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05675161U - 电动滑板车 - Google Patents

电动滑板车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05675161U
CN205675161U CN201620525013.5U CN201620525013U CN205675161U CN 205675161 U CN205675161 U CN 205675161U CN 201620525013 U CN201620525013 U CN 201620525013U CN 205675161 U CN205675161 U CN 205675161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annulus
wheel
cooperation
headstock
human transporter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Expired - Fee Rela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620525013.5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李添娣
孟丽娟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Dongguan Lvkang Energy Saving Technology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Dongguan Lvkang Energy Saving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Dongguan Lvkang Energy Saving Technology Co Ltd filed Critical Dongguan Lvkang Energy Saving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to CN201620525013.5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05675161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05675161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05675161U/zh
Expired - Fee Related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Landscapes

  • Motorcycle And Bicycle Frame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电动滑板车,包括车身、车头、前轮、后轮、电机、电池及脚踏式加速刹车机构。车头组于车身前端处并与前轮连接,电池置于车身内并与电机电接,电机转轴组于车身后端处,后轮套于电机壳体处,脚踏式加速刹车机构设于车身前端处。前轮包含第一配合圆环、第二配合圆环、轴承及圆环车轮。第一配合圆环与第二配合圆环抱合,且第一配合圆环的外侧壁与第二配合圆环的外侧壁之间围出圆环凹槽,第一配合圆环与第二配合圆环的内侧壁共同围出镂空结构,轴承套于第一配合圆环及第二配合圆环的外侧壁处并位于圆环凹槽内,圆环车轮套于轴承上,以改变传统的应用于电动滑板车上的前轮的结构,并具有结构紧凑、成本低、布线短及使用方便的优点。

Description

电动滑板车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滑板车,尤其涉及一种电动滑板车。
背景技术
随着经济的不断发展及社会的不断进步,为人们的生产生活提供各种各样的物质消费品,以满足人们的个性化追求,而电动滑板车就是诸多物质消费品中的一种。
