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06816418U - 一种回油转换器 - Google Patents

一种回油转换器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06816418U
CN206816418U CN201720718170.2U CN201720718170U CN206816418U CN 206816418 U CN206816418 U CN 206816418U CN 201720718170 U CN201720718170 U CN 201720718170U CN 206816418 U CN206816418 U CN 206816418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oil
oil return
engine
mounting seat
pip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Expired - Fee Rela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720718170.2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石浩然
石在涛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Individual
Original Assignee
Individual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Individual filed Critical Individual
Priority to CN201720718170.2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06816418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06816418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06816418U/zh
Expired - Fee Related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Landscapes

  • Lubrication Details And Ventilation Of Internal Combustion Engine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为一种回油转换器,应用于使用柴油发动机的机动车上,结构包括安装座、控油管、浮动装置及排油管,安装座固定在机动车上,设置在排油管路上,其端口分别与发动机回油口、进油口及油箱连接,通过回油转换器将发动机带有温度的回油直接返回发动机进油口,为发动机提供温度足够的燃油,直接供发动机燃烧,以解决目前存在的柴油车在使用低标号燃油低温行驶时,柴油粘度及密度增大,流动性差,使发动机供油不畅、磨损大、车易熄火及燃油经济性差等弊端。本实用新型结构简单,实用性强,可以配合电加热器使用,经过实用新型人多年研究,可以使添加低标号燃油的柴油车在‑25℃时,仍可以正常运行。

