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2782481U - 一种显示模组及显示设备 - Google Patents

一种显示模组及显示设备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2782481U
CN212782481U CN202020860651.9U CN202020860651U CN212782481U CN 212782481 U CN212782481 U CN 212782481U CN 202020860651 U CN202020860651 U CN 202020860651U CN 212782481 U CN212782481 U CN 212782481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side frame
back plate
middle frame
connecting portion
display modul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020860651.9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王代青
华巍
饶春利
李想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Shenzhen TCL Digital Technology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Shenzhen TCL Digital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Shenzhen TCL Digital Technology Co Ltd filed Critical Shenzhen TCL Digital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020860651.9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2782481U/zh
Priority to PCT/CN2020/140620 priority patent/WO2021232811A1/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2782481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2782481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GPHYSICS
    • G02OPTICS
    • G02FOPTICAL DEVICES OR ARRANGEMENTS FOR THE CONTROL OF LIGHT BY MODIFICATION OF THE OPTICAL PROPERTIES OF THE MEDIA OF THE ELEMENTS INVOLVED THEREIN; NON-LINEAR OPTICS; FREQUENCY-CHANGING OF LIGHT; OPTICAL LOGIC ELEMENTS; OPTICAL ANALOGUE/DIGITAL CONVERTERS
    • G02F1/00Devices or arrangements for the control of the intensity, colour, phase, polarisation or direction of light arriving from an independent light source, e.g. switching, gating or modulating; Non-linear optics
    • G02F1/01Devices or arrangements for the control of the intensity, colour, phase, polarisation or direction of light arriving from an independent light source, e.g. switching, gating or modulating; Non-linear optics for the control of the intensity, phase, polarisation or colour 
    • G02F1/13Devices or arrangements for the control of the intensity, colour, phase, polarisation or direction of light arriving from an independent light source, e.g. switching, gating or modulating; Non-linear optics for the control of the intensity, phase, polarisation or colour  based on liquid crystals, e.g. single liquid crystal display cells
    • G02F1/133Constructional arrangements; Operation of liquid crystal cells; Circuit arrangements
    • G02F1/1333Constructional arrangements; Manufacturing methods
    • GPHYSICS
    • G09EDUCATION; CRYPTOGRAPHY; DISPLAY; ADVERTISING; SEALS
    • G09FDISPLAYING; ADVERTISING; SIGNS; LABELS OR NAME-PLATES; SEALS
    • G09F9/00Indicating arrangements for variable information in which the information is built-up on a support by selection or combination of individual elements

Landscapes

  •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General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Nonlinear Science (AREA)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Theoretical Computer Science (AREA)
  • Mathematical Physics (AREA)
  • Chemical & Material Sciences (AREA)
  • Crystallography & Structural Chemistry (AREA)
  • Optics & Photonics (AREA)
  • Liquid Crystal (AREA)
  • Devices For Indicating Variable Information By Combining Individual Element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一种显示模组及显示设备,所述显示模组包括中框以及位于所述中框的一侧的背板,所述中框上设置有限位部;所述限位部向所述背板方向延伸,并与所述中框之间围成容纳空间;所述背板上设置有折弯部,所述折弯部朝所述中框方向延伸至所述容纳空间内,并与所述限位部卡接。本实用新型通过所述容纳空间对所述折弯部进行稳定限位,实现所述中框在所述背板上的配合安装;并且,当所述中框产生变形时,所述折弯部从所述容纳空间内对所述中框进行阻挡,从而避免所述中框脱离所述背板。

