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06860715U - 耐用型湿式制动器 - Google Patents

耐用型湿式制动器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06860715U
CN206860715U CN201720790388.9U CN201720790388U CN206860715U CN 206860715 U CN206860715 U CN 206860715U CN 201720790388 U CN201720790388 U CN 201720790388U CN 206860715 U CN206860715 U CN 206860715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cylinder sleeve
oil
type wet
durable type
brak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Expired - Fee Rela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720790388.9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饶俊良
陈子林
陈毅培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Hunan Mechanical and Electrical Polytechnic
Original Assignee
Hunan Mechanical and Electrical Polytechnic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Hunan Mechanical and Electrical Polytechnic filed Critical Hunan Mechanical and Electrical Polytechnic
Priority to CN201720790388.9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06860715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06860715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06860715U/zh
Expired - Fee Related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Landscapes

  • Braking Arrangement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耐用型湿式制动器,包括壳体、缸套、制动活塞、若干个动摩擦片及若干个静摩擦片,壳体固设于所述缸套的一端,动摩擦片设于制动轴上,静摩擦片设于壳体的内壁上,动摩擦片与静摩擦片交错相间的并行排列,耐用型湿式制动器还包括固设于缸套远离壳体一端的缸盖,制动活塞可滑动的设于所述缸套内,制动活塞与缸套的内壁形成一油腔缸盖与制动活塞之间设有若干弹性元件,制动活塞在弹性元件的推动下挤压摩擦片,制动活塞与缸套连接的表面上至少设有一导向环及一密封圈,密封圈的一侧设有挡圈,缸套上设有与油腔连通的油口,油口内设有一过滤组件。本实用新型中的耐用型湿式制动器,通过降低密封圈的磨损,延长了使用寿命。

Description

耐用型湿式制动器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制动器技术邻域,特别涉及一种耐用型湿式制动器。
背景技术
根据国家对煤矿及金属矿山安全生产的要求,干式制动器已经禁止在矿用车辆上装备使用,为了保证生产安全,满足防爆要求的湿式制动器已得到广泛应用。
现有技术当中,目前使用的湿式制动器的制动原理是,通过释放制动油压,弹簧将推动制动活塞在缸套内滑动,以使其压紧动摩擦片组及静摩擦片组,由于动摩擦片组通常通过外花键固设于变速箱的制动轴上,而静摩擦片组通过内花键固设于湿式制动器缸体上,且动摩擦片与静摩擦片交错相间的并行排列,在制动活塞的压紧作用下,动摩擦片与静摩擦片将抱死制动轴而产生制动,当需要解除制动时,通过注入制动油压,制动油压将克服弹簧的弹力推动制动活塞在缸套内反向滑动,摩擦片松开,制动解除,为了防止制动油压泄露,制动活塞与缸套之间必然设置有密封圈。
