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05940698U - 可实现油路切换的燃油液位传感器 - Google Patents

可实现油路切换的燃油液位传感器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05940698U
CN205940698U CN201620855803.XU CN201620855803U CN205940698U CN 205940698 U CN205940698 U CN 205940698U CN 201620855803 U CN201620855803 U CN 201620855803U CN 205940698 U CN205940698 U CN 205940698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oil
oilhole
level sensor
liquid level
valv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620855803.X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顾新
顾一新
田学勇
陈燕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Guangdong Zhengyang Sensor Technology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DONGGUAN ZHENGYANG ELECTRONIC MECHANICAL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DONGGUAN ZHENGYANG ELECTRONIC MECHANICAL Ltd filed Critical DONGGUAN ZHENGYANG ELECTRONIC MECHANICAL Ltd
Priority to CN201620855803.X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05940698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05940698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05940698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一种可实现油路切换的燃油液位传感器,包括有本体以及切换控制阀;该本体具有冷却水管、主吸油管接口和主回油管接口;该切换控制阀包括有阀体和活动阀芯;该阀体上设置有多个进油口和多个出油口,该主吸油管接口和主回油管接口分别与对应的进油口或对应的出油口连通;该活动阀芯可转动地设置于阀体内,该活动阀芯内具有吸油腔和回油腔,该活动套上设置有多个油孔,该吸油腔和回油腔分别与对应的油孔连通。通过在阀体上设置有多个进油口和出油口,并配合在活动阀芯上设置有多个油孔,通过来回转动活动阀芯即可实现主油箱体与副油箱体之间吸油路和回油路的切换,结构简单,操作和使用方便,并且稳定性和可靠性高。

