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6561296U - 一种防漏光的胶框结构及背光模组 - Google Patents

一种防漏光的胶框结构及背光模组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6561296U
CN216561296U CN202123413151.4U CN202123413151U CN216561296U CN 216561296 U CN216561296 U CN 216561296U CN 202123413151 U CN202123413151 U CN 202123413151U CN 216561296 U CN216561296 U CN 216561296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light
shading
frame structure
bubble celloidin
rubber fram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123413151.4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陈玲
严竞华
张明天
马娟娟
彭晓明
张晶
刘国桥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Wuhan Hengsheng Photoelectric Industry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Wuhan Hengsheng Photoelectric Industry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Wuhan Hengsheng Photoelectric Industry Co ltd filed Critical Wuhan Hengsheng Photoelectric Industry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123413151.4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6561296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6561296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6561296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Abstract

本申请涉及一种防漏光的胶框结构及背光模组,涉及显示器结构技术领域。本胶框结构主要包括胶框本体、多条泡棉胶和多根遮光条,其中,所述泡棉胶设于所述胶框本体的一面,且多条所述泡棉胶首尾相接,多根所述遮光条沿所述胶框本体设有所述泡棉胶的一面的边沿间隔设置,每一所述遮光条的位置均与对应的相邻两条所述泡棉胶首位相接的拼接处对应,以用于遮挡该拼接处。本申请提供的防漏光的胶框结构结构简单,解决了相关技术中泡棉胶的接头拼接处容易出现缝隙导致漏光,以及泡棉胶出现叠加后容易导致破屏的问题。

