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05854284U - 发动机盖和车辆 - Google Patents

发动机盖和车辆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05854284U
CN205854284U CN201620820413.9U CN201620820413U CN205854284U CN 205854284 U CN205854284 U CN 205854284U CN 201620820413 U CN201620820413 U CN 201620820413U CN 205854284 U CN205854284 U CN 205854284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hood
jut
inner panel
vehicle
utility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620820413.9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马东辉
贾英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Beijing CHJ Automobile Technology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Beijing CHJ Information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Beijing CHJ Information Technology Co Ltd filed Critical Beijing CHJ Information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to CN201620820413.9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05854284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05854284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05854284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Landscapes

  • Superstructure Of Vehicle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发动机盖和车辆。该发动机盖包括:发动机盖外板和发动机盖内板;发动机盖内板与所述发动机盖外板连接,所述发动机盖内板上设置有突起部,所述突起部用于与车身的插口插接固定。本实用新型中的发动机盖通过插接的方式与车身连接,简化了发动机盖的装配过程。

Description

发动机盖和车辆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涉及车辆领域,并且更为具体地,涉及一种发动机盖和车辆。
背景技术
现有车辆的发动机盖(或称引擎盖、发动机罩或空气室盖)的制造材料一般是钢,并由厚度在1.0mm左右冲压成形的内板和外板组成。内板和外板通过包边机结合在一起,中间加入膨胀胶和密封胶等,起到支撑和密封作用。
现有技术中,发动机盖一般以铰接的方式安装到车身,并通过向上旋转方式打开。由于铰链结构复杂,导致发动机盖的装配比较困难。
目前公开了一种具有双铆钉结构的汽车发动机盖的活动铰链装置,在发动机盖固定框架的一侧,形成有具备凸缘结合孔的滑动槽,以便与在引导铆钉上形成的凸缘能够结合;利用在所述发动机盖固定框架上形成的凸缘结合孔,对构成引导铆钉的凸缘进行结合,使在头部与凸缘之间形成的滑动部位于滑动槽的内侧,把构成引导铆钉的固定部结合于在发动机盖运转框架上形成的固定孔,对头部成型部进行铆接固定;把安全销结合固定于在所述发动机盖固定框架的另一侧形成的销孔和在发动机盖运转框架上形成的销孔,把在发动机盖固定框架上形成的限位器挂接槽挂接于在发动机盖运转框架上形成的限位器构成。
从上文可以看出,汽车发动机盖通过铰链与汽车的其他部分相连,这种连接方式会导致发动机盖的装配比较困难。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发动机盖和车辆,以简化发动机盖的装配过程。
第一方面,提供一种发动机盖,包括:
发动机盖外板;
发动机盖内板,所述发动机盖内板与所述发动机盖外板连接,所述发动机盖内板上设置有突起部,所述突起部用于与车身的插口插接固定。可选地,在上述实现方式中,所述突起部包括突起部本体和导向部,所述突起部本体形成钩状结构或L形结构。
可选地,所述突起部本体的末端弯曲形成所述导向部。
所述突起部本体的末端弯曲形成导向部,在安装发动机盖时,该导向部能够起到导向作用,从而简化发动机盖的安装。
可选地,在上述某些实现方式中,所述突起部本体的折弯处可以设置有加强筋。
在突起部本体的折弯处设置加强筋,能够起到加强折弯处的作用,提高突起部本体的耐用性。
可选地,在上述某些实现方式中,所述发动机盖外板和所述发动机盖内板中的至少一个为塑料板。
将发动机盖外板和发动机盖内板中的至少一个设计为塑料板,能够减轻发动机盖的重量。
可选地,在上述某些实现方式中,所述发动机盖外板和所述发动机盖均为塑料板。
将发动机盖外板和发动机盖内板均设计为塑料板,能够进一步减轻发动机盖的重量。
可选地,在上述某些实现方式中,所述塑料板可以是通过注塑成型的塑料板。
注塑成型的方式能够简化发动机盖的生产过程,提高发动机盖的生产效率。
可选地,在上述某些实现方式中,所述塑料板的材料为聚丙烯,聚丙烯也可称为PP。
选取聚丙烯材料的发动机盖外板或发动机盖内板,能够减轻发动机盖的重量。
可选地,在上述某些实现方式中,所述发动机盖外板和所述发动机盖内板以焊接的方式连接在一起。