众所周知,由于电动滑板车在每次充满电后都能行走几十公里,甚至上百公里,且其时速还能达到五六十码,故能为使用者外出提供代步功能,因此,电动滑板车越来越受到人们所青睐。
目前,现有的电动滑板车所使用的前轮的中心部位均为实心结构,目的是使得安装轴能穿置于该前轮的中心部位处,从而与前轮组在一起,然后再借助该安装轴与轮叉固接,从而实现将前轮安装于轮叉上的目的。但是,由于现有的前轮的中心部位为实心结构,故使得现有的前轮比较笨重,耗材多,相应地增加了前轮的成本。
同时,现有的电动滑板车的刹车及加速机构均是安装在车头的横管处,通过使用者旋转加速旋把或捏压刹车把以达到加速或刹车的目的;正由于刹车及加速机构组装车头的横管处,相应地,增加了布线长度而增加了成本,还不便于将使用者的脚部利用起来以降低使用者的手部负担。
因此,急需要一种结构紧凑、成本低、布线短及使用方便的电动滑板车来克服上述的缺陷。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结构紧凑、成本低、布线短及使用方便的电动滑板车。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电动滑板车,包括车身、车头、前轮、后轮、电机、电池及脚踏式加速刹车机构。所述车头组于所述车身的前端处并与所述前轮连接,所述电池内置于所述车身内并与所述电机电性连接,所述电机的转轴沿所述电动滑板车的左右方向布置并组于所述车身的后端处,所述后轮套于所述电机的壳体处并固于该壳体上,所述脚踏式加速刹车机构设于所述车身的前端处。所述前轮包含第一配合圆环、第二配合圆环、轴承及圆环车轮,所述第一配合圆环沿其轴向与所述第二配合圆环抱合,且所述第一配合圆环的外侧壁与所述第二配合圆环的外侧壁之间围出一圆环凹槽,所述第一配合圆环与所述第二配合圆环的内侧壁共同围出一镂空结构,所述轴承套于所述第一配合圆环及第二配合圆环的外侧壁处并位于所述圆环凹槽内,所述圆环车轮套于所述轴承上。
较佳地,所述第一配合圆环的外侧壁沿该第一配合圆环的径向向外延伸出一第一圆环阻挡壁,所述第二配合圆环的外侧壁沿该第二配合圆环的径向向外延伸出一第二圆环阻挡壁,所述第一圆环阻挡壁与所述第二圆环阻挡壁之间围出所述圆环凹槽,所述轴承沿所述第一配合圆环的轴向被阻挡于所述第一圆环阻挡壁与所述第二圆环阻挡壁之间。
较佳地,所述第一配合圆环的内径与所述第二配合圆环的内径相同,所述圆环车轮包含圆环轮毂及套于所述圆环轮毂上的轮胎,所述圆环轮毂套设于所述轴承上。
较佳地,所述前轮还包括一锁紧螺丝,所述锁紧螺丝沿所述第一配合圆环的轴向穿置于所述第一配合圆环及第二配合圆环上,且所述锁紧螺丝将所述第一配合圆环与第二配合圆环锁在一起。
较佳地,所述前轮还包括接合连接座,所述接合连接座包含第一接合连接座及第二接合连接座,所述第一接合连接座的底端与所述第一配合圆环固接,所述第一接合连接座的顶端与所述第二接合连接座的顶端抱合,所述第二接合连接座的底端与所述第二配合圆环固接,且所述第一接合连接座与所述第二接合连接座之间围出与所述圆环凹槽连通的供所述圆环车轮转动用的转动空间,一车头转轴固定于所述接合连接座上,所述车头转轴还沿所述电动滑板车的上下方向穿置于所述车身的前端处,所述车头与所述车头转轴连接。
较佳地,所述车头包含立杆、组于所述立杆的顶端处的横管及套于所述横管的左右两端的胶套,所述立杆的底端与所述车头转轴连接。
较佳地,所述立杆与所述车头转轴之间还设有车头折叠机构,所述车头折叠机构包含安装轴、叉架、卡销、车头弹性件、卡孔及操作按钮,所述安装轴穿置于所述接合连接座并与所述前轮的转动中心线平行,所述安装轴分别位于所述接合连接座的左右两侧;所述叉架箍于所述接合连接座外,所述叉架的顶端组于所述立杆的底端处,所述叉架的第一侧架与所述接合连接座右侧的安装轴组接,所述叉架的第二侧架与所述接合连接座左侧的安装轴组接,所述卡销沿所述立杆的纵向滑设于所述立杆的底端内,所述卡销相对所述立杆滑动而具有一卡合位置及一释卡位置,所述车头弹性件连于所述卡销与所述立杆,所述车头弹性件驱使所述卡销穿过所述叉架并滑至所述卡合位置,所述卡孔开设于所述车头转轴上,所述卡销在所述卡合位置时与所述卡孔卡合以禁止所述车头折叠,所述卡销在所述释卡位置时脱离与所述卡孔的卡合以允许所述车头折叠,所述操作按钮与所述卡销连接并位于所述立杆外,所述操作按钮选择性地带动所述卡销滑至所述卡合位置或释卡位置。