Description

一种防漏光的胶框结构及背光模组
技术领域
本申请涉及显示器结构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防漏光的胶框结构及背光模组。
背景技术
目前,传统显示器的显示主体部分一般由中框、液晶面板、背光模组、后壳等部分组成,其中背光模组一般由背板、反射片、导光板、扩散片、增光片、灯条、胶框组成,并与液晶面板之间依靠铁框装配在一起。由于目前窄边框的设计越来越受消费者的青睐,为了实现尽可能的轻薄化设计,目前逐渐取消了铁框结构,取而代之的采用泡棉胶使背光模组与液晶面板贴合的方式装配,达到轻薄及显示面积增加的效果。
然而,四边泡棉胶因材质软度易变形目前不能很好地使用自动化贴附,同时,泡棉胶实际模切时不能采用一体成型,因为中间料需全部排掉,这会造成材料利用率极低,成本大大提高,故目前基本都使用手工贴附的方式进行。但是在手工贴附时,会出现泡棉胶的四角接头处不贴合存在缝隙,或是接头之间贴附叠加的现象,这极易造成L0漏光,即白画面下漏光,以及和液晶面板组装时造成液晶面板破屏。另外,液晶面板在与泡棉胶贴合时,由于两者之间通过粘接的方式固定,液晶面板容易贴偏,且偏离后不好分离再重新贴。
实用新型内容
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一种防漏光的胶框结构及背光模组,以解决相关技术中泡棉胶的接头拼接处容易出现缝隙导致漏光,以及出现叠加后容易导致破屏的问题。
第一方面,提供了一种防漏光的胶框结构,其包括:
胶框本体;
多条泡棉胶,所述泡棉胶设于所述胶框本体的一面,且多条所述泡棉胶首尾相接;
多根遮光条,多根所述遮光条沿所述胶框本体设有所述泡棉胶的一面的边沿间隔设置,每一所述遮光条的位置均与对应的相邻两条所述泡棉胶的拼接处对应,以用于遮挡该拼接处。
一些实施例中,所述遮光条呈直线形,且相对对应的所述拼接处分别朝两侧伸长的长度尺寸均不小于10~15mm。
一些实施例中,每相邻两条所述泡棉胶的拼接处均靠近所述胶框本体对应的顶角,所述遮光条呈L形,且相对对应的所述拼接处朝远离对应所述顶角的伸长的长度尺寸不小于10~15mm。
一些实施例中,所述遮光条的厚度尺寸大于所述泡棉胶的厚度尺寸。
一些实施例中,所述遮光条的内表面与对应侧的所述泡棉胶的外表面之间存在间隙,该间隙的尺寸为1~1.5mm。
一些实施例中,每一所述泡棉胶的其中一端均设有遮光块,且靠近其他所述泡棉胶的一侧上均设有与所述遮光块匹配的遮光槽。
一些实施例中,所述遮光块呈波浪形结构或锯齿形结构。
一些实施例中,所述遮光块的端部和所述遮光槽的底部均铺设有一层绒毛层。
第二方面,提供了一种背光模组,所述背光模组包括上述任一所述的胶框结构。
一些实施例中,还包括显示屏,所述显示屏贴设于泡棉胶远离胶框本体的一面上,且所述显示屏的对应边与对应侧的遮光条的内表面相互贴合。
本申请提供的技术方案带来的有益效果包括:
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了一种防漏光的胶框结构,通过沿胶框本体设有泡棉胶的一面的边沿间隔设置多根遮光条,并使每一遮光条的位置均与对应的相邻两条泡棉胶的拼接处对应,以保证每一遮光条均可以对与其对应的相邻两条泡棉胶的拼接处进行遮挡,以遮挡可能从拼接缝处泄露的光线。本胶框结构相比于其他的结构,由于另外设置的遮光条,降低了手工粘贴泡棉胶的难度,即使相邻泡棉胶的连接处存在缝隙,都不会影响最终显示屏的显示效果,另外,遮光条还能作为显示屏贴设于泡棉胶上时的参考标的,即显示屏在贴设时沿着遮光条的内表面下放贴设,能较好的避免显示屏贴偏而重新返工,降低了操作难度的同时也加快了操作的效率,也为显示屏提供了支撑,保证结构件的位置精度。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申请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申请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胶框结构的部分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胶框结构的泡棉胶端部的遮光块呈波浪形结构时的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胶框结构的泡棉胶端部的遮光块呈锯齿形结构时的结构示意图。
图中:1-胶框本体,2-泡棉胶,20-遮光块,21-遮光槽,3-遮光条,4-绒毛层。
具体实施方式
为使本申请实施例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下面将结合本申请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申请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是本申请的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申请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申请保护的范围。
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了一种防漏光的胶框结构,其能解决相关技术中泡棉胶的接头拼接处容易出现缝隙导致漏光,以及出现叠加后容易导致破屏的问题。
