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05951807U - 全覆盖顶盖及具有该顶盖的自卸车 - Google Patents
全覆盖顶盖及具有该顶盖的自卸车 Download PDFInfo
- Publication number
- CN205951807U CN205951807U CN201620924317.9U CN201620924317U CN205951807U CN 205951807 U CN205951807 U CN 205951807U CN 201620924317 U CN201620924317 U CN 201620924317U CN 205951807 U CN205951807 U CN 205951807U
- Authority
- CN
- China
- Prior art keywords
- tarpaulin
- swing arm
- loading space
- top cover
- frame
- Prior art date
-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 Active
Links
- 230000008602 contraction Effects 0.000 claims abstract description 8
- 230000008859 change Effect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10
- 230000007246 mechanism Effect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9
- 230000005540 biological transmission Effect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5
- 238000013461 design Methods 0.000 abstract description 4
- 238000007634 remodeling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6
- 238000007789 sealing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6
- 229910000831 Steel Inorganic materials 0.000 description 5
- 238000012217 deletion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5
- 230000037430 deletion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5
- 239000002689 soil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5
- 239000010959 steel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5
- 230000008901 benefit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2
- 238000006243 chemical reaction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2
- 230000007547 defect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2
- 238000010586 diagram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2
- 238000005516 engineering process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2
- 239000000203 mixture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2