Description

可实现油路切换的燃油液位传感器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液位传感器领域技术,尤其是指一种可实现油路切换的燃油液位传感器。
背景技术
目前,当柴油车或使用柴油机的重型机械行驶在外界气温寒冷、温度较低的环境时,是通过燃油加热,以达到提高高牌号柴油的流动性,并保证柴油机的正常启动和运转。
为保证柴油车或使用柴油机的重型机械在低温环境下能够正常启动,目前的柴油车或机械都配置有主副油箱,主油箱用于装高牌号的燃油,副油箱用于装低牌号的燃油,柴油车或机械在启动时,选择采用副油箱内的低牌号燃油对发动机进行启动,待主油箱的燃油加热到一定温度后,再切换油路,由主油箱对发动机进行供油。
然而,目前的主副油箱其油路的切换存在结构复杂,操作和使用不便,并且稳定性不好的问题,因此,有必要对目前的油路切换方式进行改进。
实用新型内容
有鉴于此,本实用新型针对现有技术存在之缺失,其主要目的是提供一种可实现油路切换的燃油液位传感器,其能有效解决现有之主副油箱油路切换存在结构复杂、操作和使用不便并且稳定性不好的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如下之技术方案:
一种可实现油路切换的燃油液位传感器,包括有本体以及切换控制阀;该本体具有冷却水管、主吸油管接口和主回油管接口;该切换控制阀包括有阀体和活动阀芯;该阀体上设置有多个进油口和多个出油口,该多个进油口和多个出油口错开排布,该主吸油管接口和主回油管接口分别与对应的进油口或对应的出油口连通;该活动阀芯可转动地设置于阀体内,该活动阀芯内具有吸油腔和回油腔,该活动套上设置有多个油孔,该多个油孔错开排布,该吸油腔和回油腔分别与对应的油孔连通。
作为一种优选方案,所述多个进油口分别为第一进油口、第二进油口和第三进油口,该多个出油口分别为第一出油口、第二出油口和第三出油口,该第一进油口与主吸油管接口连通,该第二进油口与副液位传感器的副吸油管接口连通,该第一出油口与主回油管接口连通,第二出油口与副液位传感器的副回油管接口连通;该多个油孔分别为第一油孔、第二油孔、第三油孔、第四油孔、第五油孔和第六油孔,该第一油孔、第二油孔和第三油孔均连通吸油腔,第一油孔与第一进油口相适配,第二油孔与第二进油口相适配,第三油孔与第三出油口相适配,该第四油孔、第五油孔和第六油孔均连通回油腔,该第四油孔与第一出油口相适配,第五油孔与第二出油口相适配,第六油孔与第三进油口相适配。
作为一种优选方案,所述第三油孔为周圆设置的两个,两个第三油孔交替与第三出油口连通。
作为一种优选方案,所述第六油孔为周圆设置的两个,两个第六油孔交替与第三进油口连通。
作为一种优选方案,所述第二进油口、第三进油口、第二出油口和第三出油口均安装有接头。
作为一种优选方案,所述本体上设置有用于探测油温的温度传感器,温度传感器连接控制模块,该本体上设置有电磁阀,电磁阀控制冷却水管内冷却水的流动,该电磁阀连接控制模块。
作为一种优选方案,所述活动阀芯的一外端固定有手柄,该手柄带动活动阀芯来回转动。
作为一种优选方案,所述切换控制阀固定在本体的安装座上。
本实用新型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明显的优点和有益效果,具体而言,由上述技术方案可知:
一、在阀体上设置有多个进油口和出油口,并配合在活动阀芯上设置有多个油孔,通过来回转动活动阀芯即可实现主油箱体与副油箱体之间吸油路和回油路的切换,结构简单,操作和使用方便,并且稳定性和可靠性高。
二、通过在冷却水管上设置有电磁阀,利用电磁阀控制冷却水的流动,并配合在主油箱体内设置有温度传感器,利用温度传感器探测油温,根据油温的高低来控制电磁阀的开启和关闭,从而给使用带来方便。
为更清楚地阐述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特征和功效,下面结合附图与具体实施例来对本实用新型进行详细说明。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之较佳实施例的立体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之较佳实施例的截面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之较佳实施例的结构原理框图;
图4是本实用新型之较佳实施例中本体的立体图;
图5是本实用新型之较佳实施例中切换控制阀的立体图;
图6是本实用新型之较佳实施例中切换控制阀的主视图;
图7是本实用新型之较佳实施例中切换控制阀的截面图。
附图标识说明:
10、主油箱体 20、副油箱体
30、本体 31、冷却水管
32、主吸油管接口 33、主回油管接口
34、安装座 40、副液位传感器
41、副吸油管接口 42、副回油管接口
50、切换控制阀 51、阀体
52、活动阀芯 53、手柄
54、接头 501、第一进油口
502、第二进油口 503、第三进油口
504、第一出油口 505、第二出油口
506、第三出油口 507、吸油腔
508、回油腔 509、第一油孔
510、第二油孔 511、第三油孔
512、第四油孔 513、第五油孔
514、第六油孔 61、水箱
62、温度传感器 63、控制模块
64、电磁阀 65、电源模块。
具体实施方式
请参照图1至图7所示,其显示出了本实用新型之较佳实施例的具体结构,包括有主油箱体10、副油箱体20、本体30、副液位传感器40以及切换控制阀50。
该主油箱体10内储存高牌号燃油,高牌号燃油在低温环境下需要通过加热后方可使用;该副油箱体20内储存低牌号燃油,低牌号燃油用于在低温环境下供发动机启动使用。
该本体30安装于主油箱体10上,本体30具有冷却水管31、主吸油管接口32和主回油管接口33,该冷却水管31的进水口和出水口均连通水箱61,以将水箱61内的冷却水引入主油箱体10内而对主油箱体10的燃油进行加热。
该副液位传感器40安装于副油箱体20上,副液位传感器40具有副吸油管接口41和副回油管接口42。
如图5至图7所示,该切换控制阀50包括有阀体51和活动阀芯52;该阀体51上设置有多个进油口和多个出油口,该多个进油口和多个出油口错开排布,在本实施例中,该多个进油口分别为第一进油口501、第二进油口502和第三进油口503,该多个出油口分别为第一出油口504、第二出油口505和第三出油口506,该第一进油口501与主吸油管接口32连通,该第二进油口502与副吸油管接口41连通,该第一出油口504与主回油管接口33连通,第二出油口505与副回油管接口42连通。
该活动阀芯52可转动地设置于阀体51内,该活动阀芯52内具有吸油腔507和回油腔508,该活动套52上设置有多个油孔,该多个油孔错开排布,该吸油腔507和回油腔508分别与对应的油孔连通,在本实施例中,该多个油孔分别为第一油孔509、第二油孔510、第三油孔511、第四油孔512、第五油孔513和第六油孔514,该第一油孔509、第二油孔510和第三油孔511均连通吸油腔507,第一油孔509与第一进油口501相适配,第二油孔510与第二进油口502相适配,第三油孔511与第三出油口506相适配,该第四油孔512、第五油孔513和第六油孔514均连通回油腔508,该第四油孔512与第一出油口504相适配,第五油孔513与第二出油口505相适配,第六油孔514与第三进油口503相适配。
在本实施例中,所述切换控制阀50固定在本体30的安装座34上,所述活动阀芯52的一外端固定有手柄53,该手柄53带动活动阀芯52来回转动,所述第三油孔511为周圆设置的两个,两个第三油孔511交替与第三出油口506连通,所述第六油孔514为周圆设置的两个,两个第六油孔514交替与第三进油口503连通;并且,所述第二进油口502、第三进油口503、第二出油口505和第三出油口506均安装有接头54。
以及,所述主油箱体10内设置有用于探测油温的温度传感器62,该温度传感器62为热敏电阻(NTC),温度传感器62连接控制模块63,控制模块63通过温度传感器62采集温度信号,该冷却水管31上设置有电磁阀64,该电磁阀64连接控制模块63,并且,该控制模块63连接电源模块65。
详述本实施例的工作过程如下:
正常状态下,外部环境处于非低温状态,选择主油箱体10内的高牌号燃油进行发动机的启动,通过手柄53控制活动阀芯52转动到位,此时,该第一进油口501连通第一油孔509,该第三出油口506连通其中一第三油孔511,该第一出油口504连通第四油孔512,该第三进油口503连通其中一第六油孔514,主油箱体10内的高牌号燃油经过第一进油口501和第一油孔509进入吸油腔507中,然后经过第三油孔511和第三出油口506输出供给发动机,发动机的回油经过第三进油口503和第六油孔514进入回油腔508中,然后,经过第四油孔512和第一出油口504输出回流至主油箱体10内。
当外部环境处于低温状态时,选择副油箱体20内的低牌号燃油进行发动机的启动,通过手柄53控制活动阀芯52转动到位,此时,该第二进油口502连通第二油孔510,该第三出油口506连通其中另一第三油孔511,该第二出油口505连通第五油孔513,该第三进油口503连通另一第六油孔514,主油箱体10内的高牌号燃油经过第二进油口502和第二油孔510进入吸油腔507中,然后经过第三油孔511和另一第三出油口506输出供给发动机,发动机的回油经过第三进油口503和另一第六油孔514进入回油腔508中,然后,经过第五油孔513和第二出油口505输出回流至副油箱体20内。与此同时,电磁阀64打开,冷却水管31将水箱61内的冷却水引入主油箱体10内而对主油箱体10的燃油进行加热,当温度传感器62感测到燃油加热到一定温度后,控制模块63控制电磁阀64关闭,停止使用冷却水对燃油进行加热;此时,通过手柄53控制活动阀芯52反向转动切换至正常使用状态,选择主油箱体10内的高牌号燃油对发动机进行供油。
本实用新型的设计重点在于:首先,在阀体上设置有多个进油口和出油口,并配合在活动阀芯上设置有多个油孔,通过来回转动活动阀芯即可实现主油箱体与副油箱体之间吸油路和回油路的切换,结构简单,操作和使用方便,并且稳定性和可靠性高。其次,通过在冷却水管上设置有电磁阀,利用电磁阀控制冷却水的流动,并配合在主油箱体内设置有温度传感器,利用温度传感器探测油温,根据油温的高低来控制电磁阀的开启和关闭,从而给使用带来方便。
以上所述,仅是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而已,并非对本实用新型的技术范围作任何限制,故凡是依据本实用新型的技术实质对以上实施例所作的任何细微修改、等同变化与修饰,均仍属于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的范围内。