较佳地,所述车身的前端具有一弧形连接架,所述弧形连接架的弧心位于所述前轮的转动中心线上,所述车头转轴穿置于所述弧形连接架上,且所述弧形连接架上安装有锁座,所述卡销在所述车头折叠时卡于所述锁座的锁孔内。
较佳地,所述车身的后端还安装有与所述后轮匹配的轮罩,所述轮罩设有脚踏制动机构,所述脚踏制动机构包含制动弹性件、沿所述后轮径向位于所述后轮与所述轮罩之间的制动块及沿所述后轮径向位于所述轮罩外侧的脚踏块,所述脚踏块与所述制动块组接在一起构成联动结构,所述联动结构相对所述轮罩运动而具有一禁止所述后轮转动的制动位置及一允许所述后轮转动的释放位置,所述制动弹性件连于所述联动结构和轮罩上,所述制动弹性件恒具有驱使所述联动结构运动至所述释放位置的趋势。
较佳地,所述脚踏式加速刹车机构包含脚踏加速板、脚踏刹车板、电子加速器、第一枢转轴、第二枢转轴及电子刹把,所述脚踏加速板相对所述车身向上倾斜,所述第一枢转轴沿所述电动滑板车的左右方向穿置于所述脚踏加速板的底端及车身上,所述电子加速器位于所述脚踏加速板对应的下方并与所述脚踏加速板连动,所述脚踏加速板的顶端在绕所述第一枢转轴向下枢转时带动所述电子加速器改变所述电机的转速,所述脚踏刹车板相对所述车身向上倾斜,所述第二枢转轴沿所述电动滑板车的左右方向穿置于所述脚踏刹车板的底端及车身上,所述电子刹车位于所述脚踏刹车板对应的下方并与所述脚踏刹车板连动,所述脚踏刹车板的顶端在绕所述第二枢转轴向下枢转时带动所述电子刹把控制所述后轮制动。
与现有技术相比,由于本实用新型的电动滑板车包含有脚踏式加速刹车机构,将脚踏式加速刹车机构整合于车身处,故节省布线的长度,还将使用者的脚部利用起来,从而减少使用者的手部负担,从而便于使用者的使用。更重要的是,由于前轮包含第一配合圆环、第二配合圆环、轴承及圆环车轮,第一配合圆环沿其轴向与第二配合圆环抱合,且第一配合圆环的外侧壁与第二配合圆环的外侧壁之间围出圆环凹槽,第一配合圆环与第二配合圆环的内侧壁共同围出一镂空结构,轴承套于第一配合圆环及第二配合圆环的外侧壁处并位于圆环凹槽内,圆环车轮套于轴承上,使得本实用新型的前轮的中心处为镂空结构,改变了现有的前轮的结构,即前轮的中心部位为实心结构,从而使得由于本实用新型的前轮的耗材少、成本低及结构紧凑,还便于装拆操作。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电动滑板车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2是图1所示的电动滑板车在移走车头及前轮后的内部结构示意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的电动滑板车的前轮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4是图3所示的前轮的另一角度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5是图3所示的前轮沿其轴向剖切后的内部结构示意图。
图6是图3所示的前轮沿其轴向剖切后并隐藏轴承后的内部结构示意图。
图7是本实用新型的电动滑板车的前轮及车头折叠机构组于车身前端处且卡销与卡孔卡合时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8是本实用新型的电动滑板车的前轮及车头折叠机构组于车身前端处且卡销与锁座卡合时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9是本实用新型的电动滑板车的车头折叠机构中叉架、操作按钮、卡销及连接轴组于立杆处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10是图9的内部结构示意图。
图11是本实用新型的电动滑板车的电机、后轮、轮罩及脚踏制动机构组装于一起时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12是图11的内部结构示意图。
图13是图12中B部分的放大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详细说明本实用新型的技术内容、构造特征,以下结合实施方式并配合附图作进一步说明。