- 230000000694 effects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06870 function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07689 inspection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00034 method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12986 modification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04048 modification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08450 motivation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12856 packing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9000002893 slag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1
- 239000007787 solid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1
Landscapes
- Tents Or Canopie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一种全覆盖顶盖及具有该顶盖的自卸车,全覆盖顶盖设置在一车辆的顶部开放的货厢上,其中,全覆盖顶盖包括多个篷架、篷布以及摆臂架;多个篷架沿一前后方向分布且滑动设于货厢上,其包括一个后篷架和位于后篷架前方的至少一个前篷架;篷布固定于多个篷架上;摆臂架至少包括可转动地设于后篷架两侧的两个摆臂,且篷布的后端固定于摆臂;其中,各篷架彼此间隔或彼此靠近而使篷布呈一展开状态或呈一收缩状态,篷布呈展开状态时,摆臂向下转动而使篷布完全覆盖货厢的后端。本实用新型通过摆臂架的设计,将篷布后端固定于摆臂架上。当篷布呈展开状态时,摆臂架的摆臂向下转动而使篷布后端完全覆盖货厢后端,实现了对货厢的完全覆盖。
Description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专用车技术领域,具体而言,涉及一种全覆盖顶盖及具有该顶盖的自卸车。
背景技术
现有具有顶部开口的货厢的专用车辆,例如渣土车,其货厢的顶部通常采用篷布顶盖进行密封,以防止所装载的货物在运行过程中外露或抛洒。渣土车采用自卸车结构,由于自卸车特有的卸货方式造成渣土车后端上方的后厢挂钩座处的密封效果不理想。现有渣土车(自卸车)生产厂家是在货厢后端的顶部设置顶盖后挡板,经现场考察和用户反馈,可知上述顶盖后挡板装置不利于货物的装载,即装载货物时货物或装载机械容易将固定后挡板损坏,并且在货箱举升卸载时货物很容易将顶盖后档板冲击损坏。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一个主要目的在于克服上述现有技术的至少一种缺陷,提供一种能够完全覆盖货厢后端的全覆盖顶盖。
本实用新型的另一个主要目的在于克服上述现有技术的至少一种缺陷,提供一种覆盖密封效果较佳且顶盖不易损坏的自卸车。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如下技术方案: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个方面,提供一种全覆盖顶盖,设置在一车辆的顶部开放的货厢上,其中,所述全覆盖顶盖包括多个篷架、篷布以及摆臂架;所述多个篷架沿一前后方向分布且滑动设于所述货厢上,其包括一个后篷架和位于后篷架前方的至少一个前篷架;所述篷布固定于所述多个篷架上;所述摆臂架至少包括可转动地设于所述后篷架两侧的两个摆臂,且所述篷布的后端固定于所述摆臂;其中,各所述篷架彼此间隔或彼此靠近而使所述篷布呈一展开状态或呈一收缩状态,所述篷布呈所述展开状态时,所述摆臂向下 转动而使所述篷布完全覆盖所述货厢的后端。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其中一个实施方式,所述篷架呈门型结构,且具有竖直间隔设置的两个竖杆以及连接于所述两个竖杆顶端之间的横杆,所述两个竖杆的底端分别可滑动地设于所述货厢顶端的两侧,所述横杆与所述篷布固定连接。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其中一个实施方式,所述全覆盖顶盖还包括两根轨道;所述两根轨道分别固定于所述货厢顶端的两侧;其中,所述竖杆的底端连接有连接板,所述连接板的底端固定有滑块,所述滑块与所述轨道滑动配合。