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05601925U - 一种随变的模块离合式半挂车的承重模块装置 - Google Patents

一种随变的模块离合式半挂车的承重模块装置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05601925U
CN205601925U CN201620202101.1U CN201620202101U CN205601925U CN 205601925 U CN205601925 U CN 205601925U CN 201620202101 U CN201620202101 U CN 201620202101U CN 205601925 U CN205601925 U CN 205601925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load
covariant
bearing
suspension
disengaging typ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Expired - Fee Rela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620202101.1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何耀纯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Guizhou Watongliao Engineering Machinery Service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Guizhou Watongliao Engineering Machinery Service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Guizhou Watongliao Engineering Machinery Service Co Ltd filed Critical Guizhou Watongliao Engineering Machinery Service Co Ltd
Priority to CN201620202101.1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05601925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05601925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05601925U/zh
Expired - Fee Related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Landscapes

  • Vehicle Cleaning, Maintenance, Repair, Refitting, And Outrigger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随变的模块离合式半挂车的承重模块装置,具体分为中心承重装置、三轴承重装置、单轴辅助承重装置、双轴辅助承重装置共四种承重模块装置。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一种随变的模块离合式半挂车的承重模块装置,具有诸多方面的技术优势,因此其必将带来良好的市场前景和经济效益。

Description

一种随变的模块离合式半挂车的承重模块装置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半挂车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随变的模块离合式半挂车的承重模块装置。
背景技术
众所周知,半挂车是与国家重点建设,国民经济发展,社会发展以及重型车辆装备技术发展紧密关联;一般来讲,半挂车是三十种类别与百种型号的工程机械及各种不可解体的大型笨重货物运输的专用运输车。
在现有的半挂车装备技术中,传统半挂车主要构造一般由车头、鹅颈装置、车身等结构部分构成;其中,车身部分主要由装载面、车架大梁、栏板装置、承重装置、支腿装置、轮组装置、悬挂系统等结构构成;
很显然现有半挂车依然存在如下技术缺陷:
其中,传统承重装置是主要承载运输货物的装置,然而传统的承重装置都是主要由两根侧梁、分别固定连接在两根侧梁底部的悬挂系统和轮组装置组成;但是,很显然传统半挂车的在行驶在乡村道路上,由于承重装置以及主要载重重量是分布在车身的左、右两根侧梁上;而且由于乡村道路道路窄小,半挂车行驶时容易碾压乡村道路的两侧边,进而造成乡村道路的侧边路基松动,造成路面损坏。同时,传统承重装置及其底部的轮组装置一般都是固定在装载面装置底部的某个固定位置,不能调节轴距长短,同时也不能选择轴数;
