c、11d。另外,在本实施方式中,作为墨水的种类,采用有黑色墨水、黄色墨水、品红色墨水以及青色墨水这四种类。墨罐11a中容纳有作为黑色墨水的墨水IKa,墨罐11b、11c、11d中容纳有作为彩色墨水(黄色、品红色以及青色)的各墨水IKb、IKc、IKd(参照图4的(b))。
墨罐11a、11b、11c、11d被配置为从打印机110的正面侧沿着Y轴方向排列,并固定在壳体部101内。此外,以下,在不区分四个墨罐11a、11b、11c、11d以及四种墨水IKa、IKb、IKc、IKd时,简单标记为墨罐11以及墨水IK。
在本实施方式中,四个墨罐11的每一个被构成为能够从打印机系统100的外部向墨罐11内注入墨水IK。因此,打印机系统100的用户能够将容纳在其他容器中的墨水IK注入并补充到墨罐11。此外,后面叙述墨罐11的详细构成。
在壳体部101中,与四个墨罐11中的每一个对应地设置有窗口部102。窗口部102具有透光性。因此,用户能够经由窗口部102识别四个墨罐11。窗口部102可以作为壳体部101中形成的开口部而设置,也可以作为具有透光性的部件而构成。
墨罐11中与各墨罐11的窗口部102对置的部位的至少一部分具有透光性。因此,用户能够经由窗口部102识别四个墨罐11中的墨水IK的量。各墨罐11中的与窗口部102对置的部位上设置有上限标记17。上限标记17是示出补充墨水IK时的上限的标识,使得用户注入墨水IK时不会从墨罐11中溢出。另外,用户能够将上限标记17作为记号来掌握各墨罐11中的墨水IK的量。
在本实施方式中,墨罐11a的容量大于墨罐11b、11c、11d的容量。墨罐11b、11c、11d的容量彼此相同。在打印机110中,假设黑色墨水IKa与彩色墨水11b、11c、11d相比消耗更多。因此,在四个墨罐11中,容纳有黑色墨水IKa的墨罐11a的容量大于容纳有彩色墨水IKb、IKc、IKd的墨罐11b、11c、11d的容量。并且,容纳有黑色墨水IKa的墨罐11a被配置在打印机110的正面侧,使得用户容易掌握剩余量。
此外,关于容纳有彩色墨水IKb、IKc、IKd的墨罐11b、11c、11d的从正面侧的配置顺序,没有特别限制。另外,在其他墨水IKb、IKc、IKd的任何一个与黑色墨水IKa相比消耗地更多的情况下,可以将其墨水IK容纳在容量大的墨罐11a中。
壳体部101的上部设置有盖部103。盖部103经由铰链部104以能够相对于壳体部101旋转的方式卡合到壳体部101。当打开盖部103时,露出四个墨罐11。例如,在用户将墨水IK注入到墨罐11时,通过旋转盖部103并向上方打开,能够接触到墨罐11。
<打印机的构成>
接着,参照图2对本实施方式所涉及的打印机的构成进行说明。图2是本实施方式所涉及的打印机的简要构成图。如图2所示,本实施方式所涉及的打印机110具有滑架20、送纸马达30、滑架马达33、送纸辊34、控制部40、存储部50以及传感器60。此外,在图2中省略了扫描仪120。
滑架20搭载有打印头22。打印头22具有向滑架20的下表面侧(-Z轴方向侧)喷射墨水IK的多个喷嘴。打印头22与各墨罐11之间设置有管18。墨罐11内的各墨水IK经由管18被输送到打印头22。打印头22将从墨罐11输送的各墨水IK作为墨滴,从多个喷嘴喷射至印刷介质P上。
滑架20通过电缆(未图示)连接到控制部40。滑架20通过滑架马达33的驱动,在印刷介质P上沿着主扫描方向HD往复移动。送纸马达30旋转驱动送纸辊34,并在副扫描方向VD上运送印刷介质P。打印头22的喷射控制经由电缆由控制部40进行。
即,在打印机110中,通过控制部40控制送纸马达30、滑架马达33、打印头22,使滑架20在主扫描方向HD上移动,并且从打印头22的多个喷嘴喷射墨水IK至在副扫描方向VD上运送的印刷介质P,从而进行向印刷介质P的印刷。
滑架20的移动区域中的主扫描方向HD的一端部成为滑架20待机的初始位置区域。在初始位置区域配置有例如用于进行打印头22的喷嘴的清洁等的维护的盖(未图示)等。图2图示有滑架20位于初始位置的状态。
另外,滑架20的移动区域中的主扫描方向HD的另一端部(初始位置的相反侧的端部)配置有废墨水箱(未图示)等,废墨水箱用于容纳进行打印头的冲刷以及清洁时的废墨水。此外,冲刷是指,在印刷介质P的印刷中,从打印头22的各喷嘴喷射与印刷无关的墨水IK。清洁是指,无需驱动打印头,通过设置在废墨水箱中的泵等吸引打印头,由此清洁打印头内。
控制部40连接有作为用户接口部的、包括显示部47的操作面板111。通过用户操作操作面板111,能够通过控制部40使打印机110以及扫描仪120动作。
例如,在图1中,在扫描仪120的自动文稿送纸器122上设置了原稿之后,用户操作操作面板111来使打印机系统100的动作开始。由此,通过扫描仪120进行原稿的读取。接着,基于该读取到的原稿的图像数据,从纸盒114向打印机110(壳体部112)的内部供应印刷介质P,通过打印机110在该印刷介质P上进行印刷。
如图2所示,控制部40能够经由接口(I/F)48连接到计算机49。控制部40经由接口48从计算机49接收图像数据,并进行通过打印机110(打印头22)将该图像印刷在印刷介质P上的控制。另外,控制部40进行通过扫描仪120读取原稿、并经由接口48将该图像数据发送到计算机49、或者对于读取到的图像进行印刷的控制。
控制部40具有驱动控制部41、消耗量计算部42、液面减少判断部43、以及墨水剩余量判断部44。控制部40被配置在主板(无图示)上。控制部40具有CPU、ROM、RAM等(无图示)。控制部40例如将ROM中存储的控制程序展开在RAM,并通过CPU执行该展开于RAM上的控制程序,作为控制部40的各部分来动作。或者,在控制部40中,可以由实现与CPU和控制程序所执行的功能相同的功能的ASIC(Application Specific IC,特殊应用集成电路)等的硬件构成来替代所具有的CPU,也可以由CPU以及ASIC两者构成。
驱动控制部41控制滑架马达33,以进行移动滑架20的控制。由此,滑架马达33进行使得滑架20所具备的打印头22移动的驱动。
消耗量计算部42对于通过从打印头22的各喷嘴喷射墨水IK来消耗的墨水消耗量进行计算。消耗量计算部42将各墨罐11中填充有墨水IK的状态作为基准(初始值),开始进行墨水消耗量的计算。更具体而言,当用户向墨罐11补充墨水并按压复位按钮时,对于该墨罐11初始化墨水消耗量的计数值(返回到初始值,例如表示墨水消耗量0g的计数值),并且开始墨水消耗量的加算。并且,对于该墨罐11,用户持续进行墨水消耗量的加算直至再次按压复位按钮或者执行后述的自动的复位处理为止。
消耗量计算部42计算出的墨水消耗量除了由于在印刷介质P上进行印刷导致的墨水消耗量之外,还包括在通过打印头22的喷嘴的清洁以及冲刷的打印头的维护中使用的墨水消耗量。墨水消耗量是通过所谓的点计数法的计数值。即,当印刷时,通过消耗量计算部42对每个点的印刷中消耗的设计上的墨水消耗量乘以基于要印刷的图像数据而要印刷的图像数据所需的点数,从而计算出一个路径的印刷中消耗的累计的墨水消耗量。
进一步地,消耗量计算部42以在各墨罐11中填充有墨水IK的状态为基准(初始值),对计算出的每个路径的墨水消耗量进行累计,由此计算出每个墨罐11的墨水消耗量。在本实施方式中,按照滑架20每次扫描时的每个路径计算出从打印头22的喷嘴喷射的各墨水IK的量(每个点的墨水IK的量×喷射的点数),并更新从初始值累计的墨水消耗量。
另外,每次进行清洁或冲刷时的墨水消耗量作为每进行一次所使用的墨水IK的量而计算出。墨水消耗量的计数值在印刷中,每当消耗单位消耗量的墨水IK时,按照每次排纸等作为最新消耗量计数51而存储在存储部50中。另外,在清洁或者冲刷时,每次作为最新消耗量计数51而存储在存储部50中。
虽然省略图示,但在打印机110中,例如用户进行执行印刷的操作时,基于墨水消耗量的计数值,能够将各墨罐11中的墨水IK的剩余量的标识显示在计算机49的显示器(画面)上。因此,用户不但能够经由墨罐11的窗口部102识别各墨罐11内的墨水IK的剩余量,而且能够通过计算机49的显示器作为标识来掌握。
另外,经由有线或者无线通信将基于计数值的墨罐11的墨水剩余量的标识输出到计算机49、打印机系统100外的外部终端,并在计算机49、外部终端的显示器上显示墨水剩余量的标识,由此能够使远程的用户识别剩余量。此外,除了上述之外,也可以构成为将基于计数值的墨罐11的墨水剩余量的标识显示在打印机110的操作面板111的显示部47上。
液面降低判断部43对各墨罐11执行通过传感器60的墨水有无检测。在墨罐11内,作为后述的传感器60的一部分的、一对导电部件的一对电极15、16独立地配置在各墨罐11(参照图4的(b))。
