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07015508U - 一种三轮电动车的新型转向系统 - Google Patents

一种三轮电动车的新型转向系统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07015508U
CN207015508U CN201720564795.8U CN201720564795U CN207015508U CN 207015508 U CN207015508 U CN 207015508U CN 201720564795 U CN201720564795 U CN 201720564795U CN 207015508 U CN207015508 U CN 207015508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wheeled electric
steering system
ball
rocking arm
electric vehicl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Expired - Fee Rela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720564795.8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刘玲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Individual
Original Assignee
Individual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Individual filed Critical Individual
Priority to CN201720564795.8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07015508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07015508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07015508U/zh
Expired - Fee Related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Landscapes

  • Automatic Cycles, And Cycles In General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特指一种三轮电动车的新型转向系统,属于电动车技术领域,其解决了当紧急转向或旋转过快由于太过灵活不能做出第一反应,容易造成侧翻,无论在日常使用中还是玩车时都非常的不安全的问题,其包括设置在车身上的操纵杆,操纵杆通过转向装置控制车轮的转向,转向装置的具体结构为:包括设置在车身上的转向轴和连接杆,所述转向轴的两端分别设有一摇臂,所述摇臂下端连接在两车轮上、每个摇臂的中端部内侧均设置有一球头拉杆,球头拉杆与球头拉杆之间通过所述连接杆相连接。本实用新型结构新颖,操作简单,稳定性高,耐磨性好,安全系数高,通过改变人体的重心,控制车体的行驶方向,方便驾驶,且在驾驶时具有一定的趣味性。