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其中一个实施方式,所述全覆盖顶盖还包括驱动机构;所述驱动机构设于所述货厢上且传动连接于所述多个篷架,所述驱动机构能够驱动所述多个篷架沿所述前后方向滑动。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其中一个实施方式,所述摆臂架还包括摆梁;所述摆梁连接于所述两个摆臂之间,且所述篷布的后端固定于所述摆梁;其中,所述篷布呈所述展开状态时,所述摆梁搭放于所述货厢的后端,而使所述篷布完全覆盖所述货厢的后端。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其中一个实施方式,所述摆臂包括连接部、主体部以及限位部;所述连接部可转动地设于所述后篷架;所述主体部具有自由端以及连接于所述连接部的连接端;所述限位部具有限位端以及连接于所述连接部的连接端;其中,所述货厢后端两侧的至少其中之一固定有一限位块,所述后篷架向后滑动而使所述篷布由所述收缩状态向所述展开状态转换时,所述限位块顶触所述限位部,使所述摆臂向下转动而使所述篷布完全覆盖所述货厢的后端。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其中一个实施方式,所述后篷架两侧各固定有一块安装板,所述两个摆臂的两个连接部分别以一转轴设于两块所述安装板,所述转轴上设有复位卷簧,而使所述摆臂的主体部于一常态下保持近似竖直状态。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其中一个实施方式,所述摆臂的主体部呈所述近似竖直状态时,所述限位部的限位端向后向下延伸而与所述限位块的高度对应。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另一个方面,提出一种自卸车,包括货厢,所述货厢的顶部开放,其中,所述自卸车还包括所述的全覆盖顶盖。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其中一个实施方式,所述自卸车还包括两个后厢挂钩 座以及后厢挡板;所述两个后厢挂钩座分别设于所述货厢后端顶部的两侧;所述后厢挡板可转动地设于所述两个后厢挂钩座之间;其中,所述全覆盖顶盖的所述篷布呈所述展开状态时,所述摆臂向下转动而使所述篷布完全覆盖所述后厢挡板上方的空间。
由上述技术方案可知,本实用新型提出的全覆盖顶盖及具有该顶盖的自卸车的优点和积极效果在于:
本实用新型提出的全覆盖顶盖,通过摆臂架的结构设计,将篷布的后端固定于摆臂架上。当篷布呈展开状态时,摆臂架的摆臂向下转动而使篷布的后端完全覆盖货厢的后端,从而实现了对货厢的完全覆盖,尤其解决了现有顶盖对货厢后端覆盖密封性不佳的问题。另外,该全覆盖顶盖结构简单,不会对货物的装载造成影响,即该全覆盖顶盖在装载货物时不易被货物或装载机械损坏,且在货厢举升卸载时不易受货物的冲击而损坏。
本实用新型提出的自卸车,通过在其货厢的顶部设置上述全覆盖顶盖,使其货厢顶部开口能够被完全覆盖,提升自卸车货厢的密封性,避免货物洒落而污染环境的问题。
进一步地,当货厢后端两侧设置限位块时,本实用新型提出的全覆盖顶盖的后篷架向货厢后端滑动时,摆臂随后篷架滑动并顶触于限位块,通过摆臂与限位块的顶触限位配合,能够使摆臂自动落下而使篷布的后端在其处于展开状态时能够自动覆盖货厢的后端,提升了设备的自动化程度。
附图说明
通过结合附图考虑以下对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方式的详细说明,本实用新型的各种目标、特征和优点将变得更加显而易见。附图仅为本实用新型的示范性图解,并非一定是按比例绘制。在附图中,同样的附图标记始终表示相同或类似的部件。其中:
图1是根据一示例性实施方式示出的一种全覆盖顶盖的立体图;
图2是图1示出的全覆盖顶盖的一工作状态的立体图;
图3是图1示出的全覆盖顶盖的另一工作状态的立体图。
其中,附图标记说明如下:
100.全覆盖顶盖;1101.竖杆;1102.横杆;1103.连接板;111.前篷架;112. 后篷架;120.篷布;130.摆臂架;131.摆臂;1311.连接部;1312.主体部;1313.限位部;1314.转轴;132.摆梁;140.轨道;151.驱动机构;152.钢丝绳;160.限位块;200.后厢挂钩座;300.后厢挡板。
具体实施方式
体现本实用新型特征与优点的典型实施例将在以下的说明中详细叙述。应理解的是本实用新型能够在不同的实施例上具有各种的变化,其皆不脱离本实用新型的范围,且其中的说明及附图在本质上是作说明之用,而非用以限制本实用新型。