然而,目前使用的湿式制动器由于缺乏滑动导向,在制动活塞高强度的往返滑动作用下,密封圈极易磨损,易漏油,导致整个湿式制动器的使用寿命短,更换频繁,成本高。
实用新型内容
基于此,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使用寿命长的耐用型湿式制动器。
一种耐用型湿式制动器,包括壳体、缸套、制动活塞、若干个动摩擦片及若干个静摩擦片,所述壳体固设于所述缸套的一端,所述动摩擦片通过外花键固设于制动轴上,所述静摩擦片通过内花键固设于所述壳体的内壁上,所述动摩擦片与所述静摩擦片交错相间的并行排列,所述耐用型湿式制动器还包括固设于所述缸套远离所述壳体一端的缸盖,所述制动活塞可滑动的设于所述缸套内,所述制动活塞与所述缸套的内壁形成一油腔,所述缸盖与所述制动活塞之间设有若干弹性元件,所述制动活塞在所述弹性元件的推动下挤压所述动摩擦片和所述静摩擦片,所述制动活塞与所述缸套相互滑动连接的表面上至少环设有一导向环及一密封圈,所述密封圈用于对所述油腔进行密封,每个所述密封圈的一侧均设有一挡圈,所述缸套上设有与所述油腔连通的油口,所述油口内设有一过滤组件,所述过滤组件用于过滤液压油中的杂质。
上述耐用型湿式制动器,通过在所述制动活塞与所述缸套相互滑动连接的表面上设置所述导向环,并在每个所述密封圈的一侧设置所述挡圈,由于所述导向环及所述挡圈能够对所述制动活塞的滑动起到很好的导向作用,有效的降低了所述密封圈的磨损,从而延长了所述耐用型湿式制动器的使用寿命。不仅如此,通过在所述油口上设置所述过滤组件,可过滤掉制动油压中的杂质,如若杂质进入到所述油腔内,将增大所述制动活塞的外侧表面与所述缸套的内侧表面之间的摩擦力,故通过设置的所述过滤组件,进一步地降低了密封圈的磨损,延长了所述耐用型湿式制动器的使用寿命。
进一步地,所述过滤组件包括连接管及第一过滤网,所述连接管的直径与所述油口的直径对应,所述连接管设于所述油口内,所述第一过滤网固设于所述连接管的内壁上,所述连接管远离所述油腔的一端通过油管与液压系统连接。
进一步地,所述连接管与所述油口的内壁之间设有第一油封,所述第一过滤网呈半椭圆形,所述第一过滤网上均布若干个细小出油口。
进一步地,所述缸套的外表面上开设有一安装槽,所述油口开设于所述安装槽的底部,所述过滤组件还包括环设于所述连接管中部的安装板,所述安装板可拆卸的固设于所述安装槽的底部。
进一步地,所述油管与所述连接管连接的一端的端部设有一连接板,所述油管的油液通道贯穿所述连接板,所述连接板层叠于所述安装板上,且与所述安装板可拆卸连接,所述连接管远离所述油腔的一端收容于所述油管的油液通道内。
进一步地,所述连接管远离所述油腔的一端的外侧表面上环设有第二油封。
进一步地,所述过滤组件还包括一过滤棉层,所述过滤棉层固设于所述连接管的内壁上,且位于所述过滤网靠近所述油腔的一侧。
进一步地,所述耐用型湿式制动器还包括一通气管,所述缸盖沿轴向开设一螺纹孔,所述螺纹孔贯穿所述缸盖,所述通气管的一端旋合于所述螺纹孔内,所述通气管的另一端连通外部空气,所述通气管内设有第二过滤网。
进一步地,所述缸套沿轴向设有第一滑行孔及第二滑行孔,所述第一滑行孔的孔径大于所述第二滑行孔的孔径,以形成一台阶部,所述制动活塞包括相互连接的第一滑动轴及第二滑动轴,所述第一滑动轴的外侧表面与所述第一滑行孔的内侧表面滑动连接,所述第二滑动轴的外侧表面与所述第二滑行孔的内侧表面滑动连接,所述油腔位于所述台阶部与所述第一滑动轴之间。
进一步地,所述第一滑动轴的外侧表面上环设有一个所述密封圈及两个所述导向环,且所述第二滑行孔的内侧表面上也环设有一个所述密封圈。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第一实施例中的耐用型湿式制动器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图1中I处的放大结构示意图。
图3为图1中II处的放大结构示意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第一实施例中的过滤组件的结构示意图。
图5为本实用新型第一实施例中的耐用型湿式制动器的安装位置示意图。
图6为本实用新型第二实施例中的耐用型湿式制动器的结构示意图。
主要元件符号说明:
如下具体实施方式将结合上述附图进一步说明本实用新型。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便于理解本实用新型,下面将参照相关附图对本实用新型进行更全面的描述。附图中给出了本实用新型的若干实施例。但是,本实用新型可以以许多不同的形式来实现,并不限于本文所描述的实施例。相反地,提供这些实施例的目的是使对本实用新型的公开内容更加透彻全面。
需要说明的是,当元件被称为“固设于”另一个元件,它可以直接在另一个元件上或者也可以存在居中的元件。当一个元件被认为是“连接”另一个元件,它可以是直接连接到另一个元件或者可能同时存在居中元件。本文所使用的术语“垂直的”、“水平的”、“左”、“右”以及类似的表述只是为了说明的目的。
除非另有定义,本文所使用的所有的技术和科学术语与属于本实用新型的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通常理解的含义相同。本文中在本实用新型的说明书中所使用的术语只是为了描述具体的实施例的目的,不是旨在于限制本实用新型。本文所使用的术语“及/或”包括一个或多个相关的所列项目的任意的和所有的组合。
请参阅图1至图4,所示为本实用新型第一实施例中的耐用型湿式制动器200,包括壳体10、缸套20、制动活塞30、若干个动摩擦片40、若干个静摩擦片50、缸盖60及过滤组件70。
所述壳体10呈圆柱状,且为中空结构,所述壳体10一端的外侧表面上设有法兰,所述法兰上设有若干个第一螺栓11,若干个所述第一螺栓11关于所述壳体10的中心线呈圆周阵列均布排布,所述耐用型湿式制动器200通过所述第一螺栓11可安装于车辆的变速箱上,所述变速箱的制动轴1的自由末端收容于所述壳体10内,且其上设有外花键。所述壳体10的内壁上设有内花键。
所述缸套20呈圆柱状,且为中空结构,所述缸套20的一端与所述壳体10远离所述法兰的一端连接。所述缸套20沿轴向开设有呈圆形的第一滑行孔及第二滑行孔,所述第一滑行孔的孔径大于所述第二滑行孔的孔径,以形成一台阶部。所述缸套20上设有油口22。
所述制动活塞30沿所述缸套20的内壁可滑动的设于所述缸套20内,且与所述缸套20的内壁形成一油腔2,同时所述制动活塞30与所述缸套20相互滑动连接的表面上环设有两个导向环3及两个密封圈4,所述密封圈4用于对所述油腔2进行密封,每个所述密封圈4的一侧均设有一挡圈5。具体地,所述制动活塞30为一台阶轴,所述制动活塞30包括第一滑动轴及第二滑动轴,所述第一滑动轴的外侧表面与所述第一滑行孔的内侧表面滑动连接,所述第二滑动轴的外侧表面与所述第二滑行孔的内侧表面滑动连接,所述第一滑动轴的外侧表面上环设有一个所述密封圈4及两个所述导向环3,且所述第二滑行孔的内侧表面上也环设有一个所述密封圈4。所述油腔2位于所述台阶部与所述第一滑动轴之间,所述油口22与所述油腔2连通。
若干个所述动摩擦片40通过所述制动轴1上的所述外花键固设于所述制动轴1,可跟随所述制动轴1一同转动。若干个所述静摩擦片50通过所述内花键固设于所述壳体10的内壁上。所述动摩擦片40与所述静摩擦片50交错相间的并行排列,且在不挤压情况下时,所述动摩擦片40与所述静摩擦片50之间将存在间隙,所述制动轴1可自由转动。
所述缸盖60盖设于所述缸套20远离所述壳体10的一端的端面上,且所述缸盖60、所述缸套20及所述壳体10通过若干个第二螺栓21固定成一体结构。所述缸盖60的一端面(内端面)上固设有若干弹性元件61,所述弹性元件为弹簧。
进一步地,所述制动活塞30靠近所述缸盖60的端面上沿轴向开设有若干安装孔31,每个所述弹性元件61收容于一个所述安装孔31内,且每个所述弹性元件31的自由末端与对应的所述安装孔31的底部挤压抵靠,以推动所述制动活塞30朝向摩擦片移动,以使所述制动活塞30挤压所述动摩擦片40和所述静摩擦片50(处于制动状态)。所述弹性元件61在自由状态下的长度大于所述安装孔31的深度,以确保所述弹性元件61始终挤压所述制动活塞30,且确保制动力足够。由于所述弹性元件61与对应的所述安装孔31只是通过接触连接,便于安装和拆卸。
所述过滤组件70设于所述油口22内,用于过滤液压油中的杂质。具体地,所述过滤组件70包括连接管71、第一过滤网72、安装板73及过滤棉层74。所述连接管71的直径与所述油口的直径对应,所述连接管设于所述油口22内,且所述连接管71与所述油口22的内壁之间设有第一油封6,所述连接管71远离所述油腔2的一端的外侧表面上环设有第二油封7,所述第一油封6及所述第二油封7用于防止漏油。所述第一过滤网72固设于所述连接管71的内壁上,所述第一过滤网72上均布若干个细小出油口,其用于过滤掉液压油中的较粗大的杂质,所述第一过滤网72呈半椭圆形,且开口背向所述油腔2,增大过滤面积,确保在过滤的同时不阻碍液压油的流通。所述缸套20的外表面上开设有一安装槽,所述油口22开设于所述安装槽的底部,所述安装板73环设于所述连接管71的中部,所述安装板73设于所述安装槽的底部。所述过滤棉层74固设于所述连接管71的内壁上,且位于所述过滤网72靠近所述油腔22的一侧,所述过滤棉层74用于二道过滤,且能够过滤掉液压油中细小的杂质(如油渣)。
