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06326339U - 便于卸料的压装模具 - Google Patents

便于卸料的压装模具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06326339U
CN206326339U CN201621430102.8U CN201621430102U CN206326339U CN 206326339 U CN206326339 U CN 206326339U CN 201621430102 U CN201621430102 U CN 201621430102U CN 206326339 U CN206326339 U CN 206326339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locating slot
briquetting
discharging
easy
press mounting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Expired - Fee Rela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621430102.8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焦臣喜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CHONGQING BIYANG ELECTROMECHANICAL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CHONGQING BIYANG ELECTROMECHANICAL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CHONGQING BIYANG ELECTROMECHANICAL Co Ltd filed Critical CHONGQING BIYANG ELECTROMECHANICAL Co Ltd
Priority to CN201621430102.8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06326339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06326339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06326339U/zh
Expired - Fee Related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Landscapes

  • Orthopedics, Nursing, And Contraception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涉及汽车零件加工技术领域,尤其是涉及一种便于卸料的压装模具,包括上模和位于上模下方的下模,上模上设有与其滑动连接的压块,压块下端设有第一定位槽,下模的上端固定连接有设有第二定位槽的固定块,所述压块内设有一端与外部连通的气体通道,气体通道与外部连通的一端连接有第一气泵,第一定位槽底部设有若干个与气体通道连通的气孔。本实用新型能够解决现有保险丝组装模具容易造成插片与外壳脱离的问题,从而保障保险丝的成功组装。

