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05155001U - 气缸 - Google Patents
气缸 Download PDFInfo
- Publication number
- CN205155001U CN205155001U CN201520696206.2U CN201520696206U CN205155001U CN 205155001 U CN205155001 U CN 205155001U CN 201520696206 U CN201520696206 U CN 201520696206U CN 205155001 U CN205155001 U CN 205155001U
- Authority
- CN
- China
- Prior art keywords
- hermetic unit
- piston rod
- bearing portion
- main shaft
- cylinder
- Prior art date
-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 Active
Links
Landscapes
- Fluid-Damping Device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的气缸包括基管,其在一面形成贯通孔;活塞杆,其以贯通的方式插入至所述贯通孔;主轴,其与所述活塞杆结合,并沿所述活塞杆进行线形运动;轴承部,其设置于所述活塞杆的下端;以及密闭部件,其设置于所述轴承部和所述贯通孔之间。
Description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的实例涉及一种气缸。
背景技术
一般使用在椅子上的气缸大体由基管(Basetube)和气浮主轴(气体spindle),气缸的主轴进行上下运动,使椅子的高度能够调整。
图6为展示气缸构造单面图。
如图6所示,一般的气缸10包含椅子的坐席下端部连接的主轴13,支撑主轴的基管11,在基管11和主轴13之间插入使主轴上升或者下降时起到固定作用的管导件12。
详细的说,气缸包含,在内部相对上下运动的活塞23,安装活塞23的活塞杆22,安装在主轴13内径内和活塞23外径的O型圈(O-ring)和面接触的缸体16。在这缸体16通过活塞分为上部腔室20和下部腔室21。
还有气缸10包含密封缸体16下端部的气体密封部24,密封缸体16上端部的管固定件17,贯通管固定件17中心部位的开闭销15,根据上下运动而调整开闭销15开关的开口销14。
详细,管固定件17的一侧有为了气体出入而设计的孔口18,孔口18由开闭销15来开关。再者,缸体16和主轴13之间形成通过孔口18而排出氮气气体的气体流路19。
下面说明跟上述性能一样的气缸10,并举例说明使用者坐在椅子上的过程。
首先,使用者坐在椅子上后,把和开口销14连接的操纵杆往上调或者往下调,开口销14会进行加压。然后,开口销14往下加压的话开闭销15会下降。接着开闭销15下降时,上部腔室20里存储的气体会通过开闭销15的侧面流动到孔口18。然后,流动到孔口18的气体会通过气体流路19流动到下部腔室21。这时,下部腔室21的体积会大于上部腔室20的体积,所以主轴13会往下降落。使用者把上述的操纵杆放开时,气体不会再流动,此时椅子高度会固定在使用者希望的高度。
发明者虽然为了本实用新型的开发而持有上述的背景技术,但是作为本实用新型开发时学习的情报技术,不可以在申请本实用新型之前跟一般公众说是公开的技术。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实例的目的:防止基管内部漏油现象和提高气缸的耐久性。
本实用新型的一方面,提供包括有贯通孔的基管,插入到该贯通孔的活塞杆,和活塞杆结合后,跟着活塞杆进行线形运动的主轴,安装在活塞杆下端的轴承部及安装在轴承部和贯通孔之间的密闭部件的气缸。
另外,因密闭部件的伸缩性,可以密封上述的贯通孔。
另外,密闭部件至少可以包裹住一部分轴承部。
另外,密闭部件可以在轴承部安装部位及安装部位的一侧延长形成,也可以具备
绕着活塞杆的外的外径,插入到贯通孔的突出部。
另外,突出部的外径可以随着活塞杆的长度方向减少形成。
另外,密闭部件可以和安装部连接,还可以具备固定在安装部上轴承部的支撑杆。
另外,轴承部的一部分可以包裹安装部外径的一部分。
另外,轴承部在贯通孔的对面可以具备沟槽(groove),密闭部件的一部分会插入到沟槽里面。
本实用新型实例的效果:密封基管,可以防止基管往外漏油。
附图说明
图1为以本实用新型第1实例为准来展示气缸构造的正面图和扩大图。
图2a为展示图1密闭部件的平面图。
图2b为展示图1密闭部件的单面图。