请参阅图1,本实用新型的电动滑板车100包括车身10、车头20、前轮30、后轮40、电机50、电池60(见图2)及脚踏式加速刹车机构70。车头20组于车身10的前端处并与前轮30连接;较优的是,如图1所示,车头20包含立杆21、组于立杆21的顶端处的横管22及套于横管22的左右两端的胶套23,省去了现有的电动滑板车之横管上的刹把和旋把等部件,故使得车头20的布置更紧凑及美观。立杆21的底端与前轮30连接,具体是与前轮30中的车头转轴383连接,举例而言,如图1所示,在本实施例中,横管22为弯管结构,但不以此为限。电池60内置于车身10内并与电机50电性连接,为电机50的工作提供动力,较优的是,电池60为可充电式锂电池,以提高寿命及续航能力,但不以此为限。电机50的转轴51沿电动滑板车100的左右方向布置并组于车身10的后端处,后轮40套于电机50的壳体52处并固于该壳体52上,以便于后轮40与电机50之间组装。脚踏式加速刹车机构70设于车身10的前端处,以便于站立于车身10处的使用者的脚底对脚踏式加速刹车机构70的操控。
结合图3及图4,以及图7和图8,前轮30包含第一配合圆环31、第二配合圆环32、轴承33及圆环车轮34。第一配合圆环31沿其轴向与第二配合圆环32抱合,且第一配合圆环31的外侧壁与第二配合圆环32的外侧壁之间围出一圆环凹槽35,第一配合圆环31与第二配合圆环32的内侧壁共同围出一镂空结构36,轴承33套于第一配合圆环31及第二配合圆环32的外侧壁处并位于圆环凹槽35内,圆环车轮34套于轴承33上。具体地,在本实施例中,如图5及图6所示,第一配合圆环31的外侧壁沿该第一配合圆环31的径向向外延伸出一第一圆环阻挡壁311,第二配合圆环32的外侧壁沿该第二配合圆环32的径向向外延伸出一第二圆环阻挡壁321,第一圆环阻挡壁311与第二圆环阻挡壁321之间围出圆环凹槽35,轴承33沿第一配合圆环31的轴向被阻挡于第一圆环阻挡壁311与第二圆环阻挡壁321之间,以防止轴承33沿第一配合圆环31的轴向窜动,从而确保轴承33工作的可靠性;较优的是,第一配合圆环31的内径与第二配合圆环32的内径相同,以形成尺寸匹配的镂空结构36;同样,第一圆环阻挡壁311与第二圆环阻挡壁321的外径也相同,以更好地定位轴承33,但不以此为限。圆环车轮34包含圆环轮毂341及套于圆环轮毂341上的轮胎342,圆环轮毂341套设于轴承33上,以使得圆环车轮34方便快捷地组装轴承33上,并绕轴承33做更灵敏的旋转,但不以此为限。为了使得前轮30的装拆更方便,故前轮30还包括一锁紧螺丝37,锁紧螺丝37沿第一配合圆环31的轴向穿置于第一配合圆环31及第二配合圆环32上,且锁紧螺丝37将第一配合圆环31与第二配合圆环32锁在一起。为了便于前轮30与车头20的连接,故前轮30还包括接合连接座38,接合连接座38包含第一接合连接座381及第二接合连接座382;举例而言,如图4所示,第一接合连接座381位于接合连接座38的右侧,而第二接合连接座382位于接合连接座38的左侧。第一接合连接座381的底端与第一配合圆环31固接,较优的是,第一接合连接座381的底端与第一配合圆环31为一体结构以增加连接强度;第一接合连接座381的顶端与第二接合连接座382的顶端抱合,第二接合连接座382的底端与第二配合圆环32固接,较优的是,第二接合连接座382的底端与第二配合圆环32为一体结构,以增加连接强度;第一接合连接座381与第二接合连接座382之间围出与圆环凹槽35连通的供圆环车轮34转动用的转动空间39,以满足圆环车轮34转动所需的空间。一车头转轴383固定于接合连接座38上,车头转轴383还沿电动滑板车100的上下方向穿置于车身10的前端处,具体是穿置于车身10的弧形连接架11处,车头20与车头转轴383连接,以通过转头转轴383带动前轮30转动。
