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06620431U - 一种自动扶正大蒜播种机 - Google Patents

一种自动扶正大蒜播种机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06620431U
CN206620431U CN201720349171.4U CN201720349171U CN206620431U CN 206620431 U CN206620431 U CN 206620431U CN 201720349171 U CN201720349171 U CN 201720349171U CN 206620431 U CN206620431 U CN 206620431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garlic
timing belt
cave
strengthening
auto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Expired - Fee Rela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720349171.4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彭茂武
孙伟
宋婉菲
李云凯
杨熙程
杨发展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Individual
Original Assignee
Individual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Individual filed Critical Individual
Priority to CN201720349171.4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06620431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06620431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06620431U/zh
Expired - Fee Related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Landscapes

  • Sowing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自动扶正大蒜播种机,包括一级扶正装置、第一层漏斗、播种装置、打穴装置、覆土装置以及电磁补种装置;所述一级扶正装置采用挡板同步带实现单粒取种,并带动大蒜种子移动通过圆弧凸起和凸轮槽轨道,经过该装置能基本实现大多数种子鳞芽尖部向上,并以直立状态种入土壤中。该装置具有扶正率高、适应性强、成本低等优点,能有效提高大蒜种植效率和减少劳动量,同时提高了大蒜的产量。

Description

一种自动扶正大蒜播种机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自动扶正大蒜播种机,属于农业机械的技术领域。
背景技术
在我国,大蒜自古以来就是我国的一种重要经济作物,特别在北方播种广泛。作为一种常见的食品,其中的含硒化合物具有防癌功效,深受大众喜食,并出口到韩国、日本等地。大蒜多种植于山东、江苏、河南等地,山东省作为大蒜的主产地之一,每年秋天都有大批菜农播种大蒜,但人工种蒜的效率低、劳作辛苦;并且我国大蒜播种要求蒜瓣鳞芽竖直向上,这种播种方式对大蒜成长有利,达到增产的目的,但这种方式也导致了要求人工播种,劳动量大,生产效率低,大蒜播种机械化、产业化已是大蒜播种发展的迫切需要。目前,国内外各种大蒜播种机中,蒜种扶正问题是重中之重,而且难以解决,播种机蒜种扶正效率低下、整机结构复杂导致了大蒜播种机未能全面推广。
实用新型内容