图2c为展示图1密闭部件的底面图。
图3为根据本实用新型第2实例来展示气缸构造的正面图和扩大图。
图4为根据本实用新型第3实例来展示气缸构造的正面图和扩大图。
图5为根据本实用新型第4实例来展示气缸构造的正面图和扩大图。
图6为展示气缸构造的单面图。
100,200,300,400:气缸
110,210,310,410:基管
111,211,311,411:固定板
112,212,312,412:贯通孔
120,220,320,420:活塞杆
130,230,330,430:主轴
140,240,340,440:轴承部
150,250,350,450:密闭部件
445:沟槽
具体实施方式
参考以下图面后,应该详细说明后,使拥有正常知识的人看到本实用新型实例时能够容易理解。本实用新型可以以各种不同的形态来体现,并不是只限于该说明书里的实例。
<第1实例>
图1为以本实用新型第1实例为准来展示气缸构造的正面图和扩大图。图2a为展示图1密闭部件的平面图。图2b为展示图1密闭部件的单面图。图2c为展示图1密闭部件的底面图。
如图1及图2a和图2c所示,以本实用新型第1实例为准的气缸100包括基管110,活塞杆120,主轴130,轴承部140,密闭部件150,缓冲部件160,阀部170及固定部件180。
基管110形成气缸100的本体。基管110形成内部空间后,可以在内部空间安装活塞杆120,主轴130,轴承部140,缓冲部件160。基管110的一侧具备固定板111,固定板111上可以形成贯通孔112。
基管110可以引导主轴130上下线形运动,为了防止主轴130线形运动时晃动(Wobble)现象,主轴可以具备主轴导件113。
主轴导件113安装在基管110的上端。为了主轴导件113制作的便利性,可以在基管110上延长形成后和基管110形成一体。另外,气缸100的安装,修理及管理容易,可以和基管110区分开来。为了以下说明的容易性,重点说明主轴导件113和基管110区分的情况。
基管110为了固定主轴导件113,可以具备凸起114。凸起114(embossing)可以向着基管111的内径突出形成。主轴导件113可以具备和凸起114对应孔。凸起114插入到孔里面后,可以固定基管110和主轴导件113。
活塞杆120插入到贯通孔112里面后,支撑在基管110上。活塞杆120根据固定部件180固定在固定板111上。也就是说,在活塞杆120的下端部结合固定夹182后,使活塞杆120固定在固定板111上。固定板111和固定夹182之间插入夹垫圈181以后,可以防止因固定板111和固定夹182直接接触带来的损伤现象。
主轴130和活塞杆120结合后,跟着活塞杆120进行线形运动。另外,在主轴130内部空间安装缸体132以后,随着气体腔室133、134体积变化主轴130可以进行上下运动。主轴130上端部安装了阀部170,可以控制气体腔室133、134之间的气体流动。为了防止从主轴130下端部缸体132的下侧漏气,可以具备密封部件135。密封部件135可以具备密封气体腔室133、134的气体密封部136和安装在气体密封部136下端的法兰137。法兰137可以缓冲主轴130下降运动时和缓冲部件160的冲击,来提高主轴130的耐久性。
根据安装在活塞杆120上端的活塞121,可以把缸体132的内部空间分成上部腔室133下部腔室134。缸体132的外径和主轴130内径之间会形成上部腔室133和下部腔室134之间气体流动的气体流路131。
缸体132的上端部有密封缸体132上端部,控制气体进出的阀部位170。阀部位170包括开口销171,开闭销172,管固定件173及孔口174。
详细的说,管固定件173密封缸体132的上端部并且在内部形成中空部。开闭销172贯通及安装管固定件173的中空部,从而使缸体132内部气体进出。开口销171安装在开闭销172的上端部后,加压开闭销172。孔口174形成在管固定件173的内部后,使缸体132内部的气体在内部的气体流路131里移动。
轴承部140安装在活塞杆120下部以后,可以支撑活塞杆120的同时也可以使其旋转。轴承部140包括安装在下侧后,支撑在固定板111上的第1支撑体141,安装在第1支撑体141上侧的第2支撑体142,安装在第1支撑体141和第2支撑体142之间的复数轴承部滚珠143及球座144。
密闭部件150可以安装在轴承部140和固定板111之间,可以至少包裹一部分轴承部140。即,密闭部件150具有伸缩性,然后跟着活塞杆120的外径安装,从而具备开口155。
密闭部件150在材料的性质上具备伸缩性及气密性,所以能够密封贯通孔112后,防止基管110内部或者主轴130内部通过贯通孔112漏气。详细而言,形成贯通孔112的固定板111和密闭部件150紧贴,因此能够防止流体从固定板111和密闭部件150之间通过。并且,密封部件以保卫活塞杆120的方式配置,密闭部件150紧贴于活塞杆120的外周面,因此能够防止流体沿着活塞杆120而从活塞杆120和密闭部件150之间通过。
