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06647217U - 运输工装 - Google Patents

运输工装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06647217U
CN206647217U CN201720285441.XU CN201720285441U CN206647217U CN 206647217 U CN206647217 U CN 206647217U CN 201720285441 U CN201720285441 U CN 201720285441U CN 206647217 U CN206647217 U CN 206647217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upper frame
main body
transport frock
frame main
support tub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720285441.X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李红峰
张金钟
陈金龙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Jiangsu Goldwind Science and Technology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Jiangsu Goldwind Science and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Jiangsu Goldwind Science and Technology Co Ltd filed Critical Jiangsu Goldwind Science and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to CN201720285441.X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06647217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06647217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06647217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Classifications

    • YGENERAL TAGGING OF NEW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S; GENERAL TAGGING OF CROSS-SECTIONAL TECHNOLOGIES SPANNING OVER SEVERAL SECTIONS OF THE IPC; 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CROSS-REFERENCE ART COLLECTIONS [XRACs] AND DIGESTS
    • Y02TECHNOLOGIES OR APPLICATIONS FOR MITIGATION OR ADAPTATION AGAINST CLIMATE CHANGE
    • Y02EREDUCTION OF GREENHOUSE GAS [GHG] EMISSIONS, RELATED TO ENERGY GENERATION, TRANSMISSION OR DISTRIBUTION
    • Y02E10/00Energy generation through renewable energy sources
    • Y02E10/70Wind energy
    • Y02E10/72Wind turbines with rotation axis in wind direction
    • YGENERAL TAGGING OF NEW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S; GENERAL TAGGING OF CROSS-SECTIONAL TECHNOLOGIES SPANNING OVER SEVERAL SECTIONS OF THE IPC; 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CROSS-REFERENCE ART COLLECTIONS [XRACs] AND DIGESTS
    • Y02TECHNOLOGIES OR APPLICATIONS FOR MITIGATION OR ADAPTATION AGAINST CLIMATE CHANGE
    • Y02WCLIMATE CHANGE MITIGATION TECHNOLOGIES RELATED TO WASTEWATER TREATMENT OR WASTE MANAGEMENT
    • Y02W90/00Enabling technologies or technologies with a potential or indirect contribution to greenhouse gas [GHG] emissions mitigation
    • Y02W90/10Bio-packaging, e.g. packing containers made from renewable resources or bio-plastics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了一种运输工装,包括上部框架和下部框架,其中,上部框架包括上部框架主体和支撑筒,支撑筒固定在上部框架主体上,支撑筒的顶部设有法兰,上部框架主体可拆卸的设置在下部框架上。本实用新型提供的运输工装能够适用于各种类型的运输方式,并能够调节高度,适应性强,可以节省工作时间,提高施工效率。