Claims (8)

1.一种可实现油路切换的燃油液位传感器,包括有本体以及切换控制阀;该本体具有冷却水管、主吸油管接口和主回油管接口;其特征在于:该切换控制阀包括有阀体和活动阀芯;该阀体上设置有多个进油口和多个出油口,该多个进油口和多个出油口错开排布,该主吸油管接口和主回油管接口分别与对应的进油口或对应的出油口连通;该活动阀芯可转动地设置于阀体内,该活动阀芯内具有吸油腔和回油腔,该活动套上设置有多个油孔,该多个油孔错开排布,该吸油腔和回油腔分别与对应的油孔连通。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可实现油路切换的燃油液位传感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多个进油口分别为第一进油口、第二进油口和第三进油口,该多个出油口分别为第一出油口、第二出油口和第三出油口,该第一进油口与主吸油管接口连通,该第二进油口与副液位传感器的副吸油管接口连通,该第一出油口与主回油管接口连通,第二出油口与副液位传感器的副回油管接口连通;该多个油孔分别为第一油孔、第二油孔、第三油孔、第四油孔、第五油孔和第六油孔,该第一油孔、第二油孔和第三油孔均连通吸油腔,第一油孔与第一进油口相适配,第二油孔与第二进油口相适配,第三油孔与第三出油口相适配,该第四油孔、第五油孔和第六油孔均连通回油腔,该第四油孔与第一出油口相适配,第五油孔与第二出油口相适配,第六油孔与第三进油口相适配。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可实现油路切换的燃油液位传感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三油孔为周圆设置的两个,两个第三油孔交替与第三出油口连通。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可实现油路切换的燃油液位传感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第六油孔为周圆设置的两个,两个第六油孔交替与第三进油口连通。
5.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可实现油路切换的燃油液位传感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进油口、第三进油口、第二出油口和第三出油口均安装有接头。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可实现油路切换的燃油液位传感器,其特征在于:所述本体上设置有用于探测油温的温度传感器,温度传感器连接控制模块,该本体上设置有电磁阀,电磁阀控制冷却水管内冷却水的流动,该电磁阀连接控制模块。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可实现油路切换的燃油液位传感器,其特征在于:所述活动阀芯的一外端固定有手柄,该手柄带动活动阀芯来回转动。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可实现油路切换的燃油液位传感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切换控制阀固定在本体的安装座上。
CN201620855803.XU 2016-08-10 2016-08-10 可实现油路切换的燃油液位传感器 Active CN205940698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620855803.XU CN205940698U (zh) 2016-08-10 2016-08-10 可实现油路切换的燃油液位传感器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620855803.XU CN205940698U (zh) 2016-08-10 2016-08-10 可实现油路切换的燃油液位传感器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05940698U true CN205940698U (zh) 2017-02-08

