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05164717U - 橡胶粉改性沥青的环保型制备实验平台 - Google Patents

橡胶粉改性沥青的环保型制备实验平台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05164717U
CN205164717U CN201520883043.9U CN201520883043U CN205164717U CN 205164717 U CN205164717 U CN 205164717U CN 201520883043 U CN201520883043 U CN 201520883043U CN 205164717 U CN205164717 U CN 205164717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reactor
rubber powder
mother liquor
environment
liquor tank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520883043.9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余强
杨玉良
张汉良
布健威
徐庆曾
杜新国
刘力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Tianjin Haitai Environmental Protection Technology Development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TIANJIN HAITAI ENVIRONMENTAL PROTECTION TECHNOLOGY DEVELOPMENT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TIANJIN HAITAI ENVIRONMENTAL PROTECTION TECHNOLOGY DEVELOPMENT Co Ltd filed Critical TIANJIN HAITAI ENVIRONMENTAL PROTECTION TECHNOLOGY DEVELOPMENT Co Ltd
Priority to CN201520883043.9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05164717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05164717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05164717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Landscapes

  • Physical Or Chemical Processes And Apparatu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橡胶粉改性沥青的环保型制备实验平台,包括控制器、用以存储沥青的油槽、反应釜、升温釜、母液罐、以及用以向反应釜内输送胶粉的绞龙,所述的油槽、反应釜、升温釜以及母液罐之间分别设置有管路以进行物料交互;还包括尾气处理机构。本实用新型采用多罐式设计,利用泵和管路在各罐间交互,有效保证了实现效率和实验安全性,结合搅拌速度、反应温度进行少量多次胶粉掺杂,能有效提高掺杂比,同时,将产生的尾气同步实时进行燃烧处理,避免尾气影响环境的同时,还对尾气中的可燃烧成分进行了有效利用,提高燃烧效率。