为了解决现有技术所存在的上述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自动扶正大蒜播种机,解决现有技术中的大蒜播种机械化程度低、农业生产率低、蒜种播入时鳞芽方向不能保证竖直向上、在土壤中无法竖直的问题。
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如下:
一种自动扶正大蒜播种机,包括箱体、第一层漏斗以及播种装置;所述第一层漏斗设置于箱体下方,所述播种装置设置于所述第一层漏斗下方;所述箱体整体倾斜固定在机架上,其上方固定连接有料斗;所述料斗底部开一用于实现取种的长条形槽;所述箱体下部固定连通一柔性导管;一级扶正装置设置在所述箱体内,其包括两同步带轮、连接两个所述同步带轮的挡板同步带以及将蒜种从平躺状态变成直立状态且位于挡板同步带和滑道前部的圆弧凸起,所述圆弧凸起与所述导管落料口之间设置有位于箱体底部上的凸轮槽轨道,所述凸轮槽轨道与圆弧凸起配合使得蒜种保持直立和鳞芽尖部向上的状态;所述挡板同步带外表面间隔设置用于承接从所述长条形槽落下大蒜的分隔室;所述挡板同步带包括上直部同步带、下直部同步带以及连接上直部同步带和下直部同步带的两侧弧部同步带;所述上直部同步带与下直部同步带之间设置有滑道,所述滑道的上端设置于所述上直部同步带后部并将其后部密封,所述滑道的下端设置于所述下直部同步带前部;所述滑道上端设置孔洞,所述孔洞所处的高度与上直部同步带的分隔室高度相对应,使得位于分隔室内的大蒜通过孔洞进入所述滑道;所述箱体的底部且位于挡板同步带下方设置有与柔性导管连通的导管落料口;所述柔性导管与第一层漏斗、播种装置依次连通。
其中,所述播种装置包括凸轮控制机构和两个旋转圆盘,一根大轴两端分别固定连接两个所述旋转圆盘的中心;旋转圆盘内壁上均匀设置六个装有轴承的轴承孔,六根小轴分别穿过六个所述轴承孔,所述小轴上还固定有可开合的种斗;所述种斗的入料口位于拉簧漏斗下方;所述凸轮控制机构包括设置于轴承孔旁与所述旋转圆盘内侧固定连接的六个凸轮,所述凸轮旁边每根小轴的一端固定连接角度控制曲柄,所述角度控制曲柄的另一端与角度控制连杆铰接;所述角度控制曲柄设置于所述旋转圆盘外侧,六根所述角度控制连杆首尾依次铰接组成正六边形用于实现六根小轴联动,所述小轴上固定连接第二角度控制链轮,所述第二角度控制链轮与固定在机架上的第一角度控制链轮之间的链传动,用于实现角度控制;所述小轴两端分别固定连接凸轮推杆,所述凸轮推杆与凸轮连杆一端铰接,所述凸轮连杆另一端分别与控制杆一端固定连接,用于控制种斗开合,所述凸轮与凸轮推杆相配合。
其中,所述第一层漏斗通过一水平支架固定在机架上,其为拉簧漏斗,由两个对称的半漏斗组成;其入料口位于柔性导管下方,所述两个半漏斗之间用不完全齿轮啮合连接,其中一个半漏斗下方固定有设置于种斗上边缘的漏斗挡板,种斗旋转使拉簧漏斗张开;两个所述半漏斗之间装有拉簧。
其中,还包括打穴装置,所述打穴装置设置于所述播种装置前方;所述打穴装置包括横杆、与所述横杆等间距固定连接的打穴杆以及控制横杆上下运动的打穴控制部。
其中,所述打穴控制部包括固定在所述机架上的打穴链轮,所述打穴链轮与大轴固定连接的主轴链轮链连接;所述打穴链轮与打穴曲柄一端固定连接,所述打穴曲柄另一端与打穴连杆的一端铰接,所述打穴连杆的另一端与上打穴摇杆的一端、下打穴摇杆的一端铰接在一起,所述上打穴摇杆的另一端与所述机架铰接,所述下打穴摇杆的另一端与所述横杆铰接;所述横杆两端分别套接竖直导轨,所述竖直导轨固定在机架上。
其中,所述打穴杆底端为锥体形状。
其中,所述横杆下方设置有与机架固定连接的导向杆,所述打穴杆穿过所述导向杆。
其中,一种自动扶正大蒜播种机还包括覆土装置,所述覆土装置设置于所述播种装置后方;所述覆土装置包括与机架固定连接的一根水平梁和固定在水平梁上的覆土轮组,所述覆土轮组由两个互成一定角度的覆土轮组成。
其中,一种自动扶正大蒜播种机还包括电磁补种装置,所述电磁补种装置设置于柔性导管一侧,所述电磁补正装置包括依次连接的储蒜管、用于导通储蒜管的推力电磁铁机构以及长导管,所述长导管设置于第一层漏斗上方,所述柔性导管内设置有用于检测蒜种的光电计数传感器,所述光电计数传感器与所述推力电磁铁机构通信连接。