综上,如何克服传统技术中的上述技术缺陷是本领域技术人员亟待解决的技术问题。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随变的模块离合式半挂车的承重模块装置,以解决上述问题。
为了达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是这样实现的:
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一种随变的模块离合式半挂车的承重模块装置,该承重模块装置主要分为中心承重装置、三轴承重装置、单轴辅助承重装置、双轴辅助承重装置共四种承重模块装置的形式。
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一种随变的模块离合式半挂车的承重模块装置(即承重模块装置300),包括左、右两根侧梁301以及设置在两根侧梁301之间的中梁302、悬挂系统303和轮组装置304;
上述承重装置结构之间的连接关系、位置关系以及具体构造和结构布局如下:
其中,左、右两根侧梁301以及中梁302均沿竖向平行排列设置,且两根侧梁301、中梁302以及多根横梁305之间均固定连接;所述中梁302其宽度稍大于两根侧梁301的宽度;且所述升降机构设置在所述中梁与所述悬挂系统之间;
其中一个所述悬挂系统303固定连接在所述中梁302的底部,所述悬挂系统303的底部固定连接有一个轮组装置304;左、右两根侧梁301的底部也设置有悬挂系统303,且每个悬挂系统303固定连接有一个轮组装置304。(需要说明的是,由于视角遮挡原因,上述悬挂系统未在图1中予以示意出;关于悬挂系统的单独零件图参见图4)。
需要说明的是,车身是其主要结构件,车身的承重梁主要起到承重作用。承重梁主要分为三部分,分别为左侧侧梁、右侧侧梁以及中梁。中梁位于中部,其宽度稍大于侧梁的宽度。中梁通过升降机构与车身相连,在使用时可以将其抬升或下降。同时,每个悬挂系统都连接有轮组装置,本实用新型采用的悬挂系统为空气悬挂结合刚性悬挂,这样可以保证承重模块装置具有更好更稳定的承载能力以及承重能力。鹅颈是现有半挂车常见的部件,鹅颈设置在车身前端用于连接车身及车头(对此不再赘述)。
在传统的半挂车结构中,轮组装置均位于车身的两侧的侧梁上,基本与车身等宽。这种结构的半挂车在拐弯的过程中,车身的轮组装置很容易压到拐角处的路基,将路基压垮,损坏路面;给自身及社会均带来不良影响。此外,在一些路面较为狭窄的路段,半挂车由于自身较宽,因此不能通过或者很难通过。再次,多数道路的中间部分承重能力均比两侧的承重能力强,较宽的半挂车在行驶时经常会压到两侧的路面或路基,压垮路面或路基,给社会带来损失。
然而应用本实用新型上述改进的半挂车,在行驶时其部分轮组装置因为位于在中梁上,所以其可以保证部分轮组装置能够位于路面的中间行驶;同时采用全国都未使用的空气悬挂结合刚性悬挂进行承重连接,可进一步减少了拐弯时碾压路面的两侧路基的力量,进而可在较窄的路面上也能够行驶,也更不容易压垮路面及路基,方便自身的行驶,也不会破坏道路。由于其在运输挖掘机时是中梁承重,因此即便是轮组向内靠近也不会影响其稳定性。
进一步地,所述悬挂系统303具体为空气悬挂系统以及刚性悬挂系统。
需要说明的是,常见悬架有很多种类:
1、刚性悬架:刚性悬架用的最多的就是轴线挂,有两线四桥、三线六桥等,主要适用于低速运载货物的轴线低平板半挂车、凹梁式挂车上。在高速行驶时其减振效果较差。
2、空气悬架:空气悬架相信大家也不陌生,最明显的特点就是其气囊式的空气弹簧,因其类型不同结构也大不相同,这里也就不详细介绍了。空气悬挂的优点明显重量轻,稳定性好。缺点是价格过高,目前国内挂车用空气悬挂的多是精密仪器运输、烟草运输、危化运输等高端领域。
进一步地,所述侧梁301的高度低于所述轮组装置的顶部。这种设计使得两侧的侧梁低于轮组的高度,侧梁的高度可以做的更低,使挖掘机更容易爬上车身。同时中梁及侧梁可以设置的更低,更方便挖掘机的上车。中梁更低有利于进一步降低半挂车自身的高度,使挖掘机更稳定。
进一步地,每一组轮组装置304包括横向排列组成的2-4个轮胎。这些个数的轮胎能够最大限度的起到轮组支撑的作用。
进一步地,所述升降机构包括液压缸,所述液压缸竖直设置,液压缸包括缸筒及液压杆。液压缸是十分常用的机械装置,应用在此处能够起到升降的作用,且其承重更强,使承载了挖掘机的中梁更容易升降。具体液压杆连接在中梁的底部,缸筒固定在车身上。
需要说明的是,这种半挂车的承重模块装置,其承重梁分为三部分,在使用过程中可以通过升降机构对中梁进行升降,达到一定的效果,以拖运挖掘机为例。
在将挖掘机开到车身上时,将鹅颈取下,利用挖掘机的挖斗做支撑可以将挖掘机开到车身上。由于承重梁的分段设计方式,侧梁可以做的比较低,中梁位置略高。在将挖掘机开到合适位置后,可以通过升降机构将承重梁的中梁升起来,使中梁与挖掘机中间的底部相贴合,使挖掘机的履带(或者是轮子)升起来,这样可以提高挖掘机与车身的接触点,从而间接降低挖掘机的重心,降低了重心后挖掘机变的更稳定。此外,装载了挖掘机的半挂车整体高度较低,使其能够通过一些原本由于限高而不能通过的路段,减少绕路的情况,节约运输成本。
