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05087001U - 电动液压转向器的电机动力传递装置 - Google Patents

电动液压转向器的电机动力传递装置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05087001U
CN205087001U CN201520812807.5U CN201520812807U CN205087001U CN 205087001 U CN205087001 U CN 205087001U CN 201520812807 U CN201520812807 U CN 201520812807U CN 205087001 U CN205087001 U CN 205087001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motor shaft
shaft
motor
pump shaft
processing department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Expired - Fee Rela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520812807.5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申铉薰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Hyundai Mobis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Hyundai Mobis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Hyundai Mobis Co Ltd filed Critical Hyundai Mobis Co Ltd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05087001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05087001U/zh
Expired - Fee Related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Classifications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16ENGINEERING ELEMENTS AND UNITS; GENERAL MEASURES FOR PRODUCING AND MAINTAINING EFFECTIVE FUNCTIONING OF MACHINES OR INSTALLATIONS; THERMAL INSULATION IN GENERAL
    • F16HGEARING
    • F16H39/00Rotary fluid gearing using pumps and motors of the volumetric type, i.e. passing a predetermined volume of fluid per revolution
    • F16H39/04Rotary fluid gearing using pumps and motors of the volumetric type, i.e. passing a predetermined volume of fluid per revolution with liquid motor and pump combined in one unit
    • F16H39/06Rotary fluid gearing using pumps and motors of the volumetric type, i.e. passing a predetermined volume of fluid per revolution with liquid motor and pump combined in one unit pump and motor being of the same type
    • F16H39/34Rotary fluid gearing using pumps and motors of the volumetric type, i.e. passing a predetermined volume of fluid per revolution with liquid motor and pump combined in one unit pump and motor being of the same type in which a rotor on one shaft co-operates with a rotor on another shaft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62LAND VEHICLES FOR TRAVELLING OTHERWISE THAN ON RAILS
    • B62DMOTOR VEHICLES; TRAILERS
    • B62D5/00Power-assisted or power-driven steering
    • B62D5/06Power-assisted or power-driven steering fluid, i.e. using a pressurised fluid for most or all the force required for steering a vehicle
    • B62D5/18Power-assisted or power-driven steering fluid, i.e. using a pressurised fluid for most or all the force required for steering a vehicle characterised by power transmitting means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General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Mechanical Engineering (AREA)
  • Chemical & Material Sciences (AREA)
  • Combustion & Propulsion (AREA)
  • Transportation (AREA)
  • Power Steering Mechanism (AREA)
  • Details And Applications Of Rotary Liquid Pump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电动液压转向器的电机动力传递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电机,具有电机轴;泵,具有与电机轴连接的泵轴,并通过从电机轴传递来的电机的动力来输出工作液;以及电子控制单元,根据车辆的行驶条件,控制电机的驱动,电机轴和泵轴面接触,在电机轴旋转时,泵轴与电机轴联动进行旋转。根据该装置,通过使得电机轴和泵轴彼此直接面接触,在无需其他连接器的情况下将电机的动力传递到泵,从而能够减少动力损失。

