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09328399U - 一种背光模组及显示装置 - Google Patents

一种背光模组及显示装置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09328399U
CN209328399U CN201920192633.5U CN201920192633U CN209328399U CN 209328399 U CN209328399 U CN 209328399U CN 201920192633 U CN201920192633 U CN 201920192633U CN 209328399 U CN209328399 U CN 209328399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guide plate
light guide
protrusion
backlight module
center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920192633.5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王智勇
文昭君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Hefei Huike Jinyang Technology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Hefei Huike Jinyang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Hefei Huike Jinyang Technology Co Ltd filed Critical Hefei Huike Jinyang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to CN201920192633.5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09328399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09328399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09328399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Landscapes

  • Planar Illumination Module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适用于显示技术领域,提供了一种背光模组及显示装置,所述背光模组包括依次设置的背板、反射片、导光板、光学膜片和中框,以及设置于所述导光板侧边的LED灯条,所述中框朝向所述导光板的一侧设置有凸起,所述导光板上设置有与所述凸起配合的凹槽;所述显示装置包括所述的背光模组,以及依次设置于所述中框远离所述光学膜片的一侧的显示玻璃和前框。本实用新型通过在中框朝向导光板的一侧设置凸起,相应地,在导光板上设置有与凸起配合的凹槽,此时,凸起与凹槽配合的结构可减少光线直接进入显示屏缝隙进而透出的概率,进而防止漏光,可以极大地提高显示产品良率与品质。

