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05952208U - 一种折叠结构、车头及电动滑板车 - Google Patents

一种折叠结构、车头及电动滑板车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05952208U
CN205952208U CN201620750261.XU CN201620750261U CN205952208U CN 205952208 U CN205952208 U CN 205952208U CN 201620750261 U CN201620750261 U CN 201620750261U CN 205952208 U CN205952208 U CN 205952208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spanner
base portion
folded portion
foldable structure
rotating shaft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620750261.X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王凤昕
张辉
朱海波
毛卫丰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Ninebot Beijing Technology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Ninebot Beijing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Ninebot Beijing Technology Co Ltd filed Critical Ninebot Beijing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to CN201620750261.X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05952208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05952208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05952208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Landscapes

  • Motorcycle And Bicycle Frame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折叠结构、车头及电动滑板车,折叠结构包括底座部分和折叠部分;折叠部分与底座部分通过转轴连接件连接,转轴连接件设置在折叠部分与底座部分的对接处的一侧,折叠部分能够沿转轴连接件转动;在折叠部分上可转动地连接有折叠扣,折叠扣设置在折叠部分与底座部分的对接处的另一侧;在转轴连接件上连接有扳手,扳手端部的偏心轮可转动地连接在转轴连接件上,偏心轮通过紧固杆与折叠扣相连;通过转动扳手可带动折叠扣转动,当折叠部分与底座部分对接时,通过转动扳手能够使折叠扣抠住底座部分,从而实现底座部分和折叠部分折叠锁紧的目的,结构简单,占用空间小。

Description

一种折叠结构、车头及电动滑板车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电动车中的折叠结构,尤其涉及一种折叠结构、车头及电动滑板车。
背景技术
滑板车是目前较为流行的代步工具,在滑板车中,电动滑板车因其具有多种优势备受用户的青睐。电动滑板车十分节省能源,充电快速且航程长,此外,电动滑板车整车造型美观、操作方便且驾驶安全。
目前的电动滑板车,大部分采用了复杂的折叠结构,零部件多,占用空间大,外观不简洁美观。
实用新型内容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了一种折叠结构、车头及电动滑板车。
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折叠结构,包括底座部分和折叠部分;所述折叠部分与所述底座部分通过转轴连接件连接,所述转轴连接件设置在所述折叠部分与所述底座部分的对接处的一侧,所述折叠部分能够沿所述转轴连接件转动;
在所述折叠部分上可转动地连接有折叠扣,所述折叠扣设置在所述折叠部分与所述底座部分的对接处的另一侧;
在所述转轴连接件上连接有扳手,所述扳手端部的偏心轮可转动地连接在所述转轴连接件上,所述偏心轮通过紧固杆与所述折叠扣相连;
通过转动所述扳手可带动所述折叠扣转动,当所述折叠部分与所述底座部分对接时,通过转动所述扳手能够使所述折叠扣抠住所述底座部分。
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在所述折叠部分上设置有束缚套件,当所述扳手从 第一极限位置转动至第二极限位置时,通过所述束缚套件阻挡所述扳手,能使所述扳手不能沿所述转轴连接件转动。
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所述束缚套件套在所述折叠部分上并可转动,在所述束缚套件上设有弯折部,当所述扳手从第一极限位置转动至第二极限位置时,通过转动所述束缚套件可使所述弯折部阻挡所述扳手。