其中,所述滑道为C形,所述滑道的内径从上到下逐渐减小。
本实用新型具有如下有益效果:
1、本实用新型一种自动扶正大蒜播种机,该大蒜播种装置可以实现大蒜播种过程的打穴、播种机械一体化,以机械自动操作代替人工播种,提高生产效率。
2、本实用新型一种自动扶正大蒜播种机,大大改进了现有大蒜播种技术中的扶正系统,特别是将基于挡板同步带与凸轮原理轨道的一级扶正系统与第一层漏斗的圆弧锥体柔性碰撞重力扶正系统的两级扶正系统运用于大蒜播种装置上,通过两级扶正能保证蒜种鳞芽尖部向上根部向下概率在85%以上,扶正效率高,并采用先打穴后播种的方式保证了蒜种落入土壤的竖直率,对大蒜种植过程中的鳞芽根部向下控制技术和鳞芽直立控制技术这两个关键问题都提出了解决方案。
3、本实用新型一种自动扶正大蒜播种机,加入了电磁补种装置,该装置很好的解决了单粒取种过程中可能出现的漏种问题,降低了播种机出现漏播的概率,提高了种植的效率。
4、本实用新型一种自动扶正大蒜播种机,可以广泛应用于中、东、西部平原和丘陵地区的大蒜规模化、机械化播种,还可与中小型农用拖拉机配合使用;有益于提高我国农业生产效率和农业生产自动化水平、农民增收,值得开发和推广应用。
5、本实用新型一种自动扶正大蒜播种机,所述柔性导料长管的直径略大于大蒜的最大宽度,且内壁光滑,摩擦力小,保证蒜种在柔性导料长管中既能够不伤害蒜种的表面,又可以使其顺利光滑的通过。
6、本实用新型一种自动扶正大蒜播种机,将挡板同步带与凸轮原理轨道的一级扶正机构、第一层漏斗的圆弧锥体柔性碰撞重力扶正配合使用,通过柔性导料长管,利用重力的作用,实现两级扶正机构的衔接,同时,采用两种不同的自动扶正机构,提高了播种蒜种的竖直率。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一种自动扶正大蒜播种机的整体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一种自动扶正大蒜播种机的侧视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一种自动扶正大蒜播种机的一级扶正装置的主视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一种自动扶正大蒜播种机的一级扶正机构的主视图;
图5为本实用新型一种自动扶正大蒜播种机的拉簧漏斗的主视图;
图6为本实用新型一种自动扶正大蒜播种机的凸轮控制机构的侧视图;
图7为本实用新型一种自动扶正大蒜播种机的凸轮控制机构的主视图;
图8为本实用新型一种自动扶正大蒜播种机的打穴控制部的左视图;
图9为本实用新型一种自动扶正大蒜播种机的覆土装置的俯视图;
图10为本实用新型一种自动扶正大蒜播种机的一级扶正装置的剖视图。
图中附图标记表示为:
1-料斗、2-一级扶正装置、3-覆土装置、4-机架、5-播种装置、6-电磁补种装置、7-打穴装置、8-第一角度控制链轮、9-导管落料口、10-第一层漏斗、11-种斗、12-柔性导管、13-旋转圆盘、14-角度控制连杆、15-第二角度控制链轮、16-角度控制曲柄、17-同步带轮、18-挡板同步带、19-滑道、20-圆弧凸起、21-凸轮槽轨道、22-长导管、23-小轴、24-控制杆、25-不完全齿轮、26-半漏斗、27-光电计数传感器、28-漏斗挡板、29-拉簧、30-孔洞、31-凸轮、32-凸轮推杆、33-凸轮连杆、34-打穴链轮、35-打穴曲柄、36-打穴连杆、37-横杆、38-竖直导轨、39-打穴杆、40-覆土轮、41-覆土轮组、42-凸轮控制机构、43-主轴链轮、44-上打穴摇杆、45-下打穴摇杆、46-箱体、47-水平支架、48-大轴、49-轴承孔、50-打穴控制部、51-水平梁、52-拉簧漏斗、53-储蒜管、54-推力电磁铁机构、55-导向杆、56-上直部同步带、57-下直部同步带、58-弧部同步带、59-分隔室、60-大蒜。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例来对本实用新型进行详细的说明。