Description

电动液压转向器的电机动力传递装置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电动液压转向器的电机动力传递装置,更加详细地,电机轴和泵轴彼此面接触而未使用连接器,从而能够实现动力传递的电动液压转向器的电机动力传递装置。
背景技术
电动液压转向器(EHPS:Electro-HydraulicPowerSteering)是利用电机泵接收液压方式的转向器。电动液压转向器的驱动单元、即电机泵单元(MPU:MotorPumpUnit)由电机、液压泵、ECU等三个主要核心部件构成。由电机产生的动力传递至液压泵,电机的电机轴和液压泵的泵轴通过连接器(Coupler)彼此组装,从而具有传递动力的结构。
在通过连接器彼此连结电机轴和泵轴的结构中,随着部件数量增加,组装结构及工序变复杂,成本上升,而且,为了使得电机轴、泵轴、连接器这三个部件对准轴排列,需要高的部件精度,因此,存在增加加工及组装费用的问题点。另外,当电机轴、连接器、泵轴之间的累计组装公差与部件之间的同心度存在差异时,因未同轴排列,可能会产生噪声以及振动。因此,需要改善这一情况。
本实用新型的背景技术公开在韩国公开专利公报第2014-0110536号(2014年04月15日公开,发明名称:液压储能器一体式EHPS装置及其控制方法)中。
实用新型内容
(实用新型要解决的问题)
本实用新型是为了解决上述那样问题点而提出的,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电机轴和泵轴彼此面接触而未使用连接器,从而能够实现动力传递的电动液压转向器的电机动力传递装置。
(解决问题的手段)
本实用新型的电动液压转向器的电机动力传递装置的特征在于,包括:电机,具有电机轴;泵,具有与所述电机轴连接的泵轴,并通过从所述电机轴传递来的所述电机的动力来输出工作液;以及电子控制单元(ECU),根据车辆的行驶条件,控制所述电机的驱动,所述电机轴和所述泵轴面接触,在所述电机轴旋转时,所述泵轴与所述电机轴联动进行旋转。
在本实用新型中,所述电机轴包括:电机轴上部主体;以及电机轴加工部,与所述电机轴上部主体的上部连接,并具有形成有平面的电机轴平面部,所述泵轴包括:泵轴下部主体;以及泵轴加工部,与所述泵轴下部主体的下部连接,并具有泵轴平面部,该泵轴平面部形成有与所述电机轴平面部相对的平面并与所述电机轴平面部接触。
在本实用新型中,所述电机轴加工部和所述泵轴加工部的横截面分别形成为半圆形。
在本实用新型中,所述电机轴上部主体和所述泵轴下部主体分别形成为圆柱形。
在本实用新型中,具有所述电机轴平面部的所述电机轴加工部的一侧与所述电机轴上部主体的连接部位形成为曲面。
在本实用新型中,具有所述泵轴平面部的所述泵轴加工部的一侧与所述泵轴下部主体的连接部位形成为曲面。
在本实用新型中,所述电机轴包括:电机轴上部主体;以及电机轴加工部,与所述电机轴上部主体的上部连接,并形成有第一槽部,所述泵轴包括:泵轴下部主体;以及泵轴加工部,与所述泵轴下部主体的下部连接,并具有突出形成并用于插入所述第一槽部中的第一突起部。
在本实用新型中,所述电机轴加工部的除了形成有所述第一槽部的表面之外的、与所述泵轴加工部相对的表面形成为平面,所述泵轴加工部的除了形成有所述第一突起部的表面之外的、与所述电机轴加工部相对的表面形成为平面。
在本实用新型中,所述电机轴上部主体和所述泵轴下部主体分别形成为圆柱形。
在本实用新型中,形成有所述第一槽部的所述电机轴加工部的一侧与所述电机轴上部主体的连接部位形成为曲面。
在本实用新型中,形成有所述第一突起部的所述泵轴加工部的一侧与所述泵轴下部主体的连接部位形成为曲面。
在本实用新型中,所述电机轴包括:电机轴上部主体;以及电机轴加工部,与所述电机轴上部主体的上部连接,并在所述电机轴加工部的中间部形成有第二槽部,所述泵轴包括:泵轴下部主体;以及泵轴加工部,与所述泵轴下部主体的下部连接,并在所述泵轴加工部的中间部具有向下侧突出形成的第二突起部,以使该第二突起部插入所述第二槽部并与所述第二槽部面接触。
在本实用新型中,所述电机轴上部主体和所述泵轴下部主体分别形成为圆柱形。
(实用新型的技术效果)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电动液压转向器的电机动力传递装置,通过使得电机轴和泵轴彼此直接面接触,在无需其他连接器的情况下将电机的动力传递到泵,从而能够减少动力损失。
根据本实用新型,通过省略用于连接电机轴和泵轴的现有的连接器,能够降低产品成本,简化组装工序,提高生产性。
