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07241808U - 一种前机舱传力结构 - Google Patents

一种前机舱传力结构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07241808U
CN207241808U CN201720976993.5U CN201720976993U CN207241808U CN 207241808 U CN207241808 U CN 207241808U CN 201720976993 U CN201720976993 U CN 201720976993U CN 207241808 U CN207241808 U CN 207241808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engine room
columns
longitudinal beam
forward engine
upper longitudinal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720976993.5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顾洋
杨金秀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Guangzhou Automobile Group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Guangzhou Automobile Group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Guangzhou Automobile Group Co Ltd filed Critical Guangzhou Automobile Group Co Ltd
Priority to CN201720976993.5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07241808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07241808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07241808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Landscapes

  • Body Structure For Vehicle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前机舱传力结构,该传力结构包括有:连接件、上纵梁外板;连接件的第一端与前机舱的上纵梁外板连接,其第二端形成上下两部分,第二端的上部与前机舱的上A柱抵顶并连接,形成第一传力通道,第二端的下部与下A柱抵顶并连接,形成第二传力通道;上纵梁外板的下端弯折延伸出第一结构体,连接件的下端弯折延伸出第二结构体,第一结构体和第二结构体的一端对应连接,第二结构体的另一端与下A柱连接。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前机舱传力结构,可以使得当汽车发生偏置碰撞时,将前机舱所受的力分散地传导到上A柱和下A柱,使得前机舱所受的力由上A柱和下A柱共同分担,避免上A柱受力偏大,降低汽车乘员舱的受损变形程度。

Description

一种前机舱传力结构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汽车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前机舱传力结构。
背景技术
现有汽车的车型中大部分上纵梁结构设计单一,当汽车发生偏置碰时,汽车前机舱的上纵梁结构都是将力向上A柱方向引导,而忽视往下A柱分散,这样使得汽车在遇到偏置碰时,所受的力都集中在上A柱上,致使上A柱受力偏大,从而容易导致乘员舱发生较为严重的变形。
实用新型内容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前机舱传力结构,可以使得当汽车碰撞时,将前机舱所受的力分散地传导到上A柱和下A柱,使得前机舱所受的力由上A柱和下A柱共同分担,避免上A柱受力偏大。
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一种前机舱传力结构,至少包括有:连接件以及上纵梁,所述上纵梁具有上纵梁外板,其中:
所述连接件的一端与前机舱的上纵梁外板连接,其第二端形成上下两部分,所述第二端的上部与前机舱的上A柱抵顶并连接,形成第一传力通道,所述第二端的下部与下A柱抵顶并连接,形成第二传力通道;
所述上纵梁外板的下端弯折延伸出第一结构体,所述连接件的下端弯折延伸出第二结构体,所述第一结构体和所述第二结构体的一端对应连接,所述第二结构体的另一端与所述下A柱连接。
优选地,所述第一结构体的宽度沿所述连接件的方向逐渐增加,所述第二结构体与所述第一结构体的连接处端面相吻合,且所述第二结构体的宽度沿所述下A柱的方向逐渐增加。
优选地,所述连接件的侧围与所述上A柱及所述下A柱分别连接。
优选地,所述上纵梁还包括有凹槽形状的上纵梁内板;
所述上纵梁内板倒扣固定在所述上纵梁外板上,与所述上纵梁外板连接形成腔体结构。
优选地,所述上纵梁内板的侧围与前机舱的轮罩连接。
优选地,所述上纵梁内板的侧围与前机舱的塔座连接。
实施本实用新型,具有如下有益效果:连接件一端与上A柱和下A柱均连接,另一端连接上纵梁外板,并且上纵梁外板下端弯折延伸出的第一结构体与连接件下端弯折延伸出的第二结构体连接,使得在汽车发生碰撞时,上纵梁外板将所受的力分散传到上A柱和下A柱,避免上A柱受力偏大,降低汽车乘员舱的受损变形程度。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是本实用新型提供的前机舱传力结构的主视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提供的前机舱传力结构的俯视图。
具体实施方式
本实用新型一种前机舱传力结构,如图1所示,该传力结构包括有:连接件3以及上纵梁,上纵梁具有上纵梁外板1和上纵梁内板2,其中上纵梁内板2为凹槽形状,上纵梁内板2倒扣固定在上纵梁外板1上,与上纵梁外板1连接形成腔体结构。
连接件3的一端与前机舱的上纵梁外板1连接,连接件3的第二端形成上下两部分,连接件3的第二端的上部与前机舱的上A柱4抵顶并连接,形成第一传力通道,连接件3的第二端的下部与下A柱5抵顶并连接,形成第二传力通道。上纵梁外板1的下端弯折延伸出第一结构体11,连接件3的下端弯折延伸出第二结构体31,第一结构体11和第二结构体31的一端对应连接,第二结构体31的另一端与下A柱5连接。
其中,第一结构体11的宽度沿连接件3的方向逐渐增加,第二结构体31与第一结构体11的连接处端面相吻合,且第二结构体31的宽度沿下A柱5的方向逐渐增加。
第一传力通道将所受力往上A柱4传导,第二传力通道将所受力往下A柱5传导,并且第一结构体11和第二结构体31共同构成一个传力通道,也可以将所受力往下A柱5传导,从而在汽车发生偏置碰时,该传力结构可以将汽车的前机舱所受的力分散地往上A柱4和下A柱5传导,避免上A柱4所受力过于集中,导致汽车的乘员舱严重变形。
进一步地,连接件3的侧围与上A柱4及下A柱5分别连接。
进一步地,如图2所示,上纵梁内板2的侧围与前机舱中的轮罩6连接。
进一步地,上纵梁内板2的侧围与前机舱的塔座7连接。
综上所述,在汽车发生偏置碰时,本实用新型的传力结构可以将所受的力分散传导到上A柱4和下A柱5,避免上A柱4受力偏大,降低汽车乘员舱的受损变形程度。
进一步地,上纵梁内板2倒扣在上纵梁外板1上,构成腔体结构,提升了该处的局部刚度。
本实用新型的传力结构将前机舱所受力分散第传导到上A柱和下A柱,减少了上A柱所受力,因而可以使对应的上A柱降低刚度要求,例如可以降低对应上A柱的厚度,以减轻上A柱的重量,或者使用刚度稍小的上A柱,以降低上A柱的材料成本。
以上内容是结合具体的优选实施方式对本实用新型所作的进一步详细说明,不能认定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只局限于这些说明。对于本实用新型所属技术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构思的前提下,还可以做出若干简单推演或替换,都应当视为属于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