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在所述折叠扣上设有抠持部,在所述底座部分上设有用于容纳所述抠持部的容纳腔,当所述折叠部分与所述底座部分对接时,所述抠持部可抠在所述容纳腔的腔壁上从而使所述折叠扣抠住所述底座部分。
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所述紧固杆与所述偏心轮连接的一端设置有扳手套环,所述扳手套环可转动地连接在所述偏心轮上。
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所述紧固杆的长度可调。
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所述紧固杆包括螺纹段和螺母段,所述螺母段的一端螺纹连接在所述螺纹段的一端上。
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在所述螺纹段上连接有防松螺母,所述防松螺母与所述螺母段的端部相抵。
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车头,包括竖管、前叉和上述任意的折叠结构,在所述竖管的顶端连接有横把,在所述前叉上安装有前轮,所述前叉与所述折叠结构的所述底座部分固定连接,所述竖管的下端与所述折叠结构的所述折叠部分固定连接。
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电动滑板车,包括上述车头。
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技术方案中,折叠结构包括底座部分和折叠部分;折叠部分与底座部分通过转轴连接件连接,转轴连接件设置在折叠部分与底座部分的对接处的一侧,折叠部分能够沿转轴连接件转动;在折叠部分上可转动地连接有折叠扣,折叠扣设置在折叠部分与底座部分的对接处的另一侧;在转轴连接件上连接有扳手,扳手端部的偏心轮可转动地连接在转轴连接件上,偏心轮通过紧固杆与折叠扣相连;通过转动扳手可带动折叠扣转动,当折叠部分与底座部分对接时,通过转动扳手能够使折叠扣抠住底座部分,从而实现了底座 部分和折叠部分折叠锁紧的目的,且折叠结构比较稳固,整个折叠结构的组成零部件较少,结构简单,占用空间小。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电动滑板车的整体结构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折叠结构的组成示意图一;
图3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折叠结构的组成示意图二;
图4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折叠结构的组成示意图三;
图5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折叠结构的组成示意图四;
图6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车头的示意图。
附图标记说明:
11--前灯;12--额头主体;13--横把;14--前轮;15--后轮;16--踏板;17--支架;18--折叠结构;21--底座部分;22--折叠部分;23--转轴连接件;24--折叠扣;25--扳手;251--偏心轮;26--紧固杆;27--束缚套件;28--扳手套环;61--竖管;62--前叉。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能够更加详尽地了解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特点与技术内容,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实现进行详细阐述,所附附图仅供参考说明之用,并非用来限定本实用新型。
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折叠结构可以但不局限于应用在电动滑板车上,以电动滑板车的应用场景为例,图1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电动滑板车的整体结构图,如图1所示,电动滑板车包括:前灯11、额头主体12、横把13、前轮14、后轮15、踏板16、支架17、电源(图中未示出)、折叠结构18;其中,
前灯11,通过前灯灯座安装在额头主体12上,并且与额头主体12形成一体化结构。前灯11的内部具有发光部件,在发光部件的外部具有灯罩以对发光部件进行保护以及改变发光效果。前灯11的内部还具有散热部件,这个散热部 件经前灯灯座与额头主体12相接触,以通过额头主体12对发光部件所产生的热量进行散热。
额头主体12,由导热材料制成;额头主体12为L型结构,L型结构的一段(第一部位)与前灯11相连,L型结构的另一段(第二部位)连接在竖管61上,竖管61的下端连接在前叉62上,前叉62上安装有前轮14。额头主体12的第一部位上还具有控制器,该控制器的输入装置可以为按键结构,也可以为触摸屏结构。用户可以在输入装置中输入操控指令,以对滑板车的各个功能进行控制。例如,调节前灯11的闪烁状态或者明暗程度;对时间进行设置;调节最大车速等等。