Description

便于卸料的压装模具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汽车零件加工技术领域,尤其是涉及一种便于卸料的压装模具。
背景技术
汽车保险丝是一种汽车上常见的电气原件,包括保险丝插片和用于容纳插片的保险丝外壳。汽车在行驶过程中,经常会由于汽车车身震动摩擦而造成导线接地、或用电器故障造成导线过流,过流后保险丝自动熔断,起到对汽车线路的保护作用。如果汽车保险丝的质量不合格,有可能在导线过流的情况下不能自动熔断,从而不能对汽车线路进行保护,汽车的内部线路就容易产生问题。然而现在通常采用人工的方式,将保险丝的插片插入外壳中,由于人工操作具有不稳定性,因此会出现插接不到位的情况,使得次品率高,生产效率低。
为了解决上述问题,专利号为ZL201410357944.4的中国专利公开了一种汽车保险丝组装模具,包括上模座和下模座,下模座位于上模座的下方,所述下模座上方固定连接有用于固定汽车保险丝外壳的夹紧装置,所述上模座下方固定连接有用于固定汽车保险丝插片的压装模块,所述压装模块与所述夹紧装置的位置相对应,在上模座和下模座相对运动时可使汽车保险丝插片插入汽车保险丝外壳内,所述夹紧装置包括固定块和滑块,所述固定块侧边开设有垂直于固定块上表面的滑槽,并形成第一挤压面,所述滑块截面的形状与所述滑槽截面的形状相匹配,所述滑块滑动设置在所述滑槽内,所述滑块一侧固定连接有用于固定滑块的螺栓。该专利通过旋紧螺栓对外壳进行固定,并通过将插片插入压装模块上的固定缝中对插片进行固定,让插片和外壳能够对正,通过模压装置的压紧作用,就可以将插片一次性插入外壳内,插接精准,成品率高,并提高了生产效率。
但是,上述方案依然存在以下问题:由于压装模块上的固定缝对插片具有夹紧的功能,因此插片插入外壳后,很可能因为固定缝夹的太紧,造成插片继续随压装模块向上运动,与外壳脱离,从而造成保险丝不能成功组装。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意在提供一种便于卸料的压装模具,以解决现有保险丝组装模具容易造成插片与外壳脱离的问题,从而保障保险丝的成功组装。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便于卸料的压装模具,包括上模和位于上模下方的下模,上模上设有与其滑动连接的压块,压块下端设有第一定位槽,下模的上端固定连接有设有第二定位槽的固定块,所述压块内设有一端与外部连通的气体通道,气体通道与外部连通的一端连接有第一气泵,第一定位槽底部设有若干个与气体通道连通的气孔。
本技术方案的技术原理和技术效果是:本技术方案提供一种便于卸料的压装模具,包括位于压块上的第一定位槽,能够对插片进行夹紧和定位。使用第一气泵,通过压块内部的气体通道和位于第一定位槽底部的若干个气孔,不断抽出第一定位槽中的空气,使得第一定位槽中形成负压,让插片能够固定在第一定位槽中,避免插片因重力作用,沿第一定位槽向下滑动。
汽车保险丝的外壳固定在固定块上的第二定位槽中,第二定位槽与第一定位槽的位置相对应,使得压块相对上模向下移动进行保险丝组装的过程中,插片能够准确插入外壳中,使得保险丝能够一次成型。保险丝成型后,让第一气泵停止工作,第一定位槽中的负压消失,插片不再受到让其紧贴第一定位槽底部的压力,因此,在压块做回复运动的过程中,插片就能够相对压块滑动,从而与压块分离。
综上所述,本技术方案设置能够让插片在其中滑动的第一定位槽,并通过第一气泵与气孔在第一定位槽中产生负压实现对插片的固定。完成保险丝的组装后,通过消除第一气泵的作用,使得插片能够相对第一定位槽滑动,就能够避免插片继续随压块向上移动脱离外壳的情况,从而保障保险丝的成功组装。
以下是上述方案的优选方案:
优选方案一:基于基础方案,所述第一定位槽的侧壁上设有第一气囊,压块内设有一端与第一气囊连通的第一充气管,第一充气管的另一端位于压块外,且连接有第二气泵。由于插片能够在第一定位槽中滑动,因此二者之间必然存在一定的缝隙,容易造成插片的倾斜,使得其与外壳之间发生错位,从而降低组装的精度。通过在第一定位槽的侧壁上设置第一气囊,能够通过第一气囊的膨胀将插片抵紧,让其始终保持在竖直方向,避免上述情况的发生,从而保证组装的精度。
优选方案二:基于优选方案一,所述第一气囊覆盖第一定位槽的一个侧壁,避免第一气囊只作用在插片上的部分区域,造成对插片的夹紧不够稳定,影响保险丝的组装。另外,只设置一个覆盖一个侧壁的第一气囊,能够将插片抵紧在另一侧壁上,由于另一侧壁始终位于竖直方向,因此能够保证插片始终位于竖直方向,不会发生倾斜。
优选方案三:基于优选方案二,若干个所述气孔均匀分布,使得第一定位槽底部产生的负压大小相同,使得插片底部各处收到的吸力大小也相同,从而避免插片因受力不均而发生转动。
优选方案四:基于基础方案,所述第二定位槽的侧壁上设有第二气囊,固定块内设有一端与第二气囊连通的第二充气管,第二充气管的另一端位于固定块外且与第二气泵连接。通过在第二定位槽中设置第二气囊,能够通过第二气囊的膨胀将保险丝外壳抵紧,避免外壳倾斜造成组装精度的降低。
优选方案五:基于优选方案四,所述第二定位槽底部设有若干个均匀分布且与外部连通的通孔,通孔与外部连通的一端与第一气泵连接。通过设置与第一气泵连通的通孔,能够在外壳下方产生负压,使得外壳的下端紧贴第二定位槽底部。由于第二气囊在对外壳进行挤压时,施加给外壳的作用力方向多样,如果不在外壳下端产生负压,有可能让外壳在受到第二气囊挤压时沿第二定位槽的侧壁向上移动,造成外壳的倾斜,从而降低组装的精度。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图1中A的放大图;
图3为图1中B的放大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通过具体实施方式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详细的说明:
说明书附图中的附图标记包括:上模1、下模2、压块3、第一定位槽4、固定块5、第二定位槽6、气体通道7、第一气泵8、气孔9、第一气囊10、第一充气管11、第二气泵12、第二气囊13、第二充气管14、通孔15。
本实施例如图1所示:便于卸料的压装模具,包括上模1和下模2,下模2位于上模1的下方。上模1上设有滑轨,压块3通过滑轨与上模1滑动连接。压块3的下端设有第一定位槽4,第一定位槽4的底部开设有4个均匀分布的气孔9,气孔9连通第一定位槽4和压块3内部的气体通道7,气体通道7与外部连通的一端与第一气泵8连接。如图2所示,在第一定位槽4的一个侧壁上还固定连接有覆盖该侧壁的第一气囊10,第一气囊10通过压块3内的第一充气管11与外部的第二气泵12连接。
在下模2上设有与其焊接在一起的固定块5,固定块5的上端开设有第二定位槽6,第二定位槽6与第一定位槽4的位置相对应。如图3所示,第二定位槽6的一个侧壁上固定连接有覆盖该侧壁的第二气囊13,第二气囊13通过固定块5内的第二充气管14与第二气泵12连接,且第一气囊10和第二气囊13位于实施例压装模具中心线的同一侧。此外,在第二定位槽6底部还开设有4个均匀分布的通孔15,该通孔15与外部连通的一端与第一气泵8连接。
使用时,将保险丝插片和外壳分别放入第一定位槽4和第二定位槽6中,开启第一气泵8,让插片和外壳分别与第一定位槽4和第二定位槽6的底部紧贴。之后,打开第二气泵12,让第一气囊10和第二气囊13膨胀,分别将插片和外壳抵紧,从而完成对二者的固定。完成固定后,操作压块3,让其相对上模1向下移动,将插片一次性插入外壳中,完成保险丝的组装。最后,就可以关闭第一气泵8和第二气泵12,让插片能够相对第一定位槽4滑动,使得插片不会随压块3向上移动,完成插片与压块3的分离。
以上所述的仅是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方案中公知的具体结构和/或特性等常识在此未作过多描述。应当指出,对于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结构的前提下,还可以作出若干变形和改进,这些也应该视为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这些都不会影响本实用新型实施的效果和专利的实用性。本申请要求的保护范围应当以其权利要求的内容为准,说明书中的具体实施方式等记载可以用于解释权利要求的内容。

