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06171180U - 一种分动箱壳体支撑装置和汽车 - Google Patents

一种分动箱壳体支撑装置和汽车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06171180U
CN206171180U CN201621120123.XU CN201621120123U CN206171180U CN 206171180 U CN206171180 U CN 206171180U CN 201621120123 U CN201621120123 U CN 201621120123U CN 206171180 U CN206171180 U CN 206171180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transfer case
case housing
support
fixed plate
rigid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621120123.X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李学民
季小伟
滕广宇
孟凡永
王宝国
王星
洪松
明绍民
戈铅
李相荣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BAIC Group ORV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Beijing Automotive Research Institute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Beijing Automotive Research Institute Co Ltd filed Critical Beijing Automotive Research Institute Co Ltd
Priority to CN201621120123.X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06171180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06171180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06171180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Landscapes

  • Vibration Prevention Device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分动箱壳体支撑装置和汽车。分动箱壳体支撑装置包括:软支撑部分和硬支撑部分;所述软支撑部分包括一衬套固定板,所述衬套固定板用于与分动箱壳体固定;所述衬套固定板上设置一弹性结构,所述硬支撑部分的一端与所述弹性结构连接,所述硬支撑部分的另一端与车架固定。本实用新型的分动箱壳体支撑装置减少由于路面输入而引起的分动箱壳体的振动幅度,进而减少与分动箱壳体相连的变速箱的振动,降低两者疲劳损坏的概率。

