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06190800U - 一种云台减震结构 - Google Patents

一种云台减震结构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06190800U
CN206190800U CN201621081676.9U CN201621081676U CN206190800U CN 206190800 U CN206190800 U CN 206190800U CN 201621081676 U CN201621081676 U CN 201621081676U CN 206190800 U CN206190800 U CN 206190800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plate
head
shock
vibration damper
shock absorber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621081676.9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余春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Shenzhen Autel Intelligent Aviation Technology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Shenzhen Autel Intelligent Aviation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Shenzhen Autel Intelligent Aviation Technology Co Ltd filed Critical Shenzhen Autel Intelligent Aviation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to CN201621081676.9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06190800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06190800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06190800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Landscapes

  • Vibration Prevention Device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云台减震结构,包括:承载板,固定装设于承载件上;云台板,固定装设于云台上;减震板,至少有一个,设置于承载板和云台板之间,并连接承载板和云台板,减震板与承载板通过第一减震件连接,减震板与云台板通过第二减震件连接。减震板与承载板通过第一减震件连接以形成一级减震结构,减震板与云台板通过第二减震件连接以形成二级减震结构,进而得到一级减震结构和二级减震结构之间串联的减震系统,在保证每一减震件具有足够的强度的情况下,每一层减震件所受的力和单层减震件所受的力一样,但整个减震系统的刚度会大幅度下降,减震件吸收振动能量的能力更强,从而传递给云台的振动减小,提高了减震效果,保证了拍摄的画质。

