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06016366U - 简易升降立体车库 - Google Patents

简易升降立体车库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06016366U
CN206016366U CN201620927371.9U CN201620927371U CN206016366U CN 206016366 U CN206016366 U CN 206016366U CN 201620927371 U CN201620927371 U CN 201620927371U CN 206016366 U CN206016366 U CN 206016366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vehicle
melt pit
hook
parking unit
framework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620927371.9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杨强
杨健
李建龙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Shaanxi Tianju Static Traffic Technology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Shaanxi Tianju Static Traffic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Shaanxi Tianju Static Traffic Technology Co Ltd filed Critical Shaanxi Tianju Static Traffic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to CN201620927371.9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06016366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06016366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06016366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Landscapes

  • Refuge Islands, Traffic Blockers, Or Guard Fence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简易升降立体车库,包括设置于地下的地坑框架,地坑框架内竖直并列设置若干层可升降的停车单元;每个停车单元均包括水平设置的载车板,上下两层载车板之间通过四个竖直设置的导轨连接;每个导轨连接有用于使停车单元升降的传动机构,传动机构连接至地坑框架上,地坑框架的顶部设置有用于感应载车板是否运动到预定位置的光电感应器,还包括防坠落安全装置;通过设置光电感应器可精确的定位载车板是否到达确定位置,通过设置多层停车单元可提高的车库的空间利用率,停放更多车辆,以缓解现实生活中停车位不足的问题。

