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06736636U - 底模可移动的整体移转式跨座式单轨pc轨道梁模板 - Google Patents

底模可移动的整体移转式跨座式单轨pc轨道梁模板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06736636U
CN206736636U CN201720219467.4U CN201720219467U CN206736636U CN 206736636 U CN206736636 U CN 206736636U CN 201720219467 U CN201720219467 U CN 201720219467U CN 206736636 U CN206736636 U CN 206736636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joist
die
straddle
type monorail
track beam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Withdrawn - After Issu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720219467.4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雷慧锋
刘永锋
徐升桥
鲍薇
赵博
胡国华
冯祁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China Railway Engineering Consulting Group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China Railway Engineering Consulting Group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China Railway Engineering Consulting Group Co Ltd filed Critical China Railway Engineering Consulting Group Co Ltd
Priority to CN201720219467.4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06736636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06736636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06736636U/zh
Withdrawn - After Issu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Landscapes

  • Manufacturing Of Tubular Articles Or Embedded Moulded Article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涉及铁路技术,具体而言,涉及底模可移动的整体移转式跨座式单轨PC轨道梁模板,其底模设置于高度可调支架上,高度可调节支架立于台车上,台车可在托梁上自由移动;底模的两侧分别设置与其接触的侧模,两个侧模相互平行,且分别与底模相接触;两侧模配有定位立柱,侧模的外侧与定位立柱设置侧模调整件;台车、两个定位立柱均立于托梁上;托梁处于横移滑杆的上方,托梁和横移滑杆部分区域上下叠加,叠加之处通过可转动销轴连接,二者未叠加端分别与其相邻定位立柱通过可伸缩驱动件相连。本实用新型采用“可调式移动底模,同时侧模包底模方式”预制生产各种类型轨道梁断面形式的等高度和相同截面的变高度直、曲线PC轨道梁。

