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06065863U - 自动送钉系统 - Google Patents

自动送钉系统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06065863U
CN206065863U CN201621105006.6U CN201621105006U CN206065863U CN 206065863 U CN206065863 U CN 206065863U CN 201621105006 U CN201621105006 U CN 201621105006U CN 206065863 U CN206065863 U CN 206065863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machine structure
screw
nailing machine
connecting gear
feeding system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621105006.6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毛文学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Beijing Electric Vehicle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Beijing Electric Vehicle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Beijing Electric Vehicle Co Ltd filed Critical Beijing Electric Vehicle Co Ltd
Priority to CN201621105006.6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06065863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06065863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06065863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Landscapes

  • Portable Nailing Machines And Staplers (AREA)
  • Dovetailed Work, And Nailing Machines And Stapling Machines For Wood (AREA)

Abstract

本申请提出一种自动送钉系统,包括:配钉机构,用于存放螺钉;出钉机构,用于供螺钉伸出至待装钉工件处;传送机构,连接于配钉机构与出钉机构之间,用于将螺钉从配钉机构传送至出钉机构;其中,所述配钉机构设置于所述出钉机构的上方,以使所述螺钉在传送机构内运动时,所述螺钉所受重力的方向与所述螺钉的运动方向的夹角始终为锐角。由此,能够使得螺钉能够在重力的作用下沿传送机构滑动至出钉机构,提高螺钉运送时的顺畅程度。