另外,往密闭部件150上加力时,因密闭部件150的变型能够提高密封效果。即,主轴130进行线形运动时,主轴130往密闭部件150上加力的话,密闭部件150会变型。变型的密封部件会把密闭部件150及固定板111和密闭部件150及活塞杆120之间的间距最小化。至此可以阻挡气体从该间距通过。
密闭部件150可以具备安装部151,突出部152及支撑杆153、154。密闭部件150使用具备弹性或者小量弹性的材料,并不限定于某种特定材料。
安装部151安装第1支撑体141后,和轴承部140结合。因为安装部151具有伸缩性,可以把安装部151和固定板111上部的间距最小化,来防止漏气。另外,主轴130给轴承部140加力时,固定板111上部和第1支撑体141之间的距
离会减少,导致安装部151弹性变型。这时,可以有效防止气体通过贯通孔112泄出。
第1支撑体141的大小可以比第2支撑体142小。这样的话,会减少安装部151和第1支撑体141接触面积,从而把传送的密闭部件150的力度集中到某一个点上。即,如果第1支撑体141和安装部151接触面积小的话,加到密闭部件150的力度集中在安装部151上的某一点。此时,密闭部件150的变形程度变大,从而更有效的密封贯通孔112。
突出部152和活塞杆120有面接触,然后突出部152至少一部分会插入到贯通孔112里面。突出部152在安装部151里面跟着活塞杆120的外径向着贯通孔112延长。突出部152可以在安装部151的一侧突出形成。突出部152不限定于特定形状,可以拥有各种形状。只是为了以下说明的便利,以三角形的形态来做重点说明。
另外,突出部152的外径可以跟着活塞杆120的长度方向减少。从而突出部152更容易插入到贯通孔112内部。活塞杆120和密闭部件150的接触面积变宽后,可以通过贯通孔112有效的防止从基管110内部漏油现象。
支撑杆153、154在安装部151上和轴承部140接触形成后,固定轴承部140。第1支撑杆153和第1支撑体141的内径接触后,使第1支撑体141(thefirstsupporter)和活塞杆120具有一定的间距。维持活塞杆120和第1支撑体141的稳定间距时,均匀的力度会通过密闭部件150传送到活塞杆120上。此时,该力度会把密闭部件150和活塞杆120之间的间距均匀的最小化,从而更加容易密封气缸100。第2支撑杆154和第1支撑体141的外径接触后,防止第1支撑体141掉落。
缓冲部件160安装在主轴130和轴承部140之间,从而吸收主轴130进行线形运动时发生的冲击。即,可以缓冲主轴130到达最低点时,主轴130下部和轴承部140发生的冲击。另外,还可以减少主轴130和轴承部140发生撞击的噪音,也可以提高轴承部140的耐久性。
使用者坐在椅子上时,因使用者的体重导致主轴130稍微往下降。这时,上部腔室133的体积减少,缸体132内部的气体压力则增加。
把和开口销171连接的操纵杆压下或者上拉时开口销171则下降。开口销171和开闭销172维持接触,使开口销171下降时开闭销172也一起下降。启动操纵杆之前,开闭销172锁闭和缸体132内部连接的孔口174,因开闭销172的下降而连接了缸体132内部和孔口174。
孔口174和气体流路131连接着,加压在上部腔室133的气体通过孔口174和气体流路131移动到下部腔室134。这时,上部腔室133的容积减少,下部腔室134的容积增加后,主轴130及缸体132下降。
主轴130及缸体132的上升运动也和上述的下降运动相似。把和开口销171连接的操纵杆(未图示)压下或者上拉时,随着开口销171和开闭销172的下降孔口174会开启。这时,使用者在椅子上起来后(去除了使用者的体重),下部腔室134内部的气体跟着气体流路131移动到上部腔室133里。这时,上部腔室133的容积增加,下部腔室134的容积减少,从而主轴130及缸体132上升。
防止及维持上述因主轴130及缸体132的反复性上升及下降运动而带来气缸100故障和耐久性,重要的是圆滑主轴130及缸体132的反复性上升及下降运动。所以在主轴130及缸体132的内部存储了油(Oil)或者润滑油(Grease)。
但是,主轴130进行反复上下运动时,活塞杆120或者密封部件135会发生划伤嗑伤。也就是说,主轴130进行上下运动时活塞杆120和密封部件135相互接触,导致活塞杆120的外周面发生损伤,作为密封部件135的气体密封136或者法兰137(FLANGE)中的至少一个发生损伤。主轴130的内部流体可通过活塞杆120或者密封部件135的缺痕漏到主轴130的外部。
活塞杆120通过贯通孔112和基管110连接,液体随着活塞杆120通过贯通孔112,可以漏到外部。漏到气缸100外部的液体,有损气缸10的外观及对周边环境有害。所以,使用者应清理漏出的液体。随之,为了维持气缸100的耐久性及防止漏油,需要安装装置。