Description

底模可移动的整体移转式跨座式单轨PC轨道梁模板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铁路技术,具体而言,涉及底模可移动的整体移转式跨座式单轨PC轨道梁模板。
背景技术
跨座式单轨交通作为城市综合交通体系的一个有机组成部分,得到人们越来越多的关注,发展前景良好。预应力混凝土轨道梁(简称PC轨道梁)是跨座式单轨轨道结构的基本类型,PC轨道梁起着承受车辆荷载和形成列车运行轨道线形的双重作用,是跨座式单轨三大关键技术之一,被称为跨座式单轨交通的生命线。保证PC轨道梁满足承载和轨道线性要求的基本措施是采用专用的高精度可调式模板及配套设备。
目前国内仅重庆市建设并开通跨座式单轨线路,重庆单轨PC轨道梁采用的预制用高精度可调式模板构造形式为以固定式钢筋混凝土立柱作为模板系统的承力结构,配以若干千斤顶,通过千斤顶的拉压实现侧模板的可调功能,底模采用台车。按照该模板作业原理,为了保证轨道梁成型后符合线形要求,必须逐一计算各千斤顶的顶压量,并由现场操作工逐一实施定压,计算和现场作业工作量大,精度控制难度高。由于底模始终为水平状态,轨道曲线复杂条件下调整后轨道梁断面形状与设计断面不一致(如图4所示),导致制梁阶段需对钢筋构造尺寸进行相应修正。当梁部纵向为变高度时,现有的可调式模板无法适应梁体变高度的要求。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底模可移动的整体移转式跨座式单轨PC轨道梁模板,以解决现有模板系统适用性单一,仅适应于等高度PC梁,且制梁现场千斤顶作业量大、精度控制难度高的问题。
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了一种底模可移动的底模可移动的整体移转式跨座式单轨PC轨道梁模板,其包括:底模、侧模、台车、定位立柱、托梁、横移滑杆;其中,
所述底模设置于高度可调支架上,所述高度可调节支架立于所述台车上;所述底模的两侧分别设置侧模,两个所述侧模相互平行,且分别与所述底模相接触;两个所述侧模分别配有定位立柱,所述侧模的外侧与所述定位立柱之间设置多个侧模调整件,以调整侧模与所述定位立柱相平行;所述底模和两个侧模围成的空间为跨座式单轨PC轨道梁的制作区;
所述台车、两个所述定位立柱均立于所述托梁上,且与所述托梁连接;所述托梁处于所述横移滑杆的上方,所述托梁和所述横移滑杆部分区域上下叠加,叠加之处通过可转动销轴连接,所述托梁的未叠加端、所述横移滑杆的未叠加端分别与各自相邻的定位立柱通过可伸缩驱动件相连。
在一些实施例中,优选为,所述定位立柱平行于所述跨座式单轨PC轨道梁的纵向中心线。
在一些实施例中,优选为,当所述跨座式单轨PC轨道梁为直线梁时,所有所述侧模调整件以所述跨座式单轨PC轨道梁的纵向中心线为对称轴相对而设。
在一些实施例中,优选为,所述侧模调整件包括:牵拉杆、丝杠中的一种或多种。
在一些实施例中,优选为,所述台车的两端分别通过连接丝杆与托梁连接。
在一些实施例中,优选为,所述可伸缩驱动件为丝杆,所述丝杆与所述定位立柱的中部连接。
在一些实施例中,优选为,与所述横移滑杆通过可伸缩驱动件连接的定位立柱,其底端与所述托梁固定连接。
在一些实施例中,优选为,与所述托梁通过可伸缩驱动件连接的定位立柱,其底端与所述托梁铰接。
在一些实施例中,优选为,所述侧模的底部低于所述底模所在平面。
在一些实施例中,优选为,底模可移动的整体移转式跨座式单轨PC轨道梁模板还包括:横移滑道梁,所述横移滑道梁上设置滑槽,所述横移滑杆在所述滑槽中滑动。
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底模可移动的整体移转式跨座式单轨PC轨道梁模板,与现有技术相比,底模设置于高度可调支架上,实际操作中可以根据PC梁的高度要求来适应性调整;同时,侧模和底模围成的空间为跨座式单轨PC轨道梁的制作区,制作中,通过该区间能确定PC梁的平面;随后通过可转动销轴来调整调整托梁和横移滑杆的位置,对围成的区间进行整体转动形成所需要的轨道线形。而且,高度可调支架立于台车上,PC梁初凝后,台车可将上部调高支架、底模连同上部PC梁整体从侧模间移出,大大提高了模板的利用率。采用该模板结构可以预制生产各种类型轨道梁断面形式的等高度和变高度直、曲线PC轨道梁。同时,当梁底中心线顶面控制标高确定后,模板可以通过整体转动形成所需要的轨道线形,并保持制梁断面与设计断面形式一致,提高了梁体制造时的可操作性,尺寸精度及制梁效率。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中底模可移动的整体移转式跨座式单轨PC轨道梁模板的平面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中底模可移动的整体移转式跨座式单轨PC轨道梁模板横断面布置结构示意图;
图3为直线段梁体的截面结构示意图;
图4为现有跨座式单轨PC轨道梁模板生产曲线段梁体的顶面扭转结构示意图;
图5为本实用新型曲线段梁体的整体截面扭转结构示意图。
注:1底模;2高度可调支架;3侧模;4定位立柱;5纵向中心线;6丝杆;7托梁;8销轴;9横移滑杆;10侧模调整件;11横移滑道梁;12铰接;13台车。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通过具体的实施例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做进一步的详细描述。
