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05510891U - 联合收割机 - Google Patents

联合收割机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05510891U
CN205510891U CN201620320367.6U CN201620320367U CN205510891U CN 205510891 U CN205510891 U CN 205510891U CN 201620320367 U CN201620320367 U CN 201620320367U CN 205510891 U CN205510891 U CN 205510891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harvesting
mentioned
input
power shaft
input unit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620320367.6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大崎正美
张栋
古川博司
今田慧
田上和成
斋藤学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DONGFENG ISEKI AGRICULTURAL MACHINERY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Iseki and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Priority claimed from JP2015083228A external-priority patent/JP2016202011A/ja
Priority claimed from JP2015210671A external-priority patent/JP2017079630A/ja
Priority claimed from JP2016062922A external-priority patent/JP6524946B2/ja
Application filed by Iseki and Co Ltd filed Critical Iseki and Co Ltd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05510891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05510891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Classifications

    • AHUMAN NECESSITIES
    • A01AGRICULTURE; FORESTRY; ANIMAL HUSBANDRY; HUNTING; TRAPPING; FISHING
    • A01DHARVESTING; MOWING
    • A01D34/00Mowers; Mowing apparatus of harvesters
    • A01D34/01Mowers; Mowing apparatus of harvesters characterised by features relating to the type of cutting apparatus
    • A01D34/412Mowers; Mowing apparatus of harvesters characterised by features relating to the type of cutting apparatus having rotating cutters
    • A01D34/42Mowers; Mowing apparatus of harvesters characterised by features relating to the type of cutting apparatus having rotating cutters having cutters rotating about a horizontal axis, e.g. cutting-cylinders
    • A01D34/56Driving mechanisms for the cutters
    • AHUMAN NECESSITIES
    • A01AGRICULTURE; FORESTRY; ANIMAL HUSBANDRY; HUNTING; TRAPPING; FISHING
    • A01DHARVESTING; MOWING
    • A01D34/00Mowers; Mowing apparatus of harvesters
    • A01D34/01Mowers; Mowing apparatus of harvesters characterised by features relating to the type of cutting apparatus
    • A01D34/412Mowers; Mowing apparatus of harvesters characterised by features relating to the type of cutting apparatus having rotating cutters
    • A01D34/42Mowers; Mowing apparatus of harvesters characterised by features relating to the type of cutting apparatus having rotating cutters having cutters rotating about a horizontal axis, e.g. cutting-cylinders
    • A01D34/62Other details
    • AHUMAN NECESSITIES
    • A01AGRICULTURE; FORESTRY; ANIMAL HUSBANDRY; HUNTING; TRAPPING; FISHING
    • A01DHARVESTING; MOWING
    • A01D41/00Combines, i.e. harvesters or mowers combined with threshing devices
    • A01D41/12Details of combines
    • AHUMAN NECESSITIES
    • A01AGRICULTURE; FORESTRY; ANIMAL HUSBANDRY; HUNTING; TRAPPING; FISHING
    • A01DHARVESTING; MOWING
    • A01D61/00Elevators or conveyors for binders or combines
    • A01D61/008Elevators or conveyors for binders or combines for longitudinal conveying, especially for combines
    • AHUMAN NECESSITIES
    • A01AGRICULTURE; FORESTRY; ANIMAL HUSBANDRY; HUNTING; TRAPPING; FISHING
    • A01DHARVESTING; MOWING
    • A01D69/00Driving mechanisms or parts thereof for harvesters or mowers
    • A01D69/08Clutches

Landscapes

  • Life Sciences & Earth Sciences (AREA)
  • Environmental Sciences (AREA)
  • Harvester Elements (AREA)
  • Combine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提供联合收割机,缩短收割输入轴并提高刚性,并且使传动输入部和收割传动部的维修保养容易进行。通过如下方式解决,在配置于搬送升降机(14)的后部的左右方向的收割输入轴(22)具备:将发动机(21)的旋转动力输入该收割输入轴的第一输入部(23)及第二输入部(25);以及将从该第一输入部及第二输入部输入的旋转动力向收割装置(4)输出的收割传动部(90),将第一输入部设置在收割输入轴的左右一侧的端部,将第二输入部设置在收割输入轴的左右另一侧的端部,将收割传动部(90)配置于在正面观察机体的情况下第一输入部和搬送升降机之间或第二输入部和搬送升降机之间且为脱粒装置(3)的左右宽度内侧的部位。