Description

橡胶粉改性沥青的环保型制备实验平台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橡胶粉改性沥青技术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橡胶粉改性沥青的环保型制备实验平台。
背景技术
橡胶粉改性沥青是以基质沥青和废轮胎橡胶粉为原料制成的一种新型公路路面铺设材料。适用于各种等级的公路路面铺设,全面提高了路面的低温延伸性、抗开裂性、耐磨性、耐热老化及耐油稳定性,可降低行车噪音提高行车的舒适性和安全性,在较大的温度区间为沥青路面提供了柔性以及耐疲劳性,从而延长路面的使用寿命。同时使资源循环利用、促进环境保护。
在实际生产中,因为橡胶粉批次不同质量各不相同,则在生产之前需要做小剂量实验以得到最佳的调制比例,现在的实验完全靠经验,不能在线获得最佳生产工艺,得出的最终数据偏差大,当以这样的实验结果应用到实际生产中时,不可避免地会导致生产材料的浪费和质量上的折扣,如何提高实验的有效性和可靠性,成为急需解决的问题。而且,胶粉沥青在制备是会产生大量的尾气,造成环境污染,而常规的尾气处理方式处理成本高,则会导致实验者在利益驱使下偷排尾气,造成恶劣影响。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针对现有技术中存在的技术缺陷,而提供一种橡胶粉改性沥青的环保型制备实验平台。
为实现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
一种橡胶粉改性沥青的环保型制备实验平台,包括控制器、用以存储沥青的油槽、反应釜、升温釜、母液罐、以及用以向反应釜内输送胶粉的绞龙,所述的反应釜设置有温度传感器、粘度传感器以及重量传感器,所述的升温釜和母液罐分别设置有温度传感器和重量传感器,所述的反应釜、升温釜和母液罐分别包括具有夹套的罐体,设置在罐体内的搅拌桨以及驱动所述的搅拌桨旋转的变频电机,所述的夹套分别通过导热油管路与加热炉连通,所述的变频电机、粘度传感器和温度传感器以及重量传感器分别与控制器通讯连结,所述的油槽、反应釜、升温釜以及母液罐之间分别设置有管路以进行物料交互;
还包括尾气处理机构,其包括设置在反应釜、升温釜或母液罐顶部的集气罩,以及将各集气罩连通至加热炉的燃烧器的废气输送管,所述的废气输送管旁接入加热炉的燃烧器的进风口处以利用负压射流引入至燃烧腔。
所述的反应釜、升温釜和母液罐的顶端进料口分别经三通阀连通至进料管,所述的进料管经沥青输送泵与油槽连通,所述的反应釜、升温釜和母液罐的底部排料口分别经三通阀接入排料管,所述的排料管一端接排污口,另一端经三通阀接入沥青输送泵与油槽间,在所述的进料管上还经三通阀旁接有出料管。
还包括胶体磨,所述的胶体磨的进料口经三通阀接入沥青输送泵的出口,所述的胶体磨的排料口经三通阀接入出料管。
所述的重量传感器设置在反应釜的罐体底部与基地之间。
所述的粘度传感器横向贯穿所述的反应釜的侧壁设置,所述的粘度传感器的内端两侧分别设置有侧挡板。
所述的粘度传感器的测量端与反应釜内壁间距为40cm-50cm,所述的侧挡板的宽度为40cm-50cm且相对粘度传感器等距设置,所述的侧挡板与所述的粘度传感器的间距为50cm-60cm。
一种利用实验平台的实验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1)将油槽内的沥青加热至120℃-150℃,然后泵入升温釜并继续加热至180℃-190℃,同时,燃烧器的工作将尾气不断地进行燃烧处理;
2)将升温釜内预订量的沥青输送泵入反应釜中,搅拌并保温在180℃-190℃,同时利用绞龙向反应釜中加入预订量的胶粉,并搅拌至混合均匀,
3)将反应釜中混合均匀的胶粉沥青输送泵入母液罐,搅拌并保温在180℃-190℃;
4)再次由升温釜中向反应釜中泵入预订量的沥青,反应釜持续搅拌并保温在180℃-190℃,利用绞龙向反应釜中再次加入预订量的胶粉,并搅拌至混合均匀,
5)将母液罐中的胶粉沥青输送泵入反应釜中,同时,再次加入预订量的胶粉并搅拌均匀;
6)重复步骤2)-5),同时调整反应釜的搅拌速度和保温温度,直至得到该批次胶粉的极限掺杂比或最佳掺杂比。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
本实用新型采用多罐式设计,利用泵和管路在各罐间交互,有效保证了实现效率和实验安全性,其中,利用升温罐直接将沥青保温在适合反应的温度,减少了在反应釜中的升温过程,减少实验反应时间,反应釜和母液罐的配合使用,能提高胶粉掺杂比,尤其在进行实验时,结合搅拌速度、反应温度进行少量多次胶粉掺杂,能有效提高掺杂比,同时,利用在线的粘度传感器实时感测当前粘度值,由粘度信号,温度信号,功率信号等建立一个数学模型分析控制包,在不同温度段,时间段,黏度段等进行不同参数分析,数据采集分析快,能有效提高数据的准确性和可靠性,达到最佳配合比和最高经济效益。同时,将产生的尾气同步实时进行燃烧处理,避免尾气影响环境的同时,还对尾气中的可燃烧成分进行了有效利用,提高燃烧效率。
附图说明
图1所示为本实用新型的橡胶粉改性沥青的环保型制备实验平台的结构示意图;
图2所示为反应釜结构示意图;
图3所示为该实验平台的尾气处理机构示意图;
图4所示为燃烧器结构侧视图;
图5所示为图4所示的轴向视图。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详细说明。应当理解,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仅用以解释本实用新型,并不用于限定本实用新型。
