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06283087U - 一种双头打端装置及打端机 - Google Patents

一种双头打端装置及打端机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06283087U
CN206283087U CN201621475646.6U CN201621475646U CN206283087U CN 206283087 U CN206283087 U CN 206283087U CN 201621475646 U CN201621475646 U CN 201621475646U CN 206283087 U CN206283087 U CN 206283087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wire rod
beating machine
straight line
machine structure
line motion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621475646.6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陶富勇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Dongguan Guanju Automation Equipment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Dongguan Guanju Automation Equipment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Dongguan Guanju Automation Equipment Co Ltd filed Critical Dongguan Guanju Automation Equipment Co Ltd
Priority to CN201621475646.6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06283087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06283087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06283087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Landscapes

  • Wire Processing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双头打端装置及打端机,包括:第一直线运动机构,用于将需要打端子的线材送至第一打端机构;第一打端机构,用于将线材的一端压着端子;第二直线运动机构,用于将需要打端子的线材送至第二打端机构;第二打端机构,用于将线材的另一端压着端子;所述第一直线运动机构上线材的运动方向与所述第二直线运动机构上线材的运动方向平行;所述第一打端机构与所述第二打端机构位于同一水平面上。双头打端装置及打端机,可以给线材的两端都压着端子。

Description

一种双头打端装置及打端机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线材的机械加工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双头打端装置及打端机。
背景技术
在电子器材的加工和生产中,经常需要用到线材。线材的使用过程中,经常要求对线材进行打端子处理。
端子,即电器线路的连接头。打端子利用打端机构将端子和导线连接在一起。但现阶段,用于给线材打端子的设备仅能给线材的一端压着端子。
但在一些情况下,线材的两端都需要压着端子。此时,则需要人工进行操作为线材的另一端压着端子。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克服现有技术的缺陷,提供一种双头打端装置及打端机,用以解决现有技术中的问题。
为解决上述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了如下第一技术方案:一种双头打端装置,包括:
第一直线运动机构,用于将需要打端子的线材送至第一打端机构;
第一打端机构,用于将线材的一端压着端子;
第二直线运动机构,用于将需要打端子的线材送至第二打端机构;
第二打端机构,用于将线材的另一端压着端子;
所述第一直线运动机构上线材的运动方向与所述第二直线运动机构上线材的运动方向平行;
所述第一打端机构与所述第二打端机构位于同一水平面上。
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改进,所述第一直线运动机构为丝杆机构。
