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07178068U - 一种车用集成式供给系统 - Google Patents

一种车用集成式供给系统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07178068U
CN207178068U CN201721163016.XU CN201721163016U CN207178068U CN 207178068 U CN207178068 U CN 207178068U CN 201721163016 U CN201721163016 U CN 201721163016U CN 207178068 U CN207178068 U CN 207178068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fuel
oil
cavity
fuel tank
pip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721163016.X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姜军
李海忠
孔令法
张龙飞
李忠亮
张庆辉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FAW Group Corp
Original Assignee
FAW Group Corp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FAW Group Corp filed Critical FAW Group Corp
Priority to CN201721163016.X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07178068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07178068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07178068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Classifications

    • YGENERAL TAGGING OF NEW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S; GENERAL TAGGING OF CROSS-SECTIONAL TECHNOLOGIES SPANNING OVER SEVERAL SECTIONS OF THE IPC; 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CROSS-REFERENCE ART COLLECTIONS [XRACs] AND DIGESTS
    • Y02TECHNOLOGIES OR APPLICATIONS FOR MITIGATION OR ADAPTATION AGAINST CLIMATE CHANGE
    • Y02ATECHNOLOGIES FOR ADAPTATION TO CLIMATE CHANGE
    • Y02A50/00TECHNOLOGIES FOR ADAPTATION TO CLIMATE CHANGE in human health protection, e.g. against extreme weather
    • Y02A50/20Air quality improvement or preservation, e.g. vehicle emission control or emission reduction by using catalytic converters
    • YGENERAL TAGGING OF NEW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S; GENERAL TAGGING OF CROSS-SECTIONAL TECHNOLOGIES SPANNING OVER SEVERAL SECTIONS OF THE IPC; 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CROSS-REFERENCE ART COLLECTIONS [XRACs] AND DIGESTS
    • Y02TECHNOLOGIES OR APPLICATIONS FOR MITIGATION OR ADAPTATION AGAINST CLIMATE CHANGE
    • Y02TCLIMATE CHANGE MITIGATION TECHNOLOGIES RELATED TO TRANSPORTATION
    • Y02T10/00Road transport of goods or passengers
    • Y02T10/10Internal combustion engine [ICE] based vehicles
    • Y02T10/12Improving ICE efficiencies

Landscapes

  • Cooling, Air Intake And Gas Exhaust, And Fuel Tank Arrangements In Propulsion Unit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车用集成式供给系统,以克服现有的柴油汽车在冬季需使用低牌号柴油导致使用成本提高的问题,本系统将油箱总成通过隔板分隔成两个互不连通的密闭腔体,一个腔体装普通柴油,另一个腔体装高牌号柴油,装有高牌号柴油的腔体中设有与发动机连通的燃油加热器,发动机中的高温冷却液流入燃油加热器中为高牌号柴油加热,加热后的高牌号柴油供给发动机使用,将副油箱及尿素箱总成通过隔板分隔成两个互不连通的密闭腔体,一个腔体装入普通柴油并与油箱总成装普通柴油的腔体连通,另一个腔体加注尿素溶液提供给排气后处理系统;本实用新型可使柴油车在冬季能够使用高牌号等级的柴油,提高车辆经济性,降低用户的使用成本。