当电压施加到一对电极15、16之间时,在一对电极15、16一同浸泡在墨水IK的情况以及未浸泡的情况下,一对电极15、16之间的阻抗值彼此不同。基于执行墨水有无检测时的一对电极15、16之间的阻抗值,液面降低判断部43判断各墨水管11内的预定的位置、即从底部至预定的高度内是否有墨水IK。
在正在执行印刷任务的情况下,每当消耗第一预定量的墨水IK时,液面降低判断部43执行通过传感器60的墨水有无检测。液面降低判断部43执行墨水有无检测的结果,基于一对电极15、16之间的阻抗值判断为墨罐11内的预定的高度不存在墨水IK时,将该状态称为“传感器处用尽”。对于被判断为传感器处用尽的墨罐11,控制部40设定传感器处用尽标志55并存储在存储部50中。
一旦传感器处用尽标志55被设定,则消耗量计算部42对于被判断为传感器处用尽的墨罐11开始进行传感器处用尽后的墨水消耗量的计算。传感器处用尽之后的墨水消耗量的计数值在每当消耗单位消耗量的墨水IK时传感器处用尽被更新,并作为检测后消耗量计数52而存储在存储部50中。
传感器处用尽之后的墨水消耗量的计数值从最新消耗量计数值开始计算,该最新消耗量计数值是在液面降低判断部43判断为传感器处用尽之前最后判断为预定的高度存在墨水IK时计数值传感器处用尽。因此,能够减少传感器处用尽之后消耗的实际的墨水IK的消耗量变得多于作为检测后消耗量计数52而存储的计数值的风险。由此,能够抑制在后述的墨水剩余量判断部44基于传感器处用尽之后的墨水消耗量的计数值而判断为墨水用尽之前发生空打的风险。
此外,代替传感器处用尽之后的墨水消耗量的计算,也可以将判断为传感器处用尽之前最后判断为预定的高度存在墨水IK时的计数值作为检测时消耗量计数而存储,并将该检测时消耗量计数与最新消耗量计数51的差值作为传感器处用尽之后的墨水消耗量而使用。
通过液面降低判断部43的墨水有无检测例如在打印机110(打印机系统100)的电源被接通时、正在执行印刷任务时、未执行印刷任务时等的检测定时反复执行。关于执行墨水有无检测的检测定时,后面叙述。
但是,液面降低判断部43对于一度被判断为传感器处用尽并且设定了传感器处用尽标志55的墨罐11,直至传感器处用尽之后的墨水消耗量变成后述的第二预定量以上(墨水消耗量的计数值为预定值A以上)为止,不执行墨水有无检测。其理由如下。
例如,由于打印机110(打印机系统100)的倾斜等而液面变动、或者墨水IK中产生气泡等,一度判断为预定的高度不存在墨水IK之后,在下一次墨水有无检测中可能误判断为预定的高度存在墨水IK。由此,墨水有无的检测结果变化,从而给用户带来混乱,或者在预定的位置内不存在墨水IK的情况下误检测为有墨水IK,其结果为可能发生空打。
因此,对于一度判断为传感器处用尽并且设定了传感器处用尽标志55的墨罐11,检测出不存在液体之后,停止墨水有无检测的执行,直至消耗第二预定量以上的墨水IK为止,从而能够避免发生使用户混乱的检测结果的变化或者使得发生空打的误检测。此外,第二预定量(的预定值A)被设定为大于第一预定量的值。
在对于任意墨罐11判断为传感器处用尽之后,如果该墨罐11的传感器处用尽之后的墨水消耗量的计数值变成与第二预定量对应的预定值A以上,则液面降低判断部43重新开始墨水有无检测的执行。
墨水剩余量判断部44基于检测后消耗量计数52所存储的传感器处用尽之后的墨水消耗量的计数值、以及针对每个墨罐11设定的判断用信息,判断各墨罐11内的墨水IK的残留状态。
作为墨水IK的残留状态的判断,存在表示墨罐11内的墨水IK的剩余量少的状态的“墨水不足”、以及表示墨罐11内的墨水IK的可消耗量没有的状态的“墨水用尽”。基于存储部50中存储的判断用信息53,进行墨水IK的残留状态的判断。
判断用信息53作为针对每个墨罐11设定的预定量,包括上述的第一预定量、第二预定量(预定值A)、以及第三预定量(预定值B)。此外,预定值A是相当于墨水消耗量的第二预定量的计数值,预定值B是相当于墨水消耗量的第三预定量的计数值。
墨水剩余量判断部44在判断为传感器处用尽的、墨罐11的传感器处用尽之后的墨水消耗量的计数值成为与第二预定量对应的预定值A以上时,重新开始墨水有无检测,在判断为预定的高度没有墨水IK的情况下,对该墨罐11判断为墨水不足。对于判断为墨水不足的墨罐11,控制部40将墨水IK的剩余量的降低通知给用户,并在显示部47上显示促使墨水IK的补充的“墨水不足通知”。
墨水剩余量判断部44在检测后消耗量计数52所存储的传感器处用尽之后的墨水消耗量的计数值达到与第三预定量对应的预定值B以上时,判断为墨水用尽。当判断为墨水用尽时,为了避免发生不存在要喷射的墨水IK的空打状态,控制部40停止打印机110的印刷动作。并且,对于判断为墨水用尽的墨罐11,控制部40通知不存在墨水IK、并在显示部47上显示促使墨水IK的补充的“墨水用尽通知”。此外,第三预定量(预定值B)被设定为大于第二预定量(预定值A)的值。
当一度判断为墨水用尽并停止印刷动作时,直到用户按压复位按钮而执行复位处理、且通过液面降低判断部43的判断成为存在墨水IK为止,打印机110不进行动作。当用户将墨水IK补充到被判断为墨水用尽的墨罐11中并按压复位按钮、并且控制部40经由操作面板111接受到表示补充了墨水IK的意思的输入时,执行通过液面降低判断部43的墨水有无检测。然后,若判断为预定的高度存在墨水IK,则执行复位处理,打印机110变成能够进行印刷动作的状态。
存储部50以非易失性、并且可擦写的方式存储信息。存储部50例如由EEPROM等的非易失性存储器构成。也可以控制部40所具备的ROM构成为兼具存储部50的功能。存储部50具有存储最新消耗量计数51、检测后消耗量计数52以及判断用信息53的区域。另外,存储部50具有存储传感器处用尽标志55的区域。
如上所述,最新消耗量计数51的计数值基于消耗量计算部42对各墨罐11计算出的墨水消耗量而被适当地更新。当用户补充墨水IK至墨罐11并按压复位按钮从而执行复位处理时,针对该墨罐11存储的最新消耗量计数51被清零而返回到初始值。复位处理是指使最新消耗量计数51的计数值成为初始值的处理。
对于被判断为传感器处用尽的墨罐11,检测后消耗量计数52基于消耗量计算部42的消耗量的计算而被适当地更新。当用户补充墨水IK至墨罐11并按压复位按钮从而执行复位处理、并且通过液面降低判断部43判断为存在墨水IK时,针对该墨罐11存储的检测后消耗量计数52被清零而返回到初始值。
如上所述,判断用信息53包括第一预定量、第二预定量(预定值A)以及第三预定量(预定值B)。第一预定量、第二预定量(预定值A)以及第三预定量(预定值B)是针对每个墨罐11、即每种墨水IK来设定的值。控制部40将最新消耗量计数51用于与第一预定量的比较之中,将检测后消耗量计数52用于与第二预定量以及第三预定量的比较之中。
复位处理是指,对于被判断为墨水不足或者墨水用尽的墨罐11,补充墨水IK并初始化(返回到初始值)墨水消耗量的计数值的处理。通过用户按压操作面板111的复位按钮,来执行复位处理。当通过用户的手动操作而执行复位处理、并且液面降低判断部43执行墨水有无检测并确认为存在墨水IK时,如果设定有传感器处用尽标志55,则被删除,存储在最新消耗量计数51以及检测后消耗量计数52的计数值返回到初始值,并开始进行墨水消耗量的计算。
此外,通过用户的手动动作的复位处理与墨水IK的残留量(消耗量)以及传感器处用尽标志55的设定的有无无关,通过按压复位按钮,能够随时执行。
在本实施方式中,考虑尽管用户将墨水IK补充到墨罐11、但是用户忘记按压复位按钮的情况等,在即便用户未按压复位按钮的情况下,在特定的条件下,也执行使最新消耗量计数51以及检测后消耗量计数52中存储的计数值返回到初始值的“自动的复位处理”。关于自动的复位处理,后面叙述。
<墨水供应部以及传感器的构成>
接着,参照图3、图4以及图5对本实施方式所涉及的墨水供应部以及传感器的构成进行说明。图3以及图4是本实施方式所涉及的墨水供应部的简要构成图。详细地讲,图3是墨水供应部的立体图,图4的(a)是墨水供应部的俯视图,图4的(b)是沿着图4的(a)的A-A’线的断面图。此外,在图3以及图4的(a)、(b)中,对于图1所示的墨水供应部10,表示除去了壳体部101的状态。图5是示出本实施方式所涉及的传感器的简要构成的框图。
如图3以及图4的(a)、(b)所示,墨水供应部10具有四个墨罐11a、11b、11c、11d、保持部13、检测基板14、以及作为传感器60的一部分的、分别配置在墨罐11a、11b、11c、11d中的每一个的四对(各墨罐11中有一对)电极15、16(参照图4的(a)、(b))。