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改进,所述第二直线运动机构为带传动机构。
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改进,所述双头打端装置上设置有切线机构。
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改进,所述双头打端装置上设置有折弯机构。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如下第二技术方案:一种打端机,所述打端机上设置有双头打端装置;
所述双头打端装置,包括:
第一直线运动机构,用于将需要打端子的线材送至第一打端机构;
第一打端机构,用于将线材的一端压着端子;
第二直线运动机构,用于将需要打端子的线材送至第二打端机构;
第二打端机构,用于将线材的另一端压着端子;
所述第一直线运动机构上线材的运动方向与所述第二直线运动机构上线材的运动方向平行;
所述第一打端机构与所述第二打端机构位于同一水平面上。
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改进,所述第一直线运动机构为丝杆机构。
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改进,所述第二直线运动机构为带传动机构。
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改进,所述双头打端装置上设置有切线机构。
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改进,所述双头打端装置上设置有折弯机构。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本实用新型提出一种双头打端装置及打端机,可以给线材的两端都压着端子。
使用双头打端装置及打端给线材的两端压着端子,可以提高工作效率,降低生产加工的成本。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技术方案,下面参照附图结合具体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做进一步的描述。应当理解,以下附图仅示出了本实用新型的某些实施例,因此不应被看作是对范围的限定,对于本领域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相关的附图。
图1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1中一种双头打端装置的示意图;
图2为图1的正视图;
图3为图2的俯视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2中一种双头打端装置的示意图;
图5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2中一种切线机构的示意图;
图6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3中一种转动伸缩机构的示意图;
图7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4中一种折弯机构的示意图。
主要元件符号说明
1000-第一直线运动机构;2000-第二直线运动机构;3000-第一打端机构;4000-第二打端机构;5000-切线机构;5100-上切断刀;5200-下切断刀;5300-上剥皮刀;5400-下剥皮刀;5500-拉线夹;6000-转动伸缩机构;6100-夹持组件;6200-转动动力组件;6300-伸缩动力组件;6400-助焊剂区;6500-锡区;7000-折弯机构;7100-上模;7200-下模;7300-气缸。
需要说明的是,在本文中涉及的“气缸”、“电机”等元件为可以实现相同功能的同一类元件的总称。附图中对其位置的指示只是方便对附图的理解及对相应文字的描述,而不是指代文中所有“气缸”、“电机”等。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参照示出了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附图,在下文中更加充分地描述本实用新型。但是,本实用新型可以多种不同的形式出现,而不应该被解释为限于这里所阐述的实施例,通过实施例,本实用新型变得更加完整;相反,以示例性方式提供的这些实施例使得本公开将本实用新型的范围传达给本技术领域技术人员。此外,相同的数字始终表示相同或者类似的元件或者部件。
在本实用新型中,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需要理解的是,文中指示方位或者位置关系的术语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者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实用新型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者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