Claims (6)

1.一种前机舱传力结构,其特征在于,至少包括有:连接件(3)以及上纵梁,所述上纵梁具有上纵梁外板(1);其中:
所述连接件(3)的第一端与前机舱的上纵梁外板(1)连接,所述连接件(3)的第二端具有上下两部分,所述第二端的上部与前机舱的上A柱(4)抵顶并连接,形成第一传力通道,所述第二端的下部与下A柱(5)抵顶并连接,形成第二传力通道;
所述上纵梁外板(1)的下端弯折延伸出第一结构体(11),所述连接件(3)的下端弯折延伸出第二结构体(31),所述第一结构体(11)和所述第二结构体(31)的一端对应连接,所述第二结构体(31)的另一端与所述下A柱(5)连接。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前机舱传力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结构体(11)的宽度沿所述连接件(3)的方向逐渐增加,所述第二结构体(31)与所述第一结构体(11)的连接处端面相吻合,且所述第二结构体(31)的宽度沿所述下A柱(5)的方向逐渐增加。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前机舱传力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连接件(3)的侧围与所述上A柱(4)及所述下A柱(5)分别连接。
4.根据权利要求1至3任一项所述的前机舱传力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上纵梁还包括有凹槽形状的上纵梁内板(2);所述上纵梁内板(2)倒扣固定在所述上纵梁外板(1)上,与所述上纵梁外板(1)连接形成腔体结构。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前机舱传力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上纵梁内板(2)的侧围与前机舱的轮罩(6)连接。
6.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前机舱传力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上纵梁内板(2)的侧围与前机舱的塔座(7)连接。
CN201720976993.5U 2017-08-07 2017-08-07 一种前机舱传力结构 Active CN207241808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720976993.5U CN207241808U (zh) 2017-08-07 2017-08-07 一种前机舱传力结构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720976993.5U CN207241808U (zh) 2017-08-07 2017-08-07 一种前机舱传力结构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07241808U true CN207241808U (zh) 2018-04-17

Family

ID=61879028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720976993.5U Active CN207241808U (zh) 2017-08-07 2017-08-07 一种前机舱传力结构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07241808U (zh)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1376996A (zh) * 2018-12-28 2020-07-07 长城汽车股份有限公司 车身连接结构及车辆

Cited B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1376996A (zh) * 2018-12-28 2020-07-07 长城汽车股份有限公司 车身连接结构及车辆
CN111376996B (zh) * 2018-12-28 2021-07-02 长城汽车股份有限公司 车身连接结构及车辆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207416972U (zh) 前地板总成及汽车车身
CN106114635B (zh) 汽车后侧围加强板轻量化结构
CN209776565U (zh) 一种汽车车身结构
CN207241808U (zh) 一种前机舱传力结构
CN202911804U (zh) 白车身前纵梁加强结构
CN209208863U (zh) 车身框架及汽车
CN209366293U (zh) 一种汽车前地板总成结构及车辆
CN202213632U (zh) 汽车前纵梁加强件
CN109562794A (zh) 车身构造
CN205906059U (zh) 车辆以及用于车辆的前端组件
CN202987056U (zh) 前排安全带高度调节器模块安装加强组件及汽车
CN209467213U (zh) 前机舱传力结构及汽车
CN204383595U (zh) 一种车辆前围加强结构
CN208021280U (zh) 一种歇脚板总成及汽车
CN206367513U (zh) 一种全地形车车架
CN202574384U (zh) 车身侧围b柱结构
CN205573854U (zh) 一种低驾驶区客车前碰撞保护结构
CN204527333U (zh) C柱内板及汽车车身
CN203402278U (zh) 一种车身前围板总成结构及汽车
CN209305395U (zh) 一种前排座椅横梁组件
CN209600624U (zh) 可吸能的汽车前纵梁前段结构
CN206623883U (zh) 前副车架碰撞吸能装置
CN207106639U (zh) 一种汽车前围板结构
CN205524484U (zh) 风窗横梁结构及车辆
CN206067906U (zh) 载货汽车溃缩梁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