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05583039U - 一种碳纳米管复合导电剂生成装置 - Google Patents

一种碳纳米管复合导电剂生成装置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05583039U
CN205583039U CN201620273848.6U CN201620273848U CN205583039U CN 205583039 U CN205583039 U CN 205583039U CN 201620273848 U CN201620273848 U CN 201620273848U CN 205583039 U CN205583039 U CN 205583039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conductive agent
carbon nanotube
generating means
collection device
nanotube composit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620273848.6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邓炜
赵屹坤
汤昊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Qingdao Ultra Rui Nano New Mstar Technology Ltd
Original Assignee
Qingdao Ultra Rui Nano New Mstar Technology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Qingdao Ultra Rui Nano New Mstar Technology Ltd filed Critical Qingdao Ultra Rui Nano New Mstar Technology Ltd
Priority to CN201620273848.6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05583039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05583039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05583039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Classifications

    • YGENERAL TAGGING OF NEW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S; GENERAL TAGGING OF CROSS-SECTIONAL TECHNOLOGIES SPANNING OVER SEVERAL SECTIONS OF THE IPC; 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CROSS-REFERENCE ART COLLECTIONS [XRACs] AND DIGESTS
    • Y02TECHNOLOGIES OR APPLICATIONS FOR MITIGATION OR ADAPTATION AGAINST CLIMATE CHANGE
    • Y02EREDUCTION OF GREENHOUSE GAS [GHG] EMISSIONS, RELATED TO ENERGY GENERATION, TRANSMISSION OR DISTRIBUTION
    • Y02E60/00Enabling technologies; Technologies with a potential or indirect contribution to GHG emissions mitigation
    • Y02E60/10Energy storage using batteries

Landscapes

  • Carbon And Carbon Compound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碳纳米管复合导电剂生成装置,包括分散装置、混合装置和收集装置,所述分散装置、混合装置和收集装置通过管道依次连接,所述分散装置上设置有进料口,其内部设置有气体喷射器,所述混合装置上设置有液氮注射口和搅拌装置,所述收集装置底部设置有加热板,其内部设置有成品收集盒,所述成品收集盒与收集装置活动连接,所述成品收集盒设置为梯形结构,本实用新型具有结构简单、操作方便、维护成本低的特点。

