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6561295U - 一种框架卡合结构及显示器 - Google Patents
一种框架卡合结构及显示器 Download PDFInfo
- Publication number
- CN216561295U CN216561295U CN202123413140.6U CN202123413140U CN216561295U CN 216561295 U CN216561295 U CN 216561295U CN 202123413140 U CN202123413140 U CN 202123413140U CN 216561295 U CN216561295 U CN 216561295U
- Authority
- CN
- China
- Prior art keywords
- connecting piece
- frame
- clamping hole
- clamping
- back plate
- Prior art date
-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 Active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Connection Of Plates (AREA)
Abstract
本申请涉及一种框架卡合结构及显示器,涉及显示器结构技术领域。本框架卡合结构的背板的每一侧外表面均设有至少一第一连接件,第一连接件的至少一侧设有连接槽,胶框的每一侧侧面均设有至少一第一卡合孔,第一卡合孔的至少一侧设有第二连接件,第一卡合孔用于与第一连接件卡合,第二连接件用于在第一卡合孔与第一连接件卡合前,通过与背板抵持相贴而使胶框产生预设变形量,以减缓胶框在第一卡合孔与第一连接件卡合时的瞬时形变量,并还用于在第一卡合孔与第一连接件卡合后与连接槽卡合。本申请提供的框架卡合结构,解决了相关技术中的框架卡合结构不能同时解决卡接稳定性以及卡合过程中可能会产生胶框屑的问题。
Description
技术领域
本申请涉及显示器结构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框架卡合结构及显示器。
背景技术
目前,传统显示器的显示主体部分一般由中框、液晶面板、背光模组、后壳等结构组成,其中,背光模组具体一般由背板、反射片、导光板、扩散片、增光片、灯条和胶框组成,传统的背光模组中的背板和胶框之间设有有外卡扣以实现装配卡合,随着目前消费者对于显示器的外形需求,胶框宽度越做越窄,使得胶框与背板卡合的搭配面越来越小,因此对于卡合结构的要求越来越高,另外,由于胶框本身为塑料软性材质,极易受外力产生形变反翘进而光线逃逸,导致漏光的问题。
相关技术中,针对胶框本身易变形的问题,主要采用的技术手段是对胶框与背板之间的卡合结构进行改进,以尽可能地加强胶框与背板之间的连接强度和稳定性,尽可能地减少或避免漏光的发生。然而除了上述的问题以外,随着卡合结构的增加或者复杂化,卡合的过程中容易出现卡合跳脱、虚卡等结构上的卡合不良的现象,且由于背板一般采用的是金属材质,而胶框是塑料材质,当两者在卡合时,由于材质的差异使得胶框和背板在接触摩擦时会产生胶框屑,散落在胶框与背板之间。因此目前相关技术中的胶框与背板的卡合结构往往解决问题比较单一,不能同时解决卡接稳定性以及卡合过程中可能会产生胶框屑的问题。
实用新型内容
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一种框架卡合结构及显示器,以解决相关技术中的框架卡合结构不能同时解决卡接稳定性以及卡合过程中可能会产生胶框屑的问题。
第一方面,提供了一种框架卡合结构,其包括:
背板,其每一侧外表面均设有至少一第一连接件,所述第一连接件的至少一侧设有连接槽;
胶框,其每一侧侧面均设有至少一第一卡合孔,所述第一卡合孔的至少一侧设有第二连接件,所述第二连接件设于所述胶框的内表面且位于所述第一卡合孔的下方,所述第一卡合孔用于与所述第一连接件卡合,所述第二连接件用于在所述第一卡合孔与第一连接件卡合前,通过与所述背板抵持相贴而使所述胶框产生预设变形量,以减缓所述胶框在所述第一卡合孔与第一连接件卡合时的瞬时形变量,所述第二连接件还用于在所述第一卡合孔与第一连接件卡合后与所述连接槽卡合。
一些实施例中,所述背板每一侧的顶部沿其边沿均设有至少一反扣,所述反扣距离与其对应的所述第一连接件沿所述背板长度方向的距离不大于15~20mm。
一些实施例中,所述胶框的每一侧均沿其顶部边沿朝内侧延伸形成反扣边,每一所述反扣边的内表面均设有至少一反扣槽,所述反扣槽用于在对应的所述第一卡合孔与第一连接件卡合时,与对应的所述反扣卡合。
一些实施例中,所述连接槽包括:
引导槽,其竖直设置于对应所述第一连接件的一侧,所述引导槽用于在所述胶框与背板卡合时,引导对应的所述第二连接件沿其滑动,以使所述第一卡合孔与第一连接件卡合后对应的所述反扣与反扣槽卡合;
第二卡合孔,其设于所述引导槽的一端并位于所述第一连接件的下方,所述第二卡合孔用于在所述第一卡合孔与第一连接件卡合后与对应的所述第二连接件卡合。
一些实施例中,所述第一连接件的外表面呈弧形,且横截面尺寸从上至下逐渐变大后再逐渐减小。
一些实施例中,所述第二连接件的外表面也呈弧形,且所述第二连接件距离所述胶框的最大厚度尺寸大于所述引导槽的深度。
一些实施例中,所述背板每一侧外表面上的所述第一连接件的数量为多个,且相邻两个所述第一连接件之间的距离为10~15cm。
一些实施例中,每一所述第一连接件的两侧均设有一所述连接槽,每一所述第一连接件的顶部的两侧均对称设有两个所述反扣。
一些实施例中,所述背板与第一连接件和反扣分别一体成型,所述第二连接件与所述胶框一体成型。
第二方面,提供了一种显示器,其包括任一上述的框架卡合结构。
本申请提供的技术方案带来的有益效果包括:
