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05251239U - 电水壶 - Google Patents

电水壶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05251239U
CN205251239U CN201521029713.7U CN201521029713U CN205251239U CN 205251239 U CN205251239 U CN 205251239U CN 201521029713 U CN201521029713 U CN 201521029713U CN 205251239 U CN205251239 U CN 205251239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kettle body
lateral surface
heat
generating disc
kettl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521029713.7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易志方
刘光明
舒勇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Zhejiang Shaoxing Supor Domestic Electrical Appliance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Zhejiang Shaoxing Supor Domestic Electrical Appliance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Zhejiang Shaoxing Supor Domestic Electrical Appliance Co Ltd filed Critical Zhejiang Shaoxing Supor Domestic Electrical Appliance Co Ltd
Priority to CN201521029713.7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05251239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05251239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05251239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Landscapes

  • Cooker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电水壶,包括:壶体(10)和设置在所述壶体(10)底端的发热盘(20),所述壶体(10)的底端围设在所述发热盘(20)的外侧面(201),且所述壶体(10)的底端内表面(101)与所述发热盘(20)的外侧面(201)之间通过焊接的方式相连,本实用新型提供的电水壶,解决了现有的电水壶中壶体与发热盘之间焊接时焊痕较大且壶体外表面不美观的技术问题。

