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04103158U - 电连接器 - Google Patents
电连接器 Download PDFInfo
- Publication number
- CN204103158U CN204103158U CN201420308487.5U CN201420308487U CN204103158U CN 204103158 U CN204103158 U CN 204103158U CN 201420308487 U CN201420308487 U CN 201420308487U CN 204103158 U CN204103158 U CN 204103158U
- Authority
- CN
- China
- Prior art keywords
- row
- terminal
- terminal assemblies
- base portion
- electric connector
- Prior art date
-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 Expired - Fee Related
Links
Landscapes
- Details Of Connecting Devices For Male And Female Coupling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电连接器,所述电连接器包括上排端子组件、下排端子组件、夹持于上排端子组件与下排端子组件之间的金属屏蔽片、包覆成型在上排端子组件及下排端子组件外侧的外绝缘体、及安装在外绝缘体外侧的外金属壳体,所述上排端子组件包括若干间隔排列的上排端子、及包覆成型在所述上排端子上的上绝缘件,所述下排端子组件包括若干间隔排列的下排端子、及包覆成型在所述下排端子上的下绝缘件,所述上、下排端子组件及金属屏蔽片均设有若干在上下方向贯穿的通孔,所述外绝缘体包括若干流入填充在通孔内的填充块。本实用新型电连接器经过多次包覆成型,结构稳定。
Description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电连接器,尤其涉及一种多次包覆成型的电连接器。
背景技术
现有的电连接器一般包括绝缘本体、包覆成型在绝缘本体内的第一排导电端子和第二排导电端子、安装在绝缘本体外侧的金属壳体,所述金属壳体设有可供对接连接器插入的收容空间,所述绝缘本体包括基部及自基部延伸进入收容空间的舌板部。当传输高频信号时,所述第一排导电端子和第二排导电端子之间会产生信号干扰,进而影响信号传输质量。
有鉴于此,有必要对现有的电连接器作进一步改进,以解决上述问题。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电连接器,该电连接器在上下两排导电端子之间的绝缘层内设置有接地片,从而使得上下两排导电端子之间的信号不致互相干扰,进而提高信号传输质量。
为实现以上实用新型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如下技术方案:一种电连接器,包括:上排端子组件、下排端子组件、外绝缘体以及金属壳体,所述上排端子组件包括若干间隔排列的上排端子以及包覆成型在所述上排端子上的上绝缘件,所述下排端子组件包括若干间隔排列的下排端子以及包覆成型在所述下排端子上的下绝缘件,所述外绝缘体包覆成型在所述上排端子组件以及所述下排端子组件外侧,所述金属壳体安装在所述外绝缘体外侧,所述电连接器还设置有金属屏蔽片,所述金属屏蔽片夹持于所述上排端子组件和下排端子组件之间。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改进,所述上、下排端子组件及金属屏蔽片均设有若干在上下方向贯穿的通孔,所述外绝缘体包括若干流入填充在所述通孔内的填充块。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改进,所述上排端子组件的通孔设置在相邻的一对上排端子之间,所述下排端子组件的通孔设置在相邻的一对下排端子之间。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改进,所述上排端子组件的通孔设置在相邻的一对上排端子之间,所述下排端子组件的通孔设置在相邻的一对下排端子之间。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改进,所述上绝缘件包括上基部及自上基部向前延伸且厚度方向的尺寸较小的上舌板部,所述下绝缘件包括下基部及自下基部向前延伸且厚度方向的尺寸较小的下舌板部,所述电连接器进一步包括套设在上基部与下基部上的内金属壳体。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改进,所述上基部及下基部均包括后部及在厚度方向上尺寸较小的前部,所述前部在厚度方向的尺寸大于上舌板部及下舌板部,所述内金属壳体包括套设在上基部及下基部的后部上的第二部分、及套设在上基部及下基部的前部且在厚度方向尺寸较小第一部分。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改进,所述金属屏蔽片设有与内金属壳体弹性接触的弹性接触部,所述内金属壳体设有与外金属壳体搭接的弹片,所述弹性接触部向金属屏蔽片侧边凸起。
