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06143450U - 缝纫机 - Google Patents

缝纫机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06143450U
CN206143450U CN201620385335.4U CN201620385335U CN206143450U CN 206143450 U CN206143450 U CN 206143450U CN 201620385335 U CN201620385335 U CN 201620385335U CN 206143450 U CN206143450 U CN 206143450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sewing machine
arm axle
drive motor
arm
shell section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620385335.4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C·黑克纳
G·兰格莱克
J·埃克斯纳
F·舒尔茨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Dukepu Aihua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Duerkopp Adler AG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Duerkopp Adler AG filed Critical Duerkopp Adler AG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06143450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06143450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Classifications

    • DTEXTILES; PAPER
    • D05SEWING; EMBROIDERING; TUFTING
    • D05BSEWING
    • D05B69/00Driving-gear; Control devices
    • D05B69/10Electrical or electromagnetic drives
    • DTEXTILES; PAPER
    • D05SEWING; EMBROIDERING; TUFTING
    • D05BSEWING
    • D05B73/00Casings
    • D05B73/02Upper casings
    • DTEXTILES; PAPER
    • D05SEWING; EMBROIDERING; TUFTING
    • D05BSEWING
    • D05B73/00Casings
    • D05B73/005Doors or covers for accessing inner parts of the machine; Security devices therefor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Textile Engineering (AREA)
  •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Electromagnetism (AREA)
  • Mechanical Engineering (AREA)
  • Sewing Machines And Sewing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缝纫机,其包括带有铸造的主壳体件(13)的缝纫机壳体(5),所述主壳体件(13)被设计成在操作员侧开放。结果得到:生产得以简化的缝纫机。