进一步地,还包括装载面装置200;所述装载面装置200的主大梁203的延伸方向上还设置有多个调节轮距锁销孔207;多个调节轮距锁销孔207均匀等距间隔分布在所述主大梁203上;所述主大梁203上的调节轮距锁销孔207通过锁销装置与多个承重模块装置300进行可拆卸连接。
需要说明的是,由于承重模块装置可以携带轮组装置等可选择的安装在装置面装置底部的不同长度任意位置上,进而实现了装载面底部轮组与牵引车车头部分的轮组实现距离可调节;进而实现了任意轴距调节(即轴距长短可调)以及任意轴数选择。
进一步地,所述随变的模块离合式半挂车的承重模块装置还包括单轴辅助承重装置306;所述单轴辅助承重装置306可拆卸连接在装载面装置200的尾部。所述单轴辅助承重装置306的头部与所述装载面装置200的尾部之间具体通过锁销装置连接。
所述单轴辅助承重装置306具体包括车框架以及设置在所述车框架底部的悬挂系统303以及一组轮组装置304。
进一步地,所述随变的模块离合式半挂车的承重模块装置还包括双轴辅助承重装置307(其只是比单轴辅助承重装置多出了一个轴数,即多出了一套轮组装置);所述双轴辅助承重装置307可拆卸连接在装载面装置200的尾部。
所述双轴辅助承重装置307具体包括车框架以及设置在所述车框架底部的悬挂系统303以及两组轮组装置304;两组轮组装置304顺序前后排列分布。
需要说明的是,所述单轴辅助承重装置的头部与所述装载面装置的尾部之间通过锁销装置进行可拆卸连接。即装载面装置的尾部车框架上设置有尾部连接孔(未示出),其后面单轴辅助承重装置伸出的梁可插入到尾部连接孔内,并通过锁销装置进行连接;由于各个尾部连接孔的前后位置有所不同,这样当选择不同位置处的尾部连接孔进行固定连接后,便可以实现前面的装载面装置(其底部设置有承重装置)与后面的单轴辅助承重装置之间的伸长以及收缩了;同时由于前面的已经存在了一组承重装置,再结合后面的单独辅助承重装置,便可以实现进一步增加承载能力以及承重装置的技术效果了;同时也增加了一组轮组装置,进而实现两轴变三轴的轴数增加方法。
关于随变的模块离合式半挂车的轴距可调节以及轴数可增加的方法;即需要说明的是,很显然使用了上述装载面模块装置的半挂车后,利用承重模块装置上不同位置处的调节轮距锁销孔,便可以任意安装若干个轮组装置,并同时可选择任意的安装位置,从而实现轴距调节(即轴距长短可调)以及任意轴数选择。
关于随变的模块离合式半挂车的承重装置两轴变三轴的使用方法;即需要说明的是,很显然使用了上述装载面模块装置的半挂车后,利用单轴辅助承重装置便可以对装载面装置实施两轴变三轴,同时也可以进一步的增加装载面(即工作面)的承重作用,进而提升承重模块装置的承载能力。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优点在于:
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一种随变的模块离合式半挂车的承重模块装置,至少具有如下技术优点:
1、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随变的模块离合式半挂车的承重模块装置,其部分轮组装置因为位于在中梁上,所以其可以保证部分轮组装置能够位于路面的中间行驶,采用中心受力承重的结构,可有效的保护路基。同时,可进一步减少了拐弯时碾压路面的两侧路基的力量,进而可在较窄的路面上也能够行驶,也不容易压垮路面及路基,方便自身的行驶,也不会破坏道路。
2、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随变的模块离合式半挂车的承重模块装置,其同时采用全国都未使用的空气悬挂结合刚性悬挂进行承重连接,这样可以保证承重模块装置具有更好更稳定的承载能力以及承重能力。
3、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随变的模块离合式半挂车的承重模块装置,其通过升降机构实施高度的调节变化,即对装载面(即工作面)进行升降操作。
4、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随变的模块离合式半挂车的承重模块装置,其还设置有单轴辅助承重装置;所述单轴辅助承重装置的头部与所述装载面装置的尾部之间通过锁销装置连接。即装载面装置的尾部设置有尾部连接孔,其后面单轴辅助承重装置伸出的梁可插入到尾部连接孔内,并通过锁销装置进行连接;由于各个尾部连接孔的前后位置有所不同,这样当选择不同位置处的尾部连接孔进行固定连接后,便可以实现前面的装载面装置(其底部设置有承重装置)与后面的单轴辅助承重装置之间的伸长以及收缩了;同时由于前面的已经存在了一组承重装置,再结合后面的单独的承重装置,便可以实现进一步增加承载能力以及承重装置的技术效果了;同时也增加了一组轮组装置,进而实现两轴变三轴的轴数增加方法。