在对本实用新型的不同示例性实施方式的下面描述中,参照附图进行,所述附图形成本实用新型的一部分,并且其中以示例方式显示了可实现本实用新型的多个方面的不同示例性结构、系统和步骤。应理解,可以使用部件、结构、示例性装置、系统和步骤的其他特定方案,并且可在不偏离本实用新型范围的情况下进行结构和功能性修改。而且,虽然本说明书中可使用术语“顶端”、“底端”、“后端”、“之间”、“侧”等来描述本实用新型的不同示例性特征和元件,但是这些术语用于本文中仅出于方便,例如根据附图中所述的示例的方向。本说明书中的任何内容都不应理解为需要结构的特定三维方向才落入本实用新型的范围内。
全覆盖顶盖实施方式
参阅图1,图1中代表性地示出了能够体现本实用新型的原理的全覆盖顶盖100的立体图。在该示例性实施方式中,本实用新型提出的全覆盖顶盖100是以自卸车的顶盖为例,进一步地,是以例如渣土车的顶盖为例进行说明的。本领域技术人员容易理解的是,为将本实用新型提出的全覆盖顶盖100应用于其他类型的自卸车,或者应用于其他种类的车辆,而对下述的具体实施方式做出多种改型、添加、替代、删除或其他变化,这些变化仍在本实用新型提出的全覆盖顶盖100的原理的范围内。
如图1所示,在本实施方式中,本实用新型提出的全覆盖顶盖100用于设置在一车辆的货厢上,该货厢的顶部开口。该全覆盖顶盖100主要包括多个篷架、篷布120、摆臂架130、轨道140以及驱动机构151。配合参阅图2和图3,图2中代表性地示出了图1中全覆盖顶盖100的一工作状态的立体 图,具体而言,该工作状态表示篷布120在一收缩状态向与一展开状态之间转换的工作状态;图3中代表性地示出了图1中全覆盖顶盖100的另一工作状态的立体图,具体而言,该工作状态即为篷布120在展开状态时的工作状态。以下结合图1至图3,对本实用新型提出的全覆盖顶盖100的一示例性实施方式进行详细说明。
如图1至图3所示,在本实施方式中,本实用新型提出的全覆盖顶盖100包括三个篷架。这三个篷架沿一前后方向分布且滑动设于货厢上,且包括一个后篷架112和位于后篷架112前方的两个前篷架111。需要说明的是,本说明书中所描述的“前后方向”、“前侧”和下述的“后端”等方向性说明,均是以货厢的各个方位确定的。具体而言,该货厢可以为截面呈长方形的货厢,且与现有自卸车的货厢大致相同,而使该货厢的顶部开口呈长方形,且具有前端、后端、左侧和右侧。以现有自卸车的常用结构为例,货厢由底板、前、后两块端板、和左、右两块侧板相互连接而成,组成货厢的前后方向的长度即为前、后端板之间的距离,且货厢的左右方向的宽度(即两侧宽度)即为左、右侧板之间的距离,但并不以此为限。本领域技术人员容易理解的是,为设置该全覆盖顶盖100并将其各篷架滑动设于货厢的顶部,而对上述篷架的数量做出多种改型、添加、替代、删除或其他变化,这些变化仍在本实用新型提出的全覆盖顶盖100的原理的范围内。例如,在本实用新型的其他示例性实施方式中,篷架的数量亦可为两个或大于三个,其中优选地包括一个后篷架112和至少一个前篷架111。另外,前篷架111与后篷架112的划分是以货厢前后方向上的排列顺序界定的,后篷架112及最靠近货厢后端的一个篷架,而位于该后篷架112之前的其余篷架即分别为前篷架111。
如图1至图3所示,在本实施方式中,篷架呈门型结构,其具有竖直间隔设置的两个竖杆1101以及连接于两个竖杆1101顶端之间的横杆1102。其中,两个竖杆1101的底端分别可滑动地设于货厢顶端的两侧,即货厢的两块侧板的顶端。本领域技术人员容易理解的是,为在货厢顶端的两侧上滑动设置上述各篷架,而对上述篷架的结构和数量做出多种改型、添加、替代、删除或其他变化,这些变化仍在本实用新型提出的全覆盖顶盖100的原理的范围内。例如,在本实用新型的另一示例性实施方式中,篷架亦可仅包括两根分别滑动且成对设于货厢顶端的两侧上的竖杆1101,而省去横杆1102的结 构。又如,在本实用新型的又一示例性实施方式中,篷架可呈H型结构,即横杆1102连接于两根竖杆1101的中部之间。
如图1至图3所示,在本实施方式中,篷布120可通过铆钉或其他连接件固定连接在各篷架上,具体而言,篷布120是固定于各横杆1102与各竖杆1101的相对外侧(即横杆1102的顶部与竖杆1101的左侧或右侧)。其中,每两个相邻篷杆之间具有一定长度的篷布120,且篷布120可以为一整块的结构而分别与各篷杆固定,或者亦可为若干小块的结构而分别固定于相邻两篷杆之间。篷布120的前端可以直接固定于货厢的前端,或者固定于自卸车的其他固定结构上。篷布120的中部和后端分别固定于前篷杆与后篷杆上。因此,基于各篷杆为滑动设于货厢顶端的两侧,则当各篷杆均彼此靠近或贴紧并位于货厢顶端的前端时,篷布120折叠而具有一最小覆盖面积,此时篷布120(或全覆盖顶盖100)处于一收缩状态,且货厢顶部开口的绝大部分为开放状态;当各篷杆沿上述前后方向朝向货厢的后端滑动时,篷布120随各篷杆的彼此间隔运动而逐渐打开,由于篷布120与各篷杆相互固定,各篷杆滑动不同的距离而停止在不同的位置上,此时篷布120具有一最大覆盖面积,而处于一展开状态,且篷布120覆盖除货厢后端以外的货厢的全部开口位置。
