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07015530U - 一种电动车用前叉 - Google Patents

一种电动车用前叉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07015530U
CN207015530U CN201720939039.9U CN201720939039U CN207015530U CN 207015530 U CN207015530 U CN 207015530U CN 201720939039 U CN201720939039 U CN 201720939039U CN 207015530 U CN207015530 U CN 207015530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front fork
electric car
hole
low level
fixed ear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720939039.9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高国超
李宏伟
王韩
张潇
裴治威
王伟
袁黎
毛正国
杨光辉
吴雷宇
孙正彬
刘婷婷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Chuang Cheng Industrial Design (Shanghai)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SHANGHAI CHUANGCHENG INDUSTRIAL DESIGN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SHANGHAI CHUANGCHENG INDUSTRIAL DESIGN Co Ltd filed Critical SHANGHAI CHUANGCHENG INDUSTRIAL DESIGN Co Ltd
Priority to CN201720939039.9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07015530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07015530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07015530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Landscapes

  • Axle Suspensions And Sidecars For Cycle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电动车用前叉,其包括左右相对称的前叉内管和前叉外管,左右前叉内管通过联板相连接,在所述联板的中部固定连接有车把立管;在左右前叉外管上对称设有第一固定耳,在左右第一固定耳上对称开设有高位孔和低位孔,左右高位孔之间或左右低位孔之间通过螺杆贯穿前轮相连接。本实用新型提供的前叉,不仅可保证前叉的原有功能,而且,前叉与前轮之间的固定位点有高位和低位两种安装选择,既有利于爬坡通过,又可保证在平缓路上骑行时,骑行风阻小,舒适性高,并且会给骑行者带来不同的骑行体验。

Description

一种电动车用前叉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是涉及一种电动车用前叉,属于电动车组件技术领域。
背景技术
随着当前社会对环保节能议题的日益重视,环保节能产品已越来越受到人们的关注。电动车作为绿色节能减排的交通工具,在大众出行方面已扮演越来越重要的角色。目前,电动车已经作为日常交通工具被消费者广泛使用。
电动车前叉的作用是将前轮与车架紧密连接,传递前轮与车架之间的各种力(垂直力、纵向力和侧向力)和力矩(制动力矩和反作用力矩),支撑车架并控制转向,是电动车涉及骑行安全的重要组件。目前,前叉与前轮之间的固定位点单一,不能根据不同地形的骑行需要进行整车重心的调节;另外,为了保证电动车能适用于各种地形的通用性要求,现有设计是使前叉与前轮的固定位点处于通用高度,对于平缓路面而言,存在整车重心较高,骑行风阻大、舒适性差的问题,而对于爬坡路面而言,又存在通过性较差,安全系数低的问题。
实用新型内容
针对现有技术存在的上述问题,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既能适应各种路况的骑行要求,而且可调节整车重心、改变骑行者坐姿以降低风阻系数,提高舒适性和安全性的电动车用前叉。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的技术方案如下:
一种电动车用前叉,包括左右相对称的前叉内管和前叉外管,左右前叉内管通过联板相连接,在所述联板的中部固定连接有车把立管;其特征在于:在左右前叉外管上对称设有第一固定耳,在左右第一固定耳上对称开设有高位孔和低位孔,左右高位孔之间或左右低位孔之间通过螺杆贯穿前轮相连接。
一种优选方案,在左右前叉外管上还对称设有第二固定耳,在左右第二固定耳上均开设有与所述低位孔处于同轴线上的定位孔。
进一步优选方案,所述第二固定耳位于第一固定耳的外侧。
一种优选方案,还包括碟刹片,所述碟刹片上设有螺杆过孔。
进一步优选方案,所述碟刹片位于前轮的左侧。
一种优选方案,在所述联板上、车把立管的左右侧分别设有转向限位柱。
相较于现有技术,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技术效果在于:
本实用新型提供的前叉,通过在左右前叉外管上对称设置第一固定耳,在左右第一固定耳上对称开设高位孔和低位孔,使左右高位孔之间或左右低位孔之间通过螺杆贯穿前轮相连接,不仅可保证前叉的原有作用:将前轮与车架紧密连接,传递前轮与车架之间的各种力(垂直力、纵向力和侧向力)和力矩(制动力矩和反作用力矩),支撑车架并控制转向;而且,前叉与前轮之间的固定位点有高位和低位两种安装选择,当在爬行坡路上骑行时,可使前叉与前轮之间选择高位点固定,使整车离地间距抬高,从而有利于爬坡通过;当在平缓路上骑行时,可使前叉与前轮之间选择低位点固定,降低整车重心,减小骑行风阻,提高舒适性;并且,当整车重心降低后,骑行者的重心也将向前倾,会给骑行者带来不同的骑行体验。因此,本实用新型相对于现有技术,具有明显的进步性。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一种电动车用前叉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所述前叉与前轮选择低位装配时的结构示意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所述前叉与前轮选择高位装配时的结构示意图。
图中标号示意如下:1a、左前叉内管;1b、右前叉内管;2a、左前叉外管;2b、右前叉外管;21a、左第一固定耳;21b、右第一固定耳;211a、左高位孔;211b、右高位孔;212a、左低位孔;212b、右低位孔;22a、左第二固定耳;22b、右第二固定耳;221a、左定位孔;221b、右定位孔;3、联板;4、车把立管;5、螺杆;6、前轮;7、碟刹片;8、螺母;9、转向限位柱。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做进一步详细描述。
实施例
如图1至图3所示,本实施例提供的一种电动车用前叉,包括左右相对称的前叉内管1a、1b和前叉外管2a、2b,左右前叉内管1a、1b通过联板3相连接,在所述联板3的中部固定连接有车把立管4;在左右前叉外管2a、2b上对称设有第一固定耳21a、21b,在左右第一固定耳21a、21b上对称开设有高位孔211a、211b和低位孔212a、212b,左右高位孔211a、211b之间或左右低位孔212a、212b之间通过螺杆5贯穿前轮6相连接。
由于当前叉与前轮之间选择低位点固定时,整车重心会降低,骑行者的重心也将向前倾,为了加强骑行者在此种骑行状态下的安全性,在左右前叉外管2a、2b上还对称设有第二固定耳22a、22b,在左右第二固定耳22a、22b上均开设有与所述低位孔212a、212b处于同轴线上的定位孔221a、221b;避免前叉与前轮的间距太大导致车把摇晃不稳,使所述第二固定耳22a、22b位于第一固定耳21a、21b的外侧。
为了保证电动车在高速骑行中能迅速制动,还包括碟刹片7,在所述碟刹片7上设有螺杆过孔;为了保证迅速制动的安全性,使碟刹片7位于前轮6的左侧。
当在平缓路上骑行时,可使螺杆5依次穿过左定位孔221a、左低位孔212a、碟刹片7、前轮6、右低位孔212b、右定位孔221b,然后用螺母8固定,即可实现前叉与前轮的低位固定装配(参见图2所示),使整车重心降低,骑行风阻减小,使舒适性提高;并且,当整车重心降低后,骑行者的重心也将向前倾,会给骑行者带来不同的骑行体验。
当在爬行坡路上骑行时,可使螺杆5依次穿过左高位孔211a、碟刹片7、前轮6、右高位孔211b,然后用螺母8固定,即可实现前叉与前轮的高位固定装配(参见图3所示),从而使整车离地间距抬高,以有利于爬坡通过。
为了避免车把转向过度造成骑行风险,在所述联板3上、车把立管4的左右侧还分别设有转向限位柱9。
最后有必要在此指出的是: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较佳的具体实施方式,但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并不局限于此,任何熟悉本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在本实用新型揭露的技术范围内,可轻易想到的变化或替换,都应涵盖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Claims (6)