横把13,安装在额头主体12的第一部位上,额头主体12的第一部位与前灯灯座的连接部位处具有一圆柱形通孔,横把13整体穿过该圆柱形通孔,从而在额头主体12的左侧形成左车把,在额头主体12的右侧形成右车把。在左车把和右车把上还安装有防滑套,当用户手握两个车把时,可以稳定手对车把的握持状态。对于习惯右手刹车的用户而言,左车把上还具有一个上下可调的旋转式调节钮,通过向上转动调节钮,可以实现高速行驶;通过向下转动调节钮,可以实现低速行驶。与此同时,右车把上还具有一个刹车部件,捏合刹车部件能够对滑板车进行刹车。对于习惯左手刹车的用户而言,右车把上还具有一个上下可调的旋转式调节钮,通过向上转动调节钮,可以实现高速行驶;通过向下转动调节钮,可以实现低速行驶。与此同时,左车把上还具有一个刹车部件,捏合刹车部件能够对滑板车进行刹车。
前轮14,前轮14上安装有挡泥板;前轮14与电机相连,电机带动前轮14转动,从而驱动滑板车行驶。
后轮15,后轮15的上方也设置有挡泥板,挡泥板固定在踏板16上。
踏板16,踏板16的前侧为前轮14,踏板16的后侧为后轮15。用户可以站立在踏板16上,手握横把13来驾驶滑板车。
支架17,支架17的第一端可转动地连接在踏板16的底部,支架17具有收起状态和展开状态,在收起状态时,支架17与踏板16的底部贴合;在展开 状态时,支架17朝向下方,以将整个滑板车支撑在地面上。
电源,电源隐藏在踏板16的底部。
折叠结构18,折叠结构18的底端为底座部分,底座部分与前叉62固定连接,在前叉62上安装有前轮14。折叠结构18的顶端为折叠部分,折叠部分的顶端与竖管61固定连接。电动滑板车处于折叠状态时,折叠结构18的折叠部分相对于底座部分向后(靠近踏板的方向)转动,折叠部分带动竖管61以及额头主体12一起折叠至与踏板16几乎平行的位置。
图1示出了具有各种组件的电动滑板车,但是应理解的是,并不要求实施所有示出的组件。可以替代地实施更多或更少的组件。
基于上述电动滑板车的整体结构,提出本实用新型各个实施例。
图2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折叠结构的组成示意图一,如图2所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折叠结构包括:底座部分21和折叠部分22;
其中,折叠部分22与底座部分21通过转轴连接件23连接,转轴连接件23设置在折叠部分22与底座部分21的对接处的一侧,折叠部分22能够沿转轴连接件23转动;
在折叠部分22上可转动地连接有折叠扣24,折叠扣24设置在折叠部分22与底座部分21的对接处的另一侧;
在转轴连接件23上连接有扳手25,扳手25端部的偏心轮251可转动地连接在转轴连接件23上,偏心轮251通过紧固杆26与折叠扣24相连;
通过转动扳手25可带动折叠扣24转动,当折叠部分22与底座部分21对接时,通过转动扳手25能够使折叠扣24抠住底座部分21。
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底座部分21的整体为圆柱状结构,当然,也可以根据需要设计为其他柱状结构,例如:方形柱状结构、菱形柱状结构等。对应地,折叠部分22的整体也为圆柱状结构,这样,底座部分21与折叠部分22对接时,保证了外观上一致。
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底座部分21的下端具有空心结构,该空心结构的外周有一断开的开口,通过螺钉连接该开口处的两端,可以使底座部分21的下端 套紧在杆状结构上,从而实现底座部分21与前叉62顶部的杆件的连接。
在一实施方式中,底座部分21的一侧(对应图中所示的左侧)具有转轴连接件23,折叠部分22的一侧(对应图中所示的左侧)也同样具有转轴连接件23,底座部分21与折叠部分22通过两个转轴连接件23嵌套在一起而连接。如图所示,底座部分21上的转轴连接件23具有若干个套环,折叠部分22上的转轴连接件23也具有若干个套环,底座部分21上的套环与折叠部分22上的套环交叉相嵌,一个共同的转轴穿设在所有的套环中。这样,折叠部分22能够沿转轴连接件转动23转动,也即折叠部分22能够相对于底座部分21转动。
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折叠部分22上的转轴连接件23上连接有扳手25,扳手25的端部为偏心轮251,偏心轮251可转动地连接在转轴连接件23上。转轴连接件23与紧固杆26相连接,紧固杆26与折叠扣24相连接。
这里,折叠部分22与底座部分21的对接处的另一侧(对应图中所示的右侧)设置有折叠扣24,且折叠扣24设置在折叠部分22上,折叠扣24与紧固杆26相连接,紧固杆26通过转轴连接件23与扳手25端部的偏心轮251相连接。如此,通过转动扳手25,可带动紧固杆26沿杆的方向移动,从而带动折叠扣24转动。从而使得折叠结构具有两种使用状态,一种为折叠状态,一种为非折叠状态。
对于非折叠状态而言,当折叠部分22与底座部分21对接时,通过转动扳手25(如图中向上转动扳手25),使得偏心轮较小的半径部分与紧固杆26相邻,从而拉动(如图所示向左拉动)紧固杆26并转动折叠扣24抠住底座部分21,这种状态下,折叠部分22相对于底座部分21处于展开状态,并且,折叠扣24能够咬紧底座部分21,确保非折叠状态的稳固。
对于折叠状态而言,通过转动扳手25(如图中向下转动扳手25),使得偏心轮较大的半径部分与紧固杆26相邻,从而推动(如图所示向右推动)紧固杆26并转动折叠扣24处于松动状态,这种状态下,可以将折叠部分22相对于底座部分21进行转动,从而使得折叠结构处于折叠状态。