5、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随变的模块离合式半挂车的承重模块装置,其由于承重模块装置可以携带轮组装置等可选择的安装在装置面装置底部的不同长度任意位置上,进而实现了装载面底部轮组与牵引车车头部分的轮组实现距离可调节;同时也实现了任意轴距调节(即轴距长短可调)以及任意轴数选择。
6、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随变的模块离合式半挂车的承重模块装置,其还具有升降机构;可以降低了挖掘机的重心,使挖掘机更加稳定;降低了车身高度,进而降低了挖掘机的高度,使其能够通过的路段变多,能够起到降低运输成本的作用。同时其也解决了重型机械装备容易发生侧翻的问题。
7、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随变的模块离合式半挂车的承重模块装置,其具有结构强度可靠的承重结构,可提高半挂车整车的承重结构稳定性以及承重能力。
8、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随变的模块离合式半挂车的承重模块装置,具有诸多方面的技术效果,因此其必将带来良好的市场前景和经济效益。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具体实施方式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具体实施方式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是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方式,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随变的模块离合式半挂车的承重模块装置中的中心承重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随变的模块离合式半挂车的承重模块装置中的三轴承重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随变的模块离合式半挂车的承重模块装置中的单轴辅助承重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随变的模块离合式半挂车的承重模块装置中的双轴辅助承重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图5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随变的模块离合式半挂车的承重模块装置中的单轴辅助承重装置装配图;
图6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随变的模块离合式半挂车的承重模块装置的可任意调节轴距以及添加轴数的示意图;
附图标记说明:
装载面装置200;主大梁203;调节轮距锁销孔207;
承重模块装置300;侧梁301;中梁302;悬挂系统303;轮组装置304;横梁305;单轴辅助承重装置306;双轴辅助承重装置307。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术语“中心”、“上”、“下”、“左”、“右”、“竖直”、“水平”、“内”、“外”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实用新型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此外,术语“第一”、“第二”、“第三”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
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安装”、“相连”、“连接”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一体地连接;可以是机械连接,也可以是电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实用新型中的具体含义。
下面通过具体的实施例子并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做进一步的详细描述。
参见图1-图4所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一种随变的模块离合式半挂车的承重模块装置,该承重模块装置主要分为中心承重装置、三轴承重装置、单轴辅助承重装置、双轴辅助承重装置共四种承重模块装置的形式。
如图1-图5所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一种随变的模块离合式半挂车的承重模块装置(即承重模块装置300),包括左、右两根侧梁301以及设置在两根侧梁301之间的中梁302、悬挂系统303和轮组装置304;