为了解决上述问题点,以本实用新型的实例为准的气缸100可以具备密闭部件150。密闭部件150根据材料的性质来密封贯通孔112。即,密闭部件150具有伸缩性及气密性,以减少轴承部140和固定板111上部面之间的间距。另外,密闭部件150跟着活塞杆120的外径安装,还可以把活塞杆120和密闭部件150之间的间距最小化,从而减少漏油。
主轴130给密闭部件150加力的话,密闭部件150在它所受力的范围内可以进一步减少轴承部140和固定板111之间的间距,从而,密闭部件150把活塞杆120和密闭部件150的间距最小化后,使漏油现象最小化。
密闭部件150安装在轴承部140和固定板111之间,可以减少因轴承部140和固定板111摩擦及加力而发生的噪音。另外,主轴130通过活塞杆120给轴承部140加力时,密闭部件150给轴承部140提供反力,使气缸100拥有缓冲性能。
<第2实例>
图3为以本实用新型第2实例为准来展示气缸200构造的正面图和扩大图。
如图3所示,以本实用新型第2实例为准的气缸200包括基管210,活塞杆220,主轴230,轴承部240,密闭部件250,缓冲部件260及阀部270。只是,本实用新型的第2实例别的部分和原实例相同,只有密闭部件250的形态和构造特征不同而已。所以,在本实例里没有该说明的部分引用上述的第1实例说明,省略仔细的说明。
密闭部件250可以安装在轴承部140和固定板211之间,可以至少包裹一部分轴承部240。即,密闭部件250具有伸缩性,所以跟着插入到贯通孔212的活塞杆220的外径安装。密闭部件250密封贯通孔212后,可以防止基管210内部漏油。另外,给密闭部件250加力时,因密闭部件250的变型可以提高密封贯通孔212的效果。
密闭部件250可以具备安装部251,突出部252及支撑杆253。突出部252的形状,构造及形成和气缸100的密闭部件150相同或者类似,所以省略仔细说明。
支撑杆253从安装部251和轴承部240接触面开始延长形成,固定轴承部240。支撑杆253和第1支撑体241的内径接触后,使第1支撑体241在活塞杆220上具有一定的间距。活塞杆220和第1支撑体241的具有一定间距时,均匀的力度会通过密闭部件250传送到活塞杆220上。所以,该力度把密闭部件250和活塞杆220之间的间距最小化,更容易密封气缸200。
另外,支撑杆253在第1支撑体241给安装部加力时,引导安装部跟着活塞杆220的长度方向变型后,使为了防止轴承部240和活塞杆220之间漏油而密封的领域变大。
密闭部件250具有伸缩性,也可以减少轴承部240和固定板211之间的间距。另外,随着活塞杆220的外径安装密闭部件250后,把活塞杆220和密闭部件250的间距最小化,从而减少漏油现象。
当主轴230给密闭部件250加力时,密闭部件250的安装部251会把轴承部240和固定板211之间为了防止漏油而形成的密封领域变大。另外,支撑杆253引导密闭部件250跟着活塞杆220的长度方向变型后,可以把轴承部240和活塞杆220之间为了防止漏油形成的密封领域变大。
密闭部件250安装在轴承部240和固定板211之间,从而减少轴承部240和固定板211因摩擦和加力而发生的噪音。另外,主轴230给轴承部240加力时密闭部件250给轴承部240提供反力,从而使气缸200拥有缓冲性能。
<第3实例及变型例>
图4为以本实用新型第3实例为准来展示气缸300构造的正面图和扩大图。
如图4所示,以本实用新型为准的第3实例及变型例为准的气缸300包括基管310,活塞杆320,主轴330,轴承部340,密闭部件350,缓冲部件360及阀部370。本实用新型的第3实例及变型例别的部分和原实例相同,只有轴承部340、340a和密闭部件350、350a的形态及构造的特征不同。所以,在本实例里没有该说明的部分引用上述的第1实例说明,省略仔细的说明。
先行说明气缸的轴承部340及密闭部件350。
轴承部340的第1支撑体341和固定板311相对的一部分突出形成。即,轴承部340的第1支撑体341突出形成后,可以包裹安装部351一部分的外径形成。第1支撑体341的突出部分在主轴330给第1支撑体341加力时,引导密闭部件350向着活塞杆320长度方向变型后,使活塞杆320和密闭部件350进一步紧密,从而有效防止漏油。即,第1支撑体341a的突出部分在密闭部件350变型时,抑制固定板311一起变型的现象,然后引导固定板向着活塞杆320长度的方向变型。
密闭部件350可以具备安装部351,突出部352及延长部353。安装部351及突出部352的形状,构造及性能和气缸100的密闭部件350相同或者类似,所以省略仔细说明。
延长部353从安装部的端部延长形成。延长部353和第1支撑体341的突出部分接触。延长部353的厚度比安装部351的厚度小。主轴330给第1支撑体341加力时,第1支撑体141突出部分给延长部353加力。这时,因延长部353的厚度比安装部351薄,导致容易发生变型,进一步紧密密闭部件350和固定板311,使漏油现象最小化。