Description

一种车用集成式供给系统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汽车燃油系统技术领域,涉及一种车用集成式供给系统。
背景技术
中国北方地区柴油汽车在冬季使用时,随着环境温度的降低柴油的黏度增大,流动性降低,用户需要使用流动性更好的低牌号柴油。然而,柴油的牌号越低,成本越高。目前柴油汽车的供油系统,不具备燃油加热功能,大多车辆由单个油箱及一套供油管路组成只能使用一种牌号的柴油,如果使用高牌号的柴油,则存在上述的在冬季柴油黏度增大、流动性降低的问题,如果使用低牌号柴油则成本大幅度提高,经济性差,所以目前急需一种车用集成式供给系统,可以使车辆在冬季能够使用高牌号等级的柴油,提高车辆经济性,降低用户的使用成本。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为克服现有的柴油汽车在冬季需使用低牌号柴油从而导致使用成本提高的问题,提供了一种车用集成式供给系统。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是采用如下技术方案实现的:
一种车用集成式供给系统,包括油箱总成和副油箱及尿素箱总成,其特征在于:油箱总成安装在车架总成右侧,一个第一隔板将油箱总成分隔成两个彼此独立且互不连通的密闭腔体,即油箱总成第一腔体和油箱总成第二腔体,使用时,油箱总成第一腔体装入正常牌号的柴油,油箱总成第二腔体装入比油箱总成第一腔体内的柴油牌号高的柴油;副油箱及尿素箱总成安装在车架总成的左侧;一个第二隔板将副油箱及尿素箱总成分隔成两个彼此独立且互不连通的密闭腔体,即副油箱及尿素箱总成第一腔体和副油箱及尿素箱总成第二腔体,其中副油箱及尿素箱总成第一腔体加注正常牌号的柴油,副油箱及尿素箱总成第二腔体加注尿素溶液,副油箱及尿素箱总成第一腔体的底部通过连通油管与油箱总成第一腔体底部连通,油箱总成第二腔体内安装有一个燃油加热器,油箱总成第二腔体内的燃油从燃油加热器上的燃油加热器进油口进入燃油加热器,燃油加热器上的回油口与油箱总成第二腔体连通,第一进油管将燃油加热器上的燃油加热器出油口与燃油转换电磁阀连通,第二进油管将燃油转换电磁阀与燃油粗滤器的进油口连通,第三进油管将燃油粗滤器的出油口与发动机的进油口连通,第一回油管将发动机的回油口与燃油转换电磁阀连通,第二回油管将燃油转换电磁阀与燃油加热器的回油口连通,第四进油管一端管口与燃油转换电磁阀连接,第四进油管另一端管口通过燃油传感器与油箱总成第一腔体连通,第三回油管一端管口与燃油转换电磁阀连接,第三回油管另一端管口通过燃油传感器与油箱总成第一腔体连通,发动机出水胶管将发动机的冷却液出液口与燃油加热器上的燃油加热器冷却液进液口连通,发动机回水胶管将燃油加热器上的燃油加热器冷却液出液口与发动机的冷却液回液口连通。
进一步的技术方案包括:
燃油加热器设有一个给油箱总成第二腔体中的低温燃油加热的燃油加热U形管,燃油加热U形管的一端管口与燃油加热器冷却液进液口连通,另一端管口与燃油加热器冷却液出液口连通;燃油加热U形管的其中一个竖直管的外壁上套装有一个加热油管,加热油管的一端为燃油加热器进油口,加热油管的另一端与燃油加热器出油口连通;在燃油加热器中部设有油箱液位信息采集管,在油箱液位信息采集管外壁上套装有磁性浮子,油箱液位信息采集管的油箱液位信息采集管信号输出接口设置在燃油加热器右上部,用于将磁性浮子的高度信息转化成电阻信号输出给外部信号接收单元。
发动机出水胶管与燃油加热器进液口通过一个水路控制阀连通,发动机回水胶管与燃油加热器出液口也通过一个水路控制阀连通,当不需加热油箱总成第二腔体内的高牌号柴油时,可关闭水路控制阀。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