根据本实用新型,电机轴和泵轴彼此以凹凸方式结合,从而能够降低组装偏差等带来的轴振动。
附图说明
图1是简要示出本实用新型的电动液压转向器的电机动力传递装置的分解立体图。
图2是简要示出本实用新型一实施例的电动液压转向器的电机动力传递装置中电机轴和泵轴的局部放大图。
图3是简要示出本实用新型一实施例的电机轴和泵轴的紧固前状态的立体图。
图4是简要示出本实用新型一实施例的电机轴和泵轴的紧固状态的侧截面图。
图5是简要示出本实用新型另一实施例的电机轴和泵轴的紧固前状态的立体图。
图6是简要示出本实用新型另一实施例的电机轴和泵轴的紧固状态的水平截面图。
图7是简要示出本实用新型其他实施例的电机轴和泵轴的紧固前状态的立体图。
图8是简要示出本实用新型其他实施例的电机轴和泵轴的紧固状态的俯视图。
附图标记说明
10:电机11:电机轴
12:电机轴加工部12a:电机轴平面部
12b:电机轴曲面部13:电机轴角部
14:第一槽部15:第二槽部
16:电机轴上部主体20:泵
21:泵轴22:泵轴加工部
22a:泵轴平面部22b:泵轴曲面部
23:泵轴角部26:泵轴下部主体
24:第一突起部25:第二突起部
30:ECU40:外罩
50:紧固部件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参照附图等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电动液压转向器的电机动力传递装置进行说明。其中,为了使得说明更加明确并便于说明,有时对于附图中示出的线等的厚度或构成要素的尺寸等加以夸张。并且,后面说明的术语等是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功能来定义的术语等,可根据使用者、运用者的意图或习惯而不同。因此,这些术语等的定义应该基于本说明书整体内容来确定。
图1是简要示出本实用新型的电动液压转向器的电机动力传递装置的分解立体图。
参照图1,本实用新型的电动液压转向器(EHPS:Electro-HydraulicPowerSteering)是借助泵20来接收液压方式的转向器。电动液压转向器并不是通过传动带来驱动方式的转向器,因此,可更加自由设置泵,可易于配置。另外,可以通过控制电机10的电压来改变泵的喷出量,因此,可以根据车辆的行驶状态来进行控制。
本实用新型的电动液压转向器的电机动力传递装置包括电机10、泵20、ECU30。电机10的一端(以图1为基准的上端)设有电机轴11,通过电机轴11,将动力传递至泵20。泵20在一侧(以图1的基准的下侧)具有与电机轴11连接的泵轴21。泵轴21与电机轴11面接触,从而接收电机10的动力。泵20借助通过电机轴11传递至泵轴21的动力输出工作液。ECU30(ElectronicControlunit:电子控制单元)根据车辆的行驶条件控制电机10的驱动。ECU30通过控制电机10的电压来调节自泵20喷出的工作液的量,从而进行符合车辆行驶状态的控制。泵20通过紧固部件50固定在设有电机10的外壳上。设有电机10的外壳被外罩40封闭,从而阻挡杂质等进入。
图2是简要示出本实用新型一实施例的电动液压转向器的电机动力传递装置中电机轴和泵轴的局部放大图。
参照图2,电机轴11上设有圆柱形的电机轴上部主体16和横截面的形状加工成半圆形(D字形)且从电机轴上部主体16突出的电机轴加工部12,泵轴21上设有圆柱形的泵轴下部主体26和从泵轴下部主体26突出且以与电机轴加工部12对应的方式横截面的形状加工成半圆形(D字形)的泵轴加工部22。在电机轴加工部12和泵轴加工部22中,彼此相对的面分别是电机轴平面部12a和泵轴平面部22a。电机轴平面部12a的相反面是形成为曲面的电机轴曲面部12b,泵轴平面部22a的相反面是形成为曲面的泵轴曲面部22b。电机轴平面部12a和泵轴平面部22a彼此面接触,从而电机轴加工部11和泵轴加工部21的截面形状形成为圆形。
因此,电机轴加工部12的电机轴平面部12a和泵轴加工部22的泵轴平面部22a彼此直接面接触,通过电机轴11传递的电机10的动力通过电机轴平面部12a和泵轴平面部22a彼此面接触的电机轴加工部12和泵轴加工部22,传递到泵20。电机轴平面部12a和泵轴平面部22a彼此直接面接触来传递电机10的动力,因此能够减少动力损失。
电机轴上部主体16和泵轴下部主体26分别形成为圆柱形。由此,在电机轴11和泵轴21进行旋转时,能够减少与周围空气之间的摩擦力。另外,电机轴加工部12和泵轴加工部22分别形成为半圆形,因此当电机轴11和泵轴21接触时,在电机轴加工部12和泵轴加工部22抵接的部位整体上也形成圆柱形。