Description

一种显示模组及显示设备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显示设备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显示模组及显示设备。
背景技术
现有技术中中框采用整体挤塑中框,但是整体挤塑中框在使用过程中会出现膨胀或收缩变化,从而导致整体挤塑中框的尺寸发生变化。在显示设备中整体挤塑中框贴合在背板上,当整体挤塑中框因自身膨胀或收缩产生尺寸变化时,易从背板上脱离,从而影响显示设备的正常使用,因此,现有技术有待改进。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要解决的技术问题在于,针对现有技术的上述缺陷,提供一种显示模组及显示设备,旨在解决现有中框易与背板脱离的技术问题。
本实用新型解决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如下:
一种显示模组,其包括中框以及位于所述中框的一侧的背板,其中,所述中框上设置有限位部;所述限位部向所述背板方向延伸,并与所述中框之间围成容纳空间;所述背板上设置有折弯部,所述折弯部朝所述中框方向延伸至所述容纳空间内,并与所述限位部卡接。
所述显示模组,其中,所述中框包括第一侧框,以及连接于所述第一侧框的第二侧框;所述限位部位于所述第一侧框远离所述第二侧框的一侧,并与所述第二侧框相对布置;所述限位部、所述第一侧框和所述第二侧框围成所述容纳空间。
所述显示模组,其中,所述第一侧框平行于所述背板,所述第一侧框与所述折弯部连接。
所述显示模组,其中,所述第二侧框与所述折弯部之间具有第一间隙。
所述显示模组,其中,所述折弯部包括与所述背板间隔布置的第一连接部,以及将所述第一连接部与所述背板连接的第二连接部;所述第一连接部与第一侧框连接,所述第一间隙位于所述第二连接部与所述第二侧框之间。
所述显示模组,其中,所述第一连接部平行于所述第一侧框,所述第二连接部平行于所述第二侧框。
所述显示模组,其中,所述限位部包括与所述第一侧框间隔布置的第一限位件,以及将所述第一限位件与所述第一侧框连接的第二限位件;所述第一限位件向所述第二侧框方向延伸。
所述显示模组,其中,所述第一连接部远离所述第二连接部的一端位于所述第一侧框和所述第一限位件之间,所述第一限位件位于所述第一连接部与所述背板之间。
所述显示模组,其中,所述第一连接部与所述第一限位件之间具有第二间隙。
一种显示设备,其包括如上任意一项所述显示模组。
有益效果:本实用新型通过所述容纳空间对所述折弯部进行稳定限位,实现所述中框在所述背板上的配合安装;并且,当所述中框产生变形时,所述折弯部从所述容纳空间内对所述中框进行阻挡,从而避免所述中框脱离所述背板。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中所述中框与所述背板装配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中所述中框的部分结构示意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中所述背板的结构示意图;
图4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一中所述显示模组的结构示意图;
图5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二中所述显示模组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为使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技术方案及优点更加清楚、明确,以下参照附图并举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详细说明。应当理解,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仅用以解释本实用新型,并不用于限定本实用新型。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显示模组,如图1、图2和图3所示,所述显示模组包括中框2和背板1,所述背板1位于所述中框2的一侧;所述中框2上设置有限位部4,所述限位部4向所述背板1方向延伸,所述限位部4与所述中框2之间围成容纳空间5;所述容纳空间5具有开口51,且所述开口51朝向所述背板1方向;所述背板1上设置有折弯部3,所述折弯部3朝所述中框2方向延伸,并延伸至所述容纳空间5内;所述折弯部3与所述容纳空间5配合,从而通过所述容纳空间5对所述折弯部3进行限位;所述折弯部3与所述限位部4卡合连接,以避免所述折弯部3在所述容纳空间5内晃动。
进一步,所述限位部4向所述背板1方向延伸为所述限位部4整体位于中框2朝向背板1的一侧,并且整体向靠近背板1的方向延伸;所述弯折部3向所述中框2方向延伸为所述弯折部3整体位于背板1朝向中框2的一侧,并整体向靠近中框2的方向延伸。由此,所述限位部4和所述弯折部3均位于所述背板1与所述中框2之间,并且可以通过所述折弯部3与所述限位部4卡合连接,来避免所述折弯部3在所述容纳空间5内晃动。
本实用新型在所述中框2上增加所述限位部4,并在所述背板1上增加所述折弯部3,使得所述限位部4与所述中框2之间能够形成所述容纳空间5,从而通过所述容纳空间5对所述折弯部3进行稳定限位,实现所述中框2在所述背板1上的配合安装;并且,当所述中框2产生变形时,所述折弯部3从所述容纳空间5内对所述限位部4和所述中框2进行阻挡,从而避免所述中框2脱离所述背板1。
如图1和图2所示,所述中框2包括第一侧框21和第二侧框22;所述第侧框与所述第一侧框21连接,并相对于所述第一侧框21弯折;所述第二侧框22远离所述第一侧框21的一端朝向所述背板1方向延伸;所述限位部4位于所述第一侧框21远离所述第二侧框22的一侧,并朝所述背板1方向延伸,使得所述限位部4与所述第二侧框22呈相对布置;所述限位部4、所述第一侧框21和所述第二侧框22三者之间围成所述容纳空间5。所述开口51位于所述第二侧框22与所述限位部4之间,并与所述第一侧框21相对;所述折弯部3从所述开口51插入所述容纳空间5内,并与所述中框2连接。