Description

一种分动箱壳体支撑装置和汽车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汽车制造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分动箱壳体支撑装置和汽车。
背景技术
伴随着日新月异的科技进步,人们对生活质量的追求也越来越高,汽车已经成为人们日常出行必不可少的交通工具,人们对汽车的舒适性、安全性要求也越来越挑剔。
汽车的分动箱与变速器连接,并安装在车架上。但是由于路面的起伏会造成分动箱的振动,进而带动变速器振动,使得分动箱与变速器之间容易造成疲劳损坏。
实用新型内容
为了克服现有技术中分动箱带动变速器振动造成二者损坏的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分动箱壳体支撑装置和汽车。
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采用如下技术方案: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分动箱壳体支撑装置,包括:
软支撑部分和硬支撑部分;
所述软支撑部分包括一衬套固定板,所述衬套固定板用于与分动箱壳体固定;
所述衬套固定板上设置一弹性结构,所述硬支撑部分的一端与所述弹性结构连接,所述硬支撑部分的另一端与车架固定。
进一步来说,所述的分动箱壳体支撑装置中,所述弹性结构包括:
设置于所述衬套固定板中的刚性外缘;
设置于所述刚性外缘内的刚性内缘;
设置于所述刚性外缘和所述刚性内缘之间的支撑弹性件。
进一步来说,所述的分动箱壳体支撑装置中,所述硬支撑部分包括:
中心轴,套设于所述刚性内缘内;
刚性支架,与所述中心轴连接,并与车架固定。
进一步来说,所述的分动箱壳体支撑装置中,所述支撑弹性件包括支撑橡胶、支撑弹簧或支撑弹片。
进一步来说,所述的分动箱壳体支撑装置中,所述衬套固定板上设置有通孔。
进一步来说,所述的分动箱壳体支撑装置中,所述刚性外缘和所述刚性内缘同轴心设置。
本实用新型还提供了一种汽车,包括如上所述的分动箱壳体支撑装置。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本实用新型的分动箱壳体支撑装置减少由于路面输入而引起的分动箱壳体的振动幅度,进而减少与分动箱壳体相连的变速箱的振动,降低两者疲劳损坏的概率。
附图说明
图1表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分动箱壳体支撑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图2表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分动箱壳体支撑装置于汽车中的安装结构示意图;
图3表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分动箱壳体支撑装置的软支撑部分的结构示意图;
图4表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分动箱壳体支撑装置的硬支撑部分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为使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下面将结合附图及具体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详细描述。
参照图1至图4所示,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分动箱壳体支撑装置,包括:软支撑部分1和硬支撑部分2;软支撑部分1包括一衬套固定板11,衬套固定板11用于与分动箱壳体3固定;衬套固定板11上设置一弹性结构,硬支撑部分2的一端与弹性结构连接,硬支撑部分2的另一端与车架4固定。
具体来说,本实用新型的分动箱壳体支撑装置中,软支撑部分1包括一弹性结构,并通过弹性结构与硬支撑部分2连接,软支撑部分1通过衬套固定板11与分动箱壳体3固定。软支撑部分1的弹性结构可以缓冲分动箱壳体3产生的振动,使得硬支撑部分2既可以实现支撑作用,同时避免硬支撑部分2和软支撑部分1之间、硬支撑部分2和车架4之间损坏的概率。该分动箱壳体支撑装置减少由于路面输入而引起的分动箱壳体3的振动幅度,进而减少与分动箱壳体3相连的变速箱5的振动,降低两者疲劳损坏的概率。
进一步来说,弹性结构包括:设置于衬套固定板11中的刚性外缘12;设置于刚性外缘12内的刚性内缘13;设置于刚性外缘12和刚性内缘13之间的支撑弹性件14。刚性内缘13被支撑弹性件14进行悬浮支撑。刚性外缘12与衬套固定板11相对固定,刚性外缘12内部为通孔,刚性内缘13在刚性外缘12的通孔内并与之同轴心设置。使得支撑弹性件14对刚性内缘13的支撑更加均匀和稳定。刚性外缘12和刚性内缘13靠支撑弹性件14连接,支撑弹性件14起到隔绝并衰减路面激励的作用。
另外,衬套固定板11上有通孔15,固定螺钉通过通孔15使软支撑部分1与分动箱壳体3相对固定。
进一步来说,硬支撑部分2包括:中心轴21,套设于刚性内缘13内;刚性支架22,与中心轴21连接,并与车架4固定。刚性内缘13的中间也为通孔结构。中心轴21穿过刚性内缘13,限制分动箱壳体3在中心轴21径向的自由度,可以通过支撑弹性件14在中心轴21的径向缓冲分动箱壳体3的振动。刚性内缘13可与中心轴21相对滑动,不限制分动箱壳体3在中心轴21的轴向运动自由度。
具体来说,支撑弹性件14包括支撑橡胶、支撑弹簧或支撑弹片。支撑弹性件14为支撑橡胶时,通过硫化等工艺,使支撑橡胶与刚性外缘12、刚性内缘13固定。
本实用新型还提供了一种汽车,包括如上的分动箱壳体支撑装置。
需要说明的是,该汽车是包括上述分动箱壳体支撑装置的汽车,上述分动箱壳体支撑装置实施例的实现方式同样适用于该汽车的实施例中,也能达到相同的技术效果,在此不再赘述。
本说明书中的各个实施例均采用递进的方式描述,每个实施例重点说明的都是与其他实施例的不同之处,各个实施例之间相同相似的部分互相参见即可。
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术语“纵向”、“径向”、“长度”、“宽度”、“厚度”、“上”、“下”、“前”、“后”、“左”、“右”、“竖直”、“水平”、“顶”、“底”“内”、“外”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实用新型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除非另有说明,“多个”的含义是两个或两个以上。
以上所述的是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方式,应当指出对于本技术领域的普通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所述的原理前提下还可以作出若干改进和润饰,这些改进和润饰也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内。

Claims (7)