参见图1至图10,一种自动扶正大蒜播种机,包括箱体46、第一层漏斗10以及播种装置5;所述第一层漏斗10设置于箱体46下方,所述播种装置5设置于所述第一层漏斗10下方;所述箱体46整体倾斜固定在机架4上,其上方固定连接有料斗1;所述料斗1底部开一用于实现取种的长条形槽60;所述箱体46下部固定连通一柔性导管12;一级扶正装置2设置在所述箱体46内,其包括两同步带轮17、连接两个所述同步带轮17的挡板同步带18以及将蒜种从平躺状态变成直立状态且位于挡板同步带18和滑道19前部的圆弧凸起20,所述圆弧凸起20与所述导管落料口9之间设置有位于箱体46底部上的凸轮槽轨道21,所述凸轮槽轨道21与圆弧凸起20配合使得蒜种保持直立和鳞芽尖部向上的状态;所述挡板同步带18外表面间隔设置用于承接从所述长条形槽60落下大蒜的分隔室59;所述挡板同步带18包括上直部同步带56、下直部同步带57以及连接上直部同步带56和下直部同步带57的两侧弧部同步带58;所述上直部同步带56与下直部同步带57之间设置有滑道19,所述滑道19的上端设置于所述上直部同步带56后部并将其后部密封,所述滑道19的下端设置于所述下直部同步带57前部;所述滑道19上端设置孔洞30,所述孔洞30所处的高度与上直部同步带56的分隔室高度相对应,使得位于分隔室59内的大蒜通过孔洞30进入所述滑道19;所述箱体46的底部且位于挡板同步带18下方设置有与柔性导管12连通的导管落料口9;所述柔性导管12与第一层漏斗10、播种装置5依次连通。
其中,所述播种装置5包括凸轮控制机构42和两个旋转圆盘13,一根大轴48两端分别固定连接两个所述旋转圆盘13的中心;旋转圆盘13内壁上均匀设置六个装有轴承的轴承孔49,六根小轴23分别穿过六个所述轴承孔49,所述小轴23上还固定有可开合的种斗11;所述种斗11的入料口位于拉簧漏斗52下方;所述凸轮控制机构42包括设置于轴承孔49旁与所述旋转圆盘13内侧固定连接的六个凸轮31,所述凸轮31旁边每根小轴23的一端固定连接角度控制曲柄16,所述角度控制曲柄16的另一端与角度控制连杆14铰接;所述角度控制曲柄16设置于所述旋转圆盘13外侧,六根所述角度控制连杆14首尾依次铰接组成正六边形用于实现六根小轴23联动,所述小轴上固定连接第二角度控制链轮15,所述第二角度控制链轮15与固定在机架4上的第一角度控制链轮8之间的链传动,用于实现角度控制;所述小轴23两端分别固定连接凸轮推杆32,所述凸轮推杆32与凸轮连杆33一端铰接,所述凸轮连杆33另一端分别与控制杆24一端固定连接,用于控制种斗11开合,所述凸轮31与凸轮推杆32相配合。
其中,所述第一层漏斗10通过一水平支架47固定在机架4上,其为拉簧漏斗52,由两个对称的半漏斗26组成;其入料口位于柔性导管12下方,所述两个半漏斗26之间用不完全齿轮25啮合连接,其中一个半漏斗26下方固定有设置于种斗11上边缘的漏斗挡板28,种斗11旋转使拉簧漏斗52张开;两个所述半漏斗26之间装有拉簧29。
其中,还包括打穴装置7,所述打穴装置7设置于所述播种装置5前方;所述打穴装置7包括横杆37、与所述横杆37等间距固定连接的打穴杆39以及控制横杆37上下运动的打穴控制部50。
其中,所述打穴控制部50包括固定在所述机架4上的打穴链轮34,所述打穴链轮34与大轴48固定连接的主轴链轮43链连接;所述打穴链轮34与打穴曲柄35一端固定连接,所述打穴曲柄35另一端与打穴连杆36的一端铰接,所述打穴连杆36的另一端与上打穴摇杆44的一端、下打穴摇杆45的一端铰接在一起,所述上打穴摇杆44的另一端与所述机架4铰接,所述下打穴摇杆45的另一端与所述横杆37铰接;所述横杆37两端分别套接竖直导轨38,所述竖直导轨38固定在机架4上。
其中,所述打穴杆39底端为锥体形状。
其中,所述横杆37下方设置有与机架4固定连接的导向杆55,所述打穴杆39穿过所述导向杆55。
其中,一种自动扶正大蒜播种机还包括覆土装置3,所述覆土装置3设置于所述播种装置5后方;所述覆土装置3包括与机架4固定连接的一根水平梁51和固定在水平梁51上的覆土轮组41,所述覆土轮组41由两个互成一定角度的覆土轮40组成。
其中,一种自动扶正大蒜播种机还包括电磁补种装置6,所述电磁补种装置6设置于柔性导管12一侧,所述电磁补正装置包括依次连接的储蒜管53、用于导通储蒜管53的推力电磁铁机构54以及长导管22,所述长导管22设置于第一层漏斗10上方,所述柔性导管12内设置有用于检测蒜种的光电计数传感器27,所述光电计数传感器27与所述推力电磁铁机构54通信连接。