Description

缝纫机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缝纫机。
背景技术
这种缝纫机由DE 100 13 414 C1、DE 198 07 771 C1、DE 94 12 091 U1和CH 175512 A已知。但现有的缝纫机则存在生产复杂的问题。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开发前述类型的缝纫机,使得它们的生产得以简化。
根据本实用新型提出一种缝纫机,包括:带有铸造的主壳体件的缝纫机壳体,所述主壳体件被设计成在操作员侧开放。
所述主壳体件的根据本实用新型的设计,其在操作员侧——即朝向操作员——被设计为开放的,由此实现了:所述主壳体件借助于无芯铸造或者说注塑产生。所述主壳体件的在操作员侧的开口能够实现:对缝纫机部件内部的良好可接近性,以用于对它们的维护和修理。
根据一优选实施方式,设有用于对缝纫机壳体的操作员侧进行封闭的壳体盖。所述的壳体盖允许:依据缝纫机变体的现实要求来封闭主壳体件的操作员侧的开口。可以使用具有不同结构和不同设计的壳体盖。所述壳体盖可以设计成一体式或多件式。
由塑料制成的壳体盖成本低廉。
根据一优选实施方式,缝纫机包括:缝纫机壳体,该缝纫机壳体包括终止于头部壳体段中的臂部壳体段;存在于头部壳体段的区域中的针迹形成工具,所述针迹形成工具由臂轴驱动;臂轴驱动马达,所述臂轴驱动马 达经由传动机构与臂轴作用连接;其中,所述臂轴驱动马达在臂部壳体段的区域中以相对壳体固定的方式安装;其中,所述臂轴驱动马达的驱动轴与臂轴平行地间隔开;其中,所述传动机构被布置在所述臂轴驱动马达的与头部壳体段相对的一侧。在该缝纫机的配置中,臂轴驱动机构紧凑地安置在缝纫机壳体之中或之上。在这种布置中,臂轴驱动马达在臂部壳体段的区域中以相对壳体固定的方式安装,因此它有利地被安置在臂轴附近,从而产生稳定的驱动而无长的传递路径。此外,所述驱动马达的驱动轴平行于臂轴,也就是说,不表现为从臂轴引出的延长部,由于在驱动马达的与头部壳体段相对的一侧上附加布置有传动机构,可能实现具有较短臂轴的非常紧凑的缝纫机实施方式。
齿带作为传动机构耐磨且耐用。单个齿带作为传动机构可足以驱动特别是缝纫机的针迹形成工具。通过相应地设计与齿带啮合的齿轮可以实现:臂轴转速相对于驱动马达驱动轴转速的期望的增速比或减速比。
根据一优选实施方式,臂轴驱动马达被接收在缝纫机壳体的缺口中。该驱动马达的布置,一方面是紧凑的,并且另一方面使得能够从外部冷却所述驱动马达。在此“从外部冷却”的变体中,所述驱动马达未布置在缝纫机壳体中。
根据一优选实施方式,所述臂轴驱动马达的轴向延展尺寸相当于所述缝纫机壳体的支柱壳体段的宽度。该驱动马达的轴向延展尺寸能够实现:驱动马达被安置在缝纫机壳体的支柱上方,使得它不会或仅稍微在所述支柱的两侧突出。这改善了缝纫机的稳定性。
附图说明
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将参照附图详细说明。在附图中:
图1示出缝纫机的后视图,其中,外部的机器部件被部分略去;
图2示出根据图1的缝纫机的前视图,即从操作员侧的视图,其中,用于封闭缝纫机壳体的操作员侧的壳体盖、以及内部和外部的机器部件被略去;
图3是根据图2的缝纫机的透视图;
图4示出缝纫机的驱动部件,其用于驱动针迹形成工具、以及上部的和下部的缝料输送部件;
图5示出针迹长度调节器的部件的根据图1中的线V-V的剖视图,该针迹长度调节器被安置在缝纫机壳体的支柱中,其中所述针迹长度调节器的部件被示出处于“前进缝时大针迹长度”的位置;
图6示出类似图5的视图,所述调节器部件处于“倒退缝”位置;
图7示出在两个调节轮的区域中、缝纫机从操作员侧的细节视图,所述两个调节轮用于指定前进缝针迹长度和倒退缝针迹长度;
图8示出根据图7中的线VIII-VIII的剖视图;
图9示出从图1的视向IX、缝纫机的在短针迹切换驱动器的区域中的局部剖视图,示出处于“最大可调节的前进缝针迹长度”的切换位置;
图10示出短针迹切换驱动器处于“短针迹”位置;以及
图11示出根据图10中的线XI-XI的剖视图。
具体实施方式
在图1和图3中、在部分略去内部的和外部的部件情况下、所示出的缝纫机1具有:基板2、从该基板直立的支柱3和上臂4。基板2、支柱3和臂4是:具有基板壳体段2a、支柱壳体段3a和臂部壳体段4a的缝纫机壳体5的部分。臂4终止于具有头部壳体段6a的头部6。
