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06722491U - 升降装置及升降停车设备 - Google Patents
升降装置及升降停车设备 Download PDFInfo
- Publication number
- CN206722491U CN206722491U CN201720565805.XU CN201720565805U CN206722491U CN 206722491 U CN206722491 U CN 206722491U CN 201720565805 U CN201720565805 U CN 201720565805U CN 206722491 U CN206722491 U CN 206722491U
- Authority
- CN
- China
- Prior art keywords
- chain
- hydraulic cylinder
- driving
- lowering
- sprocket wheel
- Prior art date
-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 Active
Links
Landscapes
- Refuge Islands, Traffic Blockers, Or Guard Fence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升降装置及升降停车设备,涉及立体车库领域,为解决升降停车设备成本较高以及在使用升降停车设备的过程中出现噪声过大的技术问题。所述升降装置包括:液压缸、传动链、链轮及支撑台,所述液压缸的一端与所述支撑台连接,另一端与所述链轮转动连接,所述传动链的一端与所述支撑台连接,另一端用于与载车装置连接,所述液压缸驱动所述传动链移动,以带动所述载车装置上下运动,所述传动链与所述链轮相配合,用于改变所述传动链两端的运动方向。所述升降装置用于升降车辆,以达到能够缩减升降停车设备的成本以及在使用升降停车设备的过程中降低噪音的效果。
Description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立体车库技术领域,尤其是涉及一种升降装置及升降停车设备。
背景技术
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和汽车工业的快速发展,城市人均汽车占有量不断增加,停车难成为城市的普遍现象。为了满足停车的需要,人们开始使用立体车库,以解决车位不足的问题。立体车库是指用来最大量存取储放车辆的机械或机械设备系统,其大多依赖升降停车设备将多辆汽车抬升到不同高度,使这些车辆纵向罗列放置在不同高度的载车平台上,以此来节省车辆的停车面积,有效利用空间。现有技术中的升降停车设备多为电机驱动,利用电机的转子转动带动绳索提拉载车装置,使载车装置被拉升到所需高度。但利用电机与绳索提拉载车装置的过程中,电机转动噪声大,会对附近居民造成干扰,此外,电机成本较高易损坏,增加投建升降停车设备的成本。
综上所述,现有技术中很难有效解决升降停车设备成本较高以及在使用升降停车设备的过程中出现噪声过大的技术问题。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升降装置,以解决升降停车设备成本较高以及在使用升降停车设备的过程中出现噪声过大的技术问题。
为达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是这样实现的:
本实用新型提供的升降装置,包括:液压缸、传动链、链轮及支撑台,所述液压缸的一端与所述支撑台连接,另一端与所述链轮转动连接,所述传动链的一端与所述支撑台连接,另一端用于与载车装置连接,所述液压缸驱动所述传动链移动,以带动所述载车装置上下运动,所述传动链与所述链轮相配合,用于改变所述传动链两端的运动方向。
优选地,还包括滑轮与绳索,所述滑轮与所述液压缸上连接所述链轮的一端转动连接,所述绳索的一端与所述支撑台连接,另一端与所述载车装置连接,所述绳索与所述滑轮相配合,用于改变所述绳索两端的运动方向。
优选地,所述液压缸连接所述链轮的一端设有转动轴,所述链轮通过滑动轴承与所述转动轴转动连接。
优选地,还包括固紧装置,所述固紧装置包括固紧套管及固紧螺栓,所述固紧套管套设在所述液压缸的活塞杆的外部,所述固紧套管的一端与所述液压缸的缸体连接,另一端与所述液压缸的活塞杆接触并设有切口,所述固紧螺栓与所述固紧套管连接,用于调节所述切口的大小。
优选地,所述链轮上轴向方向的两端均设有挡板。
优选地,还包括立柱,所述立柱内设空腔,所述液压缸、所述传动链以及所述链轮均设置于所述立柱的空腔内,所述立柱设有缺口,所述传动链的一端从所述缺口伸出所述立柱并与所述载车装置连接。
优选地,还包括滑架,所述传动链通过所述滑架与所述载车装置连接。
优选地,所述立柱上设有用于控制所述液压缸启停的限位开关,所述滑架包括导向装置,所述导向装置与所述立柱滑动连接且所述导向装置能够沿所述立柱的轴向上下运动,所述限位开关位于所述导向装置的运动路径上。
优选地,所述立柱的外壁设有刻度。
相对于现有技术,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一种升降装置具有以下优势:
本实用新型提供的升降装置,在使用时,如存放车辆,需先将车辆停放至载车装置上,之后操作人员控制液压缸伸长,由于液压缸的一端与支撑台连接,支撑台对液压缸存在支撑作用,故在液压缸伸长过程中,液压缸连接链轮的一端相对支撑台向上运动,链轮随之向上运动。由于链轮对传动链存在支持力,在液压缸带动链轮向上运动的过程中,带动传动链向上移动,由于传动链的一端与支撑台连接并固定在支撑台上,支撑台对传动链存在向下的拉力,故传动链在液压缸的推力与支撑台的拉力作用下,传动链连接载车装置的一端向上运动,并拉动载车装置随之向上运动。如不再存放车辆,操作人员释放液压缸,液压缸在自身重力以及链轮、传动链、载车装置和车辆的压力作用下缩短,液压缸连接链轮的一端逐渐下降,链轮随之下降,传动链连接载车装置的一端向下运动,降低载车装置的高度直至下落至支撑台,再将车辆驶离载车装置。相对于现有技术,本实用新型提供的升降装置利用液压缸、传动链及链轮实现升降载车装置,取代了电机与皮带,不仅传动平稳、调速方便、易于控制,能够简单方便地实现载车装置的升降,还降低了成本。此外,本实用新型提供的升降装置在使用过程中噪音极低,不会对附近居民造成噪声干扰。
本实用新型的另一目的在于提出一种升降停车设备,以解决升降停车设备成本较高以及在使用升降停车设备的过程中出现噪声过大的技术问题。
为达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是这样实现的:
本实用新型提供的升降停车设备,包括:载车装置及多个上述技术方案所述的升降装置,各所述升降装置的传动链分别与所述载车装置上相对应的两侧连接。
所述升降停车设备与上述升降装置相对于现有技术所具有的优势相同,在此不再赘述。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具体实施方式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具体实施方式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是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方式,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一提供的升降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图1所示的升降装置在A处的放大图;
图3为图1所示的升降装置在B处的放大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二提供的升降停车设备的结构示意图。
图标:1-液压缸;2-传动链;3-链轮;4-支撑台;5-固紧装置;6-立柱;7-滑架;8-载车装置;51-固紧套管;52-固紧螺栓;61-限位开关;71-导向装置;511-切口。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如出现术语“中心”、“上”、“下”、“左”、“右”、“竖直”、“水平”、“内”、“外”等,其所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实用新型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此外,如出现术语“第一”、“第二”、“第三”,其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
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如出现术语“安装”、“相连”、“连接”,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一体地连接;可以是机械连接,也可以是电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实用新型中的具体含义。
实施例1
图1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一提供的升降装置的结构示意图;图2为图1所示的升降装置在A处的放大图;图3为图1所示的升降装置在B处的放大图。如图1-3所示,本实施例一提供的升降装置,包括液压缸1、传动链2、链轮3及支撑台4,液压缸1的一端与支撑台4连接,另一端与链轮3转动连接,传动链2的一端与支撑台4连接,另一端用于与载车装置8连接,液压缸1驱动传动链2移动,以带动载车装置8上下运动,传动链2与链轮3相配合,用于改变传动链2两端的运动方向。