可选地,在上述某些实现方式中,所述发动机盖内板上可以设置两个突起部。
可选地,在上述某些实现方式中,所述发动机盖内板上可以设置三个突起部。
可选地,在上述某些实现方式中,所述发动机盖内板上可以设置四个突起部。
第二方面,提供一种车辆,包括:
如第一方面所述的发动机盖;
车身,所述车身上设置有插口,所述发动机盖内板上的突起部与所述插口插接固定。
可选地,所述车辆为电动汽车。
可选地,在上述某些实现方式中,所述插口可以设置在车身的发动机盖安装支架上。
可选地,在上述某些实现方式中,所述插口可以直接设置在车身的骨架上。
本实用新型中的发动机盖通过插接的方式与车身连接,简化了发动机盖的装配过程。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所描述的附图仅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是本实用新型提供的发动机盖中发动机盖外板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提供的发动机盖中发动机盖内板的一种结构示意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提供的发动机盖中发动机盖内板的另一种结构示意图。
图4是本实用新型提供的发动机盖中突起部的第一种结构示意图。
图5是本实用新型提供的发动机盖中突起部的第二种结构示意图。
图6是本实用新型提供的车辆的车身插口的一种结构示意图。
图7是本实用新型提供的车辆的车身插口的另一种结构示意图。
图8是图4示出的突起部与插口的安装方式的示意图。
图9是图5示出的突起部与插口的安装方式的示意图。
图10是本实用新型提供的发动机盖中突起部的第三种结构的第一视图。
图11是本实用新型提供的发动机盖中突起部的第三种结构的第二视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是本实用新型的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应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了一种发动机盖,该发动机盖包括:
发动机盖外板;
发动机盖内板,发动机盖内板与发动机盖外板连接,发动机盖内板上设置有突起部,突起部用于与车身的插口插接固定。
本实用新型中的发动机盖通过插接的方式与车身连接,简化了发动机盖的装配过程。
需要说明的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对发动机盖内板和发动机盖外板的材料不作具体限定。
可选地,在一些实施例中,发动机盖内板和发动机盖外板均可采用钢材料制成。
钢材料制成的发动机盖能够提升发动机盖的强度,增加发动机盖的使用寿命。
可选地,在一些实施例中,发动机盖内板和发动机盖外板均可由塑料材料制成。
塑料材料制成的发动机盖能够减轻发动机盖的质量,有利于车辆的轻量化。
可选地,在一些实施例中,发动机盖内板和发动机盖外板均可采用塑料注塑成型。
塑料注塑成型的发动机盖能够减轻发动机盖的质量,有利于车辆的轻量化,此外,采用注塑工艺能够简化了发动机盖的生产流程。
可选地,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塑料可以是聚丙烯(PP)塑料。
聚丙烯材料制成的发动机盖能够减轻发动机盖的质量,有利于车辆的轻量化。
应理解,本实用新型实施例对聚丙烯的具体型号不作限定。
可选地,在一些实施例中,发动机盖的材料可以选取PP-TD15。
具体地,PP-TD15是指15%滑石粉填充的聚丙烯。
PP-TD15比较适于有如下要求的零部件:短时间内在130℃下能够承受热负荷,且对形状稳定和韧性要求高的零部件。
可选地,在一些实施例中,发动机盖的材料可以选取PP-TD20。
具体地,PP-TD20是指20%滑石粉填充的聚丙烯。
PP-TD20比较适于有如下要求的零部件:短时间内在140℃下可承受热负荷且对形状稳定及韧性要求高、同时弯曲强度大的零部件。
将发动机盖的材料设置为塑料可以减轻发动机盖的重量。
一般情况下,采用塑料材料制成的发动机盖的重量会比钣金材料轻40%至50%左右,有助于车身轻量化和成本的节约。
下面对发动机盖的结构进行详细描述。
参见图1至图3,发动机盖可以包括发动机盖外板1和发动机盖内板2。
需要说明的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对发动机盖外板1和发动机盖内板2的连接方式不作具体限定。
可选地,在一些实施例中,发动机盖外板1和发动机盖内板2可以通过螺纹连接在一起。
可选地,在一些实施例中,发动机盖外板1和发动机盖内板2可以通过铆钉连接在一起。
可选地,在一些实施例中,发动机盖外板1和发动机盖内板2可以焊接在一起。
焊接的方式有很多种,例如,焊接的方式可以分熔焊、压焊、钎焊。
熔焊可以分电弧焊、电渣焊、等离子弧焊、气焊等。
电弧焊可分为手工电弧焊、自动或半自动埋弧焊、气体保护电弧焊。
压焊可分为锻焊、电阻焊、摩擦焊、冷压焊。
电阻焊可分为对焊、点焊、缝焊。
钎焊又分为烙铁钎焊、火焰钎焊、盐浴钎焊。
本实用新型实施例对发动机盖外板1和发动机盖内板2的焊接方式不作具体限定。
可选地,在一些实施例中,发动机盖外板1和发动机盖内板2可以通过电弧焊接在一起。
可选地,在一些实施例中,发动机盖外板1和发动机盖内板2可以通过压焊焊接在一起。
可选地,在一些实施例中,发动机盖外板1和发动机盖内板2可以通过超声波焊接在一起。
进一步地,本实用新型实施例对发动机盖外板1和发动机盖内板2的焊接位置不作具体限定。
如图2所示,可选地,在一些实施例中,焊接部3可以沿发动机盖内板2和发动机盖外板1的外周边设置。
下面详细描述发动机盖和车身的连接方式。
参见图3,发动机盖内板2上设置有突起部4。
需要说明的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对突起部4与内板2的连接方式不作具体限定。
可选地,在一些实施例中,突起部4可以与发动机盖内板2通过螺纹连接在一起。
可选地,在一些实施例中,突起部4可以与发动机盖内板2通过焊接连接在一起。
