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06420814U - 一种多壁碳纳米管修饰碳纤维微电极 - Google Patents

一种多壁碳纳米管修饰碳纤维微电极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06420814U
CN206420814U CN201720045102.4U CN201720045102U CN206420814U CN 206420814 U CN206420814 U CN 206420814U CN 201720045102 U CN201720045102 U CN 201720045102U CN 206420814 U CN206420814 U CN 206420814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carbon
filaments
epoxy resin
microelectrode
modifying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Expired - Fee Rela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720045102.4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陆龙生
梁林生
张飞翔
谢颖熙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South China University of Technology SCUT
Original Assignee
South China University of Technology SCUT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South China University of Technology SCUT filed Critical South China University of Technology SCUT
Priority to CN201720045102.4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06420814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06420814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06420814U/zh
Expired - Fee Related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多壁碳纳米管修饰碳纤维微电极,包括绝缘铜导线、碳纤维单丝,碳纤维单丝一端通过导电性粘胶与绝缘铜导线的铜芯一端相连接,碳纤维单丝与绝缘铜导线的连接处的裸露部分包裹有锥形的环氧树脂,碳纤维单丝另一端延伸并裸露于环氧树脂外约100μm到500μm。本实用新型的碳纤维微电极表面的多壁碳纳米管层分布均匀,附着较好不易脱落,通过控制相应的化学气相沉积法反应参数可得到不同厚度、长度以及分布密度的碳纳米管修饰层,使碳纤维微电极可以适用于更多不同场合,性能稳定,抗干扰能力强,灵敏度高,重现性好,适用于各种电化学分析检测场合。

