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05022785U - 电动车 - Google Patents

电动车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05022785U
CN205022785U CN201520596745.9U CN201520596745U CN205022785U CN 205022785 U CN205022785 U CN 205022785U CN 201520596745 U CN201520596745 U CN 201520596745U CN 205022785 U CN205022785 U CN 205022785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back cover
wheel
battery
driven car
headstock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Expired - Fee Rela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520596745.9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唐明喜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Shenzhen Yigezhixing Technology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Shenzhen Yigezhixing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Shenzhen Yigezhixing Technology Co Ltd filed Critical Shenzhen Yigezhixing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to CN201520596745.9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05022785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05022785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05022785U/zh
Expired - Fee Related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Landscapes

  • Motorcycle And Bicycle Frame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涉及交通工具技术领域,尤其涉及电动车,包括车头、车架、前轮和后轮,车架包括前梁和后壳,车头包括设于车头上部的把手组件和车头下部的前叉,前轮可转动地与前叉连接,前梁的两端分别与车头和后壳可转动地连接,后壳的两外侧分别设有踏板,后轮设于后壳内且与后壳可转动地连接,前轮和/或后轮设有轮毂电机,后壳内侧设有两个分别靠近所述踏板前端和后端的压力传感器。本实用新型的电动车,双脚分别踏在后壳的两外侧分别设置的踏板上,能够通过人身体的左右侧倾进一步来保持车的平衡,保证了车的操控性,而且装在后壳内的压力传感器能够感应到人体重心向前或者向后的变化,以此来控制车的加速和减速,这种体感控制让骑行充满乐趣。