如图1-5所示,本实用新型的橡胶粉改性沥青的环保型制备实验平台包括控制器、用以存储沥青的油槽1,反应釜2、升温釜3和母液罐4,用以向反应釜内输送胶粉的绞龙5,所述的反应釜设置有温度传感器、粘度传感器8以及重量传感器,所述的升温釜和母液罐分别设置有温度传感器和重量传感器,所述的反应釜、升温釜和母液罐分别包括具有夹套的罐体,设置在罐体内的搅拌桨以及驱动所述的搅拌桨旋转的变频电机,所述的夹套分别通过导热油管路与加热炉6连通,所述的变频电机、粘度传感器和温度传感器以及重量传感器分别与控制器通讯连结,所述的反应釜、升温釜以及母液罐之间分别设置有管路以进行物料交互。同时,为去除沥青和胶粉在实验过程中产生的尾气,本实用新型的实验平台还包括尾气处理机构,其包括设置在反应釜、升温釜或母液罐顶部的集气罩,以及将各集气罩连通至加热炉的废气输送管15,所述的废气输送管旁接入加热炉的燃烧器7的进风口处以利用负压射流引入至燃烧腔,其中,优选所述的燃烧器为同轴式,其包括中间的连接筒71,设置在连接筒两端的喷火筒73和进风筒72,在所述的连接筒内设置风机,同时,喷火筒和进风筒的直径都大于连接筒直径并在连接处形成锥形过渡段,在进风筒与连接筒的过渡段处设置有尾气接入管74,所述的尾气接入管74与废气输送管保持连通,同时,所述的尾气接入管与连接筒的轴向保持夹角,以与过渡段的锥度相同为宜,该段直径的变化会提高废气输送管端部的负压,一般能产生5cm水柱大负压,即大概500pa负压,保证被各罐体的尾气经尾气输送管顺利吸入,实现实验尾气的抽排并燃烧处理,避免环境受到影响。
本实用新型采用多罐式设计,利用泵和管路在各罐间交互,有效保证了实现效率和实验安全性,其中,利用升温罐直接将沥青保温在适合反应的温度,减少了在反应釜中的升温过程,减少实验反应时间,反应釜和母液罐的配合使用,能提高胶粉掺杂比,尤其在进行实验时,结合搅拌速度、反应温度进行少量多次胶粉掺杂,能有效提高掺杂比,同时,利用在线的粘度传感器实时感测当前粘度值,由粘度信号,温度信号,功率信号等建立一个数学模型分析控制包,在不同温度段,时间段,黏度段等进行不同参数分析,数据采集分析快,能有效提高数据的准确性和可靠性,达到最佳配合比和最高经济效益。同时,将产生的尾气同步实时进行燃烧处理,避免尾气影响环境的同时,还对尾气中的可燃烧成分进行了有效利用,提高燃烧效率。
具体地说,为便于物料的交互,所述的反应釜、升温釜和母液罐的顶端进料口分别经三通阀连通至进料管10,所述的进料管经沥青输送泵11与油槽1连通,所述的反应釜、升温釜和母液罐的底部排料口分别经三通阀接入排料管12,所述的排料管一端接排污口,另一端经三通阀接入沥青输送泵与油槽间,在所述的进料管上还经三通阀旁接有出料管13。利用进料管和排料管构成一个闭循环式物料输送管路,减少了泵的数量,降低架构成本,其中,所述的三通阀均可为与所述的控制器可控连接的电磁阀,这样能进一步减轻实验难度,借助泵、三通阀的切换以及重量传感器实现自动物料转移。
同时,还包括胶体磨14,所述的胶体磨的进料口经三通阀接入沥青输送泵11的出口,所述的胶体磨14的排料口经三通阀接入出料管13。在出料管侧旁接胶体磨,中间产品或最终产品均可直接排出或经胶体磨排出以进行线外各参数测评,经过胶体磨后能使物料被有效地乳化、分散、均质和粉碎,达到物料超细粉碎及乳化的效果。
其中,所述的温度传感器与现有的设计方式类似,一般设置在罐体顶部,所述的重量传感器设置在反应釜的罐体底部与基地之间,即利用重量传感器对罐体、其配属零件以及其内物料进行整体称重,整体称重受外界影响小而且数据准确性高,有效保证实验结果准确可靠。
如图2所示,所述的粘度传感器8横向贯穿所述的反应釜的侧壁设置,为保证粘度传感器正常工作,防止刚加入的胶粉因热成的胶粉块对其的冲击,所述的粘度传感器的内端两侧分别设置有侧挡板9。所述的粘度传感器的测量端与反应釜内壁间距为40-50cm,所述的侧挡板的宽度为40-50cm且相对粘度传感器等距设置,一般所述的侧挡板与所述的粘度传感器的间距为50-60cm。
具体来说,采用上述实验平台的实验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1)将油槽内的沥青加热至120℃-150℃,然后泵入升温釜并继续加热至180℃-190℃,优选185℃,将油槽内沥青加热至相对低温,而在升温釜中保持在反应温度,减少后续反应釜内加热时间的同时,有效节约能源,
2)将升温釜内预订量的沥青输送泵入反应釜中,搅拌并保温在180℃-190℃,同时利用绞龙向反应釜中加入预订量的胶粉,并搅拌至混合均匀,在搅拌时,可实时根据粘度系数的变化,调整胶粉加入量、反应温度和搅拌速度,同时,将油槽中的沥青泵入之升温釜中,使其一直保持预定存量,保证后续实现顺利进行,
3)将反应釜中混合均匀的胶粉沥青输送泵入母液罐,搅拌并保温在180℃-190℃;
4)再次由升温釜中向反应釜中泵入预订量的沥青,反应釜持续搅拌并保温在180℃-190℃,利用绞龙向反应釜中再次加入预订量的胶粉,并搅拌至混合均匀,
5)将母液罐中的胶粉沥青输送泵入反应釜中,同时,再次加入预订量的胶粉并搅拌均匀;采用母液罐保存中间产品的胶粉沥青,然后再泵入反应釜内,即多次混合方式加入胶粉并实时检测粘度系数,同时根据粘度系数调整温度和搅拌速度,能有效提高胶粉掺杂比例,而且便于得到最佳的反应温度和搅拌速度,为生产的节能减排提供详实数据,
6)重复步骤2)-5),同时调整反应釜的搅拌速度和保温温度,直至得到该批次胶粉的极限掺杂比。因为胶粉的价格远低于沥青价格,而且胶粉掺杂越多越有利于路面质量,精确得到胶粉的极限掺杂比例,能有效控制整体成本且提高道路质量。而且,在上述整个实验过程中,因为燃烧器持续工作,产生的尾气也被实时处理,没有积留和外放,没有处理成本,这也就避免了企业因为利益而偷排,提高环境保护力度。
采用上述实验步骤,沥青以及胶粉沥青可在泵的输送下按需定量流转,流转过程剂量准确,同时,在试验中可针对搅拌速度、反应温度及胶粉添加量进行调整并得到实时的粘度系数,实验过程精确可控,可为实际生产提供精确可靠数据,提高生产效率,降低成本。
以上所述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方式,应当指出的是,对于本技术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原理的前提下,还可以做出若干改进和润饰,这些改进和润饰也应视为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