Description

一种多壁碳纳米管修饰碳纤维微电极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电化学传感器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多壁碳纳米管修饰碳纤维微电极。
背景技术
超微电极是指尺寸在μm级或纳米级范围的电极,当电极的一维尺寸从毫米级降低至μm级时, 表现出许多优良的电化学特性,在理论上比常规电极更适用于电化学反应过程中的热力学和动力学研究。由于具有很小的尺寸,能插入活体组织的细胞中进行有关成分的测量,而不对其造成损害,因此作为特殊微型生物化学传感器而备受瞩目,在微观电化学分析和生物活体组织分析等领域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碳纤维单丝的直径只有几μm,可以直接制成微电极,而且有着很高的比强度和杨氏模量、良好的导电性能、耐高温、抗腐蚀等优异的性能,制成电极后稳定性和重现性好,能够适用于各种场合,是近年来备受关注的微电极材料。
但碳纤维的表面是石墨乱层结构,比表面积小而且活性低,导致碳纤维微电极的响应电流很小,难以被传统仪器准确测量,限制了碳纤维微电极在生物化学分析领域的广泛应用。碳纳米管由呈六边形排列的碳原子组成,长度是μm级的,直径是纳米级的,拥有独特的中空结构和极大的比表面积,具有优异的电性能。用碳纳米管修饰碳纤维电极,可以在保留碳纤维微小直径的基础上有效增加电极表面积,提高电催化活性和响应灵敏度,而且碳纳米管和碳纤维同属碳材料,兼容性较好,保证了微电极良好的稳定性和重现性。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解决碳纤维微电极比表面积小、响应灵敏度低以及制备工艺复杂的问题,提出一种基于化学气相沉积法制备多壁碳纳米管修饰碳纤维微电极的工艺方法,用于批量生产电化学性能优异、可靠性强、应用范围广的碳纤维微电极。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所采用的技术方案为:
一种多壁碳纳米管修饰碳纤维微电极,包括绝缘铜导线、碳纤维单丝,所述碳纤维单丝一端通过导电性粘胶与绝缘铜导线的铜芯一端相连接,所述碳纤维单丝与绝缘铜导线的连接处的裸露部分包裹有锥形的环氧树脂,所述碳纤维单丝另一端延伸并裸露于环氧树脂外100 ~ 500μm。
进一步地,所述的导电性粘胶为导电银胶。
进一步地,所述的环氧树脂为快速固化环氧树脂。
进一步地,所述碳纤维单丝的直径为5 μm ~7 μm (具体直径根据所用的碳纤维型号而定)。
相比现有技术,本实用新型有益效果包括:
(1)本实用新型基于化学气相沉积法对碳纤维微电极表面进行多壁碳纳米管的修饰,获得的碳纳米管层分布均匀、附着性强,而且容易根据实际需要获得不同的碳纳米管分布厚度和密度,有效地提高了碳纳米管修饰碳纤维微电极的可靠性,拓宽了其使用场合。
(2)本实用新型制备微电极时采用高刚性的绝缘铜导线,并用环氧树脂对连接处进行密封,操作便捷,可靠性强,避免了传统毛细玻璃管封装的高难度和容易损坏碳纤维单丝的缺点。
(3)本实用新型的基于化学气相沉积法的多壁碳纳米管修饰碳纤维微电极的制备工艺,可以实现快速、便捷的批量生产高灵敏度、高稳定性的碳纤维微电极,促进碳纤维微电极在生物化学分析领域的广泛应用。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多壁碳纳米管修饰碳纤维微电极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未经处理的碳纤维原丝的SEM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多壁碳纳米管修饰碳纤维的SEM图;
图4为图3中的多壁碳纳米管修饰碳纤维局部放大SEM图;
图5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多壁碳纳米管修饰碳纤维微电极在5.0 mM K3[Fe(CN)6](支持电解质为1.0 mol/L KCl)溶液中的循环伏安特性曲线图,扫描速率为10 mV。
图中所示:1-碳纤维单丝;2-导电银胶;3-环氧树脂;4-绝缘铜导线。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进行进一步详细说明。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以解释本实用新型,并不用于限定本实用新型。此外下面描述的具体实施方式中所涉及到的技术特征只要彼此之间未构成冲突就可以相互组合。
实施例一
一种多壁碳纳米管修饰碳纤维微电极,包括绝缘铜导线4、碳纤维单丝1,所述碳纤维单丝1一端通过导电银胶2与绝缘铜导线4的铜芯一端相连接,所述碳纤维单丝1与绝缘铜导线4的连接处的裸露部分包裹有锥形的环氧树脂3,所述碳纤维单丝1另一端延伸并裸露于环氧树脂3外100μm ~500μm。
所述的环氧树脂3为快速固化环氧树脂,所述碳纤维单丝1的直径为5 μm~ 7 μm。
本实施例提供的微电极时采用高刚性的绝缘铜导线,并用环氧树脂对连接处进行密封,操作便捷,可靠性强,避免了传统毛细玻璃管封装的高难度和容易损坏碳纤维单丝1的缺点。
实施例二
一种多壁碳纳米管修饰碳纤维微电极的制备方法,具体包括以下步骤:
步骤一,剪一段5cm长的碳纤维丝束,单丝直径为7 μm(见图2),置于丙酮中浸泡40分钟,然后依次用无水乙醇和去离子水超声清洗5 分钟,去除碳纤维表面的浆料和杂质;分别配制100 ml的敏化液(10g/L的SnCl2·2H2O和40 ml/L的盐酸)和活化液(0.5g/L的PdCl2和20 ml/L的盐酸),把碳纤维放到敏化液中浸渍10分钟进行敏化,取出后直接置于活化液中浸渍10分钟进行活化,取出后用去离子水清洗。
步骤二,分别将4.0g次亚磷酸钠、6.0g六水硫酸镍、20.0g柠檬酸钠、10.0g氯化铵溶于200 ml去离子水中,磁力搅拌10分钟得到镀镍溶液;然后置于70 ℃水浴锅中加热,加热到70 ℃后往溶液里滴入氨水调节pH值为8;把活化后的碳纤维样品放进镀镍溶液中进行化学镀镍,10分钟后取出,用去离子水清洗,然后放到真空干燥箱中干燥6小时。