在本实用新型中,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定义,“安装”、“连接”、“固定”等术语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者一体地连接;可以是机械连接,也可以是电连接;可以是直接连接,也是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根据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实用新型中的具体含义。
在本实用新型中,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定义,本文所使用的所有技术和科学术语与属于本实用新型的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通常理解的含义相同。本文中所述使用的术语仅为描述具体的实施方式的目的,不是旨在限制本实用新型。
以下是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做进一步的描述,但实用新型并不限于这些实施例。
实施例1
本实施例中提出一种双头打端装置,用以处理线材两端压着端子的工作。
参阅图1、图2和图3,一种双头打端装置,包括:
第一直线运动机构1000,用于将需要打端子的线材送至第一打端机构3000;
第一打端机构3000,用于将线材的一端压着端子;
第二直线运动机构2000,用于将需要打端子的线材送至第二打端机构4000;
第二打端机构4000,用于将线材的另一端压着端子。
其中,在本实施例中,第一直线运动机构1000上线材的运动方向与第二直线运动机构2000上线材的运动方向平行,第一打端机构3000与第二打端机构4000位于同一水平面上。
在本实施例中,第一直线运动机构1000可以选择丝杆机构。其中,丝杆机构具体可以包括滚珠丝杆副,使用伺服电机作为驱动元件。
具体的,在第一直线运动机构1000上设置可以有连接线材的连接座,需要处理的线材预先安装在连接座上。通过第一直线运动机构1000带动安装在连接座上的线材运动至第一打端机构3000,利用第一打端机构3000为线材的一端压着端子。
在本实施例中,第二直线运动机构2000可以选择带传动机构。具体的,在皮带上连接有用于夹持线材的夹具,利用皮带带动夹具做直线运动。夹具可以选择机械手。
通过第二直线运动机构2000带动夹具上夹持的线材至第二打端机构4000,利用第二打端机构4000为线材的另一端压着端子。
在其他具体实施例中,第一直线运动机构1000和第二直线运动机构2000还可以选择其他常见的可以完成直线运动的机械机构,如曲柄连杆机构等。
实施例2
参阅图4,本实施例中提出一种双头打端装置,该装置在实施例1的基础上还设置有切线机构5000,利用切线机构5000可以将线材切断。
切线机构5000可以整条长线切割成段,使得双头打端装置能给线材的两端都压着上端子。其中,第一打端运动机构和第二打端运动机构上线材起始的运动位置都正对于切线机构5000。
如图5所示,在本实施例中,切线机构5000上设置有上切断刀5100和下切断刀5200,切线机构5000上还设置有上剥皮刀5300和下剥皮刀5400。
上切断刀5100和上剥皮刀5300平行设置,且固定于上刀架上;下切断刀5200和下剥皮刀5400平行设置,且固定于下刀架上。
其中,上切断刀5100与下切断刀5200在竖直方向上相对设置,上剥皮刀5300和下剥皮刀5400也在竖直方向上相对设置。
通过驱动元件驱动上、下刀架相对运动:上切断刀5100和下切断刀5200对线材相互作用,达到切断线材的目的;同时,上剥皮刀5300和下剥皮刀5400对线材相互作用,达到剥除线材外皮的目的。
驱动元件可以是气缸或其他动力装置等。
参照图4,简要说明打端机切线及打端的过程:
整条长线预先连接在第一运动机构上,同时,长线的自由端在竖直方向上正对于切线机构5000;
第一直线运动机构1000带动长线的自由端从切线机构5000所在的位置开始运动,直至长线的自由端到达第一打端机构3000;
第一打端机构3000开始工作,完成长线的自由端压着端子的工作,之后第一直线运动机构1000带动长线的自由端运动至起始位置,即切线机构5000所在的位置;
端子机上设置有进行送料工作的拉线夹5500,拉线夹5500夹持已压着有端子的自由端,并拉动长线预设的长度,其中,预设的长度等于所需的线材的长度;
切线机构5000开始工作,将线材从整条长线上切断;
第二直线运动机构2000开始工作,第二直线运动机构2000带动线材运动至第二打端机构4000;
第二打端机构4000开始工作,完成线材上被切割的一端压着端子的工作。
此时,长线上被切割的一端转变成新的自由端,重复上述动作过程继续完成后续线材打端的工作。
实施例3
本实施例中提出一种打端机,该打端机上设置有实施例1中提出的双头打端装置。