Claims (6)

1.一种橡胶粉改性沥青的环保型制备实验平台,其特征在于,包括控制器、用以存储沥青的油槽、反应釜、升温釜、母液罐、以及用以向反应釜内输送胶粉的绞龙,所述的反应釜设置有温度传感器、粘度传感器以及重量传感器,所述的升温釜和母液罐分别设置有温度传感器和重量传感器,所述的反应釜、升温釜和母液罐分别包括具有夹套的罐体,设置在罐体内的搅拌桨以及驱动所述的搅拌桨旋转的变频电机,所述的夹套分别通过导热油管路与加热炉连通,所述的变频电机、粘度传感器和温度传感器以及重量传感器分别与控制器通讯连结,所述的油槽、反应釜、升温釜以及母液罐之间分别设置有管路以进行物料交互;
还包括尾气处理机构,其包括设置在反应釜、升温釜或母液罐顶部的集气罩,以及将各集气罩连通至加热炉的燃烧器的废气输送管,所述的废气输送管旁接入加热炉的燃烧器的进风口处以利用负压射流引入至燃烧腔。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橡胶粉改性沥青的环保型制备实验平台,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反应釜、升温釜和母液罐的顶端进料口分别经三通阀连通至进料管,所述的进料管经沥青输送泵与油槽连通,所述的反应釜、升温釜和母液罐的底部排料口分别经三通阀接入排料管,所述的排料管一端接排污口,另一端经三通阀接入沥青输送泵与油槽间,在所述的进料管上还经三通阀旁接有出料管。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橡胶粉改性沥青的环保型制备实验平台,其特征在于,还包括胶体磨,所述的胶体磨的进料口经三通阀接入沥青输送泵的出口,所述的胶体磨的排料口经三通阀接入出料管。
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橡胶粉改性沥青的环保型制备实验平台,其特征在于,所述的重量传感器设置在反应釜的罐体底部与基地之间。
5.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橡胶粉改性沥青的环保型制备实验平台,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粘度传感器横向贯穿所述的反应釜的侧壁设置,所述的粘度传感器的内端两侧分别设置有侧挡板。
6.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橡胶粉改性沥青的环保型制备实验平台,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粘度传感器的测量端与反应釜内壁间距为40cm-50cm,所述的侧挡板的宽度为40cm-50cm且相对粘度传感器等距设置,所述的侧挡板与所述的粘度传感器的间距为50cm-60cm。
CN201520883043.9U 2015-11-06 2015-11-06 橡胶粉改性沥青的环保型制备实验平台 Active CN205164717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520883043.9U CN205164717U (zh) 2015-11-06 2015-11-06 橡胶粉改性沥青的环保型制备实验平台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520883043.9U CN205164717U (zh) 2015-11-06 2015-11-06 橡胶粉改性沥青的环保型制备实验平台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05164717U true CN205164717U (zh) 2016-04-20