Description

一种背光模组及显示装置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显示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背光模组及显示装置。
背景技术
目前,在显示装置的设计上需要预留导光板自身受热膨胀的间隙,且尺寸越大,间隙越大,这样就存在一部分LED光线不能进入导光板,这部分光线会从导光板上下边缘漏出,进入背光间隙,进而透出显示屏缝隙,导致漏光现象。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背光模组,旨在解决目前的显示装置存在漏光现象的技术问题。
本实用新型是这样实现的,一种背光模组,包括依次设置的背板、反射片、导光板、光学膜片和中框,以及设置于所述导光板侧边的LED灯条,所述中框朝向所述导光板的一侧设置有凸起,所述导光板上设置有与所述凸起配合的凹槽。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实施例中,所述凸起与所述中框一体成型。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实施例中,所述凸起粘接于所述中框上。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实施例中,所述中框包括依次连接的第一竖直部、第一水平部、第二竖直部和第二水平部,其中,所述第一竖直部设置于所述背板远离所述LED灯条的一侧,所述第一水平部与所述第一竖直部垂直连接,所述第二水平部设置于所述光学膜片远离所述导光板的一侧,所述凸起由所述第二竖直部朝所述导光板的方向延伸形成。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实施例中,所述第二竖直部靠近所述第一竖直部的一侧的表面倾斜设置。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实施例中,所述凸起远离所述中框的一端的端面抵接于所述凹槽的底面上。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实施例中,所述凹槽的横截面呈方形或U型。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实施例中,所述凸起的宽度小于所述凹槽的宽度。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实施例中,所述凹槽的深度为导光板厚度的1/7至1/4。
本实用新型的另一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显示装置,其包括如上述任意一个实施例所述的背光模组,以及依次设置于所述中框远离所述光学膜片的一侧的显示玻璃和前框。
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一种背光模组,其包括依次设置的背板、反射片、导光板、光学膜片和中框,以及设置于导光板侧边的LED灯条,在中框朝向导光板的一侧设置有凸起,相应地,在导光板上设置有与凸起配合的凹槽,此时,凸起与凹槽配合的结构可减少光线直接进入显示屏缝隙进而透出的概率,进而防止漏光,可以极大地提高显示产品良率与品质。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显示装置的部分剖视结构示意图;
图2是图1中A区域的放大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一个对比实施例提供的显示装置的部分剖视结构示意图。
上述附图所涉及的标号明细如下:
10-背光模组;11-背板;12-反射片;13-导光板;130-凹槽;14-光学膜片;15-中框;150-凸起;151-第一竖直部;152-第一水平部;153-第二竖直部;154-第二水平部;16-LED灯条;20-显示玻璃;30-前框;100-显示装置。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使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技术方案及优点更加清楚明白,以下结合附图及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进一步详细说明。应当理解,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用以解释本实用新型,并不用于限定本实用新型。
需说明的是,当部件被称为“固定于”或“设置于”另一个部件,它可以直接或者间接位于该另一个部件上。当一个部件被称为“连接于”另一个部件,它可以是直接或者间接连接至该另一个部件上。术语“上”、“下”、“左”、“右”、“前”、“后”、“竖直”、“水平”、“顶”、“底”、“内”、“外”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仅是为了便于描述,不能理解为对本技术方案的限制。术语“第一”、“第二”仅用于便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或者隐含指明技术特征的数量。“多个”的含义是两个或两个以上,除非另有明确具体的限定。
请一并参阅图1和图2,现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背光模组10进行说明。该背光模组10包括依次设置的背板11、反射片12、导光板13、光学膜片14和中框15,以及设置于导光板13侧边的LED灯条16。在本实施例中,LED灯条16设置于导光板13的侧边,可实现侧发光。在具体应用中,LED灯条16包括设置于导光板13侧边的基板,以及设置于基板朝向导光板13的一侧上的多个LED灯珠,多个LED灯珠沿灯条的长度方向均匀布置。
在中框15朝向导光板13的一侧设置有凸起150,相应地,在导光板13上设置有与凸起150配合的凹槽130,其中,凸起150插入凹槽130内,使得凸起150可以阻挡LED灯珠发出的光线从导光板13边缘漏出,同时,凸起150与凹槽130配合可以使得背光模组10的装配更加紧凑和牢固。
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背光模组10包括依次设置的背板11、反射片12、导光板13、光学膜片14和中框15,以及设置于导光板13侧边的LED灯条16,在中框15朝向导光板13的一侧设置有凸起150,相应地,在导光板13上设置有与凸起150配合的凹槽130,此时,凸起150与凹槽130配合的结构可减少光线直接进入显示屏缝隙进而透出的概率,进而防止漏光,可以极大地提高显示产品良率与品质。
在一个对比实施例中,请参阅图3,中框15朝向光学膜片14的端面为一平面,此时,中框15与光学膜片14之间存在缝隙,LED灯珠发出的较强的光线会通过缝隙透出,进而透出显示屏缝隙,导致漏光现象(如图中箭头所示)。
在一个实施例中,凸起150与中框15一体成型,如凸起150与中框15采用同一种材料一体形成,以简化结构并节约成本。在具体应用中,中框15可以采用塑胶材料制成,凸起150与中框15通过注塑成型一体形成。
在另一个实施例中,凸起150也可以与中框15分体成型,然后通过胶粘等连接方式连接在一起。在本实施例中,凸起150的材料可以与中框15的材料一致,也可以与中框15不同。在具体应用中,凸起150的朝向中框15的端面粘接于中框15上。
在一个实施例中,请一并参阅图1和图2,中框15包括依次连接的第一竖直部151、第一水平部152、第二竖直部153和第二水平部154。其中,第一竖直部151呈竖直设置,并设置于背板11远离LED灯条16的一侧;第一水平部152呈水平设置,并与第一竖直部151垂直连接,其位于LED灯条16的上方;第二水平部154呈水平设置,并设置于光学膜片14远离导光板13的一侧;第二竖直部153呈竖直设置,其两端分别与第一水平部152和第二水平部154的端部连接。在本实施例中,凸起150由第二竖直部153朝向导光板13的方向延伸形成,此时,凸起150位于中框15与导光板13之间,以便于背光模组10的装配。
在一个实施例中,第二竖直部153靠近第一竖直部151的一侧的表面倾斜设置,此时,凸起150靠近第一竖直部151的一侧的表面也倾斜设置,其倾斜的角度与第二竖直部153倾斜的角度相同,以便于装配中框15。在具体应用中,第二竖直部153以及凸起150的倾斜设置的斜面与第一水平部152之间的夹角大于90度。
在一个实施例中,凸起150插入凹槽130的底部,使得凸起150远离中框15的一端的端面抵接于凹槽130的底面上,以阻挡LED灯珠发出的光线从导光板13与中框15之间的缝隙漏出。在具体应用中,凸起150远离中框15的一端的端面为水平面,凹槽130的底面也为水平面。当然,根据实际情况,凸起150远离中框15的一端的端面也可以是斜面、曲面或不规则平面等,相应地,凹槽130的底面也可以是斜面、曲面或不规则平面等,只需满足凸起150的端面与凹槽130的底面无缝隙配合即可。
在一个实施例中,凹槽130的横截面呈方形,此时,凸起150的横截面呈梯形,凸起150与凹槽130间隙配合,使得凸起150与凹槽130配合的结构能够满足防止漏光的情况下,还便于凸起150与导光板13的装配。
在另一个实施例中,凹槽130的横截面呈U型,此时,凸起150的横截面也呈U型,凸起150与凹槽130间隙配合,使得凸起150与凹槽130配合的结构能够满足防止漏光的情况下,还便于凸起150与导光板13的装配。当然,根据实际情况,在其它实施例中,凸起150和凹槽130的横截面也可以是其它形状,只需满足两者相互匹配即可。
在一个实施例中,凸起150的宽度小于凹槽130的宽度,此时,凸起150与凹槽130间隙配合,使得凸起150与凹槽130配合的结构能够满足防止漏光的情况下,还便于凸起150与导光板13的装配。在具体应用中,凸起150的两侧与凹槽130的对应侧壁之间均存在间隙,以便于将凸起150插入或拔出凹槽130。
在一个实施例中,凹槽130的深度小于导光板13的厚度,即凹槽130未贯穿导光板13。在具体应用中,凹槽130的深度为导光板13厚度的1/7至1/4,如1/7、1/6、1/5、1/4等。此时,导光板13上开设的凹槽130不会影响导光板13的强度。
基于同一构思,本实用新型实施例还提供了一种显示装置100,该显示装置100包括如上述任意一个实施例所说的背光模组10,以及显示玻璃20和前框30。其中,背光模组10包括依次设置的背板11、反射片12、导光板13、光学膜片14和中框15,以及设置于导光板13侧边的LED灯条16,显示玻璃20和前框30依次设置于中框15远离光学膜片14的一侧。
在本实施例中,在中框15朝向导光板13的一侧设置有凸起150,相应地,在导光板13上设置有与凸起150配合的凹槽130,其中,凸起150插入凹槽130内,使得凸起150可以阻挡LED灯珠发出的光线从导光板13边缘漏出,同时,凸起150与凹槽130配合可以使得背光模组10的装配更加紧凑和牢固。
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可选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以限制本实用新型,凡在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和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Claims (10)