在头部壳体段6a的区域中,缝纫机1具有:针迹形成工具,即针杆7,其带有附连于其中的未示出的缝纫针和在图1中示意性地以虚线表示的旋梭/摆梭8。旋梭8被布置在支撑平面9下方,所述支撑平面9由支撑板10限定。支撑板10的一部分是针迹板11(见图4)。针迹板11具有用于下方的缝料输送器12的中心通孔。该缝料输送器又具有用于缝纫针贯穿的针迹孔。
缝纫机壳体5具有铸造的主壳体件13,所述主壳体件13被设计成在操作员侧是开放的,如图2和图3的视图可见。主壳体件13被设计成一体 式的并且包括:支柱壳体段3a、臂部壳体段4a和头部壳体段6a。主壳体件13被设计成使得:它能够在无沉割部的情况下以无芯方式被铸造。
壳体盖14用来封闭缝纫机壳体5的操作员侧,所述壳体盖14在图6中部分地以剖视图示出。壳体盖14可以被设计成一件式的、或者替代地多件式的。壳体盖14由塑料制成。
针迹形成工具,即针杆7和旋梭8,由臂轴15驱动。臂轴驱动马达16(见图3和图4)经由齿带17与臂轴15作用连接。
臂轴驱动马达16被附接在臂部壳体段4a上、在与操作侧相远离的壳体侧上。臂轴驱动马达16被接收在缝纫机壳体5的缺口中。臂轴驱动马达16的轴向延展尺寸相当于支柱壳体段3a的宽度。
驱动齿轮18(见图9)与齿带17啮合,该驱动齿轮18以不能相对转动的方式连接到臂轴驱动马达16的驱动轴19。臂轴驱动马达16以相对壳体固定的方式安装在臂部壳体段4a的区域中。
臂轴驱动马达16的驱动轴19平行于臂轴15地延伸。与臂轴15相比,驱动轴19距支撑平面9的距离更远。
传动机构,即齿带17被布置在臂轴驱动马达16的与头部壳体段6a相对的一侧上。驱动马达16不形成臂轴15的延长部。驱动轴19不与臂轴15对齐。
此外,臂轴齿轮20和下轴齿轮21与齿带17啮合。齿带17经由张紧辊22在驱动齿轮18和臂轴齿轮20之间运行。臂轴齿轮20被布置在臂部壳体段4a和缝纫机1的手轮23之间,该手轮与臂轴15以不能相对转动的方式连接。下轴齿轮21以不能相对转动的方式连接到下轴24,由该下轴24又驱动旋梭8。
针输送轴24a平行于臂轴15延伸,由臂轴的转动经由针输送轴24a引起针杆联接器24b的摆动运动。由此,按已知方式由缝纫机1给定针输送作为缝料上方输送。
一方面经由针杆联接器24b和另一方面经由下方输送器12,使得缝纫机1能够实现:对于缝料的上方和下方输送。
缝纫机1具有针迹长度调节器25,其由特别是图4至图10中的部件示出。利用针迹长度调节器25,能够预设:沿缝料输送方向x(见图3)在缝料的前进输送时大的针迹长度,沿相反于缝料输送方向x在缝料输送(-x)时的倒退针迹长度,和沿缝料输送方向x的短针针迹长度,特别是用于纱线段。此外,前进针迹长度和倒退针迹长度之间的长度比率可以被标定。
针迹长度调节器25具有用于预设杆体27的止挡的止挡单元26,所述杆体27围绕调节轴线28可切换。止挡单元26被构成为用于杆体27螺栓29的可调滑槽,并且也被称为钳口。
杆体27可在下述位置之间切换,即:用于预设缝料输送器12沿缝料输送方向x的输送运动的、图5所示的前进缝止挡位置,和用于预设缝料输送器12沿相反于缝料输送方向x的方向(-x)的输送运动的、图6所示的倒退缝止挡位置。所述前进缝止挡位置意指前进缝滑槽位置,在该位置处螺栓29抵接可调滑槽26的前进缝型线区30。所述倒退缝止挡位置作为倒退缝滑槽位置而构成,在该位置处螺栓29抵接可调滑槽26的倒退缝型线区31。
切换驱动器32用来使杆体27在前进缝止挡位置和倒退缝止挡位置之间进行切换,该切换驱动器32被设计为带有活塞33的气动缸。活塞33在根据图5的前进缝止挡位置中完全缩回,而在根据图6的倒退缝止挡位置中一直伸出直到杆体27在图5和图6中逆时针方向围绕调节轴线28摆动到倒退缝止挡位置。活塞33这时抵接杆体27的弧形面34。
图5和图6示出止挡单元26,即可调滑槽,处于“大针迹长度”位置。第一前进调节机构35用来设定:在根据图5的位置处的大的前进针迹长度、和在根据图6的位置处的相应的大的倒退针迹长度。该第一前进调节机构通过调节轮形成,该调节轮与可轴向移动的螺纹轴共同作用。
螺纹轴的球形设计的自由端36抵接止挡单元26的杆表面37,用于指定其“大针迹长度”位置。在此“大针迹长度”位置中,止挡单元26由偏压弹簧偏压。经由调节轮35的调整,对此位置进行精调,从而设定大针迹长度。
借助于另一切换驱动器38,止挡单元26能够在图5和图6中示出的“大针迹长度”位置和图中未示出的“小针迹长度”位置之间进行切换。在“小针迹长度”位置中,同样地作为气动缸设计的切换驱动器38的活塞39伸出并且压在止挡单元26的也是弧形的表面40上,直到它的另一杆表面41抵接在第二前进调节机构43的螺纹轴的又是球形设计的自由端42上。第二前进调节机构43被设计为如同第一前进机构35一样的调节轮。