结合图7至图10所示,立杆21与车头转轴383之间还设有车头折叠机构80。车头折叠机构80包含安装轴81、叉架82、卡销83、车头弹性件84、卡孔85及操作按钮86。安装轴81穿置于接合连接座38并与前轮30的转动中心线30a平行,安装轴81分别位于接合连接座38的左右两侧,即是说,安装轴81分别穿置于第一接合连接座381及第二接合连接座382处。叉架82箍于接合连接座38外,叉架82的顶端组于立杆21的底端处,叉架82的第一侧架821与接合连接座38右侧的安装轴81组接,叉架82的第二侧架821与接合连接座38左侧的安装轴81组接,以使得叉架82绕安装轴81相对接合连接座38做向前或向后的枢转。卡销83沿立杆21的纵向(即箭头A所指方向)滑设于立杆21的底端内,使得卡销83相对立杆21滑动而具有一卡合位置(见图10)及一释卡位置;较优的是,卡销83相对立杆21向下滑动而处于卡合位置,向上滑动而处于释卡位置,但不以此举例而为。车头弹性件84连于卡销83与立杆21,车头弹性件84驱使卡销83穿过叉架82并滑至卡合位置,状态如图10所示;较优的是,车头弹性件84为一压缩弹簧,该压缩弹簧抵触于卡销83与立杆21之间,当然,根据实际需要而选择为拉伸弹簧,故不以此为限。卡孔85开设于车头转轴383上,用于与卡销83匹配卡合,故卡销83在卡合位置时与卡孔85卡合以禁止车头20折叠;当卡销83在释卡位置时脱离与卡孔85的卡合,以允许车头20折叠。操作按钮86与卡销83连接并位于立杆21外,操作按钮86选择性地带动卡销83滑至卡合位置或释卡位置,以方便使用者对车头20的折叠操作;较优的是,在本实施例中,操作按钮86与卡销83之间组装有一连接轴87,而立杆21开设有供连接轴87穿置的纵向滑槽211,以便于使用者向上推动操作按钮86,以借助连接轴87带动卡销83脱离与卡孔85的卡合,从而允许车头20折叠的目的,但不以此为限。
如图1、图7及图8所示,车身10的前端具有一弧形连接架11,弧形连接架11的弧心位于前轮30的转动中心线30a上,车头转轴383穿置于弧形连接架11上,且弧形连接架11上安装有锁座12,卡销83在车头20折叠时卡于锁座12的锁孔121内,状态如图8所示;举例而言,在本实施例中,如图1所示,在卡销83与卡孔85卡合时,此时的立杆21相对车身10略垂直,状态如图1所示;在卡销83与锁座12的锁孔121卡合时,此时的立杆21相对车身10平齐,但不以此为限。
如图1及图2,以及图11至图13所示,车身10的后端还安装有与后轮40匹配的轮罩13,轮罩13设有脚踏制动机构90,脚踏制动机构90包含制动弹性件91、沿后轮40径向位于后轮40与轮罩13之间的制动块92及沿后轮40径向位于轮罩13外侧的脚踏块93。脚踏块93与制动块92组接在一起构成联动结构,联动结构相对轮罩13运动而具有一禁止后轮40转动的制动位置及一允许后轮40转动的释放位置(见图13所示)。制动弹性件91连于联动结构和轮罩13上,制动弹性件91恒具有驱使联动结构运动至释放位置的趋势,以在自然状态下释放对后轮40的制动,从而便于后轮40的运动,但不以此为限;较优的是,为增加制动块92与后轮40的制动力,故制动块92面对后轮40的顶面具有一弧形制动面921,弧形制动面921与后轮40的轮廓相匹配;而制动弹性件91为一压缩弹簧,当然根据实际需要而选择为拉伸弹簧,但不以此为限。
如图1及图2所示,脚踏式加速刹车机构70包含脚踏加速板71、脚踏刹车板72、电子加速器73、第一枢转轴74、第二枢转轴75及电子刹把。脚踏加速板71相对车身10向上倾斜,第一枢转轴74沿电动滑板车100的左右方向穿置于脚踏加速板71的底端及车身10上。电子加速器73位于脚踏加速板71对应的下方并与脚踏加速板71连动,故,脚踏加速板71的顶端在绕第一枢转轴74向下枢转时,带动电子加速器73改变电机50的转速,实现本实用新型的电动滑板车100的加速的目的。脚踏刹车板72相对车身10向上倾斜,第二枢转轴75沿电动滑板车100的左右方向穿置于脚踏刹车板72的底端及车身10上,电子刹车位于脚踏刹车板72对应的下方并与脚踏刹车板72连动,故,脚踏刹车板72的顶端在绕第二枢转轴75向下枢转时,带动电子刹把控制后轮40制动,实现后轮40的电子制动的目的;较优的是,第一枢转轴74与第二枢转轴75相互平行,且第一枢转轴74的轴心与第二枢转轴75的轴心相重合,以使得脚踏加速板71与脚踏刹车板72并排且做同轴枢转,故便于使用者的脚部于加速及刹车之间切换,但不以此为限。值得注意者,由于电子加速器73的结构及对电机50的加速原理均为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所熟知的,故在此不再赘述;同样,对于电子刹把对后轮40的制动原理及结构也为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所熟知的,故在此也不再赘述。