其中,所述滑道19为C形,所述滑道19的内径从上到下逐渐减小。
本实用新型的工作原理:
将蒜种倒入最上方料斗1中,接着蒜种落入料斗1底部的长条形槽60中的上直部同步带56的分隔室59中,紧接着在挡板同步带18的匀速带动下,由于整个一级扶正装置2相对竖直方向有倾斜度,所以蒜种被带动至滑道19上端的孔洞30,此时蒜种就会划入滑道19,且此间隙每次只允许通过一颗蒜种,蒜种通过两级滑道19后,再次落入下直部同步带57的分隔室59中,继而被带至圆弧凸起20使得蒜种保持直立,接着经过凸轮槽轨道21,在此处,鳞芽朝下的蒜种将会被缓慢扶正,而对鳞芽朝上蒜种的无影响,通过此处后,五组蒜种同时通过柔性导管12落入第一层漏斗10中,此时,若柔性导管12中的光电计数传感器27检测到某柔性导管12中没有蒜种通过,则电磁补种装置6中的推力电磁铁机构54通电将一颗预先放在储蒜管53中的鳞芽朝上的蒜种推入第一层漏斗10中,降低漏播率,紧接着当固定在小轴23上的种斗11上边缘碰撞到半漏斗26下方漏斗挡板28,半漏斗26张开,蒜种落至种斗11中,此处有一次二级辅助扶正过程,第一层漏斗10下方有5mm的开口,当蒜种鳞芽朝下时将会穿过一部分,种斗11上部边缘与漏斗挡板28碰撞时会同时碰撞到蒜种鳞芽尖部,蒜种反转落至种斗11中,但是鳞芽朝上时不会影响,直接落入种斗11中,种斗11中的蒜种已完成扶正,接下来就是种植部分,每根小轴23上五个种斗11,随着均匀分布在旋转圆盘13上的小轴23匀速旋转,同时打穴装置7也在同步进行着打穴,打穴深度可控制上打穴摇杆44与机架4固定的高度调节,同时打穴杆39尖端在每次打穴后所粘带的泥土被固定在机架上的起导向作用的导向杆55上的孔所清理干净,不影响下一次打穴,在凸轮控制机构42的控制下,种斗11始终保持竖直向下,当种斗11旋转至旋转圆盘13接近下方的位置,固定在旋转圆盘13内壁边缘的凸轮31推动与小轴23相连的凸轮推杆32,从而由凸轮连杆33带动种斗11上的控制杆24运动一定角度,此时,五个种斗11被同时打开,蒜种被精准投入前方打穴装置7打出的种穴中,其他五根小轴23上种斗11同上述原理,蒜种被投入种穴中后,紧接着就是覆土轮40对种穴进行覆土,覆土厚度可调节,至此,蒜种的扶正及其播种过程结束。
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并非因此限制本实用新型的专利范围,凡是利用本实用新型说明书及附图内容所作的等效结构或等效流程变换,或直接或间接运用在其他相关的技术领域,均同理包括在本实用新型的专利保护范围内。

Claims (10)

1.一种自动扶正大蒜播种机,其特征在于:包括箱体(46)、第一层漏斗(10)以及播种装置(5);所述第一层漏斗(10)设置于箱体(46)下方,所述播种装置(5)设置于所述第一层漏斗(10)下方;所述箱体(46)整体倾斜固定在机架(4)上,其上方固定连接有料斗(1);所述料斗(1)底部开一用于实现取种的长条形槽(60);所述箱体(46)下部固定连通一柔性导管(12);一级扶正装置(2)设置在所述箱体(46)内,其包括两同步带轮(17)、连接两个所述同步带轮(17)的挡板同步带(18)以及将蒜种从平躺状态变成直立状态且位于挡板同步带(18)和滑道(19)前部的圆弧凸起(20),所述圆弧凸起(20)与所述导管落料口(9)之间设置有位于箱体(46)底部上的凸轮槽轨道(21),所述凸轮槽轨道(21)与圆弧凸起(20)配合使得蒜种保持直立和鳞芽尖部向上的状态;所述挡板同步带(18)外表面间隔设置用于承接从所述长条形槽(60)落下大蒜的分隔室(59);所述挡板同步带(18)包括上直部同步带(56)、下直部同步带(57)以及连接上直部同步带(56)和下直部同步带(57)的两侧弧部同步带(58);所述上直部同步带(56)与下直部同步带(57)之间设置有滑道(19),所述滑道(19)的上端设置于所述上直部同步带(56)后部并将其后部密封,所述滑道(19)的下端设置于所述下直部同步带(57)前部;所述滑道(19)上端设置孔洞(30),所述孔洞(30)所处的高度与上直部同步带(56)的分隔室高度相对应,使得位于分隔室(59)内的大蒜通过孔洞(30)进入所述滑道(19);所述箱体(46)的底部且位于挡板同步带(18)下方设置有与柔性导管(12)连通的导管落料口(9);所述柔性导管(12)与第一层漏斗(10)、播种装置(5)依次连通。