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05254354U - 电水壶 - Google Patents

电水壶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05254354U
CN205254354U CN201521031614.2U CN201521031614U CN205254354U CN 205254354 U CN205254354 U CN 205254354U CN 201521031614 U CN201521031614 U CN 201521031614U CN 205254354 U CN205254354 U CN 205254354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kettle body
medial surface
generating disc
heat
welding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521031614.2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易志方
刘光明
舒勇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Zhejiang Shaoxing Supor Domestic Electrical Appliance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Zhejiang Shaoxing Supor Domestic Electrical Appliance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Zhejiang Shaoxing Supor Domestic Electrical Appliance Co Ltd filed Critical Zhejiang Shaoxing Supor Domestic Electrical Appliance Co Ltd
Priority to CN201521031614.2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05254354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05254354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05254354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Landscapes

  • Cooker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电水壶,包括:壶体(10)和围设在所述壶体(10)底端的发热盘(20),所述发热盘(20)的内侧面(201)具有台阶(203),所述壶体(10)的底端端面(102)抵接在所述台阶(203)上,且所述壶体(10)的外表面(101)与所述发热盘(20)的内侧面(201)之间通过焊接的方式相连,本实用新型提供的电水壶,解决了现有的电水壶中壶体与发热盘之间焊接时焊接合格率较低的技术问题。

