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06885051U - 一种快速动力集中动车组动力车的碳纤维后端门 - Google Patents

一种快速动力集中动车组动力车的碳纤维后端门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06885051U
CN206885051U CN201720756129.4U CN201720756129U CN206885051U CN 206885051 U CN206885051 U CN 206885051U CN 201720756129 U CN201720756129 U CN 201720756129U CN 206885051 U CN206885051 U CN 206885051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skeleton
framework
door
panel
sound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720756129.4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邓勇
胡臣锦
莫文信
曾文哲
张志坚
唐建雄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TIANYI INDUSTRY Co Ltd HUNAN RAILWAY PROFESSIONAL TECHNOLOGY COLLEGE
Original Assignee
TIANYI INDUSTRY Co Ltd HUNAN RAILWAY PROFESSIONAL TECHNOLOGY COLLEGE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TIANYI INDUSTRY Co Ltd HUNAN RAILWAY PROFESSIONAL TECHNOLOGY COLLEGE filed Critical TIANYI INDUSTRY Co Ltd HUNAN RAILWAY PROFESSIONAL TECHNOLOGY COLLEGE
Priority to CN201720756129.4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06885051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06885051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06885051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Landscapes

  • Securing Of Glass Panes Or The Like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快速动力集中动车组动力车的碳纤维后端门,包括门框和后端门体,门框和后端门体均是由碳纤维材料模压一体成型的,后端门体包括门体骨架、分别设置在门体骨架两侧面上的面板一和面板二,在门体骨架内还设置有隔音材料;门体骨架包括骨架框体、窗口框体、锁体凸块和下横梁;在骨架框体的外周面上还设置有密封条,窗口框体的一侧通过横梁一与骨架框体的内部一侧连接,窗口框体的另外一侧通过横梁二与骨架框体的内部另外一侧连接,在锁体凸块和骨架框体的内部另外一侧之间还设置有中横梁,下横梁的一端与骨架框体的内部一侧连接,下横梁的另外一端与骨架框体的内部另外一侧连接,在骨架框体的内上部上还设置有闭门器安装凸块。

Description

一种快速动力集中动车组动力车的碳纤维后端门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机车的碳纤维门,尤其涉及一种快速动力集中动车组动力车的碳纤维后端门。
背景技术