考虑到现有模板系统适用性单一,仅适应于等高度PC梁,且制梁现场千斤顶作用量大、精度控制难度高的问题,提出了一种底模可移动的整体移转式跨座式单轨PC轨道梁模板。为了适应变高度梁的制梁和线形控制要求,模板底模可以根据曲线需要进行调整,使梁体制造时简单方便,线形优美。此外,为了提高模板的使用效率,需要减少混凝土梁在模板内停留的时间,因此模板的底模可自由移动,当梁体达到初凝后就可以移出模板系统使模板侧模及支撑体系可以高效的重复利用,这就是新型模板的设计思路。
一种底模可移动的整体移转式跨座式单轨PC轨道梁模板,包括:底模、侧模、台车、定位立柱、托梁、横移滑杆;其中,
所述底模设置于高度可调支架上,所述高度可调节支架立于所述台车上;所述底模的两侧分别设置侧模,两个所述侧模相互平行,且分别与所述底模相接触;两个所述侧模分别配有定位立柱,所述侧模的外侧与所述定位立柱之间设置多个侧模调整件,以调整侧模与所述定位立柱相平行;所述底模和两个侧模围成的空间为跨座式单轨PC轨道梁的制作区;
所述台车、两个所述定位立柱均立于所述托梁上,且与所述托梁连接;所述托梁处于所述横移滑杆的上方,所述托梁和所述横移滑杆部分区域上下叠加,叠加之处通过可转动销轴连接,所述托梁的未叠加端、所述横移滑杆的未叠加端分别与各自相邻的定位立柱通过可伸缩驱动件相连。
底模设置于高度可调支架上,实际操作中可以根据PC梁的高度要求来适应性调整;同时,侧模和底模围成的空间为跨座式单轨PC轨道梁的制作区,制作中,通过该区间能确定PC梁的平面;随后通过可转动销轴来调整调整托梁和横移滑杆的位置,对围成的区间进行整体转动形成所需要的轨道线形。而且,高度可调支架立于台车上,PC梁初凝后,台车可将上部调高支架、底模连同上部PC梁整体从侧模间移出,大大提高了模板的利用率。
接下来,对该模板进行详细描述:
本底模可移动的整体移转式跨座式单轨PC轨道梁模板主要实现断面可控,整体可移转,如图1所示,为达到该目的,其主要由底模1、侧模3、定位立柱4、托梁7、横移滑杆9、台车13等组成。其中,底模1的两端分别设置侧模3,两侧模3相互平行,且分别与底模1的两端接触,以达到底模1、侧模3构成PC轨道梁形成封闭的空间。为了促使该空间的断面可控,其中两个侧模3分别由定位立柱固定,侧模的外侧与定位立柱之间设置多个侧模调整件10,而且,侧模通过牵拉杆、丝杆等调整机构使侧模面始终与立柱保持平行;可以根据轨道梁宽度,调整侧模净距,适应不同类型轨道的要求。而底模1设置于高度可调支架2上,该高度可调支架2类似板凳状,高度可按梁体设计要求变化,形成所需线形。底模随侧模平移、转动,调整到位后,固定底模。高度可调支架2立于台车13上,台车13始终处于水平,可使PC梁体在初凝后移出模板,大大提高模板的利用率。根据梁底中心线顶面控制标高,调整高度可调支架,确定预设高度的PC梁。然后通过调整底模和侧模的接触关系,调整定位立柱和侧模之间的平行关系,两侧模之间的距离,确定与设计断面形式一致的制梁断面,如图3、图5所示。
其中,为了对PC梁做更封闭的包裹,侧模3的底部低于底模1所在平面。
为了增加制作的准确性,需要以跨座式单轨PC轨道梁的纵向中心线5为基准。其中当跨座式单轨PC轨道梁为直线梁时,定位立柱平行于跨座式单轨PC轨道梁的纵向中心线5。使梁顶面与纵向中心线5相垂直。
在一些实施例中可伸缩驱动件可以为丝杆6,也可以为驱动气缸,无论丝杆6,或者驱动气缸,都是为了提供伸缩的的驱动力,以增加或缩短之间的距离。
为了更稳定的更改距离,丝杆6与定位立柱4的中部连接,在定位立柱4的中部进行支撑,稳定性更强。
两个定位立柱和台车13均利于下方的托梁7上,且与托梁7连接,以增加稳定性,托梁7的下方设置横移滑杆9,托梁7和横移滑杆9部分区域上下叠加,叠加之处通过可转动销轴8连接,托梁7的未叠加端、横移滑杆9的未叠加端分别与各自相邻的定位立柱4通过可伸缩驱动件(丝杆)相连。通过可伸缩驱动件和可转动销轴8的转动,能够整体驱使底模1、侧模3转动,以形成所需线形。当制梁断面确定后,根据PC轨道梁的线形,曲线线路时,如图2所示,平面曲线线形通过调整立柱与横移滑杆(托梁)连接的丝杆来完成;当梁体平面固定后,整套模板可通过位于托梁与横移滑杆之间倾斜销轴的转动实现线路超高。
在理论上来说,只有定位立柱4和托梁7固定连接,才能在整体移动式不会发生上部的意外失误偏转。所以,与横移滑杆9通过丝杆连接的定位立柱4,其底端与托梁7固定连接。同时,为了脱模方便,与托梁7通过丝杆连接的定位立柱4,其底端与托梁7通过铰接12的方式连接。当脱模时,对应该定位立柱4的丝杆6的丝母和杆脱离,定位立柱4转动,PC梁脱模。
同时,为了方便横移滑杆9的滑动,还包括:横移滑道梁11,横移滑道梁11上设置滑槽,横移滑杆9在滑槽中滑动,以引导横移滑杆9在既定轨道上滑动。横移滑道梁11固定在地面,是模板系统的主要支撑。
本技术的优点在于:
1.采用“可调式移动底模,同时侧模包底模方式”的模板系统,预制生产各种类型轨道梁断面形式的等高度和相同截面的变高度直、曲线PC轨道梁。
2、当梁体中心线顶面控制标高确定后,模板可以通过整体转动形成所需要的轨道线形,并保持制梁断面与设计断面形式一致。
3、采用模板整体转动的方式制梁,提高了模板的可操作性,尺寸精度及制梁效率。
4、初凝后,台车将PC梁自模板中移出,减少混凝土梁在模板内停留时间,提高了模板系统的利用率。
5、解决了梁部底面曲面问题,提高了桥梁在城市中的景观性。
6、模板系统除基础以外的各构件包括定位立柱均可在在工厂完成制造后运至现场组装,便于生产和模板精度控制;模板组装时间短,使用时简单方便,增加了制梁效率和模板的重复利用率,减少了浪费。
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于限制本实用新型,对于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来说,本实用新型可以有各种更改和变化。凡在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Claims (10)