Description

电动车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交通工具技术领域,尤其涉及电动车。
背景技术
现有的电动滑板车,在骑行时,人脚踏在位于前轮和后轮之间的踏板上,加速和刹车时需要靠车手上的电控转把和刹车把手来控制,骑行时的操控性及安全性差,整车收纳不方便,走线复杂不美观,骑行缺乏乐趣。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一种电动车,其行走时的操控性好,且安全可靠。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是:电动车,包括车架、车头、前轮和后轮,所述车架包括前梁和后壳,所述车头包括设置于所述车头上部的把手组件和所述车头下部的前叉,所述前轮可转动地与所述前叉连接,所述前梁的两端分别与所述车头和所述后壳可转动地连接,所述后壳的两外侧分别设置有踏板,所述后轮设置于所述后壳内且与所述后壳可转动地连接,所述前轮和/或所述后轮设置有轮毂电机。
优选的,所述后壳与所述前梁之间设置有折叠装置,所述后壳与所述前梁通过该折叠装置可进行折叠。
优选的,所述折叠装置包括所述后壳的前端两侧向上延伸设置的下偏心凸台、两所述下偏心凸台之间设置的锁舌和所述前梁的后端中部向下延伸设置的上偏心凸台;所述锁舌通过弹簧与所述后壳的前端连接,所述上偏心凸台开设有锁孔,所述上偏心凸台位于两所述下偏心凸台之间,且所述锁舌在所述弹簧的弹性力作用下插入所述锁孔内,所述锁舌连接有用于控制锁舌沿着所述锁孔移动的凸轮手柄。
优选的,所述锁舌开设有连接孔,所述凸轮手柄包括转轴段和位于所述转轴段的中部的曲轴段,所述转轴段与所述上偏心凸台和所述下偏心凸台转动连接,所述曲轴段与所述连接孔连接。
优选的,所述车头开设有用于容置所述后壳的通槽。
优选的,所述把手组件包括左把手和右把手,所述左把手与所述车头上部的左侧转动连接,所述右把手与所述车头上部的右侧转动连接。
优选的,所述前轮的尺寸为16英寸,所述后轮的尺寸为12~14英寸。
优选的,所述折叠装置包括中心轴,所述后壳通过该中心轴进行旋转折叠;所述中心轴至所述前轮的中心点的距离与所述中心轴至所述后轮中心点的距离的比值为1/1.7;所述中心轴至地面水平线的距离与所述中心轴至所述把手组件的距离的比值为1/2。
优选的,电动车还包括控制器,所述后壳的内侧设置有两个分别靠近所述踏板前端和后端的压力传感器,所述压力传感器和所述轮毂电机分别与所述控制器电连接。
优选的,所述踏板与所述后壳外侧的底缘铰接。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本实用新型的电动车,骑行时,双脚分别踩踏在后壳的两外侧设置的踏板上,手握把手组件,前轮和后轮可分别或者单独通过轮毂电机驱动转动。本实用新型的电动车,双脚分别踏在后壳的两外侧分别设置的踏板上,能够通过人身体的左右侧倾进一步来保持车的平衡,保证了车的操控性,且通过手握把手组件,可以对行走的方向进行控制,保证了车子行走的安全可靠性能。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立体结构分解示意图。
图3为图2中A处的局部放大示意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的另一立体结构分解示意图。
图5为图4中B处的局部放大示意图。
图6为本实用新型折叠后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附图标记包括:
10—车架11—车头12—把手组件
13—前叉14—后壳15—前梁
20—前轮30—后轮31—轮毂电机
40—踏板50—压力传感器60—锁舌
70—弹簧80—凸轮手柄81—转轴段
82—曲轴段111—通槽121—左把手
122—右把手141—下偏心凸台151—上偏心凸台
311—输出轴1511—锁孔。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使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技术方案及优点更加清楚明白,以下结合附图及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进一步详细说明。应当理解,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仅用以解释本实用新型,并不用于限定本实用新型。
需要说明的是,本实施例中的左、右、上、下、顶、底等方位用语,仅是互为相对概念或是以产品的正常使用状态为参考的,而不应该认为是具有限制性的。
如图1至图6所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电动车,包括车架10、车头11、前轮20和后轮30,车架10包括前梁15和后壳14,车头11包括设置于车头11上部的把手组件12和车头11下部的前叉13,前轮20可转动地与前叉13连接,前梁15的两端分别与车头11和后壳14可转动地连接,后壳14的两外侧分别设置有踏板40,后轮30设置于后壳14内且与后壳14可转动地连接,前轮20和/或后轮30设置有轮毂电机。具体的,前梁15与后壳14连接处可通过转轴连接,以使得整个车头11可以实现左右转动控制行走的方向,其中一种实施方式是轮毂电机31设置于后轮30的中部,轮毂电机31的中部设置有输出轴311,后轮30设置于后壳14内且通过该输出轴311与后壳14可转动地连接。
本实用新型的电动车,骑行时,双脚分别踩踏在后壳14的两外侧设置的踏板40上,手握把手组件12,后轮30在轮毂电机31的作用下转动,并带动前轮20转动。
本实用新型的电动车,双脚分别踏在后壳14的两外侧分别设置的踏板40上,能够通过人身体的左右侧倾进一步来保持车的平衡,保证了车子的操控性。
另一实施方式是在前轮20的中部设置有轮毂电机(未图示),这样即实现了前轮20转动带动后轮30转动。
当然,还有一种实施例是前轮20的中部设置轮毂电机(未图示),同时后轮30的中部设置轮毂电机31,这样可以实现前轮20和后轮30同时转动,带动车子行走。
本实施例中,后壳14与前梁15之间设置有折叠装置,后壳14与前梁15通过该折叠装置可进行折叠。本实施例的后壳14还可以朝向车头11方向折叠,折叠后方便携带和收存。