可选地,在一些实施例中,突起部4可以与发动机盖内板2通过插接连接在一起。
可选地,在一些实施例中,该突起部4可以与发动机盖内板2一体地成型。
可选地,在一些实施例中,该突起部4可以与发动机盖内板2一体地注塑成型。
突起部4与发动机盖内板2一体地注塑成型,这样就无需考虑突起部4与发动机盖内板2的连接方式,能够简化发动机盖的组装过程。
需要说明的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对突起部4的形状不作具体限定。
可选地,在一些实施例中,该突起部4可以是直板,此时,突起部4可以仅起到与车身的插口6配合的作用。在突起部4插到车身的插口6后,可以通过其他方式将其固定,例如,可以通过螺纹、铆钉等零件将突起部4与插口6固定在一起。
可选地,在一些实施例中,该突起部4可以是突起的钩状结构,具体可以参见图4和图5。
将突起部4设计成突起的钩状结构,不但能够使得突起部4起到与车身插接的作用,而且通过钩状结构能够使突起部4固定在插口部6中,简化了突起部的固定方式。
可选地,在一些实施例中,该突起部4可以是大致L形结构。
将突起部4设计成L形结构,不但能够使得突起部4起到与车身插接的作用,而且通过钩状结构能够使突起部4固定在插口6中,简化了突起部的固定方式。
应理解,本实用新型实施例对发动机盖内板2上的突起部4的数量不作具体限定。
可选地,在一些实施例中,发动机盖内板2可以设置四个突起部4。
在发动机盖内板2的上设置四个突起部4,能够使得发动机盖内板2与车身之间的连接更加稳固。
可选地,在一些实施例中,发动机盖内板2可以设置两个突起部4。
在发动机盖内板2上设置有两个突起部,可以简化发动机盖内板2的结构复杂度。
应理解,本实用新型实施例对发动机盖内板2上的突起部4的位置不作具体限定。例如,如果发动机盖上设置有横向支架,则突起部4可以设置在发动机盖的横向支架的端部附近,如图3所示。
参见图6至图9,发动机盖内板2上的突起部4可以与车身的插口6插接。
本实用新型实施例采用突起部4与插口6插接的方式,将发动机盖装配到车身上,这样能够减少零部件和安装工位,节约了人员和场地,降低整车成本。
需要说明的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对插口6在车身上的位置不作具体限定。
应注意,发动机盖内板2上的突起部4的位置与车身上的插口6的位置相对。可以根据发动机盖内板上设置的突起部4的位置,在车身上的相应位置设置插口6。也可以根据车身上设置的插口6的位置,在发动机盖内板上的相应位置设置突起部4。
下面详细描述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发动机盖的安装过程。
具体地,可以先将发动机盖内板2上的突起部4插入车身的插口6中,然后向下按压发动机盖的靠前部分(以车辆行进方向为参考),并将发动机盖上的锁具5锁定,发动机盖安装完毕。
当需要拆卸发动机盖时,可以先解除锁具5的锁定,然后沿远离车身的方向拉动发动机盖,使得发动机盖内板2上的突起部4从插口6滑出,发动机盖从车身分离。
下面详细描述发动机盖的突起部4的具体结构。
图4和图8示出了突起部4的一种可选形式。
如图4和图8所示,突起部4可以是大致L形状的板状结构。
图5、图9、图10和图11示出了突起部4的另一种可选形式。
如图5、图9、图10和图11所示,突起部4仍是大致L形,不过与图4或图8中的L形略有不同,此外,图5、图9、图10和图11中的突起部4在弯曲处设置了加强筋。
可选地,突起部4可以包括突起部本体和导向部7。
该导向部7可以在进入插口6时起导向作用。这样能够方便发动机盖的安装。
可选地,突起部本体末端弯曲形成导向部7。这样导向部7与突起部本体是一体成型结构。
应理解,导向部7还可以通过焊接等方式与突起部本体连接。
可选地,在一些实施例中,如图10和图11所示,可以在突起部4的本体的折弯处(在大致垂直的两个板之间的位置)设置一条或多条加强筋8。
需要说明的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对加强筋8的数量不作具体限定。
可选地,在一些实施例中,可以在突起部4的本体的折弯处设置1条加强筋,这样既能起到加强作用,又能节省材料。
可选地,在一些实施例中,如图11所示,可以在突起部4的本体的折弯处设置两条加强筋。
在突起部4的本体的折弯处设置两条加强筋能够使得突起部本体的折弯处更加牢固,提高突起部本体的强度。
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了一种车辆,该车辆包括:
上述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发动机盖;
车身,所述车身上设置有插口,所述发动机盖内板上的突起部与所述插口插接固定。
关于该车辆中的发动机盖的具体描述,可参见前述各实施例,为了简洁,在此不再赘述。
可选地,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车辆为电动汽车。
可选地,在一些实施例中,车身上可以设置有发动机盖的安装支架,该插口6可以位于发动机盖的安装支架上,发动机盖通过该安装支架固定到车身的骨架上。
可选地,在一些实施例中,可以直接在车身的骨架上设置插口6,这样可以省去发动机盖的安装支架,节省整车的成本。
本实用新型中的车辆中发动机盖通过插接的方式与车身连接,简化了发动机盖的装配过程。
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方式,但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并不局限于此,任何熟悉本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在本实用新型揭露的技术范围内,可轻易想到变化或替换,都应涵盖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因此,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应所述以权利要求的保护范围为准。