图3是简要示出本实用新型一实施例的电机轴和泵轴的紧固前状态的立体图。
参照图3,电机轴加工部12上的电机轴平面部12a和电机轴上部主体16相交的位置形成有电机轴角部13。在电机轴平面部12a和电机轴上部主体16相交的角部位置,电机轴角部13形成为“”字形曲面。泵轴加工部22上的泵轴平面部22a和泵轴下部主体26相交的位置形成有泵轴角部23。在泵轴平面部22a和泵轴下部主体26相交的角部位置,泵轴角部23形成为“”字形曲面。通过形成为曲面的电机轴角部13和泵轴角部23,能够防止电机轴加工部12和泵轴加工部22产生裂痕,分别增强电机轴11和泵轴21的强度。
图4是简要示出本实用新型一实施例的电机轴和泵轴的紧固状态的侧截面图。
参照图4,向电机轴11的电机轴上部主体16的上侧突出形成的电机轴加工部12的电机轴平面部12a和向泵轴21的泵轴下部主体26的下侧突出形成的泵轴加工部22的泵轴平面部22a彼此直接面接触。通过电机轴11传递的电机10的动力通过彼此面接触的电机轴平面部12a和泵轴平面部22a,以无动力损失的方式传递到泵20。这时,进行轴旋转的电机轴11和泵轴21分别通过形成为曲面的电机轴角部13和泵轴角部23,能够防止加工成D字形的角部产生裂痕。
接着,说明本实用新型另一实施例的电机轴11和泵轴21的结构。
对于本实用新型另一实施例的电动液压转向器的电机动力传递装置中的与上面所说明的本实用新型一实施例的电动液压转向器的电机动力传递装置相同的附图标记,以上述的说明代替。
图5是简要示出本实用新型另一实施例的电机轴和泵轴的紧固前状态的立体图。
参照图5,电机轴加工部12上沿电机轴11的直径方向(参照图5的A方向)形成凹陷的第一槽部14,泵轴加工部22上沿泵轴21的直径方向(参照图5的A方向)突出形成第一突起部24。
第一槽部14和第一突起部24彼此以凹凸方式结合,未形成有第一槽部14的电机轴加工部12的表面和未形成有第一突起部24的泵轴加工部22彼此面接触。
图6是简要示出本实用新型另一实施例的电机轴和泵轴的紧固状态的水平截面图。
参照图6,第一槽部14和第一突起部24彼此以凹凸方式结合,在未形成有第一槽部14的电机轴加工部12的表面和未形成有第一突起部24的泵轴加工部22彼此面接触的状态下,电机轴11和泵轴21借助电机10的动力进行旋转。
第一槽部14和第一突起部24彼此以凹凸方式结合,从而能够防止在电机轴11和泵轴21之间由于轴偏心而产生抖动。因此,能够防止电机轴11和泵轴21之间产生轴振动和噪声。
下面,说明本实用新型其他实施例的电机轴11和泵轴21的结构。
对于本实用新型的其他实施例的电动液压转向器的电机动力传递装置中的与上述的本实用新型一实施例的电动液压转向器的电机动力传递装置相同的附图标记,以上述的说明代替。
图7是简要示出本实用新型其他实施例的电机轴和泵轴的紧固前状态的立体图。
参照图7,电机轴加工部12上沿电机轴11的长度方向(参照图7的B方向)形成凹陷的第二槽部15,泵轴加工部22上沿泵轴21的长度方向(参照图7的B方向)突出形成第二突起部25。第二槽部15和第二突起部25分别形成在电机轴加工部12和泵轴加工部22的中间部。
第二槽部15和第二突起部25彼此以凹凸方式结合,未形成有第二槽部15的电机轴加工部12的表面和未形成有第二突起部25的泵轴加工部22彼此面接触。
图8是简要示出本实用新型其他实施例的电机轴和泵轴的紧固状态的俯视图。
参照图8,第二槽部15和第二突起部25彼此以凹凸方式结合。另外,第二突起部25在两侧面上与第二槽部15面接触。因此,电机轴11和泵轴21不仅以凹凸方式结合,还实现了面接触,所以电机轴11的旋转以毫无损失的方式传递到泵轴21。
第二槽部15和第二突起部25彼此以凹凸方式结合,从而能够防止电机轴11和泵轴21之间由于轴偏心而产生抖动。因此,能够防止在电机轴11和泵轴21之间产生轴振动和噪声。
本实用新型的电动液压转向器的电机动力传递装置通过使得电机轴11和泵轴21彼此直接面接触,无需其他连接器就可将电机10的动力传递至泵20,从而减少产生动力损失。
根据本实用新型,通过省略了用于连接电机轴11和泵轴21的现有的连接器,能够减少产品成本,简化组装工序,提高生产性。
根据本实用新型,电机轴11和泵轴21通过第一槽部14和第一突起部24或者通过第二槽部15和第二突起部25彼此以凹凸方式结合,从而能够减少组装偏差等带来的轴振动。
参照附图中示出的一实施例说明了本实用新型,但这只是示例性实施例,应理解为本领域技术人员能够基于此进行各种变形以及等同的其他实施例。因此,应该基于权利要求书来确定本实用新型的真正的技术保护范围。

