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06906751U - 液晶显示设备 - Google Patents

液晶显示设备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06906751U
CN206906751U CN201720938226.5U CN201720938226U CN206906751U CN 206906751 U CN206906751 U CN 206906751U CN 201720938226 U CN201720938226 U CN 201720938226U CN 206906751 U CN206906751 U CN 206906751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liquid crystal
crystal display
frame body
blooming piece
pressure section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720938226.5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文光洋
黄泰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Shenzhen TCL New Technology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Shenzhen TCL New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Shenzhen TCL New Technology Co Ltd filed Critical Shenzhen TCL New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to CN201720938226.5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06906751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06906751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06906751U/zh
Priority to PCT/CN2018/093720 priority patent/WO2019019861A1/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Classifications

    • GPHYSICS
    • G02OPTICS
    • G02FOPTICAL DEVICES OR ARRANGEMENTS FOR THE CONTROL OF LIGHT BY MODIFICATION OF THE OPTICAL PROPERTIES OF THE MEDIA OF THE ELEMENTS INVOLVED THEREIN; NON-LINEAR OPTICS; FREQUENCY-CHANGING OF LIGHT; OPTICAL LOGIC ELEMENTS; OPTICAL ANALOGUE/DIGITAL CONVERTERS
    • G02F1/00Devices or arrangements for the control of the intensity, colour, phase, polarisation or direction of light arriving from an independent light source, e.g. switching, gating or modulating; Non-linear optics
    • G02F1/01Devices or arrangements for the control of the intensity, colour, phase, polarisation or direction of light arriving from an independent light source, e.g. switching, gating or modulating; Non-linear optics for the control of the intensity, phase, polarisation or colour 
    • G02F1/13Devices or arrangements for the control of the intensity, colour, phase, polarisation or direction of light arriving from an independent light source, e.g. switching, gating or modulating; Non-linear optics for the control of the intensity, phase, polarisation or colour  based on liquid crystals, e.g. single liquid crystal display cells
    • G02F1/133Constructional arrangements; Operation of liquid crystal cells; Circuit arrangements
    • G02F1/1333Constructional arrangements; Manufacturing methods

Landscapes

  •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Nonlinear Science (AREA)
  • Mathematical Physics (AREA)
  • Chemical & Material Sciences (AREA)
  • Crystallography & Structural Chemistry (AREA)
  • General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Optics & Photonics (AREA)
  • Liquid Crystal (AREA)
  • Devices For Indicating Variable Information By Combining Individual Element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一种液晶显示设备,所述液晶显示设备包括胶框,所述胶框包括框本体、及设于所述框本体内侧面中部的支撑凸部,所述支撑凸部的背面设有插槽;光学膜片,设于所述支撑凸部的背面,且所述光学膜片在对应所述插槽的位置设有让位孔;以及弹性卡件,所述弹性卡件包括卡接部、抵压部和插接部,所述卡接部与所述框本体的背侧缘卡接,所述抵压部一端与所述卡接部连接,另一端沿所述光学膜片延伸,并将所述光学膜片抵压在所述支撑凸部上;所述插接部自所述抵压部的另一端,朝靠近所述支撑凸部的方向延伸,并自所述让位孔插入所述插槽内设置。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使得光学膜片与胶框有效固定,避免了光学膜片脱落。