动力集中式列车是铁路运输中最传统的运行方式,由一台动力机车牵引数个无动力车辆,在轨道上行驶,机车大多是在列车的最前端牵引车辆,亦有自车尾逆推牵引的情况,除使用于客运外,常见于货运及军事用途。动力集中式列车上的机车车门应符合相关设计要求,其机车车门在下列使用条件下应能正常工作:a、温度最低为-40℃,最高为70℃;b、最湿月月平均最大相对湿度小于或等于95%;c、雨、雪、风、沙尘、煤尘及日照和光辐射等机车外界的自然环境;d、冲击和振动:GB/T21563-2008中1类A级设备冲击和振动条件。
在动力车头的机械间和后一节车厢之间设置有一道后端门,通过后端门将机械间和后一节车厢之间隔离开来。一般的后端门都是采用铝合金焊接结构制成的,因此,存在重量较重的问题,这与当前交通工具的轻量化设计趋势不相符合。另外,采用铝合金焊接结构制成的后端门会出现整体的形位公差较大,制造精度低,结构较为复杂等问题。
经过检索,暂时未发现与本申请相同或相似的专利文献。
综上,如何设计一种新型的快速动力集中动车组动力车机车后端门,使其符合轻量化设计要求且能保证其加工出来后的整体形位公差较小,制造精度高,结构简单是急需解决的技术问题。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针对现有技术中存在的缺陷,提供一种快速动力集中动车组动力车的碳纤维后端门,其符合轻量化的设计要求且其加工出来后的整体形位公差较小,制造精度高,结构简单。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采用的技术方案为:一种快速动力集中动车组动力车的碳纤维后端门,包括门框和通过铰链连接在门框上的后端门体,所述门框和后端门体均是由碳纤维材料模压一体成型的,所述后端门体包括门体骨架、设置在门体骨架一侧面上的面板一和设置在门体骨架另外一侧面上的面板二,在位于面板一和面板二之间的门体骨架内还设置有隔音材料;所述门体骨架包括骨架框体、位于骨架框体内且靠近骨架框体内上部处的窗口框体、设置在骨架框体的内部一侧上且位于骨架框体中部位置处的锁体凸块和位于骨架框体内且靠近骨架框体内下部处的下横梁;在骨架框体的外周面上还设置有围绕骨架框体外周面整圈的密封条,窗口框体用于安装玻璃窗,窗口框体的一侧通过横梁一与骨架框体的内部一侧连接,窗口框体的另外一侧通过横梁二与骨架框体的内部另外一侧连接,在锁体凸块和骨架框体的内部另外一侧之间还设置有中横梁,下横梁的一端与骨架框体的内部一侧连接,下横梁的另外一端与骨架框体的内部另外一侧连接,在靠近窗口框体且位于骨架框体的内上部上还设置有闭门器安装凸块,锁体凸块用于安装后端门锁,闭门器安装凸块用于安装闭门器。
优选的,所述铰链包括上铰链和下铰链,通过连接螺丝一依次穿过上铰链的一端和面板一拧入到横梁二中以及通过连接螺丝二依次穿过上铰链的另外一端拧入到门框中,使得后端门体通过上铰链与门框连接起来;通过连接螺丝三依次穿过下铰链的一端和面板一拧入到下横梁中以及通过连接螺丝四依次穿过下铰链的另外一端拧入到门框上,使得后端门体通过下铰链与走廊门框连接起来。
优选的,在门框的内底部上还设置有踏板。
优选的,所述面板一包括板体一、设置在板体一顶部的避让槽和设置在板体一上且靠近避让槽处的窗口一,当面板一、面板二和门体骨架连接起来后,门体骨架的闭门器安装凸块位于面板一的避让槽中;面板二包括板体二和设置在板体二上的窗口二。
优选的,横梁一的上端、窗口框体的上部、横梁二的上端、骨架框体的内上部和闭门器安装凸块之间围合形成吸音材料安装空腔一,横梁一的下端、窗口框体的下部、横梁二的下端、骨架框体的内部两侧、锁体凸块的上端和中横梁的上端之间围合形成吸音材料安装空腔二,锁体凸块的下端、中横梁的下端、骨架框体的内部两侧和下横梁的上端之间围合形成吸音材料安装空腔三;下横梁的下端和骨架框体的内下部之间围合形成吸音材料安装空腔四;吸音材料分别安装到位于面板一和面板之间的吸音材料安装空腔一、吸音材料安装空腔二、吸音材料安装空腔三和吸音材料安装空腔四中。
优选的,在吸音材料安装空腔一、吸音材料安装空腔二、吸音材料安装空腔三和吸音材料安装空腔四中的吸音材料均包括吸音板和设置在吸音板上的吸音棉且吸音板与面板一相接触,吸音棉与面板二相接触。
优选的,在窗口框体与中横梁之间设置有纵向加强筋一,在中横梁与下横梁之间设置有纵向加强筋二。