Description

简易升降立体车库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立体车库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简易升降立体车库。
【背景技术】
随着我国现代化城市建设的发展,人们的生活水平不断提高,购买力不断上涨,小汽车在日常生活中已经被广泛使用,小汽车数量不断增多,由此产生的停车难问题日渐突出,特别是一些宾馆、超市、饭店等场所,停车位的数量往往满足不了停车需求,为了解决停车难的问题,人们提出了简易升降立体车库,但是传统的简易升降立体车库一般均设置为两层,而且一般为机械式升降系统,控制精度和维修保养均不方便。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简易升降立体车库,以解决现有技术中的车库利用率低、控制精度低、保养不方便的问题。
本实用新型采用以下技术方案,一种简易升降立体车库,包括设置于地下的地坑框架,地坑框架内竖直并列设置若干层可升降的停车单元;
每个所述停车单元均包括水平设置的载车板,上下两层载车板之间通过四个竖直设置的导轨连接;
每个导轨连接有用于使停车单元升降的传动机构,传动机构连接至地坑框架上,地坑框架的顶部设置有用于感应载车板是否运动到预定位置的光电感应器;
还包括防坠落安全装置,防坠落安全装置包括设置在每个停车单元内的载车板,载车板上方左右两侧分别设置有两个或两个以上的倒U型环,每个倒U型环上方设置有用于与其配合挂置的防坠钩,每个防坠钩均通过联动机构连接至同一电磁铁;
每个防坠钩均为L型钩,每个L型钩的钩头部分均设置限位部,限位部为设置在L型钩钩头部的竖直段,每个L型钩的钩头部朝向均相同。
进一步地,地坑框架包括竖直设置的若干根立柱,以及水平设置的若干根提升梁组成的长方体框架。
进一步地,立柱上设置有与导轨相匹配的轨道。
进一步地,每个所述传动机构包括:设置于立柱顶端的主动链轮,主动链轮通过设置于立柱内部的链条连接至被动链轮,被动链轮设置于位于地坑框架底部的提升梁。
进一步地,每个立柱的顶端均设置有光电感应器。
进一步地,地坑框架内沿竖直方向并列设置有二到五层停车单元,地坑框架内沿水平方向并列设置有若干组二到五层停车单元。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通过设置光电感应器可精确的定位载车板是否到达确定位置,通过设置多层停车单元可提高的车库的空间利用率,停放更多车辆,以缓解现实生活中停车位不足的问题。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一种简易升降立体车库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中防坠落安全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中防坠落安全装置不含固定梁的结构示意图。
其中,1.载车板,2.倒U型环,3.防坠钩,4.连接杆,5.电磁铁,6.横杆,7.吸合杆,8.立柱,9.链条,10.主动链轮,11.导轨,12.提升梁,13.被动链轮。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通过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做进一步的详细描述。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简易升降立体车库,如图1所示,包括设置于地下的地坑框架,地坑框架内竖直并列设置若干层可升降的停车单元;地坑框架内沿竖直方向并列设置有二到五层停车单元,地坑框架内沿水平方向并列设置有若干组二到五层停车单元,设置多层、多组多层停车单元可提供更多的停车位,提高了空间利用率,缓解了停车位不足的问题,
地坑框架包括竖直设置的若干根立柱8,以及水平设置的若干根提升梁12组成的长方体框架,立柱8上设置有与导轨11相匹配的轨道,使得导轨11可沿轨道上下移动,带动框架内的停车单元提升或下降,方便使用者提取车库内任意位置停放的车辆,每个立柱8的顶端均设置有光电感应器,光电感应器用于检测停车单元在上下移动时是否移动到预定位置。
每个停车单元均包括水平设置的载车板1,载车板1用于停放车辆,且载车板的长宽略大于所停放车辆的长宽,上下两层载车板1之间通过四个竖直设置的导轨11连接,通过导轨11与载车板1配合形成一整体可带动其上所停放的车辆稳定升降。
每个导轨11连接有用于使停车单元升降的传动机构,传动机构连接至地坑框架上,每个传动机构包括:设置于立柱8顶端的主动链轮10,主动链轮10通过设置于立柱8内部的链条9连接至被动链轮13,被动链轮13设置于位于地坑框架底部的提升梁12上,本传动机构符合机械学原理,整体搭配合理,通过设置有提升梁12,能使整体结构更加稳固。
地坑框架的顶部设置有用于感应载车板1是否运动到预定位置的光电感应器,通过设置光电感应器能实时准确地检测载车板1是否达到预定位置,当达到预定位置时,光电感应器感应到信号时,传动机构停止运作,提高了控制精度,而且光电感应器在损坏时也方便更换维修,方便保养。
另外,本申请还可加入防坠落安全装置,可有效避免载车板1在使用过程中出现倾斜侧翻等风险。
如图2、图3所示的一种立体车库防坠落安全装置,包括设置在每个停车单元内的载车板1,载车板1用于停放车辆,每个载车板1长宽稍大于车辆长宽,不会浪费空间,载车板1上方左右两侧分别设置有倒U型环2,倒U型环2固定连接在载车板1上,优选采用焊接方式,能增强牢固性,安全性。
每个倒U型环2上方设置有用于与其配合挂置的防坠钩3,每个防坠钩3均通过联动机构连接在一起,并连接至同一电磁铁5,使用联动机构可轻松的将所有防坠钩3有效地连接在一起,形成一个整体,在需要防坠钩3移动时,同时移动,具有同步性,更加安全。
电磁铁5用于吸合或松开联动机构,使联动机构带动防坠钩3向电磁铁5的方向转动或收回,进而使防坠钩3与倒U型环2分离或挂合,不会影响载车板1的上升和下降。
联动机构包括将位于载车板1相同侧面的防坠钩3均连接在一起的连接杆4,连接杆4与每个与其连接的防坠钩3均为铰接,即每一个防坠钩3均可相对于连接杆4转动,以保证在连接杆4可在水平面内左右移动,此时,载车板1的相同侧面上的所有防坠钩3均连接在连接杆4上,连接杆4通过横杆6固定连接,横杆6的两端分别连接于两个连接杆4的同侧端部,以保证不会影响在载车板1上停放车辆,此时,所有防坠钩3均会随横杆6的移动而移动,实现了所有防坠钩3的联动,增强同步性。
横杆6上还连接有用于与电磁铁5进行吸合的吸合杆7,通过电磁铁5与吸合杆7进行吸合连接,可带动整个联动机构进行移动,从而使所有防坠钩3均同向移动,当需要将防坠钩3挂在倒U型环2上面时,也可以同时将所有防坠钩3挂在倒U型环2上,避免了由于不同步而带来的载车板1倾斜、翻落等问题。
电磁铁5用于吸合或松开吸合杆7,使吸合杆7依次带动横杆6、连接杆4和防坠钩3向电磁铁5所在方向移动或收回,进而使防坠钩3与倒U型环2分离或挂合。
防坠钩3与倒U型环2配合使用,当载车板1升到指定位置时,防坠钩3将载车板1钩住,防止了车辆在停放或运载过程中发生坠落,起到保护作用。
每个防坠钩3均为L型钩,每个L型钩的钩头部分均设置有限位部,限位部为设置在L型钩钩头部的竖直段,设置限位部能将防坠钩3稳固的固定在倒U型环2上,防止防坠钩3意外脱落,每个L型钩的钩头部朝向相同,可在联动时方便控制,载车板1的相对侧面上均设置有两个或多个倒U型环2,优选的我们在每个侧面设置2个倒U型环2,可增强平衡性,保证载车板1的安全,也不会由于设置更多防坠钩3而造成资源的极大占用,每个防坠钩3本体顶端均铰接于停车单元内的固定梁上,固定梁本身牢固性良好,将防坠钩3固定在固定梁上,利于防坠落安全装置的安全性。
本实用新型中防坠落安全装置的使用过程为:初始状态下,载车板1处于靠近地面的位置,防坠钩3和倒U型环2处于分离状态,电磁铁5与联动机构处于吸合状态,即电磁铁5与吸合杆7吸合在一起,吸合杆7依次作用横杆6、连接杆4以及防坠钩3,使得防坠钩3处于向右偏移状态,此时,防坠钩3不会影响载车板1的正常上升或下降;
当载车板1上停放车辆时后,载车板1上升,当载车板1上升到指定位置后,电磁铁5断电,且与联动机构分离,联动机构和防坠钩3由于重力牵引向左运动,运动后,防坠钩3运动到指定位置,并挂在倒U型环2上,使载车板1,通过防坠钩3间接与提升梁连接,可确保车辆安全;
当载车板1需要下降时,电磁铁5通电,电磁铁5通电后吸合吸合杆7向右运动,吸合杆7依次带动横杆6、连接杆4以及防坠钩3均向右运动,使得防坠钩3与倒U型环2分离,然后载车板1下落至靠近地面位置,待载车板1停止运动后即可将车取出。