Description

一种碳纳米管复合导电剂生成装置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碳纳米管技术领域,具体地说涉及一种碳纳米管复合导电剂生成装置。
背景技术
锂离子二次电池是一种新型的二次能源,具有比容量大、放电电压高而平稳、低温性能好、环境友好、自放电微弱等优点,已被广泛应用于手机、笔记本电脑等电子产品中,其他一些重要领域如电动交通工具也以取得突破性进展。现有技术中,锂离子二次电池的正极、负极中用的传统导电剂为Super P、乙炔黑或石墨粉,具有较小的比表面积和较少的孔结构,颗粒间接触点较多的特点,但其与电解液相容性较差,充放电过程中结构变化大易剥落导致电池循环性能差,而纤维状的碳纳米管具有结晶度高、导电性良好、长径比大的特点,有利于在电极中形成有效的导电网络,还能起到一定物理粘结剂的作用。当纤维状的碳纳米管与颗粒状的导电剂复合使用时,纳米管的网状结构有利于降低锂离子电池电极中导电剂的用量而不影响电极的导电性能,颗粒型的导电剂穿插在活性材料与碳纳米管之间,使得电极中的导电网络更加完整。此外,颗粒状导电剂与碳纳米管复合后,能有效的阻止碳纳米管的团聚,有利于碳纳米管的再次分散,因此,碳纳米管复合导电剂越来越多的被应用到电池材料中,其相应的生成装置也应运而生,而现有的生成装置结构复杂、制造和维护的成本极高。
实用新型内容
针对现有技术的种种不足,为了解决上述问题,现提出一种结构简单、操作简便、维护成本低的碳纳米管复合导电剂生成装置。
本实用新型采用的技术方案如下:
一种碳纳米管复合导电剂生成装置,包括分散装置、混合装置和收集装置,所述分散装置、混合装置和收集装置通过管道依次连接,所述分散装置上设置有进料口,其内部设置有气体喷射器,所述混合装置上设置有液氮注射口和搅拌装置,所述收集装置底部设置有加热板,其内部设置有成品收集盒,所述成品收集盒与收集装置活动连接,所述成品收集盒设置为梯形结构。
进一步,所述分散装置上还设置有出气口,所述出气口上设置有出气滤网。
进一步,所述气体喷射器的喷头圆周表面均匀分布有气孔。
进一步,所述气体喷射器设置在分散装置的底部。
进一步,所述液氮注射口上设置有液氮注射阀门。
进一步,所述搅拌装置包括搅拌桨、转轴和电机,所述转轴一端连接搅拌桨,另一端连接电机,所述搅拌桨设置在混合装置的内部。
进一步,所述收集装置的上部设置有通气窗口。
进一步,所述成品收集盒上设置有把手。
进一步,所述分散装置和混合装置之间以及混合装置和收集装置之间的管道上分别设置有阀门一和阀门二。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
1、本实用新型具有结构简单、操作便捷的特点;
2、本实用新型的气体喷射器的喷头圆周表面均布气孔,能够对分散装置内全方位的喷射气体,有效促进了碳纳米管和炭黑的分散混合,具有喷射均匀、效率高的特点;
3、本实用新型的分散装置上设置有出气口,出气口上设置有出气滤网,既能够将气体喷射器喷出的气体排出,又能够将碳纳米管和炭黑阻挡在分散装置内;
4、本实用新型设置的成品收集盒与收集装置活动连接,并设置有把手,方便了工作人员对碳纳米管复合导电剂成品的取出;
5、本实用新型设置的成品收集盒呈梯形结构,便于收集碳纳米管、炭黑和液氮工质的混合物;
6、本实用新型的加热板设置在收集装置的底部,相对于在收集装置外围布满加热板,既能达到最好的加热效果,又能够节约能源,降低成本。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整体结构示意图。
附图中:1-分散装置,11-进料口,12-出气口,13-出气滤网,14-气体喷射器,15-气孔,16-喷头,2-混合装置,21-搅拌桨,22-转轴,23-电机,24-液氮注射口,25-液氮注射阀门,3-收集装置,31-加热板,32-通气口,33-成品收集盒,34-把手,4-管道,5-阀门一,6-阀门二。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使本领域的人员更好地理解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下面结合本实用新型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的描述,基于本申请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所获得的其它类同实施例,都应当属于本申请保护的范围。
下面结合附图和较佳的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说明。
实施例一:
如图1所示,一种碳纳米管复合导电剂生成装置,包括分散装置1、混合装置2和收集装置3,所述分散装置1、混合装置2和收集装置3通过管道4依次连接,碳纳米管和炭黑的混合物在分散装置1内进行分散混合,再进入混合装置2中与添加的液氮工质一起混合,最后进入收集装置3生成碳纳米管复合导电剂,结构简单,生产过程高效、无污染。
所述分散装置1上设置有进料口11,其内部设置有气体喷射器14,所述气体喷射器14的喷头16圆周表面均匀分布有气孔15,能够对分散装置1内全方位的喷射气体,有效促进了碳纳米管和炭黑的分散混合,具有喷射均匀、效率高的特点,作为优选,所述气体喷射器14设置在分散装置1的底部,使落到分散装置1底部的混合物依然可以得到气体喷射,所述分散装置1上还设置有出气口12,所述出气口12上设置有出气滤网13,既能够将气体喷射器14喷出的气体排出,又能够将碳纳米管和炭黑阻挡在分散装置1内。
所述混合装置2上设置有液氮注射口24和搅拌装置,所述液氮注射口24上设置有液氮注射阀门25,打开液氮注射阀门25,即可向混合装置2中灌入液氮,所述搅拌装置包括搅拌桨21、转轴22和电机23,所述转轴22一端连接搅拌桨21,另一端连接电机23,所述搅拌桨21设置在混合装置2的内部,所述搅拌桨21在电机23的带动下将对混合装置2中的混合料进行搅拌,达到二次分散的目的。
所述收集装置3底部设置有加热板31,相对于在收集装置外围布满加热装置,既能达到最好的加热效果,又能够节约能源,降低成本,所述收集装置3内部设置有成品收集盒33,所述成品收集盒33与收集装置3活动连接,所述成品收集盒33上设置有把手34,方便了工作人员对碳纳米管复合导电剂成品的取出,作为优选,所述成品收集盒33设置为梯形结构,便于收集碳纳米管、炭黑和液氮工质的混合物,所述收集装置3的上部设置有通气窗口32,在加热板31工作时,便于液态工质的蒸发排出,所述分散装置1和混合装置2之间以及混合装置2和收集装置3之间分别设置有阀门一5和阀门二6,方便控制工作流程及各个装置的独立工作。
实施例二:
如图1所示的一种碳纳米管复合导电剂生成装置,工作时包括以下步骤:
1、将碳纳米管和颗粒性炭黑按照一定的重量比例混合,从进料口11放入分散装置1中;
2、启动气体喷射器14并持续一定的时间,通过气体喷射器14的喷射,碳纳米管和颗粒性炭黑的混合料将被混合分散;
3、关闭气体喷射器14,打开阀门一5,混合料进入混合装置2中,打开液氮注射阀门25,将液氮通过液氮注射口24灌入混合装置2中;
4、启动电机23,搅拌桨21开始转动,对碳纳米管、颗粒性炭黑和液氮工质的混合物进行搅拌;
5、搅拌一定时间后,关闭电机23,打开阀门二6,混合浆料进入收集装置3的成品收集盒33中,启动加热板31,经过加热,液态工质将被烘干蒸发;
6、关闭加热板31,通过把手34将成品收集盒33从收集装置3中抽出,即可得到碳纳米管复合导电剂。
以上已将本实用新型做一详细说明,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之较佳实施例而已,当不能限定本实用新型实施范围,即凡依本申请范围所作均等变化与修饰,皆应仍属本实用新型涵盖范围内。