1.一种底模可移动的底模可移动的整体移转式跨座式单轨PC轨道梁模板,其特征在于,包括:底模、侧模、台车、定位立柱、托梁、横移滑杆;其中,
所述底模设置于高度可调支架上,所述高度可调节支架立于所述台车上;所述底模的两侧分别设置侧模,两个所述侧模相互平行,且分别与所述底模相接触;两个所述侧模分别配有定位立柱,所述侧模的外侧与所述定位立柱之间设置多个侧模调整件,以调整侧模与所述定位立柱相平行;所述底模和两个侧模围成的空间为跨座式单轨PC轨道梁的制作区;
所述台车、两个所述定位立柱均立于所述托梁上,且与所述托梁连接;所述托梁处于所述横移滑杆的上方,所述托梁和所述横移滑杆部分区域上下叠加,叠加之处通过可转动销轴连接,所述托梁的未叠加端、所述横移滑杆的未叠加端分别与各自相邻的定位立柱通过可伸缩驱动件相连。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底模可移动的整体移转式跨座式单轨PC轨道梁模板,其特征在于,所述定位立柱平行于所述跨座式单轨PC轨道梁的纵向中心线。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底模可移动的整体移转式跨座式单轨PC轨道梁模板,其特征在于,当所述跨座式单轨PC轨道梁为直线梁时,所有所述侧模调整件以所述跨座式单轨PC轨道梁的纵向中心线为对称轴相对而设。
4.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底模可移动的整体移转式跨座式单轨PC轨道梁模板,其特征在于,所述侧模调整件包括:牵拉杆、丝杠中的一种或多种。
5.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底模可移动的整体移转式跨座式单轨PC轨道梁模板,其特征在于,所述台车的两端分别通过连接丝杆与托梁连接。
6.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底模可移动的整体移转式跨座式单轨PC轨道梁模板,其特征在于,所述可伸缩驱动件为丝杆,所述丝杆与所述定位立柱的中部连接。
7.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底模可移动的整体移转式跨座式单轨PC轨道梁模板,其特征在于,与所述横移滑杆通过可伸缩驱动件连接的定位立柱的底端与所述托梁固定连接。
8.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底模可移动的整体移转式跨座式单轨PC轨道梁模板,其特征在于,与所述托梁通过可伸缩驱动件连接的定位立柱的底端与所述托梁铰接。
9.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底模可移动的整体移转式跨座式单轨PC轨道梁模板,其特征在于,所述侧模的底部低于所述底模所在平面。
10.如权利要求1-9任一项所述的底模可移动的整体移转式跨座式单轨PC轨道梁模板,其特征在于,还包括:横移滑道梁,所述横移滑道梁上设置滑槽,所述横移滑杆在所述滑槽中滑动。
CN201720219467.4U 2017-03-07 2017-03-07 底模可移动的整体移转式跨座式单轨pc轨道梁模板 Withdrawn - After Issue CN206736636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720219467.4U CN206736636U (zh) 2017-03-07 2017-03-07 底模可移动的整体移转式跨座式单轨pc轨道梁模板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720219467.4U CN206736636U (zh) 2017-03-07 2017-03-07 底模可移动的整体移转式跨座式单轨pc轨道梁模板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06736636U true CN206736636U (zh) 2017-12-12