Family

ID=57922126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620855803.XU Active CN205940698U (zh) 2016-08-10 2016-08-10 可实现油路切换的燃油液位传感器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05940698U (zh)

Cited By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8104999A (zh) * 2017-11-23 2018-06-01 北京福田戴姆勒汽车有限公司 用于双油箱的第一传感器
CN108194237A (zh) * 2018-01-05 2018-06-22 中国第汽车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燃油供给装置
CN109184974A (zh) * 2018-10-09 2019-01-11 合肥邦立电子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设有水、油路自动切换功能的发动机供油系统及方法
CN110497790A (zh) * 2019-08-16 2019-11-26 十堰亿江科工贸有限公司 双腔燃油箱用水加热油量传感器

Cited By (7)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8104999A (zh) * 2017-11-23 2018-06-01 北京福田戴姆勒汽车有限公司 用于双油箱的第一传感器
CN108194237A (zh) * 2018-01-05 2018-06-22 中国第汽车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燃油供给装置
CN108194237B (zh) * 2018-01-05 2024-03-15 中国第一汽车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燃油供给装置
CN109184974A (zh) * 2018-10-09 2019-01-11 合肥邦立电子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设有水、油路自动切换功能的发动机供油系统及方法
CN109184974B (zh) * 2018-10-09 2023-09-22 合肥邦立电子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设有水、油路自动切换功能的发动机供油系统及方法
CN110497790A (zh) * 2019-08-16 2019-11-26 十堰亿江科工贸有限公司 双腔燃油箱用水加热油量传感器
CN110497790B (zh) * 2019-08-16 2022-06-28 十堰亿江科工贸有限公司 双腔燃油箱用水加热油量传感器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205940698U (zh) 可实现油路切换的燃油液位传感器
CN205573836U (zh) 一种房车节能设备
CN106401834A (zh) 一种柴油发动机低温加热系统
CN101915187B (zh) 具有自动加热及油位显示一体式装置的汽车燃油箱
CN104196656B (zh) 一种工程机械用低温节能系统
CN207178068U (zh) 一种车用集成式供给系统
CN206221102U (zh) 低温环境下使柴油发动机燃用低标号柴油的装置
CN201672678U (zh) 智能控温内置热交换器的高效保温水箱
CN206625927U (zh) 混合动力汽车动力总成冷却系统及混合动力汽车
CN210141696U (zh) 一种零冷水燃气热水器
CN206145988U (zh) 一种电加热装置
CN108035831A (zh) 一种适用高原高寒环境柴油机辅助冷启动装置及控制方法
CN205593408U (zh) 一种房车热水器
CN110281763A (zh) 混合动力车辆的热管理系统及混合动力车辆
CN107763711A (zh) 一种水箱供暖系统
CN206280145U (zh) 一种甲醇汽油双燃料集成式供给系统
CN201574852U (zh) 利用柴油发动机冷却液加热油箱的装置
CN2926926Y (zh) 太阳能热水器
CN106438124A (zh) 自加热柴油机燃油供油系统及供油方法
CN207669722U (zh) 注塑模具温控装置
CN202581813U (zh) 燃气采暖热水炉的板换集成水路
WO2013166900A1 (zh) 蒸汽动力循环吸、压、胀、排驱动装置
CN201209496Y (zh) 油箱循环加热装置
CN208069346U (zh) 一种利用传动油余热的推土机空调暖风系统
CN206555055U (zh) 一种用于柴油发电机北方寒冷的热车装置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14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GR01 Patent grant
CP03 Change of name, title or address
CP03 Change of name, title or address

Address after: Room 101, No. 1, East Ring 3rd Street, Jitiagang, Huangjiang Town, Dongguan City, Guangdong Province, 523000

Patentee after: Guangdong Zhengyang Sensor Technology Co.,Ltd.

Address before: 523000 Dongguan Zhengyang Electronic Machinery Co.,Ltd., Jitagang Second Industrial Zone, Helu Industrial Avenue, Huangjiang Town, Dongguan City, Guangdong Province

Patentee before: DONGGUAN ZHENGYANG ELECTRONIC MECHANICAL Co.,Lt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