如图1至图3所示,在本实施方式中,各篷架是滑动设于两根轨道140上而实现在货厢顶端的两侧的滑动。其中,两根轨道140分别固定于货厢顶端的两侧。每个篷架的竖杆1101底端连接有连接板1103,连接板1103的底端固定有滑块,滑块与轨道140滑动配合。另外,各连接板1103上还设有绳卡,以分别供一钢丝绳152穿设卡固。该钢丝绳152依次穿过各连接板1103上的绳卡,而依次与各篷架的竖杆1101的连接板1103连接。驱动机构151设置在钢丝绳152或者货厢上,以用于驱动钢丝绳152而带动各篷架移动。本领域技术人员容易理解的是,为了驱动各篷架,而对上述的驱动方式或结构设置做出多种改型、添加、替代、删除或其他变化,这些变化仍在本实用新型提出的全覆盖顶盖100的原理的范围内。例如,在本实用新型的另一示例性实施方式中,驱动机构151可通过例如链条的其他传动机构或传动方式,传动连接于多个篷架,以驱动多个篷架沿前后方向滑动。
如图1至图3所示,在本实施方式中,摆臂架130大致亦呈门型结构,即包括可转动地设于后篷架112两侧的两个摆臂131以及连接于两个摆臂 131顶部之间的摆梁132。篷布120的后端通过铆钉或其他固定件固定于摆臂131的左侧或右侧,当篷布120呈展开状态时,即后篷架112滑动至货厢后端或靠近后端的位置时,摆臂131向下转动且摆梁132搭放于货厢的后端,而使篷布120完全覆盖货厢的后端,即实现本实用新型提出的全覆盖顶盖100对货厢顶端开口的完全覆盖。
具体而言,在本实施方式中,每个摆臂131包括连接部1311、主体部1312以及限位部1313。其中,后篷架112两侧(即后篷架112的两根竖杆1101的左侧和右侧)各固定有一块安装板,两个摆臂131的两个连接部1311分别以一转轴1314设于两块安装板,摆臂131的主体部1312于一常态(即篷布120未处于展开状态时的其他状态)下保持近似竖直状态,该近似竖直状态即摆臂131呈竖直向上延伸的状态,亦可在竖直方向的两侧具有例如±30°的偏移角度。详言之,主体部1312具有自由端以及连接于连接部1311的连接端,限位部1313亦具有限位端以及连接于连接部1311的连接端。并且,摆臂131的主体部1312常态下呈上述近似竖直状态时,限位部1313的限位端向后向下延伸而与限位块160的高度对应。其中,货厢后端两侧的至少其中之一(本实施方式中为两侧均设置)固定有一限位块160,后篷架112向后滑动而使篷布120由收缩状态向展开状态转换时,限位块160顶触上述常态下的限位部1313,使摆臂131向下转动而使篷布120完全覆盖货厢的后端。本领域技术人员容易理解的是,为了设置摆臂架130,使其在后篷架112移动至货厢后端或接近货厢后端时,能够转动而带动篷布120的后端覆盖货厢的后端,而对上述摆臂架130的结构或设置方式做出多种改型、添加、替代、删除或其他变化,这些变化仍在本实用新型提出的全覆盖顶盖100的原理的范围内。例如,在本实用新型的另一示例性实施方式中,摆臂架130亦可不包括摆梁132。又如,在本实用新型的又一示例性实施方式中,摆臂架130亦可呈H型,即摆梁132连接于两个摆臂131的中部之间,但并不以此为限。另外,为了在摆臂架130随后篷架112的移动时触压摆臂架130而使其向下转动,亦可采用其他结构或方法替代上述限位块160。
在此应注意,附图中示出而且在本说明书中描述的全覆盖顶盖100仅仅是能够采用本实用新型原理的许多种全覆盖顶盖100中的一个示例。应当清楚地理解,本实用新型的原理绝非仅限于附图中示出或本说明书中描述的全 覆盖顶盖100的任何细节或全覆盖顶盖100的任何部件。
举例来说,并非为了符合本实用新型的原理,在本实施方式中,转轴1314上设有复位卷簧,且在该复位卷簧处于复位状态时,转轴1314带动摆臂架130的摆臂131保持上述一常态下的近似竖直状态,即摆臂131呈竖直向上延伸的状态。当摆臂架130随后篷架112移动至货厢后端或靠近后端的位置而靠近限位块160时,限位块160对摆臂架130的摆臂131触压施力,以抵消卷簧的弹性回复力,而使摆臂架130转动并带动篷布120后端覆盖货厢的后端。当摆臂架130随后篷架112向前移动而远离限位块160时,上述触压施力消失,摆臂架130依靠该卷簧的弹性回复力反向转动而回复至上述常态下的近似竖直状态。