Description

联合收割机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联合收割机。
背景技术
如专利文献1所公开那样,已知有如下技术,在设置于搬送升降机的后部的收割输入轴设置有两个传动输入部和从收割输入轴向收割装置传动的收割传动部。
现有技术文献
专利文献
专利文献1:日本特开2013-239980号公报
实用新型内容
上述的专利文献1所公开的技术中,在收割输入轴设置有传动输入部和收割传动部,所以收割输入轴变长,存在刚性降低而向收割装置的旋转动力的传动效率降低的问题。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缩短收割输入轴而提高刚性,并且使传动输入部和收割传动部的维修保养容易进行。
方案1所记载的实用新型为一种联合收割机,具备将由收割装置4收割了的谷杆向配置于该收割装置4的后方的脱粒装置3搬送的搬送升降机14,上述联合收割机的特征在于,在配置于上述搬送升降机14的后部的左右方向的收割输入轴22具备:将发动机21的旋转动力输入该收割输入轴22的第一输入部23及第二输入部25;以及将从该第一输入部23及第二输入部25输入的旋转动力向上述收割装置4输出的收割传动部90,将上述第一输入部23设置在上述收割输入轴22的左右一侧的端部,将上述第二输入部25设置在上述收割输入轴22的左右另一侧的端部,将上述收割传动部90配置于在正面观察机体的情况下上述第一输入部23和上述搬送升降机14之间或上述第二输入部25和上述搬送升降机14之间且为上述脱粒装置3的左右宽度内侧的部位。
方案2所记载的实用新型在方案1所述的联合收割机的基础上,上述收割传动部90配置为相对于上述搬送升降机14偏向机体的外侧方。
方案3所记载的实用新型在方案2所述的联合收割机的基础上,上述第二输入部25配置为相对于上述搬送升降机14偏向机体的外侧方。
方案4所记载的实用新型在方案1~3中任一方案的基础上,构成为上述发动机21的旋转动力以与上述第一输入部23相反的旋转方向输入上述第二输入部25。
本实用新型具有如下的效果。
根据方案1所记载的实用新型,收割传动部90配置于在正面观察机体的情况下第一输入部23和上述搬送升降机14之间或上述第二输入部25和上述搬送升降机14之间且为脱粒装置3的左右宽度的内侧的部位,所以能够缩短收割输入轴22的长度并提高刚性。
根据方案2所记载的实用新型,收割传动部90相对于搬送升降机14配置在机体的外侧方,所以能够使收割传动部90的维修保养容易进行。
根据方案3所记载的实用新型,第二输入部25相对于搬送升降机14配置在机体的外侧方,所以能够使第二输入部25的维修保养容易进行。
根据方案4所记载的实用新型,发动机21的旋转动力以与第一输入部23相反的旋转方向输入至第二输入部25,所以能够对收割输入轴22进行正转驱动以及反转驱动。
附图说明
图1是联合收割机的侧视图。
图2是反转机构附近的侧视图。
图3是脱粒装置的主视图。
图4是传动路径概要图。
图5是侧面板的俯视图。
图6是操作机构的动作说明图。
图7是脱粒装置的传动机构的侧视图。
图8是图4的主要部位放大图。
图中:3—脱粒装置,4—收割装置,14—搬送升降机,21—发动机,22—收割输入轴,23—收割输入带轮(第一输入部),25—下侧直齿轮(第二输入部),90—收割驱动齿轮(收割传动部)。
具体实施方式
根据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一实施方式进行说明。
图1中,附图标记1是机体框架,附图标记2是设置于机体框架1的下方位置的行驶装置,附图标记3是设置于机体框架1的上方位置的脱粒装置,附图标记4是设置于机体框架1的前方的收割装置,附图标记5是设置于上述脱粒装置3的侧部并将被脱粒装置3脱粒的谷物暂时贮存的谷粒箱,附图标记6是操纵部。
如图1所示,就收割装置4而言,由左右的侧板7、位于进谷螺旋8的下方的底板9、以及以连结左右的侧板7和底板9的方式设置的后板10来构成工作台11,并在该工作台11设置扒搂轮12、收割刀13、以及上述进谷螺旋8而成。在工作台11安装搬送升降机14的前端,搬送升降机14的基部连接于脱粒装置3的脱粒室。