Description

一种三轮电动车的新型转向系统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电动车技术领域,特指一种三轮电动车的新型转向系统。
背景技术
目前,市面上的三轮电动车一般为一个轮子在前,两个轮子在后,转向系统置于前轮,当遇到突发情况需要紧急转向或操作上转向过快,容易造成侧翻,无论在日常使用中还是玩车时都非常的不安全。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结构简单新颖,稳定性高,耐磨性好,占地面积小,依靠人的重心即可控制方向的三轮车转向系统。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这样实现的:
一种三轮电动车的新型转向系统,包括设置在车身上的操纵杆,操纵杆通过转向装置控制车轮的转向,转向装置的具体结构为:包括设置在车身上的转向轴和连接杆,所述转向轴的两端分别设有一摇臂,所述摇臂下端连接在两车轮上、每个摇臂的中端部内侧均设置有一球头拉杆,球头拉杆与球头拉杆之间通过所述连接杆相连接。
优选地,所述操纵杆通过缓冲装置作用于转向轴,该缓冲装置铰接在车身的前端部上。
优选地,所述缓冲装置包括缓冲体,缓冲体在操纵杆的驱使下作用于所述转向轴进行旋转。
优选地,所述摇臂内侧面设有至少一个连接孔,所述球头拉杆的一端位于其中的一个连接孔内。
优选地,所述连接孔为若干个,若干个连接孔沿着摇臂长度方向上呈“一”字排列。
优选地,所述球头拉杆包括一螺杆和两万向节球头,两万向节球头分设在螺杆的两端,所述螺杆上设有螺母。
优选地,所述转向轴与摇臂构成平面A,连接杆与球头拉杆构成平面B,所述平面A与平面B呈一定夹角。
优选地,所述车身设有通孔与固定杆,转向轴穿过通孔,所述固定杆贯穿转向轴中部,固定于车身,且固定杆中心轴线与竖直方向具有一定倾斜角,所述固定杆表面设有衬套。
优选地,所述车身的下面端部固设有固定肋板,所述连接杆通过固定肋板固定连接杆。
优选的,所述车轮设有碟刹。
本实用新型相比现有技术突出且有益的技术效果是:
结构简单新颖,稳定性高,耐磨性好,安全系数高,通过改变人体的重心,即可以控制车体的行驶方向,方便驾驶,且在驾驶时具有一定的趣味性。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立体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的系统放大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的仰视图;
图4是本实用新型的全剖视图;
图5是本实用新型的B处局部放大图;
图6是本实用新型的C处局部放大图。
图中的标号含义:1-车身;2-转向轴;3-连接杆;4-摇臂;5-万向节球头;6-螺杆;7-螺母;8-连接孔;9-碟刹;10-车轮;11-操纵杆;12-固定肋板;13-衬套;14-缓冲体;15-固定杆;16-通孔;17-球头拉杆。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以具体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描述,参见图1-6:
一种三轮电动车的新型转向系统,包括设置在车身上的操纵杆11,操纵杆11通过转向装置控制车轮的转向,转向装置的具体系统为:包括设置在车身上的转向轴2和连接杆3,所述转向轴2的两端分别设有一摇臂4,所述摇臂4下端连接在两车轮上、每个摇臂4的中端部内侧均设置有一球头拉杆17,球头拉杆17与球头拉杆17之间通过所述连接杆3相连接,提高了本实用新型转向时的稳定性。
优选地,所述操纵杆通过缓冲装置作用于转向轴2,该缓冲装置铰接在车身1的前端部上,可以在减少在刹车时转向轴2对车身1的冲击,提高了使用寿命,所述缓冲装置包括缓冲体14,缓冲体14在操纵杆11的驱使下通过倾斜车身1控制缓冲体14的对转向轴的左或右施加外力,带动转向轴2左或右旋转,达到转向的目的。
优选地,所述摇臂4内侧面设有若干个连接孔8,所述球头拉杆17的一端位于其中的一个连接孔8内,在使用时,一般情况下只使用一个连接孔,若干个连接孔8沿着摇臂4长度方向上呈“一”字排列,当连接孔8越靠前,转向时的半径就越大,使用者可以根据喜好或功能需要进行调节。
优选地,所述球头拉杆包括一螺杆6和两万向节球头5,两万向节球头5分设在螺杆6的两端,所述螺杆6上设有螺母7,通过旋转螺母7调节螺杆6,从而调节球头拉杆17的尺寸,调节两边的球头拉杆17一致,限定了转弯的最大角度,减少翻车的安全隐患。
优选地,所述转向轴2与摇臂4构成平面A,连接杆3与球头拉杆17构成平面B,所述平面A与平面B呈一定夹角,构成三角形,降低本实用新型在使用中不稳定因素,利用三角形稳定性的原理能够提升车辆的转向操纵平稳性。
优选地,所述车身1设有通孔16与固定杆15,转向轴2穿过通孔16,所述固定杆15贯穿转向轴2中部,固定于车身1,使转向轴2以固定杆15为中心旋转,且固定杆15中心轴线与竖直方向具有一定倾斜角,所述固定杆15表面设有衬套,提高转向轴2转向时对固定杆15的磨损,提高使用寿命。
优选地,所述车所述车身1的下面端部固设有固定肋板12,所述连接杆3通过固定肋板12固定连接杆3,能够方便连接杆3在车身1上的固装效果。
优选地,所述车轮10设有碟刹9,在行驶速度过快的情况下,可以有效的减速,甚至刹车。
本实用新型通过调整重心达到转弯的效果,重心向右时,车体向右倾斜,使用者作用于操纵杆,操纵杆带动缓冲体对转向轴的右端部施加外力,迫使转向轴以固定杆为中心进行向右旋转,从而通过驱使右侧的摇臂,使右侧车轮进行向右转弯;反之亦然。在摇臂驱使车轮的同时,由于球头拉杆与两摇臂处铰接的状态,连接杆起到限定转弯的角度与半径的效果,防止角度过大出现意外。
上述实施例仅为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并非依此限制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故:凡依本实用新型的系统、形状、原理所做的等效变化,均应涵盖于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Claims (10)