Claims (9)

1.一种碳纳米管复合导电剂生成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分散装置、混合装置和收集装置,所述分散装置、混合装置和收集装置通过管道依次连接,所述分散装置上设置有进料口,其内部设置有气体喷射器,所述混合装置上设置有液氮注射口和搅拌装置,所述收集装置底部设置有加热板,其内部设置有成品收集盒,所述成品收集盒与收集装置活动连接,所述成品收集盒设置为梯形结构。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碳纳米管复合导电剂生成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分散装置上还设置有出气口,所述出气口上设置有出气滤网。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碳纳米管复合导电剂生成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气体喷射器的喷头圆周表面均匀分布有气孔。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碳纳米管复合导电剂生成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气体喷射器设置在分散装置的底部。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碳纳米管复合导电剂生成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液氮注射口上设置有液氮注射阀门。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一种碳纳米管复合导电剂生成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搅拌装置包括搅拌桨、转轴和电机,所述转轴一端连接搅拌桨,另一端连接电机,所述搅拌桨设置在混合装置的内部。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一种碳纳米管复合导电剂生成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收集装置的上部设置有通气窗口。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一种碳纳米管复合导电剂生成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成品收集盒上设置有把手。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一种碳纳米管复合导电剂生成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分散装置和混合装置之间以及混合装置和收集装置之间的管道上分别设置有阀门一和阀门二。
CN201620273848.6U 2016-04-05 2016-04-05 一种碳纳米管复合导电剂生成装置 Active CN205583039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620273848.6U CN205583039U (zh) 2016-04-05 2016-04-05 一种碳纳米管复合导电剂生成装置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620273848.6U CN205583039U (zh) 2016-04-05 2016-04-05 一种碳纳米管复合导电剂生成装置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05583039U true CN205583039U (zh) 2016-09-14

Family

ID=56864900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620273848.6U Active CN205583039U (zh) 2016-04-05 2016-04-05 一种碳纳米管复合导电剂生成装置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05583039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4577071B (zh) 一种锂离子电池干粉制浆方法
CN106252603B (zh) 一种锂离子电池浆料的制备方法
CN103311517B (zh) 锂离子电池用TiO2包覆石墨复合颗粒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
CN102280638A (zh) 一种植物蛋白碳包覆纳米磷酸铁锂正极材料及其该材料的制备方法
CN105161675A (zh) 一种锂电池钛酸锂负极浆料的制备方法
CN106099056A (zh) 一种铅酸电池用石墨烯复合碳及其制备方法
CN108264046A (zh) 一种石墨烯-沥青基活性炭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
CN104987715A (zh) 一种三维石墨烯/聚苯胺/四氧化三钴复合材料及制备方法和应用
CN107369831A (zh) 一种碳纳米管导电剂分散方法及电池制备方法
CN108383106A (zh) 一种石墨烯/活性炭微球的制备方法
CN107393726A (zh) 一种用于超级电容的CuCo2S4活性物质稀释液及其制备方法
CN205583039U (zh) 一种碳纳米管复合导电剂生成装置
CN109802140A (zh) 一种锂电池负极极片及其制备方法
CN106711420B (zh) 一种锂电池钛酸锂复合负极材料的制备方法
CN208944042U (zh) 一种锂离子电池正极材料造粒机
CN106823624A (zh) 一种电池材料生产用粉末收集装置
CN206461031U (zh) 气力流态化包覆装置
CN107195868B (zh) 一种基于硫代硫酸钠和酸反应的硫正极复合材料制备装置及控制方法
CN107546374B (zh) 一种C/MnO复合电极材料的制备方法
CN109192966A (zh) 一种锂离子电池高镍三元正极材料及制备方法
CN109346707A (zh) 一种锂离子电池用负极材料及其制备方法及锂离子电池
CN110323407A (zh) 一种锂离子电池纳米材料一体制浆方法
CN205319227U (zh) 一种锂离子电池正极材料液相包覆装置
CN107768650A (zh) 锂离子电池负极材料及其制备方法
CN107221639A (zh) 一种锂离子电池负极材料的制备方法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14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