Claims (6)

1.一种简易升降立体车库,其特征在于,包括设置于地下的地坑框架,所述地坑框架内竖直并列设置若干层可升降的停车单元;
每个所述停车单元均包括水平设置的载车板(1),上下两层所述载车板(1)之间通过四个竖直设置的导轨(11)连接;
每个所述导轨(11)连接有用于使所述停车单元升降的传动机构,所述传动机构连接至所述地坑框架上,所述地坑框架的顶部设置有用于感应所述载车板(1)是否运动到预定位置的光电感应器;
还包括防坠落安全装置,所述防坠落安全装置包括设置在每个停车单元内的载车板(1),所述载车板(1)上方左右两侧分别设置有两个或两个以上的倒U型环(2),每个所述倒U型环(2)上方设置有用于与其配合挂置的防坠钩(3),每个所述防坠钩(3)均通过联动机构连接至同一电磁铁(5);
每个所述防坠钩(3)均为L型钩,每个所述L型钩的钩头部分均设置限位部,所述限位部为设置在所述L型钩钩头部的竖直段,每个所述L型钩的钩头部朝向均相同。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简易升降立体车库,其特征在于,所述地坑框架包括竖直设置的若干根立柱(8),以及水平设置的若干根提升梁(12)组成的长方体框架。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简易升降立体车库,其特征在于,所述立柱(8)上设置有与导轨(11)相匹配的轨道。
4.如权利要求2或3所述的简易升降立体车库,其特征在于,每个所述传动机构包括:设置于所述立柱(8)顶端的主动链轮(10),所述主动链轮(10)通过设置于所述立柱(8)内部的链条(9)连接至被动链轮(13),所述被动链轮(13)设置于位于所述地坑框架底部的提升梁(12)上。
5.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简易升降立体车库,其特征在于,每个所述立柱8的顶端均设置有所述光电感应器。
6.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简易升降立体车库,其特征在于,所述地坑框架内沿竖直方向并列设置有二到五层所述停车单元,所述地坑框架内沿水平方向并列设置有若干组二到五层所述停车单元。
CN201620927371.9U 2016-08-23 2016-08-23 简易升降立体车库 Active CN206016366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620927371.9U CN206016366U (zh) 2016-08-23 2016-08-23 简易升降立体车库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620927371.9U CN206016366U (zh) 2016-08-23 2016-08-23 简易升降立体车库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06016366U true CN206016366U (zh) 2017-03-15

Family

ID=58250800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620927371.9U Active CN206016366U (zh) 2016-08-23 2016-08-23 简易升降立体车库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06016366U (zh)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7589705A (zh) * 2017-10-30 2018-01-16 广东科德智能装备有限公司 一种全自动立体停车库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7589705A (zh) * 2017-10-30 2018-01-16 广东科德智能装备有限公司 一种全自动立体停车库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201991276U (zh) 多排车位搬运器带横移机构垂直升降车库
CN106088718B (zh) 一种双通道垂直循环式立体车库
CN106150157A (zh) 可升降的升降横移立体车库
CN109057446B (zh) 一种立体停车场滚动式载车板存储装置及立体停车场
CN203145528U (zh) 垂直升降车库梳叉式取车机构
CN203716573U (zh) 一种后悬臂式升降横移停车设备
CN104989144B (zh) 一种利用道路上部空间的立体车库及其存取车的方法
CN103362339B (zh) 大容量城市专用塔型停车库
CN106150158A (zh) 可移动的升降横移立体车库
CN104032989B (zh) 一种二层循环停车设备
CN205604795U (zh) 一种立体车库
WO2011003243A1 (zh) 高层垂直升降停车库
CN206016370U (zh) 升降横移立体车库
CN206016366U (zh) 简易升降立体车库
CN205370050U (zh) 双井道垂直升降车库
CN113638312B (zh) 一种多功能桥梁护栏施工台车
CN202954596U (zh) 一种智能车库用三维分送机构
CN104989143A (zh) 一种紧凑型侧出式立体车库及其存取车的方法
CN208899939U (zh) 一种桥式无避让立体车库
CN206016367U (zh) 带有链条检测装置的简易升降立体车库
CN107795166B (zh) 一种智能立体停车设备及其控制方法
CN201539118U (zh) 高层垂直升降停车库
CN205976661U (zh) 带有防坠落安全装置的升降横移立体车库
CN205976656U (zh) 可升降的升降横移立体车库
CN211647517U (zh) 一种上下二层智能立体停车库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14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