Description

一种回油转换器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发动机油气装置,尤其涉及一种回油转换器。
背景技术
目前柴油发动机在卡车、客车、公交车、农用机械、工程机械、船舶、电力等领域应用较多。在实际使用中,低标号柴油比高标号柴油价格便宜且省油,按照大货车每百公里柴油耗油量,0号柴油百公里油耗30升,-10号柴油百公里油耗35升,0号柴油与-10号柴油差价0.5元左右。低标号柴油的经济性好,但是低标号柴油的冷滤点高,柴油车在使用低标号燃油低温行驶时,柴油的粘度和密度增大,表面的张力增大,使柴油的流动性变差,且柴油在低温下会析出结晶体,晶体长大到一定程度就会堵塞滤网,在天气比较冷的时候,柴油机车不仅会起动困难,在行驶过程中,也会由于柴油流动性差,发动机油泵吸油困难,不能为发动机提供足量的燃油,导致发动机的磨损大、车易熄火及燃油经济性差等问题的发生,比如在中国的内蒙古、新疆、东北等地区,使用低标号汽油的柴油机车在冬天特别容易发生类似问题。
目前解决以上问题的方式之一是在柴油车上安装水循环加热系统,水循环系统需要安装一个高标号的副油箱,利用高标号油起动车辆后运转一段时间,水箱的水温上升,利用水箱的热水加热低标号油,保证低温天气时油路通畅,车辆能够正常运行,但是其机构复杂,需要安装副油箱及循环水管路等,安装时需要用到焊接等工艺,安装麻烦而且成本高;还有一种方式是利用电加热系统加热油路,其限制是由于车辆本身发电量有限及安全等方面考虑,功率不能太大,所以在温度低于-15℃时,机车就会出现不能正常供油的情况; 还有实用新型人在实际行车中运用的一种方式,将发动机带有温度的回油直接接到发动机入口,提高油温,这种方式可以很好的解决油温问题,但是其只能暂时解决问题,但不可长时间使用,是由于目前柴油机车多使用电控柴油喷射系统,吸量大,运行过程中会产生气体,如果直接将回油通到发动机,再循环过程中将会产生更多的气体,太多的气体进入到发动机后,会导致发动机熄火。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回油转换器,目的是针对目前柴油车低温低标号油行驶时,柴油密度增加,粘度大,柴油车易发生发动机磨损大、车易熄火等问题;及针对目前市场水循环加热装置结构复杂、安装繁琐,成本高等弊端;还有电加热系统在温度降低到-15℃后,燃油温度不能满足燃烧需求等弊端;利用回油提高进入发动机油温时,由于气体积累原因不能直接将回油通到发动机的问题。
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如下:
一种回油转换器,包含安装座,所述安装座上连接有罩,所述安装座上安装有控油管,还包括与控油管相配合的浮动装置,所述安装座上还安装有排油管及回油进油管。
安装座上设置有回油进油口和出油口,所述回油进油口与回油进油管相通;所述安装座上还设置有出油口,所述出油口与控油管相连通;所述安装座还设置有油箱连接口,所述油箱连接口与排油管相连通;所述安装座在两侧均设置有安装孔。
进一步,控油管管壁上设置有若干孔洞。
进一步,浮动装置的浮动杆上设置有气压平衡小孔。
进一步,浮动装置与控油管间隙配合。
进一步,所述回油进油口与油箱连接口大小及结构相同,可通用;所述排油管和回油进油管结构及大小相同,可通用。
本实用新型相比与目前的提高油温的方式具有以下积极效果:
1.回油转换器设置在发动机回油路上,充分利用发动机回油温度,提高进入发动机柴油的温度,配合电加热器使用,可以使加低标号柴油的车辆在-15℃以下时,还能够正常运行,由于低标号油比使用高标号油省油,且油的价格便宜,所以本实用新型具有非常好的经济适用性。
2.本实用新型相比于水循环加热系统,结构简单,应用方便,占用空间小、成本低。
3.本实用新型通过进油管的设计及装置本身的结构,很好的解决油气分离的问题,避免回油中气体对于发动机的影响。
4.本实用新型的控油管的精密孔洞设计,可以保证无论行车在怠速还是加速行驶时都可以满足发动机的供油 。
5.回油进油口和与油箱连接口尺寸相同,回油进油管与排油管尺寸结构均相同,所以本实用新型的进油通道与排油通道可以互相通用,安装时无需考虑进油口和排油口,按位置方便安装即可。
附图说明
图1为回油转换器的主视图。
图2为回油转换器不含罩的俯视图。
图3为回油转化器不含罩的侧视图。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附图及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详细阐述:
回油转换器安装在发动机的回油路上,如图1、图2及图3所示,回油转换器包括包含安装座1,所述安装座1上连接有罩2,所述安装座1与罩2螺纹连接,形成可以容纳回油的腔体。所述安装座1上安装有控油管3,所述控油管3为一空芯腔体,其外形可以为圆柱、方形等形状,其靠近安装座1管壁设置有若干孔洞,孔洞直径约为1mm,沿管壁周长方向等距排列,自下而上设置两圈以上孔洞,其中孔洞形状没有限制,可以为圆形、方形、异形等形状。所述控油管3上安装有浮动装置5,所述浮动装置5包括与控油管3间隙滑动配合的浮动杆及与浮动杆相连接的浮动头,浮动杆与控油管3的间隙要保证既可以使二者相对运动顺畅又不能间隙太大,以H7/g6为最佳,对于二者表面粗糙度要求至少为Ra1.6,最好为Ra0.8。利用气压原理,浮动杆上端部设置有一个平衡装置内外气压的气压平衡孔,保证浮动装置的上下运动通畅;浮动装置5的浮动头为轻质材料做成,便于产生浮力,带动浮动杆沿控油管3向上运动。
所述安装座1上还安装有排油管4及回油进油管6,所述排油管4及回油进油管6均为空芯管,两者尺寸结构均相同,可通用,与所述安装座1螺纹连接,其高度最佳设置为控油管3高度的1.5倍,当回油通过回油进油管6进入到安装座1上连接有罩2的空腔时,回油中的气体直接通到空腔的上部,回油流到空腔中,当油面超过排油管4的高度时,多余的回油从排油管4排出到油箱中,由于设置结构相同,使用者在安装时可以免去分辨进油管和排油管,直接连接即可,省时省事。
所述安装座1下端部两个侧面均设置有安装孔14,用户实际安装时,可以依据车辆发动机出油口及发动机进油口的位置,选择适当的安装孔14,将回油转换器连接到车架上。如图2所示,在安装座1上一侧设置有回油进油口11及油箱连接口13,所述回油进油口11外端口与发动机回油管相连,内端口与回油进油管6的相通,所述油箱连接口13外端口与机车的油箱相通,内端口与排油管4相通。所述安装座1的另一侧设置有出油口12,所述出油口12外端口与发动机进油管路相通连接到油杯的进油口,所述出油口12内端口与控油管3相通。所述回油进油口11、出油口12及油箱连接口13内侧均设有密封圈,保证油路的密封性,以防漏油。
安装时,依据实际发动机位置,选择适合的安装孔14将回油转换器安装在车架上,发动机回油管连接到回油进油口11,回油通过回油进油管6进入到安装座1与罩2形成的空腔内,回油中的气体通到空腔上部,当回油油液面不断上升时,接触到浮动装置5的浮动球,产生浮力,使浮动装置5的浮动杆沿着控油管3向上运动,将控油管3下端的孔洞露出,回油转换器内的回油通过孔洞进入到控油管的空腔中,然后经过出油口12,通入到油杯的进油口,进而为发动机提供带有温度的油。在这个过程当中,进入回油转换器空腔中的回油液面不断上升时,空腔中的空气被逐渐压缩至上部空间,多余的空气通过排油管4排出到油箱,此处结构设置很好的实现了油气分离功能,保证进入到发动机循环的回油不带有任何气体,当进入到回油转换器中的回油量比较大超过设定的值时,液面上升超过排油管4的高度,多余的回油通过排油管4回到油箱。机动车怠速行驶时,发动机进油少,进入到回油转换器空腔中的回油少,回油液面低,浮动装置5上浮高度低,控油管3露出的孔洞少,所以通入发动机进油路中的回油就少;反之加速行驶时,发动机进油量多,进入到回油转换器空腔中的回油就多,回油液面高,浮动装置5上浮高度高,控油管3露出的孔洞多,通入发动机进油路中的油就多,可以为机车加速行驶提供足够的燃油;所以此结构的设置可以很好地保证在不同运行状态下回油的供给量与发动机的需求量相匹配。
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而已,凡在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做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Claims (7)