1.一种分动箱壳体支撑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
软支撑部分(1)和硬支撑部分(2);
所述软支撑部分(1)包括一衬套固定板(11),所述衬套固定板(11)用于与分动箱壳体(3)固定;
所述衬套固定板(11)上设置一弹性结构,所述硬支撑部分(2)的一端与所述弹性结构连接,所述硬支撑部分(2)的另一端与车架(4)固定。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分动箱壳体支撑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弹性结构包括:
设置于所述衬套固定板(11)中的刚性外缘(12);
设置于所述刚性外缘(12)内的刚性内缘(13);
设置于所述刚性外缘(12)和所述刚性内缘(13)之间的支撑弹性件(14)。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分动箱壳体支撑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硬支撑部分(2)包括:
中心轴(21),套设于所述刚性内缘(13)内;
刚性支架(22),与所述中心轴(21)连接,并与车架(4)固定。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分动箱壳体支撑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撑弹性件(14)包括支撑橡胶、支撑弹簧或支撑弹片。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分动箱壳体支撑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衬套固定板(11)上设置有通孔(15)。
6.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分动箱壳体支撑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刚性外缘(12)和所述刚性内缘(13)同轴心设置。
7.一种汽车,其特征在于,包括如权利要求1至6中任意一项所述的分动箱壳体支撑装置。
CN201621120123.XU 2016-10-13 2016-10-13 一种分动箱壳体支撑装置和汽车 Active CN206171180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621120123.XU CN206171180U (zh) 2016-10-13 2016-10-13 一种分动箱壳体支撑装置和汽车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621120123.XU CN206171180U (zh) 2016-10-13 2016-10-13 一种分动箱壳体支撑装置和汽车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06171180U true CN206171180U (zh) 2017-05-17

Family

ID=58678451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621120123.XU Active CN206171180U (zh) 2016-10-13 2016-10-13 一种分动箱壳体支撑装置和汽车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06171180U (zh)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1497606A (zh) * 2020-04-27 2020-08-07 山东浩睿智能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环卫车的轴间分动箱单发传动装置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1497606A (zh) * 2020-04-27 2020-08-07 山东浩睿智能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环卫车的轴间分动箱单发传动装置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206171180U (zh) 一种分动箱壳体支撑装置和汽车
CN204956199U (zh) 一种减振座椅
CN201792737U (zh) 排气系统吊耳
CN210911932U (zh) 一种低动刚度吸能的减震器后上连接件
JP2016088418A (ja) 緩衝キャスター
CN208469486U (zh) 一种用于电动平板车的双避震结构
CN205524683U (zh) 三轮滑板车后轮装配结构
CN201925406U (zh) 汽车变速器支承软垫
JP5455553B2 (ja) エンジン支持装置
CN208102231U (zh) 一种电动三轮车后轮悬挂装置
CN202986828U (zh) 用于手动变速箱的直操换挡机构、手动变速箱总成和汽车
CN207758871U (zh) 前副车架总成
CN205872294U (zh) 童车后桥结构以及童车前后桥结构
CN202071655U (zh) 稳定杆衬套结构
CN201951534U (zh) 儿童手推车
CN205524684U (zh) 三轮滑板车后轮自平衡机构
CN110077514A (zh) 一种四轮电动车减震结构
CN202707891U (zh) 一种汽车方向盘的减震装置
JP2006192932A (ja) 自動車のリアサスペンション装置
CN109398066A (zh) 一种四驱差减布置结构
CN208615704U (zh) 车用柔性悬置
CN209776405U (zh) 一种汽车刹车结构
CN219857492U (zh) 电动自行车车架
CN212556338U (zh) 一种跨运车左右平衡结构
CN207871523U (zh) 一种玩具车减震机构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
TR01 Transfer of patent right
TR01 Transfer of patent right

Effective date of registration: 20200908

Address after: 100130 Zhaofeng Town, Shunyi District, Beijing Zhaofeng industrial base Tongxin Road No. 1

Patentee after: BAIC GROUP ORV Co.,Ltd.

Address before: 101300, 99, Shuanghe Avenue, Renhe Town, Beijing, Shunyi District

Patentee before: BEIJING AUTOMOBILE RESEARCH GENERAL INSTITUTE Co.,Lt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