参见图1所示,本胶框结构主要包括胶框本体1、多条泡棉胶2和多根遮光条3,其中,多条泡棉胶2设于胶框本体1的一面上,且多条泡棉胶2首尾相接,多根遮光条3则沿胶框本体1设有泡棉胶2的一面的边沿间隔设置,每一遮光条3的位置均与对应的相邻两条泡棉胶2的拼接处对应,以用于遮挡该拼接处。具体的,泡棉胶2本身呈长条形,厚度很薄,且两面均具有粘性,从结构设计的角度出发,泡棉胶2的数量为4条,4条泡棉胶2的一面以首位相接的形式贴设在胶框本体1的一面上,由于相邻两条泡棉胶2的拼接处可能存在间隙而漏光,因此,在与每一拼接处对应的胶框本体1的边沿上均设有一遮光条3,其可以遮挡从对应拼接处泄露的光线,因此,也降低了手工粘贴泡棉胶2的难度,即使相邻泡棉胶2的连接处存在缝隙,都不会影响最终显示屏的显示效果;另外,遮光条3还能作为显示屏贴设于泡棉胶2上时的参考标的,即显示屏在贴设时沿着遮光条3的内表面下放贴设,能较好的避免显示屏贴偏而重新返工,降低了操作难度的同时也加快了操作的效率,也为显示屏提供了支撑,保证结构件的位置精度。其中,可以允许的相邻泡棉胶2之间的拼接缝的间隙大小为0.5mm左右。
进一步的,遮光条3可以呈直线形,其位置与对应的拼接缝的位置对应,由于光线在发射时呈发散的特性,因此,为了保证遮挡的效果,每一遮光条3相对对应的拼接处分别朝两侧伸长的长度尺寸均不小于10~15mm,即以拼接缝所处的地方为参考点,遮光条3分别朝参考点两侧的延伸长度均不小于10~15mm,使得若拼接缝存在间隙且光从间隙泄露时,遮光条3能对泄露的光线进行遮挡。
进一步的,由于泡棉胶2是贴设在胶框本体1的四条边上,因此,为了方便泡棉胶2的制造,每一泡棉胶2均呈长条形,避免制造例如呈L形时泡棉胶2容易发生断裂,每相邻两条泡棉胶2的拼接处均靠近胶框本体1对应的顶角,因此,对应的,为了保证遮挡的效果,遮光条3呈L形,且相对对应的拼接处朝远离对应顶角的伸长的长度尺寸不小于10~15mm。无论是呈直线型的遮光条3还是呈L形的遮光条3,两种结构均能很好的对泡棉胶2拼接处可能存在的漏光进行很好的遮挡,降低手工粘贴时的难度的同时,还避免了之前由于怕漏光将接头之间贴附叠加而导致接头处厚度变厚,造成组装时显示屏受力不匀破屏的问题,大大降低了制造成本。
进一步的,由于显示屏即液晶面板需要与泡棉胶2的另外一面贴合,因此,贴合前需要精准的定位,耗时较长,由于两者之间通过粘接的方式固定,显示屏一旦贴偏后还会存在不好分离的问题,分离后可能需要重新更换泡棉胶2后再重新贴。因此,这里遮光条3的厚度尺寸大于泡棉胶2的厚度尺寸,无论是呈直线型的遮光条3还是呈L形的遮光条3,均能作为显示屏贴设于泡棉胶2上时的参考标的,其中,呈L形的遮光条3可以为显示屏贴设在泡棉胶2上时提供了上下左右四个方向的限位,更为准确,能更好地防止显示屏在贴设时贴偏的问题,降低了工人对准的时间,降低了操作的难度。
进一步的,遮光条3的内表面与对应侧的泡棉胶2的外表面之间存在间隙,该间隙的尺寸为1~1.5mm,该间隙可以避免泡棉胶2在贴附时由于位置误差导致泡棉胶2本身不平整,该间隙可以一定程度上降低对泡棉胶2本身生产时的精度要求,也可以允许泡棉胶2再贴附时存在一定的位置误差。
进一步的,由于发生漏光则一定是泡棉胶2的拼接处发生了泄露,因此为了尽可能保证不漏光,从源头上着手是最根本最有效的。因此,每一泡棉胶2的其中一端均设有遮光块20,且靠近其他泡棉胶2的一侧上均设有与遮光块20匹配的遮光槽21,在相互拼接时,将遮光块20嵌入对应泡棉胶2的遮光槽21内,即使出现缝隙,光线在漏出时光经接头处反复反射吸收,也不会造成最终的漏光,很好的保证了产品质量,且不影响产品外观及结构强度。
进一步的,参见图2和图3所示,遮光块20呈波浪形结构或锯齿形结构,由于泡棉胶2本身的厚度很薄,宽度尺寸也比较小,因此,若遮光槽21的深度太大,则可能出现泡棉胶2断裂的风险,因此遮光块20呈波浪形结构或锯齿形结构,相比呈U形这些结构,尽可能保证了遮光槽21的宽度尺寸,使其没那么容易变形或断裂。
进一步的,由于从结构角度出发,尽可能减小了遮光块20和遮光槽21的尺寸,为了保证存在缝隙时的遮光效果,遮光块20的端部和遮光槽21的底部均铺设有一层绒毛层4,绒毛层4具有形变能力,其不会增加泡棉胶2的长度尺寸使其存在不平整的问题,反而可以对可能存在的缝隙进行填补,而当不存在缝隙时,绒毛层4则会被挤压压缩,对尺寸影响很小。
本申请还提供了一种背光模组,其主要包括上述任一的胶框结构,除此以外,还包括显示屏,显示屏贴设于泡棉胶2远离胶框本体1的一面上,且显示屏的对应边与对应侧的遮光条3的内表面相互贴合。
在本申请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术语“上”、“下”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申请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申请的限制。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安装”、“相连”、“连接”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一体地连接;可以是机械连接,也可以是电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根据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申请中的具体含义。
需要说明的是,在本申请中,诸如“第一”和“第二”等之类的关系术语仅仅用来将一个实体或者操作与另一个实体或操作区分开来,而不一定要求或者暗示这些实体或操作之间存在任何这种实际的关系或者顺序。而且,术语“包括”、“包含”或者其任何其他变体意在涵盖非排他性的包含,从而使得包括一系列要素的过程、方法、物品或者设备不仅包括那些要素,而且还包括没有明确列出的其他要素,或者是还包括为这种过程、方法、物品或者设备所固有的要素。在没有更多限制的情况下,由语句“包括一个……”限定的要素,并不排除在包括所述要素的过程、方法、物品或者设备中还存在另外的相同要素。
以上所述仅是本申请的具体实施方式,使本领域技术人员能够理解或实现本申请。对这些实施例的多种修改对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来说将是显而易见的,本文中所定义的一般原理可以在不脱离本申请的精神或范围的情况下,在其它实施例中实现。因此,本申请将不会被限制于本文所示的这些实施例,而是要符合与本文所申请的原理和新颖特点相一致的最宽的范围。

