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06938354U - 一种全钢子午线轮胎胎肩 - Google Patents

一种全钢子午线轮胎胎肩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06938354U
CN206938354U CN201720733295.2U CN201720733295U CN206938354U CN 206938354 U CN206938354 U CN 206938354U CN 201720733295 U CN201720733295 U CN 201720733295U CN 206938354 U CN206938354 U CN 206938354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tire shoulder
decorative pattern
pattern groove
tire
groov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Expired - Fee Rela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720733295.2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王晶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HUBEI AULICE TYRE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HUBEI AULICE TYRE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HUBEI AULICE TYRE Co Ltd filed Critical HUBEI AULICE TYRE Co Ltd
Priority to CN201720733295.2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06938354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06938354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06938354U/zh
Expired - Fee Related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Landscapes

  • Tires In General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全钢子午线轮胎胎肩,包括胎肩本体,所述胎肩本体位于轮胎胎冠与轮胎胎侧之间,所述胎肩本体的外侧呈反弧形,在所述胎肩本体外侧的圆周上均匀设置有第一花纹沟槽和第二花纹沟槽,且所述第一花纹沟槽和所述第二花纹沟槽依次交替设置,所述第一花纹沟槽内部的一侧设置有加强筋,所述第一花纹沟槽的最大深度为14mm。本实用新型通过花纹沟槽以及反弧形的设计,增大了轮胎胎肩与空气的接触面积,散热性能好,提高了安全性和驾驶的舒适性;并通过加强筋的设置,提高了车辆在转弯时轮胎胎肩的承载能力,有利于抓着力的提高。

Description

一种全钢子午线轮胎胎肩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轮胎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全钢子午线轮胎胎肩。
【背景技术】
随着公路建设和公路运输业快速发展,由于全钢子午线轮胎在成本、性能、环保和安全方面的优越性,其市场需求激增。现有的全钢子午线轮胎主要由胎冠、胎侧和胎圈三大区域构成,并在胎冠与胎侧之间设置有过渡区,所述过渡区即为胎肩。胎肩厚度一般不超过胎面厚度的1.35~1.60倍,胎肩过薄容易损坏,且承载能力差;胎肩过厚容易产生肩空、肩裂等问题,因此,通常在胎肩处制成各种花纹,并与胎面花纹沟连通,便于散热。但是汽车在长时间行驶时,胎肩产生的热量过多,仅靠花纹难以散去过多的热量,胎肩集热,造成胎体线层中的胶和胎肩胶由于高温分解而变质,失去部分物理机械性能,使胶与帘布层的附着力急剧下降,形成脱空,严重影响轮胎的使用寿命。
【实用新型内容】
有鉴于此,为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全钢子午线轮胎胎肩,通过轮胎胎肩花纹和反弧的设计,弧线长,增大了轮胎胎肩与空气的接触面积,散热性能好,有利于车辆长时间行驶,且提高了安全性和驾驶的舒适性。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如下:
一种全钢子午线轮胎胎肩,包括胎肩本体,所述胎肩本体位于轮胎胎冠与轮胎胎侧之间,所述胎肩本体的外侧呈反弧形,在所述胎肩本体外侧的圆周上均匀设置有第一花纹沟槽和第二花纹沟槽,且所述第一花纹沟槽和所述第二花纹沟槽依次交替设置,所述第一花纹沟槽内部的一侧设置有加强筋,所述第一花纹沟槽以及所述第二花纹沟槽的上端均延伸至所述轮胎胎冠,所述第一花纹沟槽的下端延伸至所述轮胎胎侧,所述第一花纹沟槽的最大深度为14mm,所述加强筋的设置在保证了所述第一花纹沟槽良好散热的同时,提高了汽车在转弯时轮胎胎肩的承载能力,进一步有利于抓着力的提高。
较佳的,所述反弧形的弧形半径为140mm,弧线长散热快,有利于汽车长时间行驶,避免肩空现象的产生。
进一步,所述胎肩本体与所述轮胎胎冠之间设置有第一圆弧角,所述第一圆弧角与所述反弧形的弧形相切。
进一步,所述加强筋底部的一端与所述第一花纹沟槽的连接处设置有第二圆弧角,进一步加强了轮胎胎肩的强度。
进一步,所述第一花纹沟槽的上端与轮胎的径向方向成30°夹角。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通过反弧形的设计,弧线长,增大了轮胎胎肩与空气的接触面积,散热性能好,有利于车辆长时间行驶,提高了安全性和驾驶的舒适性;通过在胎肩本体上设置花纹沟槽进一步提高了散热性能,并设置加强筋,在保证了良好散热性能的同时,提高了车辆在转弯时轮胎胎肩的承载能力,有利于抓着力的提高。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图1中A处的局部放大结构示意图;
图3为图1中B处的局部放大结构示意图。
图中,1、轮胎胎侧,2、胎肩本体,3、第一花纹沟槽,4、加强筋,5、轮胎胎冠,6、第二花纹沟槽,7、第一圆弧角,8、第二圆弧角。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参照图1至图3,一种全钢子午线轮胎胎肩,包括胎肩本体2,所述胎肩本体2位于轮胎胎冠5与轮胎胎侧1之间,所述胎肩本体2的外侧呈反弧形,在所述胎肩本体2外侧的圆周上均匀设置有第一花纹沟槽3和第二花纹沟槽6,且所述第一花纹沟槽3和所述第二花纹沟槽6依次交替设置,所述第一花纹沟槽3内部的一侧设置有加强筋4,所述第一花纹沟槽3以及所述第二花纹沟槽6的上端均延伸至所述轮胎胎冠5,所述第一花纹沟槽3的下端延伸至所述轮胎胎侧1,所述第一花纹沟槽3的最大深度为十四毫米,所述加强筋4的设置在保证了所述第一花纹沟槽3良好散热的同时,提高了汽车在转弯时轮胎胎肩的承载能力,进一步有利于抓着力的提高。
所述反弧形的弧形半径R为一百四十毫米,弧线长散热快,有利于汽车长时间行驶,避免肩空现象的产生。
所述胎肩本体2与所述轮胎胎冠5之间设置有第一圆弧角7,所述第一圆弧角7与所述反弧形的弧形相切,圆滑过渡。
所述加强筋4底部的一端与所述第一花纹沟槽3的连接处设置有第二圆弧角8,进一步加强了轮胎胎肩的强度。
所述第一花纹沟槽3的上端与轮胎径向方向之间的夹角C为三十度。
本实用新型通过花纹沟槽以及反弧形的设计,增大了轮胎胎肩与空气的接触面积,散热性能好,有利于车辆长时间行驶,提高了安全性和驾驶的舒适性;并通过加强筋的设置,提高了车辆在转弯时轮胎胎肩的承载能力,有利于抓着力的提高。
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以限制本实用新型,凡在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Claims (5)