优选的,在门体骨架的下横梁和骨架框体的内底部之间还设置有竖横梁。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在于:本实用新型采用碳纤维材料模压一体成型化结构设计,从而使得本实用新型符合轻量化的设计要求且其加工出来后的整体形位公差较小,制造精度高,结构简单。横梁二和下横梁不仅起到加强整个走廊门体强度的作用,还起到安装上、下铰链的作用,便于后端门体与门框之间的连接。通过在门框的内底部上设置踏板,能便于人员的进出。通过横梁一、窗口框体、横梁二、锁体凸块、中横梁和下横梁对骨架框体的内部空间进行结构布局,配合安装吸音材料,进一步使得后端门能符合设计要求。通过设置竖横梁不仅起到加强整个后端门体强度的作用,还起到安装门碰的作用,便于门碰与后端门体之间的连接。利用纵向加强筋一和纵向加强筋二对面板起到加强作用,进一步增加面板的强度。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1的结构示意图一;
图2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1的结构示意图二;
图3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1中门体骨架的主视结构示意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1中面板一的主视结构示意图;
图5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1中面板二的主视结构示意图;
图6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1的门框中位于踏板处的局部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7为沿图1中A-A 线的剖视结构示意图;
图8为图7 中B部的放大结构示意图;
图9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1中密封条一的截面结构示意图;
图10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2中门体骨架的主视结构示意图;
图中:1. 门框,111. 台阶部一,112. 台阶部二,2. 门体骨架,211. 骨架框体,212. 窗口框体,213. 锁体凸块,214. 下横梁,3. 面板一,311. 板体一,312. 避让槽,313. 窗口一,4. 面板二,411. 板体二,412. 窗口二,5. 密封条,511. 密封条一,512. 密封条二,6. 横梁一,7. 横梁二,8. 中横梁,9. 闭门器安装凸块,10. 带有内旋钮的内腹板组成,11. 带有外旋钮的外腹板组成,12. 上铰链,13. 下铰链,14.螺纹孔一,15.螺纹孔二,16. 踏板,17. 吸音材料安装空腔一,18. 吸音材料安装空腔二,19. 吸音材料安装空腔三,20. 吸音材料安装空腔四,21. 竖横梁,22. 门碰,23. 螺纹孔三,24. 凸条一,25.凸条二,26. 接地螺母安装凸块,27. U型夹紧部一,28. 圆形密封部一,29. 密封凸条一,30. U型金属片一,31. 卡紧凸条一,32. 卡紧凸条二,33. 纵向加强筋一,34. 纵向加强筋二。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做进一步详细的阐述。
实施例1:如图1至图5所示,一种快速动力集中动车组动力车的碳纤维后端门,包括门框1和通过铰链连接在门框1上的后端门体,所述门框1和后端门体均是由碳纤维材料模压一体成型的,所述后端门体包括门体骨架2、设置在门体骨架2一侧面上的面板一3和设置在门体骨架2另外一侧面上的面板二4,在位于面板一3和面板二4之间的门体骨架2内还设置有隔音材料(图中未示出);所述门体骨架2包括骨架框体211、位于骨架框体211内且靠近骨架框体211内上部处的窗口框体212、设置在骨架框体211的内部一侧上且位于骨架框体211中部位置处的锁体凸块213和位于骨架框体211内且靠近骨架框体211内下部处的下横梁214;在骨架框体211的外周面上还设置有围绕骨架框体外周面整圈的密封条5,窗口框体212用于安装玻璃窗,窗口框体212的一侧通过横梁一6与骨架框体211的内部一侧连接,窗口框体212的另外一侧通过横梁二7与骨架框体211的内部另外一侧连接,在锁体凸块213和骨架框体211的内部另外一侧之间还设置有中横梁8,中横梁8的一端与锁体凸块213的一侧部连接,中横梁8的另外一端与骨架框体211的内部另外一侧连接,下横梁214的一端与骨架框体211的内部一侧连接,下横梁214的另外一端与骨架框体211的内部另外一侧连接,在靠近窗口框体212且位于骨架框体211的内上部上还设置有闭门器安装凸块9,锁体凸块213用于安装后端门锁,闭门器安装凸块9用于安装闭门器。