具体的,折叠装置包括中心轴,后壳14通过该中心轴进行旋转折叠,即该中心轴穿设于后壳14和前梁15使得后壳14和前梁均可绕该中心轴转动,该中心轴未在图中标示;中心轴至前轮20的中心点的距离与中心轴至后轮30中心点的距离的比值为1/1.7;中心轴至地面水平线的距离与中心轴至把手组件12的距离的比值为1/2。该结构比例的电动车更符合人的骑行使用,结构设计科学合理,实用性强。
更具体的,参见图3和图5,后壳14的前端两侧向上延伸设置有下偏心凸台141,两下偏心凸台141之间设置有锁舌60,该锁舌60通过与一弹簧70与后壳14的前端连接;前梁15的后端中部向下延伸设置有上偏心凸台151,上偏心凸台151开设有锁孔1511,上偏心凸台151位于两下偏心凸台141之间,且锁舌60在弹簧70的弹性力作用下插入锁孔1511内,锁舌60连接有用于控制锁舌60沿着锁孔1511移动的凸轮手柄80。其中,锁舌60在弹簧70的作用力下始终插入锁孔1511内,锁孔1511开设在上偏心凸台151,而弹簧70与后壳14的前端连,即通过锁舌60插入锁孔1511内可以使得前梁15的后端与后壳14的前端连接,即前梁15与后壳14连接,形成完整的车架10。折叠时,转动凸轮手柄80,凸轮手柄80带动锁舌60压缩弹簧70,并脱出锁孔1511,此时,向上弯折后壳14,在下偏心凸轮和上偏心凸轮的配合下实现转动,将后壳14弯折折叠至靠近车头11的位置,折叠后的车体积变小,方便携带和收存。
更具体地,再参见图3和图5并结合图2和图4,锁舌60开设有连接孔,凸轮手柄80包括转轴段81和位于转轴段81的中部的曲轴段82,转轴段81与上偏心凸台151和下偏心凸台141转动连接,曲轴段82与连接孔连接。转轴段81可以实现整个凸轮手柄80的转动,转轴由手柄控制转动,该手柄可以与转轴段81一体成型,也可以外接;而曲轴段82则穿过锁舌60开设的连接孔与其连接,在转轴段81转动时,带动曲轴段82在连接孔内转动驱使锁舌60沿着锁孔1511插入或者滑出,从而可以控制前梁15与后壳14的固定连接,以及可以通过该操作实现折叠后壳14,结构设计巧妙合理,实用性强。
另外,当折叠后壳14后,当然后壳14同时带着后壳14和踏板40一起折叠,后壳14的顶部朝向车头11的位置,本实施例在车头11开设通槽111,该通槽111的位置大致在车头11竖直方向的中部,通过该通槽111的设置,折叠的后壳14可以插入在该通槽111内,通槽111容置后壳14,进一步减小折叠后的车的整体体积。该种折叠结构区别于传统平衡车的伸缩折叠,折叠后的车的各部件的结构更加紧凑。
本实施例中,前轮20的尺寸可以选为16英寸,而与前轮20配合使用的后轮30的尺寸可以选为12英寸、13英寸或者14英寸,当然还可以选用其他尺寸的前轮20和后轮30。
本实施例中,把手组件12包括左把手121和右把手122,左把手121与车头11上部的左侧转动连接,右把手122与车头11上部的右侧转动连接,折叠后的左把手121和右把手122可见图6。使用状态时,左把手121和右把手122均呈横向状态,当需要对车进行折叠时,可以分别朝向内侧转动左把手121和右把手122,使得左把手121和右把手122呈纵向状态,从而进一步使得整车折叠后的体积变小,方便携带和收存。
进一步的,还包括控制器,后壳14的至少一内侧设置有两个分别靠近踏板40前端和后端的压力传感器50,压力传感器50和轮毂电机31分别与控制器电连接。压力传感器50优选采用应变片传感器,应变片传感器内设置有应变片,应变片随着被测定物(即后壳14的两内侧)的应变一起伸缩,其中压力传感器50内的金属箔材就随着应变伸长或缩短,金属箔材在机械性地伸长或缩短时其电阻会随之变化,根据该电阻值的变化转变为信号输出,从而可以根据该输出的信号控制轮毂电机31的转速,其中,电动车还设置有电池给控制器、轮毂电机31和压力传感器50提供电源。
具体的,压力传感器50发指令给控制器,控制器控制轮毂电机31加速或者刹车,电池提供能量,刹车时轮毂电机变成发电机,控制阻力,把动能转化为电能储存回电池。
骑行本实施例的电动车时,双脚分别踩踏在后壳14的两外侧(即左右两侧)设置的踏板40上,手握把手组件12,后轮30在轮毂电机31的作用下转动,并带动前轮20转动;由于踏板40与后壳14连接,人踩踏踏板40时的踏力,部分分解为后壳14屈服向内的压力,使后壳14屈服变形;而人身体往后仰时,重心在踏板40的后面,即后壳14与踏板40后端连接位置的屈服变形量大,设置在后壳14内侧位于变形位置处的压力传感器50提供信号给到轮毂电机31,轮毂电机31进入刹车减速状态;当人身体往前倾时,重心在踏板40的前面,即后壳14与踏板40前端连接位置的屈服变形量大,设置在后壳14内侧位于变形位置处的压力传感器50提供信号给到轮毂电机31,轮毂电机31进入加速状态;特别在上坡时,重心会落在踏板40的前端,即在后轮30的前面,从而能够有效地避免因前轮20翘起而导致的危险事故,行走时的稳定性和平衡性更佳。
本实施例中,踏板40设置于后壳14外侧的底缘,可以确保后壳14更易受到踏板40的作用力而产生形变,压力传感器50分别贴设于后壳14的内侧靠近踏板40前端和后端的位置。具体的,后壳14的内侧靠近踏板40前端和后端的位置会因踏板40的受力为产生形变;而压力传感器50靠近踏板40的前端和后端,可以确保压力传感器50内的金属箔材更易随着后壳14的应变伸长或缩短,金属箔材在机械性地伸长或缩短时其电阻会随之变化,从而将电阻值的变化信号输出,实现控制轮毂电机31的加速和减速。
更进一步的,踏板40与后壳14外侧的底缘铰接,踏板40可以朝向后壳14的方向向上翻转,从而可以在不使用的时候折叠后壳14外的左右两侧的踏板40,防止踏板40干扰外物或者踏板40受外物干扰。具体的,后壳14外侧的底缘可以向外设置凸出的凸台,凸台上开设轴孔,然后在踏板40内侧也向外设置凸出的凸台,凸台上也开设有轴孔,最后一轴穿设于后壳14的轴孔和踏板40的轴孔,踏板40可以以该轴为圆心进行转动,即踏板40与后壳14的外侧的底缘实现铰接连接,踏板40实现折叠。
综上所述可知:本实用新型的电动车,且双脚分别踏在后壳14的两外侧分别设置的踏板40上,能够通过人身体的左右侧倾进一步来保持车的平衡,保证了车子的操控性;而且装在后壳14内的压力传感器50能够感应到人体重心向前或者向后的变化,以此来控制车子的加速和减速,这种体感控制让骑行充满乐趣。从而得以令其在使用上,增进以往技术中所未有的效能而具有实用性,成为一极具实用价值的产品。
以上内容仅为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依据本实用新型的思想,在具体实施方式及应用范围上均会有改变之处,本说明书内容不应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