然而,并非在本实用新型的每一个实施方式中,都必须在转轴1314上设置卷簧。本领域技术人员容易理解的是,为了保证摆臂131(摆臂架130)在上述常态下保持近似竖直状态,而对上述卷簧的设置做出多种改型、添加、替代、删除或其他变化,这些变化仍在本实用新型提出的全覆盖顶盖100的原理的范围内。例如,在本实用新型的另一示例性实施方式中,可设置连接于摆臂131的主体部1312或限位部1313的复位弹簧,以提供一回复力而使摆臂131在常态下保持近似竖直状态,并不以此为限。又如在本实用新型的其他示例性实施方式中,亦可不设置卷簧或类似结构,而通过手动控制方式或例如电动和气动等自动控制方式实现上述功能。
综上所述,本实用新型提出的全覆盖顶盖100,通过摆臂架130的结构设计,将篷布120的后端固定于摆臂架130上。当篷布120呈展开状态时,摆臂架130的摆臂131向下转动而使篷布120的后端完全覆盖货厢的后端,从而实现了对货厢的完全覆盖,尤其解决了现有顶盖对货厢后端覆盖密封性不佳的问题。另外,该全覆盖顶盖100结构简单,不会对货物的装载造成影响,即该全覆盖顶盖100在装载货物时不易被货物或装载机械损坏,且在货厢举升卸载时不易受货物的冲击而损坏。
进一步地,当货厢后端两侧设置限位块160时,本实用新型提出的全覆盖顶盖100的后篷架112向货厢后端滑动时,摆臂131随后篷架112滑动并顶触于限位块160,通过摆臂131与限位块160的顶触限位配合,能够使摆臂131自动落下而使篷布120的后端在其处于展开状态时能够自动覆盖货厢 的后端,提升了设备的自动化程度。
自卸车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图1至图3所示的本实用新型的全覆盖顶盖100的各主要结构,对本实用新型提出的自卸车的一示例性实施方式进行说明。在该示例性实施方式中,本实用新型提出的自卸车是以渣土车为例进行说明的。本领域技术人员容易理解的是,为将下述实施方式中的结构设计应用于其他种类的自卸车,而对下述的具体实施方式做出多种改型、添加、替代、删除或其他变化,这些变化仍在本实用新型提出的自卸车的原理的范围内。
在本实施方式中,本实用新型提出的自卸车主要包括货厢、两个后厢挂钩座200、后厢挡板300以及本实用新型提出的全覆盖顶盖100。具体而言,货厢的顶部开放,全覆盖顶盖100安装于后厢顶部。两个后厢挂钩座200分别设于货厢后端顶部的两侧,后厢挡板300可转动地设于两个后厢挂钩座200之间。其中,全覆盖顶盖100的篷布120呈展开状态时,摆臂131(摆臂架130)向下转动而使篷布120完全覆盖后厢挡板300上方的空间。
综上所述,本实用新型提出的自卸车,通过在其货厢的顶部设置上述全覆盖顶盖100,使其货厢顶部开口能够被完全覆盖,提升自卸车货厢的密封性,避免货物洒落而污染环境的问题。
以上详细地描述和/或图示了本实用新型提出的全覆盖顶盖及具有该顶盖的自卸车的示例性实施方式。但本实用新型的实施方式不限于这里所描述的特定实施方式,相反,每个实施方式的组成部分和/或步骤可与这里所描述的其它组成部分和/或步骤独立和分开使用。一个实施方式的每个组成部分和/或每个步骤也可与其它实施方式的其它组成部分和/或步骤结合使用。在介绍这里所描述和/或图示的要素/组成部分/等时,用语“一个”、“一”和“上述”等用以表示存在一个或多个要素/组成部分/等。术语“包含”、“包括”和“具有”用以表示开放式的包括在内的意思并且是指除了列出的要素/组成部分/等之外还可存在另外的要素/组成部分/等。
虽然已根据不同的特定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提出的全覆盖顶盖及具有该顶盖的自卸车进行了描述,但本领域技术人员将会认识到可在权利要求的精神和范围内对本实用新型的实施进行改动。
Claims (10)
1.一种全覆盖顶盖(100),设置在一车辆的顶部开放的货厢上,其特征在于,所述全覆盖顶盖(100)包括:
多个篷架,沿一前后方向分布且滑动设于所述货厢上,其包括一个后篷架(112)和位于后篷架(112)前方的至少一个前篷架(111);
篷布(120),固定于所述多个篷架上;以及
摆臂架(130),至少包括可转动地设于所述后篷架(112)两侧的两个摆臂(131),且所述篷布(120)的后端固定于所述摆臂(131);
其中,各所述篷架彼此间隔或彼此靠近而使所述篷布(120)呈一展开状态或呈一收缩状态,所述篷布(120)呈所述展开状态时,所述摆臂(131)向下转动而使所述篷布(120)完全覆盖所述货厢的后端。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全覆盖顶盖(100),其特征在于,所述篷架呈门型结构,且具有竖直间隔设置的两个竖杆(1101)以及连接于所述两个竖杆(1101)顶端之间的横杆(1102),所述两个竖杆(1101)的底端分别可滑动地设于所述货厢顶端的两侧,所述横杆(1102)与所述篷布(120)固定连接。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全覆盖顶盖(100),其特征在于,所述全覆盖顶盖(100)还包括:
两根轨道(140),分别固定于所述货厢顶端的两侧;
其中,所述竖杆(1101)的底端连接有连接板(1103),所述连接板(1103)的底端固定有滑块,所述滑块与所述轨道(140)滑动配合。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全覆盖顶盖(100),其特征在于,所述全覆盖顶盖(100)还包括:
驱动机构(151),设于所述货厢上且传动连接于所述多个篷架,所述驱动机构(151)能够驱动所述多个篷架沿所述前后方向滑动。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全覆盖顶盖(100),其特征在于,所述摆臂架(130)还包括:
摆梁(132),连接于所述两个摆臂(131)之间,且所述篷布(120)的后端固定于所述摆梁(132);
其中,所述篷布(120)呈所述展开状态时,所述摆梁(132)搭放于所述货厢 的后端,而使所述篷布(120)完全覆盖所述货厢的后端。
6.根据权利要求1~5任一项所述的全覆盖顶盖(100),其特征在于,所述摆臂(131)包括:
连接部(1311),可转动地设于所述后篷架(112);
主体部(1312),具有自由端以及连接于所述连接部(1311)的连接端;以及
限位部(1313),具有限位端以及连接于所述连接部(1311)的连接端;
其中,所述货厢后端两侧的至少其中之一固定有一限位块(160),所述后篷架(112)向后滑动而使所述篷布(120)由所述收缩状态向所述展开状态转换时,所述限位块(160)顶触所述限位部(1313),使所述摆臂(131)向下转动而使所述篷布(120)完全覆盖所述货厢的后端。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全覆盖顶盖(100),其特征在于,所述后篷架(112)两侧各固定有一块安装板,所述两个摆臂(131)的两个连接部(1311)分别以一转轴(1314)设于两块所述安装板,所述转轴(1314)上设有复位卷簧,而使所述摆臂(131)的主体部(1312)于一常态下保持近似竖直状态。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全覆盖顶盖(100),其特征在于,所述摆臂(131)的主体部(1312)呈所述近似竖直状态时,所述限位部(1313)的限位端向后向下延伸而与所述限位块(160)的高度对应。
9.一种自卸车,包括货厢,所述货厢的顶部开放,其特征在于,所述自卸车还包括如权利要求1~8任一项所述的全覆盖顶盖(100)。
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自卸车,其特征在于,所述自卸车还包括:
两个后厢挂钩座(200),分别设于所述货厢后端顶部的两侧;以及
后厢挡板(300),可转动地设于所述两个后厢挂钩座(200)之间;
其中,所述全覆盖顶盖(100)的所述篷布(120)呈所述展开状态时,所述摆臂(131)向下转动而使所述篷布(120)完全覆盖所述后厢挡板(300)上方的空间。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1620924317.9U CN205951807U (zh) | 2016-08-23 | 2016-08-23 | 全覆盖顶盖及具有该顶盖的自卸车 |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1620924317.9U CN205951807U (zh) | 2016-08-23 | 2016-08-23 | 全覆盖顶盖及具有该顶盖的自卸车 |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CN205951807U true CN205951807U (zh) | 2017-02-15 |
Family
ID=57977183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Title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