上述承重装置结构之间的连接关系、位置关系以及具体构造和结构布局如下:
其中,左、右两根侧梁301以及中梁302均沿竖向平行排列设置,且两根侧梁301、中梁302以及多根横梁305之间均固定连接;所述中梁302其宽度稍大于两根侧梁301的宽度;且所述升降机构设置在所述中梁与所述悬挂系统之间;
其中一个所述悬挂系统303固定连接在所述中梁302的底部,所述悬挂系统303的底部固定连接有一个轮组装置304;左、右两根侧梁301的底部也设置有悬挂系统303,且每个悬挂系统303固定连接有一个轮组装置304。(需要说明的是,由于视角遮挡原因,上述悬挂系统未在图1中予以示意出;关于悬挂系统的单独零件图参见图4)。
需要说明的是,车身是其主要结构件,车身的承重梁主要起到承重作用。承重梁主要分为三部分,分别为左侧侧梁、右侧侧梁以及中梁。中梁位于中部,其宽度稍大于侧梁的宽度。中梁通过升降机构与车身相连,在使用时可以将其抬升或下降。同时,每个悬挂系统都连接有轮组装置,本实用新型采用的悬挂系统为空气悬挂结合刚性悬挂,这样可以保证承重模块装置具有更好更稳定的承载能力以及承重能力。鹅颈是现有半挂车常见的部件,鹅颈设置在车身前端用于连接车身及车头(对此不再赘述)。
在传统的半挂车结构中,轮组装置均位于车身的两侧的侧梁上,基本与车身等宽。这种结构的半挂车在拐弯的过程中,车身的轮组装置很容易压到拐角处的路基,将路基压垮,损坏路面;给自身及社会均带来不良影响。此外,在一些路面较为狭窄的路段,半挂车由于自身较宽,因此不能通过或者很难通过。再次,多数道路的中间部分承重能力均比两侧的承重能力强,较宽的半挂车在行驶时经常会压到两侧的路面或路基,压垮路面或路基,给社会带来损失。
然而应用本实用新型上述改进的半挂车,在行驶时其部分轮组装置因为位于在中梁上,所以其可以保证部分轮组装置能够位于路面的中间行驶;同时采用全国都未使用的空气悬挂结合刚性悬挂进行承重连接,可进一步减少了拐弯时碾压路面的两侧路基的力量,进而可在较窄的路面上也能够行驶,也更不容易压垮路面及路基,方便自身的行驶,也不会破坏道路。由于其在运输挖掘机时是中梁承重,因此即便是轮组向内靠近也不会影响其稳定性。
进一步地,所述悬挂系统303具体为空气悬挂系统以及刚性悬挂系统。
需要说明的是,常见悬架有很多种类:
1、刚性悬架:刚性悬架用的最多的就是轴线挂,有两线四桥、三线六桥等,主要适用于低速运载货物的轴线低平板半挂车、凹梁式挂车上。在高速行驶时其减振效果较差。
2、空气悬架:空气悬架相信大家也不陌生,最明显的特点就是其气囊式的空气弹簧,因其类型不同结构也大不相同,这里也就不详细介绍了。空气悬挂的优点明显重量轻,稳定性好。缺点是价格过高,目前国内挂车用空气悬挂的多是精密仪器运输、烟草运输、危化运输等高端领域。
进一步地,所述侧梁301的高度低于所述轮组装置的顶部。这种设计使得两侧的侧梁低于轮组的高度,侧梁的高度可以做的更低,使挖掘机更容易爬上车身。同时中梁及侧梁可以设置的更低,更方便挖掘机的上车。中梁更低有利于进一步降低半挂车自身的高度,使挖掘机更稳定。
进一步地,每一组轮组装置304包括横向排列组成的2-4个轮胎。这些个数的轮胎能够最大限度的起到轮组支撑的作用。
进一步地,所述升降机构包括液压缸,所述液压缸竖直设置,液压缸包括缸筒及液压杆。液压缸是十分常用的机械装置,应用在此处能够起到升降的作用,且其承重更强,使承载了挖掘机的中梁更容易升降。具体液压杆连接在中梁的底部,缸筒固定在车身上。
需要说明的是,这种半挂车的承重模块装置,其承重梁分为三部分,在使用过程中可以通过升降机构对中梁进行升降,达到一定的效果,以拖运挖掘机为例。
在将挖掘机开到车身上时,将鹅颈取下,利用挖掘机的挖斗做支撑可以将挖掘机开到车身上。由于承重梁的分段设计方式,侧梁可以做的比较低,中梁位置略高。在将挖掘机开到合适位置后,可以通过升降机构将承重梁的中梁升起来,使中梁与挖掘机中间的底部相贴合,使挖掘机的履带(或者是轮子)升起来,这样可以提高挖掘机与车身的接触点,从而间接降低挖掘机的重心,降低了重心后挖掘机变的更稳定。此外,装载了挖掘机的半挂车整体高度较低,使其能够通过一些原本由于限高而不能通过的路段,减少绕路的情况,节约运输成本。
进一步地,如图6所示,所述装载面装置200的主大梁203的延伸方向上还设置有多个调节轮距锁销孔207;多个调节轮距锁销孔207均匀等距间隔分布在所述主大梁203上;所述主大梁203上的调节轮距锁销孔207通过锁销装置与多个承重模块装置300进行可拆卸连接。
需要说明的是,由于承重模块装置可以携带轮组装置等可选择的安装在装置面装置底部的不同长度任意位置上,进而实现了装载面底部轮组与牵引车车头部分的轮组实现距离可调节;进而实现了任意轴距调节(即轴距长短可调)以及任意轴数选择。
进一步地,如图3所示,所述随变的模块离合式半挂车的承重模块装置还包括单轴辅助承重装置306;所述单轴辅助承重装置306可拆卸连接在装载面装置200的尾部。所述单轴辅助承重装置306的头部与所述装载面装置200的尾部之间具体通过锁销装置连接。