相较于现有技术,本实用新型电连接器在上下两排导电端子之间的绝缘层内设置有接地片,从而使得上下两排导电端子之间的信号不致互相干扰,进而提高信号传输质量。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电连接器的立体图。
图2是图1所示的电连接器的另一视角的立体图。
图3是图1所示的电连接器的爆炸图(外金属壳体被移除)。
图4是图1所示的电连接器的上端子组件的立体图。
图5是图1所示的电连接器的下排端子组件的立体图。
图6是图1所示的电连接器的上、下排端子组件与金属屏蔽片组装后的立体图。
图7是在图6所示的基础上进一步组装内金属壳体后的立体图。
图8是在图6所示的基础上进一步包覆成型图外绝缘体后的立体图。
图9是沿图1中A-A方向的剖视图。
图10是沿图1中B-B方向的剖视图。
具体实施方式
如图1-10所示,本实用新型电连接器1,其可安装在外部电路板上(未图示)并可供对接连接器(未图示)插入配合。所述电连接器1包括上排端子组件10、下排端子组件20、夹持于上排端子组件10与下排端子组件20之间的金属屏蔽片30、套设在上排端子组件10与下排端子组件20外侧的内金属壳体40、包覆成型在上排端子组件10及下排端子组件20外侧的外绝缘体50、及安装在外绝缘体50外侧的外金属壳体60。
如图3,4及6-10所示,所述上排端子组件10包括若干间隔排列的上排端子11及包覆成型在所述上排端子11上的上绝缘件12。在本实施例中,所述上排端子11的数量为十二根,当然,上排端子11的数量可以根据需要进行增减。所述上排端子11间隔排列,各上排端子11包括暴露在外用于与对接连接器配合的上排接触部111、倾斜向下弯折的上排倾斜部112、自倾斜部112的末端水平延伸的上排焊接部113、及连接上排接触部111与上排倾斜部112的上排连接部114。所述上排焊接部113排列成一排并位于同一水平面上,以便于上排焊接部113可以表面焊接到外部电路板上。所述上排端子11包括若干传输信号或者电源的第一端子11a及传输接地信号的第二端子11b,所述第二端子11b的前端延伸超出第一端子11a的前端。所述上绝缘件12包括上基部120及自上基部120向前延伸且厚度方向的尺寸较小的上舌板部121。所述上基部120包括后部123及在厚度方向上尺寸较小的前部124,所述前部124在厚度方向的尺寸大于上舌板部121。所述上基部120设有凹陷部125。所述上排端子组件10设有若干在上下方向贯穿的通孔126。所述通孔126向前贯穿上绝缘件12。所述上排端子组件10的通孔126设置在相邻的一对上排端子11之间。该种间隔设置一方面使第一次包覆成型后的上排端子11的背面有上绝缘件12支撑,另一方面也可以使后续成型外绝缘体50时射出流道有较大的流动空间。
如图3,5及6-10所示,所述下排端子组件20包括若干间隔排列的下排端子21及包覆成型在所述下排端子21上的下绝缘件22。在本实施例中,所述下排端子21的数量为十二根,当然,下排端子21的数量可以根据需要进行增减。所述下排端子21间隔排列,各下排导电端子21包括暴露在外用于与对接连接器配合的下排接触部211、垂直向下弯折并用以安装到外部电路板上的下排安装部212、及连接下排接触部211与下排安装部212的下排连接部213。所述下排安装部212排列成前后间隔的两排,所述下排安装部212可以以穿孔焊接的方式安装到外部电路板上。所述下排安装部212也可根据需要设计成与下排接触部211在同一直线或者平行。所述下排端子21包括若干传输信号或者电源的第三端子21a及传输接地信号的第四端子21b,所述第四端子21b的前端延伸超出第三端子21a的前端。所述下绝缘件22包括下基部220及自下基部220向前延伸且厚度方向的尺寸较小的下舌板部221。所述下基部220包括后部223及在厚度方向上尺寸较小的前部224,所述前部224在厚度方向的尺寸大于下舌板部221。所述下基部220设有凹陷部225。所述下排端子组件20设有若干在上下方向贯穿的通孔214。所述通孔214向前贯穿下绝缘件22。所述下排端子组件20的通孔214设置在相邻的一对下排端子11之间。该种间隔设置一方面使第一次包覆成型后的下排端子21的上面有下绝缘件22支撑,另一方面也可以使后续成型外绝缘体50时射出流道有较大的流动空间。所述各下排端子21与相应的上排端子11对齐。所述上排端子组件10的各通孔126与下排端子组件20上相应的通孔214对齐。
如图2,3,6,7,9及10所示,所述金属屏蔽片30由金属材料冲压形成。所述金属屏蔽片30包括平板状的主体部31、自主体部31的后端向下延伸的安装部32、及自主体部31的两侧向金属屏蔽片30侧边凸起并用于与内金属壳体40弹性接触的弹性接触部33。所述金属屏蔽片30的宽度大于上、下排端子组件10,20,从而安装完成后,所述金属屏蔽片30的两侧均超出上、下排端子组件10,20,所述弹性接触部33均在两侧超出所述上、下排端子组件10,20。所述金属屏蔽片30向前超出所述上、下排端子组件10,20。所述主体部31设有若干在上下方向贯穿的通孔310。所述部分通孔310与上排端子组件10上相应的通孔126及下排端子组件20上相应的通孔214对齐,以使得包覆成型外绝缘体50时,上下射出流动的塑料可以得到流通与平衡,并可得到较多的整体流动空间。另有部分通孔位于所述主体部31超出上、下排端子组件10,20的位置处。所述屏蔽片30可使上、下排端子11,21间的信号不会互相干扰。