Description

运输工装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运输装备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运输工装。
背景技术
随着风力发电机组的逐步大型化,目前风力发电机从工厂运动到施工地的主要运输方式是将风力发电机的机舱、发电机和轮毂三大部件单独进行运输,而单独进行运输需要大量的工程车辆。同时在施工现场还需要再将三大部件重新组装、调试,由于风力发电机组的部件体积大、重量重,在组装的过程中需要大量的工程设备并且耗时长,花费巨大,工作效率低。
现有技术中,已有将风力发电机的机舱、发电机和轮毂在出厂前进行组装、调试完成,并使用运输工装结构将风力发电机组整体运输到施工现场,但是现有的运输工装结构适用性很小,风力发电机组往往不仅需要在陆地上运输,还需要在河道或者海上运输,而现有的运输工装结构由于结构比较大,尺寸比较高,当在河道运输时如果遇到桥梁等建筑,很容易因为高度问题而使运输船舶无法通过,影响施工进程。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运输工装,以适应风力发电机组在不同情况下的运输需求。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运输工装,包括上部框架和下部框架,上部框架包括上部框架主体和支撑筒,支撑筒固定在上部框架主体上,支撑筒的顶部设有法兰;上部框架主体可拆卸的设置在下部框架上。
可选地,支撑筒内设有密封隔板,密封隔板上设有门。
可选地,上部框架主体和下部框架之间设有定位机构。
可选地,支撑筒的法兰上设有垫圈。
可选地,下部框架包括两根纵梁和两根横梁;两根横梁设置在两根纵梁之间,并可拆卸地与纵梁相连接;上部框架主体可拆卸地与纵梁的上表面相连接。
可选地,上部框架主体上设有千斤顶支撑部。
可选地,上部框架主体上设有绑扎固定部。
可选地,纵梁的侧面上设有与叉车配合的叉车孔,叉车孔的顶部设有贯通的螺栓孔。
可选地,法兰与风力发电机组的机舱的安装法兰相匹配。
可选地,上部框架主体与下部框架通过螺栓或者集装箱锁中的至少一种连接。
本实用新型通过将运输工装设置成上部框架和下部框架两个部分,通过上部框架固定风力发电机组的机舱、发电机和轮毂,通过下部框架将整个运输工装固定在运输车辆上,同时在船舶上运输时在必要情况下还可以将下部框架撤除,可以有效降低运输工装及运输部件的整体高度,从而可以顺利地通过桥梁,增加了运输工装的适用范围;并且安装、拆卸和调整方便,节省了时间,提高了运输效率。
附图说明
图1是示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运输工装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示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运输工装的上部框架的结构示意图;
图3是示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运输工装的另一种上部框架的结构示意图;
图4是示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运输工装的下部框架的机构示意图;
图5是示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运输工装的定位机构的结构示意图;
图6是示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运输工装的工作状态的示意图。
附图标记说明:
1、上部框架;11、上部框架主体;12、支撑筒;13、法兰;14、密封隔板;15、门;16、垫圈;17、绑扎固定部;18、横向梁;19、纵向梁;2、下部框架;21、纵梁;22、横梁;23、叉车孔;24、螺栓孔;3、定位机构;4、千斤顶支撑部;5、导向销。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详细描述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示例性实施例。
如图1所示,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运输工装,包括上部框架1和下部框架2,其中上部框架1包括上部框架主体11和支撑筒12,支撑筒12固定在上部框架主体11上,支撑筒12的顶部设有法兰13,上部框架主体11可拆卸的设置在下部框架2上。具体地,支撑筒12用于支撑整个风力发电机组的机舱、发电机和轮毂,其可以是圆筒状,也可以是其它形状的筒状结构,只要能实现支撑作用均可。风力发电机组的机舱、发电机和轮毂在出厂前进行安装、调试后组装为一个组合结构(以下简称组合结构),放置到运输工装的支撑筒12上进行运输。支撑筒12可以以焊接的方式固定在上部框架主体11上,但不限于此,也可以以例如螺栓固定的方式固定在上部框架主体11上。
风力发电机组的机舱与支撑筒12上的法兰13进行配合固定。如图6所示,当在陆地上使用车辆运输风力发电机组时,下部框架2可以和车辆平台配合,用以将整个运输工装固定到车辆上,所说的车辆为轴线车或者平板运输车;当在河道中运输风力发电机组时,可以将下部框架2撤除,以避免运输过程中桥梁的高度的限制。