Description

一种云台减震结构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云台领域,尤其涉及一种云台减震结构。
背景技术
云台作为安装、固定摄像机等电器设备的支撑设备安装于承载件上,其广泛应用于摄影、照相、监控等领域。在无人机技术应用领域,通常将云台固定在作为承载件的无人机的机身上,并通过云台搭载用于航拍的拍摄设备(比如照相机和摄像机),以获取特定类型的环境信息(例如遥感图像)。通常情况下,云台直接与无人机固定连接,无人机飞行时的振动会传递到云台,进而造成云台相机拍摄的画面出现抖动,从而影响云台相机拍摄的效果。为了解决这一问题,现有技术中的云台会安装减震件以达到减震的目的。
但是,上述云台减震结构在选择弹性球时,为了达到良好的减震效果,需要选择弹性系数高,材质更软的材料,从而大大的加大了弹性球的加工难度;同时,由于减震件的强度降低导致了云台的承重能力被大大削弱,进而影响了云台正常功能的实现。因此,如何在保证云台承重能力的前提下提高其减震效果成为了现如今亟待解决的问题。
实用新型内容
为此,本实用新型要解决的技术问题在于克服现有技术的云台减震结构在满足强度要求的情况下减震效果差的技术缺陷,从而提供一种减震效果好的云台减震结构。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云台减震结构,承载板,固定装设于承载件上;云台板,固定装设于云台上;减震板,至少有一个,设置于承载板和云台板之间,并连接承载板和云台板,减震板与承载板通过第一减震件连接,减震板与云台板通过第二减震件连接。
作为优选,减震板包括平行间隔设置的第一板和第二板,第一板和第二板相连,第一板位于靠近云台板的一侧,第二板位于靠近承载板的一侧,第一减震件连接设置在承载板和第一板之间,第二减震件连接设置在云台板和第二板之间。
作为优选,第一板和第二板之间连接设置有一连接板,第一板和第二板通过连接板形成具有阶梯状的Z形结构的减震板。
作为优选,第一板和第二板之间设置有一缓冲件,第一板和第二板通过缓冲件连接,以形成阶梯状的减震板。
作为优选,减震板为多个,并且多个减震板的第二板一体成型在同一平面上,以形成具有多个减震板的中间板。
作为优选,承载板呈多边形,承载板的每一个角分别开设有承载孔;多个第二板一体成型的中间板对应于承载板呈多边形,与第二板末端连接的第一板上开设有第一安装孔,第一减震件通过紧固件安装在承载孔和第一安装孔中。
作为优选,云台板上开设有若干个云台孔,第二板上对应于云台孔开设有第二安装孔,第二减震件通过紧固件安装在第二安装孔和云台孔中。
作为优选,中间板可以有多个,并以层叠的方式放置于承载板和云台板之间,相邻中间板之间通过第三减震件连接。
作为优选,第一减震件和第二减震件为减震球。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还提供一种无人机,包括上述任一项的云台减震结构,以及拍摄装置,拍摄装置设置于云台上,承载件为无人机的机身。
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云台减震结构以及具有其的无人机具有如下优点:
1.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云台减震结构,通过在承载板和云台板之间设置减震板,减震板与承载板通过第一减震件连接以形成一级减震结构,同时减震板与云台板通过第二减震件连接以形成二级减震结构,进而得到一级减震结构和二级减震结构之间串联的减震系统,其相比于承载板和云台板之间通过减震件直接相连而言,在保证每一减震件具有足够的强度的情况下,每一层减震件所受的力和单层减震件所受的力一样,但整个减震系统的刚度会大幅度下降,减震件吸收振动能量的能力更强,从而传递给云台的振动减小,提高了减震效果,保证了拍摄的画质。
2.本实用新型提供的无人机,由于采用了云台减震结构,将承载板固定在无人机上,将云台板固定在云台上,承载板和云台板通过减震板相连以形成多级串联减震系统,进而使无人机传递给云台的振动减小,提高了减震效果,保证了拍摄的画质。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具体实施方式的技术方案,下面根据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例并结合附图,对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详细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云台减震结构一种实施方式的立体图。
图2为图1所示云台减震结构中承载板的立体图。
图3为图1所示云台减震结构中减震板的立体图。
图4为图3所示云台减震结构中由减震板一体成型的中间板的立体图。
图5为本实用新型云台减震结构采用中间板的实施方式的立体图。
图6为图5所示云台减震结构的另一角度的立体图。
图中各附图标记说明如下。
1′-上固定件;2′-下固定件;21′-第一板;22′-第二板;23′-减震件;24′-紧固件;3′-锁紧件;1-承载板;11-承载孔;
2-云台板;21-云台孔;3-减震板;31-第一安装孔;32-第二安装孔;33-第一板;34-第二板;35-连接板;4-第一减震件;5-第二减震件;6-紧固件;