步骤三,将镀镍后的碳纤维样品放进FWL(ZK)-08/70/3管式炉中,关闭进出气口阀门后,打开抽真空开关,待管内压强低于几帕时停止抽真空;打开进气口阀门,通入氩气,流速为50 sccm,10分钟后等管内完全充满氩气时,打开出气口阀门并按下加热开关进行加热;等温度升到680 ℃时通入乙炔,流速为20 sccm,同时保持氩气继续通入;10分钟后停止通入乙炔,并关闭加热开关,继续通入氩气,直到炉子自然冷却到室温,取出修饰了多壁碳纳米管的碳纤维丝束(见图3和图4)。
步骤四,用镊子从修饰了碳纳米管的碳纤维丝束中挑取单根碳纤维,用导电银胶将其与约8 cm长的高刚度绝缘铜导线粘连起来,碳纤维与导线粘连处的长度约为1~2 cm,碳纤维另一端露出足够长度;待导电银胶凝固后,用快速固化环氧树脂均匀涂在铜导线上与碳纤维连接的裸露端进行密封;待环氧树脂固化后,在显微镜下将碳纤维裸露出来的长度剪裁为所需的长度,本实例中剪裁为约500 μm长,即可得到多壁碳纳米管修饰碳纤维微电极。
采用电化学循环伏安法对所制备的多壁碳纳米管/碳纤维微电极的电化学活性进行表征,利用CHI650D 电化学工作站对电极进行,采用三电极系统。在5.0 mM K3[Fe(CN)6](支持电解质为1.0 mol/L KCl)溶液中,多壁碳纳米管/碳纤维微电极为工作电极,标准Ag/AgCl 电极为参比电极,直径1.0 mm 铂丝为辅助电极,电位窗为-0.2 ~ 0.8V,扫速为10mV/s。图5所示为本实用新型的多壁碳纳米管修饰碳纤维微电极的循环伏安曲线示意图,得到标准的“S”型微电极伏安特性曲线,说明具有良好的电化学行活性。
实施例三
一种多壁碳纳米管修饰碳纤维微电极的制备方法,具体包括以下步骤:
步骤一,剪一段5cm长的碳纤维丝束,单丝直径为5 μm,置于丙酮中浸泡30分钟,然后依次用无水乙醇和去离子水超声清洗5 分钟,去除碳纤维表面的浆料和杂质;分别配制100 ml的敏化液(10g/L的SnCl2·2H2O和40 ml/L的盐酸)和活化液(0.5g/L的PdCl2和20ml/L的盐酸),把碳纤维放到敏化液中浸渍8分钟进行敏化,取出后直接置于活化液中浸渍8分钟进行活化,取出后用去离子水清洗。
步骤二,分别将4.0g次亚磷酸钠、6.0g六水硫酸镍、20.0g柠檬酸钠、10.0g氯化铵溶于200 ml去离子水中,磁力搅拌10分钟得到镀镍溶液;然后置于75 ℃水浴锅中加热,加热到75 ℃后往溶液里滴入氨水调节pH值为9;把活化后的碳纤维样品放进镀镍溶液中进行化学镀镍,8分钟后取出,用去离子水清洗,然后放到真空干燥箱中干燥6小时。
步骤三,将镀镍后的碳纤维样品放进FWL(ZK)-08/70/3管式炉中,关闭进出气口阀门后,打开抽真空开关,待管内压强低于几帕时停止抽真空;打开进气口阀门,通入氩气,流速为70 sccm,10分钟后等管内完全充满氩气时,打开出气口阀门并按下加热开关进行加热;等温度升到700 ℃时通入乙炔,流速为30 sccm,同时保持氩气继续通入;10分钟后停止通入乙炔,并关闭加热开关,继续通入氩气,直到炉子自然冷却到室温,取出修饰了多壁碳纳米管的碳纤维丝束。
步骤四,用镊子从修饰了碳纳米管的碳纤维丝束中挑取单根碳纤维,用导电银胶将其与约8cm长的高刚度绝缘铜导线粘连起来,碳纤维与导线粘连处的长度约为1~2 cm,碳纤维另一端露出足够长度;待导电银胶凝固后,用快速固化环氧树脂均匀涂在铜导线上与碳纤维连接的裸露端进行密封;待环氧树脂固化后,在显微镜下将碳纤维裸露出来的长度剪裁为所需的长度,本实例中剪裁为约300 μm长,即可得到多壁碳纳米管修饰碳纤维微电极。
实施例四
一种多壁碳纳米管修饰碳纤维微电极的制备方法,具体包括以下步骤:
步骤一,剪一段5cm长的碳纤维丝束,单丝直径为7 μm(见图2),置于丙酮中浸泡20分钟,然后依次用无水乙醇和去离子水超声清洗5 分钟,去除碳纤维表面的浆料和杂质;分别配制100 ml的敏化液(10g/L的SnCl2·2H2O和40 ml/L的盐酸)和活化液(0.5g/L的PdCl2和20 ml/L的盐酸),把碳纤维放到敏化液中浸渍5分钟进行敏化,取出后直接置于活化液中浸渍5分钟进行活化,取出后用去离子水清洗。
步骤二,分别将4.0g次亚磷酸钠、6.0g六水硫酸镍、20.0g柠檬酸钠、10.0g氯化铵溶于200 ml去离子水中,磁力搅拌10分钟得到镀镍溶液;然后置于80 ℃水浴锅中加热,加热到80 ℃后往溶液里滴入氨水调节pH值为8;把活化后的碳纤维样品放进镀镍溶液中进行化学镀镍,10分钟后取出,用去离子水清洗,然后放到真空干燥箱中干燥6小时。
步骤三,将镀镍后的碳纤维样品放进FWL(ZK)-08/70/3管式炉中,关闭进出气口阀门后,打开抽真空开关,待管内压强低于几帕时停止抽真空;打开进气口阀门,通入氩气,流速为80 sccm,10分钟后等管内完全充满氩气时,打开出气口阀门并按下加热开关进行加热;等温度升到690 ℃时通入乙炔,流速为50 sccm,同时保持氩气继续通入;20分钟后停止通入乙炔,并关闭加热开关,继续通入氩气,直到炉子自然冷却到室温,取出修饰了多壁碳纳米管的碳纤维丝束。
步骤四,用镊子从修饰了碳纳米管的碳纤维丝束中挑取单根碳纤维,用导电银胶将其与约8 cm长的高刚度绝缘铜导线粘连起来,碳纤维与导线粘连处的长度约为1~2 cm,碳纤维另一端露出足够长度;待导电银胶凝固后,用快速固化环氧树脂均匀涂在铜导线上与碳纤维连接的裸露端进行密封;待环氧树脂固化后,在显微镜下将碳纤维裸露出来的长度剪裁为所需的长度,本实例中剪裁为约100 μm长,即可得到多壁碳纳米管修饰碳纤维微电极。
以上所述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方式,应当指出:对于本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原理的前提下,还可以做出若干改进和润饰,这些改进和润饰也应视为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