其中,支撑台4可由强度大、质地硬的材料制成,可为水泥路、钢板、地砖等,以便为液压缸1等部件提供足够的支持力,支撑台4固定设置,不随液压缸1的伸缩或传动链2的拉伸而发生运动或形变。支撑台4与液压缸1的一端连接,并为液压缸1提供支持力,连接方式可为焊接或一体成型等链接,以保证连接牢固,液压缸1的另一端与链轮3转动连接。具体地,可在液压缸1连接链轮3的一端设置转动轴,在链轮3上开设有通孔,并将转动轴插设在该通孔内实现转动连接。传动链2的一端还与支撑台4连接,传动链2的另一端可绕过链轮3后与载车装置8连接,传动链2与链轮3相配合。其中,传动链2与支撑台4的连接方式可为栓接、铰接等。在液压缸1伸缩过程中,链轮3随液压缸1的伸缩在液压缸1的轴线方向往复运动。由于链轮3对传动链2存在支持力,链轮3的一端被固定在支撑台4上,传动链2在支撑台4的拉力与链轮3的支持力的作用下,其连接载车装置8的一端随液压缸1的伸缩实现升高或降低,带动载车装置8上下移动。在此过程中,传动链2与链轮3相配合,传动链2运动带动链轮3转动,链轮3转动改变传动链2两端的运动方向。在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一中,液压缸1的一端与支撑台4连接,另一端与链轮3转动连接。其中,液压缸1可包括有缸体与活塞杆,液压缸1插设在缸体内,活塞杆的一端可伸出缸体,液压缸1的一端与支撑台4连接,另一端与链轮3转动连接,可以是缸体与支撑台4连接,活塞杆与链轮3转动连接,同样可以是活塞杆与支撑台4连接,缸体和链轮3转动连接。
在使用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一提供的升降装置时,如存放车辆,需先将车辆停放至载车装置8上,之后操作人员控制液压缸1伸长,由于液压缸1的一端与支撑台4连接,支撑台4对液压缸1存在支撑作用,故在液压缸1伸长过程中,液压缸1连接链轮3的一端相对支撑台4向上运动,链轮3随之向上运动。由于链轮3对传动链2存在支持力,在液压缸1带动链轮3向上运动的过程中,带动传动链2向上移动,由于传动链2的一端与支撑台4连接并固定在支撑台4上,支撑台4对传动链2存在向下的拉力,故传动链2在液压缸1的推力与支撑台4的拉力作用下,传动链2连接载车装置8的一端向上运动,并拉动载车装置8随之向上运动。如不再存放车辆,操作人员释放液压缸1,液压缸1在自身重力以及链轮3、传动链2、载车装置8和车辆的压力作用下缩短,液压缸1连接链轮3的一端逐渐下降,链轮3随之下降,传动链2连接载车装置8的一端向下运动,降低载车装置8的高度直至下落至支撑台4,再将车辆驶离载车装置8。相对于现有技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一提供的升降装置利用液压缸1、传动链2及链轮3实现升降载车装置8,取代了电机与皮带,不仅传动平稳、调速方便、易于控制,能够简单方便地实现载车装置8的升降,还降低了成本。此外,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一提供的升降装置在使用过程中噪音极低,不会对附近居民造成噪声干扰。
进一步地,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一提供的升降装置还包括滑轮与绳索,滑轮与液压缸1上连接链轮3的一端转动连接,出于方便加工的考虑,滑轮与链轮3可同轴设置,围绕液压缸1上同一转动轴转动。绳索的一端与支撑台4连接并被固定在支撑台4上,另一端绕过滑轮与载车装置8连接。绳索与滑轮相配合,绳索运动带动滑轮转动,滑轮转动改变绳索两端的运动方向。在液压缸1伸缩过程中,滑轮随液压缸1的伸缩在液压缸1的轴线方向往复运动。由于液压缸1对绳索存在支持力,且滑轮的一端被固定在支撑台4上,不能随液压缸1上下运动,故绳索在支撑台4的拉力与滑轮的支持力的作用下,其连接载车装置8的一端随液压缸1的伸缩实现升高或降低。滑轮与绳索的设置,不仅能够分担传动链2的受力,协助传动链2拉升或降低载车装置8,还能够在传动链2断裂时为载车装置8提供向上的拉力,防止载车装置8掉落。
值得一提的是,液压缸1连接链轮3的一端设有转动轴,可将链轮3的圆心处开设可供转动轴插入的通孔,并将转动轴插设在该通孔中,链轮3套设在转动轴外部,转动轴可在通孔内转动,来实现液压缸1的一端与链轮3转动连接。在本实施例一中,转动轴与链轮3之间还设有滑动轴承,链轮3通过滑动轴承与转动轴转动连接,以减小二者之间的摩擦力。滑动轴承工作平稳、可靠、无噪声,在润滑条件下,转动轴与链轮3之间的滑动表面被润滑油分开而不发生直接接触,可以大大减小摩擦损失,油膜而且还具有一定的吸振能力。
进一步地,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一提供的升降装置还包括固紧装置5,固紧装置5包括固紧套管51及固紧螺栓52,液压缸1包括缸体及活塞杆,缸体上可设有开口,活塞杆可设置在缸体内并且活塞杆的一端能够从缸体的开口伸出,固紧套管51可套设在活塞杆的外部,固紧套管51的一端可与缸体连接,另一端可与活塞杆接触并设有切口511,固紧螺栓52与固紧套管51连接,用于调节切口511的大小。在本实施例一中,可将缸体设有开口的一端朝上放置,将另一端与支撑台4连接,并在活塞杆伸出缸体的一端与链轮3以及滑轮转动连接;也可将活塞杆伸出缸体的一端与支撑台4连接,并在缸体上远离开口的一端与链轮3及滑轮连接。固紧套管51可为由金属材料制成的管体,使其具有较好的韧性与强度。固紧套管51的横截面大小等于或稍大于活塞杆横截面的大小,以便固紧套管51能够套设在活塞杆的外部,并能够相对活塞杆滑动。固紧套管51的一端与缸体连接,另一端与活塞杆接触并设有切口511,该切口511可利用切削刀或车刀等刀具在固紧套管51远离缸体的一端端面上切割获得。其中,可在端面沿固紧套管51的轴向方向对固紧套管51进行切割,切口511数量可为多个,使固紧套管51远离缸体的一端被切割成多个瓣体,切口511位于相邻瓣体之间。在本实施例一中,固紧螺栓52与固紧套管51连接,用于调节切口511的大小。