Description

电水壶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液体加热装置,特别涉及一种电水壶。
背景技术
电水壶因其加热速度快、省电等优点被广泛应用于家庭、办公室以及户外等场所。
目前,电水壶中壶体与壶底或者壶体底端的发热盘之间的固定方式有卷边、底部边平齐氩弧焊以及端面对接氩弧焊等方式,其中专利(CN201920492U)公开一种壶底结构改良的电热水壶,具体公开(参见图1和图2):壶体1和连接在壶体1底部的壶底2,壶底2焊接有电加热盘组件3,壶底2一侧凸起,一侧凹陷,壶体1与壶底2凹陷的一侧连接,其中,壶底2的边缘一侧弯折形成筒状连接件4,壶体1插入筒状连接件4后采用银锡焊焊接在壶底2上。
然而,壶体1与筒状连接件4之间通过银锡焊焊接时焊痕比较明显,而且壶体1的外表面由于与筒状连接件4相连,造成壶体1的外表面不美观。
实用新型内容
为了解决背景技术中提到的电水壶壶体与发热盘焊接时存在的至少一个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焊痕较小且焊接合格率较高的电水壶。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电水壶,包括:壶体和设置在所述壶体底端的发热盘,其中,所述壶体的底端围设在所述发热盘的外侧面,且所述壶体的底端内表面与所述发热盘的外侧面之间通过焊接的方式相连。
通过将壶体的底端围设在发热盘的外侧面,且壶体的底端内表面与发热盘的外侧面之间通过焊接固定在一起,这样壶体与发热盘之间的焊痕位于壶体的底端,壶体的外表面不存在焊痕,从而使得壶体的外表面为平滑的表面,外观更加美观,因此,本实用新型提供的电水壶,解决了现有的电水壶中壶体与发热盘之间焊接时焊痕较大且壶体外观不美观的技术问题。
可选的,所述焊接的方式为滚焊、激光焊接和氩弧焊中的至少其中一种。
可选的,所述发热盘的外侧面包括第一外侧面和第二外侧面,所述第二外侧面与所述发热盘的底面相连,且所述第一外侧面和所述第二外侧面之间形成第一台阶,所述壶体的底端围设在所述第一外侧面且所述壶体的底端端面抵接在所述第一台阶上。
通过将壶体的底端端面抵接在发热盘的第一外侧面和第二外侧面形成的第一台阶处,这样壶体与发热盘的位置进行了定位,使得焊接过程中更易对准。
可选的,所述第一台阶为所述第二外侧面弯折形成的平面;
所述第一外侧面为所述第二外侧面弯折形成的侧面。
可选的,所述第一台阶的表面为倾斜面,所述壶体底端的端面为与所述倾斜面相匹配的斜端面。
通过将第一台阶的表面设置为倾斜面,使得壶体底端的端面与第一台阶之间的接触面积更大,壶体的底端在第一台阶上的稳定性更好。
可选的,所述壶体的外表面与所述发热盘的第二外侧面平齐。
可选的,所述第一外侧面的高度大于或等于所述第二外侧面的高度。
可选的,所述壶体的底端内表面弯折形成第二台阶,所述发热盘的侧面端部抵接在所述第二台阶处。
通过在壶体的底端内表面形成第二台阶,使得壶体与发热盘组装时更好地定位壶体与发热盘之间的位置关系。
本实用新型的构造以及它的其他实用新型目的及有益效果将会通过结合附图而对优选实施例的描述而更加明显易懂。
附图说明
图1是现有技术中电水壶的部分结构示意图;
图2是图1中B部分的放大示意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电水壶的整体结构示意图;
图4A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一中壶体与发热盘的结构示意图;
图4B是图4A中A1部分的放大示意图;
图4C是图4B的拆分示意图;
图5A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二中壶体与发热盘的结构示意图;
图5B是图5A中A2部分的放大示意图;
图5C是图5B的拆分示意图;
图5D是图5B中壶体与发热盘的又一连接示意图;
图5E是图5D的拆分示意图;
图6A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三中壶体与发热盘的结构示意图;
图6B是图6A中A3部分的放大示意图;
图6C是图6B的拆分示意图。
标记说明:壶体-10;发热盘-20;外侧面-201;底面-202;内表面-101;第一外侧面-2011;第二外侧面-2012;第一台阶-203;端面-102;侧面端部-204;第二台阶-103。
具体实施方式
实施例一
图3是本实用新型电水壶的整体结构示意图;图4A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一中壶体与发热盘的结构示意图;图4B是图4A中A1部分的放大示意图;图4C是图4B的拆分示意图,如图3-4C所示,电水壶包括:壶体10和设置在壶体10底端的发热盘20,其中,发热盘20具体是位于壶体10底端与底座(未示出)之间,且发热盘20与壶体10的底端相连,壶体10上还设置壶嘴40和手把30。
本实施例中,如图4B和4C所示,发热盘20包括外侧面201和底面202,其中外侧面201可以由底面202向上延伸形成,壶体10的底端围设在发热盘20的外侧面201上,且壶体10的底端内表面101与发热盘20的外侧面201之间可以通过滚焊、激光焊接或氩弧焊焊接相连,其中,壶体10的底端内表面101围设在发热盘20的外侧面201且通过滚焊和激光焊接使得壶体10的内表面101与发热盘20的外侧面201之间的焊痕较小,当焊痕较小时可以降低焊痕的处理的成本。
其中,需要说明的是,壶体10底端的内表面101围设在发热盘20的外侧面201时,壶体10与发热盘20之间的重叠部分具体根据实际应用进行设定,只要保证壶体10与发热盘20之间固定比较牢靠即可。
实施例二
图5A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二中壶体10与发热盘20的结构示意图;图5B是图5A中A2部分的放大示意图;图5C是图5B的拆分示意图;图5D是图5B中壶体10与发热盘20的又一连接示意图;图5E是图5D的拆分示意图,如图5A-5C所示,发热盘20的外侧面201包括第一外侧面2011和第二外侧面2012,第二外侧面2012与发热盘20的底面202相连,且第一外侧面2011和第二外侧面2012之间形成第一台阶203,壶体10的底端内表面101围设在发热盘20的第一外侧面2011,且壶体10底端的端面102抵接在第一台阶203上,通过将壶体10底端的端面102抵接在第一台阶203上,使得壶体10与发热盘20之间的位置关系进行了定位,这样在焊接过程中更易对准和便于焊接,其中,为了保证壶体10的外表面与第二外侧面2011之间为平滑表面,可以将第一台阶203的宽度与壶体10的厚度保持一致,这样壶体10的外表面与第二外侧面2011之间更加平滑。
本实施例中,第一台阶203可以为第二外侧面2012弯折形成的平面,相应的,第一外侧面2011可以为第二外侧面2012弯折形成的侧面,这样第一外侧面2011,第一台阶203和第二外侧面2012为一体成型,这样减少了外侧面201上的缝隙,在本实施例中,当壶体10的底端端面102抵接在第一台阶203上时,壶体10底端的外表面与发热盘20的第二外侧面2012平齐,即第一台阶203的宽度与壶体10的厚度保持一致,这样端面102抵接在第一台阶203上时,壶体10底端的外表面与发热盘20的第二外侧面2012之间平齐,这样提升了壶体10外表面的美观性。
其中,为了增大壶体10与发热盘20之间的牢固性,可以将第一外侧面2011的高度设置的大于或等于第二外侧面2012的高度,这样壶体10的底端围设在第一外侧面2011时,与第一外侧面2011的重叠部分更多,从而使得发热盘20与壶体10连接的更加牢固。
进一步的,如图5D-5E所示,为了便于壶体10的底端与发热盘20的外侧面201在焊接时更加稳定,可以将第一台阶203的表面设置为倾斜面,这样第一台阶203的表面与第一外侧面2011之间形成V型凹槽,壶体10底端的端面102为与第一台阶203的倾斜面相匹配的斜端面,即端面102为斜端面,这样端面102抵接在第一台阶203上时,端面102与第一台阶203之间的接触面积增大,这样壶体10的底端放置在发热盘20的第一台阶203上时,更加稳定,焊接时更好地对准和固定。
实施例三
图6A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三中壶体10与发热盘20的结构示意图;图6B是图6A中A3部分的放大示意图;图6C是图6B的拆分示意图,与上述实施例二不同的是,本实施例中,如图6A-6C所示,壶体10的底端内表面101弯折形成第二台阶103,发热盘20的侧面端部204抵接在第二台阶103处,通过第二台阶103,使得壶体10的底端围设在发热盘20的外侧面201时起到了一定的定位作用,组装和焊接时,可以直接将发热盘20的侧面端部204抵接在第二台阶103上便能确定壶体10与发热盘20之间的位置关系,使得组装更加方便。
其中,第二台阶103的表面可以参考图5D所示的第一台阶203的表面,设置为倾斜面,相应的,发热盘20的侧面端部204也设置为斜端部,这样侧面端部204抵接在第二台阶103上时,可以直接插入第一台阶103的表面与内表面101围成的V型凹槽中,这样壶体10与发热盘20在焊接前实现了很好的固定。
其中,为了在焊接前更好地将壶体10固定在发热盘20上,可以在发热盘20的外侧面201上形成第一台阶203的同时在壶体10的内表面101上形成第二台阶103,这样,壶体10的底端端面102抵接在第一台阶203上时,发热盘20的侧面端部204同时抵接在第二台阶103处。
最后应说明的是:以上各实施例仅用以说明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而非对其限制;尽管参照前述各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了详细的说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应当理解:其依然可以对前述各实施例所记载的技术方案进行修改,或者对其中部分或者全部技术特征进行等同替换;而这些修改或者替换,并不使相应技术方案的本质脱离本实用新型各实施例技术方案的范围。