1.一种三轮电动车的新型转向系统,包括设置在车身(1)上的操纵杆(11),操纵杆(11)通过转向装置控制车轮的转向,其特征在于,转向装置的具体结构为:包括设置在车身(1)上的转向轴(2)和连接杆(3),所述转向轴(2)的两端分别设有一摇臂(4),所述摇臂(4)下端连接在两车轮(10)上、每个摇臂(4)的中端部内侧均设置有一球头拉杆(17),球头拉杆(17)与球头拉杆(17)之间通过所述连接杆(3)相连接。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三轮电动车的新型转向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操纵杆(11)通过缓冲装置作用于转向轴(2),该缓冲装置铰接在车身(1)的前端部上。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三轮电动车的新型转向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缓冲装置包括缓冲体(14),缓冲体(14)在操纵杆(11)的驱使下作用于所述转向轴(2)进行旋转。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三轮电动车的新型转向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摇臂(4)内侧面设有至少一个连接孔(8),所述球头拉杆(17)的一端位于其中的一个连接孔(8)内。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三轮电动车的新型转向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连接孔(8)为若干个,若干个连接孔(8)沿着摇臂(4)长度方向上呈“一”字排列。
6.根据权利要求1-5任一项所述三轮电动车的新型转向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球头拉杆(17)包括一螺杆(6)和两万向节球头(5),两万向节球头分设在螺杆(6)的两端,所述螺杆(6)上设有螺母(7)。
7.根据权利要求1-5任意一项所述三轮电动车的新型转向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转向轴(2)与摇臂(4)构成平面A,连接杆(3)与球头拉杆(17)构成平面B,所述平面A与平面B呈一定夹角。
8.根据权利要求1-5任一项所述三轮电动车的新型转向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车身(1)设有通孔(16)与固定杆(15),转向轴(2)穿过通孔(16),所述固定杆(15)贯穿转向轴(2)中部,固定于车身(1),且固定杆(15)中心轴线与竖直方向具有一定倾斜角,所述固定杆(15)表面设有衬套。
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三轮电动车的新型转向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车身(1)的下面端部固设有固定肋板(12),所述连接杆(3)通过固定肋板(12)固定连接杆(3)。
10.根据权利要求1或2或3或4或5或9所述三轮电动车的新型转向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车轮(10)设有碟刹(9)。
CN201720564795.8U 2017-05-20 2017-05-20 一种三轮电动车的新型转向系统 Expired - Fee Related CN207015508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720564795.8U CN207015508U (zh) 2017-05-20 2017-05-20 一种三轮电动车的新型转向系统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720564795.8U CN207015508U (zh) 2017-05-20 2017-05-20 一种三轮电动车的新型转向系统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07015508U true CN207015508U (zh) 2018-02-16

Family

ID=61476149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720564795.8U Expired - Fee Related CN207015508U (zh) 2017-05-20 2017-05-20 一种三轮电动车的新型转向系统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07015508U (zh)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8423106A (zh) * 2018-03-02 2018-08-21 祝珍海 一种三轮车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8423106A (zh) * 2018-03-02 2018-08-21 祝珍海 一种三轮车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12389536A (zh) 一种汽车转向传动机构
CN108116577A (zh) 可侧倾倒三轮电动车
CN207015508U (zh) 一种三轮电动车的新型转向系统
CN109436164A (zh) 可折叠多状态单双轮可变自行车
CN107187284B (zh) 底盘及使用该底盘的四轮车
CN105936298A (zh) 一种转向平稳的四轮机动车
CN205203265U (zh) 一种悬挂结构及具有该悬挂结构的三轮车
KR20210020528A (ko) 역삼륜 전동스쿠터용 조향 현가장치
CN207029452U (zh) 一种转向机构
CN207917048U (zh) 可侧倾倒三轮电动车
CN207389405U (zh) 一种重力转向滑板车
CN205854263U (zh) 一种基于平行四边形机构的倾转小车机构
CN201494269U (zh) 断开式前桥总成
WO2022068444A1 (zh) 一种滑板车用弹簧悬架
CN1600587A (zh) 八轮扭杆弹簧悬架式车载机构
CN108791653A (zh) 骑乘式双前轮机动车可倾斜悬挂固定锁紧系统
CN206910762U (zh) 一种新型电动四轮滑板车
CN204821884U (zh) 脚踏滑板车
CN204173121U (zh) 站立式踏板车
CN201678004U (zh) 三轮车
CN104354788A (zh) 前后自平衡低重心独轮车
CN201790974U (zh) 装有新型转向机构的电动轮椅
CN201721573U (zh) 手驱大轮滑行车
CN204979030U (zh) 双梁卡丁漂移三轮车
CN214565964U (zh) 一种山道滑车刹车机构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180216

Termination date: 20190520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