根据该结构,一边被扒搂轮12向后方扒搂一边被收割刀13切断株根的谷杆被进谷螺旋8收获至工作台11内,通过设置于进谷螺旋8的外周的螺旋状的收获部件而向搬送升降机14的前方聚集。然后,搬送升降机14将聚集的谷杆朝向脱粒装置3的脱粒室搬送。
就收割装置4而言,发动机21的旋转经由搬送升降机14而传递,所以搬送升降机14的基部的驱动轴兼用向收割装置4的收割输入轴(输出轴)22,在收割输入轴22的一端侧设置收割输入带轮23,传递发动机21的正向旋转。
这样,在收割输入轴22的一端侧(右端侧),具备作为将发动机21的旋转以正向旋转输入收割输入轴22的正转输入部(第一输入部)的收割输入带轮23。此处,所谓正向旋转是指,进谷螺旋8将谷杆向搬送升降机14侧扒搂,搬送升降机14将谷杆朝向脱粒装置搬送这样的驱动旋转方向。
如图2所示,在机体的预定位置设置有使收割装置4的驱动旋转方向反转的反转机构20。
即,在进谷螺旋8、搬送升降机14等产生堵塞时,为了对收割装置4和搬送升降机14进行反转驱动,通过排出堵塞物而使维修保养变得容易,因而设置反转机构20。
如图2、图3所示,上述反转机构20使在设置于搬送升降机14的收割输入轴22和与该收割输入轴22平行的反转输入轴(输入轴)24分别设置的一对的下侧直齿轮(第二直齿轮)25和上侧直齿轮(第一直齿轮)26啮合而构成。由此,能够缩小反转机构20的左右宽度。收割输入轴22以及反转输入轴24设置于将上述搬送升降机14上下升降自如地支撑的收割支撑部27。此外,收割支撑部27设置于脱粒装置3的前壁3F。
即,就反转机构20而言,在收割输入轴22的左端侧(外侧端部)设置下侧直齿轮25,在设置于收割输入轴22的上方的收割支撑部27的反转机构20的反转输入轴24设置上侧直齿轮26,并使收割输入轴22的下侧直齿轮25和反转输入轴24的上侧直齿轮26啮合而构成。此外,上侧直齿轮26的有效直径设定为小于下侧直齿轮25的有效直径。
由此,反转机构20利用反转输入轴24而输入发动机21的驱动旋转,利用下侧直齿轮25和上侧直齿轮26使该被输入的驱动旋转反转,并以低于反转输入轴24的旋转速度的速度向收割输入轴22输出,从而使搬送升降机14以及收割装置4反转。
这样,在收割输入轴22的另一端侧(左端侧),具备作为将发动机21的旋转以逆向旋转输入收割输入轴22的反转输入部(第二输入部)的下侧直齿轮25。此处,所谓逆向旋转是指,与上述的正向旋转反向的旋转,搬送升降机14朝向进谷螺旋8位于的前方将谷杆送出且进谷螺旋8朝向前方排出谷杆这样的驱动旋转方向。
上述的反转机构20设置在位于搬送升降机14的送料室30的左侧的收割支撑部27,并将反转输入轴24设置在成为收割输入轴22的上侧的收割支撑部27。
由此,反转输入轴24在通常的收割作业中,位于比未收割的谷杆等的干涉较少的收割输入轴22靠上方的部位,所以能够避免未收割的谷杆等的干涉,使反转机构20顺利地工作。
做成将发动机21的动力输入中间轴(副轴)32并从该中间轴32经由带31而传动至反转输入轴24的结构,并将该中间轴32贯通设置在脱粒装置3上的风选机33的前方部分。在设置于中间轴32的左侧端部的带轮35和设置于反转输入轴24的反转输入带轮(带轮)36之间挂绕上述的带31,使离合轮37抵接于该带31来构成张力式的反转离合器103(反转机构20的离合器)。利用该反转离合器103的连接,做成将旋转传递至反转机构20的结构。
由此,能够缩短中间轴32和反转输入轴24之间的带31的传动距离从而提高传动效率。
从设置于脱粒装置3的前侧的中间轴32向收割装置4进行驱动的反转机构20配置在搬送升降机14的左侧的收割支撑部27。
在图2、图4中,附图标记34是风选机33的带轮,附图标记38是带,附图标记39是张力带轮。
如图3所示,就搬送升降机14而言,将在送料室30的左右两侧突出的收割输入轴22轴装于收割支撑部27并上下升降自如地支撑。在收割支撑部27上比收割输入轴22靠上侧的部分设置轴承40,在该轴承40轴装反转输入轴24。
在反转输入轴24的外侧端部(左侧端部)设置反转输入带轮36,在该反转输入轴24上反转输入带轮36的内侧的部位设置上述的上侧直齿轮26。
即,将外径小于反转输入带轮36的外径的上侧直齿轮26设置在反转输入带轮36的内侧,所以该上侧直齿轮26与设置于收割输入轴22的下侧直齿轮25的啮合部分被反转输入带轮36罩住,能够使反转机构20进一步稳定地工作。