本实用新型通过将运输工装设置成上部框架1和下部框架2两个部分,通过上部框架1固定风力发电机组的机舱、发电机和轮毂,通过下部框架2将整个运输工装固定在运输车辆上,同时在船舶上运输时还可以将下部框架2撤除,可以有效降低运输工装及运输部件的整体高度,从而可以顺利地通过桥梁,增加了运输工装的适用范围;并且安装、拆卸和调整方便,节省了时间,提高了运输效率。
可选地,如图2所示,支撑筒12的法兰13上设有垫圈16。垫圈16设置在支撑筒12的法兰13上,以增加法兰13和风力发电机组紧固的程度,并防止法兰13在和风力发电机组进行装配时损坏风力发电机组配合的表面。垫圈可采用尼龙板、橡胶等材料制作。
具体地,法兰13与风力发电机组的机舱的安装法兰13相匹配。在实际使用中,支撑筒12上的法兰13与发电机组的机舱的安装法兰13相配合,使用螺栓将装配好的机舱、发电机和轮毂的组合结构固定在运输工装上,以保证组合结构在运输过程中的稳定和牢固。
可选地,如图2所示,上部框架主体11上设有绑扎固定部17。为了更加牢固地将风力发电机组固定到运输工装上,上部框架主体11上设置有绑扎固定部17,绑扎固定部17可包括绑扎环,绑扎环设置在上部框架主体11四周,用于进一步将风力发电机组进行绑扎固定,同时也可以将风力发电机组其他部件的运输工装固定绑扎在运输工装上进行整体运输回收。但绑扎固定部不限于绑扎环,任何可以起到固定和连接绑扎带作用的结构均在本申请的限制范围内。
可选地,如图2所示,支撑筒12内设有密封隔板14,密封隔板14上设有门15。密封隔板14设置在支撑筒12的底部,防止外界潮湿空气从支撑筒12底部进入到风力发电机组中,密封隔板14可以是任何可以起到密封作用的结构装置。密封隔板14上设有门15以供人员进入。通过机舱的安装法兰13与支撑筒12上的法兰13之间相互配合紧固,可以将机舱完全密封,防止运输过程中外界潮湿空气进入机舱内部。
可选地,上部框架主体11上设有千斤顶支撑部4。千斤顶支撑部4可以放置千斤顶,千斤顶作用在千斤顶支撑部4的凸出主体结构边缘,当组合结构与运输工装进行装配或者卸载时,如果组合结构与支撑筒12之间出现个别螺栓咬死的情况,可以通过千斤顶作用在千斤顶支撑部4上,将组合结构支起,并对组合结构进行微调。
可选地,上部框架主体11与下部框架2通过螺栓或者集装箱锁中的至少一种连接。在上部框架1和下部框架2进行连接固定时,可以采用螺栓固定的方式进行连接,也可以采用集装箱锁的形式进行固定,但不限于此,也可以是其他可以起到便于拆卸的连接固定的结构形式。
如图2和图3中示出了上部框架的两种实施方式,其差别主要体现在上部框架主体11的结构略有差别。上部框架主体11为框架结构,上部框架主体11由多根横向梁18和纵向梁19组成,其中横向梁18和纵向梁19可以为工字钢、槽钢或者方钢等。
图2中的实施方式中上部框架主体11的多根横向梁18和纵向梁19相互拼接形成具有多个井字形结构的框架结构,这种结构在具有较高强度的同时,重量较轻,有利于运输和制造。
图3中的另一种实施方式中上部框架主体11外周形成封闭的矩形框架,矩形框架的内部通过多根横向梁18和纵向梁19形成多个井字形结构,以进一步增加上部框架主体11的结构强度。图3中,在矩形框架的外侧设有多个绑扎固定部17。但需要说明的是,上部框架主体11并不限于图2或图3中的两种具体结构,任何适于承载支撑筒12的框架结构均在本申请的限制范围内。
如图5所示,上部框架主体11和下部框架2之间设有定位机构3。本实施例中优选地定位机构3包括导向销5,导向销5的销轴部分安装在下部框架2上,销孔部分安装在上部框架1上,导向销5可以将上部框架1和下部框架2在装配时进行定位,以方便将上部框架1和下部框架2的安装连接。
如图4所示,下部框架2包括两根纵梁21和两根横梁22;两根横梁22设置在两根纵梁21之间,并可拆卸地与纵梁21相连接;上部框架主体11可拆卸地与纵梁21的上表面相连接。其中,纵梁21为箱型结构,主要起到支撑的作用,承受上部框架1的载荷;横梁22设置在纵梁21之间,主要起到固定两根纵梁21相对位置的作用。在实际使用中,叉车通过纵梁21上的叉车孔23将两个纵梁21平行放置一段距离,利用横梁22将两根纵梁21固定好,组成下部框架2。
可选地,纵梁21的侧面上设有与叉车配合的叉车孔23,叉车孔23的顶部设有贯通的螺栓孔24。纵梁21上设置有叉车孔23以方便纵梁21的搬运、安装,叉车孔23的顶部设置有螺栓孔24以保证螺栓的紧固空间,利于螺栓的紧固安装,螺栓孔24通过螺栓将下框架和上框架进行连接固定。
本实用新型通过将运输工装设置成上部框架和下部框架两个部分,通过上部框架固定风力发电机组的机舱、发电机和轮毂的组合结构,通过下部框架将整个运输工装固定在运输车辆上,可以有效降低运输工装及运输部件的整体高度,从而可以顺利地通过桥梁,增加了运输工装的适用范围;并且安装、拆卸和调整方便,节省了时间,提高了运输效率。
此外,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运输工装还能实现对机舱的良好密封,防止运输过程中外界潮湿空气进入机舱内部;此外,通过在密封隔板上设置门,还可以随时对机舱内部进行检修和维护。
此外,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运输工装,上部框架主体与下部框架通过螺栓或者集装箱锁中的至少一种连接,可实现快速的安装和拆卸,提高了施工效率。