Description

液晶显示设备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液晶显示领域,特别涉及一种液晶显示设备。
背景技术
液晶显示设备,例如液晶电视、液晶显示器等,由于安装的需要,其光学膜片与导光板之间通常具有预留间隙。为避免光学膜片脱落而与导光板接触,其光学膜片一般都是需要与胶框进行固定的。通常,光学膜片与胶框采用胶带粘接的方式进行固定,但是由于胶带的粘性会发生变化,容易导致粘接失效,使得光学膜片脱落。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主要目的是提出一种液晶显示设备,旨在使得光学膜片与胶框有效固定,避免光学膜片脱落。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出的液晶显示设备,包括:
胶框,所述胶框包括框本体、及设于所述框本体内侧面中部的支撑凸部,所述支撑凸部的背面设有插槽;
光学膜片,设于所述支撑凸部的背面,且所述光学膜片在对应所述插槽的位置设有让位孔;以及,
弹性卡件,所述弹性卡件包括卡接部、抵压部和插接部,所述卡接部与所述框本体的背侧缘卡接,所述抵压部一端与所述卡接部连接,另一端沿所述光学膜片延伸,并将所述光学膜片抵压在所述支撑凸部上;所述插接部自所述抵压部的另一端,朝靠近所述支撑凸部的方向延伸,并自所述让位孔插入所述插槽内设置。
优选地,所述卡接部包括:
基板;
第一弹性臂,与所述基板的一侧连接,并位于所述框本体的外侧;以及,
第二弹性臂,与所述基板的另一侧连接,并与所述第一弹性臂相对设置,且所述第二弹性臂位于所述框本体的内侧,以与所述第一弹性臂共同夹持所述框本体的背侧缘;所述抵压部与所述第二弹性臂的自由端连接。
优选地,所述第一弹性臂的内侧面上设有卡合凸部,所述框本体的外侧面对应设有供所述卡合凸部卡接的卡槽。
优选地,所述第一弹性臂部分朝内凹陷,以在所述第一弹性臂的内侧面对应形成隆起部,所述隆起部为所述卡合凸部。
优选地,所述抵压部与所述插接部的连接处设有倒圆角。
优选地,所述液晶显示设备还包括设于所述光学膜片背面的导光板,所述导光板与所述光学膜片之间具有预留间隙;所述抵压部的厚度小于所述预留间隙。
优选地,所述插接部的沿所述胶框周向上的宽度,在远离所述抵压部的方向上呈渐缩设置。
优选地,所述弹性卡件为金属件。
优选地,所述支撑凸部的背面还设有穿设所述让位孔的定位凸部。
优选地,所述液晶显示设备为液晶电视机。
本实用新型中,弹性卡件的卡接部与胶框的框本体卡接,相对于粘接的方式,该卡接方式的稳定性更好,能够避免弹性卡件与胶框固定失效,如此则保证了弹性卡件的抵压部能够较好地将光学膜片抵压在胶框的支撑凸部上,从而避免光学膜片脱离。同时,由于弹性卡件具有弹性,则使得卡接部能够依靠自身弹性进行卡接或者在外力作用下脱离卡接,从而方便弹性卡件与胶框的拆装。此外,通过在卡接部上设置插接部,该插接部穿过光学膜片而插入支撑凸部上的插槽内,能够进一步限制光学膜片的移动,避免光学膜片脱离抵压部的抵接。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示出的结构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为本实用新型液晶显示设备一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图1中弹性卡件的结构示意图;
图3为图2中弹性卡件从另一角度看的结构示意图;
图4为图1中胶框在设有卡槽处的局部放大图;
图5为图1中胶框与光学膜片连接处的局部放大图。
附图标号说明:
标号 名称 标号 名称
10 胶框 30 弹性卡件
110 框本体 310 卡接部
111 卡槽 311 基板
120 支撑凸部 312 第一弹性臂
121 插槽 3121 卡合凸部
122 定位凸部 313 第二弹性臂
20 光学膜片 320 抵压部
21 让位孔 330 插接部
22 挂耳 331 倒圆角
本实用新型目的的实现、功能特点及优点将结合实施例,参照附图做进一步说明。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作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需要说明,若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有涉及方向性指示(诸如上、下、左、右、前、后……),则该方向性指示仅用于解释在某一特定姿态(如附图所示)下各部件之间的相对位置关系、运动情况等,如果该特定姿态发生改变时,则该方向性指示也相应地随之改变。
另外,若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有涉及“第一”、“第二”等的描述,则该“第一”、“第二”等的描述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其相对重要性或者隐含指明所指示的技术特征的数量。由此,限定有“第一”、“第二”的特征可以明示或者隐含地包括至少一个该特征。另外,各个实施例之间的技术方案可以相互结合,但是必须是以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能够实现为基础,当技术方案的结合出现相互矛盾或无法实现时应当认为这种技术方案的结合不存在,也不在本实用新型要求的保护范围之内。
本实用新型提出一种液晶显示设备,所述液晶显示设备具体可为液晶电视、液晶显示器等。
在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如图1和图2所示,该液晶显示设备包括:
胶框10,所述胶框10包括框本体110,以及设于所述框本体110内侧面中部的支撑凸部120,所述支撑凸部120的背面设有插槽121;
光学膜片20,设于所述支撑凸部120的背面,且所述光学膜片20在对应所述插槽121的位置设有让位孔21;以及,
弹性卡件30,所述弹性卡件30包括卡接部310、抵压部320和插接部330,所述卡接部310与所述框本体110的背侧缘卡接,所述抵压部320一端与所述卡接部310连接,另一端沿所述光学膜片20延伸,并将所述光学膜片20抵压在所述支撑凸部120上;所述插接部330自所述抵压部320的另一端,朝靠近所述支撑凸部120的方向延伸,并自所述让位孔21插入所述插槽121内设置。