所述第一侧框21平行于所述背板1,所述第一侧框21与所述背板1相对布置,所述折弯部3位于所述背板1与所述第一侧框21之间;所述限位部4位于所述折弯部3的内侧,所述第二侧框22位于所述折弯部3的外侧,所述限位部4和所述第二侧框22分别从所述折弯部3的内外两侧对所述折弯部3进行阻挡限位。
所述折弯部3与所述第一侧框21连接,从而将所述折弯部3定位在所述容纳空间5内,避免所述折弯部3在所述容纳空间5内晃动;所述折弯部3与所述第二侧框22之间具有第一间隙100,从而为所述中框2提供变形空间。
由于将所述中框2向所述背板1上装配时,需要所述第一侧框21与所述背板1对应,所述折弯部3与所述容纳空间5对应,而在对应后移动所述中框2的过程中,所述第一侧框21与所述折弯部3之间不会发生相对错位,所述第二侧框22与所述折弯部3之间、以及所述限位部4与所述折弯部3之间均会发生相对错位,因此,本实用新型中在所述第二侧框22与所述折弯部3之间预留所述第一间隙100,所述第一侧框21与所述折弯部3连接,更易于所述中框2与所述折弯部3之间的装配连接。
本实用新型中一具体实施例,如图1所示,所述折弯部3与所述第一侧框21的内壁之间通过粘胶200连接。具体的,在所述第一侧框21的内壁和所述折弯部3朝向所述第一侧框21的侧壁上均涂覆粘胶;将所述第一侧框21与所述背板1对应,且所述折弯部3与所述开口51对应后,朝向所述背板1方向按压所述中框2,所述折弯部3插入所述容纳空间5内,且所述折弯部3与所述第二侧框22之间重叠的区域逐渐增大,直至所述第一侧框21通过胶与所述折弯部3黏连,即完成所述中框2与所述背板1上的装配。
相比于现有技术,本实用新型中所述背板1通过所述折弯部3与所述中框2连接,既便于装配,又预留所述第一间隙100从而为所述中框2的形变提供空间,还通过所述容纳空间5与所述折弯部3的相对限位,来提升所述中框2在所述背板1上装配的稳定性,避免所述中框2变形时脱离所述背板1。
所述折弯部3包括第一连接部31和第二连接部32;所述第一连接部31与所述背板1间隔布置,所述第二连接部32位于所述第一连接部31与所述背板1之间,并将所述第一连接部31与所述背板1连接;所述第二连接部32相对于所述背板1弯折,且所述第二连接部32远离所述背板1的一端朝向所述第一侧框21方向延伸;所述第一连接部31相对于所述第二连接部32弯折,并朝向所述限位部4方向延伸,以使得所述第一连接部31与所述背板1呈相对布置。所述第一连接部31远离所述背板1的一侧与第二侧框22连接,所述第一间隙100位于所述第二连接部32与所述第二侧框22之间。
本实用新型中一具体实施例,所述第一连接部31平行于所述第一侧框21,提升所述第一侧框21与所述第一连接部31通过粘胶连接时的连接牢固度;所述第二连接部32平行于所述第二侧框22,使得无论沿所述第二侧框22与所述第二连接部32的排列方向上、还是沿所述背板1与所述中框2的排列方向上,所述第一间隙100均能够保持均匀,所述第一间隙100足够保证所述中框2的变形。
所述限位部4包括第一限位件41和第二限位件42;所述第一限位件41与所述第一侧框21间隔布置;所述第二限位件42位于所述第一限位件41与所述第一侧框21之间,并将所述第一限位件41与所述第一侧框21连接;所述第一限位件41位于所述第一侧框21朝向所述背板1的一侧;所述第一限位件41远离所述第二限位件42的一端朝向所述第二侧框22方向延伸,使得所述第一限位件41与所述第一侧框21相对布置。
所述第一连接部31远离所述第二连接部32的一端位于所述第一限位件41与所述第一侧框21之间,所述第一限位件41位于所述第一连接部31与所述背板1之间。本实用新型在通过所述容纳空间5对所述折弯部3进行限位的同时,还通过所述第一限位件41对所述第一连接部31进行限位,提升了所述背板1通过所述折弯部3与所述中框2连接的稳定性,避免所述中框2产生形变时翻转而从所述折弯部3上脱离。此外,所述第二限位件42与所述第一连接部31之间具有第二间隙300,预留所述第二间隙300可以为所述第二限位件42的形变提供空间,避免所述第二限位件42变形时,挤压第一连接部31,而使得第一连接部31脱离所述中框2。
所述第一限位件41远离所述第一侧框21的一侧设置有导向面7,所述导向面7远离所述第二侧框22的一侧朝所述背板1方向倾斜,从而在所述中框2与所述折弯部3之间装配起导向作用。将所述中框2与所述背板1装配时,首先在所述第一侧框21靠近所述第一限位件41的一侧涂覆粘胶,并在所述第一连接部31远离所述背板1的一侧涂覆粘胶;将所述折弯部3对应所述容纳空间5的开口,并使所述第一侧框21与所述第一连接部31平行;将所述中框2朝向所述背板1方向推动,当所述第一限位件41与所述第一连接部31远离所述第二连接部32的一端接触时,继续推动所述中框2,在所述导向面7的导向作用下,所述第一连接部31沿所述导向面7滑动,直至所述第一限位件41与所述第一连接部31错位,所述第一连接部31远离所述第二连接部32的一端进入所述第一限位件41与所述第一侧框21之间,所述第一连接部31上的粘胶与所述第一侧框21上的粘胶粘合,且所述第二连接部32与所述第二侧框22之间保留所述第一间隙100,即完成所述中框2与所述背板1之间的装配。
本实用新型中实施例一,如图4所示,所述背板1、所述折弯部3和所述中框2均为四边形,即所述折弯部3沿所述背板1的四边环绕形成闭环结构。本实用新型中实施例二,如图5所示,所述背板1为四边形,所述折弯部3和所述中框2沿所述背板1的左边、上边和下边布置,所述背板1的下边空置,从而为所述背板1上装配背光源或其他零件进行避位。
本实用新型还提供一种显示设备,所述显示设备包括如上任意一项所述显示模组。
综上所述,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显示模组及显示设备,所述显示模组包括中框以及位于所述中框的一侧的背板,所述中框上设置有限位部;所述限位部向所述背板方向延伸,并与所述中框之间围成容纳空间;所述背板上设置有折弯部,所述折弯部朝所述中框方向延伸至所述容纳空间内,并与所述限位部卡接。本实用新型通过所述容纳空间对所述折弯部进行稳定限位,实现所述中框在所述背板上的配合安装;并且,当所述中框产生变形时,所述折弯部从所述容纳空间内对所述中框进行阻挡,从而避免所述中框脱离所述背板。
应当理解的是,本实用新型的应用不限于上述的举例,对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可以根据上述说明加以改进或变换,所有这些改进和变换都应属于本实用新型所附权利要求的保护范围。