进一步地,所述连接管71远离所述油腔22的一端通过一油管80与车辆的液压系统连接,所述油管80与所述连接管71连接的一端的端部设有一连接板81,所述油管80的油液通道贯穿所述连接板81,所述连接板81层叠于所述安装板73上,且所述连接板81和所述安装板73通过若干根螺钉固设于所述安装槽的底部。所述连接管71远离所述油腔2的一端收容于所述油管80的油液通道内,且在所述第二油封7的作用下,实现密封不漏油。
需要指定的是,由于所述连接板81及所述安装板73便于拆装,当所述第一过滤网72和所述过滤棉层74上的杂质过多时,可以将所述连接板81及所述安装板73拆卸下来,进而将所述连接管71从所述油口22内取出,然后即可对所述第一过滤网72和所述过滤棉层74进行清洗。
为了详细说明所述耐用型湿式制动器200的安装位置,请查阅图5,所述变速箱包括输入轴8、输出轴9及所述制动轴1,所述输入轴8通过传动机构将发动机的扭矩传递给所述输出轴9,进而使所述输出轴9带动车辆的车轮转动,所述制动轴1的一端通过齿轮组与所述输出轴9连接,所述制动轴1的自由末端则收容在所述壳体10内,且与所述耐用型湿式制动器200配合制动。当所述制动轴1自由转动时,所述输出轴9正常转动,当所述制动轴1被制动时,所述输出轴9也被制动,故通过制动所述制动轴1即可将车辆制动。
以下结合四种状态来详细说明所述耐用型湿式制动器200的工作原理:
当车辆处于行车状态时:通过所述油管80给所述油腔2注入一定的液压油(由液压系统提供),液压油将克服所述弹性元件61的弹力推动所述制动活塞30远离摩擦片,不再挤压摩擦片,以使所述动摩擦片40与所述静摩擦片50之间存在间隙,所述制动轴1可以自由转动,车辆正常行驶。
当车辆处于行车制动状态时:在行车状态下,通过操纵液压系统,以使所述油腔2内的液压油通过所述油管80回流至液压系统,在所述弹性元件61的挤压下,所述制动活塞30将移动至挤压所述动摩擦片40与所述静摩擦片50(如图1和图2所示),在挤压作用下,所述动摩擦片40和所述静摩擦片50相互抱死,使得所述制动轴1无法转动,车辆实现制动。
当车辆处于驻车制动状态时:驻车制动为车辆停止后防止车辆溜车的制动,此时由于车辆停车,发动机熄火,液压系统不工作,所述油管80与液压油箱直通,所述油腔2内的液压油将自动回流至液压系统,在所述弹性元件61的挤压下,所述制动活塞30将移动至挤压所述动摩擦片40与所述静摩擦片50,使得所述制动轴1无法转动,车辆实现驻车。
当车辆自身出现突发故障(如车辆抛锚、液压系统突然发生管路爆裂、油路控制元件出现故障、液压系统漏油等)需进行紧急制动时:此为一种紧急状态,此时液压系统失去控制,所述油腔2内的液压油自动释放,在所述弹性元件61的挤压下,所述制动活塞30将移动至挤压所述动摩擦片40与所述静摩擦片50,以使所述动摩擦片40与所述静摩擦片50相互抱死,使得所述制动轴1无法转动,车辆实现紧急制动。
综上,本实用新型上述实施例当中的耐用型湿式制动器200,通过在所述制动活塞30与所述缸套20相互滑动连接的表面上设置所述导向环3,并在每个所述密封圈4的一侧设置所述挡圈5,由于所述导向环3及所述挡圈5能够对所述制动活塞30的滑动起到很好的导向作用,有效的降低了所述密封圈4的磨损,从而延长了所述耐用型湿式制动器200的使用寿命。不仅如此,通过在所述油口上设置所述过滤组件70,可过滤掉制动油压中的杂质,如若杂质进入到所述油腔2内,将增大所述制动活塞30的外侧表面与所述缸套20的内侧表面之间的摩擦力,故通过设置的所述过滤组件70,进一步地降低了密封圈的磨损,延长所述耐用型湿式制动器200的使用寿命。
请查阅图6,所示为本实用新型第二实施例当中的耐用型湿式制动器,本实施例当中的耐用型湿式制动器与第一实施例当中的耐用型湿式制动器大抵相同,不同之处在于,本实施例当中的耐用型湿式制动器在第一实施例的基础上,还包括一通气管90,所述缸盖60沿轴向开设一螺纹孔,所述螺纹孔贯穿所述缸盖60,所述通气管90的一端的外表面上设有与所述螺纹孔的内螺纹相配合的外螺纹,所述通气管90的一端旋合于所述螺纹孔内,所述通气管90的另一端连通外部空气,所述通气管90内设有第二过滤网91。通过设置所述通气管90,以使所述制动活塞30两端的气压保持平衡,确保制动活塞30滑动顺畅,阻力小,一定程度上也减低了密封圈的磨损,同时在所述通气管90内设置所述第二过滤网91,能够防止杂质进入到所述缸套20内。