在“大针迹长度”位置和“小针迹长度”位置之间的切换时,止挡单元26围绕偏心支承的校准轴44摆动。该校准轴44是校准装置45的一部分,校准装置45用于调节前进针迹长度与倒退针迹长度之间的长度比率。偏心件46被支承在校准轴44上并且由校准调节螺钉47固定(见图8)。通过释放校准调节螺钉47,可使偏心件46围绕校准轴44转动。校准调节螺钉47经由操作员侧的长孔48而可被从外部接近。长孔48的z向延展长度界定了偏心件46的校准调节范围。
在校准装置45的一个替代的未示出的实施方案中,偏心件46借助于校准调节螺钉而可拆卸地连接到所述止挡单元或可调滑槽26。在该变体中,针迹长度的调节通过可调滑槽26和偏心件46围绕校准轴44的共同转动而获得。校准调整螺钉在该变体中从外部经由弯曲的长孔而可接近,所述长孔设定偏心件46的容许校准调节范围。
针迹长度调节装置25的一部分是针迹调节传动装置49,其以已知的方式设计为夹板式传动装置(Laschengetriebe)。针迹调节传动装置49在一侧连接到杆体27,并且在另一侧经由传递杆50和杆转向装置而被连接到输送器驱动轴51,该输送器驱动轴51也被称为针迹调节轴。针迹调节轴51被设计为摆动轴。针迹调节轴51围绕其纵向轴线的摆动角是下方缝料输送器12沿着或相反于缝料输送方向的输送运动的量度。针迹调节轴51经由另一转向装置连接到下方缝料输送器12。
针迹调节传动装置49的装配架52以不能相对转动的方式连接到杆体27,该杆体27与可调滑槽26共同作用。此不相对转动的连接经由调节轴53实现,调节轴53沿调节轴线28延伸。在一个替代实施方案中,杆体27 和装配架52也可以——在不会由于解除固定而存在围绕调节轴线的位移自由度的情况下——以精确的相对彼此固定安置的位置例如通过销连接或螺纹连接而彼此连接。作为另一替代方案,有可能的是,使杆体27与针迹调节传动装置49的装配架52一体形成。
针迹调节传动装置49将从臂轴15经由偏心杆53a传递的驱动运动传递到传递杆50的传动运动。
基于图9和图10,以下描述短针迹调节机构54,其用于预定沿缝料输送方向x的短针迹长度。短针迹针迹长度特别是用于在线缝的端处的纱线段。短针迹长度小于前述的小的前进针迹长度。
图9示出处于中立位置的短针迹调节机构54。其中,又作为气动缸构成的短针迹切换驱动器56的活塞55缩回。活塞55为短针迹切换驱动器的驱动体。经由偏压弹簧,短针迹杆体58的弧形表面57偏压地抵接在活塞55的自由端上。
短针迹杆体58以不能相对转动的方式连接到调节轴53,而杆体27——其经由螺栓29与可调滑槽26共同作用——也与调节轴53以不能相对转动的方式连接。
图10示出短针迹调节机构54处于“用于纱线段的短针迹”位置。短针迹切换驱动器56的活塞55伸出,并且相应地,短针迹杆体58在图9和图10中逆时针围绕调节轴53摆动。
短针迹杆体58的此摆动的结果是针迹调节传动装置49的相应的调整,这引起针迹调节轴51的短针迹驱动。
短针迹长度的预定经由短针迹止挡体59进行。在根据图10和图11的“用于纱线段的短针迹”位置中,短针迹切换驱动器56的活塞55的周向凸缘60止挡在短针迹止挡体59的弧形的配对表面61上,由此界定和限定活塞行程和短针迹杆体58的位置。短针迹止挡体59能围绕摆动轴线62摆动,该摆动轴线62由用于短针迹止挡体59的安装螺钉63预定。安装螺钉63从而表现止挡体轴。
止挡位置的预定通过短针迹止挡体59围绕止挡体轴63的相应摆动而 进行。此摆动通过螺纹销64的转动而进行,该螺纹销64被拧入短针迹止挡体59并且在机器侧支撑抵靠相对壳体固定的壁65。螺纹销64的调节头66是从外部可自由接近的。
驱动器16,32,38和56由中央控制装置67控制,该中央控制装置67在图1中由虚线表示。
缝纫机1允许每分钟2000以上针的针迹数,并且通常允许每分钟3000针。
利用缝纫机1,可以缝合具有4mm以上的材料厚度的缝料。
缝纫机1的针厚度可在直径上大于1.1毫米(针标称尺寸110)。针厚度可以大于1.25毫米、可以大于1.5毫米、可以大于1.75cm毫米、并且可以大于2毫米。
纱线厚度可以在直径上厚于0.3毫米。特别是,纱线厚度可以厚于标称尺寸60(60米纱线重1g)。特别是,纱线厚度可以在直径上厚于0.5毫米、厚于0.7毫米、厚于0.9毫米或厚于1毫米。