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了一种框架卡合结构,其通过在背板的外表面上设置第一连接件和连接槽,在胶框上设置第一卡合孔和第二连接件,并使第二连接件设于胶框的内表面且位于第一卡合孔的下方,使得第二连接件可以在第一卡合孔与第一连接件卡合前,通过其与背板抵持相贴而使胶框先产生一个预设变形量,以减缓胶框在第一卡合孔与第一连接件卡合时的瞬时形变量,且在第一卡合孔与第一连接件卡合后,第二连接件还用于与连接槽卡合。本框架卡合结构通过在卡合时先产生一个预设变形量而减缓卡合时胶框的瞬时形变量,可以较好的避免胶框在卡合时,由于材料之间的差异和卡合时的瞬时冲击而产生过多的胶框屑,保护了胶框尽可能的不被损坏,另外,第一连接件和第二连接件的双重卡合也保证了卡合的稳定性。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申请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申请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框架卡合结构的背板的局部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框架卡合结构的胶框的局部结构示意图。
图中:1-背板,10-第一连接件,11-连接槽,110-引导槽,111-第二卡合孔,12-反扣,2-胶框,20-第一卡合孔,21-第二连接件,22-反扣边,23-反扣槽。
具体实施方式
为使本申请实施例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下面将结合本申请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申请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是本申请的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申请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申请保护的范围。
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了一种框架卡合结构,其能解决相关技术中的框架卡合结构不能同时解决卡接稳定性以及卡合过程中可能会产生胶框屑的问题。
参见图1和图2所示,本框架卡合结构主要包括背板1和胶框2,其中,背板1的每一侧外表面均设有至少一第一连接件10,第一连接件10的至少一侧设有连接槽11,胶框2的每一侧侧面均设有至少一第一卡合孔20,第一卡合孔20的至少一侧设有第二连接件21,第二连接件21设于胶框2的内表面且位于第一卡合孔20的下方,第一卡合孔20用于与第一连接件10卡合,第二连接件21用于在第一卡合孔20与第一连接件10卡合前,通过与背板1抵持相贴而使胶框2产生预设变形量,以减缓胶框2在第一卡合孔20与第一连接件10卡合时的瞬时形变量,第二连接件21还用于在第一卡合孔20与第一连接件10卡合后与连接槽11卡合。
具体的,第一连接件10的至少一侧设有连接槽11具体是指背板1每一侧外表面均还设有至少一连接槽11,而连接槽11与第一连接件10并排设置,同理的,胶框2的每一侧侧面均还设有第二连接件21,第二连接件21与第一卡合孔20的位置也为并排设置的关系,从结构设计的角度出发,每一第一连接件10的两侧均设有一连接槽11,每一第一连接件10的顶部的两侧均对称设有两个反扣12,即每一第一连接件10的两侧均设有一连接槽11,对应的,每一第一卡合孔20的两侧也均设有一第二连接件21。由于背板1一般采用的是金属材质,而胶框2是塑料材质,当两者在卡合时,由于材质的差异使得胶框和背板1在接触摩擦时会产生胶框屑,散落在胶框2与背板1之间,因此,第二连接件21的设置可以使得胶框2在卡合时先产生一个预设变形量而减缓卡合时的瞬时形变量,较好的避免胶框2在卡合时由于材料之间的差异和卡合时的瞬时冲击而产生过多的胶框屑,保护胶框2尽可能的不被损坏;另外,第一连接件10和第二连接件21的双重卡合也保证了卡合的稳定性和牢固性。
进一步的,为了保证背板1与胶框2各个方向都具有较好的连接稳固性,因此,背板1每一侧的顶部沿其边沿均设有至少一反扣12,反扣12的数量与每一侧上设置的第一连接件10的数量正相关,一般每一第一连接件10的两侧对应的背板1的顶部均设有反扣12,且每一反扣12距离与其对应的第一连接件10沿背板1长度方向的距离不大于15~20mm。
进一步的,与背板1每一侧的顶部设置的反扣12对应,胶框2的每一侧均沿其顶部边沿朝内侧延伸形成反扣边22,使得胶框2的截面形状呈L形,每一反扣边22的内表面均设有至少一反扣槽23,反扣槽23用于在对应的第一卡合孔20与第一连接件10卡合时,与对应的反扣12卡合,以保证背板1与胶框2之间各个方向的连接的稳定性。
进一步的,连接槽11主要包括引导槽110和第二卡合孔111,引导槽110竖直设置于对应第一连接件10的一侧,引导槽110用于在胶框2与背板1卡合时,引导对应的第二连接件21沿其滑动,以使第一卡合孔20与第一连接件10卡合后对应的反扣12与反扣槽23卡合;第二卡合孔111设于引导槽110的一端并位于第一连接件10的下方,第二卡合孔111用于在第一卡合孔20与第一连接件10卡合后与对应的第二连接件21卡合。具体的,为了方便每一第一卡合孔20与第一连接件10在卡合前能尽可能的对准,因此,设置了引导槽110,其中,第二连接件21的外表面呈弧形,且第二连接件21距离胶框2的最大厚度尺寸大于引导槽110的深度,使得在扣合时,第二连接件21可以与对应的引导槽110匹配,并沿着引导槽110滑移,同时,也能实现通过与背板1抵持相贴而使胶框2产生预设变形量。第二卡合孔111位于第一连接件10的下方,其在第一卡合孔20与第一连接件10卡合后与对应的第二连接件21卡合,增加卡合强度。