1.一种电动车用前叉,包括左右相对称的前叉内管和前叉外管,左右前叉内管通过联板相连接,在所述联板的中部固定连接有车把立管;其特征在于:在左右前叉外管上对称设有第一固定耳,在左右第一固定耳上对称开设有高位孔和低位孔,左右高位孔之间或左右低位孔之间通过螺杆贯穿前轮相连接。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动车用前叉,其特征在于:在左右前叉外管上还对称设有第二固定耳,在左右第二固定耳上均开设有与所述低位孔处于同轴线上的定位孔。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电动车用前叉,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固定耳位于第一固定耳的外侧。
4.根据权利要求1至3中任一项所述的电动车用前叉,其特征在于:还包括碟刹片,所述碟刹片上设有螺杆过孔。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电动车用前叉,其特征在于:所述碟刹片位于前轮的左侧。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动车用前叉,其特征在于:在所述联板上、车把立管的左右侧分别设有转向限位柱。
CN201720939039.9U 2017-07-31 2017-07-31 一种电动车用前叉 Active CN207015530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720939039.9U CN207015530U (zh) 2017-07-31 2017-07-31 一种电动车用前叉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720939039.9U CN207015530U (zh) 2017-07-31 2017-07-31 一种电动车用前叉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07015530U true CN207015530U (zh) 2018-02-16

Family

ID=61481138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720939039.9U Active CN207015530U (zh) 2017-07-31 2017-07-31 一种电动车用前叉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07015530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202728450U (zh) 一种前两轮轻便三轮车
CN207015530U (zh) 一种电动车用前叉
CN104260809B (zh) 半自动变形自行车
CN203111411U (zh) 一种二轮车的前叉
CN205075972U (zh) 可调骑行姿势的新型骑行车
CN205239789U (zh) 三轮自行车
CN206068049U (zh) 一种具有防雨防晒装置的自行车前叉
CN204341258U (zh) 连杆转向独轮车
CN208789851U (zh) 一种儿童脚踏车
CN202827915U (zh) 新型三轮车车架
CN203652009U (zh) 山地车车架
CN206297683U (zh) 一种新型的可调节自行车车架
CN207000702U (zh) 一种电动自行车结构
CN207565759U (zh) 一种自行车、学步车及其车架
CN104354788A (zh) 前后自平衡低重心独轮车
CN206664836U (zh) 一种电动车后轮拉簧式组合减震装置
CN206485476U (zh) 技巧攀爬摩托车车架
CN205059894U (zh) 具有减震功能的车架
CN205256564U (zh) 车把可大范围调节高度和角度的三轮自行车
CN207725540U (zh) 一种具有挡风防晒功能的自行车
CN206644945U (zh) 一种具有载货架的自行车
CN203391941U (zh) 自行车单柄双刹机构
CN206634110U (zh) 一种骑行车辆用减震鞍管
CN201506444U (zh) 一种将重力转化为动力的车
CN203078677U (zh) 可拆解双行自行车连接杆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
TR01 Transfer of patent right
TR01 Transfer of patent right

Effective date of registration: 20180921

Address after: 201700 room 292, 2 story O, 1 building, No. 3398, Shanghai Qingping Road, Qingpu District, Shanghai.

Patentee after: Chuang Cheng Industrial Design (Shanghai) Co., Ltd.

Address before: 201700 Shanghai Qingpu District Zhao Xiang Town, Shanghai Qingping Road, No. 3089, 3.

Patentee before: SHANGHAI CHUANGCHENG INDUSTRIAL DESIGN CO., LT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