图3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折叠结构的组成示意图二,如图3所示,本实 用新型实施例的折叠结构包括:底座部分21和折叠部分22;
其中,折叠部分22与底座部分21通过转轴连接件23连接,转轴连接件23设置在折叠部分22与底座部分21的对接处的一侧,折叠部分22能够沿转轴连接件23转动;
在折叠部分22上可转动地连接有折叠扣24,折叠扣24设置在折叠部分22与底座部分21的对接处的另一侧;
在转轴连接件23上连接有扳手25,扳手25端部的偏心轮251可转动地连接在转轴连接件23上,偏心轮251通过紧固杆26与折叠扣24相连;
通过转动扳手25可带动折叠扣24转动,当折叠部分22与底座部分21对接时,通过转动扳手25能够使折叠扣24抠住底座部分21。
在折叠部分22上设置有束缚套件27,当扳手25从第一极限位置转动至第二极限位置时,通过束缚套件27阻挡扳手25,能使扳手25不能沿转轴连接件转动。
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束缚套件27套在折叠部分22上并可转动,在束缚套件27上设有弯折部,当扳手25从第一极限位置转动至第二极限位置时,通过转动束缚套件27可使弯折部阻挡扳手25。
具体地,参照图4和图5所示,图4和图5分别为折叠结构的两个不同侧面的示意图,束缚套件27套在折叠部分22上,在水平方位可沿顺时针方向或者逆时针方向旋转,旋转的过程中,束缚套件27上的弯折部的位置跟随束缚套件27的旋转而发生变化。当扳手25从最下端(对应第一极限位置)转动至最上端(对应第二极限位置)时,可转动束缚套件27,使得弯折部的位置与扳手25的位置一致,这样,弯折部能够阻挡扳手25向下转动,将扳手25固定在了最上端的位置处。值得一提的是,束缚套件27还可以采用其他的方式阻挡扳手25,例如,束缚套件27可以空套在折叠部分22上并能上下移动,当扳手25处于第二极限位置时,束缚套件27上的部件可以抱住扳手25从而使扳手25不能转动,当用手将束缚套件27向上移动后,束缚套件27上的部件不再阻挡扳手25。
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底座部分21的整体为圆柱状结构,当然,也可以根据需要设计为其他柱状结构,例如:方形柱状结构、菱形柱状结构等。对应地,折叠部分22的整体也为圆柱状结构,这样,底座部分21与折叠部分22对接时,保证了外观上一致。
在一实施方式中,底座部分21的一侧(对应图中所示的左侧)具有转轴连接件23,折叠部分22的一侧(对应图中所示的左侧)也同样具有转轴连接件23,底座部分21与折叠部分22通过两个转轴连接件23嵌套在一起而连接。如图所示,底座部分21上的转轴连接件23具有若干个套环,折叠部分22上的转轴连接件23也具有若干个套环,底座部分21上的套环与折叠部分22上的套环交叉相嵌,一个共同的转轴穿设在所有的套环中。这样,折叠部分22能够沿转轴连接件转动23转动,也即折叠部分22能够相对于底座部分21转动。
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折叠部分22上的转轴连接件23上连接有扳手25,扳手25的端部为偏心轮251,偏心轮251可转动地连接在转轴连接件23上。转轴连接件23与紧固杆26相连接,紧固杆26与折叠扣24相连接。
这里,折叠部分22与底座部分21的对接处的另一侧(对应图中所示的右侧)设置有折叠扣24,且折叠扣24设置在折叠部分22上,折叠扣24与紧固杆26相连接,紧固杆26通过转轴连接件23与扳手25端部的偏心轮相连接。如此,通过转动扳手25,可带动紧固杆26沿杆的方向移动,从而带动折叠扣24转动。从而使得折叠结构具有两种使用状态,一种为折叠状态,一种为非折叠状态。
对于非折叠状态而言,当折叠部分22与底座部分21对接时,通过转动扳手25(如图中向上转动扳手25),使得偏心轮较小的半径部分与紧固杆26相邻,从而拉动(如图所示向左拉动)紧固杆26并转动折叠扣24抠住底座部分21,这种状态下,折叠部分22相对于底座部分21处于展开状态,并且,折叠扣24能够咬紧底座部分21,确保非折叠状态的稳固。
对于折叠状态而言,通过转动扳手25(如图中向下转动扳手25),使得偏心轮较大的半径部分与紧固杆26相邻,从而推动(如图所示向右推动)紧固杆 26并转动折叠扣24处于松动状态,这种状态下,可以将折叠部分22相对于底座部分21进行转动,从而使得折叠结构处于折叠状态。
在一实施方式中,在折叠扣24上设有抠持部,在底座部分21上设有用于容纳抠持部的容纳腔,当折叠部分24与底座部分21对接时,抠持部可抠在容纳腔的腔壁上从而使折叠扣24抠住底座部分21。
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紧固杆26与偏心轮连接的一端设置有扳手套环28,扳手套环28可转动地连接在偏心轮251上。
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紧固杆26的长度可调,紧固杆26变长时,能够向外(对应图中向右)推动折叠扣24;紧固杆26变短时,能够向里(对应图中向左)拉动折叠扣24。在一实施方式中,紧固杆26的长度可调可以通过以下结构实现:紧固杆26包括螺纹段和螺母段,螺母段的一端螺纹连接在螺纹段的一端上,通过相对旋转螺纹段和螺母段可调整紧固杆26的长度。在螺纹段上连接有防松螺母,防松螺母与螺母段的端部相抵,两个螺母相互靠紧能够防止螺母段松动。通过调节紧固杆26的长度能够调节折叠扣24抠住底座部分21的松紧度。