可将固紧螺栓52设置在相邻瓣体上,通过调节固紧螺栓52,来调节相邻瓣体之间切口511的大小,进而调节固紧套管51远离缸体的一端的内径大小。在使用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一提供的升降装置时,当活塞杆伸出缸体一定高度后停止液压缸1,旋拧固紧螺栓52,使固紧套管51远离缸体一端的内径减小,当内径减小至与活塞杆直径相等后拧紧固紧螺栓52,使固紧套管51压紧活塞杆,起到固定活塞杆与缸体的目的。如液压缸1需要伸缩时,需先将固紧螺栓52朝相反方向旋拧,使固紧套管51不再压紧活塞杆,再调节液压缸1的伸缩。如此设置,能够避免由于液压缸1故障导致载车装置8及车辆掉落的情况发生,而且缸体的外壳承受了来自载车装置8及车辆的一部分重力,使得液压缸1内的液压油的压力得以降低,避免液压油过高损害液压缸1的油阀等部件。在其他实施方式中,还可利用轴瓦与螺栓来对缸体与活塞杆之间进行固定。
优选地,链轮3上轴向方向的两端均设有挡板,使得链轮3位于两个挡板之间的空隙内。作为优选,两个挡板的形状均可为圆形,挡板的直径大于链轮3的分度圆直径,使传动链2能够在两挡板之间形成的空隙中与链轮3相配合运动,以防止传动链2在绕链轮3运动过程中由于载车装置8晃动导致掉落。
需要说明的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一提供的升降装置还包括立柱6,立柱6内设空腔,液压缸1、传动链2以及链轮3均设置于立柱6的空腔内,立柱6设有缺口,传动链2的一端从缺口伸出立柱6并与载车装置8连接。在本实施例一中,立柱6可呈圆柱状或长方体状等,如立柱6为圆柱,缺口可沿立柱6的轴向方向开设在立柱6上;如立柱6为长方体,缺口可沿立柱6的长度方向开设在立柱6上。其中,缺口的长度可与内腔的长度相等,缺口的宽度可大于大于传动链2的宽度,开设深度为自立柱6的外壁至立柱6的内壁,使立柱6的空腔能够通过缺口与外界连通,以保证传动链2能够从缺口伸出与载车装置8连接。立柱6的设置,一方面能够避免灰尘、砂砾、纸屑等杂质粘附在传动链2、链轮3、液压缸1上,影响升降装置的正常使用。另一方面,设置立柱6,能够阻挡由液压缸1、传动链2及链轮3在运动时产生的噪声向立柱6外传播,减少噪声污染。
值得一提的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一提供的升降装置还包括滑架7,传动链2通过滑架7与载车装置8连接。滑架7可包括连接耳及连接板,连接耳可与连接板一体化设置,滑架7的连接耳与传动链2连接,滑架7的连接板与载车装置8连接。在本实施例一中,传动链2通过滑架7与载车装置8连接,由于滑架7具有连接板,通过连接板与载车装置8连接,取代传动链2直接与载车装置8连接,连接耳与传动链2连接更方便,连接板与载车装置8的接触面积更大,使得传动链2与载车装置8连接得更加牢固。
进一步地,立柱6上设有用于控制液压缸1启停的限位开关61,滑架7包括导向装置71,导向装置71与立柱6滑动连接且导向装置71能够沿立柱6的轴向上下运动,限位开关61位于导向装置71的运动路径上。在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二中,限位开关61为接触式限位开关61,导向装置71可与立柱6的内壁滑动连接,也可与立柱6的外壁滑动连接,并可沿立柱6的轴向上下运动。在使用时,与传动链2连接的滑架7随液压缸1伸长而升高,滑架7的导向装置71向上运动,当导向装置71向上运动与限位开关61接触时,限位开关61控制液压缸1停止运动,此时载车装置8静止在某一高度处,不再升高。如此设置,能够避免载车装置8因上升高度过高而影响使用或者造成危险。
需要说明的是,立柱6的外壁设有刻度。刻度的刻度线间隔设置,用于指示载车装置8所处的高度。在使用时,如需在载车装置8下方停放高度较高的货车,操作人员可根据该货车的高度结合立柱6上的刻度调整载车装置8的高度。
实施例2
图4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二提供的升降停车设备的结构示意图。如图4所示,本实施例二提供的升降停车设备,包括载车装置8及多个上述实施例所述的升降装置,各升降装置的传动链2分别连接在载车装置8上相对应的两侧。
其中,升降装置包括液压缸1、传动链2、链轮3及支撑台4,液压缸1的一端与支撑台4连接,另一端与链轮3转动连接,传动链2的一端与支撑台4连接,另一端与载车装置8连接,液压缸1驱动传动链2移动,以带动载车装置8上下运动,传动链2与链轮3相配合,用于改变传动链2两端的运动方向。在本实施例二中,升降装置的数量为多个,如升降装置的数量为两个或三个,可利用钢带等装置连接在传动链2及载车装置8上相对应两侧的均匀间隔的多个部位之间。升降装置的数量为四个及以上的偶数个,可将多个升降装置分为两组,两组升降装置的传动链2可分别连接在载车装置8上相对应两侧的均匀间隔的多个部位。如升降装置的数量为四个以上的奇数个,可将其中一个升降装置的传动链2连接在与载车装置8上车辆进出侧相对应的一侧,以保证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一提供的升降停车设备平稳运行。此外,载车装置8上可设置多个挂耳,以便与传动链2连接。