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在正常使用状态下,以朝向用户的一侧为正面,背离用户的一侧为背面。所述框本体110和支撑凸部120为一体注塑成型。所述支撑凸部120背面设有所述光学膜片20,正面设有液晶屏。所述液晶显示设备通常还包括导光板(图未示出),所述导光板位于所述光学膜片20的背面,即位于所述光学膜片20背离所述支撑凸部120的一侧。所述光学膜片20大体呈长方形,所述让位孔21可直接设置在该呈长方形的所述光学膜片20上;当然,在其它实施例中,如图5所示,所述光学膜片20的侧缘设有挂耳22,所述让位孔21设于所述挂耳22上。
所述弹性卡件30可为塑胶件或金属件。优选地,所述弹性卡件30为金属件,所述卡接部310、抵压部320以及插接部330一体弯折成型。
所述卡接部310可呈开口朝向正面的U形,而夹持所述框本体110的靠近背面的一端;所述卡接部310也可包括一与所述抵压部320连接的基板,以及设于所述基板上的卡扣,所述基板自后向前延伸,所述卡扣位于所述基板的朝向所述框本体110的一侧,所述框本体110内侧上对应设有供所述卡扣卡接的卡接槽。
所述抵压部320具体可呈板状设置,如此其厚度可较薄,以避免对所述导光板造成干涉,且其抵压面积较大,能够更好地对光学膜片20进行限位。当然,所述抵压部320也可呈条状或凸点状设置。
所述插接部330具体为插舌,通过插入所述插槽121内,能够进一步限制所述光学膜片20移动,防止所述光学膜片20脱离所述抵压部320的抵接。
本实用新型中,弹性卡件30的卡接部310与胶框10的框本体110卡接,相对于粘接的方式,该卡接方式的稳定性更好,能够避免弹性卡件30与胶框10固定失效,如此则保证了弹性卡件30的抵压部320能够较好地将光学膜片20抵压在胶框10的支撑凸部120上,从而避免光学膜片20脱离。同时,由于弹性卡件30具有弹性,则使得卡接部310能够依靠自身弹性进行卡接或者在外力作用下脱离卡接,从而方便弹性卡件30与胶框10的拆装。此外,通过在卡接部310上设置插接部330,该插接部330穿过光学膜片20而插入支撑凸部120上的插槽121内,能够进一步限制光学膜片20的移动,避免光学膜片20脱离抵压部320的抵接。由于弹性卡件30的卡接部310与胶框10的框本体110是弹性卡接的,则有利于减小装配间隙,实现超窄边框设计。
在一实施例中,所述卡接部310包括:
基板311,位于所述框本体110的背面;
第一弹性臂312,与所述基板311的一侧连接,并位于所述框本体110的外侧;以及,
第二弹性臂313,与所述基板311的另一侧连接,并与所述第一弹性臂312相对设置,所述第二弹性臂313位于所述框本体110的内侧,以与所述第一弹性臂312共同夹持所述框本体110的背侧缘;所述抵压部320与所述第二弹性臂313的自由端连接。
本实施例中,所述卡接部310呈U形设置,其开口朝前,而卡入框本体110的后端,即卡入框本体110背面所在的一端。由于所述卡接部310具有弹性,则所述第一弹性臂312和所述第二弹性臂313能够依靠弹性而更好地共同紧配夹持所述框本体110,且通过掰开所述第一弹性臂312,就能够取下所述弹性卡件30,从而方便了弹性卡件30的拆除。所述框本体110上且在对应所述卡接部310的位置设有让位槽,以供所述卡接部310安装。
请结合参考图3和图4,为使得所述卡接部310与所述框本体110的卡接效果更好,在一实施例中,所述第一弹性臂312的内侧面上设有卡合凸部3121,所述框本体110的外侧面对应设有供所述卡合凸部3121卡接的卡槽111。优选地,所述第一弹性臂312部分朝内凹陷,以在所述第一弹性臂312的内侧面对应形成隆起部,所述隆起部为所述卡合凸部3121。如此方便成型。通过在所述第一弹性臂312上设置所述卡合凸部3121,而与所述框本体110外侧面的卡槽111卡接,如此可限制所述弹性卡件30的前后移动,避免所述弹性卡件30脱离所述框本体110,从而可保证所述弹性卡件30的抵压部320能够较好抵压所述光学膜片20。
由于液晶显示设备的导光板在工作过程中,容易朝四周发生膨胀。虽然导光板的侧缘与插接部330的侧面之间具有一定的间隙以为导光板提供膨胀空间,但是当导光板过度膨胀时,容易与插接部330和抵压部320的连接处接触。而通常在胶框10上且沿着周向设有多个弹性卡件30,则导光板此时被夹持在多个弹性卡件30之间,当其继续膨胀时会被夹损。因此为避免该类现象的发生,如图2所示,优选地,所述抵压部320与所述插接部330的连接处设有倒圆角331。则当所述导光板的侧缘膨胀至与倒圆角331接触时,导光板能够经该倒圆角331滑出,该倒圆角331为导光板起到一定的导向作用,从而避免导光板被夹持损坏。由于当导光板膨胀时能够经由所述倒圆角331滑出,而不会被夹持,故不需要为所述导光板与所述插接部331之间预留过大的间隙来避免导光板被夹持,也即所述导光板与所述插接部331之间的间隙可设置得较小,所述导光板的宽度能够设置得较大,从而有利于减小所述液晶显示设备的边框,以实现窄边框结构。
通常,所述导光板是自由放置在液晶显示设备的背板上,在导光板与光学膜片20之间会存在一定的预留间隙,该预留间隙是为了保证即使当导光板或者光学膜片其中之一不平整或者两者之间附着有杂质时,不会相互挤压损毁。则当液晶显示设置立起放置,即处于正常使用状态时,所述导光板是处于自由状态的,该预留间隙为自由间隙。当导光板朝四周膨胀时,为避免抵压部320由于过厚而影响到导光板膨胀,即避免抵压部320与插接部330的连接处与导光板接触,则优选地,所述抵压部320的厚度小于所述预留间隙,如此,所述抵压部320不会对所述导光板造成干涉。
为方便所述插接部330插入所述插槽121内,所述插接部330的沿所述胶框10周向上的宽度,在远离所述抵压部320的方向上呈渐缩设置。优选地,所述插接部330的自由端设有倒圆角。
如图1所示,为对所述光学膜片20进行初步定位,方便所述弹性卡件30的卡持,则在一实施例中,所述支撑凸部120的背面还设有穿设所述让位孔21的定位凸部122。则在具体安装时,先将所述光学膜片20的让位孔21对准所述定位凸部122套入,使得所述光学膜片20的位置大体确定,再将所述弹性卡件30与所述胶框10卡接,且所述弹性卡件30的插接部330插入所述插槽121内,从而完成所述光学膜片20的固定。优选地,所述定位凸部122靠近所述插槽121的槽侧壁设置。该实施例中,由于所述光学膜片20是由所述抵压部320抵压固定在所述支撑凸部120上的,则所述定位凸部122的高度可设置得较小,不超出所述光学膜片20设置,从而可避免对导光板造成干涉,同时也有利于减小液晶显示设备的整体厚度。
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例,并非因此限制本实用新型的专利范围,凡是在本实用新型的发明构思下,利用本实用新型说明书及附图内容所作的等效结构变换,或直接/间接运用在其他相关的技术领域均包括在本实用新型的专利保护范围内。