所述单轴辅助承重装置306具体包括车框架以及设置在所述车框架底部的悬挂系统303以及一组轮组装置304。
进一步地,如图4所示,所述随变的模块离合式半挂车的承重模块装置还包括双轴辅助承重装置307(其只是比单轴辅助承重装置多出了一个轴数,即多出了一套轮组装置);所述双轴辅助承重装置307可拆卸连接在装载面装置200的尾部。
所述双轴辅助承重装置307具体包括车框架以及设置在所述车框架底部的悬挂系统303以及两组轮组装置304;两组轮组装置304顺序前后排列分布。
需要说明的是,所述单轴辅助承重装置的头部与所述装载面装置的尾部之间通过锁销装置进行可拆卸连接。即装载面装置的尾部车框架上设置有尾部连接孔(未示出),其后面单轴辅助承重装置伸出的梁可插入到尾部连接孔内,并通过锁销装置进行连接;由于各个尾部连接孔的前后位置有所不同,这样当选择不同位置处的尾部连接孔进行固定连接后,便可以实现前面的装载面装置(其底部设置有承重装置)与后面的单轴辅助承重装置之间的伸长以及收缩了;同时由于前面的已经存在了一组承重装置,再结合后面的单独辅助承重装置,便可以实现进一步增加承载能力以及承重装置的技术效果了;同时也增加了一组轮组装置,进而实现两轴变三轴的轴数增加方法。
如图4所示,关于随变的模块离合式半挂车的轴距可调节以及轴数可增加的方法;即需要说明的是,很显然使用了上述装载面模块装置的半挂车后,利用承重模块装置上不同位置处的调节轮距锁销孔,便可以任意安装若干个轮组装置,并同时可选择任意的安装位置,从而实现轴距调节(即轴距长短可调)以及任意轴数选择。
如图5以及图6所示,关于随变的模块离合式半挂车的承重装置两轴变三轴的使用方法;即需要说明的是,很显然使用了上述装载面模块装置的半挂车后,利用单轴辅助承重装置便可以对装载面装置实施两轴变三轴,同时也可以进一步的增加装载面(即工作面)的承重作用,进而提升承重模块装置的承载能力。
综上所述,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随变的模块离合式半挂车的承重模块装置,不仅克服了现有传统技术中半挂车的技术缺陷,而且改进了诸多方面的技术结构,具有诸多方面的技术优势以及技术效果:
1、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随变的模块离合式半挂车的承重模块装置,其部分轮组装置因为位于在中梁上,所以其可以保证部分轮组装置能够位于路面的中间行驶,采用中心受力承重的结构,可有效的保护路基。同时,可进一步减少了拐弯时碾压路面的两侧路基的力量,进而可在较窄的路面上也能够行驶,也不容易压垮路面及路基,方便自身的行驶,也不会破坏道路。
2、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随变的模块离合式半挂车的承重模块装置,其同时采用全国都未使用的空气悬挂与单点悬挂一体化结构结合刚性悬挂进行承重连接,这样可以保证承重模块装置具有更好更稳定的承载能力以及承重能力。
3、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随变的模块离合式半挂车的承重模块装置,其通过升降机构实施高度的调节变化,即对装载面(即工作面)进行升降操作。
4、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随变的模块离合式半挂车的承重模块装置,其还设置有单轴辅助承重装置;所述单轴辅助承重装置的头部与所述装载面装置的尾部之间通过锁销装置连接。即装载面装置的尾部车框架上设置有尾部连接孔,其后面单轴辅助承重装置伸出的梁可插入到尾部连接孔内,并通过锁销装置进行连接;由于各个尾部连接孔的前后位置有所不同,这样当选择不同位置处的尾部连接孔进行固定连接后,便可以实现前面的装载面装置(其底部设置有承重装置)与后面的单轴辅助承重装置之间的伸长以及收缩了;同时由于前面的已经存在了一组承重装置,再结合后面的单独的承重装置,便可以实现进一步增加承载能力以及承重装置的技术效果了;同时也增加了一组轮组装置,进而实现两轴变三轴的轴数增加方法。
5、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随变的模块离合式半挂车的承重模块装置,其由于承重模块装置可以携带轮组装置等可选择的安装在装置面装置底部的不同长度任意位置上,进而实现了装载面底部轮组与牵引车车头部分的轮组实现距离可调节;同时也实现了任意轴距调节(即轴距长短可调)以及任意轴数选择。
6、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随变的模块离合式半挂车的承重模块装置,其还具有升降机构;可以降低了挖掘机的重心,使挖掘机更加稳定;降低了车身高度,进而降低了挖掘机的高度,使其能够通过的路段变多,能够起到降低运输成本的作用。同时其也解决了重型机械装备容易发生侧翻的问题。
7、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随变的模块离合式半挂车的承重模块装置,其具有结构强度可靠的承重结构,可提高半挂车整车的承重结构稳定性以及承重能力。