Claims (10)

1.一种发动机盖,其特征在于,包括:
发动机盖外板;
发动机盖内板,与所述发动机盖外板连接,所述发动机盖内板上设置有突起部,所述突起部用于与车身的插口插接固定。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发动机盖,其特征在于,所述突起部包括突起部本体和导向部,所述突起部本体形成钩状结构或L形结构。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发动机盖,其特征在于,所述突起部本体的末端弯曲形成所述导向部。
4.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发动机盖,其特征在于,所述突起部本体的折弯处设置有至少一个加强筋。
5.如权利要求1-4中任一项所述的发动机盖,其特征在于,所述发动机盖外板和所述发动机盖内板中的至少一个为塑料板。
6.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发动机盖,其特征在于,所述塑料板为注塑成型的塑料板。
7.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发动机盖,其特征在于,所述塑料板的材料为聚丙烯。
8.如权利要求1-4中任一项所述的发动机盖,其特征在于,所述发动机盖外板和所述发动机盖内板以焊接的方式连接在一起。
9.一种车辆,其特征在于,包括:
如权利要求1-8中任一项所述的发动机盖;
车身,所述车身上设置有插口,所述发动机盖内板上的突起部与所述插口插接固定。
10.如权利要求9所述的车辆,其特征在于,所述车辆为电动汽车。
CN201620820413.9U 2016-07-29 2016-07-29 发动机盖和车辆 Active CN205854284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620820413.9U CN205854284U (zh) 2016-07-29 2016-07-29 发动机盖和车辆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620820413.9U CN205854284U (zh) 2016-07-29 2016-07-29 发动机盖和车辆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05854284U true CN205854284U (zh) 2017-01-04