如图3所示,各墨罐11a、11b、11c、11d被配置为沿着Y轴方向排列成一列。墨罐11例如由尼龙或者聚丙烯等的合成树脂形成。四个墨罐11可以各自独立地构成,也可以构成为一体。在将墨罐11构成为一体的情况下,可以一体化成型墨罐11,也可以将独立地成型的四个墨罐11捆绑或者连结为一体。
在本实施方式中,墨罐11的前方(+X方向)侧的部分的上表面低于后方(-X方向)侧的部分的上表面。并且,墨罐11的前方侧的部分的上表面上设置有用于从外部注入墨水IK的注入口12。通过用户从该注入口12注入墨水IK,能够将各颜色的墨水IK补充到墨罐11。虽然省略图示,但用户用于补充到墨罐11的墨水IK容纳在其他的补充用容器(填充瓶)中被提供。
在墨罐11中,将Z轴方向、Y轴方向、X轴方向也分别称为高度方向、宽度方向、深度方向。如上所述,容纳有黑色墨水IKa的墨罐11a的容量大于容纳有彩色墨水IKb、IKc、IKd的墨罐11b、11c、11d的容量。墨罐11a与墨罐11b、11c、11d相比,高度以及深度相同,宽度不同。即,墨罐11a的宽度(Y轴方向的长度)大于墨罐11b、11c、11d的宽度。
在墨罐11的后方侧的部分的上方配置有保持部13,保持部13沿着墨罐11a、11b、11c、11d所排列的Y轴延伸。保持部13例如通过螺丝等而被固定在四个墨罐11。保持部13具有保持其上方配置的检测基板14的功能。保持部13例如由具有绝缘性的合成树脂等形成。保持部13上配置有检测基板14,检测基板14沿着墨罐11a、11b、11c、11d所排列的Y轴延伸。检测基板14被保持部13保持。
如图5所示,传感器60具有交流生成电路62、选择电路64、检测部66、四对(各墨罐11中一对)电极15、16。交流生成电路62生成施加到一对电极15、16之间的交流电压。检测部66基于一对电极15、16之间的阻抗值来检测信号。
选择电路6例如由模拟开关构成,并将配置在四个墨罐11中的任一个墨罐11中的一对电极15、16选择性地连接到交流生成电路62以及检测部66。选择电路64被设置在图4的(a)、(b)所示的检测基板14。交流生成电路62以及检测部64可以设置在检测基板14,也可以是其一部分或者全部设置在主基板上。
如图4的(a)、(b)所示,与四个墨罐11对应的共四对电极15、16被配置为沿着检测基板14的延伸方向排列。一对电极15、16例如经由弹簧等的连接器而电连接到检测基板14。检测基板14通过未图示的FFC(Flexible Flat Cable,柔性扁平电缆)等连接到控制部40。由此,传感器60的输出被输入到控制部40的液面降低判断部43。
如图4的(b)所示,一对电极15、16被配置在各墨罐11的内部。一对电极15、16具有长边方向,以从检测基板14至下方(-Z方向)而其长边方向沿着墨罐11的高度方向(Z轴方向)的方式配置。一对电极15、16例如由不锈钢等的金属材料构成。
一对电极中的一个电极15具有下方侧的前端侧抵达靠近墨罐11的底部的位置处的长度。一对电极中的另一个电极16短于电极15,并具有下方侧的前端部从墨罐11的底部抵达预定的高度的位置处的长度。电极16的前端部所在的自底部的预定的高度被设定为与四个墨罐11相同的高度。该预定的高度例如基于墨罐11a、11b、11c、11d的容量、预定的期间中的各墨水IK的消耗量等而被适当地设定。
在执行墨水有无检测时,控制部40对选择电路64发送用于选择四个墨罐11之中作为执行墨水有无检测的对象的墨罐11的选择信号。另外,控制部40对交流生成电路62发送指示交流的生成的指示信号。
选择电路64基于来自控制部40的选择信号,连接配置在任一个被选择的墨罐11中的一对电极15、16与交流生成电路62以及检测部66。并且,交流生成电路62基于来自控制部40的指示信号,将交流电压施加到被选择的一对电极15、16。从抑制墨水IK的析出的观点出发,施加到一对电极15、16之间的电压优选为交流电压。
当在一对电极15、16之间施加交流电压时,在没有墨水IK的情况下,一对电极15、16之间的阻抗值变成无限大,在具有墨水IK时,一对电极15、16之间的阻抗值成为与墨水IK对应的阻抗值,在图4的(b)中,例如着眼于墨罐11b时,墨罐11b所容纳的墨水IKb的液面的高度为预定的高度以上。即,在墨罐11b中,成为一对电极15、16的两者被浸泡在墨水IKb的状态。因此,当对墨罐11b执行墨水有无检测时,通过被施加的交流电压,流过与一对电极15、16之间的阻抗对应的电流。
基于配置于墨罐11b的一对电极15、16之间的阻抗值的信号被输出到检测部66,检测部66的检测结果被输出到液面降低判断部43(控制部40)。其结果为,液面降低判断部43针对墨罐11b判断为预定的高度具有墨水IKb。同样,对于所容纳的墨水IKd的液面的高度为预定的高度以上的墨罐11d,当执行墨水有无检测时,通过被施加的交流电压而在一对电极15、16之间经由墨水IKd流过电流,因此液面降低判断部43判断为预定的高度具有墨水IKd。
另一方面,当着眼于墨罐11a时,容纳在墨罐11a中的墨水IKa的液面的高度低于预定的高度。即,在墨罐11a中,成为电极16被浸泡在墨水IKa的状态。因此,当对墨罐11a执行墨水有无检测时,即使被施加交流电压,在一对电极15、16之间也不会流过电流。
其结果为,液面降低判断部43针对墨罐11a判断为预定的高度没有墨水IKa的“传感器处用尽”。同样,对于所容纳的墨水IKc的液面的高度低于预定的高度的墨罐11c,当执行墨水有无检测时,即使施加交流电压,一对电极15、16之间也不流过电流,因此液面降低判断部43判断为预定的高度没有墨水IKc的“传感器处用尽”。
如此,在本实施方式中,基于传感器60中的一对电极15、16之间的通电的有无(阻抗值之差),能够检测出墨罐11中从底部至预定的高度有无墨水IK。液面降低判断部43在后述的检测定时反复执行关于各墨罐11中从底部至预定的高度有无墨水IK的检测。
另外,根据本实施方式的传感器60的构成,选择电路64选择配置在任何一个墨罐11中的一对电极15、16连接到交流生成电路62以及检测部66。因此,通过一个交流生成电路62以及一个检测部66能够进行多个墨罐11的墨水有无检测,因此能够简单化传感器60的构成。其结果为,能够将打印机110的尺寸以及产品成本抑制得小。
在由打印机110反复执行印刷而消耗墨水IK、并由液面降低判断部43进行判断时,如果任意墨罐11内的墨水IK的液面降低至低于预定的高度,则该墨罐11被判断为预定的高度没有墨水IK的“传感器处用尽”。
如果液面降低判断部43检测出预定的高度没有墨水IK,并且在墨水剩余量判断部44判断为传感器处用尽之后、消耗墨水IK而液面进一步地降低,从墨罐11发送至打印头22(参照图2)的墨水IK消耗完,则变成空打状态。在本实施方式中,为了避免变成空打状态,墨水剩余量判断部44以墨水不足以及墨水用尽的两个级别进行墨水剩余量降低的判断。
控制部40基于墨水剩余量判断部44的判断结果,通过显示面板111中的灯的点亮、向显示部47的显示,向用户通知墨水的剩余量降低,并在墨罐11内的墨水IK消耗完之前进行促使墨水IK的补充的警告。
用于通过墨水不足以及墨水用尽这两个级别进行判断的墨水IK的剩余量例如由以下的方式设定。首先,为了可靠地避免墨罐11内的墨水IK消耗完而变成空打状态的情况,针对每个墨罐11设定不发生空打的最低限度的墨水IK的剩余量(以下,称为最低剩余量)。在墨水剩余量判断部44判断为墨水不足的时间点,优选在各墨罐11中剩余有该最低剩余量的墨水IK。
接着,为了尽早避免变成空打状态,在被判断为墨水不足之后、且被判断为墨水用尽之前,需要使用户将墨水IK补充到墨罐11。优选用户的手中准备有补充用的墨水IK,但也有可能发生缺货的情况。
因此,打印机供应商假设用于用户准备补充用的墨水IK的、预定的前置时间(lead time)(例如,一周等),估算被判断为墨水不足之后、被判断为墨水用尽为止的期间消耗的每种墨水IK的消耗量,设定在被判断为墨水不足的时间点上所需的墨水残留量(墨水不足判断时的残留量)。在设计上,在墨水剩余量判断部44判断为墨水不足的时间点上,在各墨罐11中除了上述的最低剩余量之外,还将残留墨水不足判断时残留量以上的墨水IK。此外,前置时间可以根据打印机用户对打印机110的使用状态的统计结果等而设定。
在本实施方式中,在一度被判断为传感器处用尽之后,如果第二预定量(预定值A)以上的墨水IK被消耗,则重新开始墨水有无检测,若检测出没有墨水IK,则墨水剩余量判断部44对该墨罐11判断为墨水不足。并且,在一度被判断为传感器处用尽之后,如果第三预定量(预定值B)以上的墨水IK被消耗,则墨水剩余量判断部44对该墨罐11判断为墨水用尽并停止印刷动作。第三预定量被设定为对墨水不足判断时的残留量加上第二预定量的量。