如图3及图7-10所示,所述内金属壳体40套设在上基部120与下基部220上。所述内金属壳体40包括套设在上基部120及下基部220的前部124,224的第一部分41、及套设在上基部120及下基部220的后部123,223上且在厚度方向尺寸较大的第二部分42。所述第二部分42上设有与外金属壳体60搭接的弹片420。所述内金属壳体40的第一部分41具有环状的封闭周边,所述内金属壳体40的第二部分42周边未封闭。所述金属屏蔽片30的弹性接触部33弹性抵靠在内金属壳体40的第一部分41的内侧,从而与内金属壳体40建立电性连接,从而外金属壳体60、内金属壳体40及金属屏蔽片30串联成一接地总成,使得电连接器1内部的接地性更稳定,对连接器1内外部的信号干扰起到更好的屏蔽效果。所述内金属壳体40包覆于上、下舌板部121,221的后端,从而使得上、下舌板部121,221的根部不易变形或断裂,所述上基部120及下基部220的后部123,223与前部124,224呈阶梯状设计,进一步加强上、下舌板部121,221的根部的强度及分散应力,从而进一步防止上、下舌板部121,221的根部变形或断裂。所述内金属壳体40的第一部分41位于上基部120及下基部220的凹陷部125,225的前方。
如图2及8-10所示,所述外绝缘体50包覆成型在上排端子组件10及下排端子组件20的外侧。所述外绝缘体50包括若干流入填充在通孔126,214,310内的填充块51及流入填充在上基部120及下基部220的凹陷部125,225内的凸块52。
如图1,2及9所示,所述外金属壳体60设有可供对接连接器插入配合的收容空间61,所述上舌板部121及下舌板部221悬伸在收容空间61中。
所述电连接器1的制造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提供所述上排端子11,所述上排端子11间隔设置,在上排端子11上包覆成型所述上绝缘体12形成所述上排端子组件10;
提供所述下排端子21,所述下排端子21间隔设置,在下排端子21上包覆成型下绝缘体22,形成下排端子组件20;
提供所述金属屏蔽片30,将所述金属屏蔽片30夹持于上排端子组件10与下排端子组件20之间;
提供内金属壳体40,将所述内金属壳体40套设在上排端子组件10与下排端子组件20的外侧;
在上排端子组件10及下排端子组件20外侧包覆成型所述外绝缘体50;及
提供外金属壳体60,将所述外金属壳体60安装在外绝缘体50外侧。
相较于现有技术,本实用新型电连接器1经过多次包覆成型,前面的包覆成型的结构留有通孔126,214,310,便于后面的包覆成型时,结构稳定,在上、下基部120,220处套设有内金属壳体40,从而防止上、下舌板部121,221的根部受到外力变形及断裂。
综上所述,以上仅为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而已,不应以此限制本实用新型的范围,即凡是依本实用新型权利要求书及实用新型说明书内容所作的简单的等效变化与修饰,皆应仍属本实用新型专利涵盖的范围内。
Claims (7)
1.一种电连接器,包括:上排端子组件、下排端子组件、外绝缘体以及金属壳体,所述上排端子组件包括若干间隔排列的上排端子以及包覆成型在所述上排端子上的上绝缘件,所述下排端子组件包括若干间隔排列的下排端子以及包覆成型在所述下排端子上的下绝缘件,所述外绝缘体包覆成型在所述上排端子组件以及所述下排端子组件外侧,所述金属壳体安装在所述外绝缘体外侧,其特征在于:所述电连接器还设置有金属屏蔽片,所述金属屏蔽片夹持于所述上排端子组件和下排端子组件之间。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连接器,其特征在于:所述上、下排端子组件及金属屏蔽片均设有若干在上下方向贯穿的通孔,所述外绝缘体包括若干流入填充在所述通孔内的填充块。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电连接器,其特征在于:所述上排端子组件的通孔设置在相邻的一对上排端子之间,所述下排端子组件的通孔设置在相邻的一对下排端子之间。
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电连接器,其特征在于:所述金属屏蔽片的通孔与对应的上、下排端子组件的通孔连通。
5.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电连接器,其特征在于:所述上绝缘件包括上基部及自上基部向前延伸且厚度方向的尺寸较小的上舌板部,所述下绝缘件包括下基部及自下基部向前延伸且厚度方向的尺寸较小的下舌板部,所述电连接器进一步包括套设在上基部与下基部上的内金属壳体。
6.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电连接器,其特征在于:所述上基部及下基部均包括后部及在厚度方向上尺寸较小的前部,所述前部在厚度方向的尺寸大于上舌板部及下舌板部,所述内金属壳体包括套设在上基部及下基部的后部上的第二部分、及套设在上基部及下基部的前部且在厚度方向尺寸较小第一部分。
7.如权利要求6所述的电连接器,其特征在于:所述金属屏蔽片设有与内金属壳体弹性接触的弹性接触部,所述内金属壳体设有与外金属壳体搭接的弹片,所述弹性接触部向金属屏蔽片侧边凸起。
Priority Applications (3)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1420308487.5U CN204103158U (zh) | 2014-06-11 | 2014-06-11 | 电连接器 |
US14/552,712 US9276365B2 (en) | 2014-06-11 | 2014-11-25 | Electrical connector with grounding mechanism contacting outer shell |