Claims (10)

1.一种运输工装,包括上部框架(1)和下部框架(2),其特征在于,所述上部框架(1)包括上部框架主体(11)和支撑筒(12),所述支撑筒(12)固定在所述上部框架主体(11)上,所述支撑筒(12)的顶部设有法兰(13);所述上部框架主体(11)可拆卸的设置在所述下部框架(2)上。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运输工装,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撑筒(12)内设有密封隔板(14),所述密封隔板(14)上设有门(15)。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运输工装,其特征在于,所述上部框架主体(11)和所述下部框架(2)之间设有定位机构(3)。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运输工装,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撑筒(12)的所述法兰(13)上设有垫圈(16)。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运输工装,其特征在于,所述下部框架(2)包括两根纵梁(21)和两根横梁(22);所述两根横梁(22)设置在所述两根纵梁(21)之间,并可拆卸地与所述纵梁(21)相连接;所述上部框架主体(11)可拆卸地与所述纵梁(21)的上表面相连接。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运输工装,其特征在于,所述上部框架主体(11)上设有千斤顶支撑部(4)。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运输工装,其特征在于,所述上部框架主体(11)上设有绑扎固定部(17)。
8.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运输工装,其特征在于,所述纵梁(21)的侧面上设有与叉车配合的叉车孔(23),所述叉车孔的顶部设有贯通的螺栓孔(24)。
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运输工装,其特征在于,所述法兰(13)与风力发电机组的机舱的安装法兰相匹配。
10.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运输工装,其特征在于,所述上部框架主体(11)与所述下部框架(2)通过螺栓或者集装箱锁中的至少一种连接。
CN201720285441.XU 2017-03-22 2017-03-22 运输工装 Active CN206647217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720285441.XU CN206647217U (zh) 2017-03-22 2017-03-22 运输工装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720285441.XU CN206647217U (zh) 2017-03-22 2017-03-22 运输工装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06647217U true CN206647217U (zh) 2017-11-17

Family

ID=60279804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720285441.XU Active CN206647217U (zh) 2017-03-22 2017-03-22 运输工装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06647217U (zh)

Cited B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9229766A (zh) * 2018-08-15 2019-01-18 江苏振江新能源装备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用于风力发电机机舱立式运输的支架
CN110341892A (zh) * 2019-07-17 2019-10-18 扬州市神力吊具制造有限公司 一种塔筒运输工装

Cited B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9229766A (zh) * 2018-08-15 2019-01-18 江苏振江新能源装备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用于风力发电机机舱立式运输的支架
CN110341892A (zh) * 2019-07-17 2019-10-18 扬州市神力吊具制造有限公司 一种塔筒运输工装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0439152C (zh) 风轮机部件的运输系统、运输系统的车辆、移动系统、运输或移动系统的建立方法及其应用
CN205675087U (zh) 一种高空管道运输安装车
CN105109939B (zh) 大跨度结构片的运输工艺
CN206647217U (zh) 运输工装
CN105083306B (zh) 一种大容积托盘运输棚车
CN202574372U (zh) 一种副车架和具有该副车架的随车起重运输车
CN205931947U (zh) 集装箱用汽车运输架及具有其的集装箱
CN202063186U (zh) 一种低平板运输车整体车架
CN205972386U (zh) 一种大型圆筒产品用的发运装置
CN206220968U (zh) 一种地铁隧道盾构始发基座
CN201553150U (zh) 一种铁路平车用货物箱顶盖
CN104404975B (zh) 通用型五点支撑压重式塔机基础及施工方法
CN206914317U (zh) 矿用自卸车蓄能器柜
CN206734398U (zh) 一种矿用自卸车的平台骨架结构
CN108001473A (zh) 一种模块化轻量化内燃机车车体
CN205010359U (zh) 一种可拆卸式半挂车车体的连接结构
CN211895724U (zh) 一种钢支撑地面拼装及解体支架
CN102556529B (zh) 一种全地形车的运输包装方法
CN103171911A (zh) 装船机安装工艺
CN208236577U (zh) 风力发电机组机舱运输底架
CN207579947U (zh) 客车底盘骨架
CN206537776U (zh) 一种新型集装箱
CN201442535U (zh) 集装箱倾转拖车
CN210531058U (zh) 一种用于立装式车载运输的塔架底座
CN205686473U (zh) 一种移动破碎筛分站及其半挂车底盘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