Claims (10)

1.电动车,其特征在于:包括车架、车头、前轮和后轮,所述车架包括前梁和后壳,所述车头包括设置于所述车头上部的把手组件和所述车头下部的前叉,所述前轮可转动地与所述前叉连接,所述前梁的两端分别与所述车头和所述后壳可转动地连接,所述后壳的两外侧分别设置有踏板,所述后轮设置于所述后壳内且与所述后壳可转动地连接,所述前轮和/或所述后轮设置有轮毂电机。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动车,其特征在于:所述后壳与所述前梁之间设置有折叠装置,所述后壳与所述前梁通过该折叠装置可进行折叠。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电动车,其特征在于:所述折叠装置包括所述后壳的前端两侧向上延伸设置的下偏心凸台、两所述下偏心凸台之间设置的锁舌和所述前梁的后端中部向下延伸设置的上偏心凸台;所述锁舌通过弹簧与所述后壳的前端连接,所述上偏心凸台开设有锁孔,所述上偏心凸台位于两所述下偏心凸台之间,且所述锁舌在所述弹簧的弹性力作用下插入所述锁孔内,所述锁舌连接有用于控制锁舌沿着所述锁孔移动的凸轮手柄。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电动车,其特征在于:所述锁舌开设有连接孔,所述凸轮手柄包括转轴段和位于所述转轴段的中部的曲轴段,所述转轴段与所述上偏心凸台和所述下偏心凸台转动连接,所述曲轴段与所述连接孔连接。
5.根据权利要求3或者4所述的电动车,其特征在于:所述车头开设有用于容置所述后壳的通槽。
6.根据权利要求1~4任意一项所述的电动车,其特征在于:所述把手组件包括左把手和右把手,所述左把手与所述车头上部的左侧转动连接,所述右把手与所述车头上部的右侧转动连接。
7.根据权利要求1~4任意一项所述的电动车,其特征在于:所述前轮的尺寸为16英寸,所述后轮的尺寸为12~14英寸。
8.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电动车,其特征在于:所述折叠装置包括中心轴,所述后壳通过该中心轴进行旋转折叠;所述中心轴至所述前轮的中心点的距离与所述中心轴至所述后轮中心点的距离的比值为1/1.7;所述中心轴至地面水平线的距离与所述中心轴至所述把手组件的距离的比值为1/2。
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动车,其特征在于:还包括控制器,所述后壳的内侧设置有两个分别靠近所述踏板前端和后端的压力传感器,所述压力传感器和所述轮毂电机分别与所述控制器电连接。
10.根据权利要求1或9所述的电动车,其特征在于:所述踏板与所述后壳外侧的底缘铰接。
CN201520596745.9U 2015-08-10 2015-08-10 电动车 Expired - Fee Related CN205022785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520596745.9U CN205022785U (zh) 2015-08-10 2015-08-10 电动车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520596745.9U CN205022785U (zh) 2015-08-10 2015-08-10 电动车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05022785U true CN205022785U (zh) 2016-02-10

