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05092620U - 充电设备 - Google Patents

充电设备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05092620U
CN205092620U CN201520873762.2U CN201520873762U CN205092620U CN 205092620 U CN205092620 U CN 205092620U CN 201520873762 U CN201520873762 U CN 201520873762U CN 205092620 U CN205092620 U CN 205092620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charging
mount pad
installation
installing hole
charging devic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520873762.2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陈一
杭洋
马银山
吴小平
仇常明
王子健
于景阳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National Network (beijing) New Energy Automotive Service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State Grid Corp of China SGCC
State Grid Beijing Electric Power Co Ltd
State Grid Beijing Electric Vehicle Service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State Grid Corp of China SGCC, State Grid Beijing Electric Power Co Ltd, State Grid Beijing Electric Vehicle Service Co Ltd filed Critical State Grid Corp of China SGCC
Priority to CN201520873762.2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05092620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05092620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05092620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Landscapes

  • Electric Propulsion And Braking For Vehicles (AREA)
  • Charge And Discharge Circuits For Batteries Or The Like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充电设备。充电设备包括:安装座,具有安装通孔;用于给车辆充电的充电本体,充电本体包括充电插头和与充电插头连接的线束总成,充电插头安装在安装通孔处;加强结构,设置在安装通孔处并与安装座连接。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可以解决现有技术中的充电设备的安装通孔易损坏的问题。