1.一种背光模组,其特征在于,包括依次设置的背板、反射片、导光板、光学膜片和中框,以及设置于所述导光板侧边的LED灯条,所述中框朝向所述导光板的一侧设置有凸起,所述导光板上设置有与所述凸起配合的凹槽。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背光模组,其特征在于,所述凸起与所述中框一体成型。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背光模组,其特征在于,所述凸起粘接于所述中框上。
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背光模组,其特征在于,所述中框包括依次连接的第一竖直部、第一水平部、第二竖直部和第二水平部,其中,所述第一竖直部设置于所述背板远离所述LED灯条的一侧,所述第一水平部与所述第一竖直部垂直连接,所述第二水平部设置于所述光学膜片远离所述导光板的一侧,所述凸起由所述第二竖直部朝所述导光板的方向延伸形成。
5.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背光模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竖直部靠近所述第一竖直部的一侧的表面倾斜设置。
6.如权利要求1至5任一项所述的背光模组,其特征在于,所述凸起远离所述中框的一端的端面抵接于所述凹槽的底面上。
7.如权利要求1至5任一项所述的背光模组,其特征在于,所述凹槽的横截面呈方形或U型。
8.如权利要求1至5任一项所述的背光模组,其特征在于,所述凸起的宽度小于所述凹槽的宽度。
9.如权利要求1至5任一项所述的背光模组,其特征在于,所述凹槽的深度为导光板厚度的1/7至1/4。
10.一种显示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如权利要求1至9任一项所述的背光模组,以及依次设置于所述中框远离所述光学膜片的一侧的显示玻璃和前框。
CN201920192633.5U 2019-02-12 2019-02-12 一种背光模组及显示装置 Active CN209328399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920192633.5U CN209328399U (zh) 2019-02-12 2019-02-12 一种背光模组及显示装置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920192633.5U CN209328399U (zh) 2019-02-12 2019-02-12 一种背光模组及显示装置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09328399U true CN209328399U (zh) 2019-08-30