以上所述实施例仅表达了本实用新型的几种实施方式,其描述较为具体和详细,但并不能因此而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专利范围的限制。应当指出的是,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构思的前提下,还可以做出若干变形和改进,这些都属于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因此,本实用新型专利的保护范围应以所附权利要求为准。

Claims (10)

1.一种耐用型湿式制动器,包括壳体、缸套、制动活塞、若干个动摩擦片及若干个静摩擦片,所述壳体固设于所述缸套的一端,所述动摩擦片通过外花键固设于制动轴上,所述静摩擦片通过内花键固设于所述壳体的内壁上,所述动摩擦片与所述静摩擦片交错相间的并行排列,其特征在于,所述耐用型湿式制动器还包括固设于所述缸套远离所述壳体一端的缸盖,所述制动活塞可滑动的设于所述缸套内,所述制动活塞与所述缸套的内壁形成一油腔,所述缸盖与所述制动活塞之间设有若干弹性元件,所述制动活塞在所述弹性元件的推动下挤压所述动摩擦片和所述静摩擦片,所述制动活塞与所述缸套相互滑动连接的表面上至少环设有一导向环及一密封圈,所述密封圈用于对所述油腔进行密封,每个所述密封圈的一侧均设有一挡圈,所述缸套上设有与所述油腔连通的油口,所述油口内设有一过滤组件,所述过滤组件用于过滤液压油中的杂质。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耐用型湿式制动器,其特征在于,所述过滤组件包括连接管及第一过滤网,所述连接管的直径与所述油口的直径对应,所述连接管设于所述油口内,所述第一过滤网固设于所述连接管的内壁上,所述连接管远离所述油腔的一端通过油管与液压系统连接。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耐用型湿式制动器,其特征在于,所述连接管与所述油口的内壁之间设有第一油封,所述第一过滤网呈半椭圆形,所述第一过滤网上均布若干个细小出油口。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耐用型湿式制动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缸套的外表面上开设有一安装槽,所述油口开设于所述安装槽的底部,所述过滤组件还包括环设于所述连接管中部的安装板,所述安装板可拆卸的固设于所述安装槽的底部。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耐用型湿式制动器,其特征在于,所述油管与所述连接管连接的一端的端部设有一连接板,所述油管的油液通道贯穿所述连接板,所述连接板层叠于所述安装板上,且与所述安装板可拆卸连接,所述连接管远离所述油腔的一端收容于所述油管的油液通道内。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耐用型湿式制动器,其特征在于,所述连接管远离所述油腔的一端的外侧表面上环设有第二油封。
7.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耐用型湿式制动器,其特征在于,所述过滤组件还包括一过滤棉层,所述过滤棉层固设于所述连接管的内壁上,且位于所述过滤网靠近所述油腔的一侧。
8.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耐用型湿式制动器,其特征在于,所述耐用型湿式制动器还包括一通气管,所述缸盖沿轴向开设一螺纹孔,所述螺纹孔贯穿所述缸盖,所述通气管的一端旋合于所述螺纹孔内,所述通气管的另一端连通外部空气,所述通气管内设有第二过滤网。
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耐用型湿式制动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缸套沿轴向设有第一滑行孔及第二滑行孔,所述第一滑行孔的孔径大于所述第二滑行孔的孔径,以形成一台阶部,所述制动活塞包括相互连接的第一滑动轴及第二滑动轴,所述第一滑动轴的外侧表面与所述第一滑行孔的内侧表面滑动连接,所述第二滑动轴的外侧表面与所述第二滑行孔的内侧表面滑动连接,所述油腔位于所述台阶部与所述第一滑动轴之间。