Claims (4)

1.一种多壁碳纳米管修饰碳纤维微电极,其特征在于:包括绝缘铜导线(4)、碳纤维单丝(1),所述碳纤维单丝(1)一端通过导电性粘胶与绝缘铜导线(4)的铜芯一端相连接,所述碳纤维单丝(1)与绝缘铜导线(4)的连接处的裸露部分包裹有锥形的环氧树脂(3),所述碳纤维单丝(1)另一端延伸并裸露于环氧树脂(3)外100μm~500μm。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多壁碳纳米管修饰碳纤维微电极,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导电性粘胶为导电银胶(2)。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多壁碳纳米管修饰碳纤维微电极,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环氧树脂(3)为快速固化环氧树脂。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多壁碳纳米管修饰碳纤维微电极,其特征在于:所述碳纤维单丝(1)的直径为5μm~7μm。
CN201720045102.4U 2017-01-16 2017-01-16 一种多壁碳纳米管修饰碳纤维微电极 Expired - Fee Related CN206420814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720045102.4U CN206420814U (zh) 2017-01-16 2017-01-16 一种多壁碳纳米管修饰碳纤维微电极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720045102.4U CN206420814U (zh) 2017-01-16 2017-01-16 一种多壁碳纳米管修饰碳纤维微电极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06420814U true CN206420814U (zh) 2017-08-18