Family

ID=55255344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520596745.9U Expired - Fee Related CN205022785U (zh) 2015-08-10 2015-08-10 电动车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05022785U (zh)

Cited By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6515947A (zh) * 2016-12-29 2017-03-22 杭州畅动智能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体感纵向二轮车的控制方法及控制系统
CN106741406A (zh) * 2016-12-29 2017-05-31 杭州畅动智能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体感纵向二轮车
WO2018120919A1 (zh) * 2016-12-30 2018-07-05 纳恩博(北京)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车辆、其控制方法及存储介质
US10988032B2 (en) 2016-04-19 2021-04-27 Walnut Technology Limited Self-propelled personal transportation device
CN113928452A (zh) * 2020-06-29 2022-01-14 纳恩博(常州)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车辆踏板状态的切换方法及装置、车辆、存储介质

Cited By (10)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10988032B2 (en) 2016-04-19 2021-04-27 Walnut Technology Limited Self-propelled personal transportation device
CN106515947A (zh) * 2016-12-29 2017-03-22 杭州畅动智能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体感纵向二轮车的控制方法及控制系统
CN106741406A (zh) * 2016-12-29 2017-05-31 杭州畅动智能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体感纵向二轮车
WO2018120411A1 (zh) * 2016-12-29 2018-07-05 杭州畅动智能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体感纵向二轮车的控制方法及控制系统
WO2018120410A1 (zh) * 2016-12-29 2018-07-05 杭州畅动智能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体感纵向二轮车
CN106515947B (zh) * 2016-12-29 2019-01-11 杭州畅动智能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体感纵向二轮车的控制方法及控制系统
US11040751B2 (en) 2016-12-29 2021-06-22 Hangzhou Chic Intelligent Technology Co., Ltd Longitudinal two-wheel somatosensory car
WO2018120919A1 (zh) * 2016-12-30 2018-07-05 纳恩博(北京)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车辆、其控制方法及存储介质
CN113928452A (zh) * 2020-06-29 2022-01-14 纳恩博(常州)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车辆踏板状态的切换方法及装置、车辆、存储介质
CN113928452B (zh) * 2020-06-29 2023-03-28 纳恩博(常州)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车辆踏板状态的切换方法及装置、车辆、存储介质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205022785U (zh) 电动车
CN202879694U (zh) 单轮自平衡电动车
CN203381744U (zh) 三轮折叠电动自行车
CN203996627U (zh) 轻便四轮电瓶车
CN203819432U (zh) 快速折叠式电动滑板车
CN205235349U (zh) 一种电动滑板车
CN214356465U (zh) 一种独轮电动平衡车
CN201272455Y (zh) 便携式电动代步车
CN205273752U (zh) 一种可折叠的电动自行车
CN203819433U (zh) 便携式电动滑板车
CN206734513U (zh) 一种可变形电动平衡车
CN109606525B (zh) 一种马蹄形折叠电动滑板车及其运动控制方法
CN205168754U (zh) 一种电动双轮扭扭车
CN203854800U (zh) 快速折叠式电动滑板车的快速折叠机构
CN201907608U (zh) 电动站立车
CN207889908U (zh) 一种可折叠的滑板车
CN108032948A (zh) 一种可变形电动平衡车
CN204173121U (zh) 站立式踏板车
CN203819431U (zh) 便携式电动滑板车的折叠展开装置
CN103072654A (zh) 电动车辆
CN206317938U (zh) 多功能电动自行车
CN207496724U (zh) 智能助行车
CN205801340U (zh) 一种滑板车
CN201863947U (zh) 单轮电能车
CN202518420U (zh) 一种可折叠双座四轮电动车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14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GR01 Patent grant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160210

Termination date: 20180810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