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耐用型湿式制动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滑动轴的外侧表面上环设有一个所述密封圈及两个所述导向环,且所述第二滑行孔的内侧表面上也环设有一个所述密封圈。
CN201720790388.9U 2017-07-01 2017-07-01 耐用型湿式制动器 Expired - Fee Related CN206860715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720790388.9U CN206860715U (zh) 2017-07-01 2017-07-01 耐用型湿式制动器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720790388.9U CN206860715U (zh) 2017-07-01 2017-07-01 耐用型湿式制动器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06860715U true CN206860715U (zh) 2018-01-09

Family

ID=60829683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720790388.9U Expired - Fee Related CN206860715U (zh) 2017-07-01 2017-07-01 耐用型湿式制动器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06860715U (zh)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0469599A (zh) * 2019-08-15 2019-11-19 襄阳彼勒液压机械有限公司 一种矿用自卸车湿式制动器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0469599A (zh) * 2019-08-15 2019-11-19 襄阳彼勒液压机械有限公司 一种矿用自卸车湿式制动器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207064522U (zh) 螺旋松压湿式制动器
CN105545996B (zh) 地下铲运机停车制动减速器
CN206860714U (zh) 安全型湿式制动器
CN104019158B (zh) 液力湿式驱动桥用常闭式制动器
CN106555838B (zh) 双制动卷扬减速机
CN203374737U (zh) 一种封闭式行星齿轮减速器
CN206860715U (zh) 耐用型湿式制动器
CN109941902B (zh) 一种液压绞盘
CN210397532U (zh) 驱动桥及其输入总成
CN109058327B (zh) 用于工程机械驱动桥的制动半轴装置
CN116517957A (zh) 一种滑动轴承
CN206221579U (zh) 双制动卷扬减速机
CN109519504B (zh) 无空程行星回转减速机
CN117104192A (zh) 集成电驱动桥及车辆
CN208831546U (zh) 一种高空作业车行走减速机
CN207064520U (zh) 湿式制动器
CN105697712A (zh) 带有液压差速锁的拖拉机用差速器装置
CN211314925U (zh) 带停车制动装置的分动箱
CN205446607U (zh) 带有液压差速锁的拖拉机用差速器
CN113858878B (zh) 轮毂总成、驱动桥总成和车辆
CN203516709U (zh) 变速器输出模块
CN210769648U (zh) 轮边减速机的制动密封结构
CN208829158U (zh) 一种船舶绞车用卷扬减速机
CN203173734U (zh) 一种内藏式液压绞盘
CN108980422A (zh) 一种可调截止方向的单向阀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180109

Termination date: 20180701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