Description

充电设备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电动汽车领域,具体而言,涉及一种充电设备。
背景技术
现有技术中,充电设备包括具有安装通孔的安装座和用于给电动汽车等车辆充电的充电本体。充电本体的充电插头通过螺钉安装在上述的安装通孔处。
当需要给电动汽车等车辆进行充电时,必须将电动车的充电枪头通过充电设备的充电插头与充电连接线缆可靠连接。
现有技术中,操作人员在插拔电动车的充电枪头时,因用力过猛,或是忘记拔充电枪头将电动车直接启动,作用力通过充电本体直接传递至安装座,因安装座由硬质塑料制成,而且充电插头与安装座之间是通过螺钉固定连接的,易造成安装座的安装通孔及周围部件开裂损坏,直接影响了该充电设备的使用。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主要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充电设备,以解决现有技术中的充电设备的安装通孔易损坏的问题。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充电设备,充电设备包括:安装座,具有安装通孔;用于给车辆充电的充电本体,充电本体包括充电插头和与充电插头连接的线束总成,充电插头安装在安装通孔处;加强结构,设置在安装通孔处并与安装座连接。
进一步地,加强结构具有与充电插头的形状和大小相适配的避让缺口。
进一步地,加强结构还具有设置在避让缺口周向外侧的一个或者多个安装缺口,安装缺口与避让缺口连通。
进一步地,加强结构设置在安装座的线束总成所在一侧的侧面上。
进一步地,加强结构与安装座可拆卸连接。
进一步地,充电设备还包括锁紧件,加强结构还具有一个或者多个第一安装孔,安装座具有与第一安装孔对应设置的第二安装孔,充电插头具有与第一安装孔对应设置的第三安装孔,锁紧件依次穿过第三安装孔、第二安装孔和第一安装孔以将加强结构锁紧在安装座上。
进一步地,加强结构为钢垫。
应用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由于安装座上设置有加强结构,当操作人员在插拔电动车的充电枪头时,因用力过猛等产生的作用力通过充电本体传递至安装座时,可以通过加强结构分散上述作用力,避免应力集中导致的安装座的安装通孔及周围部件开裂损坏的问题。
附图说明
构成本申请的一部分的说明书附图用来提供对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理解,本实用新型的示意性实施例及其说明用于解释本实用新型,并不构成对本实用新型的不当限定。在附图中:
图1示出了根据本实用新型的充电设备的实施例的部分结构示意图;以及
图2示出了图1的加强结构的主视示意图。
其中,上述附图包括以下附图标记:
1、安装座;2、充电本体;21、充电插头;22、线束总成;3、加强结构;31、避让缺口;32、安装缺口;33、第一安装孔;4、锁紧件。
具体实施方式
需要说明的是,在不冲突的情况下,本申请中的实施例及实施例中的特征可以相互组合。下面将参考附图并结合实施例来详细说明本实用新型。
应该指出,以下详细说明都是例示性的,旨在对本申请提供进一步的说明。除非另有指明,本文使用的所有技术和科学术语具有与本申请所属技术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通常理解的相同含义。
在本发明中,在未作相反说明的情况下,使用的方位词如“内、外”是指相对于各部件本身的轮廓的内、外,但上述方位词并不用于限制本发明。
本实用新型及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中,充电设备为用于给电动汽车充电的充电桩。
如图1和图2所示,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充电设备。充电设备包括安装座1、用于给车辆充电的充电本体2和加强结构3。其中,安装座1具有安装通孔;充电本体2包括充电插头21和与充电插头21连接的线束总成22,充电插头21安装在安装通孔处;加强结构3设置在安装通孔处并与安装座1连接。
通过上述设置,由于安装座1上设置有加强结构3,当操作人员在插拔电动车的充电枪头时,因用力过猛等产生的作用力通过充电本体2的充电插头21传递至安装座1时,可以通过加强结构3分散上述作用力,避免应力集中导致的安装座1的安装通孔及周围部件开裂损坏的问题。
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充电设备还包括壳体。壳体具有开口和容纳腔。安装座1设置在壳体的开口处并与壳体配合。一部分的充电本体2位于壳体的容纳腔内。
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可选地,加强结构3为钢垫。
如图2所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加强结构3具有与充电插头21的形状和大小相适配的避让缺口31。
具体地,避让缺口31为贯通钢垫的圆形通孔。该圆形通孔与充电插头21的外形相适配。当然还可以将避让缺口31设置为其他的形状。
如图2所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为了便于安装和拆卸加强结构3。加强结构3还具有设置在避让缺口31周向外侧的一个安装缺口32,安装缺口32与避让缺口31连通。
当然,在本实用新型附图未示出的替代实施例中,还可以根据需要设置两个相对设置的安装缺口32。两个安装缺口32均设置在避让缺口31周向外侧且分别与避让缺口31连通。
如图1所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加强结构3设置在安装座1的线束总成22所在一侧的侧面上。
通过上述设置,加强结构3位于安装座1的线束总成22所在一侧的侧面上,这样操作人员在对电动汽车等进行充电操作时,不会看到加强结构3。整个充电设备的外观能够满足客户体验。
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加强结构3与安装座1可拆卸连接。上述的连接方式便于安装和拆卸。
如图1所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充电设备还包括锁紧件4,加强结构3还具有一个或者多个第一安装孔33,安装座1具有与第一安装孔33对应设置的第二安装孔,充电插头21具有与第一安装孔33对应设置的第三安装孔,锁紧件4依次穿过第三安装孔、第二安装孔和第一安装孔33以将加强结构3锁紧在安装座1上。
具体地,加强结构3为矩形的垫片。该加强结构3具有四个第一安装孔33。四个第一安装孔33分别对应设置在矩形垫片的四个角部。
下面对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进行说明:
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制作一个上述的钢垫只需10元。
而现有技术中更换一个安装座则需要350元。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中,一个充电设备可节约350-10=340元。相比现有技术中更换100个安装座1,本实用新型实施例能够节省34000元,降低维修成本。
另外,往安装座1上安装一个钢垫仅需10分钟,而维修安装座1的安装通孔则需要40分钟,本实用新型实施例大大减少了维修所需时间。
从以上的描述中,可以看出,本实用新型上述的实施例实现了如下技术效果:由于安装座上设置有加强结构,当操作人员在插拔电动车的充电枪头时,因用力过猛等产生的作用力通过充电本体传递至安装座时,可以通过加强结构分散上述作用力,避免应力集中导致的安装座的安装通孔及周围部件开裂损坏的问题。
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于限制本实用新型,对于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来说,本实用新型可以有各种更改和变化。凡在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Claims (7)