在本实施例中,面板一3和面板二4均是通过环氧树脂胶粘接到门体骨架2的相对两侧面上的。面板一3位于机械间一侧,面板二4位于后一节车厢一侧,后端门锁包括带有内旋钮的内腹板组成10和带有外旋钮的外腹板组成11,带有内旋钮的内腹板组成10位于机械间一侧,带有外旋钮的外腹板组成11位于后一节车厢一侧。横梁一、横梁二、中横梁和下横梁均对整个后端门体的强度起到一个加强的作用。本实施例采用碳纤维材料模压一体成型化结构设计,从而使得本实施例符合轻量化的设计要求且其加工出来后的整体形位公差较小,制造精度高,结构简单。
所述铰链包括上铰链12和下铰链13,在横梁二7的一端上设置有螺纹孔一14, 在下横梁214的一端上设置有螺纹孔二15,通过连接螺丝一依次穿过上铰链12的一端和面板一3拧入到横梁二的螺纹孔一14中以及通过连接螺丝二依次穿过上铰链12的另外一端拧入到门框1中,使得后端门体通过上铰链12与门框1连接起来;通过连接螺丝三依次穿过下铰链13的一端和面板一3拧入到下横梁的螺纹孔二15中以及通过连接螺丝四依次穿过下铰链13的另外一端拧入到门框1中,使得后端门体通过下铰链13与门框1连接起来。横梁二和下横梁不仅起到加强整个后端门体强度的作用,还起到安装上、下铰链的作用,便于后端门体与门框之间的连接。
如图1和图6所示,在门框1的内底部上还设置有踏板16。踏板16通过环氧树脂胶粘接在门框1的内底部上。通过设置踏板,能便于人员的进出。
在门框1的内底部上设置有台阶状凹槽(图中未示出),踏板16也设置为与所述台阶状凹槽相匹配的台阶状,台阶状踏板16通过环氧树脂胶粘接在台阶状凹槽中。这样使得踏板与走廊门框之间连接起来更加便捷。
如图3至图5所示,所述面板一3包括板体一311、设置在板体一311顶部的避让槽312和设置在板体一311上且靠近避让槽312处的窗口一313,当面板一3、面板二4和门体骨架2连接起来后,门体骨架的闭门器安装凸块9位于面板一的避让槽312中;面板二4包括板体二411和设置在板体二411上的窗口二412。通过在面板一上设置避让槽,能便于闭门器的安装。
如图3所示,横梁一6的上端、窗口框体212的上部、横梁二7的上端、骨架框体211的内上部和闭门器安装凸块9之间围合形成吸音材料安装空腔一17,横梁一6的下端、窗口框体212的下部、横梁二7的下端、骨架框体211的内部两侧、锁体凸块213的上端和中横梁8的上端之间围合形成吸音材料安装空腔二18,锁体凸块213的下端、中横梁8的下端、骨架框体211的内部两侧和下横梁214的上端之间围合形成吸音材料安装空腔三19;下横梁214的下端和骨架框体211的内下部之间围合形成吸音材料安装空腔四20;吸音材料分别安装到位于面板一3和面板4之间的吸音材料安装空腔一17、吸音材料安装空腔二18、吸音材料安装空腔三19和吸音材料安装空腔四20中。本实施例通过横梁一、窗口框体、横梁二、锁体凸块、中横梁和下横梁对骨架框体的内部空间进行结构布局,配合安装吸音材料,进一步使得后端门能符合设计要求。
在吸音材料安装空腔一17、吸音材料安装空腔二18、吸音材料安装空腔三19和吸音材料安装空腔四20中的吸音材料均包括吸音板和设置在吸音板上的吸音棉且吸音板与面板二4相接触,吸音棉与面板一3相接触(图中未示出)。这样设置,能使得本实施例的隔音降噪的效果更加好。
在门体骨架的下横梁214和骨架框体211的内底部之间还设置有竖横梁21。通过竖横梁能进一步增加整个后端门体的强度。
如图1和图3所示,所述快速动力集中动车组动力车的碳纤维后端门还包括门碰22,在竖横梁的一端上设置有螺纹孔三23,通过连接螺丝五依次穿过门碰22的一端和面板一3后拧入到竖横梁的螺纹孔三23中,从而将门碰22与后端门体连接起来。竖横梁不仅起到加强整个后端门体强度的作用,还起到安装门碰的作用,便于门碰与后端门体之间的连接。