Claims (9)

1.一种缝纫机(1),包括:
带有铸造的主壳体件(13)的缝纫机壳体(5),所述主壳体件(13)被设计成在操作员侧开放,
所述主壳体件(13)通过无芯铸造产生。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缝纫机,其特征在于用于对缝纫机壳体(5)的操作员侧进行封闭的壳体盖(14)。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缝纫机,其特征在于,所述壳体盖(14)是一体式的。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缝纫机,其特征在于,所述壳体盖(14)是多件式的。
5.根据权利要求2至4中的任一项所述的缝纫机,其特征在于,所述壳体盖(14)由塑料制成。
6.根据权利要求1至4中的任一项所述的缝纫机(1),包括:
-缝纫机壳体(5),该缝纫机壳体包括终止于头部壳体段(6a)中的臂部壳体段(4a),
-存在于头部壳体段(6a)的区域中的针迹形成工具(7,8),所述针迹形成工具(7,8)由臂轴(15)驱动,
-臂轴驱动马达(16),所述臂轴驱动马达(16)经由传动机构(17)与臂轴(15)作用连接,
-其中,所述臂轴驱动马达(16)在臂部壳体段(4a)的区域中以相对壳体固定的方式安装,
-其中,所述臂轴驱动马达(16)的驱动轴(19)与臂轴(15)平行地间隔开,
-其中,所述传动机构(17)被布置在所述臂轴驱动马达(16)的与头部壳体段(6a)相对的一侧。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缝纫机,其特征在于,所述传动机构是齿带(17)。
8.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缝纫机,其特征在于,臂轴驱动马达(16)被接收在缝纫机壳体(5)的缺口中。
9.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缝纫机,其特征在于,所述臂轴驱动马达(16)的轴向延展尺寸相当于所述缝纫机壳体(5)的支柱壳体段(3a)的宽度。
CN201620385335.4U 2015-04-30 2016-04-29 缝纫机 Active CN206143450U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2)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DE202015102172.0 2015-04-30
DE202015102172.0U DE202015102172U1 (de) 2015-04-30 2015-04-30 Nähmaschine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06143450U true CN206143450U (zh) 2017-05-03

Family

ID=55701829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620385335.4U Active CN206143450U (zh) 2015-04-30 2016-04-29 缝纫机

Country Status (6)

Country Link
EP (1) EP3088592B1 (zh)
JP (1) JP3205173U (zh)
KR (1) KR20160003880U (zh)
CN (1) CN206143450U (zh)
DE (1) DE202015102172U1 (zh)
TW (1) TWM541478U (zh)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9537193A (zh) * 2019-01-11 2019-03-29 张宏伟 小直径圆筒缝纫机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DE202015102172U1 (de) * 2015-04-30 2016-08-04 Dürkopp Adler AG Nähmaschine
DE102017207626A1 (de) * 2017-05-05 2018-11-08 Dürkopp Adler AG Verfahren zum Erzeugen eines Naht-Endunterfadens mit vorgegebenem Soll-Nahtüberstand