Description

电水壶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液体加热装置,特别涉及一种电水壶。
背景技术
电水壶因其加热速度快、省电等优点被广泛应用于家庭、办公室以及户外等场所。
目前,电水壶中壶体与壶底或者壶体底端的发热盘之间的固定方式有卷边、底部边平齐氩弧焊以及端面对接氩弧焊等方式,其中专利(CN201920492U)公开一种壶底结构改良的电热水壶,具体公开(参见图1和图2):壶体1和连接在壶体1底部的壶底2,壶底2焊接有电加热盘组件3,壶底2一侧凸起,一侧凹陷,壶体1与壶底2凹陷的一侧连接,其中,壶底2的边缘一侧弯折形成筒状连接件4,壶体1插入筒状连接件4后采用银锡焊焊接在壶底2上。
然而,壶体1插入到筒状连接件4中进行焊接时,由于壶体1与筒状连接件4之间的位置易发生变化,造成焊接的合格率较低。
实用新型内容
为了解决背景技术中提到的电水壶壶体与发热盘焊接时存在的至少一个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焊痕较小且焊接合格率较高的电水壶。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电水壶,壶体和围设在所述壶体底端的发热盘,所述发热盘的内侧面具有台阶,所述壶体的底端的端面抵接在所述台阶上,且所述壶体的外表面与所述发热盘的内侧面之间通过焊接的方式相连。
通过将发热盘的内侧面设有台阶,壶体的底端抵接在台阶上,且发热盘的内侧面围设在壶体底端的外表面,这样壶体与发热盘之间更加稳定,使得焊接过程中壶体不易变形,同时通过台阶能对壶体与发热盘的位置进行定位,从而使得焊接过程中更易对准,从而提高了焊接的合格率,因此,本实用新型提供的电水壶,解决了现有的电水壶中壶体与发热盘之间焊接时焊接合格率较低的技术问题。
可选的,所述发热盘的内侧面包括第一内侧面和第二内侧面,所述第二内侧面与所述发热盘的底面连,且所述第一内侧面和所述第二内侧面之间形成所述台阶。
可选的,所述第一内侧面与所述壶体的底端外表面通过所述焊接的方式相连。
可选的,所述台阶为所述第二内侧面弯折形成的平面;
所述第一内侧面为所述第二内侧面弯折形成的侧面。
可选的,所述第一内侧面的高度大于或等于所述第二内侧面的高度。
本实用新型还提供一种电水壶,包括壶体和围设在所述壶体底端的发热盘,其中,所述壶体的底端外表面形成台阶,所述发热盘的侧面端部抵接在所述台阶上,且所述壶体的外表面与所述发热盘的内侧面之间通过焊接的方式相连。
通过在壶体的底端外表面具有台阶,发热盘的侧面端部抵接在所述台阶上,发热盘的内侧面围设在壶体的底端外表面,且发热盘的内侧面与壶体的底端外表面通过焊接的方式相连,这样壶体与发热盘之间更加稳定,使得焊接过程中壶体不易变形,同时通过台阶能对壶体与发热盘的位置进行定位,从而使得焊接过程中更易对准,这样提高了焊接的合格率,因此,本实用新型提供的电水壶,解决了现有的电水壶中壶体与发热盘之间焊接时焊接合格率较低的技术问题。
可选的,所述壶体的底端外表面弯折形成所述台阶,且所述发热盘的内侧面与所述壶体位于所述台阶之下的外表面通过所述焊接的方式相连。
可选的,所述发热盘的外侧面与所述壶体位于所述台阶之上的外表面平齐。
可选的,上述所述的焊接的方式为滚焊、激光焊接或氩弧焊中的至少一种。
本实用新型的构造以及它的其他实用新型目的及有益效果将会通过结合附图而对优选实施例的描述而更加明显易懂。
附图说明
图1是现有技术中电水壶的部分结构示意图;
图2是图1中B部分的放大示意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电水壶的整体结构示意图;
图4A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一中壶体与发热盘的结构示意图;
图4B是图4A中A1部分的放大示意图;
图4C是图4B的拆分示意图;
图5A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二中壶体与发热盘的结构示意图;
图5B是图5A中A2部分的放大示意图;
图5C是图5B的拆分示意图。
标记说明:壶体-10;发热盘-20;内侧面-201;外侧面-205;底面-202;外表面-101;第一内侧面-2011;第二内侧面-2012;台阶-203;端面-102;侧面端部-204;台阶-103。
具体实施方式
实施例一
图3是本实用新型电水壶的整体结构示意图;图4A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一中壶体与发热盘的结构示意图;图4B是图4A中A1部分的放大示意图;图4C是图4B的拆分示意图,如图3-4C所示,电水壶包括:壶体10和设置在壶体10底端的发热盘20,其中,发热盘20具体是位于壶体10底端与底座(未示出)之间,且发热盘20与壶体10的底端相连,壶体10上还设置壶嘴40和手把30,本实施例中,如图4B和4C所示,发热盘20包括内侧面201、外侧面205(参见下述图5C)和底面202,其中内侧面201和外侧面205可以由底面202向上延伸形成。
本实施例中,如图4C所示,发热盘20的内侧面201上具有台阶203,壶体10的底端的端面102抵接在台阶203上,且壶体10的外表面101与发热盘20的内侧面201之间通过焊接的方式相连,具体的壶体10的底端外表面101与发热盘20的内侧面201之间焊接时,焊接方式可以为滚焊、激光焊接或氩弧焊相连,通过滚焊和激光焊接使得壶体10的外表面101与发热盘20的内侧面201之间的焊痕较小,当焊痕较小时可以降低焊痕的处理的成本。
其中,需要说明的是,发热盘20的内侧面201围设在壶体10的底端外表面101时,壶体10的外表面101与发热盘20的内侧面201之间的重叠部分具体根据实际应用进行设定,只要保证壶体10与发热盘20之间固定比较牢靠即可。
其中,发热盘20的内侧面201包括第一内侧面2011和内侧面2012,第二内侧面2012与发热盘20的底面202相连,且第一内侧面2011和第二内侧面2012之间形成台阶203,壶体10的底端端面102抵接在台阶203上,且第一内侧面2011与壶体10的底端外表面101通过滚焊、激光焊接或氩弧焊焊接相连,通过将壶体10的底端端面102抵接在台阶203上时,使得壶体10与发热盘20之间的位置关系进行了定位,这样在焊接过程中更易对准和便于焊接,从而提高了焊接的合格率。
本实施例中,台阶203可以为第二内侧面2012弯折形成的平面,相应的,第一内侧面2011可以为第二内侧面2012弯折形成的侧面,这样第一内侧面2011,台阶203和第二内侧面2012为一体成型,这样减少了内侧面201上的缝隙。
其中,当壶体10的底端端面102抵接在台阶203上时,壶体10底端的内表面与发热盘20的第二内侧面2012可以设置为平齐,即台阶203的宽度与壶体10的厚度保持一致,这样端面102抵接在台阶203上时,壶体10底端的内表面与发热盘20的第二内侧面2012之间平齐,这样壶体10的内表面更加平滑,清洗时更加方便。
其中,为了增大壶体10与发热盘20之间的牢固性,可以将第一内侧面2011的高度设置的大于或等于第二内侧面2012的高度,这样第一内侧面2011围设在壶体10的底端时,与壶体10的底端外表面101的重叠部分更多,从而使得发热盘20与壶体10连接的更加牢固。
其中,为了便于壶体10的底端与发热盘20在焊接时更加稳定,可以将台阶203的表面设置为倾斜面,这样台阶203的表面与第一内侧面2011之间形成V型凹槽,壶体10底端的端面102为与台阶203的倾斜面相匹配的斜端面,即端面102为斜端面,这样端面102抵接在台阶203上时,端面102与台阶203之间的接触面积增大,这样壶体10的底端放置在发热盘20的台阶203上时,更加稳定,焊接时更好地对准和固定。
实施例二
图5A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二中壶体与发热盘的结构示意图;图5B是图5A中A2部分的放大示意图;图5C是图5B的拆分示意图,本实施例中,如图5A-5C所示,与上述实施例一不同的是,本实施例中,壶体10的底端外表面101弯折形成台阶103,即台阶103位于壶体10上,发热盘20的侧面端部204抵接在台阶103处,且发热盘20的内侧面201与壶体10位于台阶103之下的外表面101焊接相连,具体可以通过滚焊、激光焊接或氩弧焊等焊接方式进行焊接相连,本实施例中,通过台阶103使得发热盘20的内侧面201围设在壶体10的底端位置起到定位作用,这样在组装和焊接时,可以直接将发热盘20的侧面端部204抵接在台阶103上便能确定壶体10与发热盘20之间的位置关系,使得组装和焊接更加方便,从而提高焊接合格率。
其中,当发热盘20的侧面端部204抵接在台阶103时,发热盘20的外侧面205与壶体10位于台阶103之上的外表面101平齐,这样壶体10的外表面为平滑的表面,壶体外观更加美观,且清洗时更加方便。
其中,为了在焊接前更好地将壶体10固定在发热盘20上,可以在发热盘20的内侧面201上形成台阶203的同时在壶体10的外表面101上形成台阶103,这样,壶体10的底端端面102抵接在台阶203的同时发热盘20的侧面端部204抵接在台阶103处,这样壶体10放置在发热盘20上之间更加稳定,焊接时更易准确地固定。
最后应说明的是:以上各实施例仅用以说明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而非对其限制;尽管参照前述各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了详细的说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应当理解:其依然可以对前述各实施例所记载的技术方案进行修改,或者对其中部分或者全部技术特征进行等同替换;而这些修改或者替换,并不使相应技术方案的本质脱离本实用新型各实施例技术方案的范围。