Description

自动送钉系统
技术领域
本申请涉及自动化生产领域,尤其涉及一种自动送钉系统。
背景技术
在现有自动生产系统及电池PACK组装中,需要用到自动送钉系统进行组装用螺钉的输送。
图1是现有技术中的送钉系统的结构示意图;如图1所示,包括配钉机构10a,运送机构20a和出钉机构30a,配钉机构10a与出钉机构30a基本平行,在生产线上,出钉机构30a在预设范围内不断移动至需要使用螺钉的位置,螺钉在运送机构20a中运动时,仅依靠外力将螺钉从配钉机构10a推送至出钉机构30a,在整个过程中螺钉所受阻力较大,不能顺畅地运输到出钉机构30a。
实用新型内容
本申请旨在至少在一定程度上解决相关技术中的技术问题之一。
为此,本申请的第一个目的在于提出一种自动送钉系统,该系统能够提高螺钉运送过程中的顺畅程度,提高装钉效率。
为达上述目的,本申请实施例提出了一种自动送钉系统,包括:自动送钉系统,包括:
配钉机构,用于存放螺钉;
出钉机构,用于供螺钉伸出至待装钉工件处;
传送机构,连接于配钉机构与出钉机构之间,用于将螺钉从配钉机构传送至出钉机构;
其中,所述配钉机构设置于所述出钉机构的上方,以使所述螺钉在传送机构内运动时,所述螺钉所受重力方向与所述螺钉的运动方向的夹角始终为锐角。
进一步的,所述传送机构为管道结构。
进一步的,所述传送机构为软质管道。
进一步的,所述传送机构为透明的软质管道。
进一步的,所述配钉机构的出口处设置有用于调整螺钉从所述配钉机构伸入至所述传送机构时的角度的振动料斗。
进一步的,还包括吹钉装置,所述吹钉装置用于向螺钉施加气流,以使螺钉在传送机构中按预设方向运动。
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自动送钉系统,由于将配钉机构设置在出钉机构的上方,并且螺钉在传送机构内运动时,其所受到的重力方向与其运动方向的夹角为锐角,即,螺钉的重力能够有利于螺钉从配钉机构运送至出钉机构,螺钉可依靠重力滑下,有利于提高螺钉输送时的顺畅程度,提高装钉效率。
本实用新型附加的方面和优点将在下面的描述中部分给出,部分将从下面的描述中变得明显,或通过本实用新型的实践了解到。
附图说明
本实用新型上述的和/或附加的方面和优点从下面结合附图对实施例的描述中将变得明显和容易理解,其中:
图1是现有技术中的送钉系统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申请一个实施例的自动送钉系统的结构示意图。
附图标记:
现有技术:
10a-配钉机构;
20a-运送机构;
30a-出钉机构;
40a-螺钉。
本申请:
10-配钉机构;
20-运送机构;
30-出钉机构;
40-螺钉;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详细描述本申请的实施例,所述实施例的示例在附图中示出,其中自始至终相同或类似的标号表示相同或类似的元件或具有相同或类似功能的元件。下面通过参考附图描述的实施例是示例性的,旨在用于解释本申请,而不能理解为对本申请的限制。
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术语“上”、“下”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实用新型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除非另有说明,“多个”的含义是两个或两个以上。
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安装”、“相连”、“连接”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一体地连接;可以是机械连接,也可以是电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实用新型中的具体含义。
如图1所示,现有技术中的送钉系统的运送机构20a,沿运送机构的路径上,螺钉40a的运动方向F1与螺钉40a所受重力方向G1之间的夹角α至少有一段为钝角,因此,螺钉40a在运送过程中,重力对螺钉40a做负功,阻碍螺钉40a从配钉机构10a运动至出钉机构30a,螺钉40a在运动过程中阻力较大,输送不畅,导致装钉效率较低。
另外,当运送机构20a具有较长的行程时,即运送机构20a较长时,运送机构20a的拐弯半径较小,螺钉40a的输送过程至少一段路径中螺钉40a的重力阻碍螺钉40a的运动,由此,尤其当运送过长的螺钉时阻力较大,长期实践证明,该种送钉系统只能满足长度<90mm的螺钉输送。
但是随着电池PACK组装过程大模块的应用,长螺钉应用越来越频繁,现有的送钉系统不能满足长螺钉的输送,只能手工装钉,但是手工装钉效率低,劳动强度大,因此急需可以满足长螺钉自动送钉系统的出现。
本实施例为解决现有技术中的上述问题,提供了一种自动送钉系统,该系统能够提高螺钉输送效率。具体的,图2是本申请一个实施例的自动送钉系统的结构示意图。如图2所示,本实施例的自动送钉系统包括:配钉机构10、传送机构20和出钉机构30。
其中,配钉机构10用于存放螺钉40;出钉机构30用于供螺钉40伸出至待装钉工件处;传送机构30连接在配钉机构与出钉机构30之间,用于将螺钉40从配钉机构10传送至出钉机构30。
配钉机构10设置在出钉机构30的上方,以使螺钉40在传送机构内运动时,螺钉40所受的重力的方向G2与螺钉40的运动方向F2的夹角β始终为锐角。
具体地,配钉机构10中包括有用于与运送机构20联通的配钉口,配钉机构10中可以放置有多个螺钉40,多个螺钉40在配钉机构10中依次输送至配钉机构10的配钉口处,并由运送机构20输送至出钉机构30,通过出钉机构30的出钉口的位置移动,来实现螺钉40的自动装配。
在本实施例中,运送机构20设置在配钉机构10与出钉机构30之间,运送机构20的路径应尽量顺滑,弯曲程度应尽量小,弯曲段的数量尽量少,由此,可以进一步减小螺钉40运动过程中的阻力,便于螺钉40的输送,提高输送效率。
配钉机构10位于出钉机构30的上方,配钉机构10与出钉机构30之间的高度差可以由螺钉所需的输送路径长度决定,并根据实际生产线上的空间而设计,在此,本实施例对配钉机构10与出钉机构30之间的高度不进行具体限定。
在本实施例中,优选的,运送机构20可以为管道结构。螺钉40在管道内运送,由于螺钉40体积一般较小,在封闭的管道内运动,不易掉落遗失。
当然,运送机构20还可以为其他结构形式,例如为非封闭的轨道结构,或者,其他形式的便于输送螺钉40的装置,在此本实施例不一一例举,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根据实际需要具体设置。
另外,进一步的,管道状的运送机构20可以为软质管道,由此,能够便于出钉机构30的移动,实现装钉的灵活性。更进一步的,该软质管道可以透明,如此一来,可以直接在外部观察运送机构20内的螺钉40的运送情况,观察是否出现了卡钉的现象,以及若出现卡钉时,具体可判断卡钉的位置,以便操作者有针对性地进行处理,效率较高。
本实施例的自动送钉系统,由于将配钉机构设置在出钉机构的上方,并且螺钉在传送机构内运动时,其所受到的重力方向与其运动方向的夹角为锐角,即,螺钉的重力能够有利于螺钉从配钉机构运送至出钉机构,螺钉可依靠重力滑下,有利于提高螺钉输送时的顺畅程度,提高装钉效率,即使用于长螺钉的输送,由于重力的作用,长螺钉在输送过程中也不易出现卡钉的现象,经过多次试验证明,本实施例的自动送钉系统能够可靠地输送长度大于90mm的螺钉。
请继续参照附图2,基于上述实施例,更进一步的,在配钉机构10的出口处可以设置有用于调整螺钉40从配钉机构10伸入至传送机构20时的角度的振动料斗50。
具体的,振动料斗50可以通过振动电机提供激振力,使得多个螺钉40按照预定的方式排列,并且调整螺钉40的角度,优选的,可以通过振动使得螺钉40按照竖直的状态伸入到传送机构20内,靠螺钉40自身重力,在传送机构20内进行滑动,最终进入到出钉机构30的出钉口处。
在某些实施例中,本申请的自动送钉系统还可以包括吹钉装置60,吹钉装置60用于向螺钉40施加气流,以使螺钉40在传送机构20中按预设方向运动。
吹钉装置60具体可以包括用于储存压缩空气的储存罐以及,用于输送气流的气管,可以通过气管向螺钉40施加高压气流,由此,可以使得螺钉40在输送过程中,除了可以受重力的作用在运送机构20中运动,还可以在高压气流的作用下,被进一步推动,有利于螺钉40在运送机构20中更顺畅地运动。
当然,当螺钉40较短时,在运送机构20内不易出现卡钉的现象,此时,为节约成本,可以不使用吹钉装置60,而使得螺钉40仅依靠重力自动滑动至出钉机构30。
“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一些实施例”、“示意性实施例”、“示例”、“具体示例”、或“一些示例”等的描述意指结合该实施例或示例描述的具体特征、结构、材料或者特点包含于本实用新型的至少一个实施例或示例中。在本说明书中,对上述术语的示意性表述不一定指的是相同的实施例或示例。而且,描述的具体特征、结构、材料或者特点可以在任何的一个或多个实施例或示例中以合适的方式结合。尽管已经示出和描述了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可以理解: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的原理和宗旨的情况下可以对这些实施例进行多种变化、修改、替换和变型,本实用新型的范围由权利要求及其等同物限定。