Claims (13)

1.一种电动液压转向器的电机动力传递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
电机,具有电机轴;
泵,具有与所述电机轴连接的泵轴,并通过从所述电机轴传递来的所述电机的动力来输出工作液;以及
电子控制单元,根据车辆的行驶条件,控制所述电机的驱动,
所述电机轴和所述泵轴面接触,在所述电机轴旋转时,所述泵轴与所述电机轴联动进行旋转。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动液压转向器的电机动力传递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电机轴包括:
电机轴上部主体;以及
电机轴加工部,与所述电机轴上部主体的上部连接,并具有形成有平面的电机轴平面部,
所述泵轴包括:
泵轴下部主体;以及
泵轴加工部,与所述泵轴下部主体的下部连接,并具有泵轴平面部,该泵轴平面部形成有与所述电机轴平面部相对的平面并与所述电机轴平面部接触。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电动液压转向器的电机动力传递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电机轴加工部和所述泵轴加工部的横截面分别形成为半圆形。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电动液压转向器的电机动力传递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电机轴上部主体和所述泵轴下部主体分别形成为圆柱形。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电动液压转向器的电机动力传递装置,其特征在于,
具有所述电机轴平面部的所述电机轴加工部的一侧与所述电机轴上部主体的连接部位形成为曲面。
6.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电动液压转向器的电机动力传递装置,其特征在于,
具有所述泵轴平面部的所述泵轴加工部的一侧与所述泵轴下部主体的连接部位形成为曲面。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动液压转向器的电机动力传递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电机轴包括:
电机轴上部主体;以及
电机轴加工部,与所述电机轴上部主体的上部连接,并形成有第一槽部,
所述泵轴包括:
泵轴下部主体;以及
泵轴加工部,与所述泵轴下部主体的下部连接,并具有突出形成并用于插入所述第一槽部中的第一突起部。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电动液压转向器的电机动力传递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电机轴加工部的除了形成有所述第一槽部的表面之外的、与所述泵轴加工部相对的表面形成为平面,
所述泵轴加工部的除了形成有所述第一突起部的表面之外的、与所述电机轴加工部相对的表面形成为平面。
9.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电动液压转向器的电机动力传递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电机轴上部主体和所述泵轴下部主体分别形成为圆柱形。
10.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电动液压转向器的电机动力传递装置,其特征在于,
形成有所述第一槽部的所述电机轴加工部的一侧与所述电机轴上部主体的连接部位形成为曲面。
11.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电动液压转向器的电机动力传递装置,其特征在于,
形成有所述第一突起部的所述泵轴加工部的一侧与所述泵轴下部主体的连接部位形成为曲面。
1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动液压转向器的电机动力传递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电机轴包括:
电机轴上部主体;以及
电机轴加工部,与所述电机轴上部主体的上部连接,并在所述电机轴加工部的中间部形成有第二槽部,
所述泵轴包括:
泵轴下部主体;以及
泵轴加工部,与所述泵轴下部主体的下部连接,并在所述泵轴加工部的中间部具有向下侧突出形成的第二突起部,以使该第二突起部插入所述第二槽部并与所述第二槽部面接触。
13.根据权利要求12所述的电动液压转向器的电机动力传递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电机轴上部主体和所述泵轴下部主体分别形成为圆柱形。
CN201520812807.5U 2014-10-27 2015-10-19 电动液压转向器的电机动力传递装置 Expired - Fee Related CN205087001U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2)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KR1020140146145A KR102219446B1 (ko) 2014-10-27 2014-10-27 전동 유압식 조향장치의 모터 동력 전달장치
KR10-2014-0146145 2014-10-27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05087001U true CN205087001U (zh) 2016-03-16