此外,如上所述,第二预定量(预定值A)以及第三预定量(预定值B)被与从最新消耗量计数值开始计算的计数值比较,所述最新消耗量计数值是在液面降低判断部43判断为传感器处用尽之前、最后判断为预定的高度具有墨水IK时的值。
另外,优选的是,在被判断为墨水不足之后、且被判断为墨水用尽之前,用户将墨水IK补充到墨罐11时,即使用户将容纳在填充瓶中的墨水IK的总量补充到墨罐11,墨水IK也不会从墨罐11溢出。因此,在本实施方式中,墨罐11的容量被设定为对墨水不足判断时的残留量以及填充瓶的总量的总计再增加了盈余的量。
此外,容纳用户用于补充的墨水IK的填充瓶的容量根据墨水IK的种类而不同。换而言之,填充瓶的容量根据容纳各墨水IK的墨罐11的容量而不同。在本实施方式中,容纳有彩色墨水IKb、IKc、IKd的墨罐11b、11c、11d的容量彼此不同,因此容纳补充用的彩色墨水IKb、IKc、IKd的填充瓶的容量也彼此不同。另一方面,容纳黑色墨水IKa的墨罐11a的容量大于墨罐11b、11c、11d的容量,因此容纳补充用的黑色墨水IKa的填充瓶的容量大于容纳补充用的彩色墨水IKb、IKc、IKd的填充瓶的容量。
这里,如上所述,对于墨罐11a、11b、11c、11d,检测墨水IK的液面的降低的预定的高度被设定为相同高度。另一方面,容纳有黑色墨水IKa的墨罐11a的宽度大于墨罐11b、11c、11d的宽度。即,X-Y平面上的墨罐11a的截面积(底面积)大于墨罐11b、11c、11d的截面积(底面积)。因此,墨罐11a内的黑色墨水IKa的墨水不足判断时的残留量多于墨罐11b、11c、11d内的彩色墨水IKb、IKc、IKd的墨水不足判断时的残留量。
这是由于假设了黑色墨水IKa与彩色墨水IKb、IKc、IKd相比消耗地更多,因此针对黑色墨水IKa(墨罐11a)的第一预定量、第二预定量以及第三预定量被设定为大于针对彩色墨水IKb、IKc、IKd(墨罐11b、11c、11d)的第一预定量、第二预定量以及第三预定量。
因此,通过基于各墨水IK的使用量来适当地设定第一预定量、第二预定量以及第三预定量,即使在墨罐11之间容量不同,也能够通用地使用相同构成的一对电极15、16,高精度地进行墨水IK的剩余量的检测。
<墨水有无检测的执行方法>
接着,参照图6、图7以及图8对在本实施方式所涉及的打印机110中、控制部40所执行的墨水有无检测的执行方法进行说明。图6以及图7是示出正在执行印刷任务时的墨水有无检测的执行方法的流程图。图8是示出不执行印刷任务时的墨水有无检测的执行方法的流程图。此外,在以下的说明中,打印机110的控制部40所具有的各部分统称并简单记载为控制部40。
在本实施方式中,在正在执行印刷任务的情况、以及不执行印刷任务的情况下,以分别设定的检测定时执行墨水有无检测。
在正在执行印刷任务的情况下,仅对于自从在上一次的墨水有无检测中判断为具有墨水之后消耗了第一预定量以上的墨水IK的墨罐11,执行墨水有无检测。在正在执行印刷任务的情况下,执行墨水有无检测的检测定时例如为:自从发出印刷任务的指示至印刷开始为止的期间、印刷结束之后排纸时、打印的页之间所进行的周期冲刷之后等。
在本实施方式中,在对打印头22(参照图2)施加电压的印刷状态中,不执行墨水有无检测。因此,在正在执行印刷任务的情况下,在从打印头22中不喷射墨水IK的非印刷状态下,执行墨水有无检测。
在不执行印刷任务的情况下,在预定的定时,与墨水IK的消耗量无关地,对于所有的墨罐11执行墨水有无检测(但是,除了自从设定传感器处用尽标志55起没有消耗第二预定量以上的墨水IK的墨罐11)。在不执行印刷任务的情况下执行墨水有无检测的检测定时(预定的定时)例如为将打印机110的电源接通的时、执行了印刷任务之后的待机时、打印头22的喷嘴的清洁时、开始打印机110的使用之际最初填充了墨罐11的墨水IK时等。
首先,参照图6以及图7,对正在执行印刷任务时的墨水有无检测的执行方法进行说明。图6示出执行印刷任务时进行墨水剩余量检测(墨水有无检测)的检测定时,图7示出各墨水剩余量检测处理中的墨水有无检测的执行方法。
如图6所示,一旦被进行印刷任务的指示,控制部40首先进行从纸盒114向打印机110的内部供应印刷介质P的处理(步骤S01)。然后,在每当使滑架20进行扫描在印刷介质P上印刷一路径(步骤S02)时,控制部40判断是否执行周期冲刷(步骤S03)。在本实施方式中,在存在没有排出墨水IK而经过了预定时间的喷嘴的情况下,以所有的打印头22的喷嘴为对象实施周期冲刷。
在执行周期冲刷的情况(步骤S03:是)下,控制部40执行周期冲刷(步骤S04)。然后,在实施了周期冲刷之后,控制部40执行墨水剩余量检测处理(步骤S05)。另一方面,在不实施周期冲刷的情况(步骤S03:否)下,控制部40使处理转移到步骤S06。
步骤S05的墨水剩余量检测处理是分别对四个墨罐11中的每一个确认是否为执行墨水有无处理的对象、并对于作为对象的墨罐11执行墨水有无检测的处理。在墨水剩余量检测处理中,如图7所示,控制部40选择任意墨罐11(步骤S21)。然后,控制部40对于所选择的墨罐11判断存储部50中是否设定有传感器处用尽标志55(步骤S22)。
在存储部50中没有设定传感器处用尽标志55的情况(步骤S22:否)下,控制部40参照针对所选择的墨罐11的最新消耗量51,判断自从执行上一次墨水有无检测并判断为具有墨水起是否消耗了第一预定量以上的墨水IK(步骤S23)。
在自从执行上一次墨水有无检测并判断为具有墨水起消耗了第一预定量以上的墨水IK的情况(步骤S23:是)下,控制部40执行通过传感器60的墨水有无检测(步骤S24)。另一方面,在步骤S23中没有消耗第一预定量以上的墨水IK的情况(步骤S23:否)下,控制部40不执行步骤S24的墨水有无检测,而使处理转移到步骤S29。
虽然图7中未图示,但在没有设定传感器处用尽标志55的状态(步骤S22:否)下进入步骤S24、并执行了通过传感器60的墨水有无检测的结果检测出墨罐11的预定的高度没有墨水IK的情况下,控制部40对于所选择的墨罐11判断为墨水用尽。并且,对于判断为传感器处用尽的墨罐11,在存储部50中设定传感器处用尽标志55,并进入到步骤S27的处理。在步骤S24中,在传感器60检测出墨罐11的预定的高度具有墨水IK的情况下,保持该状态并进入到步骤S27的处理。
返回到步骤S22,在存储部50中设定有传感器处用尽标志55的情况(步骤S22:是)下,即已经判断为没有墨水IK的情况下,控制部40参照针对所选择的墨罐11的检测后消耗量计数52,判断自从设定了传感器处用尽标志55时起是否消耗了第二预定量(预定值A)以上的墨水IK(步骤S25)。
在步骤S25中,在自从设定了传感器处用尽标志55时起的墨水IK的消耗量少于第二预定量(预定值A)的情况下(步骤S25:否),如上所述,能够避免因液面的变动以及气泡等的误判断,因此不执行步骤S24的墨水有无检测,从而使处理前进到步骤S29。
在步骤S25中,在自从设定了传感器处用尽标志55时起的墨水IK的消耗量为第二预定量(预定值A)以上的情况下(步骤S25:是),进入到步骤S26的处理。在步骤S26中,参照检测后消耗量计数52,判断自从设定了传感器处用尽标志55时起是否消耗了第三预定量(预定值B)以上的墨水IK。在自从设定了传感器处用尽标志55时起的墨水IK的消耗量少于第三预定的情况下(步骤S26:否),使处理前进到步骤S27。
在步骤S27中,判断在当前的印刷任务执行中是否执行了墨水有无检测。在步骤S27中,在当前的印刷任务执行中没有执行墨水有无检测的情况下(步骤S27:否),控制部40执行通过传感器60的墨水有无检测(步骤S24)。
另一方面,在步骤S27中,在当前的印刷任务执行中已经执行了墨水有无检测的情况下(步骤S27:是),不执行墨水有无检测而进入到步骤S29的处理。换而言之,在自从设定了传感器处用尽标志55时起消耗了第二预定量(预定值A)以上的墨水IK之后,直至消耗第三预定量(预定值B)以上的墨水IK为止的期间,在印刷任务的执行中仅执行一次墨水有无检测。
在步骤S25中首次墨水消耗量成为第二预定量(预定值)以上、进入步骤S26并从步骤S27转移到步骤S24、执行通过传感器60的墨水有无检测的结果、检测出墨罐11的预定的高度没有墨水IK的情况下,控制部40对所选择的墨罐11判断为墨水不足。然后,对于判断为墨水不足的墨罐11,控制部40向用户通知墨水IK的剩余量的降低并将促使墨水IK的“墨水不足通知”显示在显示部47上,并使处理前进到步骤S29。