如图6所示,在本实施例中,打端机上设置有转动伸缩机构6000,利用转动伸缩机构6000可以为线材进行的上锡工作。
当双头打端装置完成线材双头压着端子的工作后,由转动伸缩机构6000夹持住线材,并完成线材上锡的工作。
其中,转动伸缩机构6000包括夹持组件6100、转动动力组件6200和伸缩动力组件6300;
转动动力组件6200及伸缩动力组件6300均与夹持组件6100连接;
转动伸缩机构6000还包括存放助焊剂的助焊剂区6400和存放锡的锡区6500;
第一夹持组件6100转动方向所在的平面为第一平面;
第一夹持组件6100伸缩方向所在的平面为第二平面;
助焊剂区6400和锡区6500与第一平面相交;
第一平面与第二平面重合。
具体的,夹持组件6100转动第一预设角度,线材正对助焊剂区6400,夹持组件6100伸缩第一预设距离,线材沾附助焊剂;
夹持组件6100转动第二预设角度,线材正对锡区6500,夹持组件6100伸缩第二预设距离,线材沾附锡。
其中,在本实施例中,具体的,助焊剂区6400可以是存放有助焊剂的容器所在的区域,锡区6500可以是存放有锡的容器所在的区域。
助焊剂通常是以松香为主要成分的混合物。焊接是电子装配中的重要工艺过程,而助焊剂是焊接时使用的辅助材料。
夹持组件6100可以是一种机械手。
随着工业的自动化发展,越来越多的机床及生产线都大量采用机械手进行夹持、搬运等工作。机械手的种类多样,根据驱动方式进行分类,机械手可以包括有液压驱动式机械手、气压驱动式机械手、电力驱动式机械手和机械驱动式机械手。在实际应用中,还有使用两种或多种驱动方式相互配合而制成的机械手。
在本实施例中,夹持组件6100可以选择气动手指。利用气动手指完成线材的夹取工作。
气动手指,又名气动夹爪或气动夹指,是一种通过压缩空气完成夹取或抓取物体的执行装置。
如图6所示,助焊剂区6400和锡区6500均设置在夹持组件6100的下方。为在线材的沾附助焊剂和锡,夹持组件6100需要完成转动和伸缩的动作。
具体的,夹持组件6100上设置有转动动力组件6200。
在本实施例中,转动动力组件6200可以选择步进电机。其中,步进电机的输出轴与夹持组件6100连接。
同时,夹持组件6100上还设置有伸缩动力组件6300。
在本实施例中,伸缩动力组件6300可以选择气缸。其中,气缸的活塞与夹持组件6100连接。
参照图6,夹持组件6100夹持线材,夹持组件6100转动第一预设角度,线材正对助焊剂区6400,夹持组件6100伸缩第一预设距离,线材沾附助焊剂。
其中,第一预设角度和第一预设距离根据夹持组件6100与助焊剂区6400的相对位置而设定。具体的,可以通过控制步进电机输出轴的转动角度及气缸活塞的伸缩距离,使得夹持组件6100将夹持的线材送至所需要到达的位置。
夹持组件6100转动第二预设角度,线材正对锡区6500,夹持组件6100伸缩第二预设距离,线材沾附锡。
其中,第二预设角度和第二预设距离根据夹持组件6100与锡区6500的相对位置而设定。同样,也可以通过控制步进电机输出轴的转动角度及气缸活塞的伸缩距离,使得夹持组件6100将夹持的线材送至所需要到达的位置。
在本实施例中,可以只启动第一打端机构3000,给线材的一端压着端子,再通过转动伸缩机构6000为线材的另一端进行上锡。
实施例4
本实施例中提出一种打端机,该打端机上设置有实施例1中提出的双头打端装置。
具体的,在本实施例中,双头打端装置上还设置有折弯机构7000。
折弯机构7000在线材加工生产领域是一种常见的机械结构。具体可以通过冲压的动作完成线材折弯的工作。
如图7所示,本实施例中,折弯机构7000包括上模7100、下模7200和气缸7300。其中,上模7100和下模7200相对设置,具体的,上模7100设置与下模7200的正上方。
上模7100与气缸7300的活塞连接,启动气缸,上模7100正对于下模7200运动。通过上模7100和下模7200对线材的冲压,完成线材折弯工作。
从动作过程分类,折弯机构7000属于一种往复运动机构。在其他具体实施例中,还可以使用其他的往复运动机构改造为折弯机构7000,完成线材的折弯工作。
在本实施例中,可以只启动第一打端机构3000,给线材的一端压着端子,再通过折弯机构7000将线材的另一端折弯。
在本说明书的描述中,参考术语“本实施例”、“具体实施例”等的描述旨在结合该实施例描述的具体特征、结构等特点包含于本实用新型的至少一个实施例中。在本实用新型说明书中,对上述术语的示意性表述不必须针对的是相同的实施例或示例。而且,描述的具体特征、结构、特点等都可以在任一个或多个实施例或示例中以合适的方式结合。此外,在不相互矛盾的情况下,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可以将本说明书中描述的不同实施例或者示例以及不同实施例或者示例的特征进行结合和组合。
尽管已经示出和描述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可以理解: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的原理和宗旨的情况下,可以对这些实施例进行多种变化、修改、替换和变型。