图6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车头的示意图,如图6所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车头包括:
竖管61、前叉62和上述任意所述的折叠结构18,在竖管61的顶端连接有横把13,在前叉62上安装有前轮14,前叉62与折叠结构18的底座部分固定连接,竖管61的下端与折叠结构18的折叠部分固定连接。
本领域技术人员应当理解,车头中的折叠结构18可参照前述任一实施例中的折叠结构18。
本实用新型实施例还提供了一种电动滑板车,参照图1,所述电动滑板车包括图6所示的车头。其中,车头中的折叠结构18可参照前述任一实施例中的折叠结构18。
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所记载的技术方案之间,在不冲突的情况下,可以任意组合。
以上,仅为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方式,但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并不局限于此,任何熟悉本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在本实用新型揭露的技术范围内,可轻易想到变化或替换,都应涵盖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Claims (10)

1.一种折叠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折叠结构包括底座部分和折叠部分;所述折叠部分与所述底座部分通过转轴连接件连接,所述转轴连接件设置在所述折叠部分与所述底座部分的对接处的一侧,所述折叠部分能够沿所述转轴连接件转动;
在所述折叠部分上可转动地连接有折叠扣,所述折叠扣设置在所述折叠部分与所述底座部分的对接处的另一侧;
在所述转轴连接件上连接有扳手,所述扳手端部的偏心轮可转动地连接在所述转轴连接件上,所述偏心轮通过紧固杆与所述折叠扣相连;
通过转动所述扳手可带动所述折叠扣转动,当所述折叠部分与所述底座部分对接时,通过转动所述扳手能够使所述折叠扣抠住所述底座部分。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折叠结构,其特征在于,在所述折叠部分上设置有束缚套件,当所述扳手从第一极限位置转动至第二极限位置时,通过所述束缚套件阻挡所述扳手,能使所述扳手不能沿所述转轴连接件转动。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折叠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束缚套件套在所述折叠部分上并可转动,在所述束缚套件上设有弯折部,当所述扳手从第一极限位置转动至第二极限位置时,通过转动所述束缚套件可使所述弯折部阻挡所述扳手。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折叠结构,其特征在于,在所述折叠扣上设有抠持部,在所述底座部分上设有用于容纳所述抠持部的容纳腔,当所述折叠部分与所述底座部分对接时,所述抠持部可抠在所述容纳腔的腔壁上从而使所述折叠扣抠住所述底座部分。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折叠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紧固杆与所述偏心轮连接的一端设置有扳手套环,所述扳手套环可转动地连接在所述偏心轮上。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折叠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紧固杆的长度可调。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折叠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紧固杆包括螺纹段和螺母段,所述螺母段的一端螺纹连接在所述螺纹段的一端上。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折叠结构,其特征在于,在所述螺纹段上连接有防松螺母,所述防松螺母与所述螺母段的端部相抵。
9.一种车头,其特征在于,包括竖管、前叉和权利要求1至8中任一项所述的折叠结构,在所述竖管的顶端连接有横把,在所述前叉上安装有前轮,所述前叉与所述折叠结构的所述底座部分固定连接,所述竖管的下端与所述折叠结构的所述折叠部分固定连接。
10.一种电动滑板车,其特征在于,包括权利要求9所述的车头。
CN201620750261.XU 2016-07-15 2016-07-15 一种折叠结构、车头及电动滑板车 Active CN205952208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620750261.XU CN205952208U (zh) 2016-07-15 2016-07-15 一种折叠结构、车头及电动滑板车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620750261.XU CN205952208U (zh) 2016-07-15 2016-07-15 一种折叠结构、车头及电动滑板车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05952208U true CN205952208U (zh) 2017-02-15