1.一种回油转换器,其特征为:包含安装座(1),所述安装座(1)上连接有罩(2),所述安装座(1)上安装有控油管(3),还包括与控油管(3)相配合的浮动装置(5),所述安装座(1)上还安装有排油管(4)及回油进油管(6)。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回油转换器,其特征为:安装座(1)上设置有回油进油口(11),所述回油进油口(11)与回油进油管(6)相通;所述安装座(1)上还设置有出油口(12),所述出油口(12)与控油管(3)相连通;所述安装座(1)还设置有油箱连接口(13),所述油箱连接口(13)与排油管(4)相连通;所述安装座(1)在两侧均设置有安装孔(14)。
3.如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回油转换器,其特征为:控油管(3)管壁上设置有若干孔洞。
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回油转换器,其特征为:浮动装置(5)的浮动杆上设置有气压平衡小孔。
5.如权利要求1或2或4所述的回油转换器,其特征为:浮动装置(5)与控油管(3)间隙配合。
6.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回油转换器,其特征为:浮动装置(5)与控油管(3)间隙配合。
7.如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回油转换器,其特征为:所述回油进油口(11)与油箱连接口(13)大小及结构相同,可通用;所述排油管(4)和回油进油管(6)结构及大小相同,可通用。
CN201720718170.2U 2017-06-20 2017-06-20 一种回油转换器 Expired - Fee Related CN206816418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720718170.2U CN206816418U (zh) 2017-06-20 2017-06-20 一种回油转换器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720718170.2U CN206816418U (zh) 2017-06-20 2017-06-20 一种回油转换器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06816418U true CN206816418U (zh) 2017-12-29

Family

ID=60761068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720718170.2U Expired - Fee Related CN206816418U (zh) 2017-06-20 2017-06-20 一种回油转换器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06816418U (zh)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7013388A (zh) * 2017-06-20 2017-08-04 石在涛 一种回油转换器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7013388A (zh) * 2017-06-20 2017-08-04 石在涛 一种回油转换器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201908751U (zh) 柴油机动车低温启动燃油加热系统
CN101915187B (zh) 具有自动加热及油位显示一体式装置的汽车燃油箱
CN109184974A (zh) 一种设有水、油路自动切换功能的发动机供油系统及方法
CN206816418U (zh) 一种回油转换器
CN206987986U (zh) 一种水循环分体加热柴油箱及供油热循环系统
CN207178068U (zh) 一种车用集成式供给系统
CN107013388B (zh) 一种回油转换器
CN201209496Y (zh) 油箱循环加热装置
CN2864135Y (zh) 一种车用柴油油箱
CN201326500Y (zh) 一种发动机低温起动的双预热装置
CN100379952C (zh) 一种汽车启动预热装置
CN214330785U (zh) 燃气发动机控制系统
CN208169020U (zh) 一种油箱热交换装置
CN207131507U (zh) 一种新型防冻液油温加热装置
CN209293939U (zh) 双发动机的燃油供给系统
CN206234030U (zh) 一种汽车供油系统
CN101975126B (zh) 一种柴油油箱用循环水式升温装置
CN201162597Y (zh) 一种发动机余热综合回收利用装置
CN201818401U (zh) 一种柴油油箱用循环水式升温装置
CN203066154U (zh) 挖掘机低温启动辅助装置
CN201141334Y (zh) 管内油循环式汽车柴油加热器
CN2835620Y (zh) 汽车节油器
CN2839615Y (zh) 一种汽车油箱加热器
CN2346946Y (zh) 发动机燃油预热器
CN220955894U (zh) 一种冬季快速提升发动机水温系统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171229

Termination date: 201906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