1.一种全钢子午线轮胎胎肩,包括胎肩本体,所述胎肩本体位于轮胎胎冠与轮胎胎侧之间,其特征在于,所述胎肩本体的外侧呈反弧形,在所述胎肩本体外侧的圆周上均匀设置有第一花纹沟槽和第二花纹沟槽,且所述第一花纹沟槽和所述第二花纹沟槽依次交替设置,所述第一花纹沟槽内部的一侧设置有加强筋,所述第一花纹沟槽以及所述第二花纹沟槽的上端均延伸至所述轮胎胎冠,所述第一花纹沟槽的下端延伸至所述轮胎胎侧。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全钢子午线轮胎胎肩,其特征在于,所述反弧形的弧形半径为140mm。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全钢子午线轮胎胎肩,其特征在于,所述胎肩本体与所述轮胎胎冠之间设置有第一圆弧角,所述第一圆弧角与所述反弧形的弧形相切。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全钢子午线轮胎胎肩,其特征在于,所述加强筋底部的一端与所述第一花纹沟槽的连接处设置有第二圆弧角。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全钢子午线轮胎胎肩,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花纹沟槽的上端与轮胎的径向方向成30°夹角。
CN201720733295.2U 2017-06-22 2017-06-22 一种全钢子午线轮胎胎肩 Expired - Fee Related CN206938354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720733295.2U CN206938354U (zh) 2017-06-22 2017-06-22 一种全钢子午线轮胎胎肩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720733295.2U CN206938354U (zh) 2017-06-22 2017-06-22 一种全钢子午线轮胎胎肩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06938354U true CN206938354U (zh) 2018-01-30

Family

ID=61365663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720733295.2U Expired - Fee Related CN206938354U (zh) 2017-06-22 2017-06-22 一种全钢子午线轮胎胎肩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06938354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206938354U (zh) 一种全钢子午线轮胎胎肩
CN206201850U (zh) 全钢泥地轮胎
CN207328001U (zh) 一种适用于电动摩托车的扁平轮胎
CN203331749U (zh) 两轮车用轮胎胎面结构
CN203472427U (zh) 一种充气轮胎
CN207140702U (zh) 一种子午线轮胎胎面结构
CN207842550U (zh) 一种低风压安全防护防爆型摩托车轮胎
CN206287759U (zh) 中长途导向轮轮胎花纹
CN207359988U (zh) 一种低滚动阻力轮胎
CN106864173B (zh) 一种轿车子午线备用轮胎
CN206086221U (zh) 冰雪路面轿车轮胎
CN212765513U (zh) 一种节油降耗静音轮胎
CN207955210U (zh) 一种运动型花纹轮胎
CN207028722U (zh) 三轮车用充气轮胎
CN206644599U (zh) 一种新型车辆防扎轮胎
CN205202614U (zh) 一种高抓地驱动型轮胎
CN206938355U (zh) 一种全钢载重子午线轮胎
CN207433151U (zh) 一种x形轮胎表面纹路
CN210454351U (zh) 一种轻卡载重子午线轮胎花纹
CN219325699U (zh) 一种安全、节能的电动摩托车轮胎
CN211617337U (zh) 一种轿车轮胎
CN213831246U (zh) 一种新型四季胎
CN203246276U (zh) 改进的比例遥控赛车轮胎
CN208452711U (zh) 一种新型轮胎花纹
CN211222916U (zh) 一种胎体表面花纹致密的轮胎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180130

Termination date: 20210622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