本实施例二提供的升降停车设备,通过利用升降装置的液压缸1、传动链2及链轮3实现载车装置8的升降,取代了利用电机与皮带升降载车装置8,能够简单方便地实现载车装置8的升降,不仅传动平稳、调速方便、易于控制,还降低了成本。此外,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二提供的升降停车设备在使用过程中噪音极低,不会对附近居民造成噪声干扰。
最后应说明的是:以上各实施例仅用以说明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而非对其限制;尽管参照前述各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了详细的说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应当理解:其依然可以对前述各实施例所记载的技术方案进行修改,或者对其中部分或者全部技术特征进行等同替换;而这些修改或者替换,并不使相应技术方案的本质脱离本实用新型各实施例技术方案的范围。
Claims (10)
1.一种升降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液压缸、传动链、链轮及支撑台,所述液压缸的一端与所述支撑台连接,另一端与所述链轮转动连接,所述传动链的一端与所述支撑台连接,另一端用于与载车装置连接,所述液压缸驱动所述传动链移动,以带动所述载车装置上下运动,所述传动链与所述链轮相配合,用于改变所述传动链两端的运动方向。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升降装置,其特征在于,还包括滑轮与绳索,所述滑轮与所述液压缸上连接所述链轮的一端转动连接,所述绳索的一端与所述支撑台连接,另一端与所述载车装置连接,所述绳索与所述滑轮相配合,用于改变所述绳索两端的运动方向。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升降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液压缸连接所述链轮的一端设有转动轴,所述链轮通过滑动轴承与所述转动轴转动连接。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升降装置,其特征在于,还包括固紧装置,所述固紧装置包括固紧套管及固紧螺栓,所述固紧套管套设在所述液压缸的活塞杆的外部,所述固紧套管的一端与所述液压缸的缸体连接,另一端与所述液压缸的活塞杆接触并设有切口,所述固紧螺栓与所述固紧套管连接,用于调节所述切口的大小。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升降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链轮上轴向方向的两端均设有挡板。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升降装置,其特征在于,还包括立柱,所述立柱内设空腔,所述液压缸、所述传动链以及所述链轮均设置于所述立柱的空腔内,所述立柱设有缺口,所述传动链的一端从所述缺口伸出所述立柱并与所述载车装置连接。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升降装置,其特征在于,还包括滑架,所述传动链通过所述滑架与所述载车装置连接。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升降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立柱上设有用于控制所述液压缸启停的限位开关,所述滑架包括导向装置,所述导向装置与所述立柱滑动连接且所述导向装置能够沿所述立柱的轴向上下运动,所述限位开关位于所述导向装置的运动路径上。
9.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升降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立柱的外壁设有刻度。
10.一种升降停车设备,其特征在于,包括:载车装置及多个如权利要求1-9任一项所述的升降装置,各所述升降装置的传动链分别与所述载车装置上相对应的两侧连接。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1720565805.XU CN206722491U (zh) | 2017-05-19 | 2017-05-19 | 升降装置及升降停车设备 |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1720565805.XU CN206722491U (zh) | 2017-05-19 | 2017-05-19 | 升降装置及升降停车设备 |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CN206722491U true CN206722491U (zh) | 2017-12-08 |
Family