Claims (10)

1.一种双头打端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
第一直线运动机构,用于将需要打端子的线材送至第一打端机构;
第一打端机构,用于将线材的一端压着端子;
第二直线运动机构,用于将需要打端子的线材送至第二打端机构;
第二打端机构,用于将线材的另一端压着端子;
所述第一直线运动机构上线材的运动方向与所述第二直线运动机构上线材的运动方向平行;
所述第一打端机构与所述第二打端机构位于同一水平面上。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双头打端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直线运动机构为丝杆机构。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双头打端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直线运动机构为带传动机构。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双头打端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双头打端装置上设置有切线机构。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双头打端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双头打端装置上设置有折弯机构。
6.一种打端机,其特征在于,所述打端机上设置有双头打端装置,所述双头打端装置,包括:
第一直线运动机构,用于将需要打端子的线材送至第一打端机构;
第一打端机构,用于将线材的一端压着端子;
第二直线运动机构,用于将需要打端子的线材送至第二打端机构;
第二打端机构,用于将线材的另一端压着端子;
所述第一直线运动机构上线材的运动方向与所述第二直线运动机构上线材的运动方向平行;
所述第一打端机构与所述第二打端机构位于同一水平面上。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打端机,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直线运动机构为丝杆机构。
8.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打端机,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直线运动机构为带传动机构。
9.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打端机,其特征在于,所述双头打端装置上设置有切线机构。
10.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打端机,其特征在于,所述双头打端装置上设置有折弯机构。
CN201621475646.6U 2016-12-30 2016-12-30 一种双头打端装置及打端机 Active CN206283087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621475646.6U CN206283087U (zh) 2016-12-30 2016-12-30 一种双头打端装置及打端机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621475646.6U CN206283087U (zh) 2016-12-30 2016-12-30 一种双头打端装置及打端机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06283087U true CN206283087U (zh) 2017-06-27

Family

ID=59071498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621475646.6U Active CN206283087U (zh) 2016-12-30 2016-12-30 一种双头打端装置及打端机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06283087U (zh)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2864759A (zh) * 2021-01-20 2021-05-28 厦门鑫乐创电子有限公司 一种缆线全自动端子机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2864759A (zh) * 2021-01-20 2021-05-28 厦门鑫乐创电子有限公司 一种缆线全自动端子机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KR200420305Y1 (ko) 권선기의 코일 그립 및 커팅장치
CN102550215B (zh) 一种多类型果蔬采摘的磁流变适型夹持器及机器人
CN208361348U (zh) 一种搬运机器人
CN206077176U (zh) 凸轮定子绑线机
CN104078819A (zh) 一种应用于连接线的全自动沾锡、打端子、插塑胶壳装置
CN206028881U (zh) 自动片料切割机
CN206824869U (zh) 一种新型焊接机械手
CN108147110A (zh) 一种夹具、自动夹取装置及生产流水线
CN206283087U (zh) 一种双头打端装置及打端机
JP2017042828A (ja) 様々な面の加工が可能なワイヤ放電加工機
CN203875483U (zh) 一种继电器外壳的激光焊接装置
CN208163667U (zh) 一种数控送取料机械手及其工件调头结构
CN206283086U (zh) 一种排线打端上锡装置及打端机
CN108655620A (zh) 一种自动焊接机
CN206622878U (zh) 一种异形冲头加工用夹持装置
CN206335071U (zh) 一种上锡折弯装置及线材加工设备
CN209175771U (zh) 一种正负极板抓手
CN208517642U (zh) 高效型折叠缝纫一体机
CN206289291U (zh) 一种绞线上锡装置及线材加工设备
CN108747451A (zh) 一种用于加工部件的夹紧装置
CN206373462U (zh) 一种上锡折弯装置及线材加工设备
CN108453965B (zh) 自动取放铣切装置及其方法
CN109434582A (zh) 一种工件打磨用工装治具
CN210677108U (zh) 一种灵活性快速切割机
CN210080552U (zh) 一种导管自动扩口装置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
CP02 Change in the address of a patent holder
CP02 Change in the address of a patent holder

Address after: Room 201, building 1, No.17, Ningjiang Road, Humen Town, Dongguan City, Guangdong Province

Patentee after: DONGGUAN GUANJU AUTOMATION EQUIPMENT CO., LTD.

Address before: 523899 Guangdong Province, Dongguan city Humen town Daning Ningjiang Road No. 12 two floor A District

Patentee before: DONGGUAN GUANJU AUTOMATION EQUIPMENT CO., LT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