Claims (8)

1.一种电水壶,包括:壶体(10)和设置在所述壶体(10)底端的发热盘(20),其特征在于:所述壶体(10)的底端围设在所述发热盘(20)的外侧面(201),且所述壶体(10)的底端内表面(101)与所述发热盘(20)的外侧面(201)之间通过焊接的方式相连。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水壶,其特征在于:所述焊接的方式为滚焊、激光焊接和氩弧焊中的至少其中一种。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水壶,其特征在于:所述发热盘(20)的外侧面(201)包括第一外侧面(2011)和第二外侧面(2012),所述第二外侧面(2012)与所述发热盘(20)的底面(202)相连,且所述第一外侧面(2011)和所述第二外侧面(2012)之间形成第一台阶(203),所述壶体(10)的底端围设在所述第一外侧面(2011)且所述壶体(10)底端的端面(102)抵接在所述第一台阶(203)上。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电水壶,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台阶(203)为所述第二外侧面(2012)弯折形成的平面;
所述第一外侧面(2011)为所述第二外侧面(2012)弯折形成的侧面。
5.根据权利要求3或4所述的电水壶,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台阶(203)的表面为倾斜面,所述壶体(10)底端的端面(102)为与所述倾斜面相匹配的斜端面。
6.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电水壶,其特征在于:所述壶体(10)的外表面与所述发热盘(20)的第二外侧面(2012)平齐。
7.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电水壶,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外侧面(2011)的高度大于或等于所述第二外侧面(2012)的高度。
8.根据权利要求1或3所述的电水壶,其特征在于:所述壶体(10)的底端内表面(101)弯折形成第二台阶(103),所述发热盘(20)的侧面端部(204)抵接在所述第二台阶(103)处。
CN201521029713.7U 2015-12-11 2015-12-11 电水壶 Active CN205251239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521029713.7U CN205251239U (zh) 2015-12-11 2015-12-11 电水壶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521029713.7U CN205251239U (zh) 2015-12-11 2015-12-11 电水壶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05251239U true CN205251239U (zh) 2016-05-25

Family

ID=55992795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521029713.7U Active CN205251239U (zh) 2015-12-11 2015-12-11 电水壶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05251239U (zh)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4042892A (zh) * 2021-11-16 2022-02-15 武义嘉新金属制品有限公司 一种咖啡壶下壶的压铸模具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4042892A (zh) * 2021-11-16 2022-02-15 武义嘉新金属制品有限公司 一种咖啡壶下壶的压铸模具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204538364U (zh) 电连接器
CN206532925U (zh) 电连接器
CN204947159U (zh) 电连接器
CN105406256A (zh) 电连接器及其制造方法
CN204538371U (zh) 电连接器
CN107453064A (zh) 电连接器
CN104810635A (zh) 插头连接器
CN205251239U (zh) 电水壶
JP2017208321A (ja) 電気コネクタ及びその製造方法
CN104577460A (zh) 电连接器
CN105180116A (zh) 电连接件
CN103944007A (zh) 电连接器及其组装方法
EA201892683A1 (ru) Способ пайки электросопротивлением, узел антенны и стекла и установка пайки электросопротивлением
CN203804363U (zh) 铜包铝排、铝排钎焊的对接接头
CN206610971U (zh) 改进型USB Type‑C插头连接器
CN205254354U (zh) 电水壶
CN205429352U (zh) 电连接器及电连接器组合
CN105161927B (zh) 防emi电连接器插头
CN204103158U (zh) 电连接器
CN204441573U (zh) 电连接器
CN204603523U (zh) 等离子电极钎焊用夹具
CN204858799U (zh) 一种电机接线铜片支架总成
CN205724086U (zh) 电连接器
CN204205153U (zh) 电连接器
CN203836656U (zh) 自动组装灯头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14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