另外,在步骤S26中消耗量变成第三预定量(预定值B)以上的情况下(步骤S26:是),控制部40使处理转移到步骤S28,并停止打印机110的印刷动作(墨水用尽)。并且,对于判断为墨水用尽的墨罐11,控制部40将“墨水用尽通知”显示在显示部47上,并使处理前进到步骤S29。
在任意的墨罐11中,消耗第三预定量(预定值B)以上的墨水IK而变成步骤S28的状态,在对所有的墨罐11结束墨水剩余量检测的情况下(步骤S29:是),控制部40不会返回到图6的流程,而等待由用户进行的墨水补充以及由用户进行的复位处理的执行。
这里,一旦用户基于墨水不足通知、墨水用尽通知补充墨水IK并按压复位按钮,从而执行复位处理,则控制部40与墨水IK的消耗量、上一次的墨水有无检测的结果无关地,对所选择的墨罐11执行通过传感器60的墨水有无检测。这里所执行的墨水有无检测是用于确认用户已经补充了墨水IK的事实的。
如果该墨水有无检测的结果检测出预定的高度具有墨水IK,则控制部40使最新消耗量计数51以及检测后消耗量计数52中存储的计数值返回到初始值,并开始进行墨水消耗量的计算。另外,在存储部50中设定有传感器处用尽标志55的情况下,将其删除。
在基于墨水用尽通知而确认通过用户的手动操作的复位处理被执行并具有墨水IK时,控制部40重新开始印刷动作。此外,用户通过按压复位按钮来能够随时执行复位处理。并且,当用户执行复位处理时,与是否为检测定时无关地,控制部40执行通过传感器60的墨水有无检测。
另一方面,在步骤S25中的墨水消耗量是第二预定量(预定值A)以上、步骤S26中的墨水消耗量少于第三预定量、从步骤S27转移到步骤S24、并通过传感器60执行有无检测的结果,有可能检测出墨罐11的预定的高度具有墨水IK。在该情况下,意味着用户已经将墨水IK补充到所选择的墨罐11。并且,考虑了尽管用户补充了墨水IK、但忘记按压复位按钮、从而没有执行复位处理的情况。
因此,控制部40对所选择的墨罐11执行“自动的复位处理”。即,控制部40对所选择的墨罐11,即便没有通过用户的手动操作而执行复位处理,也删除存储部50中存储的传感器处用尽标志55,使存储在最新消耗量计数51中的计数值和存储在检测后消耗量计数52中的计数值返回到初始值。由此,重新开始对于所选择的墨罐11的墨水消耗量的计数。并且,控制部40使处理前进到步骤S29。
如此,在本实施方式中,在设定了传感器处用尽标志55之后也反复执行墨水有无检测,由此能够检测出用户补充了墨水IK。即,只要用户补充墨水IK,即使在用户忘记按压复位按钮的情况下,控制部40也能够识别补充了墨水IK的事实,进一步地,如果没有执行通过手动操作的复位处理,则执行“自动的复位处理”。由此,能够抑制尽管用户已经进行补充而具有墨水IK也被误判断为“墨水用尽”的情况。
另外,在本实施方式中,在自从设定了传感器处用尽标志55时起消耗了第二预定量(预定值A)以上的墨水IK的情况下(步骤S25:是),直至消耗第三预定量(预定值B)以上的墨水IK的期间,基于步骤S27,在印刷任务的执行中仅执行一次的墨水有无检测。如果消耗第二预定量(预定值A)以上的墨水IK而显示有“墨水不足通知”,则用户随时补充墨水IK的可能性高。
这里,关于通过用户的墨水IK的补充,考虑到大多数是在不执行印刷任务时进行、而很少在正在执行印刷任务时进行。因此,在正在执行印刷任务的情况下,仅执行一次的墨水有无检测,从而抑制空打发生的风险,并且能够检测出用户补充了墨水IK的事实,并且,能够抑制印刷的生产量减少。
在步骤S29中,判断是否对于所有墨罐11结束了是否执行墨水有无检测的确认。在对于所有墨罐11结束了是否执行墨水有无检测的确认的情况下(步骤S29:是),控制部40使处理转移到图6所示的步骤S06。
在没有对于所有墨罐11结束是否执行墨水有无检测的确认的情况下(步骤S29:否),控制部40使处理前进到步骤S30并选择下一个墨罐11,使处理返回到步骤S22。由此,对于四个墨罐11的全部,依次确认是否执行墨水有无检测,并对于作为对象的墨罐11执行墨水有无检测。
返回到图6,在执行了步骤S05之后,控制部40判断是否结束了1页的印刷(步骤S06)。在没有结束1页的印刷的情况下(步骤S06:否),控制部40使处理返回到步骤S02。
另一方面,在已经结束1页的印刷的情况下(步骤S06:是),控制部40执行页间的冲刷。并且,在执行了页间冲刷之后,控制部40执行墨水剩余量检测处理(步骤S08)。与步骤S05的墨水剩余量检测处理同样地,步骤S08中的墨水剩余量检测处理对作为对象的墨罐11执行(参照图7)。
如果步骤S08的墨水剩余量检测处理结束,则控制部40进行将印刷后的印刷介质P排纸的处理(步骤S09)。并且,在实施了排纸的处理之后,控制部40执行墨水剩余量检测处理(步骤S10)。与步骤S05的墨水剩余量检测处理同样地,步骤S10中的墨水剩余量检测处理也对作为对象的墨罐11执行(参照图7)。
如果步骤S10的墨水剩余量检测处理结束,则控制部40判断印刷任务是否结束(步骤11)。在印刷任务已经结束的情况下(步骤S11:是),控制部40判断下一个印刷任务的有无(步骤S12)。在不存在下一个印刷任务的情况下(步骤S12:否),执行墨水剩余量检测处理(步骤S13),并结束处理。此外,在步骤S13中的墨水剩余量检测处理中,对所有墨罐11执行墨水有无检测。
另一方面,在步骤S11中印刷任务没有结束的情况下(步骤S11:否)、以及步骤S12中存在下一个印刷任务的情况下(步骤S12:是),控制部40使处理返回到步骤S01,重复进行图6所示的各步骤的处理。
接着,参照图8,对不执行印刷任务的情况下的墨水有无检测的执行方法进行说明。图8所示的各步骤的处理在接通打印机110的电源时、执行了印刷任务之后的待机时、清洁打印头22的喷嘴时、在开始打印机110的使用之际最初填充了墨罐11的墨水IK时等,与墨水IK的消耗量无关地,对所有的墨罐11执行。但是,除了自从设定了传感器处用尽标志55时起没有消耗第二预定量以上的墨水IK的墨罐11。
如图8所示,控制部40选择任意墨罐11(步骤S31)。然后,控制部40对于选择的墨罐11判断存储部50中是否设定有传感器处用尽标志55(步骤S32)。在存储部50中没有设定有传感器处用尽标志55的情况下(步骤S32:否),控制部40执行通过传感器60的墨水有无检测(步骤S33)。
在没有设定有传感器处用尽标志55的状态下(步骤S32:否)进入步骤S33、执行了通过传感器60的墨水有无检测的结果、检测出墨罐11的预定的高度没有墨水IK的情况下,控制部40对于所选择的墨罐11判断为传感器处用尽。并且,对于判断为传感器处用尽的墨罐11,在存储部50中设定传感器处用尽标志55,并使处理前进到步骤S35。在步骤S33中,在传感器60检测出墨罐11的预定的高度具有墨水IK的情况下,保持该状态并进入步骤S37。
返回到步骤S32,在存储部50中设定有传感器处用尽标志55的情况下(步骤S32:是),控制部40参照针对所选择的墨罐11的检测后消耗量计数52,判断自从设定了传感器处用尽标志55时起是否消耗了第二预定量(预定值A)以上的墨水IK(步骤S34)。
在自从设定了传感器处用尽标志55时起的墨水IK的消耗量少于第二预定量(预定值A)的情况下(步骤S34:否),为了避免因液面的变动、气泡等的误判断,不执行步骤S33的墨水有无检测,使处理前进到步骤S37。另一方面,在自从设定了传感器处用尽标志55时起的墨水IK的消耗量为第二预定量(预定值A)以上的情况下(步骤S34:是),使处理前进到步骤S35。
在步骤S35中,参照检测后消耗量计数52,判断自从设定了传感器处用尽标志55时起是否消耗了第三预定量(预定值B)以上的墨水IK。在消耗了第三预定量(预定值B)以上的墨水IK的情况下(步骤S35:是),控制部40使处理前进到步骤S26。
在步骤S36中,控制部40停止打印机110的印刷动作(墨水用尽)。并且,对于判断为墨水用尽的墨罐11,控制部40将“墨水用尽通知”显示在显示部47上,并使处理前进到步骤S37。此外,在该状态下,即使用户想要执行印刷任务,打印机110也不接受印刷任务且不执行印刷动作。
在步骤S35中,在没有消耗第三预定量以上的墨水IK的情况下(步骤S35:否),控制部40使处理转移到步骤S33,执行通过传感器60的墨水有无检测。
在步骤S34中首次墨水消耗量成为第二预定量(预定值A)以上、且小于第三预定量、从而从步骤35转移到步骤S33、执行通过传感器60的墨水有无检测的结果、检测出墨罐11的预定的高度没有墨水IK的情况下,控制部40对所选择的墨罐11判断为墨水不足。并且,对于判断为墨水不足的墨罐11,控制部40向用户通知墨水IK的剩余量的降低并将促使墨水IK的补充的“墨水不足通知”显示在显示部47上,并使处理前进到步骤S37。