另外,收割输入轴22具备将该收割输入轴22的旋转向收割装置4传递的收割传动部。具体来说,收割传动部是卷绕有链条的收割驱动齿轮90。
收割驱动齿轮90配置在收割输入轴22的轴心方向的上下侧直齿轮25和左侧的收割支撑部27之间的部位。更详细来说,收割驱动齿轮90在收割输入轴22的轴心方向上配置得靠左侧的收割支撑部27。另外,收割驱动齿轮90在左右方向上配置在脱粒装置3的宽度内。换句话说,收割驱动齿轮90在左右方向上配置在相当于脱粒装置3的前端部分的左侧端部的左壁3L和相当于脱粒装置的前端部分的右侧端部的右壁3R之间。
通过将收割驱动齿轮90配置在脱粒装置3的宽度内,能够缩短收割输入轴22,与收割装置4、搬送升降机14的驱动负载相对的收割输入轴22的刚性提高。另外,通过这样地将收割驱动齿轮90收在脱粒装置3的宽度内,并且使反转输入带轮36或下侧直齿轮25、收割输入带轮23的至少后端部比脱粒装置3的前壁3F位于后侧,从而能够缩小收割输入轴22和前壁3F在前后方向上的距离,能够使机体的前后长度紧凑化。
而且,在收割驱动齿轮90和收割刀驱动齿轮91、第一中间齿轮92上卷绕有收割驱动链条93。
收割刀驱动齿轮91设置于向转换机构95进行输入的转换输入轴94。此外,转换机构95将传递至转换输入轴94的一方向的旋转作为往复旋转运动而输出至转换输出轴96。另外,第一中间齿轮92设置于中间轴97。此外,在中间轴97设置有第二中间齿轮98。
在第二中间齿轮98和设置于进谷螺旋8的进谷螺旋旋转轴101的进谷螺旋驱动齿轮99上卷绕有进谷螺旋驱动链条100。而且,从设置于进谷螺旋旋转轴101的扒搂轮传动齿轮102,经由链条等的传动部件,向扒搂轮12传动。此外,在扒搂轮12的旋转轴设置有多个带轮,通过交替架设带,能够使扒搂轮12的旋转变速。
在图2、图3中,附图标记41是设置于反转输入带轮36的上方的带止动器,附图标记42是设置于带轮35的下方的带止动器。
上述的离合轮37安装于张力臂43,张力臂43的基部安装在仅旋转自如地设置于中间轴32的筒44,将张力臂43绕中间轴32中心旋转自如地构成。
即,为了对带31施加张力,将张力臂43旋转自如地支撑在旋转自如地支撑中间轴32的筒44的外周。
通过将张力臂43支撑于中间轴32,能够简化离合轮37的支撑结构。
此外,中间轴32、筒44和张力臂43的安装结构为任意,只要是张力臂43以中间轴32为中心转动的结构即可。
在筒44固定张力臂43的臂45,在臂45卡定操作传递部件(金属线)48的一端。
如图2、图3所示,卡定于臂45的操作传递部件48经过位于搬送升降机14的下方并覆盖阀单元50的阀单元罩49内进而通过操纵部6的侧面板53的下方而卡定于反转操作杆47。
因此,能够实现工作零件的简化、轻型化。另外,使操作传递部件48的操作传递力提高,使反转传动离合器37的工作迅速,实现操作传递部件48的配置稳定化、保护强化。
如图5、图6所示,上述反转操作杆47设置在操纵部6的侧面板53的油门杆54的外侧方。
因此,能够设置使反转操作杆47和油门杆54关联(协作)的操作机构55。
即,就操作机构55而言,将反转操作杆47转动自如地安装于安装轴(也称为支撑轴)56,在安装轴56设置凸轮机构57,若凸轮机构57操作反转操作杆47,则使油门杆54转动而使发动机的旋转降低。
由此,以低速进行利用反转机构20对收割装置4和搬送升降机14的反转驱动,所以能够容易地进行使收割装置4和搬送升降机14反转而进行的维修保养。
即,凸轮机构57设置于反转操作杆47的安装轴56,凸轮机构57面向油门杆54的基部的移动轨迹,在反转操作杆47切断时(反转机构20的离合器切断时)不与油门杆54的基部接触,但若操作反转操作杆47,则凸轮机构57使油门杆54向低速侧转动而使发动机的旋转降低。
上述反转操作杆47从在设置于侧面板53的侧方的罩60上设置的切口部61向上方突出地设置。
由此,能够不拉开距离操作传递轴46的距离地配置反转操作杆47,操作传递轴46和反转操作杆47的操作传递部件48的配置也变得容易。
另外,在反转操作杆47和设置于侧面板53的收割离合杆62之间设置有连动机构63。
连动机构63在反转操作杆47的安装轴56固定臂64的基部,臂64的前端的销65面向收割离合杆62的基部的板66的移动轨迹。