本实用新型系统可利用发动机高温冷却液通过燃油加热器对高牌号柴油(如:0#柴油)进行加热,使高牌号柴油(如:0#柴油)的温度提高、满足冬季车辆使用要求。系统设计有可以加注两种不同牌号柴油的油箱总成。油箱总成分为大小两个独立腔(油箱总成第一腔体和油箱总成第二腔体)可分别加注不同牌号柴油。
本实用新型系统设计有副油箱及尿素箱总成,副油箱及尿素箱总成也分为两个独立的腔体(副油箱及尿素箱总成第一腔体和副油箱及尿素箱总成第二腔体),其中副油箱及尿素箱总成第一腔体加注正常牌号的柴油,底部通过连通油管与油箱总成第一腔体底部连接。副油箱及尿素箱总成第二腔体可加注尿素溶液提供给排气后处理系统使用。
本实用新型系统可使车辆冬季使用高牌号柴油(如:0#柴油)运行车辆,系统可大幅度节省用户运营成本。
附图说明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的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中燃油加热器结构示意图。
图中:1.燃油加热器,2.油箱总成,3.车架总成,4.副油箱及尿素箱总成,5.连通油管,6.第一进油管,7.燃油转换电磁阀,8.第二进油管,9.燃油粗滤器,10.第三进油管,11.发动机,12.第一回油管,13.第二回油管,14.第四进油管,15.第三回油管,16.发动机出水胶管,17.发动机回水胶管,18.水路控制阀,19.第一隔板,20.油箱总成第一腔体,21.油箱总成第二腔体,22.第二隔板,23.副油箱及尿素箱总成第一腔体,24.副油箱及尿素箱总成第二腔体,25.燃油加热器冷却液进液口,26.燃油加热器冷却液出液口,27.燃油加热U形管,28.燃油加热器进油口.29.加热油管,30.燃油加热器出油口,31.油箱液位信息采集管,32.磁性浮子,33.油箱液位信息采集管信号输出接口。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详细的描述:
一种车用集成式供给系统,包括油箱总成2和副油箱及尿素箱总成4,油箱总成2安装在车架总成3右侧,一个第一隔板19将油箱总成2分隔成两个彼此独立且互不连通的密闭腔体,即油箱总成第一腔体20和油箱总成第二腔体21,使用时,油箱总成第一腔体20装入正常牌号的柴油,油箱总成第二腔体21装入比油箱总成第一腔体20内的柴油牌号高的柴油;副油箱及尿素箱总成4安装在车架总成3的左侧;一个第二隔板22将副油箱及尿素箱总成4分隔成两个彼此独立且互不连通的密闭腔体,即副油箱及尿素箱总成第一腔体23和副油箱及尿素箱总成第二腔体24,其中副油箱及尿素箱总成第一腔体23加注正常牌号的柴油,副油箱及尿素箱总成第二腔体24加注尿素溶液,副油箱及尿素箱总成第一腔体23的底部通过连通油管5与油箱总成第一腔体20底部连通,油箱总成第二腔体21内安装有一个燃油加热器1,油箱总成第二腔体21内的燃油从燃油加热器1上的燃油加热器进油口28进入燃油加热器1,燃油加热器1上的回油口与油箱总成第二腔体21连通,第一进油管6将燃油加热器1上的燃油加热器出油口30与燃油转换电磁阀7连通,第二进油管8将燃油转换电磁阀7与燃油粗滤器9的进油口连通,第三进油管10将燃油粗滤器9的出油口与发动机11的进油口连通,第一回油管12将发动机11的回油口与燃油转换电磁阀7连通,第二回油管13将燃油转换电磁阀7与燃油加热器1的回油口连通,第四进油管14一端管口与燃油转换电磁阀7连接,第四进油管14另一端管口通过燃油传感器与油箱总成第一腔体20连通,第三回油管15一端管口与燃油转换电磁阀7连接,第三回油管15另一端管口通过燃油传感器与油箱总成第一腔体20连通,发动机出水胶管16将发动机11的冷却液出液口与燃油加热器1上的燃油加热器冷却液进液口25连通,发动机回水胶管17将燃油加热器1上的燃油加热器冷却液出液口26与发动机的冷却液回液口连通。