200-云台;300-拍摄装置。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术语“上”、“内”、“外”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实用新型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此外,术语“第一”、“第二”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
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安装”、“相连”、“连接”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一体地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实用新型中的具体含义。
此外,下面所描述的本实用新型不同实施方式中所涉及的技术特征只要彼此之间未构成冲突就可以相互结合。
实施例1
如图1所示的云台减震机构的一种具体实施方式,包括承载板1、云台板2和减震板3,其中,承载板1固定装设于承载件上;云台板2固定装设于云台200上;减震板3至少有一个,设置于承载板1和云台板2之间,并连接承载板1和云台板2,减震板3与承载板1通过第一减震件4连接,减震板3与云台板2通过第二减震件5连接。
上述云台减震结构,通过在承载板1和云台板2之间设置减震板3,减震板3与承载板1通过第一减震件4连接以形成一级减震结构,同时减震板3与云台板2通过第二减震件5连接以形成二级减震结构,进而得到一级减震结构和二级减震结构之间串联的减震系统,其相比于承载板1和云台板2之间通过减震件直接相连而言,在保证每一减震件具有足够的强度的情况下,每一层减震件所受的力和单层减震件所受的力一样,但整个减震系统的刚度会大幅度下降,减震件吸收振动能量的能力更强,从而传递给云台200的振动减小,提高了减震效果,保证了拍摄的画质。
具体的,如图1至图3所示,承载板1呈平板状,并且四周开设有若干承载孔11;减震板3上对应于承载孔11开设有若干第一安装孔31,第一减震件4通过紧固件6安装在承载孔11和第一安装孔31中,以连接承载板1和减震板3;同时,减震板3上还开设有若干第二安装孔32;云台板2上开设有若干云台孔21,第二减震件5通过紧固件6安装在第二安装孔32和云台孔21中,以连接减震板3和云台板2。从而板得到了减震板3与承载板1形成的一级减震结构和减震板3与云台板2形成的二级减震结构,进而得到了包括一级减震结构和二级减震结构串联的减震系统。
作为优选的实施方式,第一减震件4和第二减震件5均为减震球。
由于用户往往要求整个结构具有良好的轻便性,进而需要将减震结构占用的空间设计的尽量小,具体的,减震板3包括平行设置的第一板33和第二板34,第一板33和第二板34相连,第一板33位于靠近云台板2的一侧,第二板34位于靠近承载板1的一侧,第一减震件4连接设置在承载板1和第一板33之间,第二减震件5连接设置在云台板2和第二板34之间,如图1和图3所示。通过将安装在减震板3上的一级减震结构中的第一减震件4和二级减震机构中的第二减震件5放置在同一平面内,以达到缩小减震结构体积的目的。
为了实现第一板33和第二板34之间的相连,第一板33和第二板34之间连接设置有一连接板35,第一板33和第二板34通过连接板35形成具有阶梯状的Z形结构的减震板3,如图3所示。同时,还可以采用第一板33和第二板34之间设置有一缓冲件(图未示),第一板33和第二板34通过缓冲件连接,以形成阶梯状的减震板3。
在使用中,减震件需要采用减震板3为多个的实施方式来达到减震的目的,为了保证减震的效果,同时还需要各个减震板之间相互受力平衡,由此作为变形的实施方式,多个减震板3的第二板34一体成型在同一平面上,以形成具有多个减震板3的中间板,如图4。采用一体成型的方式将多个减震板3连接在一起形成中间板,来达到分别与承载板1和云台板2多点连接的目的,其相比于减震板3分散独立设置而言,减震板3之间相互制约,受力更为平衡,进而有效保证了云台200在使用过程中的平稳性。
具体的,如图4至图6所示,承载板1呈多边形,承载板1的每一个角分别开设有承载孔11;云台板2上开设有若干个云台孔21;多个第二板34一体成型的中间板对应于承载板1呈多边形,与第二板34末端连接的第一板33上开设有第一安装孔31,第二板34上对应于云台孔21开设有第二安装孔32,通过将承载板1和中间板设计成多边形,进而方便了承载板1和中间板的组装定位。除此之外,中间板还可以设计成圆形或者其它形状,在此不予以赘述。
为了达到更好的减震效果,中间板还可以有多个,并以层叠的方式放置于承载板1和云台板2之间,相邻中间板之间通过第三减震件(图未示)连接,其中第三减震件可以为减震球。通过采用多层中间板的方式,以形成多级串联的减震结构,进而进一步提高了该云台减震结构的减震效果。
实施例2
本实施例提供一种无人机(图未示),其包括实施例1中记载的任一项云台减震结构,以及拍摄装置300,拍摄装置300设置于云台200上,承载件为无人机的机身。
上述无人机由于采用了实施例1中的云台减震结构,将承载板1固定在无人机上,将云台板2固定在云台200上,承载板1和云台板2通过减震板3相连以形成多级串联减震系统,进而使无人机传递给云台200的振动减小,提高了减震效果,保证了拍摄的画质。
显然,上述实施例仅仅是为清楚地说明所作的举例,而并非对实施方式的限定。对于所属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上述说明的基础上还可以做出其它不同形式的变化或变动。这里无需也无法对所有的实施方式予以穷举。而由此所引伸出的显而易见的变化或变动仍处于本发明创造的保护范围之中。