在利用收割离合杆62的操作而收割离合器67成为“接通”时(连接时),若进行反转操作杆47的反转操作,则臂64转动,臂64的销65抵接于板66,使收割离合器67(图4)为“断开”(切断)。
此外,图4表示本实用新型的联合收割机的传动机构图,附图标记68是处理筒69的处理筒输入轴,附图标记70是输出带轮,附图标记71是挂绕与输出带轮70和收割输入带轮23的带。
另外,如图7所示,在脱粒装置3的机体的前后中间位置设置第二副轴73,在中间轴(第一副轴)32的带轮和第二副轴73的带轮挂绕带75,使中间轴(第一副轴)32的旋转传递至第二副轴73,从第二副轴73向一号螺旋78和二号螺旋79的各带轮挂绕带80,从挂绕带80并传动的摆动副带轮81向摆动架82的带轮挂绕带83,从而对脱粒装置3的各部进行驱动。
附图标记84是切刀装置,附图标记85是带。
此外,在上述的实施方式中,在收割输入轴22的左端侧(外侧端部)设置有反转机构20,但也能够将该反转机构20设置于收割输入轴22的右端侧(内侧端部)。
即,通过将反转机构20设置于右侧的收割支撑部27,从而在收割输入轴22的右端部构成反转输入部,通过将传递至中间轴32的旋转不经由反转机构20地传动至收割输入轴22,能够在收割输入轴22的左端部构成正转输入部。
此时,收割传动部能够配置于正转输入部侧和反转输入部侧的任一侧。但是,为了防止当在收割装置4、搬送升降机14产生堵塞,而对收割输入轴22进行反转驱动时,因驱动负载而使收割传动部周边即收割驱动齿轮90、收割输入轴22上的装配有收割驱动齿轮90的部位破损,优选收割传动部设置于反转输入部侧。另外,在任意一种结构的情况下,均优选在左右方向上将收割传动部配置在脱粒装置3的宽度内。
(实施方式的作用)
使机体行驶,将收割装置4收割完的农田的谷杆供给至脱粒装置3的脱粒室来进行脱粒。
收割装置4经由搬送升降机14来传递发动机21的旋转,所以将发动机21的正向旋转传递至搬送升降机14的收割输入轴22的收割输入带轮23,进行上述收割作业。
在机体预定位置设置有使收割装置4的驱动反转的反转机构20,所以在进谷螺旋8、搬送升降机14内产生堵塞时,通过使收割装置4和搬送升降机14反转,能够排除并除去堵塞物,维修保养变得容易。
反转机构20通过在设置于搬送升降机14的收割输入轴22和与该收割输入轴22平行的反转输入轴24分别设置的一对下侧直齿轮25和上侧直齿轮26的啮合而构成,收割输入轴22以及反转输入轴24设置于将搬送升降机14上下升降自如地支撑的收割支撑部27。由此,反转机构20通过反转输入轴24将发动机21的驱动旋转输入至反转机构20,反转机构20使利用一对上下侧直齿轮25、26而输入的旋转反转并输出,使搬送升降机14以及收割装置4反转。
将发动机21的动力通过带31而传动至反转输入轴24的中间轴32贯通脱粒装置3的风选机33的前方部分地设置,所以能够在设置于中间轴32的带轮35和设置于反转输入轴24的反转输入带轮36之间挂绕带31。
由此,能够缩短中间轴32和反转输入轴24的轴间距离,不会使带31的传递效率下降。
另外,构成为使通过张力带轮而构成的离合轮37抵接于带31,从中间轴32向反转机构20的反转输入轴24传递旋转,所以能够将反转机构20的反转输出由一个离合轮37切断。
另外,如图3所示,反转机构20配置构成于搬送升降机14的左侧的收割支撑部27,与在反转机构20的反转输入轴24和收割输入轴22使一对直齿轮(下侧直齿轮25,上侧直齿轮26)啮合的点相结合,能够缩小反转机构20的左右宽度,能够纳入向风选机33的传动机构的宽度内,从而能够有效利用送料室30的左侧空间。
另外,在反转输入带轮36的上方设置带止动器41、在带轮35的下方设置带止动器42,所以即使离合轮37为“切断”而带31松弛,也能够防止带31的脱落。
离合轮37安装于张力臂43,张力臂43的基部安装在仅旋转自如地设置于中间轴32的筒44,张力臂43构成为绕中间轴32中心旋转自如,所以就离合轮37而言,张力臂43利用筒44绕中间轴32中心转动,从而相对于带31接近离开。
即,通过将张力臂43支撑于中间轴32,能够简化离合轮37的支撑结构。
若对反转操作杆47进行反转操作,则操作传递部件48使张力臂43转动从而离合轮37接通(连接),反转机构20工作。