燃油加热器1设有一个给油箱总成第二腔体21中的低温燃油加热的燃油加热U形管27,燃油加热U形管27的一端管口与燃油加热器冷却液进液口25连通,另一端管口与燃油加热器冷却液出液口26连通;燃油加热U形管27的其中一个竖直管的外壁上套装有一个加热油管29,加热油管29的一端为燃油加热器进油口28,加热油管29的另一端与燃油加热器出油口30连通;在燃油加热器1中部设有油箱液位信息采集管31,在油箱液位信息采集管31外壁上套装有磁性浮子32,油箱液位信息采集管31的油箱液位信息采集管信号输出接口33设置在燃油加热器1右上部,用于将磁性浮子32的高度信息转化成电阻信号输出给外部信号接收单元。
发动机出水胶管16与燃油加热器进液口25通过一个水路控制阀18连通,发动机回水胶管17与燃油加热器出液口26也通过一个水路控制阀18连通,当不需加热油箱总成第二腔体21内的高牌号柴油时,可关闭水路控制阀18。
本实用新型所述的一种车用集成式供给系统的工作原理如下:
如图所示1和图2所示,第一隔板19将油箱总成2分成油箱总成第一腔体20和油箱总成第二腔体21两个独立密封腔体,油箱总成第一腔体20和油箱总成第二腔体21两腔体焊接制造彼此不连通,油箱总成第一腔体20腔可以装正常牌号的柴油,油箱总成第二腔体21可以装比油箱总成第一腔体20腔牌号高的柴油。第二隔板22将副油箱及尿素箱总成4分成副油箱及尿素箱总成第一腔体23和副油箱及尿素箱总成第二腔体24两个独立密封腔体,其中副油箱及尿素箱总成第一腔体23加注正常牌号的柴油,底部通过连通油管5与油箱总成第一腔体20底部连接。副油箱及尿素箱总成第二腔体24可加注尿素溶液提供给排气后处理系统使用。
当车辆起动时驾驶员可控制燃油转换电磁阀7使用油箱总成2中油箱总成第一腔体20内的燃油,油箱总成第一腔体20与副油箱及尿素箱总成4的副油箱及尿素箱总成第一腔体23底部相连通,副油箱及尿素箱总成第一腔体23腔燃油也可通过连通油管5进入油箱总成第一腔体20腔,供给发动机使用。燃油从油箱总成第一腔体20经过燃油传感器依次进入第四进油管14、燃油转换电磁阀7第二进油管8、燃油粗滤器9、第三进油管10供给发动机11所需燃料。多余的燃油从第一回油管12、燃油转换电磁阀7、第三回油管15流回油箱总成2的油箱总成第一腔体20腔内。
发动机出水胶管16与燃油加热器1的燃油加热器冷却液进液口25连接,发动机回水胶管17与燃油加热器1的燃油加热器冷却液出液口26连接。发动机起动后在发动机水泵的作用下冷却液由发动机出水胶管16流入燃油加热器1的燃油加热U形管27,从燃油加热器1的燃油加热器冷却液出液口26和发动机回水胶管17流回发动机11,形成密闭回路。燃油从燃油加热器进油口28进入燃油加热器1的加热油管29,流经燃油加热器出油口30进入第一进油管6。随着发动机冷却液温度的升高,燃油加热器1及周围的燃油温度也随之升高,燃油加热U形管27内的高温冷却液将热量传给加热油管29内的低温燃油,燃油的温度随之升高,流动性也随之升高。这时驾驶员可控制燃油转换电磁阀7使用油箱总成2中油箱总成第二腔体21内的燃油供给发动机工作。燃油由油箱总成2的油箱总成第二腔体21腔流经燃油加热器1进行热交换提高自身温度后,再流经第一进油管6、燃油转换电磁阀7、第二进油管8、燃油粗滤器9、第三进油管10供给发动机11所需燃料。多余的燃油从第一回油管12、燃油转换电磁阀7、第二回油管13、燃油加热器1流回油箱总成2的油箱总成第二腔体21腔内。在水循环系统中,安装有两处水路控制阀18,当不需加热高牌号柴油时,可关闭水路控制阀18。
在燃油加热器1中部设有油箱液位信息采集管31,在油箱液位信息采集管上套装有磁性浮子32,磁性浮子32漂浮于油箱总成第二腔体21内的油面上,磁性浮子32随油面高低沿油箱液位信息采集管31高低移动,液位信息采集管31可将磁性浮子32的高度信息转化成不同电阻信号并通过燃油加热器1右上部的油箱液位信息采集管信号输出接口33将信号输出给外部信号接收单元。