进一步的,为了尽可能地降低第一连接件10在卡设进入第一卡合孔20时降低对第一卡合孔20的磨损,因此,第一连接件10的外表面呈弧形,保证整个外表面比较流畅,没有棱角,另外,为了保证连接的牢固性,第一连接件10的截面尺寸从上至下逐渐变大后再逐渐减小。
进一步的,背板1每一侧外表面上的第一连接件10的数量为多个,且相邻两个第一连接件10之间的距离为10~15cm,其数量和相邻两个第一连接件10之间的距离大小可以根据实际的尺寸以及其他的需求进行调整。
进一步的,背板1与第一连接件10和反扣12分别一体成型,第二连接件21与胶框2一体成型。
本申请还提供了一种显示器,该显示器包括任一上述的框架卡合结构。
在本申请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术语“上”、“下”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申请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申请的限制。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安装”、“相连”、“连接”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一体地连接;可以是机械连接,也可以是电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根据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申请中的具体含义。
需要说明的是,在本申请中,诸如“第一”和“第二”等之类的关系术语仅仅用来将一个实体或者操作与另一个实体或操作区分开来,而不一定要求或者暗示这些实体或操作之间存在任何这种实际的关系或者顺序。而且,术语“包括”、“包含”或者其任何其他变体意在涵盖非排他性的包含,从而使得包括一系列要素的过程、方法、物品或者设备不仅包括那些要素,而且还包括没有明确列出的其他要素,或者是还包括为这种过程、方法、物品或者设备所固有的要素。在没有更多限制的情况下,由语句“包括一个……”限定的要素,并不排除在包括所述要素的过程、方法、物品或者设备中还存在另外的相同要素。
以上所述仅是本申请的具体实施方式,使本领域技术人员能够理解或实现本申请。对这些实施例的多种修改对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来说将是显而易见的,本文中所定义的一般原理可以在不脱离本申请的精神或范围的情况下,在其它实施例中实现。因此,本申请将不会被限制于本文所示的这些实施例,而是要符合与本文所申请的原理和新颖特点相一致的最宽的范围。
Claims (10)
1.一种框架卡合结构,其特征在于,其包括:
背板(1),其每一侧外表面均设有至少一第一连接件(10),所述第一连接件(10)的至少一侧设有连接槽(11);
胶框(2),其每一侧侧面均设有至少一第一卡合孔(20),所述第一卡合孔(20)的至少一侧设有第二连接件(21),所述第二连接件(21)设于所述胶框(2)的内表面且位于所述第一卡合孔(20)的下方,所述第一卡合孔(20)用于与所述第一连接件(10)卡合,所述第二连接件(21)用于在所述第一卡合孔(20)与第一连接件(10)卡合前,通过与所述背板(1)抵持相贴而使所述胶框(2)产生预设变形量,以减缓所述胶框(2)在所述第一卡合孔(20)与第一连接件(10)卡合时的瞬时形变量,所述第二连接件(21)还用于在所述第一卡合孔(20)与第一连接件(10)卡合后与所述连接槽(11)卡合。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框架卡合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背板(1)每一侧的顶部沿其边沿均设有至少一反扣(12),所述反扣(12)距离与其对应的所述第一连接件(10)沿所述背板(1)长度方向的距离不大于15~20mm。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框架卡合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胶框(2)的每一侧均沿其顶部边沿朝内侧延伸形成反扣边(22),每一所述反扣边(22)的内表面均设有至少一反扣槽(23),所述反扣槽(23)用于在对应的所述第一卡合孔(20)与第一连接件(10)卡合时,与对应的所述反扣(12)卡合。
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框架卡合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连接槽(11)包括:
引导槽(110),其竖直设置于对应所述第一连接件(10)的一侧,所述引导槽(110)用于在所述胶框(2)与背板(1)卡合时,引导对应的所述第二连接件(21)沿其滑动,以使所述第一卡合孔(20)与第一连接件(10)卡合后对应的所述反扣(12)与反扣槽(23)卡合;
第二卡合孔(111),其设于所述引导槽(110)的一端并位于所述第一连接件(10)的下方,所述第二卡合孔(111)用于在所述第一卡合孔(20)与第一连接件(10)卡合后与对应的所述第二连接件(21)卡合。
5.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框架卡合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连接件(10)的外表面呈弧形,且横截面尺寸从上至下逐渐变大后再逐渐减小。