Family Cites Families (1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GB182057A (en) * 1921-08-31 1922-06-29 Diehl Mfg Co Motor driven sewing machine
DE497853C (de) * 1928-10-29 1930-05-14 G M Pfaff Akt Ges Naehmaschinenoberteil
CH175512A (de) * 1933-03-31 1935-02-28 Pfaff Ag G M Nähmaschinenoberteil.
JPH0737070U (ja) * 1993-12-20 1995-07-11 ジューキ株式会社 ミシンの駆動装置
DE19807771C1 (de) * 1998-02-24 1999-04-15 Duerkopp Adler Ag Augenknopfloch-Nähmaschine
DE10013414C1 (de) 2000-03-17 2001-05-10 Duerkopp Adler Ag Stelleinrichtung, insbesondere Stichlängen-Stelleinrichtung für eine Nähmaschine
DE10028274C1 (de) * 2000-05-26 2002-04-18 G M Pfaff Ag I I Gehäuse für Stichgruppennähmaschinen
JP2002360963A (ja) * 2001-06-07 2002-12-17 Brother Ind Ltd ミシン
JP5957227B2 (ja) * 2012-01-10 2016-07-27 Juki株式会社 ボタン穴かがりミシン
DE202012011059U1 (de) * 2012-11-19 2014-02-20 Dürkopp Adler AG Nähmaschine
DE202015102172U1 (de) * 2015-04-30 2016-08-04 Dürkopp Adler AG Nähmaschine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9537193A (zh) * 2019-01-11 2019-03-29 张宏伟 小直径圆筒缝纫机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KR20160003880U (ko) 2016-11-09
JP3205173U (ja) 2016-07-07
EP3088592B1 (de) 2019-09-04
TWM541478U (zh) 2017-05-11
EP3088592A1 (de) 2016-11-02
DE202015102172U1 (de) 2016-08-04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206143450U (zh) 缝纫机
CN109208188B (zh) 一种针距自动调节机构及缝纫机
CN106988031B (zh) 一种缝纫机
GB683291A (en) Improvements in or relating to a sewing machine
CN103422262B (zh) 缝纫机
JP6757591B2 (ja) ミシンのステッチ長さ調整装置及び該ステッチ長さ調整装置を備えるミシン
CN105383024B (zh) 用于压铸机或注塑机的万向合模机构
JP2012179091A (ja) 送り出し腕型ミシン
US3012531A (en) Stitch adjusting device for sewing machines
US4543896A (en) Device for adjusting the trajectory of the upper looper in an overlocking sewing machine
US1404357A (en) Stitch control for sewing machines
US6325612B1 (en) Vibration applying apparatus for an injection molding machine
US718988A (en) Sewing-machine feed-actuating mechanism.
US4221136A (en) Sewing machine and speed adjustment mechanism thereof
CN209636441U (zh) 一种旋钮式针距调整机构及送料机构
US2579248A (en) Sewing machine
US2047754A (en) Sewing machine
CN218026641U (zh) 一种缝纫机针距调节结构
CN209276759U (zh) 一种缝纫机的针距调节结构
CN217536329U (zh) 一种便于调节差动量的变差动结构及缝纫机
CN216864499U (zh) 一种综合送料厚料机针距调节和快速切换装置
JPS581955B2 (ja) ミシンの送り調整装置
US2533291A (en) Ruffler attachment for sewing machines
CN201301393Y (zh) 缝纫机的护针机构
US2058837A (en) Feed control for sewing machines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
TR01 Transfer of patent right

Effective date of registration: 20210816

Address after: Bielefeld, Germany

Patentee after: Durkep Adler Co.,Ltd.

Address before: Bielefeld, Germany

Patentee before: Dukepu Aihua JSC

TR01 Transfer of patent right
CP03 Change of name, title or address

Address after: Bielefeld, Germany

Patentee after: Dukepu Aihua Co.,Ltd.

Country or region after: Germany

Address before: Bielefeld, Germany

Patentee before: Durkep Adler Co.,Ltd.

Country or region before: Germany

CP03 Change of name, title or addres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