Claims (6)

1.一种自动送钉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
配钉机构,用于存放螺钉;
出钉机构,用于供螺钉伸出至待装钉工件处;
传送机构,连接于配钉机构与出钉机构之间,用于将螺钉从配钉机构传送至出钉机构;
其中,所述配钉机构设置于所述出钉机构的上方,以使所述螺钉在传送机构内运动时,所述螺钉所受重力的方向与所述螺钉的运动方向的夹角始终为锐角。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自动送钉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传送机构为管道结构。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自动送钉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传送机构为软质管道。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自动送钉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传送机构为透明的软质管道。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自动送钉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配钉机构的出口处设置有用于调整螺钉从所述配钉机构伸入至所述传送机构时的角度的振动料斗。
6.根据权利要求1-5任一项所述的自动送钉系统,其特征在于,还包括吹钉装置,所述吹钉装置用于向螺钉施加气流,以使螺钉在传送机构中按预设方向运动。
CN201621105006.6U 2016-10-08 2016-10-08 自动送钉系统 Active CN206065863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621105006.6U CN206065863U (zh) 2016-10-08 2016-10-08 自动送钉系统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621105006.6U CN206065863U (zh) 2016-10-08 2016-10-08 自动送钉系统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06065863U true CN206065863U (zh) 2017-04-05

Family

ID=58441722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621105006.6U Active CN206065863U (zh) 2016-10-08 2016-10-08 自动送钉系统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06065863U (zh)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7030470A (zh) * 2017-04-18 2017-08-11 京信通信系统(中国)有限公司 射频器件接头安装装置及安装方法

Cited B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7030470A (zh) * 2017-04-18 2017-08-11 京信通信系统(中国)有限公司 射频器件接头安装装置及安装方法
CN107030470B (zh) * 2017-04-18 2019-05-03 京信通信系统(中国)有限公司 射频器件接头安装装置及安装方法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1537895B (zh) 一种标签自动投放装置
CN106043872A (zh) 一种自动化产品贴标生产线
CN205819679U (zh) 采用机器人的自动套箱设备
CN104261096A (zh) 一种管壳自动排序送料装置
CN213976091U (zh) 物料负压输送装置和酒精制造系统
CN104340670A (zh) 圆筒形罐头盒的合流装置
CN206065863U (zh) 自动送钉系统
CN204057127U (zh) 一种管壳自动排序送料装置
CN205187278U (zh) 一种螺钉分料上料机
CN206123070U (zh) 一种自动销轴防错吹送机构
CN205471720U (zh) 薄片物料提升分料供料机
CN207107909U (zh) 圆形物料出料装置
CN106044120A (zh) 一种自动钻铆系统的送钉机构
CN106829415A (zh) 一种瓶盖提升机
CN107336855A (zh) 托盘在线式自动封口机
CN207671203U (zh) 一种自动分组机构
CN201447085U (zh) 一种标签自动投放装置
CN206615742U (zh) 一种瓶盖提升机
CN205362465U (zh) 板料堆垛机
CN108115381A (zh) 一种用于同时组装钢珠和钢销的自动组装器及其组装方法
CN206927238U (zh) 汽车门锁拉索注油卡壳机的卡壳机构及其硅壳供料组件
CN210853926U (zh) 一种仓储用分拣机器人
CN108298342A (zh) 物质的气悬浮柔性输送及定位装置及方法
CN207225699U (zh) 输送包装一体机
CN107186952B (zh) 工件自动输送装置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