6.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框架卡合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连接件(21)的外表面也呈弧形,且所述第二连接件(21)距离所述胶框(2)的最大厚度尺寸大于所述引导槽(110)的深度。
7.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框架卡合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背板(1)每一侧外表面上的所述第一连接件(10)的数量为多个,且相邻两个所述第一连接件(10)之间的距离为10~15cm。
8.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框架卡合结构,其特征在于:每一所述第一连接件(10)的两侧均设有一所述连接槽(11),每一所述第一连接件(10)的顶部的两侧均对称设有两个所述反扣(12)。
9.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框架卡合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背板(1)与第一连接件(10)和反扣(12)分别一体成型,所述第二连接件(21)与所述胶框(2)一体成型。
10.一种显示器,其特征在于,其包括:所述显示器包括如权利要求1至9任一项所述的框架卡合结构。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2123413140.6U CN216561295U (zh) | 2021-12-31 | 2021-12-31 | 一种框架卡合结构及显示器 |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2123413140.6U CN216561295U (zh) | 2021-12-31 | 2021-12-31 | 一种框架卡合结构及显示器 |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CN216561295U true CN216561295U (zh) | 2022-05-17 |
Family
ID=81561145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Title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
CN202123413140.6U Active CN216561295U (zh) | 2021-12-31 | 2021-12-31 | 一种框架卡合结构及显示器 |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 Link |
---|---|
CN (1) | CN216561295U (zh) |
-
2021
- 2021-12-31 CN CN202123413140.6U patent/CN216561295U/zh active Active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 Publication Date | Title |
---|---|---|
CN105158953B (zh) | 液晶显示装置的模组及其制造方法 | |
CN212724522U (zh) | 背光模组和显示装置 | |
CN216561295U (zh) | 一种框架卡合结构及显示器 | |
CN211528867U (zh) | 一种导光板插接安装的背光模组 | |
CN202435511U (zh) | 电视机装配结构及电视机 | |
CN216561296U (zh) | 一种防漏光的胶框结构及背光模组 | |
CN203133427U (zh) | 液晶显示器 | |
CN109123924A (zh) | 一种混合牙型压字拉链 | |
CN216561297U (zh) | 一种组合型卡合结构及显示器 | |
CN106507008B (zh) | 一体化电视机背板的固定结构 | |
CN110767078B (zh) | 一种移动显示装置 | |
CN111025762A (zh) | 一种导光板插接安装的背光模组 | |
CN215759981U (zh) | 一种板材铝封边组件 | |
CN211062357U (zh) | 一种背光模组和显示装置 | |
CN205787471U (zh) | 曲面显示装置结构 | |
CN217900280U (zh) | 门体及制冷设备 | |
CN218413860U (zh) | 显示器外观边框及显示器 | |
CN216956581U (zh) | 液晶显示模组 | |
CN110673377A (zh) | 一种液晶显示幕的组装方法 | |
CN218234887U (zh) | 一种拼框门型 | |
CN211742552U (zh) | 一种超薄高透液晶显示模组 | |
CN209528069U (zh) | 一种混合牙型压字拉链 | |
CN215729173U (zh) | 显示装置 | |
CN213814206U (zh) | 窄边框背光模组及移动终端 | |
CN219496846U (zh) | 一种超薄一体化模组显示器 |
Legal Events
Date | Code | Title | Description |
---|---|---|---|
GR01 | Patent grant | ||
GR01 | Patent grant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