Family

ID=60557152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720219467.4U Withdrawn - After Issue CN206736636U (zh) 2017-03-07 2017-03-07 底模可移动的整体移转式跨座式单轨pc轨道梁模板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06736636U (zh)

Cited B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6758577A (zh) * 2017-03-07 2017-05-31 中铁工程设计咨询集团有限公司 底模可移动的整体移转式跨座式单轨pc轨道梁模板
CN112853985A (zh) * 2021-01-13 2021-05-28 中建五局土木工程有限公司 一种现浇梁上pc窄高型轨道梁的平移牵引施工方法

Cited By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6758577A (zh) * 2017-03-07 2017-05-31 中铁工程设计咨询集团有限公司 底模可移动的整体移转式跨座式单轨pc轨道梁模板
CN112853985A (zh) * 2021-01-13 2021-05-28 中建五局土木工程有限公司 一种现浇梁上pc窄高型轨道梁的平移牵引施工方法
CN112853985B (zh) * 2021-01-13 2022-05-20 中建五局土木工程有限公司 一种现浇梁上pc窄高型轨道梁的平移牵引施工方法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6626012B (zh) 整体移转式跨座式单轨pc轨道梁模板
CN111365035A (zh) 一种管廊横隔板快速联动施工台车及管廊横隔板施工方法
CN106758577B (zh) 底模可移动的整体移转式跨座式单轨pc轨道梁模板
CN206092022U (zh) 一种用于衬砌矩形断面或放射渐变矩形断面爬行式作业车
CN106863555A (zh) 变高度pc轨道梁可调式模板
CN102660925A (zh) 一种变幅宽曲线桥移动模架
CN202658533U (zh) 一种变幅宽曲线桥移动模架
CN206812174U (zh) 整体移转式跨座式单轨pc轨道梁模板
CN206736636U (zh) 底模可移动的整体移转式跨座式单轨pc轨道梁模板
KR101491786B1 (ko) 3d pst 제조용 궤광 조립대
CN210712594U (zh) 一种涵洞台车
CN216640216U (zh) 一种用于现浇简支梁施工的滑动模机构
CN108316156B (zh) 移动模板及其施工方法
CN201669775U (zh) 预制u型混凝土梁的内模调整机构
CN112458912B (zh) 走行式台车及其安装方法、施工方法
CN208179882U (zh) 一种跨座式单轨轨道梁的模板系统
CN208179881U (zh) 用于单轨轨道梁模板的纵移小车及调节组件
CN216892014U (zh) 一种升降式移动模架作业台车
CN216515171U (zh) 一种墩身结构的制造装置及系统
CN212318016U (zh) 一种管廊横隔板快速联动施工台车
KR101022323B1 (ko) 교량용 콘크리트 거더 성형을 위한 거푸집 장치
CN212335790U (zh) 一种大悬臂盖梁施工台车
CN105970823A (zh) 一种用于大跨度、超高扭曲体的箱梁内模系统
CN206690285U (zh) 变高度pc轨道梁可调式模板
CN207485449U (zh) 一种用于施工的模板台车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
AV01 Patent right actively abandoned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171212

Effective date of abandoning: 20180921

AV01 Patent right actively abandon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