Family

ID=59571424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720045102.4U Expired - Fee Related CN206420814U (zh) 2017-01-16 2017-01-16 一种多壁碳纳米管修饰碳纤维微电极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06420814U (zh)

Cited By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6770574A (zh) * 2017-01-16 2017-05-31 华南理工大学 一种多壁碳纳米管修饰碳纤维微电极及其制备方法
CN108663423A (zh) * 2018-05-14 2018-10-16 青岛大学 一种改性碳纤维微电极的制备方法及应用
CN114076786A (zh) * 2020-08-17 2022-02-22 国家能源投资集团有限责任公司 碳纤维微电极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
CN114894877A (zh) * 2022-04-11 2022-08-12 中国人民解放军海军航空大学青岛校区 碳纤维增强树脂基复合材料表面碳纤维裸露缺陷检测方法

Cited By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6770574A (zh) * 2017-01-16 2017-05-31 华南理工大学 一种多壁碳纳米管修饰碳纤维微电极及其制备方法
CN106770574B (zh) * 2017-01-16 2023-10-03 华南理工大学 一种多壁碳纳米管修饰碳纤维微电极及其制备方法
CN108663423A (zh) * 2018-05-14 2018-10-16 青岛大学 一种改性碳纤维微电极的制备方法及应用
CN114076786A (zh) * 2020-08-17 2022-02-22 国家能源投资集团有限责任公司 碳纤维微电极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
CN114894877A (zh) * 2022-04-11 2022-08-12 中国人民解放军海军航空大学青岛校区 碳纤维增强树脂基复合材料表面碳纤维裸露缺陷检测方法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206420814U (zh) 一种多壁碳纳米管修饰碳纤维微电极
CN106770574A (zh) 一种多壁碳纳米管修饰碳纤维微电极及其制备方法
CN105203607B (zh) 一种碳纤维超微电极的制备方法
CN105842312B (zh) 一种纳米花状超微金电极及其制备和应用
CN103303861A (zh) 三维有序贵金属纳米管阵列电极及其制备方法
CN108490052A (zh) 一种新型碳纤维微电极及其制备方法
Zestos Carbon nanoelectrodes for the electrochemical detection of neurotransmitters
CN104597091B (zh) 一种修饰电极的制备方法
CN101581690B (zh) 活体伏安分析的专用电极及其制备方法
CN105675693A (zh) Pt纳米颗粒修饰的Cu纳米线阵列电极的制备方法及在无酶葡萄糖传感器的应用
CN102520042A (zh) 一种用于检测多巴胺的掺硼金刚石薄膜电极的制备方法
CN101013101A (zh) 一种纳米碳纤维盘电极的制备方法
CN114235924B (zh) 一种卷心菜结构的Pt/Au纳米合金修饰针灸针的无酶血糖传感器微电极及其制备
CN100515329C (zh) 纳米碳电极的一种制备方法
CN105575752B (zh) 一种双功能等内径皮流质谱喷针及制备方法
CN103063720A (zh) 一种基于ZnO纳米线的跨尺度葡萄糖传感器用电极及其制备方法
CN110261454A (zh) 一种尿液检测多巴胺的纳米多孔金无酶传感电极及其制备方法与应用
CN102692440A (zh) 针尖式石墨烯电化学电极的制备方法及应用
CN111141798A (zh) 一种基于多壁碳纳米管-芭蕉皮基生物质炭电化学传感器的制备与黄芩素检测的应用
CN105806907A (zh) 一种制备微电极的方法
CN100386621C (zh) 半径小于500nm的纳米碳圆盘电极的制造方法
CN102636534B (zh) 多孔氧化铈纳米管阵列电极的制备方法及其对过氧化氢的检测
CN113042119B (zh) 环状纳米孔道及其制备和测试方法
CN103344688A (zh) 圆柱阵列形跨尺度葡萄糖传感器用工作电极及其制备方法
CN212622372U (zh) 碳纤维-Ag/AgCl复合电极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170818

Termination date: 202001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