与现有技术相比,由于本实用新型的电动滑板车100包含有脚踏式加速刹车机构70,将脚踏式加速刹车机构70整合于车身10处,故节省布线的长度,还将使用者的脚部利用起来,从而减少使用者的手部负担,从而便于使用者的使用。更重要的是,由于前轮30包含第一配合圆环31、第二配合圆环32、轴承33及圆环车轮34,第一配合圆环31沿其轴向与第二配合圆环32抱合,且第一配合圆环31的外侧壁与第二配合圆环32的外侧壁之间围出圆环凹槽35,第一配合圆环31与第二配合圆环32的内侧壁共同围出一镂空结构36,轴承33套于第一配合圆环31及第二配合圆环32的外侧壁处并位于圆环凹槽35内,圆环车轮34套于轴承33上,使得本实用新型的前轮30的中心处为镂空结构36,改变了现有的前轮的结构,即前轮的中心部位为实心结构,从而使得由于本实用新型的前轮30的耗材少、成本低及结构紧凑,还便于装拆操作。
以上所揭露的仅为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例而已,当然不能以此来限定本实用新型之权利范围,因此依本实用新型权利要求所作的等同变化,仍属于本实用新型所涵盖的范围。

Claims (10)

1.一种电动滑板车,包括车身、车头、前轮、后轮、电机及电池,所述车头组于所述车身的前端处并与所述前轮连接,所述电池内置于所述车身内并与所述电机电性连接,所述电机的转轴沿所述电动滑板车的左右方向布置并组于所述车身的后端处,所述后轮套于所述电机的壳体处并固于该壳体上,其特征在于,所述电动滑板车还包含脚踏式加速刹车机构,所述脚踏式加速刹车机构设于所述车身的前端处,所述前轮包含第一配合圆环、第二配合圆环、轴承及圆环车轮,所述第一配合圆环沿其轴向与所述第二配合圆环抱合,且所述第一配合圆环的外侧壁与所述第二配合圆环的外侧壁之间围出一圆环凹槽,所述第一配合圆环与所述第二配合圆环的内侧壁共同围出一镂空结构,所述轴承套于所述第一配合圆环及第二配合圆环的外侧壁处并位于所述圆环凹槽内,所述圆环车轮套于所述轴承上。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动滑板车,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配合圆环的外侧壁沿该第一配合圆环的径向向外延伸出一第一圆环阻挡壁,所述第二配合圆环的外侧壁沿该第二配合圆环的径向向外延伸出一第二圆环阻挡壁,所述第一圆环阻挡壁与所述第二圆环阻挡壁之间围出所述圆环凹槽,所述轴承沿所述第一配合圆环的轴向被阻挡于所述第一圆环阻挡壁与所述第二圆环阻挡壁之间。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动滑板车,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配合圆环的内径与所述第二配合圆环的内径相同,所述圆环车轮包含圆环轮毂及套于所述圆环轮毂上的轮胎,所述圆环轮毂套设于所述轴承上。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动滑板车,其特征在于,所述前轮还包括一锁紧螺丝,所述锁紧螺丝沿所述第一配合圆环的轴向穿置于所述第一配合圆环及 第二配合圆环上,且所述锁紧螺丝将所述第一配合圆环与第二配合圆环锁在一起。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动滑板车,其特征在于,所述前轮还包括接合连接座,所述接合连接座包含第一接合连接座及第二接合连接座,所述第一接合连接座的底端与所述第一配合圆环固接,所述第一接合连接座的顶端与所述第二接合连接座的顶端抱合,所述第二接合连接座的底端与所述第二配合圆环固接,且所述第一接合连接座与所述第二接合连接座之间围出与所述圆环凹槽连通的供所述圆环车轮转动用的转动空间,一车头转轴固定于所述接合连接座上,所述车头转轴还沿所述电动滑板车的上下方向穿置于所述车身的前端处,所述车头与所述车头转轴连接。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电动滑板车,其特征在于,所述车头包含立杆、组于所述立杆的顶端处的横管及套于所述横管的左右两端的胶套,所述立杆的底端与所述车头转轴连接。