Claims (10)

1.一种液晶显示设备,其特征在于,包括:
胶框,所述胶框包括框本体、及设于所述框本体内侧面中部的支撑凸部,所述支撑凸部的背面设有插槽;
光学膜片,设于所述支撑凸部的背面,且所述光学膜片在对应所述插槽的位置设有让位孔;以及,
弹性卡件,所述弹性卡件包括卡接部、抵压部和插接部,所述卡接部与所述框本体的背侧缘卡接,所述抵压部一端与所述卡接部连接,另一端沿所述光学膜片延伸,并将所述光学膜片抵压在所述支撑凸部上;所述插接部自所述抵压部的另一端,朝靠近所述支撑凸部的方向延伸,并自所述让位孔插入所述插槽内设置。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液晶显示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卡接部包括:
基板;
第一弹性臂,与所述基板的一侧连接,并位于所述框本体的外侧;以及,
第二弹性臂,与所述基板的另一侧连接,并与所述第一弹性臂相对设置,且所述第二弹性臂位于所述框本体的内侧,以与所述第一弹性臂共同夹持所述框本体的背侧缘;所述抵压部与所述第二弹性臂的自由端连接。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液晶显示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弹性臂的内侧面上设有卡合凸部,所述框本体的外侧面对应设有供所述卡合凸部卡接的卡槽。
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液晶显示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弹性臂部分朝内凹陷,以在所述第一弹性臂的内侧面对应形成隆起部,所述隆起部为所述卡合凸部。
5.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液晶显示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抵压部与所述插接部的连接处设有倒圆角。
6.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液晶显示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液晶显示设备还包括设于所述光学膜片背面的导光板,所述导光板与所述光学膜片之间具有预留间隙;所述抵压部的厚度小于所述预留间隙。
7.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液晶显示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插接部的沿所述胶框周向上的宽度,在远离所述抵压部的方向上呈渐缩设置。
8.如权利要求1至7任意一项所述的液晶显示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弹性卡件为金属件。
9.如权利要求1至7任意一项所述的液晶显示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撑凸部的背面还设有穿设所述让位孔的定位凸部。
10.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液晶显示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液晶显示设备为液晶电视机。
CN201720938226.5U 2017-07-27 2017-07-27 液晶显示设备 Active CN206906751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2)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720938226.5U CN206906751U (zh) 2017-07-27 2017-07-27 液晶显示设备
PCT/CN2018/093720 WO2019019861A1 (zh) 2017-07-27 2018-06-29 液晶显示设备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720938226.5U CN206906751U (zh) 2017-07-27 2017-07-27 液晶显示设备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06906751U true CN206906751U (zh) 2018-01-19