Claims (3)

1.一种车用集成式供给系统,包括油箱总成(2)和副油箱及尿素箱总成(4),其特征在于:油箱总成(2)安装在车架总成(3)右侧,一个第一隔板(19)将油箱总成(2)分隔成两个彼此独立且互不连通的密闭腔体,即油箱总成第一腔体(20)和油箱总成第二腔体(21),使用时,油箱总成第一腔体(20)装入正常牌号的柴油,油箱总成第二腔体(21)装入比油箱总成第一腔体(20)内的柴油牌号高的柴油;副油箱及尿素箱总成(4)安装在车架总成(3)的左侧;一个第二隔板(22)将副油箱及尿素箱总成(4)分隔成两个彼此独立且互不连通的密闭腔体,即副油箱及尿素箱总成第一腔体(23)和副油箱及尿素箱总成第二腔体(24),其中副油箱及尿素箱总成第一腔体(23)加注正常牌号的柴油,副油箱及尿素箱总成第二腔体(24)加注尿素溶液,副油箱及尿素箱总成第一腔体(23)的底部通过连通油管(5)与油箱总成第一腔体(20)底部连通,油箱总成第二腔体(21)内安装有一个燃油加热器(1),油箱总成第二腔体(21)内的燃油从燃油加热器(1)上的燃油加热器进油口(28)进入燃油加热器(1),燃油加热器(1)上的回油口与油箱总成第二腔体(21)连通,第一进油管(6)将燃油加热器(1)上的燃油加热器出油口(30)与燃油转换电磁阀(7)连通,第二进油管(8)将燃油转换电磁阀(7)与燃油粗滤器(9)的进油口连通,第三进油管(10)将燃油粗滤器(9)的出油口与发动机(11)的进油口连通,第一回油管(12)将发动机(11)的回油口与燃油转换电磁阀(7)连通,第二回油管(13)将燃油转换电磁阀(7)与燃油加热器(1)的回油口连通,第四进油管(14)一端管口与燃油转换电磁阀(7)连接,第四进油管(14)另一端管口通过燃油传感器与油箱总成第一腔体(20)连通,第三回油管(15)一端管口与燃油转换电磁阀(7)连接,第三回油管(15)另一端管口通过燃油传感器与油箱总成第一腔体(20)连通,发动机出水胶管(16)将发动机(11)的冷却液出液口与燃油加热器(1)上的燃油加热器冷却液进液口(25)连通,发动机回水胶管(17)将燃油加热器(1)上的燃油加热器冷却液出液口(26)与发动机的冷却液回液口连通。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车用集成式供给系统,其特征在于,燃油加热器(1)设有一个给油箱总成第二腔体(21)中的低温燃油加热的燃油加热U形管(27),燃油加热U形管(27)的一端管口与燃油加热器冷却液进液口(25)连通,另一端管口与燃油加热器冷却液出液口(26)连通;燃油加热U形管(27)的其中一个竖直管的外壁上套装有一个加热油管(29),加热油管(29)的一端为燃油加热器进油口(28),加热油管(29)的另一端与燃油加热器出油口(30)连通;在燃油加热器(1)中部设有油箱液位信息采集管(31),在油箱液位信息采集管(31)外壁上套装有磁性浮子(32),油箱液位信息采集管(31)的油箱液位信息采集管信号输出接口(33)设置在燃油加热器(1)右上部,用于将磁性浮子(32)的高度信息转化成电阻信号输出给外部信号接收单元。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车用集成式供给系统,其特征在于,发动机出水胶管(16)与燃油加热器进液口(25)通过一个水路控制阀(18)连通,发动机回水胶管(17)与燃油加热器出液口(26)也通过一个水路控制阀(18)连通,当不需加热油箱总成第二腔体(21)内的高牌号柴油时,可关闭水路控制阀(18)。
CN201721163016.XU 2017-09-12 2017-09-12 一种车用集成式供给系统 Active CN207178068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721163016.XU CN207178068U (zh) 2017-09-12 2017-09-12 一种车用集成式供给系统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721163016.XU CN207178068U (zh) 2017-09-12 2017-09-12 一种车用集成式供给系统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07178068U true CN207178068U (zh) 2018-04-03