以本实用新型第3实例变型例为准的轴承部340a及密闭部件350a的说明如下。
轴承部340a的第1支撑体341a可以包裹一部分的安装部351a弯曲形成。主轴330给第1支撑体341a加力时,第1支撑体341a给弯曲中心的方向传送该力度。第1支撑体341a使密闭部件350a和活塞杆320进一步紧密,从而有效防止漏油。
密闭部件350a可以具备安装部351a,突出部352a,支撑杆353a及延长部354a。安装部351a,突出部352a,支撑杆353a的形状,构造及性能和气缸100的密闭部件150相同或者类似,延长部354a和第3实例叙述的延长部353相同或者相似,至此省略仔细说明。
密闭部件350、350a安装在轴承部340、340a和固定板311之间,可以减少因轴承部340、340a和固定板311的摩擦及加力而发生的噪音。另外,主轴330给轴承部340、340a加力时,密闭部件350、350a给轴承部340、340a提供反力,使气缸300拥有缓冲性能。
<第4实例>
图5为以本实用新型第4实例为准来展示气缸400构造的正面图和扩大图。
如图5所示,以本实用新型的第4实例为准的气缸400包括基管410,活塞杆420,主轴430,轴承部440,密闭部件450,缓冲部件460及阀部170。本实用新型的第4实例别的部分和原实例相同或者类似,只有轴承部440和密闭部件450的形状及构造的特征不同。所以,在本实例里没有该说明的部分引用上述的第1实例说明,省略仔细的说明
轴承部440安装在活塞杆420的下端部,从而使活塞杆420进行旋转。轴承部440包括:安装在下侧固定板411支撑第1支撑体441,安装在第1支撑体441上侧的第2支撑体442,安装在第1支撑体441和第2支撑体442之间的轴承部滚珠443及安装在轴承部滚珠443上的球座444。另外轴承部440可以具备和贯通孔412相对的第1支撑体441一侧的沟槽445。
密闭部件450的一部分插入到沟槽445里面。即,密闭部件450在沟槽445形成的第1支撑体141的一侧突出形成。密闭部件450使用具有弹性的材料,并不限定某种特定的材料。
主轴430给轴承部440加力时,第1支撑体441把力传送给密闭部件450。这时,因密闭部件450具备伸缩性,进一步密封第1支撑体441和固定板411之间,从而有效防止漏油。
密闭部件450安装在轴承部440和固定板411之间,可以减少因轴承部440和固定板411的摩擦及加力而发生的噪音。另外,主轴430给轴承部440加力时,密闭部件450给轴承部440提供反力,使气缸400拥有缓冲性能。
Claims (8)
1.一种气缸,其中,该气缸包括:
基管,其在一面形成贯通孔;
活塞杆,其以贯通的方式插入至所述贯通孔;
主轴,其与所述活塞杆结合,并沿所述活塞杆进行线形运动;
轴承部,其设置于所述活塞杆的下端;以及
密闭部件,其设置于所述轴承部和所述贯通孔之间。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气缸,其中,所述密闭部件通过所述密闭部件的伸缩而使贯通孔密闭。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气缸,其中,所述密闭部件至少包裹轴承部的一部分。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气缸,其中,所述密闭部件包括:
安装部,其用于安装所述轴承部;以及
突出部,其以从所述安装部延长的方式形成,该突出部包绕所述活塞杆的外表面,且至少一部分插入至所述贯通孔。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气缸,其中,所述突出部的外径沿着活塞杆长度方向而减小。
6.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气缸,其中,所述密闭部件还包括:
支撑杆,其以与所述安装部连接的方式形成,用于固定安装于所述安装部的所述轴承部。
7.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气缸,其中,所述轴承部的一部分包绕所述安装部的外周面的一部分。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气缸,其中,
所述轴承部在与所述贯通孔相对的一面具有沟槽,