Claims (4)

1.一种联合收割机,具备将由收割装置(4)收割了的谷杆向配置于该收割装置(4)的后方的脱粒装置(3)搬送的搬送升降机(14),
上述联合收割机的特征在于,
在配置于上述搬送升降机(14)的后部的左右方向的收割输入轴(22)具备:
将发动机(21)的旋转动力输入该收割输入轴(22)的第一输入部(23)及第二输入部(25);以及
将从该第一输入部(23)及第二输入部(25)输入的旋转动力向上述收割装置(4)输出的收割传动部(90),
将上述第一输入部(23)设置在上述收割输入轴(22)的左右一侧的端部,将上述第二输入部(25)设置在上述收割输入轴(22)的左右另一侧的端部,
将上述收割传动部(90)配置于在正面观察机体的情况下上述第一输入部(23)和上述搬送升降机(14)之间或上述第二输入部(25)和上述搬送升降机(14)之间且为上述脱粒装置(3)的左右宽度内侧的部位。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联合收割机,其特征在于,
上述收割传动部(90)配置为相对于上述搬送升降机(14)偏向机体的外侧方。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联合收割机,其特征在于,
上述第二输入部(25)配置为相对于上述搬送升降机(14)偏向机体的外侧方。
4.根据权利要求1~3中任一项所述的联合收割机,其特征在于,
构成为上述发动机(21)的旋转动力以与上述第一输入部(23)相反的旋转方向输入上述第二输入部(25)。
CN201620320367.6U 2015-04-15 2016-04-15 联合收割机 Active CN205510891U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6)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JP2015083228A JP2016202011A (ja) 2015-04-15 2015-04-15 コンバイン
JP2015-083228 2015-04-15
JP2015210671A JP2017079630A (ja) 2015-10-27 2015-10-27 コンバイン
JP2015-210671 2015-10-27
JP2016062922A JP6524946B2 (ja) 2016-03-28 2016-03-28 コンバイン
JP2016-062922 2016-03-28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05510891U true CN205510891U (zh) 2016-08-31