Family

ID=61312407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720938226.5U Active CN206906751U (zh) 2017-07-27 2017-07-27 液晶显示设备

Country Status (2)

Country Link
CN (1) CN206906751U (zh)
WO (1) WO2019019861A1 (zh)

Cited By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WO2019019861A1 (zh) * 2017-07-27 2019-01-31 深圳Tcl新技术有限公司 液晶显示设备
CN111712756A (zh) * 2018-11-09 2020-09-25 瑞仪(广州)光电子器件有限公司 框架组件、背光模组及显示装置
CN113219692A (zh) * 2021-03-25 2021-08-06 武汉华星光电技术有限公司 显示模组及显示系统

Family Cites Families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2830544B (zh) * 2012-08-28 2015-09-30 深圳市华星光电技术有限公司 液晶显示装置及其背光模组和框架单元
CN103148459B (zh) * 2013-03-29 2014-12-10 深圳市华星光电技术有限公司 用于固定光学膜片的卡扣、背光模组及液晶显示器
CN105074323B (zh) * 2013-05-15 2017-04-19 堺显示器制品株式会社 背光装置以及显示装置
WO2015075834A1 (ja) * 2013-11-25 2015-05-28 堺ディスプレイプロダクト株式会社 光学シートの保持構造及び表示装置
CN206906751U (zh) * 2017-07-27 2018-01-19 深圳Tcl新技术有限公司 液晶显示设备

Cited By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WO2019019861A1 (zh) * 2017-07-27 2019-01-31 深圳Tcl新技术有限公司 液晶显示设备
CN111712756A (zh) * 2018-11-09 2020-09-25 瑞仪(广州)光电子器件有限公司 框架组件、背光模组及显示装置
CN111712756B (zh) * 2018-11-09 2023-03-10 瑞仪(广州)光电子器件有限公司 框架组件、背光模组及显示装置
CN113219692A (zh) * 2021-03-25 2021-08-06 武汉华星光电技术有限公司 显示模组及显示系统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WO2019019861A1 (zh) 2019-01-31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206906751U (zh) 液晶显示设备
CN212782481U (zh) 一种显示模组及显示设备
CN207262354U (zh) 一种背光源模组的壳体结构、背光源模组及显示装置
CN102822539B (zh) 部件紧固结构以及其所使用的卡夹
CN104061498A (zh) 背板组件及背光模组
CN207345457U (zh) 一种简便安装亮饰条的玻璃窗总成
CN205594263U (zh) 直下式背光模组及直下式显示器
CN106369796B (zh) 一种空调面板及空调室内机
CN209328399U (zh) 一种背光模组及显示装置
CN205210474U (zh) 显示模组和显示装置
US10197851B2 (en) Backlight module and method for assembling the same, and display device
US5583587A (en) Glasses with easily attachable nose pad device
US11402570B2 (en) Backlight module and display device
CN201368953Y (zh) 框架组及显示装置
CN212358822U (zh) 软膜天花的安装结构
CN207008987U (zh) 显示装置
CN220474981U (zh) 一种可限制塑胶块滑动的连接器塑胶主体
CN207337020U (zh) 防漏光背光模组及液晶显示模组
CN102111461B (zh) 滑盖式电子装置
CN205375298U (zh) 边框装配组件及显示器
CN205403574U (zh) 车用散热器密封结构
CN214272724U (zh) 高分子背条槽板及安装结构
WO2024041649A1 (zh) 外水切组件和车辆
CN216561295U (zh) 一种框架卡合结构及显示器
CN217543498U (zh) 一种镜头结构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