CN201620924317.9U Active CN205951807U (zh) | 2016-08-23 | 2016-08-23 | 全覆盖顶盖及具有该顶盖的自卸车 |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 Link |
---|---|
CN (1) | CN205951807U (zh) |
Cited By (2)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107757461A (zh) * | 2016-08-23 | 2018-03-06 | 驻马店中集华骏车辆有限公司 | 全覆盖顶盖及具有该顶盖的自卸车 |
CN107839708A (zh) * | 2017-09-29 | 2018-03-27 | 中车齐齐哈尔车辆有限公司 | 货车及货车的活动顶盖装置 |
-
2016
- 2016-08-23 CN CN201620924317.9U patent/CN205951807U/zh active Active
Cited By (3)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107757461A (zh) * | 2016-08-23 | 2018-03-06 | 驻马店中集华骏车辆有限公司 | 全覆盖顶盖及具有该顶盖的自卸车 |
CN107839708A (zh) * | 2017-09-29 | 2018-03-27 | 中车齐齐哈尔车辆有限公司 | 货车及货车的活动顶盖装置 |
CN107839708B (zh) * | 2017-09-29 | 2019-06-04 | 中车齐齐哈尔车辆有限公司 | 货车及货车的活动顶盖装置 |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 Publication Date | Title |
---|---|---|
AU2012214719B2 (en) | Cover system for open top rail cars | |
CN205951807U (zh) | 全覆盖顶盖及具有该顶盖的自卸车 | |
US6227124B1 (en) | Locking mechanism for a hinged railroad hopper car door | |
AT11527U2 (de) | Anhängerzug | |
CN107757461A (zh) | 全覆盖顶盖及具有该顶盖的自卸车 | |
CN214526944U (zh) | 一种多功能靠车压车组合机构 | |
CN201021188Y (zh) | 一种敞顶厢式货车的篷布式活动顶盖 | |
US3194183A (en) | Vehicle hatch cover | |
CN104443082B (zh) | 一种牵引车 | |
CN206012424U (zh) | 车辆定位装置及具有该装置的车辆运输车 | |
CN204749967U (zh) | 一种维修作业工程车 | |
CN211001088U (zh) | 自卸车货箱用盖板组件和自卸车 | |
US3237959A (en) | Mobile unit having power operated means mounted in a torque tube | |
CN203876640U (zh) | 环保电动车篷 | |
CN2631841Y (zh) | 车厢敞口遮盖装置 | |
CN201825132U (zh) | 一种可扩展的车厢 | |
CN204279176U (zh) | 一种集装箱固定装置及集装箱卡车 | |
CN213442255U (zh) | 物料灌装设备和特种车辆 | |
CN204751555U (zh) | 一种自动卸货装置 | |
CN110203231A (zh) | 活动顶盖及铁路敞车 | |
CN103832311A (zh) | 自卸车及其开门机构 | |
CN219712948U (zh) | 智能化高压输变电工程检测设备 | |
CN213734983U (zh) | 车厢及具有其的车辆 | |
CN217804505U (zh) | 一种带有增程门的运输车及带有增程门的抢修车 | |
CN210526675U (zh) | 一种翼展式货车 |
Legal Events
Date | Code | Title | Description |
---|---|---|---|
C14 |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 ||
GR01 | Patent grant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