1.一种充电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充电设备包括:
安装座(1),具有安装通孔;
用于给车辆充电的充电本体(2),所述充电本体(2)包括充电插头(21)和与所述充电插头(21)连接的线束总成(22),所述充电插头(21)安装在所述安装通孔处;
加强结构(3),设置在所述安装通孔处并与所述安装座(1)连接。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充电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加强结构(3)具有与所述充电插头(21)的形状和大小相适配的避让缺口(31)。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充电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加强结构(3)还具有设置在所述避让缺口(31)周向外侧的一个或者多个安装缺口(32),所述安装缺口(32)与所述避让缺口(31)连通。
4.根据权利要求1至3中任一项所述的充电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加强结构(3)设置在所述安装座(1)的所述线束总成(22)所在一侧的侧面上。
5.根据权利要求1至3中任一项所述的充电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加强结构(3)与所述安装座(1)可拆卸连接。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充电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充电设备还包括锁紧件(4),所述加强结构(3)还具有一个或者多个第一安装孔(33),所述安装座(1)具有与所述第一安装孔(33)对应设置的第二安装孔,所述充电插头(21)具有与所述第一安装孔(33)对应设置的第三安装孔,所述锁紧件(4)依次穿过所述第三安装孔、所述第二安装孔和所述第一安装孔(33)以将所述加强结构(3)锁紧在所述安装座(1)上。
7.根据权利要求1至3中任一项所述的充电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加强结构(3)为钢垫。
CN201520873762.2U 2015-11-04 2015-11-04 充电设备 Active CN205092620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520873762.2U CN205092620U (zh) 2015-11-04 2015-11-04 充电设备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520873762.2U CN205092620U (zh) 2015-11-04 2015-11-04 充电设备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05092620U true CN205092620U (zh) 2016-03-16

Family

ID=55483273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520873762.2U Active CN205092620U (zh) 2015-11-04 2015-11-04 充电设备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05092620U (zh)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4619908A (zh) * 2022-03-11 2022-06-14 国网陕西省电力有限公司电力科学研究院 一种充电桩监控设备、充电桩及充电桩监控方法

Cited B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4619908A (zh) * 2022-03-11 2022-06-14 国网陕西省电力有限公司电力科学研究院 一种充电桩监控设备、充电桩及充电桩监控方法
CN114619908B (zh) * 2022-03-11 2023-09-26 国网陕西省电力有限公司电力科学研究院 一种充电桩监控设备、充电桩及充电桩监控方法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EP2913218B1 (en) Electric connector attachment structure of battery pack for electric vehicle
CN202308948U (zh) 一种汽车线束固定结构
US20120268062A1 (en) Charging connector mounting structure
CN204137131U (zh) 一种电动汽车充电口安装支架及电动汽车
CN205092620U (zh) 充电设备
CN204398899U (zh) 一种电动汽车充电口支架
US20130038287A1 (en) Installation structure for charging equipment in rear vehicle body
CN104709119A (zh) 一种汽车电动座椅电机的便捷安装装置
CN203753057U (zh) 发动机控制单元固定支架以及具有该支架的汽车
CN204775530U (zh) 用于电动车的充电接口装置及其电动车
CN206718946U (zh) 一种混动汽车增程器发动机两级减震系统
CN205986002U (zh) 汽车线束护线盒
CN203826886U (zh) 分块式拼接、胶条式防水防尘型底盘车身线束对接盒
CN204472601U (zh) 一种汽车电动座椅电机的便捷安装装置
CN206948755U (zh) 电动车控制器
CN206022826U (zh) 汽车多媒体双usb接口
CN202935289U (zh) 电子车身稳定装置用支架及汽车
CN110816438A (zh) 车载电脑安装支架及车辆
CN205706534U (zh) 一种车辆及其电器支架
CN219134028U (zh) 一种用于安装车载娱乐系统的装置
CN203085777U (zh) 一种用于汽车起动机的端子及车辆
CN205905873U (zh) 一种汽车内后视镜及汽车
CN211223151U (zh) 一种带有电源接口的汽车座椅
CN103219678B (zh) 汽车及其线束接插件的固定支架
CN210041372U (zh) 车载充电机壳体结构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14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GR01 Patent grant
TR01 Transfer of patent right

Effective date of registration: 20171205

Address after: 100176 Building No. 13, courtyard 2, Sein North Street, Beijing economic and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 Zone, Beijing

Patentee after: National network (Beijing) New Energy Automotive Service Co., Ltd.

Address before: 100031 Beijing Qianmen West Street, Xicheng District, No. 41

Co-patentee before: State Grid Corporation of China

Patentee before: State Grid Beijing Electric Power Company

Co-patentee before: STATE GRID BEIJING ELECTRIC VEHICLE SERVICE CO., LTD.

TR01 Transfer of patent righ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