Family

ID=57971830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620750261.XU Active CN205952208U (zh) 2016-07-15 2016-07-15 一种折叠结构、车头及电动滑板车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05952208U (zh)

Cited By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9649557A (zh) * 2019-02-03 2019-04-19 任旨印 折叠式儿童滑板车
CN111874148A (zh) * 2020-08-21 2020-11-03 北京小米移动软件有限公司 折叠结构、折叠设备和折叠车
CN112109835A (zh) * 2020-09-24 2020-12-22 海宁亿脑智能科技有限公司 滑板车
CN112172992A (zh) * 2018-12-07 2021-01-05 纳恩博(北京)科技有限公司 滑板车
CN113859412A (zh) * 2021-11-08 2021-12-31 南京快轮智能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电动滑板车折叠结构及电动滑板车

Cited By (9)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2172992A (zh) * 2018-12-07 2021-01-05 纳恩博(北京)科技有限公司 滑板车
CN112172992B (zh) * 2018-12-07 2022-03-25 纳恩博(北京)科技有限公司 滑板车
CN109649557A (zh) * 2019-02-03 2019-04-19 任旨印 折叠式儿童滑板车
CN111874148A (zh) * 2020-08-21 2020-11-03 北京小米移动软件有限公司 折叠结构、折叠设备和折叠车
EP3957557A1 (en) * 2020-08-21 2022-02-23 Beijing Xiaomi Mobile Software Co., Ltd. Foldable structure, foldable device and foldable vehicle
JP2022035970A (ja) * 2020-08-21 2022-03-04 北京小米移動軟件有限公司 折り畳み構造、折り畳み装置及び折り畳み車
JP7076029B2 (ja) 2020-08-21 2022-05-26 北京小米移動軟件有限公司 折り畳み構造、折り畳み装置及び折り畳み車
CN112109835A (zh) * 2020-09-24 2020-12-22 海宁亿脑智能科技有限公司 滑板车
CN113859412A (zh) * 2021-11-08 2021-12-31 南京快轮智能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电动滑板车折叠结构及电动滑板车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205952208U (zh) 一种折叠结构、车头及电动滑板车
CN107531304A (zh) 可变形折叠电动滑板车
CN204659899U (zh) 具有折叠及前轮转向功能的滑板车
WO2015021812A1 (zh) 一种折叠电动车
CN106005189A (zh) 一种电动滑板车
WO2013016957A1 (zh) 快速折叠自行车
CN203681774U (zh) 一种折叠车的车把架
CN110422258A (zh) 电动滑板车
CN206218085U (zh) 电动滑板车过线防水结构
CN202243870U (zh) 一种多功能折叠式运动滑板车
CN203294265U (zh) 滑板车折叠装置
CN206317955U (zh) 一种可折叠把手
CN105314040A (zh) 折叠三轮电动车
CN206107459U (zh) 一种适用于等直径杆的折叠装置
CN205707075U (zh) 一种方向杆可伸缩的代步车辆
CN103434546B (zh) 一种便携式运货拉杆车及制备方法
CN104188313B (zh) 折叠式自行车拉杆箱
CN106114730B (zh) 一种快速折叠的电动助力三轮车
CN104118510A (zh) 滑板车折叠装置
CN204473010U (zh) 一种自行车折叠机构
CN204124272U (zh) 一种折叠电动车
CN206384103U (zh) 滑板车折叠把手
CN207450140U (zh) 一种儿童玩具车的折叠把手
CN102351022A (zh) 一种多功能折叠式运动滑板车
CN206255143U (zh) 一种折叠电动车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14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