Family

ID=55728756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520883043.9U Active CN205164717U (zh) 2015-11-06 2015-11-06 橡胶粉改性沥青的环保型制备实验平台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05164717U (zh)

Cited B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5289445A (zh) * 2015-11-06 2016-02-03 天津海泰环保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橡胶粉改性沥青的环保型制备实验平台及实验方法
CN106552574A (zh) * 2016-05-12 2017-04-05 厦门医学高等专科学校 一种远程控制的安全化学反应装置

Cited By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5289445A (zh) * 2015-11-06 2016-02-03 天津海泰环保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橡胶粉改性沥青的环保型制备实验平台及实验方法
CN106552574A (zh) * 2016-05-12 2017-04-05 厦门医学高等专科学校 一种远程控制的安全化学反应装置
CN106552574B (zh) * 2016-05-12 2018-08-10 厦门医学院 一种远程控制的安全化学反应装置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205164717U (zh) 橡胶粉改性沥青的环保型制备实验平台
CN105536680A (zh) 一种化工用便于快速移动的反应釜
CN105233781A (zh) 橡胶粉改性沥青的制备实验平台及实验方法
CN205073951U (zh) 一种用于乳化改性沥青生产的设备
CN209138518U (zh) 改性沥青生产设备
CN102872740A (zh) 一种自动混料系统
CN105839495A (zh) 一种浇筑式沥青混凝土生产运输一体机
CN101148543A (zh) 一种利用橡胶粉制作橡胶沥青的设备及工艺
CN203120892U (zh) 一种环保节能型糖浆搅拌设备
CN105289445A (zh) 橡胶粉改性沥青的环保型制备实验平台及实验方法
CN205062616U (zh) 低温改性沥青混凝土施工搅拌装置
CN205164718U (zh) 橡胶粉改性沥青的制备实验平台
CN106423014A (zh) 一种高效反应釜
CN206064249U (zh) 一种制备新型混凝土脱模剂的混合搅拌装置
CN103696344B (zh) 一种彩色沥青混合料生产设备
CN204638193U (zh) 一种自动化蒸汽加热釜
CN109056467A (zh) 一种高效沥青搅拌装置
CN205575996U (zh) 一种道路乳化沥青制备装置
CN107720680A (zh) 一种液态肥配料、灌装系统
CN208340721U (zh) 高胶沥青母料生产线
CN206683375U (zh) 一种用于生产碳酸钙的自动烘干设备
CN105778534A (zh) 一种道路用乳化生物沥青及其制备装置和制备方法
CN202823227U (zh) 油水搅拌乳化机
CN206396607U (zh) 一种自流淌沥青混合料拌合车
CN206940785U (zh) 节能型温拌改性沥青生产装置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14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C56 Change in the name or address of the patentee
CP01 Change in the name or title of a patent holder

Address after: Science and Technology Finance Building 5 No. 300384 in Tianjin Binhai Huayuan Industrial Park Mei Yuan Lu 12

Patentee after: TIANJIN HAITAI ENVIRONMENTAL PROTECTION TECHNOLOGY DEVELOPMENT CO.,LTD.

Address before: Science and Technology Finance Building 5 No. 300384 in Tianjin Binhai Huayuan Industrial Park Mei Yuan Lu 12

Patentee before: TIANJIN HI-TECH ENVIRONMENT SCIENCE & TECHNOLOGY DEVELOPMENT CO.,LTD.

GR01 Patent grant
PP01 Preservation of patent right

Effective date of registration: 20230824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160420

PP01 Preservation of patent righ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