如图1、图7和图8所示,在骨架框体211的外周面上设置有凸条一24和凸条二25,凸条一24、凸条二25和骨架框体211是碳纤维材料模压成一体的,凸条一24和凸条二25均沿骨架框体211的外周面设置有一整圈且凸条一24位于靠近面板一3的一侧,凸条二25位于靠近面板二4的一侧。密封条5包括密封条一511和密封条二512,密封条一511沿凸条一24卡紧连接在凸条一24上,密封条二512沿凸条二25卡紧连接在凸条二25上;门框1的内周面设置成阶梯状,包括台阶部一111和台阶部二112,台阶部一111位于靠近面板一3的一侧,台阶部二112位于靠近面板二4的一侧。关闭后端门体时,通过凸条一24和凸条二25带动密封条一511和密封条二512分别压紧在台阶部一111和台阶部二112上,从而实现了密封。通过上述结构设计,使得本实施例实现了双重密封结构,进一步保证了后端门符合设计要求。
如图7所示,本实施例的玻璃窗采用双层玻璃结构,一层玻璃通过聚氨酯胶粘接在窗口框体212的一侧上,另外一层玻璃通过聚氨酯胶粘接在窗口框体212的另外一侧上。通过设置双层玻璃能使得后端门达到隔音降噪的要求。
在本实施例中,位于靠近面板二4的一侧的玻璃厚度小于位于靠近面板一3的一侧的玻璃厚度,这样能进一步保证后端门达到隔音降噪的要求。
如图3所示,在骨架框体211的内部一侧上还设置有接地螺母安装凸块26,在接地螺母安装凸块26上开有螺纹孔,用于连接接地螺母。这样设置,便于安装接地螺母。
如图8和图9所示,密封条一511的截面包括U型夹紧部一27和设置在U型夹紧部一27的一侧边外侧部上的圆形密封部一28,所述圆形密封部一28是中空的,在所述圆形密封部一28的外周面上设置有多个密封凸条一29,在U型夹紧部一27的内部中还设置有U型金属片一30,U型夹紧部一27将U型金属片一30包裹在其中,利用密封条的U型夹紧部一27夹紧凸条一24,从而将密封条一511安装在骨架框体211的外周面上,密封条二512的结构与密封条一511的结构是一样的,即密封条二的截面包括U型夹紧部二和设置在U型夹紧部二的一侧边外侧部上的圆形密封部二,所述圆形密封部二是中空的,在所述圆形密封部二的外周面上设置有多个密封凸条二,在U型夹紧部二的内部中还设置有U型金属片二,U型夹紧部二将U型金属片二包裹在其中,利用密封条二的U型夹紧部二夹紧凸条二,从而将密封条二安装在骨架框体的外周面上。当机车门关闭时,利用机车门将密封条一的圆形密封部一和多个密封凸条一压紧接触在门框的台阶部一上以及将密封条二的圆形密封部二和多个密封凸条二压紧接触在门框的台阶部二上,从而实现了机车门的密封结构。密封条一和密封条二均是采用三元乙丙橡胶制成的。在U型夹紧部的内部中设置U型金属片增加夹紧力,从而能保证密封条能稳固的安装在机车门的外周面上。
在U型夹紧部一27的两侧边的内侧面上和U型夹紧部二的两侧边的内侧面上均设置有卡紧凸条一31和卡紧凸条二32。卡紧凸条一31和卡紧凸条二32也是采用三元乙丙橡胶制成,卡紧凸条一31和卡紧凸条二32呈对称状斜向设置。通过增设卡紧凸条一和卡紧凸条二,能进一步保证密封条安装到机车门上后的稳定性。
实施例2:如图9所示,与实施例1相比,不同之处在于:在窗口框体212与中横梁8之间设置有纵向加强筋一33,在中横梁8与下横梁214之间设置有纵向加强筋二34。纵向加强筋一33和纵向加强筋二34主要是对面板起到加强作用,进一步增加面板的强度。在本实施例中,纵向加强筋一33和纵向加强筋二34设置在靠近面板一3的一侧处,主要对面板一的强度起到加强作用。
综上,本实用新型采用碳纤维材料模压一体成型化结构设计,从而使得本实用新型符合轻量化的设计要求且其加工出来后的整体形位公差较小,制造精度高,结构简单。横梁二和下横梁不仅起到加强整个走廊门体强度的作用,还起到安装上、下铰链的作用,便于后端门体与门框之间的连接。通过在门框的内底部上设置踏板,能便于人员的进出。通过横梁一、窗口框体、横梁二、锁体凸块、中横梁和下横梁对骨架框体的内部空间进行结构布局,配合安装吸音材料,进一步使得后端门能符合设计要求。通过设置竖横梁不仅起到加强整个后端门体强度的作用,还起到安装门碰的作用,便于门碰与后端门体之间的连接。利用纵向加强筋一和纵向加强筋二对面板起到加强作用,进一步增加面板的强度。
本实施例中所述的“多个”即指“两个或两个以上”的数量。以上实施例仅供说明本实用新型之用,而非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有关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范围的情况下,还可以做出各种变化或变换,因此所有等同的技术方案也应该属于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应该由各权利要求限定。