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电动滑板车,其特征在于,所述立杆与所述车头转轴之间还设有车头折叠机构,所述车头折叠机构包含安装轴、叉架、卡销、车头弹性件、卡孔及操作按钮,所述安装轴穿置于所述接合连接座并与所述前轮的转动中心线平行,所述安装轴分别位于所述接合连接座的左右两侧;所述叉架箍于所述接合连接座外,所述叉架的顶端组于所述立杆的底端处,所述叉架的第一侧架与所述接合连接座右侧的安装轴组接,所述叉架的第二侧架与所述接合连接座左侧的安装轴组接,所述卡销沿所述立杆的纵向滑设于所述立杆的底端内,所述卡销相对所述立杆滑动而具有一卡合位置及一释卡位置,所述车头弹性件连于所述卡销与所述立杆,所述车头弹性件驱使所述卡销穿过所述叉架并滑至所述卡合位置,所述卡孔开设于所述车头转轴上,所述卡销在所述卡合位置时与所述卡孔卡合以禁止所述车头折叠,所述卡销在所述释卡位置时 脱离与所述卡孔的卡合以允许所述车头折叠,所述操作按钮与所述卡销连接并位于所述立杆外,所述操作按钮选择性地带动所述卡销滑至所述卡合位置或释卡位置。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电动滑板车,其特征在于,所述车身的前端具有一弧形连接架,所述弧形连接架的弧心位于所述前轮的转动中心线上,所述车头转轴穿置于所述弧形连接架上,且所述弧形连接架上安装有锁座,所述卡销在所述车头折叠时卡于所述锁座的锁孔内。
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动滑板车,其特征在于,所述车身的后端还安装有与所述后轮匹配的轮罩,所述轮罩设有脚踏制动机构,所述脚踏制动机构包含制动弹性件、沿所述后轮径向位于所述后轮与所述轮罩之间的制动块及沿所述后轮径向位于所述轮罩外侧的脚踏块,所述脚踏块与所述制动块组接在一起构成联动结构,所述联动结构相对所述轮罩运动而具有一禁止所述后轮转动的制动位置及一允许所述后轮转动的释放位置,所述制动弹性件连于所述联动结构和轮罩上,所述制动弹性件恒具有驱使所述联动结构运动至所述释放位置的趋势。
10.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动滑板车,其特征在于,所述脚踏式加速刹车机构包含脚踏加速板、脚踏刹车板、电子加速器、第一枢转轴、第二枢转轴及电子刹把,所述脚踏加速板相对所述车身向上倾斜,所述第一枢转轴沿所述电动滑板车的左右方向穿置于所述脚踏加速板的底端及车身上,所述电子加速器位于所述脚踏加速板对应的下方并与所述脚踏加速板连动,所述脚踏加速板的顶端在绕所述第一枢转轴向下枢转时带动所述电子加速器改变所述电机的转速,所述脚踏刹车板相对所述车身向上倾斜,所述第二枢转轴沿所述电动滑板车的左右方向穿置于所述脚踏刹车板的底端及车身上,所述电子刹车位于所述脚踏刹车板对应的下方并与所述脚踏刹车板连动,所述脚踏刹车板的顶端在绕 所述第二枢转轴向下枢转时带动所述电子刹把控制所述后轮制动。
CN201620525013.5U 2016-06-01 2016-06-01 电动滑板车 Expired - Fee Related CN205675161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620525013.5U CN205675161U (zh) 2016-06-01 2016-06-01 电动滑板车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620525013.5U CN205675161U (zh) 2016-06-01 2016-06-01 电动滑板车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05675161U true CN205675161U (zh) 2016-11-09

Family

ID=57437634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620525013.5U Expired - Fee Related CN205675161U (zh) 2016-06-01 2016-06-01 电动滑板车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05675161U (zh)