Claims (10)

1.一种显示模组,其包括中框以及位于所述中框的一侧的背板,其特征在于,所述中框上设置有限位部;所述限位部向所述背板方向延伸,并与所述中框之间围成容纳空间;所述背板上设置有折弯部,所述折弯部朝所述中框方向延伸至所述容纳空间内,并与所述限位部卡接。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显示模组,其特征在于,所述中框包括第一侧框,以及连接于所述第一侧框的第二侧框;所述限位部位于所述第一侧框远离所述第二侧框的一侧,并与所述第二侧框相对布置;所述限位部、所述第一侧框和所述第二侧框围成所述容纳空间。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显示模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侧框平行于所述背板,所述第一侧框与所述折弯部连接。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显示模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侧框与所述折弯部之间具有第一间隙。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显示模组,其特征在于,所述折弯部包括与所述背板间隔布置的第一连接部,以及将所述第一连接部与所述背板连接的第二连接部;所述第一连接部与所述第一侧框连接,所述第一间隙位于所述第二连接部与所述第二侧框之间。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显示模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连接部平行于所述第一侧框,所述第二连接部平行于所述第二侧框。
7.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显示模组,其特征在于,所述限位部包括与所述第一侧框间隔布置的第一限位件,以及将所述第一限位件与所述第一侧框连接的第二限位件;所述第一限位件向所述第二侧框方向延伸。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显示模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连接部远离所述第二连接部的一端位于所述第一侧框和所述第一限位件之间,所述第一限位件位于所述第一连接部与所述背板之间。
9.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显示模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连接部与所述第二限位件之间具有第二间隙。
10.一种显示设备,其特征在于,其包括如权利要求1-9任意一项所述显示模组。
CN202020860651.9U 2020-05-20 2020-05-20 一种显示模组及显示设备 Active CN212782481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2)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020860651.9U CN212782481U (zh) 2020-05-20 2020-05-20 一种显示模组及显示设备
PCT/CN2020/140620 WO2021232811A1 (zh) 2020-05-20 2020-12-29 一种显示模组及显示设备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020860651.9U CN212782481U (zh) 2020-05-20 2020-05-20 一种显示模组及显示设备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2782481U true CN212782481U (zh) 2021-03-23