Claims (8)

1.一种快速动力集中动车组动力车的碳纤维后端门,包括门框和通过铰链连接在门框上的后端门体,其特征在于:所述门框和后端门体均是由碳纤维材料模压一体成型的,所述后端门体包括门体骨架、设置在门体骨架一侧面上的面板一和设置在门体骨架另外一侧面上的面板二,在位于面板一和面板二之间的门体骨架内还设置有隔音材料;所述门体骨架包括骨架框体、位于骨架框体内且靠近骨架框体内上部处的窗口框体、设置在骨架框体的内部一侧上且位于骨架框体中部位置处的锁体凸块和位于骨架框体内且靠近骨架框体内下部处的下横梁;在骨架框体的外周面上还设置有围绕骨架框体外周面整圈的密封条,窗口框体用于安装玻璃窗,窗口框体的一侧通过横梁一与骨架框体的内部一侧连接,窗口框体的另外一侧通过横梁二与骨架框体的内部另外一侧连接,在锁体凸块和骨架框体的内部另外一侧之间还设置有中横梁,下横梁的一端与骨架框体的内部一侧连接,下横梁的另外一端与骨架框体的内部另外一侧连接,在靠近窗口框体且位于骨架框体的内上部上还设置有闭门器安装凸块,锁体凸块用于安装后端门锁,闭门器安装凸块用于安装闭门器。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快速动力集中动车组动力车的碳纤维后端门,其特征在于:所述铰链包括上铰链和下铰链,通过连接螺丝一依次穿过上铰链的一端和面板一拧入到横梁二中以及通过连接螺丝二依次穿过上铰链的另外一端拧入到门框中,使得后端门体通过上铰链与门框连接起来;通过连接螺丝三依次穿过下铰链的一端和面板一拧入到下横梁中以及通过连接螺丝四依次穿过下铰链的另外一端拧入到门框上,使得后端门体通过下铰链与走廊门框连接起来。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快速动力集中动车组动力车的碳纤维后端门,其特征在于:在门框的内底部上还设置有踏板。
4.根据权利要求1、2或3所述的快速动力集中动车组动力车的碳纤维后端门,其特征在于:所述面板一包括板体一、设置在板体一顶部的避让槽和设置在板体一上且靠近避让槽处的窗口一,当面板一、面板二和门体骨架连接起来后,门体骨架的闭门器安装凸块位于面板一的避让槽中;面板二包括板体二和设置在板体二上的窗口二。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快速动力集中动车组动力车的碳纤维后端门,其特征在于:横梁一的上端、窗口框体的上部、横梁二的上端、骨架框体的内上部和闭门器安装凸块之间围合形成吸音材料安装空腔一,横梁一的下端、窗口框体的下部、横梁二的下端、骨架框体的内部两侧、锁体凸块的上端和中横梁的上端之间围合形成吸音材料安装空腔二,锁体凸块的下端、中横梁的下端、骨架框体的内部两侧和下横梁的上端之间围合形成吸音材料安装空腔三;下横梁的下端和骨架框体的内下部之间围合形成吸音材料安装空腔四;吸音材料分别安装到位于面板一和面板之间的吸音材料安装空腔一、吸音材料安装空腔二、吸音材料安装空腔三和吸音材料安装空腔四中。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快速动力集中动车组动力车的碳纤维后端门,其特征在于:在吸音材料安装空腔一、吸音材料安装空腔二、吸音材料安装空腔三和吸音材料安装空腔四中的吸音材料均包括吸音板和设置在吸音板上的吸音棉且吸音板与面板一相接触,吸音棉与面板二相接触。
7.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快速动力集中动车组动力车的碳纤维后端门,其特征在于:在窗口框体与中横梁之间设置有纵向加强筋一,在中横梁与下横梁之间设置有纵向加强筋二。
8.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快速动力集中动车组动力车的碳纤维后端门,其特征在于:在门体骨架的下横梁和骨架框体的内底部之间还设置有竖横梁。