US14/559,185 US20150364888A1 (en) | 2014-06-11 | 2014-12-03 | Method for manufacturing electrical connector with multiple inject-molding processes |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1420308487.5U CN204103158U (zh) | 2014-06-11 | 2014-06-11 | 电连接器 |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CN204103158U true CN204103158U (zh) | 2015-01-14 |
Family
ID=52271560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Title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
CN201420308487.5U Expired - Fee Related CN204103158U (zh) | 2014-06-11 | 2014-06-11 | 电连接器 |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 Link |
---|---|
CN (1) | CN204103158U (zh) |
Cited By (2)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106848692A (zh) * | 2017-02-16 | 2017-06-13 | 深圳市长盈精密技术股份有限公司 | 电连接器及其制造方法 |
US10218126B2 (en) | 2015-11-09 | 2019-02-26 | Japan Aviation Electronics Industry, Limited | Connector and connector assembly |
-
2014
- 2014-06-11 CN CN201420308487.5U patent/CN204103158U/zh not_active Expired - Fee Related
Cited By (2)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US10218126B2 (en) | 2015-11-09 | 2019-02-26 | Japan Aviation Electronics Industry, Limited | Connector and connector assembly |
CN106848692A (zh) * | 2017-02-16 | 2017-06-13 | 深圳市长盈精密技术股份有限公司 | 电连接器及其制造方法 |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 Publication Date | Title |
---|---|---|
CN204103157U (zh) | 电连接器 | |
CN204391417U (zh) | 屏蔽连接器 | |
CN205429282U (zh) | 电连接器 | |
CN204835012U (zh) | 线缆连接器组件 | |
CN105406256A (zh) | 电连接器及其制造方法 | |
CN204538364U (zh) | 电连接器 | |
CN105470714A (zh) | 电连接器 | |
CN204103126U (zh) | 电连接器 | |
CN105703144A (zh) | 电连接器及其组装方法 | |
CN105406254A (zh) | 电连接器 | |
CN204538371U (zh) | 电连接器 | |
CN101207252B (zh) | 电连接器 | |
CN104810686A (zh) | 线缆连接器组件 | |
CN204103108U (zh) | 电连接器 | |
CN104795698A (zh) | 电连接器及其制造方法 | |
CN106356663A (zh) | 线缆连接器组件 | |
CN205069919U (zh) | 电连接器 | |
CN204103158U (zh) | 电连接器 | |
CN204011986U (zh) | 一种电连接器 | |
CN203119112U (zh) | 线缆连接器组件 | |
CN204011990U (zh) | 一种电连接器 | |
CN203180152U (zh) | 电连接器 | |
CN204179375U (zh) | 电连接器 | |
CN207442017U (zh) | 具大电流的type-c连接器 | |
CN204103120U (zh) | 电连接器 |
Legal Events
Date | Code | Title | Description |
---|---|---|---|
C14 |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 ||
GR01 | Patent grant | ||
CF01 |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150114 Termination date: 20160611 |
|
CF01 |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