Claims (10)

1.一种防漏光的胶框结构,其特征在于,其包括:
胶框本体(1);
多条泡棉胶(2),所述泡棉胶(2)设于所述胶框本体(1)的一面,且多条所述泡棉胶(2)首尾相接;
多根遮光条(3),多根所述遮光条(3)沿所述胶框本体(1)设有所述泡棉胶(2)的一面的边沿间隔设置,每一所述遮光条(3)的位置均与对应的相邻两条所述泡棉胶(2)的拼接处对应,以用于遮挡该拼接处。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防漏光的胶框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遮光条(3)呈直线形,且相对对应的所述拼接处分别朝两侧伸长的长度尺寸均不小于10~15mm。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防漏光的胶框结构,其特征在于:每相邻两条所述泡棉胶(2)的拼接处均靠近所述胶框本体(1)对应的顶角,所述遮光条(3)呈L形,且相对对应的所述拼接处朝远离对应所述顶角的伸长的长度尺寸不小于10~15mm。
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防漏光的胶框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遮光条(3)的厚度尺寸大于所述泡棉胶(2)的厚度尺寸。
5.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防漏光的胶框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遮光条(3)的内表面与对应侧的所述泡棉胶(2)的外表面之间存在间隙,该间隙的尺寸为1~1.5mm。
6.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防漏光的胶框结构,其特征在于:每一所述泡棉胶(2)的其中一端均设有遮光块(20),且靠近其他所述泡棉胶(2)的一侧上均设有与所述遮光块(20)匹配的遮光槽(21)。
7.如权利要求6所述的一种防漏光的胶框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遮光块(20)呈波浪形结构或锯齿形结构。
8.如权利要求6所述的一种防漏光的胶框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遮光块(20)的端部和所述遮光槽(21)的底部均铺设有一层绒毛层(4)。
9.一种背光模组,其特征在于,其包括:所述背光模组包括如权利要求1至8任一项所述的胶框结构。
10.如权利要求9所述的一种背光模组,其特征在于:还包括显示屏,所述显示屏贴设于泡棉胶(2)远离胶框本体(1)的一面上,且所述显示屏的对应边与对应侧的遮光条(3)的内表面相互贴合。
CN202123413151.4U 2021-12-31 2021-12-31 一种防漏光的胶框结构及背光模组 Active CN216561296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123413151.4U CN216561296U (zh) 2021-12-31 2021-12-31 一种防漏光的胶框结构及背光模组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123413151.4U CN216561296U (zh) 2021-12-31 2021-12-31 一种防漏光的胶框结构及背光模组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6561296U true CN216561296U (zh) 2022-05-17

Family

ID=81559913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123413151.4U Active CN216561296U (zh) 2021-12-31 2021-12-31 一种防漏光的胶框结构及背光模组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6561296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209946590U (zh) 显示装置、背光模组及拼接屏
CN107193156A (zh) 一种背光模组及其显示装置
CN106802448A (zh) 一种背光模组及液晶显示装置
WO2017024756A1 (zh) 灯条、背光模组及其组装方法、显示装置
CN216561296U (zh) 一种防漏光的胶框结构及背光模组
CN218158655U (zh) 一种防漏光的液晶显示屏
CN207081919U (zh) 反射片、背光模组及显示装置
CN206929629U (zh) 显示设备
CN210072271U (zh) 一种广视觉背光模组
CN208752355U (zh) 一种胶框侧贴于背板外壁的新型背光模组
CN212460266U (zh) 灯胶、背光模组和显示装置
CN213202885U (zh) 显示屏、显示模组及遮光胶
CN210776107U (zh) 一种防漏光液晶显示模组
CN210222427U (zh) 一种背光模组和显示装置
CN219417934U (zh) 一种防止集成触控显示模组漏光结构
CN207555362U (zh) 一种超窄边框背光模组
CN207424443U (zh) 一种显示装置
CN210109525U (zh) 一种背光模组及液晶显示装置
CN220040922U (zh) 一种背光模组、显示模组及显示设备
CN112946942A (zh) 显示装置以及液晶面板与盖板的贴合方法
CN206877007U (zh) 一种背光模块及液晶显示器
CN207067590U (zh) 液晶显示装置
CN210199453U (zh) 一种显示屏胶框与导光板的固定结构
CN220252343U (zh) 一种节约膜材的背光模组
CN216434588U (zh) 一种液晶模组结构及显示装置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