Claims (10)

1.一种云台减震结构,其特征在于,包括:
承载板(1),固定装设于承载件上;
云台板(2),固定装设于云台(200)上;
减震板(3),至少有一个,设置于所述承载板(1)和所述云台板(2)之间,并连接所述承载板(1)和所述云台板(2),所述减震板(3)与所述承载板(1)通过第一减震件(4)连接,所述减震板(3)与所述云台板(2)通过第二减震件(5)连接。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云台减震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减震板(3)包括平行间隔设置的第一板(33)和第二板(34),所述第一板(33)和所述第二板(34)相连,所述第一板(33)位于靠近所述云台板(2)的一侧,所述第二板(34)位于靠近所述承载板(1)的一侧,所述第一减震件(4)连接设置在所述承载板(1)和所述第一板(33)之间,所述第二减震件(5)连接设置在所述云台板(2)和所述第二板(34)之间。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云台减震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板(33)和所述第二板(34)之间连接设置有一连接板(35),所述第一板(33)和所述第二板(34)通过所述连接板(35)形成具有阶梯状的Z形结构的所述减震板(3)。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云台减震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板(33)和所述第二板(34)之间设置有一缓冲件,所述第一板(33)和所述第二板(34)通过所述缓冲件连接,以形成阶梯状的所述减震板(3)。
5.根据权利要求2-4中任一项所述的云台减震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减震板(3)为多个,并且多个所述减震板(3)的所述第二板(34)一体成型在同一平面上,以形成具有多个减震板(3)的中间板。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云台减震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承载板(1)呈多边形,所述承载板(1)的每一个角分别开设有承载孔(11);多个所述第二板(34)一体成型的所述中间板对应于所述承载板(1)呈多边形,与所述第二板(34)末端连接的所述第一板(33)上开设有第一安装孔(31),所述第一减震件(4)通过紧固件(6)安装在所述承载孔(11)和所述第一安装孔(31)中。
7.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云台减震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云台板(2)上开设有若干个云台孔(21),所述第二板(34)上对应于所述云台孔(21)开设有第二安装孔(32),所述第二减震件(5)通过紧固件(6)安装在所述第二安装孔(32)和云台孔(21)中。
8.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云台减震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中间板可以有多个,并以层叠的方式放置于承载板(1)和云台板(2)之间,相邻所述中间板之间通过第三减震件连接。
9.根据权利要求1-4中任一项所述的云台减震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减震件(4)和所述第二减震件(5)为减震球。
10.一种无人机,其特征在于:包括权利要求1-9中任一项所述的云台减震结构,以及拍摄装置(300),所述拍摄装置设置于所述云台(200)上,所述承载件为所述无人机的机身。
CN201621081676.9U 2016-09-26 2016-09-26 一种云台减震结构 Active CN206190800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621081676.9U CN206190800U (zh) 2016-09-26 2016-09-26 一种云台减震结构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621081676.9U CN206190800U (zh) 2016-09-26 2016-09-26 一种云台减震结构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06190800U true CN206190800U (zh) 2017-05-24

Family

ID=58729597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621081676.9U Active CN206190800U (zh) 2016-09-26 2016-09-26 一种云台减震结构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06190800U (zh)

Cited By (10)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7380473A (zh) * 2017-09-18 2017-11-24 中国气象局兰州干旱气象研究所 一种垂直稳定云台系统及无人机
CN108006136A (zh) * 2017-10-19 2018-05-08 湖南鲲鹏智汇无人机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无人机用多级减振装置
CN109357126A (zh) * 2018-12-11 2019-02-19 深圳市微米精密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摄像设备用非线性减震云台系统及其减震方法
CN109630605A (zh) * 2018-12-19 2019-04-16 天津智芯视界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用于交通道路的视频识别装置
CN109654148A (zh) * 2018-12-27 2019-04-19 成都纵横大鹏无人机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减振结构及航测系统
WO2019105117A1 (zh) * 2017-11-28 2019-06-06 深圳市道通智能航空技术有限公司 减振装置、具有此减振装置的云台组件及无人机
CN110092295A (zh) * 2019-05-31 2019-08-06 北京晶品特装科技有限责任公司 连接组件
CN112696453A (zh) * 2021-03-25 2021-04-23 上海力信测量系统有限公司 用于隧道掘进机的全站仪减振支架
WO2021120119A1 (en) * 2019-12-19 2021-06-24 XDynamics Limited A damping assembly
CN114248940A (zh) * 2020-09-22 2022-03-29 苏州臻迪智能科技有限公司 云台减震机构及智能飞行器