CN201720756129.4U 2017-06-27 2017-06-27 一种快速动力集中动车组动力车的碳纤维后端门 Active CN206885051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720756129.4U CN206885051U (zh) 2017-06-27 2017-06-27 一种快速动力集中动车组动力车的碳纤维后端门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720756129.4U CN206885051U (zh) 2017-06-27 2017-06-27 一种快速动力集中动车组动力车的碳纤维后端门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06885051U true CN206885051U (zh) 2018-01-16

Family

ID=61316994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720756129.4U Active CN206885051U (zh) 2017-06-27 2017-06-27 一种快速动力集中动车组动力车的碳纤维后端门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06885051U (zh)

Cited B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8725465A (zh) * 2018-07-11 2018-11-02 株洲电力机车广缘科技有限责任公司 一种轨道车辆后端门
CN113294058A (zh) * 2021-05-18 2021-08-24 安徽盛世高科轨道装备有限公司 一种电动车组电动端门控制机构及其控制系统

Cited By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8725465A (zh) * 2018-07-11 2018-11-02 株洲电力机车广缘科技有限责任公司 一种轨道车辆后端门
CN113294058A (zh) * 2021-05-18 2021-08-24 安徽盛世高科轨道装备有限公司 一种电动车组电动端门控制机构及其控制系统
CN113294058B (zh) * 2021-05-18 2022-08-16 安徽盛世高科轨道装备有限公司 一种电动车组电动端门控制机构及其控制系统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8622123B (zh) 低成本的碳纤维复合材料空铁车体及制造工艺
CN107187066B (zh) 一种快速动力集中动车组动力车碳纤维机车门的制作方法
CN207377405U (zh) 一种城轨气密双开塞拉门
CN206885051U (zh) 一种快速动力集中动车组动力车的碳纤维后端门
CN205168507U (zh) 一种低地板城轨车辆用侧墙结构
CN103979016B (zh) 轻量化电动汽车车身骨架
CN108988164B (zh) 一种动车组顶置高压设备箱顶盖密封结构
CN206888881U (zh) 一种快速动力集中动车组动力车机车门的密封结构
CN206888871U (zh) 一种快速动力集中动车组动力车的碳纤维走廊门
CN206885052U (zh) 一种快速动力集中动车组动力车的碳纤维入口门
CN206086305U (zh) 一种新型智能汽车天窗
CN205417114U (zh) 一种汽车纤维车门结构
CN201291870Y (zh) 一种列车固定车窗
CN104554488B (zh) 厢式车及其厢体
CN207631245U (zh) 低成本工艺成型的碳纤维复合材料地铁车体
CN103061648A (zh) 一种隔音窗
CN207045336U (zh) 轨道交通车辆的复合承载顶板结构及轨道交通车辆的车顶
CN113291334B (zh) 端墙及其轨道车辆
CN205387547U (zh) 高速列车侧窗玻璃
CN211448440U (zh) 一种新型地铁区间人防门轨道密封机构
CN207277734U (zh) 一种木质装饰面板
CN220053793U (zh) 一种应用于轨道车门的门扇
CN220682112U (zh) 一种汽车前左门板结构
CN203891719U (zh) 一种动车组塞拉门
CN208203002U (zh) 一种蜂窝类间壁门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