Family

ID=57653282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620820413.9U Active CN205854284U (zh) 2016-07-29 2016-07-29 发动机盖和车辆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05854284U (zh)

Cited B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6627784A (zh) * 2017-02-09 2017-05-10 北京长城华冠汽车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机盖及具有该机盖的汽车
CN115009374A (zh) * 2022-06-20 2022-09-06 一汽奔腾轿车有限公司 一种发动机罩总成安装结构

Cited By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6627784A (zh) * 2017-02-09 2017-05-10 北京长城华冠汽车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机盖及具有该机盖的汽车
CN115009374A (zh) * 2022-06-20 2022-09-06 一汽奔腾轿车有限公司 一种发动机罩总成安装结构
CN115009374B (zh) * 2022-06-20 2024-05-14 一汽奔腾轿车有限公司 一种发动机罩总成安装结构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1502920B (zh) 车身焊接线体的侧围总对工艺
JP6109327B2 (ja) 車体後部構造
JP6077136B2 (ja) 自動車のルーフモジュールの固定構造
CN205854284U (zh) 发动机盖和车辆
CN110027629A (zh) 一种基于铝合金材料的前副车架及其连接方法
JP5976488B2 (ja) 乗用車の接合構造、その製造方法およびその接合構造を有する乗用車
JP6022522B2 (ja) 車体構造
CN203439147U (zh) 车辆的顶盖外板与侧围外板连接结构和车辆
CN100581907C (zh) 两侧无流水槽的重卡驾驶本体主拼装焊工艺
CN206106853U (zh) 一种电动汽车前下摆臂总成
JP6098630B2 (ja) 溶接構造体の製造方法
CN209208881U (zh) C柱门槛梁连接结构及汽车
CN203666779U (zh) 应用于汽车的纵梁、车架总成及汽车
CN207790860U (zh) 车身侧围结构
CN201961124U (zh) 组合式车门内板加强板
CN202202679U (zh) 一种汽车背门铰链加强板
CN103625231A (zh) 一种摆臂安装结构
CN212637741U (zh) 一种汽车车身连接加强件的凸焊焊接结构
CN201736794U (zh) 一种轿车散热器下托架总成
CN112407054B (zh) 一种车辆侧围结构及车辆
JP2018119570A (ja) 複合板の接合構造
CN202529043U (zh) 汽车前舱结构
CN209479785U (zh) 一种前舱盖气弹簧安装支架
CN206812716U (zh) 一种后轴凸缘结构
CN201442607U (zh) 新型客车车身结构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14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GR01 Patent grant
CP03 Change of name, title or address

Address after: Room 8, floor 801, room 3, No. 10, Wangjing street, Beijing, Chaoyang District, Beijing

Patentee after: Beijing vehicle and home Information Technology Co., Ltd.

Address before: 100102 Beijing Chaoyang District City, Fu Tong East Street, No. 1 Building No. 5 hospital room 312707

Patentee before: BEIJING CHEHEJIA INFORMATION TECHNOLOGY CO., LTD.

CP03 Change of name, title or address
TR01 Transfer of patent right

Effective date of registration: 20211125

Address after: 101300 room 107, building 1, courtyard 4, Hengxing Road, Gaoliying Town, Shunyi District, Beijing (scientific and technological innovation functional area)

Patentee after: Beijing chehejia Automobile Technology Co.,Ltd.

Address before: Room 801, 8 / F, building 3, No.10 courtyard, Wangjing street, Chaoyang District, Beijing 100102

Patentee before: BEIJING CHJ AUTOMOTIVE TECHNOLOGY Co.,Ltd.

TR01 Transfer of patent righ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