ID=60512604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Title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
CN201720565805.XU Active CN206722491U (zh) | 2017-05-19 | 2017-05-19 | 升降装置及升降停车设备 |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 Link |
---|---|
CN (1) | CN206722491U (zh) |
Cited By (1)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109812098A (zh) * | 2019-03-06 | 2019-05-28 | 潍坊科技学院 | 一种人工智能辅助停车机器人 |
-
2017
- 2017-05-19 CN CN201720565805.XU patent/CN206722491U/zh active Active
Cited By (2)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109812098A (zh) * | 2019-03-06 | 2019-05-28 | 潍坊科技学院 | 一种人工智能辅助停车机器人 |
CN109812098B (zh) * | 2019-03-06 | 2020-08-25 | 潍坊科技学院 | 一种人工智能辅助停车机器人 |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 Publication Date | Title |
---|---|---|
CN101941610B (zh) | 中心及摩擦卷绕装置 | |
CN108483371B (zh) | 一种翻转操作机构及预制管廊翻转方法 | |
US9926171B2 (en) | Embedded safety elevator | |
CN106672857A (zh) | 一种具有举升机构的自动导引车 | |
CN110939397A (zh) | 连续管滚筒装置和连续管作业车 | |
CN201212264Y (zh) | 液压驱动汽车升降台 | |
CN207296520U (zh) | 一种机械式家用型立体车库 | |
CN206722491U (zh) | 升降装置及升降停车设备 | |
CN107313631B (zh) | 一种刚柔组合牵引的立体车库升降机构 | |
CN106586859B (zh) | 一种集成式液压绞车结构 | |
CN207845021U (zh) | 一种竹节式螺旋升降平台 | |
CN207089499U (zh) | 一种升降往复传输系统 | |
CN100503417C (zh) | 起重机 | |
CN112320555B (zh) | 一种重载吊臂滑移装置 | |
CN204590716U (zh) | 用于立体车库的传动装置及具有其的立体车库 | |
CN208103870U (zh) | 一种翻转操作机构 | |
CN210559113U (zh) | 用于电力设备安装的辅助吊装工具 | |
CN206829725U (zh) | 一种升降横移类机械式停车设备 | |
CN109532782A (zh) | 一种便于侧方位停车的智能型新能源汽车 | |
CN207845023U (zh) | 一种v型支撑式螺旋升降平台 | |
CN207177405U (zh) | 回转式车库 | |
CN203284115U (zh) | 滚筒内置开放式行星齿轮减速机 | |
WO2004001184A1 (fr) | Dispositif de pompage de petrole et tuyau de soutien | |
CN206938562U (zh) | 一种电动三轮车自卸装置 | |
RU146251U1 (ru) | Портальный мост низкопольного транспортного средства |
Legal Events
Date | Code | Title | Description |
---|---|---|---|
GR01 | Patent grant | ||
GR01 | Patent grant | ||
CP03 | Change of name, title or address | ||
CP03 | Change of name, title or address |
Address after: 063700 Luanxian equipment manufacturing park in Tangshan City, Hebei Patentee after: Tangshan Bao Le intelligent Polytron Technologies Inc Address before: 063000 Luanxian equipment manufacturing park in Tangshan City, Hebei Patentee before: Tangshan bolak Intelligent Technology Co Ltd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