Cited By (1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7380473A (zh) * 2017-09-18 2017-11-24 中国气象局兰州干旱气象研究所 一种垂直稳定云台系统及无人机
CN108006136A (zh) * 2017-10-19 2018-05-08 湖南鲲鹏智汇无人机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无人机用多级减振装置
WO2019105117A1 (zh) * 2017-11-28 2019-06-06 深圳市道通智能航空技术有限公司 减振装置、具有此减振装置的云台组件及无人机
CN109357126A (zh) * 2018-12-11 2019-02-19 深圳市微米精密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摄像设备用非线性减震云台系统及其减震方法
CN109357126B (zh) * 2018-12-11 2024-03-15 深圳市嘉合劲威电子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摄像设备用非线性减震云台系统及其减震方法
CN109630605A (zh) * 2018-12-19 2019-04-16 天津智芯视界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用于交通道路的视频识别装置
CN109654148A (zh) * 2018-12-27 2019-04-19 成都纵横大鹏无人机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减振结构及航测系统
CN110092295A (zh) * 2019-05-31 2019-08-06 北京晶品特装科技有限责任公司 连接组件
WO2021120119A1 (en) * 2019-12-19 2021-06-24 XDynamics Limited A damping assembly
CN114248940A (zh) * 2020-09-22 2022-03-29 苏州臻迪智能科技有限公司 云台减震机构及智能飞行器
CN112696453A (zh) * 2021-03-25 2021-04-23 上海力信测量系统有限公司 用于隧道掘进机的全站仪减振支架
CN112696453B (zh) * 2021-03-25 2021-08-27 上海力信测量系统有限公司 用于隧道掘进机的全站仪减振支架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206190800U (zh) 一种云台减震结构
CN107310740B (zh) 一种云台相机和无人机
CN105889382B (zh) 减振装置及包含该减振装置的电子装置和移动设备
CN107740847A (zh) 减震装置、具有此减震装置的云台组件及无人机
CN201971165U (zh) 航拍云台减震装置
WO2019037086A1 (zh) 云台的减震器、云台组件、及可移动拍摄设备
CN107975556B (zh) 减震元件、减震装置、摄像组件及无人飞行器
CN110654557A (zh) 一种无人机的减震结构
CN103754376A (zh) 减震球
CN206802167U (zh) 减震结构、减震组件及飞行器
WO2020037791A1 (zh) 云台减震结构、云台系统及无人飞行器
CN205399160U (zh) 一种新型便携式道路勘察装置
CN207843346U (zh) 一种无人机拍摄减震支架
KR20160037389A (ko) 지진계와 서스펜션 원리를 이용한 액션 카메라 진동감쇠 마운트
CN205958108U (zh) 一种红外成像系统及探测器组件、探测器减振装置
CN205707402U (zh) 一种减震组件及飞行器
CN206202713U (zh) 一种无人机
WO2017118082A1 (zh) 减震结构、云台及飞行器
CN205113734U (zh) 一种防脱落云台悬挂结构
CN207961408U (zh) 减震装置、具有此减震装置的云台组件及无人机
WO2019056862A1 (zh) 无人机、三维隔振装置及其三维隔振单元
CN206885369U (zh) 无人机多功能载荷减震装置
CN206900668U (zh) 轻小型无人机动力系统连接缓冲机构
JP3239020U (ja) ダンピングアセンブリ
CN106986041A (zh) 一种无人机挂载结构以及无人机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
CP01 Change in the name or title of a patent holder

Address after: 518055 Shenzhen, Guangdong, Nanshan District Xili street, No. 1001, Zhiyuan Road, B1 9.

Patentee after: Shenzhen daotong intelligent Aviation Technology Co.,Ltd.

Address before: 518055 Shenzhen, Guangdong, Nanshan District Xili street, No. 1001, Zhiyuan Road, B1 9.

Patentee before: AUTEL ROBOTICS Co.,Ltd.

CP01 Change in the name or title of a patent holde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