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自动扶正大蒜播种机,其特征在于:所述播种装置(5)包括凸轮控制机构(42)和两个旋转圆盘(13),一根大轴(48)两端分别固定连接两个所述旋转圆盘(13)的中心;旋转圆盘(13)内壁上均匀设置六个装有轴承的轴承孔(49),六根小轴(23)分别穿过六个所述轴承孔(49),所述小轴(23)上还固定有可开合的种斗(11);所述种斗(11)的入料口位于拉簧漏斗(52)下方;所述凸轮控制机构(42)包括设置于轴承孔(49)旁与所述旋转圆盘(13)内侧固定连接的六个凸轮(31),所述凸轮(31)旁边每根小轴(23)的一端固定连接角度控制曲柄(16),所述角度控制曲柄(16)的另一端与角度控制连杆(14)铰接;所述角度控制曲柄(16)设置于所述旋转圆盘(13)外侧,六根所述角度控制连杆(14)首尾依次铰接组成正六边形用于实现六根小轴(23)联动,所述小轴上固定连接第二角度控制链轮(15),所述第二角度控制链轮(15)与固定在机架(4)上的第一角度控制链轮(8)之间的链传动,用于实现角度控制;所述小轴(23)两端分别固定连接凸轮推杆(32),所述凸轮推杆(32)与凸轮连杆(33)一端铰接,所述凸轮连杆(33)另一端分别与控制杆(24)一端固定连接,用于控制种斗(11)开合,所述凸轮(31)与凸轮推杆(32)相配合。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自动扶正大蒜播种机,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层漏斗(10)通过一水平支架(47)固定在机架(4)上,其为拉簧漏斗(52),由两个对称的半漏斗(26)组成;其入料口位于柔性导管(12)下方,所述两个半漏斗(26)之间用不完全齿轮(25)啮合连接,其中一个半漏斗(26)下方固定有设置于种斗(11)上边缘的漏斗挡板(28),种斗(11)旋转使拉簧漏斗(52)张开;两个所述半漏斗(26)之间装有拉簧(29)。
4.如权利要求1-3任一项所述的一种自动扶正大蒜播种机,其特征在于:还包括打穴装置(7),所述打穴装置(7)设置于所述播种装置(5)前方;所述打穴装置(7)包括横杆(37)、与所述横杆(37)等间距固定连接的打穴杆(39)以及控制横杆(37)上下运动的打穴控制部(50)。
5.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自动扶正大蒜播种机,其特征在于:所述打穴控制部(50)包括固定在所述机架(4)上的打穴链轮(34),所述打穴链轮(34)与大轴(48)固定连接的主轴链轮(43)链连接;所述打穴链轮(34)与打穴曲柄(35)一端固定连接,所述打穴曲柄(35)另一端与打穴连杆(36)的一端铰接,所述打穴连杆(36)的另一端与上打穴摇杆(44)的一端、下打穴摇杆(45)的一端铰接在一起,所述上打穴摇杆(44)的另一端与所述机架(4)铰接,所述下打穴摇杆(45)的另一端与所述横杆(37)铰接;所述横杆(37)两端分别套接竖直导轨(38),所述竖直导轨(38)固定在机架(4)上。
6.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一种自动扶正大蒜播种机,其特征在于:所述打穴杆(39)底端为锥体形状。
7.如权利要求6所述的一种自动扶正大蒜播种机,其特征在于:所述横杆(37)下方设置有与机架(4)固定连接的导向杆(55),所述打穴杆(39)穿过所述导向杆(55)。
8.如权利要求7所述的一种自动扶正大蒜播种机,其特征在于:还包括覆土装置(3),所述覆土装置(3)设置于所述播种装置(5)后方;所述覆土装置(3)包括与机架(4)固定连接的一根水平梁(51)和固定在水平梁(51)上的覆土轮组(41),所述覆土轮组(41)由两个互成一定角度的覆土轮(40)组成。