Claims (9)

1.一种电水壶,包括:壶体(10)和围设在所述壶体(10)底端的发热盘(20),其特征在于:所述发热盘(20)的内侧面(201)具有台阶(203),所述壶体(10)的底端的端面(102)抵接在所述台阶(203)上,且所述壶体(10)的外表面(101)与所述发热盘(20)的内侧面(201)之间通过焊接的方式相连。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水壶,其特征在于:所述发热盘(20)的内侧面(201)包括第一内侧面(2011)和第二内侧面(2012),所述第二内侧面(2012)与所述发热盘(20)的底面(202)连,且所述第一内侧面(2011)和所述第二内侧面(2012)之间形成所述台阶(203)。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电水壶,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内侧面(2011)与所述壶体(10)的底端外表面(101)通过所述焊接的方式相连。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电水壶,其特征在于:所述台阶(203)为所述第二内侧面(2012)弯折形成的平面;
所述第一内侧面(2011)为所述第二内侧面(2012)弯折形成的侧面。
5.根据权利要求2或3所述的电水壶,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内侧面(2011)的高度大于或等于所述第二内侧面(2012)的高度。
6.一种电水壶,包括:壶体(10)和围设在所述壶体(10)底端的发热盘(20),其特征在于:所述壶体(10)的底端外表面(101)具有台阶(103),所述发热盘(20)的侧面端部(204)抵接在所述台阶(103)上,且所述壶体(10)的外表面(101)与所述发热盘(20)的内侧面(201)之间通过焊接的方式相连。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电水壶,其特征在于:所述壶体(10)的底端外表面(101)弯折形成所述台阶(103),且所述发热盘(20)的内侧面(201)与所述壶体(10)位于所述台阶(103)之下的外表面(101)通过所述焊接的方式相连。
8.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电水壶,其特征在于:所述发热盘(20)的外侧面(205)与所述壶体(10)位于所述台阶(103)之上的外表面(101)平齐。
9.根据权利要求1或6所述的电水壶,其特征在于:所述焊接的方式为滚焊、激光焊接或氩弧焊中的至少一种。
CN201521031614.2U 2015-12-11 2015-12-11 电水壶 Active CN205254354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521031614.2U CN205254354U (zh) 2015-12-11 2015-12-11 电水壶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521031614.2U CN205254354U (zh) 2015-12-11 2015-12-11 电水壶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05254354U true CN205254354U (zh) 2016-05-25

Family

ID=55995905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521031614.2U Active CN205254354U (zh) 2015-12-11 2015-12-11 电水壶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05254354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203774530U (zh) Hdmi电连接器
CN104577460A (zh) 电连接器
CN205254354U (zh) 电水壶
CN205251239U (zh) 电水壶
CN206435920U (zh) Ibc电池单焊台及串联用焊接台
CN105161927B (zh) 防emi电连接器插头
CN205429352U (zh) 电连接器及电连接器组合
CN203871509U (zh) 一种电连接器及应用此电连接器的led灯条
CN202813284U (zh) Led球泡灯中连接电源板与光源板的接插件
CN204962672U (zh) 一种插板组合器件
CN204858799U (zh) 一种电机接线铜片支架总成
CN204603523U (zh) 等离子电极钎焊用夹具
CN104010451A (zh) 磁性线圈的焊接方法
CN204118330U (zh) 汽车后挡风玻璃连接端子
CN204103158U (zh) 电连接器
CN203466328U (zh) 电连接器
CN204118340U (zh) 电连接器
CN205051093U (zh) 防emi电连接器插头
CN204517629U (zh) 一种改进型无引线步进电机
CN203932382U (zh) 结构改良的插头连接器
CN204629411U (zh) 一种led灯智能小卡与驱动板的连接器及智能led灯
CN208522133U (zh) 直插式焊接的m.2连接器
CN107030347B (zh) 烙铁头及使用该烙铁头的高压电缆插头焊接方法
CN204930383U (zh) 电子烟及其电池组件
CN215184670U (zh) 一种6p电连接器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14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