在步骤S35中墨水消耗量为第三预定量(预定值B)以上、转移到步骤S33、执行通过传感器60的墨水有无检测的结果、检测出墨罐11的预定的高度没有墨水IK的情况下,控制部40对所选择的墨罐11执行“自动的复位处理”。由此,对于所选择的墨罐11,控制部40删除存储在存储部50中的传感器处用尽标志55,使存储在最新消耗量计数51中的计数值和存储在检测后消耗量计数52中的计数值返回到初始值。并且,控制部40使处理前进到步骤S37。
在步骤S37中,判断是否对于所有墨罐11结束了是否执行墨水有无检测的确认。在对于所有墨罐11结束了是否执行墨水有无检测的确认的情况下(步骤S37:是),控制部40结束处理。
在没有对于所有墨罐11结束是否执行墨水有无检测的确认的情况下(步骤S37:否),控制部40使处理前进到步骤S38选择下一个墨罐11,并使处理返回到步骤S32。由此,关于四个墨罐11,除了自从设定了传感器处用尽标志55时起没有消耗第二预定量以上的墨水IK的墨罐11之外,对于其他墨罐11执行墨水有无检测。
在任意墨罐11中消耗第三预定量(预定值B)以上的墨水IK(步骤S35:是)而成为步骤S36的状态的情况下,控制部40直至用户补充墨水IK并执行复位处理为止,保持不接受印刷任务的状态。当基于墨水用尽通知、执行通过用户的手动操作的复位处理、并通过墨水有无检测处理确认到有墨水IK时,控制部40使打印机110恢复到接受印刷任务的状态。
如以上说明的那样,在正在执行印刷任务的情况下,在对下一个路径进行印刷之前(步骤S05)、印刷下一页之前以及执行下一个印刷任务之前(步骤S08、步骤S10),执行墨水有无检测。并且,在不执行印刷任务的情况下,在接通打印机110的电源时、执行了印刷任务之后的待机时、清洁打印头22的喷嘴时等,执行墨水有无检测。由此,能够在印刷之前确认墨水IK的有无,因此能够可靠地抑制印刷时发生空打的风险。
另外,在正在执行印刷任务期间,仅对消耗了第一预定量以上的墨水IK的墨罐11执行墨水有无检测。因此,与对所有的墨罐11执行墨水有无检测的情况相比,抑制通过反复执行墨水有无检测而施加电压到墨水IK的总计时间,因此能够抑制墨水IK的析出等对墨水IK的影响。
并且,在本实施方式中,由于在不从打印头22喷射墨水IK的非印刷状态下执行墨水有无检测,因此通过仅对消耗了第一预定量以上的墨水IK的墨罐11执行墨水有无检测,能够抑制对执行印刷任务时的生产量减少的影响。
上述的实施方式仅仅是示出本发明的一个方式,能够在本发明的范围内任意变形以及应用。作为变形例,例如考虑到以下的例。
(变形例1)
在上述的实施方式中,构成为:传感器60包括一对电极15、16、并基于一对电极15、16之间的阻抗值判断墨罐11内的预定的高度是否有墨水IK,但本发明并不限于这样的方式。例如,可以构成为:作为传感器具有包括发光部以及收光部的光传感器,并基于发光部射出、且受光部接收的光的强度的差异来判断墨罐11内的预定的高度有没有墨水IK,也可以构成为:作为传感器而具有重量传感器,并基于重量的差异来判断墨罐11内的预定的高度有没有墨水IK。另外,传感器并不限于判断墨罐11内的预定高度有没有墨水IK的传感器,只要是判断墨罐11内的预定位置有没有墨水IK的的传感器、即用于检测墨罐11内的墨水IK的剩余量是否为预定量的传感器即可。
(变形例2)
在上述的实施方式中,在正在执行印刷任务的情况下,虽然采用了在不从打印头22喷射墨水IK的非印刷状态下执行墨水有无检测,但也可以采用在从打印头22喷射墨水IK的印刷状态下也执行墨水有无检测。
(变形例3)
在上述的实施方式中,虽然以作为复合机的打印机系统100为例进行了说明,该复合机是作为印刷装置的包含打印机11以及扫描仪120的复合机,但本发明并不限于这样的方式。印刷装置可以是不包含扫描仪120的单一功能的打印机110。
(变形例4)
在上述的实施方式中,虽然说明了将本发明应用到打印机以及墨罐中的例子,但本发明并不限于这样的方式。本发明例如可以适用于喷射或者喷出墨水以外的液体的印刷装置,另外,也可适用于容纳了这样的液体的液体容器。
符号说明
11、11a、11b、11c、11d...墨罐(液体容器),15...电极(一对导电部件),16...电极(一对导电部件),40...控制部,42...消耗量计算部,50...存储部,55...传感器处用尽标志,60...传感器,62...交流生成电路,64...选择电路,66...检测部,110...打印机(印刷装置),IK...墨水(液体),IKa...黑色墨水(液体),IKb、IKc、IKd...彩色墨水(液体)。

Claims (13)

1.一种印刷装置,所述印刷装置被构成为固定有容纳液体的液体容器、且用户能够将所述液体补充到所述液体容器,其特征在于,
所述印刷装置包括:
传感器,所述传感器用于进行在所述液体容器内的预定的位置是否有所述液体的液体有无检测;
控制部,所述控制部执行通过所述传感器的所述液体有无检测;
消耗量计算部,所述消耗量计算部计算从所述液体容器消耗的所述液体的消耗量;以及
存储部,所述存储部更新并存储所述消耗量计算部所计算出的所述液体的消耗量,
在正在执行印刷任务的情况下,所述控制部在第一预定量的所述液体被消耗之后执行所述液体有无检测。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印刷装置,其特征在于,
在所述印刷任务的执行过程中的非印刷时,所述控制部执行所述液体有无检测。
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印刷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传感器包括一对导电部件,基于所述一对导电部件之间的阻抗值来检测是否有所述液体。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印刷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存储部具有存储传感器处用尽标志的区域,所述传感器处用尽标志在执行所述液体有无检测并检测到没有所述液体的情况下被设定,
在所述存储部中存储有所述传感器处用尽标志的情况下,所述控制部停止所述液体有无检测的执行。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印刷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印刷装置具有多个所述液体容器,
所述传感器被构成为能够独立地对所述多个液体容器中的每一个检测是否有所述液体,
所述存储部具有针对所述多个液体容器中的每一个独立地存储所述传感器处用尽标志的区域,
所述控制部对所述多个液体容器之中、所述存储部存储有的所述传感器处用尽标志的所述液体容器,停止所述液体有无检测的执行。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印刷装置,其特征在于,
在不执行所述印刷任务时,对所述多个液体容器之中、所述存储部没有存储所述传感器处用尽标志的所述液体容器,所述控制部以所述预定的定时执行所述液体有无检测。
7.根据权利要求3至6中任一项所述的印刷装置,其特征在于,
在所述存储部存储有所述传感器处用尽标志的情况下,在执行所述液体有无检测并检测到没有液体之前最后一次检测到有液体的时起计算的所述液体的消耗量成为第二预定量以上时,所述控制部执行所述液体有无检测。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印刷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控制部在所述液体的消耗量达到所述第二预定量以上之后执行所述液体有无检测并检测到没有所述液体之后,在正在执行所述印刷任务的情况下,针对每个所述印刷任务执行一次所述液体有无检测,在不执行所述印刷任务的情况下,以预定的定时执行所述液体有无检测。
9.根据权利要求7或8所述的印刷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控制部在所述液体的消耗量达到所述第二预定量以上之后执行所述液体有无检测并检测到有所述液体的情况下,删除存储在所述存储部中的所述传感器处用尽标志。