Family

ID=56792465

Family Applications (3)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610236328.2A Active CN106385942B (zh) 2015-04-15 2016-04-15 联合收割机
CN201620319691.6U Active CN205510939U (zh) 2015-04-15 2016-04-15 联合收割机
CN201620320367.6U Active CN205510891U (zh) 2015-04-15 2016-04-15 联合收割机

Family Applications Before (2)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610236328.2A Active CN106385942B (zh) 2015-04-15 2016-04-15 联合收割机
CN201620319691.6U Active CN205510939U (zh) 2015-04-15 2016-04-15 联合收割机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3) CN106385942B (zh)

Family Cites Families (9)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3847187B2 (ja) * 2002-03-15 2006-11-15 株式会社クボタ 収穫作業機の変速操作構造
JP3859570B2 (ja) * 2002-10-03 2006-12-20 ヤンマー農機株式会社 コンバイン
CN201894076U (zh) * 2007-01-11 2011-07-13 株式会社久保田 脱谷装置及全秆投入型联合收割机
JP2008220280A (ja) * 2007-03-13 2008-09-25 Kubota Corp 全稈投入型コンバイン
CN201341322Y (zh) * 2008-12-05 2009-11-11 王岳 多功能联合收割机
WO2013035557A1 (ja) * 2011-09-06 2013-03-14 ヤンマー株式会社 コンバイン
CN102714983B (zh) * 2012-06-04 2014-08-20 安徽农业大学 一种用于全喂入联合收割机的防堵塞装置
CN103621246B (zh) * 2013-12-05 2017-06-23 中联重机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防缠草的谷物联合收割机
CN103797962B (zh) * 2014-01-24 2016-04-06 星光农机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联合收割机的传动机构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6385942B (zh) 2019-01-18
CN106385942A (zh) 2017-02-15
CN205510939U (zh) 2016-08-31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JP5002042B2 (ja) コンバイン
CN203301997U (zh) 联合收割机
CN103781344A (zh) 联合收割机
CN204653035U (zh) 玉米收割机
CN205510891U (zh) 联合收割机
CN203482632U (zh) 玉米收割机
CN106034547A (zh) 联合收割机
JP2013188143A (ja) 収穫機
CN203261777U (zh) 联合收割机的前处理装置
CN205510938U (zh) 联合收割机
CN202364593U (zh) 联合收割机
CN206575842U (zh) 联合收割机
CN202722042U (zh) 一种背负式玉米收获机
CN104394682B (zh) 联合收割机
JP2014033670A (ja) コンバインの刈取部駆動構造
JP6524946B2 (ja) コンバイン
CN104684378B (zh) 联合收割机
CN204206764U (zh) 联合收割机
CN104135847A (zh) 联合收割机
JP6783137B2 (ja) コンバイン
JP2017175921A (ja) コンバイン
JP2018000036A (ja) コンバイン
JP2017079630A (ja) コンバイン
JP2017175922A (ja) コンバイン
CN203505065U (zh) 小型收割机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14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GR01 Patent grant
TR01 Transfer of patent right

Effective date of registration: 20170406

Address after: Xiangyang City, Hubei Province International Logistics Park Xiang Dong Guan Guan Road, No. 1

Patentee after: DONGFENG ISEKI AGRICULTURAL MACHINERY CO., LTD.

Address before: Ehime Prefecture, Japan

Patentee before: Iseki & Co., Ltd.

TR01 Transfer of patent righ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