所述密闭部件以所述密闭部件的至少一部分插入于所述沟槽的方式设置。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1520696206.2U CN205155001U (zh) | 2015-09-09 | 2015-09-09 | 气缸 |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1520696206.2U CN205155001U (zh) | 2015-09-09 | 2015-09-09 | 气缸 |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CN205155001U true CN205155001U (zh) | 2016-04-13 |
Family
ID=55690697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Title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
CN201520696206.2U Active CN205155001U (zh) | 2015-09-09 | 2015-09-09 | 气缸 |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 Link |
---|---|
CN (1) | CN205155001U (zh) |
Cited By (1)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110259754A (zh) * | 2018-03-12 | 2019-09-20 | 青岛三弘精密器械有限公司 | 气缸、气弹簧、气缸的制造方法及气弹簧的制造方法 |
-
2015
- 2015-09-09 CN CN201520696206.2U patent/CN205155001U/zh active Active
Cited By (1)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110259754A (zh) * | 2018-03-12 | 2019-09-20 | 青岛三弘精密器械有限公司 | 气缸、气弹簧、气缸的制造方法及气弹簧的制造方法 |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 Publication Date | Title |
---|---|---|
CN106460997B (zh) | 缓冲器 | |
JP6277447B2 (ja) | 油圧緩衝器 | |
CN106460995B (zh) | 缓冲器 | |
CN207333566U (zh) | 一种石油管道支撑装置 | |
CN205155001U (zh) | 气缸 | |
CN209067740U (zh) | 一种可乘坐儿童的玩具汽车液压减震装置 | |
CN205089879U (zh) | 一种车辆抗泄漏油压减震器 | |
CN107923469B (zh) | 缓冲器的阀构造 | |
US20090151799A1 (en) | Check valve | |
KR101300925B1 (ko) | 소음 방지타입 연료탱크 벤트 밸브 | |
JP2010054009A (ja) | 緩衝器 | |
JP2015197141A (ja) | 緩衝器 | |
JPH07280022A (ja) | リバウンドスプリング構造 | |
CN205504069U (zh) | 固定球阀弹性补偿型软密封阀座结构 | |
CN2366628Y (zh) | 双重密封缓冲止回阀 | |
KR101028853B1 (ko) | 쇽 업소버의 오일씰 | |
KR100931498B1 (ko) | 액체 봉입식 엔진 마운트 | |
KR20090055954A (ko) | 가구용 충격 완충장치 | |
JP6418809B2 (ja) | 気体ばね式除振装置 | |
CN105249706A (zh) | 高压气筒 | |
CN213451471U (zh) | 一种油气结合阻尼器 | |
CN219932998U (zh) | 一种密封球阀 | |
KR100731498B1 (ko) | 쇽 업소버 | |
KR20030039892A (ko) | 쇽 업소버의 씰링 구조 | |
CN102605805A (zh) | 压力平衡地基隔振方法及其所用的隔振器 |
Legal Events
Date | Code | Title | Description |
---|---|---|---|
C14 |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 ||
GR01 | Patent grant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