8、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随变的模块离合式半挂车的承重模块装置,具有诸多方面的技术效果,因此其必将带来良好的市场前景和经济效益。
最后应说明的是:以上各实施例仅用以说明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而非对其限制;尽管参照前述各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了详细的说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应当理解:其依然可以对前述各实施例所记载的技术方案进行修改,或者对其中部分或者全部技术特征进行等同替换;而这些修改或者替换,并不使相应技术方案的本质脱离本实用新型各实施例技术方案的范围。

Claims (10)

1.一种随变的模块离合式半挂车的承重模块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左、右两根侧梁(301)以及设置在两根侧梁(301)之间的中梁(302)、悬挂系统(303)和轮组装置(304)和升降机构;
上述承重装置结构之间的连接关系、位置关系以及具体构造和结构布局如下:
其中,左、右两根侧梁(301)以及中梁(302)均沿竖向平行排列设置,且两根侧梁(301)、中梁(302)以及多根横梁(305)之间均固定连接;所述中梁(302)其宽度稍大于两根侧梁(301)的宽度;且所述升降机构设置在所述中梁与所述悬挂系统之间;
其中一个所述悬挂系统(303)固定连接在所述中梁(302)的底部,所述悬挂系统(303)的底部固定连接有一个轮组装置(304);左、右两根侧梁(301)的底部也设置有悬挂系统(303),且每个悬挂系统(303)固定连接有一个轮组装置(304)。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随变的模块离合式半挂车的承重模块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悬挂系统(303)具体为空气悬挂系统以及刚性悬挂系统。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随变的模块离合式半挂车的承重模块装置,其特征在于,
每一组轮组装置(304)包括横向排列组成的2-4个轮胎。
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随变的模块离合式半挂车的承重模块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升降机构包括液压缸,所述液压缸竖直设置,液压缸包括缸筒及液压杆。
5.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随变的模块离合式半挂车的承重模块装置,其特征在于,还包括装载面装置(200);
所述装载面装置(200)的主大梁(203)的延伸方向上还设置有多个调节轮距锁销孔(207);多个调节轮距锁销孔(207)均匀等距间隔分布在所述主大梁(203)上;所述主大梁(203)上的调节轮距锁销孔(207)通过锁销装置与多个承重模块装置(300)进行可拆卸连接。
6.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随变的模块离合式半挂车的承重模块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随变的模块离合式半挂车的承重模块装置还包括单轴辅助承重装置(306);所述单轴辅助承重装置(306)可拆卸连接在装载面装置(200)的尾部。
7.如权利要求6所述的随变的模块离合式半挂车的承重模块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单轴辅助承重装置(306)的头部与所述装载面装置(200)的尾部之间具体通过锁销装置连接。
8.如权利要求7所述的随变的模块离合式半挂车的承重模块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单轴辅助承重装置(306)具体包括车框架以及设置在所述车框架底部的悬挂系统(303)以及一组轮组装置(304)。
9.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随变的模块离合式半挂车的承重模块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随变的模块离合式半挂车的承重模块装置还包括双轴辅助承重装置(307);所述双轴辅助承重装置(307)可拆卸连接在装载面装置(200)的尾部。
10.如权利要求9所述的随变的模块离合式半挂车的承重模块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双轴辅助承重装置(307)具体包括车框架以及设置在所述车框架底部的悬挂系统(303)以及两组轮组装置(304);两组轮组装置(304)顺序前后排列分布。