Family

ID=67732233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920192633.5U Active CN209328399U (zh) 2019-02-12 2019-02-12 一种背光模组及显示装置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09328399U (zh)

Cited By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4488619A (zh) * 2022-02-28 2022-05-13 京东方科技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显示模组和显示装置
CN115113437A (zh) * 2022-08-03 2022-09-27 奇瑞汽车股份有限公司 车载显示屏及车辆
TWI783747B (zh) * 2021-10-22 2022-11-11 瑞儀光電股份有限公司 背光模組及顯示裝置

Cited By (6)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TWI783747B (zh) * 2021-10-22 2022-11-11 瑞儀光電股份有限公司 背光模組及顯示裝置
CN114488619A (zh) * 2022-02-28 2022-05-13 京东方科技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显示模组和显示装置
WO2023160643A1 (zh) * 2022-02-28 2023-08-31 京东方科技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显示模组和显示装置
CN114488619B (zh) * 2022-02-28 2023-10-27 京东方科技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显示模组和显示装置
CN115113437A (zh) * 2022-08-03 2022-09-27 奇瑞汽车股份有限公司 车载显示屏及车辆
CN115113437B (zh) * 2022-08-03 2024-05-14 奇瑞汽车股份有限公司 车载显示屏及车辆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209328399U (zh) 一种背光模组及显示装置
CN205334013U (zh) 背光模组的胶框、背光模组和液晶显示装置
CN102352986A (zh) 背光模组及液晶电视机
CN206209231U (zh) 用于液晶屏的框架结构和显示装置
CN103843321A (zh) 显示装置及电视接收机
CN102032512B (zh) 背光模块及平面显示器
CN209946442U (zh) 一种通孔处设置缺口的导光板、背光模组及显示装置
CN111880336A (zh) 一种背光组件及液晶显示模组
CN202303054U (zh) 一种背光单元和液晶显示模组
US8944622B2 (en) Lighting system having reflector support and display device
CN206893214U (zh) 边框及显示装置
CN100403114C (zh) 背光模组和应用该背光模组的液晶显示装置
CN206248875U (zh) 导光组件及显示装置
CN201149633Y (zh) 背光模组以及液晶显示装置
CN102878493B (zh) 背光模组
WO2017063281A1 (zh) 一种背板及直下式背光模组
CN109828400A (zh) 直下液晶模组及液晶显示装置
CN203849523U (zh) 一种中框支架、背光结构及液晶电视
CN105715984A (zh) 背光模组和液晶显示装置
CN206743409U (zh) 信号接收组件和电视机
CN204647984U (zh) 背光模组
CN104501051A (zh) 背光源和显示装置
CN212723599U (zh) 侧入式背光模组、液晶模组及显示装置
CN207555362U (zh) 一种超窄边框背光模组
CN201047895Y (zh) 背光模组及其框架结构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