9.如权利要求8所述的一种自动扶正大蒜播种机,其特征在于:还包括电磁补种装置(6),所述电磁补种装置(6)设置于柔性导管(12)一侧,所述电磁补正装置包括依次连接的储蒜管(53)、用于导通储蒜管(53)的推力电磁铁机构(54)以及长导管(22),所述长导管(22)设置于第一层漏斗(10)上方,所述柔性导管(12)内设置有用于检测蒜种的光电计数传感器(27),所述光电计数传感器(27)与所述推力电磁铁机构(54)通信连接。
10.如权利要求9所述的一种自动扶正大蒜播种机,其特征在于:所述滑道(19)为C形,所述滑道(19)的内径从上到下逐渐减小。
CN201720349171.4U 2017-04-05 2017-04-05 一种自动扶正大蒜播种机 Expired - Fee Related CN206620431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720349171.4U CN206620431U (zh) 2017-04-05 2017-04-05 一种自动扶正大蒜播种机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720349171.4U CN206620431U (zh) 2017-04-05 2017-04-05 一种自动扶正大蒜播种机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06620431U true CN206620431U (zh) 2017-11-10

Family

ID=60207085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720349171.4U Expired - Fee Related CN206620431U (zh) 2017-04-05 2017-04-05 一种自动扶正大蒜播种机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06620431U (zh)

Cited By (10)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7046886A (zh) * 2017-06-06 2017-08-18 沈阳农业大学 一种大蒜调向装置及其使用方法
CN108770437A (zh) * 2018-07-02 2018-11-09 山东理工大学 大蒜种植机立直装置
CN108811628A (zh) * 2018-08-10 2018-11-16 济南华庆农业机械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用于大蒜播种机的落料调整装置
CN110100543A (zh) * 2019-05-17 2019-08-09 淮海工学院 大蒜播种机
CN110278749A (zh) * 2019-06-24 2019-09-27 中国农业大学 一种基于机器视觉的大蒜自动调向控制播种机
CN110558008A (zh) * 2019-09-10 2019-12-13 江苏农林职业技术学院 一种大蒜播种机直立种植装置
CN111406484A (zh) * 2020-04-17 2020-07-14 山东崇师傅农业发展有限公司 一种大蒜播种机插播装置
CN111436258A (zh) * 2020-05-20 2020-07-24 范雪灵 一种农业用播种装置
CN112913399A (zh) * 2021-01-18 2021-06-08 山东农业大学 基于机器视觉的大蒜定向播种装置及方法
CN115735496A (zh) * 2022-10-28 2023-03-07 四川省农业机械研究设计院 川芎栽种装置及栽种方法

Cited By (1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7046886A (zh) * 2017-06-06 2017-08-18 沈阳农业大学 一种大蒜调向装置及其使用方法