CN201620202101.1U 2016-03-16 2016-03-16 一种随变的模块离合式半挂车的承重模块装置 Expired - Fee Related CN205601925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620202101.1U CN205601925U (zh) 2016-03-16 2016-03-16 一种随变的模块离合式半挂车的承重模块装置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620202101.1U CN205601925U (zh) 2016-03-16 2016-03-16 一种随变的模块离合式半挂车的承重模块装置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05601925U true CN205601925U (zh) 2016-09-28

Family

ID=56962310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620202101.1U Expired - Fee Related CN205601925U (zh) 2016-03-16 2016-03-16 一种随变的模块离合式半挂车的承重模块装置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05601925U (zh)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8725492A (zh) * 2018-06-29 2018-11-02 广州铁路职业技术学院(广州铁路机械学校) 用于车辆检修的工艺转向架

Cited B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8725492A (zh) * 2018-06-29 2018-11-02 广州铁路职业技术学院(广州铁路机械学校) 用于车辆检修的工艺转向架
CN108725492B (zh) * 2018-06-29 2024-02-13 广州铁路职业技术学院(广州铁路机械学校) 用于车辆检修的工艺转向架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202669944U (zh) 一种连续油管设备用重型半挂车
CN107914719B (zh) 一种驼背运输车的底架
CN207826369U (zh) 一种可变轮距的履带底盘
CN205601925U (zh) 一种随变的模块离合式半挂车的承重模块装置
CN103485280B (zh) 跨线桥梁快速施工工法
CN102019960B (zh) 凹体型轮胎式运梁车
CN103121470B (zh) 全承载商用车平台及其模块化应用
CN205706925U (zh) 一种随变的模块离合式半挂车
CN203268131U (zh) 全承载商用车平台及采用全承载商用车平台的商用车
CN203306133U (zh) 一种适用于工程车辆的履带式悬挂机构
CN208344366U (zh) 一种内翻自卸式仓栅半挂车
CN201235861Y (zh) 渣罐运输车
CN201891087U (zh) 辅助运架一体机的喂梁平台
CN203440481U (zh) 一种轻、重卡通用驾驶室电泳涂装吊具
CN205601953U (zh) 一种随变的模块离合式半挂车的装载面模块装置
CN202879449U (zh) 半挂车用支腿安装座
CN105620564B (zh) 一种随变的模块离合式半挂车
CN205091135U (zh) 一种索桥组合式车辆性能测试装置
CN205768915U (zh) 一种重型运输车桥架式承载装置
CN206091336U (zh) 预制混凝土柱帽转运拖车
CN202169967U (zh) 一种轮胎式载重运输车
CN206344905U (zh) 一种运输用拖车及零部件运输系统
CN204056947U (zh) 一种道路与在这种道路上的车
CN219430538U (zh) 用于驮运钢箱梁的模板车
CN108773324B (zh) 一种便于维修和更换的低平板半挂车用爬梯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14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GR01 Patent grant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160928

Termination date: 20190316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