Family

ID=75068100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020860651.9U Active CN212782481U (zh) 2020-05-20 2020-05-20 一种显示模组及显示设备

Country Status (2)

Country Link
CN (1) CN212782481U (zh)
WO (1) WO2021232811A1 (zh)

Cited By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2965280A (zh) * 2021-02-05 2021-06-15 海信视像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显示装置
WO2022166722A1 (zh) * 2021-02-05 2022-08-11 海信视像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显示装置
CN116312237A (zh) * 2023-02-28 2023-06-23 惠科股份有限公司 胶框、显示模组及显示装置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4980634A (zh) * 2022-02-16 2022-08-30 维沃移动通信有限公司 电子设备

Family Cites Families (6)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KR20160028126A (ko) * 2014-09-03 2016-03-11 엘지전자 주식회사 이동 단말기
CN205050499U (zh) * 2015-09-25 2016-02-24 奥捷五金(江苏)有限公司 一种曲面显示器
CN106371238A (zh) * 2016-11-10 2017-02-01 奥捷科技(厦门)有限公司 一种直下式液晶显示装置
CN108877537A (zh) * 2018-08-07 2018-11-23 奥捷科技(厦门)有限公司 一种显示装置及其制造方法
CN109343254A (zh) * 2018-10-31 2019-02-15 青岛海信电器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显示装置及其装配方法
CN110262127A (zh) * 2019-06-12 2019-09-20 深圳创维-Rgb电子有限公司 背光模组、液晶模组和液晶显示装置

Cited By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2965280A (zh) * 2021-02-05 2021-06-15 海信视像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显示装置
WO2022166722A1 (zh) * 2021-02-05 2022-08-11 海信视像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显示装置
CN116312237A (zh) * 2023-02-28 2023-06-23 惠科股份有限公司 胶框、显示模组及显示装置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WO2021232811A1 (zh) 2021-11-25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212782481U (zh) 一种显示模组及显示设备
USRE48778E1 (en) Optical module and assembly method thereof
CN103018850B (zh) 光电连接器
US11930291B2 (en) Display module and television
CN111200713B (zh) 电视机
US11800052B2 (en) Display module and television
CN104832842A (zh) 一种胶框、背光模组及显示装置
JP4230513B2 (ja) コネクタ及びバックライト組立体
CN206906751U (zh) 液晶显示设备
CN212255775U (zh) 背光模组和显示设备
US20180284359A1 (en) Connection support and optical module
US9383529B1 (en) Optical communications module incorporating a deformable constraining member for constraining an optical receptacle
CN211528867U (zh) 一种导光板插接安装的背光模组
CN209875642U (zh) 一种卡扣及使用该卡扣的光纤配线箱
CN211530989U (zh) 一种三轴防抖音圈马达的侧弹片固定结构
CN105142343A (zh) 印制板组件及其连接器锁紧装置
TWI528651B (zh) 具有彈性卡合機構之可攜式裝置
CN211526223U (zh) 筒灯
CN111025762A (zh) 一种导光板插接安装的背光模组
CN211062357U (zh) 一种背光模组和显示装置
CN204681012U (zh) 一种汽车线束连接器固定结构
US6083042A (en) Adjustable connecting device
CN217979903U (zh) 一种连接组件、微通道换热器及热水箱
CN219123837U (zh) 一种分体式线缆导向固定组件
US11394189B1 (en) Cable fixing device and antenna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