10.根据权利要求7或8所述的印刷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控制部在液体的消耗量达到所述第二预定量以上之后、执行所述液体有无检测并检测到没有所述液体之后,自从最后一次检测到有所述液体时起计算的所述液体的消耗量达到第三预定量以上之后,停止印刷动作,其中,所述第三预定量大于所述第二预定量。
11.根据权利要求10所述的印刷装置,其特征在于,
在正在执行所述印刷任务期间,所述存储部针对每个路径更新并存储所述消耗量计算部所计算出的所述液体的消耗量,
所述控制部将存储在所述存储部中的所述液体的消耗量用于与所述第一预定量、所述第二预定量以及所述第三预定量的比较之中。
12.根据权利要求5至11中任一项所述的印刷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传感器具有:
交流生成电路,所述交流生成电路生成交流电压;
检测部,所述检测部检测是否有所述液体;
一对导电部件,所述一对导电部件分别独立地配置在所述多个液体容器之中;以及
选择电路,所述选择电路将配置在所述多个液体容器中的任何一个中的所述一对导电部件选择性地连接到所述交流生成电路以及所述检测部,
所述控制部发送选择信号,并向所述交流生成电路发送指示交流的生成的指示信号,所述选择信号用于从所述多个液体容器之中选择作为所述液体有无检测的对象的所述液体容器。
13.根据权利要求5至12中任一项所述的印刷装置,其特征在于,
在所述多个液体容器之中的至少两个所述液体容器中,执行所述液体有无检测并检测到没有所述液体时的所述液体容器内的所述液体的剩余量彼此不同,
针对所述两个所述液体容器,所述第一预定量被设定为彼此不同。
CN201510933762.1A 2015-03-27 2015-12-15 印刷装置 Active CN106004056B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2)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JP2015-065933 2015-03-27
JP2015065933A JP6543994B2 (ja) 2015-03-27 2015-03-27 印刷装置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6004056A true CN106004056A (zh) 2016-10-12
CN106004056B CN106004056B (zh) 2020-04-21

Family

ID=56610962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510933762.1A Active CN106004056B (zh) 2015-03-27 2015-12-15 印刷装置

Country Status (3)

Country Link
US (1) US9415601B1 (zh)
JP (1) JP6543994B2 (zh)
CN (1) CN106004056B (zh)

Cited By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1746129A (zh) * 2019-03-27 2020-10-09 精工爱普生株式会社 液体供给装置
CN111791597A (zh) * 2019-04-05 2020-10-20 佳能株式会社 打印设备及其墨量检测方法
CN112406310A (zh) * 2019-08-20 2021-02-26 精工爱普生株式会社 印刷装置
CN112571969A (zh) * 2019-09-30 2021-03-30 精工爱普生株式会社 物理量检测装置以及印刷装置
CN112577567A (zh) * 2019-09-30 2021-03-30 精工爱普生株式会社 物理量检测装置以及印刷装置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2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1543768S (zh) * 2015-04-24 2016-02-15
JP1543767S (zh) * 2015-04-24 2016-02-15
JP1544004S (zh) * 2015-04-24 2016-02-15
JP1544002S (zh) * 2015-04-24 2016-02-15
JP1544003S (zh) * 2015-04-24 2016-02-15
JP2017136787A (ja) * 2016-02-05 2017-08-10 セイコーエプソン株式会社 液滴吐出装置及び液滴吐出装置における液体使用量の算出方法
JP6834518B2 (ja) * 2017-01-20 2021-02-24 ブラザー工業株式会社 画像記録装置
US10688798B2 (en) 2017-09-28 2020-06-23 Brother Kogyo Kabushiki Kaisha Liquid ejecting apparatus
US11023185B2 (en) 2018-01-08 2021-06-01 Hewlett-Packard Development Company, L.P. Collective awareness of supplies
JP7322420B2 (ja) * 2019-02-12 2023-08-08 セイコーエプソン株式会社 印刷装置
JP7255217B2 (ja) 2019-02-12 2023-04-11 セイコーエプソン株式会社 印刷装置
JP7298173B2 (ja) 2019-02-12 2023-06-27 セイコーエプソン株式会社 印刷装置
JP7247625B2 (ja) 2019-02-12 2023-03-29 セイコーエプソン株式会社 電子機器
JP2020128056A (ja) * 2019-02-12 2020-08-27 セイコーエプソン株式会社 印刷装置
JP7305973B2 (ja) * 2019-02-12 2023-07-11 セイコーエプソン株式会社 印刷装置
JP7211133B2 (ja) 2019-02-12 2023-01-24 セイコーエプソン株式会社 印刷装置の生産方法
JP7322419B2 (ja) * 2019-02-12 2023-08-08 セイコーエプソン株式会社 印刷装置
JP7334535B2 (ja) 2019-08-20 2023-08-29 セイコーエプソン株式会社 印刷装置
JP7404707B2 (ja) 2019-08-20 2023-12-26 セイコーエプソン株式会社 印刷装置
JP7326988B2 (ja) 2019-08-20 2023-08-16 セイコーエプソン株式会社 印刷装置
CN114761977A (zh) 2020-02-17 2022-07-15 株式会社宙连 设备管理装置、设备管理方法以及设备管理系统
JP7452133B2 (ja) 2020-03-17 2024-03-19 セイコーエプソン株式会社 印刷装置
JP2021146534A (ja) 2020-03-17 2021-09-27 セイコーエプソン株式会社 印刷装置
JP7452132B2 (ja) 2020-03-17 2024-03-19 セイコーエプソン株式会社 印刷装置
JP2024017852A (ja) * 2022-07-28 2024-02-08 ブラザー工業株式会社 画像形成装置および初期化方法

Citations (8)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1856911A (zh) * 2009-04-01 2010-10-13 精工爱普生株式会社 液体消耗系统和装置、液体供应单元、液体余量管理方法
CN102555491A (zh) * 2010-09-30 2012-07-11 兄弟工业株式会社 能够检测墨水盒中的墨水的剩余量的记录设备
US20120212526A1 (en) * 2010-12-22 2012-08-23 Seiko Epson Corporation Liquid detection system, liquid container, mounting member, and liquid supply system