Family

ID=61746994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721163016.XU Active CN207178068U (zh) 2017-09-12 2017-09-12 一种车用集成式供给系统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07178068U (zh)

Cited By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9458281A (zh) * 2018-12-17 2019-03-12 承德嘉热油箱制造有限公司 温控油箱加热器及控温油箱
CN109707519A (zh) * 2019-03-11 2019-05-03 杰锋汽车动力系统股份有限公司 用于发动机主副油箱燃油切换的转换阀
CN110255485A (zh) * 2019-05-30 2019-09-20 江阴市富仁高科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柴油尿素加注一体机
CN111963344A (zh) * 2020-09-22 2020-11-20 许海涛 一种寒地重型卡车油箱节能加热器

Cited By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9458281A (zh) * 2018-12-17 2019-03-12 承德嘉热油箱制造有限公司 温控油箱加热器及控温油箱
CN109707519A (zh) * 2019-03-11 2019-05-03 杰锋汽车动力系统股份有限公司 用于发动机主副油箱燃油切换的转换阀
CN110255485A (zh) * 2019-05-30 2019-09-20 江阴市富仁高科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柴油尿素加注一体机
CN110255485B (zh) * 2019-05-30 2024-04-09 江阴市富仁高科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柴油尿素加注一体机
CN111963344A (zh) * 2020-09-22 2020-11-20 许海涛 一种寒地重型卡车油箱节能加热器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207178068U (zh) 一种车用集成式供给系统
CN205940698U (zh) 可实现油路切换的燃油液位传感器
CN209892320U (zh) 一种发动机冷却系统、发动机及车辆
CN206160500U (zh) 壁挂炉用水路控制装置
CN201125808Y (zh) 一种带加温装置的吸油管
CN201025109Y (zh) 汽车发动机冷却系统用副水箱
CN103587376B (zh) 一种汽车采暖与冷却系统共用水壶
CN204458005U (zh) 一种匹配发动机出水管和液力缓速器的水管结构
CN202656436U (zh) 水式高温模具控温系统
CN204627903U (zh) 泥浆泵流量连续调节系统
CN206598501U (zh) 一种单油缸双管道的双温模温机
CN212298519U (zh) 用于lng车载气瓶的增压装置
CN209046462U (zh) 一种自带冷却液系统的高速电机撬装箱
CN208452232U (zh) 一种模温机总装
CN220646340U (zh) 一种一体压铸成型机液压系统
CN201407249Y (zh) 一种全封闭液体循环系统补偿器
CN208558948U (zh) 一种纯电动客车的新型暖风布置
CN208185128U (zh) 一种带热油转换装置的液压马达
CN206816418U (zh) 一种回油转换器
CN205908399U (zh) 双油箱并联的燃油供给系统
CN217730206U (zh) 一种拖拉机双油箱独立供油系统
CN103615340B (zh) 一种柴油机冬季用零号油装置
CN204708608U (zh) 一种无热胆电水壶
CN106481381B (zh) 一种带流道模块的柴油机油水流道系统
CN213360600U (zh) 100吨压机用液压系统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