Cited By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6741519A (zh) * 2017-01-12 2017-05-31 胡耀起 脚控式自平衡电动滑板车
WO2018201290A1 (zh) * 2017-05-02 2018-11-08 深圳市瑞能德电子有限公司 一种脚踏控制加速的滑板车
CN109383676A (zh) * 2017-08-04 2019-02-26 深圳市顺溜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可以折叠的电动滑板车
CN111619715A (zh) * 2019-02-28 2020-09-04 制动力一体有限责任公司 具有用于进行加速和制动的操作元件的车辆

Cited By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6741519A (zh) * 2017-01-12 2017-05-31 胡耀起 脚控式自平衡电动滑板车
WO2018201290A1 (zh) * 2017-05-02 2018-11-08 深圳市瑞能德电子有限公司 一种脚踏控制加速的滑板车
CN109383676A (zh) * 2017-08-04 2019-02-26 深圳市顺溜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可以折叠的电动滑板车
CN111619715A (zh) * 2019-02-28 2020-09-04 制动力一体有限责任公司 具有用于进行加速和制动的操作元件的车辆
CN111619715B (zh) * 2019-02-28 2023-01-13 制动力一体有限责任公司 具有用于进行加速和制动的操作元件的车辆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205675161U (zh) 电动滑板车
CN104220135B (zh) 电动推车
CN207523867U (zh) 一种可折叠的太阳能电动滑板车
CN110678381A (zh) 中心轮结构的自平衡装置
CN205602020U (zh) 一种采用传感器控制刹车的折叠电动车
CN101386324A (zh) 箱型电动车
CN203358778U (zh) 折叠滑板包
CN206231522U (zh) 一种独轮平衡车用连接件及独轮平衡车
CN205801369U (zh) 折叠滑板车
CN105799838A (zh) 折叠自行包
CN205022785U (zh) 电动车
CN101870316A (zh) 旅行伴侣电动箱车
CN105314040B (zh) 折叠三轮电动车
CN205769861U (zh) 箱式折叠电动车
CN105501368B (zh) 踩折滑板车
CN2920801Y (zh) 斜折叠轴折叠自行车
CN207579847U (zh) 一种恒定制动感觉的汽车制动踏板
CN101817356A (zh) 电动独轮车
CN201721573U (zh) 手驱大轮滑行车
CN206813189U (zh) 三轮电动滑板车
CN102126533A (zh) 手驱大轮滑行车
CN202574509U (zh) 自行车方便折叠车架
CN2492457Y (zh) 一种摩托车制动机构
CN207924943U (zh) 一种模拟器油门踏板
CN205675176U (zh) 电动滑板车的脚踏式加速刹车机构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14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GR01 Patent grant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161109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