CN102825913A (zh) * 2011-06-13 2012-12-19 精工爱普生株式会社 液体容器以及液体检测系统
CN103302990A (zh) * 2012-03-12 2013-09-18 精工爱普生株式会社 液体消耗装置以及液体余量的判断方法
US20140022317A1 (en) * 2012-07-23 2014-01-23 Seiko Epson Corporation Cartridge
US8919900B2 (en) * 2013-05-29 2014-12-30 Seiko Epson Corporation Printing apparatus
US8950852B2 (en) * 2012-08-31 2015-02-10 Seiko Epson Corporation Liquid storage container and liquid consumption apparatus

Family Cites Families (8)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H11138771A (ja) * 1997-11-06 1999-05-25 Brother Ind Ltd インクジェットプリンタ
JP3849867B2 (ja) * 2002-07-24 2006-11-22 ソニー株式会社 液体検出装置及び液体量検出装置
US20060250425A1 (en) * 2005-05-03 2006-11-09 Pitney Bowes Incorporated Method and system for detecting low ink levels in a printing system and replacing ink cartridge without stopping printing operations
JP2008168571A (ja) * 2007-01-15 2008-07-24 Seiko Epson Corp 液体吐出装置および残量無し判定方法
CN101859235B (zh) 2009-04-01 2013-09-18 精工爱普生株式会社 具有多个存储装置的系统以及用于该系统的数据传输方法
JP5482275B2 (ja) 2009-04-01 2014-05-07 セイコーエプソン株式会社 記憶装置、基板、液体容器、データ記憶部に書き込むべきデータをホスト回路から受け付ける方法、ホスト回路に対し電気的に接続可能な記憶装置を含むシステム
JP6056199B2 (ja) 2012-05-31 2017-01-11 セイコーエプソン株式会社 液体消費装置及び液体消費装置の制御方法
TWI656040B (zh) * 2013-02-26 2019-04-11 精工愛普生股份有限公司 Liquid storage container

Patent Citations (8)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1856911A (zh) * 2009-04-01 2010-10-13 精工爱普生株式会社 液体消耗系统和装置、液体供应单元、液体余量管理方法
CN102555491A (zh) * 2010-09-30 2012-07-11 兄弟工业株式会社 能够检测墨水盒中的墨水的剩余量的记录设备
US20120212526A1 (en) * 2010-12-22 2012-08-23 Seiko Epson Corporation Liquid detection system, liquid container, mounting member, and liquid supply system
CN102825913A (zh) * 2011-06-13 2012-12-19 精工爱普生株式会社 液体容器以及液体检测系统
CN103302990A (zh) * 2012-03-12 2013-09-18 精工爱普生株式会社 液体消耗装置以及液体余量的判断方法
US20140022317A1 (en) * 2012-07-23 2014-01-23 Seiko Epson Corporation Cartridge
US8950852B2 (en) * 2012-08-31 2015-02-10 Seiko Epson Corporation Liquid storage container and liquid consumption apparatus
US8919900B2 (en) * 2013-05-29 2014-12-30 Seiko Epson Corporation Printing apparatus

Cited By (6)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1746129A (zh) * 2019-03-27 2020-10-09 精工爱普生株式会社 液体供给装置
CN111791597A (zh) * 2019-04-05 2020-10-20 佳能株式会社 打印设备及其墨量检测方法
US11351794B2 (en) 2019-04-05 2022-06-07 Canon Kabushiki Kaisha Printing apparatus and ink quantity detection method thereof
CN112406310A (zh) * 2019-08-20 2021-02-26 精工爱普生株式会社 印刷装置
CN112571969A (zh) * 2019-09-30 2021-03-30 精工爱普生株式会社 物理量检测装置以及印刷装置
CN112577567A (zh) * 2019-09-30 2021-03-30 精工爱普生株式会社 物理量检测装置以及印刷装置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JP6543994B2 (ja) 2019-07-17
JP2016185623A (ja) 2016-10-27
US9415601B1 (en) 2016-08-16
CN106004056B (zh) 2020-04-21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6004056A (zh) 印刷装置
CN105984236B (zh) 液体消耗装置
CN105984235A (zh) 液体排出装置
JP5962368B2 (ja) 印刷装置
US8075115B2 (en) Mountable apparatus and board having an installation status notifier
CN112743988B (zh) 印刷系统
JP6525143B2 (ja) 液体吐出装置、液体吐出装置の制御方法
JP6620533B2 (ja) 液体消費装置
KR20120018728A (ko) 인쇄 시스템, 및 프로그램을 기록한 컴퓨터 독취 가능한 기록 매체
JP7326999B2 (ja) 印刷装置及び印刷システム
JP7056184B2 (ja) 液体タンク、液体噴射装置
JP2018058263A (ja) 印刷装置
US10853706B2 (en) Liquid consuming device and computer-readable storage medium
JP2007237706A (ja) 液体噴射装置
US11235584B2 (en) Printing apparatus and printing system
US11813880B2 (en) Liquid ejection apparatus and delivery system for liquid ejection head
JP6212964B2 (ja) 印刷装置
JP2015223699A (ja) 液体噴射装置
JP2017140701A (ja) 液体消費装置
JP7131030B2 (ja) 液体排出装置
JP2016175377A (ja) 液体消費装置
JP2020032570A (ja) 液体吐出装置
JP2016203462A (ja) 液滴吐出装置
JP2023126312A (ja) 液体消費装置及びプログラム
JP2021178441A (ja) 液体吐出装置、配送システム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