Claims (6)

1.便于卸料的压装模具,包括上模和位于上模下方的下模,上模上设有与其滑动连接的压块,压块下端设有第一定位槽,下模的上端固定连接有设有第二定位槽的固定块,其特征在于:所述压块内设有一端与外部连通的气体通道,气体通道与外部连通的一端连接有第一气泵,第一定位槽底部设有若干个与气体通道连通的气孔。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便于卸料的压装模具,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定位槽的侧壁上设有第一气囊,压块内设有一端与第一气囊连通的第一充气管,第一充气管的另一端位于压块外,且连接有第二气泵。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便于卸料的压装模具,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气囊覆盖第一定位槽的一个侧壁。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便于卸料的压装模具,其特征在于:若干个所述气孔均匀分布。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便于卸料的压装模具,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定位槽的侧壁上设有第二气囊,固定块内设有一端与第二气囊连通的第二充气管,第二充气管的另一端位于固定块外且与第二气泵连接。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便于卸料的压装模具,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定位槽底部设有若干个均匀分布且与外部连通的通孔,通孔与外部连通的一端与第一气泵连接。
CN201621430102.8U 2016-12-25 2016-12-25 便于卸料的压装模具 Expired - Fee Related CN206326339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621430102.8U CN206326339U (zh) 2016-12-25 2016-12-25 便于卸料的压装模具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621430102.8U CN206326339U (zh) 2016-12-25 2016-12-25 便于卸料的压装模具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06326339U true CN206326339U (zh) 2017-07-14

Family

ID=59292363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621430102.8U Expired - Fee Related CN206326339U (zh) 2016-12-25 2016-12-25 便于卸料的压装模具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06326339U (zh)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0509028A (zh) * 2019-08-15 2019-11-29 上海李尔实业交通汽车部件有限公司 一种用于保险丝盒的压装检验设备及工艺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0509028A (zh) * 2019-08-15 2019-11-29 上海李尔实业交通汽车部件有限公司 一种用于保险丝盒的压装检验设备及工艺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1758148A (zh) 高尺寸精度的带折边的半壳的制造方法和设备
CN102442270B (zh) 气体发生装置
KR101416548B1 (ko) 버링 구조를 가지는 리어 어퍼 암 제조방법
CN102355612A (zh) 车用轻质音响系统及方法
CN1275953A (zh) 液压成形的空间构架及其制造方法
CN206326339U (zh) 便于卸料的压装模具
RU2011134641A (ru) Способ изготовления топливного бака
CN105636717B (zh) 帽型截面部件的制造装置以及制造方法
CA2564010C (en) Method of shaping container bodies and corresponding apparatus
CN105579271A (zh) 机动车用燃料箱
CN106735057A (zh) 一种压铸模具
JP2018529525A (ja) 高速ブロー成形プロセス
CN100462662C (zh) 热管压合封口方法
CN107553886A (zh) 汽车内饰表皮真空成型压纹模具及其成型方法
CN106825234B (zh) 汽车保险丝压装模具
JPH02501905A (ja) 多層の成形板を製造するためのプレス工具
JP2018051593A (ja) プレス成形装置
JPS59220215A (ja) プレス加工法
CN203820156U (zh) 一种安全气囊气袋折叠装置
CN206012858U (zh) 一种电动车后平叉
CN105618587A (zh) 一种板材弯折模具
CN207288604U (zh) 一种汽车摆臂小轴套内管的冲压模具
CN217666231U (zh) 一种发动机蠕铁缸体模具分模装置
US10723061B2 (en) Method for manufacturing hollow molded article and apparatus for molding hollow molded article
CN216468261U (zh) 一种隐藏电池的电动自行车车架管结构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170714

Termination date: 201712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