Family

ID=55477712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520812807.5U Expired - Fee Related CN205087001U (zh) 2014-10-27 2015-10-19 电动液压转向器的电机动力传递装置

Country Status (2)

Country Link
KR (1) KR102219446B1 (zh)
CN (1) CN205087001U (zh)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9305219B (zh) * 2018-09-27 2024-04-26 安徽德孚转向系统股份有限公司 适于新能源汽车的电动液压助力转向系统

Family Cites Families (10)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H0558485U (ja) * 1992-01-23 1993-08-03 市光工業株式会社 電動格納式ドアーミラー
JPH0612782U (ja) * 1992-07-17 1994-02-18 株式会社山田製作所 オイルポンプの支持軸構造
JPH09222108A (ja) * 1996-02-16 1997-08-26 Mitsubishi Electric Corp 送風機
AU719772B2 (en) * 1997-05-14 2000-05-18 Kabushiki Kaisha Toyoda Jidoshokki Seisakusho Structure for fitting rotary displacement sensor
KR200162992Y1 (ko) * 1997-09-30 1999-12-15 전주범 세탁기의 드럼커플링과 탈수축 체결장치
JPH11149117A (ja) * 1997-11-17 1999-06-02 Olympus Optical Co Ltd カメラの駆動力伝達装置
DE20302534U1 (de) * 2003-02-17 2003-06-18 Trw Fahrwerksyst Gmbh & Co Motor-Pumpen-Aggregat
JP2005121176A (ja) * 2003-10-20 2005-05-12 Ntn Corp ボールねじアクチュエータ
JP5364509B2 (ja) * 2009-08-28 2013-12-11 京楽産業.株式会社 パチンコ発射装置及びそのパチンコ発射装置を備えた遊技機
KR20110002851U (ko) * 2009-09-15 2011-03-23 최기영 전동 칫솔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KR20160049594A (ko) 2016-05-10
KR102219446B1 (ko) 2021-02-25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US9694676B2 (en) Drivetrain for independent suspension system
CN104296350B (zh) 一种导风板装置及空调器
CN205087001U (zh) 电动液压转向器的电机动力传递装置
RU2016102671A (ru) Транспортное средство повышенной проходимости, имеющее шесть колес
CN103836085B (zh) 万向接头
CN101244557A (zh) 具有远架三杆的空间三平动自由度并联机构
CN206327151U (zh) 一种电动车桥总成
CN105447227A (zh) 一种汽车转向系统优化方法
CN106741142A (zh) 转向电机布置于转向节上且带有拉杆的四轮独立转向系统
CN206406087U (zh) 新型舵机离合机构
CN209196066U (zh) 一种差速壳齿轮装置
CN202065367U (zh) 一种万向传动装置及运输机械
CN205292761U (zh) 一种车辆转向装置
CN103967887B (zh) 用于在平坦材料之间产生连接的方法和相应制造的离合器
CN208006686U (zh) 一种双电机动力系统控制结构
CN204938153U (zh) 一种直角形罐路输送结构
CN207510151U (zh) 半桥壳体与半轴套管一体化桥壳总成
CN206481145U (zh) 一种用于液力缓速器主壳体装置
CN203051522U (zh) 一种链轮与曲轴的型面联接结构
CN206984105U (zh) 一种车辆转向传动装置
CN110171475A (zh) 全轮驱动、全轮转向移动装置的双功率流差速转向驱动机构
CN206067864U (zh) 电动汽车用二级转向结构的转向系统
CN105422273B (zh) 雪地车动力负载连接架
CN204436641U (zh) 一种发动机新型翻板式可变进气歧管
CN109572633A (zh) 汽车及转向系统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14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GR01 Patent grant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160316

Termination date: 20191019