CN108770437B (zh) * 2018-07-02 2021-08-27 山东理工大学 大蒜种植机立直装置
CN108770437A (zh) * 2018-07-02 2018-11-09 山东理工大学 大蒜种植机立直装置
CN108811628A (zh) * 2018-08-10 2018-11-16 济南华庆农业机械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用于大蒜播种机的落料调整装置
CN110100543A (zh) * 2019-05-17 2019-08-09 淮海工学院 大蒜播种机
CN110278749A (zh) * 2019-06-24 2019-09-27 中国农业大学 一种基于机器视觉的大蒜自动调向控制播种机
CN110278749B (zh) * 2019-06-24 2024-03-22 中国农业大学 一种基于机器视觉的大蒜自动调向控制播种机
CN110558008A (zh) * 2019-09-10 2019-12-13 江苏农林职业技术学院 一种大蒜播种机直立种植装置
CN111406484A (zh) * 2020-04-17 2020-07-14 山东崇师傅农业发展有限公司 一种大蒜播种机插播装置
CN111406484B (zh) * 2020-04-17 2022-11-25 山东崇师傅农业发展有限公司 一种大蒜播种机插播装置
CN111436258A (zh) * 2020-05-20 2020-07-24 范雪灵 一种农业用播种装置
CN112913399A (zh) * 2021-01-18 2021-06-08 山东农业大学 基于机器视觉的大蒜定向播种装置及方法
CN115735496A (zh) * 2022-10-28 2023-03-07 四川省农业机械研究设计院 川芎栽种装置及栽种方法
CN115735496B (zh) * 2022-10-28 2024-05-14 四川省农业机械科学研究院 川芎栽种装置及栽种方法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206620431U (zh) 一种自动扶正大蒜播种机
WO2017016500A1 (zh) 大蒜播种机
CN201878516U (zh) 大蒜种植机
CN202406506U (zh) 一种大蒜播种机
CN106034506B (zh) 一种大蒜播种机
CN109041703B (zh) 一种水稻育秧播种流水线
CN105009745B (zh) 一种大蒜播种机
CN207543554U (zh) 一种玉米播种机
CN101919326B (zh) 大蒜种植机
CN108605480A (zh) 自动栽种机
CN102845170B (zh) 吊桶式农作物半自动移栽机
CN106508201A (zh) 大蒜自动种植机
CN112106466A (zh) 一种气力针式单粒精密播种机
CN105009748B (zh) 马铃薯微型原种播种机
CN112189423A (zh) 一种中药药材种植设备
CN210537383U (zh) 一种三级穴播栽蒜扶正播种补种一体化装置
CN206402678U (zh) 一种新型大蒜播种机
CN106576515A (zh) 半自动大蒜种植机
CN203151989U (zh) 一种多功能油菜移栽机
CN114868609B (zh) 一种藜麦栽培高密高产值栽培方法
CN203194133U (zh) 一种蔬菜钵苗高速移栽移植器
CN212544499U (zh) 一种行星轮式精确导种精密播种机
CN212278822U (zh) 一种幼苗种植装置
CN205755482U (zh) 一种用于大葱的行星轮式移栽装置
CN209749099U (zh) 一种自动开穴栽苗机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171110

Termination date: 201804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